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采编工作规范与要求指南TOC\o"1-2"\h\u19944第一章总则 330521.1工作宗旨 3267921.2适用范围 4325251.3基本原则 49027第二章新闻采编人员管理 4309502.1人员资格与选拔 420102.1.1资格要求 4264522.1.2选拔程序 5123092.2岗位职责与分工 5152822.2.1岗位职责 5217392.2.2岗位分工 5194542.3培训与考核 5311652.3.1培训 5261182.3.2考核 630028第三章新闻选题与策划 6279153.1选题原则 6284903.1.1时效性原则 6239413.1.2新闻价值原则 6244783.1.3客观公正原则 6122613.1.4可靠性原则 6175503.1.5社会效益原则 667923.2选题流程 6121383.2.1信息收集 6297623.2.2筛选评估 78833.2.3沟通协调 7174383.2.4申报审批 7248503.2.5落实执行 7123633.3策划实施 7183233.3.1确定主题 7197943.3.2设计报道角度 725673.3.3制定报道计划 761423.3.4落实采访任务 7225303.3.5精心编排 7306363.3.6跟踪反馈 724893第四章新闻采访与报道 7214574.1采访准备 749744.1.1明确采访目的 8243144.1.2收集相关资料 8112284.1.3制定采访计划 827124.1.4确定采访方式 8251954.1.5准备采访工具 8292634.2采访技巧 8251454.2.1建立信任 8170644.2.2提问技巧 892244.2.3倾听与观察 8323334.2.4深入挖掘 884524.2.5应对突发情况 8241254.3报道撰写 9185984.3.1确定报道角度 9114244.3.2拟定标题 9150434.3.3构建报道结构 9141054.3.4精炼语言 938504.3.5注重事实核实 973714.3.6突出新闻价值 9321264.3.7遵守新闻道德 97534第五章新闻编辑与审核 960645.1编辑原则 9312715.2编辑流程 101885.3审核标准 1015870第六章新闻发布与传播 11169946.1发布渠道 11130966.1.1选择合适的发布渠道 1140156.1.2渠道优化 11131856.2发布流程 1125706.2.1新闻审核 11137956.2.2发布时机 119406.2.3发布方式 12182476.3传播效果评估 12211896.3.1评估指标 12219656.3.2评估方法 1289266.3.3评估周期 129502第七章新闻素材管理 12241207.1素材收集与整理 12160707.1.1收集原则 12223307.1.2收集渠道 1316547.1.3整理方法 13230797.2素材归档与利用 1364867.2.1归档原则 13209177.2.2归档方法 1363397.2.3利用策略 13156837.3素材保护与保密 13174627.3.1保护原则 13280857.3.2保护措施 1389957.3.3保密要求 1426180第八章新闻伦理与道德 14181948.1伦理原则 14268228.1.1尊重事实 14120978.1.2保护隐私 14126008.1.3公平对待 14252298.1.4维护公共利益 14170398.2道德规范 14147138.2.1诚信为本 14304918.2.2尊重他人权益 15249668.2.3避免暴力与低俗 15227888.2.4保守国家机密 15113258.3违规处理 15111758.3.1违规行为 1539938.3.2处理措施 155341第九章新闻质量保障 15109359.1质量标准 1534379.1.1概述 15309539.1.2具体要求 16149189.2质量监控 16283359.2.1概述 1672059.2.2具体要求 16223019.3质量改进 17127609.3.1概述 17157929.3.2具体要求 1718755第十章法律法规与制度 172039310.1法律法规遵循 172400810.1.1基本原则 171469410.1.2法律法规内容 17583510.1.3法律法规执行 182644710.2制度建设 182031810.2.1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18391510.2.2明确责任分工 18624510.2.3加强人员培训 182019710.2.4完善新闻审查制度 182884110.3违法行为处理 181933110.3.1违法行为界定 18274010.3.2违法行为处理措施 182799210.3.3法律责任追究 19第一章总则1.1工作宗旨新闻采编工作旨在全面、客观、真实、准确地报道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领域新闻事件,传播正能量,引导社会舆论,服务人民群众,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舆论支持。1.2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的新闻采编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传播平台。1.3基本原则(1)坚持性原则,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保证新闻采编工作符合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2)坚持真实性原则,保证新闻事实准确无误,不得歪曲、捏造、篡改事实。(3)坚持公正性原则,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事件,不得偏袒、歧视、诽谤任何个人或集体。(4)坚持人民性原则,关注民生,服务人民,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5)坚持创新性原则,积极摸索新闻传播新技术、新形式,提高新闻采编质量和传播效果。(6)坚持职业道德,严守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7)坚持保密原则,严格遵守国家保密法律法规,保证新闻采编过程中的国家秘密安全。(8)坚持合作与协调原则,加强新闻媒体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维护新闻舆论秩序。第二章新闻采编人员管理2.1人员资格与选拔2.1.1资格要求新闻采编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资格:(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品行;(2)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新闻学、传播学、中文等相关专业优先;(3)具备一定的新闻采访、写作和编辑能力;(4)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5)具备较强的政治觉悟,遵守新闻职业道德。2.1.2选拔程序新闻采编人员的选拔应遵循以下程序:(1)发布招聘公告,明确招聘条件、岗位及职责;(2)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筛选符合条件的人员;(3)组织面试,测试应聘者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4)根据面试结果,确定拟聘人员,并进行体检、考察等环节;(5)公示拟聘人员名单,无异议后办理入职手续。2.2岗位职责与分工2.2.1岗位职责新闻采编人员的主要岗位职责包括:(1)负责新闻线索的收集、采访、写作和编辑;(2)参与新闻策划、选题和报道;(3)与相关部门协作,完成新闻采访、拍摄、制作等工作;(4)对新闻稿件进行审核、修改,保证新闻内容的准确性、客观性和权威性;(5)参与新闻宣传、推广和媒体合作。2.2.2岗位分工新闻采编人员按照专业方向和岗位要求进行分工,主要包括以下岗位:(1)记者:负责新闻采访、写作、编辑;(2)编辑:负责新闻稿件的审核、修改、排版;(3)策划:负责新闻策划、选题;(4)摄像:负责新闻拍摄、制作;(5)新媒体运营:负责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发布、推广和互动。2.3培训与考核2.3.1培训新闻采编人员应定期参加以下培训:(1)新闻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培训;(2)新闻写作、编辑技巧培训;(3)新闻采访、拍摄、制作技能培训;(4)新媒体运营、推广技巧培训;(5)其他与新闻采编相关的专业培训。2.3.2考核新闻采编人员的考核分为以下几方面:(1)工作绩效:根据工作量、稿件质量、稿件采用情况等进行考核;(2)业务能力:通过业务测试、技能竞赛等形式进行考核;(3)职业道德:对新闻采编人员遵守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情况进行考核;(4)团队协作:对新闻采编人员在团队中的协作能力进行考核;(5)其他相关指标。第三章新闻选题与策划3.1选题原则新闻选题是新闻采编工作的核心环节,以下为新闻选题的基本原则:3.1.1时效性原则新闻选题应注重时效性,密切关注社会热点、突发事件,保证新闻报道的新鲜度。3.1.2新闻价值原则新闻选题应具有新闻价值,关注民生、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重要事件,以满足受众的需求。3.1.3客观公正原则新闻选题应保持客观公正,避免偏见和歧视,保证新闻报道的公正性。3.1.4可靠性原则新闻选题应具有可靠的信息来源,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3.1.5社会效益原则新闻选题应注重社会效益,传播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3.2选题流程新闻选题流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3.2.1信息收集编辑记者应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新闻线索,如网络、社交媒体、新闻等。3.2.2筛选评估编辑记者对收集到的新闻线索进行筛选和评估,根据选题原则确定报道方向。3.2.3沟通协调编辑记者与相关部门、记者进行沟通协调,确定报道方案和分工。3.2.4申报审批编辑记者将选题报告提交给领导审批,领导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决策。3.2.5落实执行编辑记者按照审批通过的选题方案,开展采访、编辑、发布等工作。3.3策划实施新闻策划是对新闻报道的整体规划和设计,以下为新闻策划实施的基本要求:3.3.1确定主题策划人员应根据选题原则,明确新闻报道的主题,突出新闻价值。3.3.2设计报道角度策划人员应从多个角度分析新闻事件,设计独特的报道角度,提升新闻报道的吸引力。3.3.3制定报道计划策划人员应制定详细的报道计划,包括采访对象、采访时间、采访地点、报道篇幅等。3.3.4落实采访任务策划人员应组织编辑记者落实采访任务,保证采访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3.3.5精心编排编辑人员应根据报道计划,精心编排新闻报道,注重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表现手段的运用。3.3.6跟踪反馈策划人员应关注新闻报道的反馈,及时调整报道策略,保证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第四章新闻采访与报道4.1采访准备4.1.1明确采访目的在进行新闻采访前,采访人员应明确采访的目的,包括了解事件的背景、掌握事实真相、挖掘新闻价值等,以保证采访工作的高效性和针对性。4.1.2收集相关资料采访前,采访人员应收集与采访主题相关的资料,包括政策法规、历史背景、行业动态等,以增强采访的深度和广度。4.1.3制定采访计划采访人员应根据采访目的和资料,制定详细的采访计划,包括采访对象、采访时间、采访地点、采访问题等。4.1.4确定采访方式根据采访对象的特点和采访内容,采访人员应选择合适的采访方式,如面对面采访、电话采访、邮件采访等。4.1.5准备采访工具采访人员应准备好采访所需的工具,包括录音笔、摄像机、笔记本等,以保证采访过程的顺利进行。4.2采访技巧4.2.1建立信任采访人员应通过友好、真诚的态度,与采访对象建立信任关系,以便获取更多的信息。4.2.2提问技巧采访人员应掌握提问技巧,包括开放式提问、封闭式提问、引导式提问等,以引导采访对象提供有价值的信息。4.2.3倾听与观察采访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倾听和观察能力,关注采访对象的言语、表情、肢体语言等,以获取更多信息。4.2.4深入挖掘采访人员应深入挖掘采访对象的内心想法,关注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提高采访的深度。4.2.5应对突发情况采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突发情况,采访人员应保持冷静,灵活应对,保证采访顺利进行。4.3报道撰写4.3.1确定报道角度报道撰写前,记者应根据采访内容和新闻价值,确定报道的角度,包括事件本身、相关人物、社会影响等。4.3.2拟定标题标题是报道的灵魂,记者应拟定具有吸引力、准确反映报道内容的标题。4.3.3构建报道结构报道结构应清晰明了,包括导语、正文、结尾等部分。记者应根据采访内容,合理安排报道结构。4.3.4精炼语言报道应使用精炼、准确的语言,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以提高报道的可读性。4.3.5注重事实核实报道撰写过程中,记者应注重事实核实,保证报道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权威性。4.3.6突出新闻价值报道应突出新闻价值,关注事件本身及其影响,以满足受众的需求。4.3.7遵守新闻道德报道撰写过程中,记者应遵守新闻道德,尊重采访对象,避免泄露隐私,保证报道的公正性和客观性。第五章新闻编辑与审核5.1编辑原则新闻编辑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真实性原则:新闻编辑必须严格核实新闻事实,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全面性。(2)公正性原则:新闻编辑应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避免偏见和歧视,充分尊重不同观点和利益诉求。(3)时效性原则:新闻编辑应迅速捕捉新闻线索,及时报道新闻事件,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4)可读性原则:新闻编辑应注重新闻语言的规范性和生动性,提高新闻报道的吸引力。(5)规范性原则:新闻编辑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新闻职业道德,保证新闻报道的规范性。5.2编辑流程新闻编辑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新闻采集:编辑人员应主动寻找新闻线索,加强与记者、通讯员和读者的沟通,拓宽新闻来源。(2)新闻筛选:编辑人员应根据新闻价值、时效性、真实性等因素对新闻线索进行筛选,确定报道主题。(3)新闻采访:编辑人员应组织记者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采访,收集相关资料,保证新闻内容的准确性。(4)新闻编辑:编辑人员应对采访回来的新闻素材进行整理、加工和修改,使之符合新闻规范和要求。(5)新闻审核:编辑人员应将编辑好的新闻稿件提交给审核人员,由审核人员进行严格审查。(6)新闻发布:编辑人员应根据发布平台的特点和需求,对新闻进行适当调整,保证新闻发布的效果。5.3审核标准新闻审核应遵循以下标准:(1)政治标准:新闻内容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传播反对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论。(2)事实标准:新闻内容应真实可靠,不得编造、歪曲事实,避免误导读者。(3)道德标准:新闻内容应遵循社会公德,不得传播低俗、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4)新闻价值标准:新闻内容应具有新闻价值,关注社会热点,传播正能量。(5)文字标准:新闻语言应规范、准确、生动,不得出现语病、错别字等错误。(6)版面设计标准:新闻版面设计应美观大方,符合视觉审美要求,便于读者阅读。、第六章新闻发布与传播6.1发布渠道6.1.1选择合适的发布渠道新闻发布渠道的选择应遵循新闻传播的规律,保证信息传递的高效与准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渠道:(1)传统媒体: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等;(2)网络媒体:新闻网站、社交媒体平台、自媒体等;(3)移动端:手机客户端、公众号、微博等;(4)户外媒体:广告牌、公共交通工具等。6.1.2渠道优化针对不同新闻内容和受众特点,对发布渠道进行优化,提高传播效果。例如,对于重大新闻事件,可同时采用多种渠道发布,扩大传播范围;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新闻,可选择专业媒体进行发布。6.2发布流程6.2.1新闻审核新闻发布前,需经过严格的审核流程,保证新闻内容的准确性、合规性。审核内容包括:(1)新闻事实是否准确;(2)新闻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3)新闻是否涉及敏感信息;(4)新闻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2.2发布时机根据新闻性质和受众需求,选择合适的发布时机。对于重大新闻,应在第一时间发布;对于一般新闻,可选择受众活跃时段发布。6.2.3发布方式新闻发布方式包括:(1)文字新闻:以文字形式发布,适用于详细报道;(2)图片新闻:以图片形式发布,适用于直观展示;(3)视频新闻:以视频形式发布,适用于动态报道;(4)直播新闻:以直播形式发布,适用于实时报道。6.3传播效果评估6.3.1评估指标传播效果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指标:(1)传播范围:新闻发布的渠道数量、受众覆盖面;(2)传播速度:新闻发布后,短时间内被多少人阅读、转发;(3)传播效果:新闻对受众的认知、态度、行为产生的影响;(4)舆论反馈:新闻发布后,受众的评论、反馈情况。6.3.2评估方法传播效果评估可采用以下方法:(1)定量评估:通过数据分析,如阅读量、转发量、评论量等,对新闻传播效果进行量化评估;(2)定性评估: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手段,了解受众对新闻的认知、态度、行为变化,进行定性评估;(3)综合评估:结合定量与定性评估,对新闻传播效果进行全面评估。6.3.3评估周期传播效果评估应定期进行,以监测新闻发布与传播的长期效果。评估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般为一个月或一个季度。第七章新闻素材管理7.1素材收集与整理7.1.1收集原则新闻素材的收集应遵循全面、准确、及时、客观的原则。在收集过程中,要注重素材的多样性和完整性,保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和权威性。7.1.2收集渠道(1)网络收集:利用互联网资源,关注国内外新闻网站、社交媒体平台,以及相关论坛、博客等,实时获取新闻信息。(2)官方文件:关注部门、企事业单位发布的政策文件、公告等,作为新闻素材的来源。(3)访谈收集:通过采访相关人士、专家、学者等,获取第一手新闻素材。(4)实地调查:深入基层,实地了解事件发展情况,采集现场素材。7.1.3整理方法(1)分类整理:按照新闻主题、类型、地域等进行分类,便于查找和使用。(2)摘录关键信息:对收集到的素材进行提炼,摘录关键信息,便于快速了解新闻内容。(3)归纳总结:对素材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新闻的核心观点和亮点。7.2素材归档与利用7.2.1归档原则素材归档应遵循系统化、规范化、长期化的原则,保证素材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7.2.2归档方法(1)电子归档:将素材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存储,便于检索和调用。(2)纸质归档:对重要素材进行纸质备份,保证素材的长期保存。(3)数据库管理:建立新闻素材数据库,实现素材的统一管理和高效利用。7.2.3利用策略(1)内部共享:鼓励内部编辑、记者相互交流素材,提高新闻创作效率。(2)跨部门合作:与其他部门共同开发素材,实现资源共享。(3)创新应用:对素材进行二次创作,开发新闻专题、深度报道等。7.3素材保护与保密7.3.1保护原则素材保护应遵循合法、合规、安全的原则,保证素材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7.3.2保护措施(1)知识产权保护:对原创素材进行版权登记,保护新闻作品的知识产权。(2)信息安全保护: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防止素材被非法获取、篡改或泄露。(3)保密制度:建立健全保密制度,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素材进行严格保密。7.3.3保密要求(1)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保证素材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2)对涉及敏感信息的素材,进行脱敏处理,保证信息安全。(3)加强对保密素材的管理,限制访问权限,保证素材不被非法传播。第八章新闻伦理与道德8.1伦理原则8.1.1尊重事实新闻工作者应遵循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尊重事实,不歪曲、不夸大、不隐瞒事实真相。在报道新闻时,应全面、准确地反映事件的原貌,保证信息的真实性。8.1.2保护隐私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新闻时,应尊重个人隐私,不得擅自泄露他人隐私。在涉及敏感信息时,应充分评估信息的公开可能对个人及社会造成的影响,遵循法律法规和新闻职业伦理。8.1.3公平对待新闻工作者应公平对待采访对象,不因个人情感、利益等因素影响报道的客观性。在报道涉及争议事件时,应充分展示各方观点,为公众提供全面、客观的信息。8.1.4维护公共利益新闻工作者应关注社会公共利益,积极报道有利于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的事件。在报道过程中,应遵循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尊严和公众权益。8.2道德规范8.2.1诚信为本新闻工作者应树立诚信意识,遵循职业道德,不得编造虚假新闻、散布谣言。在报道中,应真实反映事件经过,不误导、不欺骗公众。8.2.2尊重他人权益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新闻时,应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肖像权等权益。在使用他人作品、图片、视频等素材时,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合法合规。8.2.3避免暴力与低俗新闻工作者应避免报道暴力、低俗等不良内容,关注社会文明进步,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8.2.4保守国家机密新闻工作者应严格遵守国家保密法律法规,不得泄露国家机密。在报道涉及国家安全、军事、外交等领域的事件时,应谨慎行事,保证信息安全。8.3违规处理8.3.1违规行为新闻工作者如有以下行为,视为违规:(1)编造虚假新闻、散布谣言;(2)侵犯他人隐私;(3)恶意诽谤、侮辱他人;(4)泄露国家机密;(5)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其他行为。8.3.2处理措施(1)对于轻微违规行为,新闻工作者应接受所在单位的批评教育,暂停或取消相关职务;(2)对于严重违规行为,新闻工作者应承担法律责任,所在单位可视情节给予开除、解聘等处理;(3)对于涉及国家机密、侵犯他人隐私等严重违规行为,新闻工作者还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第九章新闻质量保障9.1质量标准9.1.1概述新闻质量标准是衡量新闻报道优劣的基本准则,主要包括真实性、准确性、公正性、及时性、可读性五个方面。新闻报道应严格遵守以下质量标准:(1)真实性: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可靠,保证所报道的事件、人物、数据和言论准确无误。(2)准确性:新闻报道应准确无误地传达信息,避免因表述不清或误解导致的误导。(3)公正性:新闻报道应保持公正客观,全面反映事件的多面性,避免偏袒和歧视。(4)及时性:新闻报道应迅速传递信息,及时反映事件的发展变化。(5)可读性:新闻报道应注重语言表达和结构布局,提高文章的阅读体验。9.1.2具体要求(1)事实核实:新闻报道应详细核实事实,保证报道内容真实可靠。(2)数据统计:新闻报道应使用权威、可靠的数据来源,避免误用数据。(3)引用规范:新闻报道应准确引用相关人士的言论,避免断章取义。(4)图片使用:新闻报道应谨慎使用图片,保证图片真实、清晰、恰当。9.2质量监控9.2.1概述新闻质量监控是对新闻报道全过程的监督与控制,旨在保证新闻报道符合质量标准。质量监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编过程监控:对采编人员的采访、编辑、校对等环节进行监督,保证新闻报道的准确性、真实性。(2)发布过程监控:对新闻报道的发布环节进行监督,保证新闻内容符合发布规范。(3)反馈处理:对读者反馈进行处理,及时纠正错误,改进新闻报道质量。9.2.2具体要求(1)完善制度:建立健全新闻质量监控制度,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与要求。(2)定期评估:定期对新闻报道质量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3)培训与考核:加强采编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定期进行考核。(4)信息化管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新闻质量监控的效率和准确性。9.3质量改进9.3.1概述新闻质量改进是对新闻报道质量不断进行优化和提升的过程。质量改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问题识别:发觉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如真实性、准确性、公正性等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股东协议书-股东投票权及决策机制协议3篇
-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投诉管理制度及处理流程
- 开启自主学习的闸门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高新技术田地租赁合作协议3篇
- 航空器材采购招标合同三篇
- 2025届南通市海安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医学美容科护士总结
- 专业化妆前台接待员工作总结
- 二零二五年度户外全彩显示屏采购合同5篇
- 护士的护理职业生涯规划
- 2024电子商务平台用户隐私保护协议3篇
-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防控
- 内分泌系统异常与虚劳病关系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重点
- 2021上海春考作文题解析及范文(怎样做与成为什么样人)
- DB3418T 008-2019 宣纸润墨性感官评判方法
- 137案例黑色三分钟生死一瞬间事故案例文字版
- 【魔镜洞察】2024药食同源保健品滋补品行业分析报告
- 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方案
- 钢结构工程施工(第五版) 课件 2项目四 高强度螺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