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使用与维护指南_第1页
医疗设备使用与维护指南_第2页
医疗设备使用与维护指南_第3页
医疗设备使用与维护指南_第4页
医疗设备使用与维护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疗设备使用与维护指南TOC\o"1-2"\h\u5072第一章医疗设备概述 4121771.1设备分类 421621.1.1诊断设备 5325261.1.2治疗设备 5180291.1.3辅助设备 586811.1.4信息管理设备 584811.2设备功能 5151421.2.1诊断功能 5327651.2.2治疗功能 5109941.2.3辅助功能 5263851.2.4信息管理功能 5162381.3设备选型 513091.3.1功能需求 5104751.3.2技术水平 6315801.3.3经济性 6136091.3.4可靠性 6297811.3.5易用性和维护性 6126161.3.6扩展性 62676第二章设备安装与调试 642432.1安装准备 6174722.1.1设备清单核对 698032.1.2场地准备 6233972.1.3人员培训 6294642.1.4安装工具准备 6278852.2安装流程 6191562.2.1设备搬运 6256902.2.2设备安装 7321962.2.3接通电源 7165162.2.4连接管道 7185542.3调试方法 721472.3.1设备功能测试 7102352.3.2设备功能测试 7141252.3.3互联互通测试 7235142.3.4安全性测试 7252052.4验收标准 7282662.4.1设备安装合格标准 7128452.4.2设备调试合格标准 86959第三章设备操作规程 8168193.1操作前准备 8282213.1.1确认设备 8313143.1.2检查设备 828523.1.3准备用物 8150833.1.4环境准备 8165303.2操作步骤 8321463.2.1设备连接 8301823.2.2设备参数设置 8295403.2.3设备启动 8107983.2.4操作实施 840793.2.5操作结束 9144603.3操作注意事项 922633.3.1操作人员要求 9295513.3.2安全防护 9132143.3.3患者安全 9313233.3.4设备维护 9150353.4异常处理 9318743.4.1设备故障 9113673.4.2操作失误 98213.4.3紧急情况 914533第四章设备维护与保养 9250464.1维护保养周期 9251674.2维护保养内容 1089794.3保养方法 10150244.4维护保养记录 1017617第五章设备故障诊断与处理 11223895.1故障分类 11247395.1.1硬件故障:包括设备内部电路、元器件、机械部件等损坏或功能下降。 11177225.1.2软件故障:包括设备操作系统、应用程序、驱动程序等出现错误或异常。 1132655.1.3通信故障:设备与其他设备或系统之间的通信中断或异常。 11136265.1.4传感故障:设备传感器或检测部件失效或功能下降。 11250435.1.5电源故障:设备电源系统异常,包括电源模块损坏、电压不稳定等。 11164955.2故障诊断方法 11133335.2.1观察法:通过观察设备的工作状态、声音、气味等来判断故障部位和原因。 11134765.2.2测试法:使用测试仪器对设备进行功能测试,以确定故障部件和故障点。 11170545.2.3对比法:将故障设备与正常设备进行对比,找出差异点,判断故障原因。 11171935.2.4逻辑分析法和经验法:根据设备的故障现象和故障历史,结合维修经验,进行故障原因的分析和判断。 11301575.3故障处理流程 11261175.3.1接到故障报告后,及时赶到现场,了解故障现象和设备使用情况。 11200065.3.2根据故障现象和诊断方法,确定故障部位和原因。 11142965.3.3根据故障原因,制定相应的维修方案和安全措施。 11284635.3.4实施维修方案,排除故障。 1171275.3.5对维修后的设备进行测试,保证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12199725.3.6记录故障处理过程和维修情况,归档备查。 12159995.4常见故障处理案例 1224925.4.1硬件故障案例:设备开机无显示,通过观察法发觉显示器电源指示灯不亮,经检查发觉显示器电源线接触不良,重新连接电源线后,设备恢复正常。 12319795.4.2软件故障案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突然死机,通过对比法发觉死机前曾安装过一个新软件,卸载该软件后,设备恢复正常。 12255645.4.3通信故障案例:设备无法与服务器通信,通过测试法发觉设备网络连接正常,但无法ping通服务器,经检查发觉服务器防火墙设置导致通信故障,调整防火墙规则后,设备恢复正常。 12286715.4.4传感故障案例:设备检测数据不准确,通过观察法和测试法发觉传感器损坏,更换传感器后,设备恢复正常。 12167385.4.5电源故障案例:设备无法开机,经检查发觉电源模块损坏,更换电源模块后,设备恢复正常。 12451第六章设备安全与防护 1285006.1安全操作规范 12262646.1.1操作前准备 1268996.1.2操作步骤 12248926.1.3操作注意事项 13208706.2防护措施 13122056.2.1设备防护 13242786.2.2人员防护 13123996.3应急处理 13108996.3.1设备故障 1327596.3.2人员伤害 13276456.4安全培训 13148106.4.1培训内容 13222676.4.2培训方式 1466216.4.3培训效果评估 1414102第七章设备消毒与灭菌 14204117.1消毒方法 1438517.1.1物理消毒法 14263237.1.2化学消毒法 14189507.1.3生物消毒法 1476137.2灭菌流程 14132707.2.1清洗 15251527.2.2预处理 15224197.2.3灭菌 15158307.2.4灭菌后处理 1583277.3消毒剂选择 15162447.3.1酒精 15141767.3.2过氧化氢 1552327.3.3碘伏 1597177.3.4氯制剂 15209227.4消毒效果监测 15240957.4.1微生物检测 15142797.4.2化学指示剂 15257207.4.3生物指示剂 16201867.4.4环境监测 169730第八章设备功能监测与评估 16262588.1监测指标 16307168.2评估方法 1668828.3监测周期 16316028.4结果分析 1720965第九章设备管理与监督 17108359.1管理体系 172949.1.1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17169009.1.2设备分类管理 17159589.1.3设备采购与验收 1781449.1.4设备使用与维护 17323909.2监督检查 1714499.2.1监督检查制度 17164799.2.2监督检查内容 18128179.2.3监督检查频次 182399.3质量控制 18194939.3.1质量控制体系 1861479.3.2质量保证措施 18279329.3.3质量监测与评价 18164219.4信息管理 1868509.4.1设备信息管理 18285969.4.2信息采集与更新 18252629.4.3信息分析与利用 185055第十章设备更新与淘汰 19109310.1更新时机 1962910.1.1设备更新时机的确定应基于设备的技术功能、使用寿命、运行状况及临床需求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191838310.1.2当设备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考虑进行更新: 192725110.2淘汰标准 192128110.2.1设备淘汰应遵循以下标准: 192796410.3更新流程 19426610.3.1设备更新应遵循以下流程: 191806710.4淘汰处理 20919510.4.1设备淘汰处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201218610.4.2设备淘汰处理流程如下: 20第一章医疗设备概述1.1设备分类医疗设备是现代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种类繁多,功能各异。根据其用途和特性,医疗设备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1.1诊断设备诊断设备主要包括影像设备、生化分析设备、心电设备等。这些设备用于对人体进行检查,以确定疾病的性质和部位。1.1.2治疗设备治疗设备包括手术设备、放射治疗设备、物理治疗设备等。这些设备用于对疾病进行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健康。1.1.3辅助设备辅助设备主要包括护理设备、康复设备、消毒设备等。这些设备用于辅助医疗工作,提高治疗效果。1.1.4信息管理设备信息管理设备包括医疗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等。这些设备用于管理和存储患者信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1.2设备功能各类医疗设备具有以下功能:1.2.1诊断功能诊断设备能够通过采集患者生理、生化、影像等信息,帮助医生判断疾病性质和部位。1.2.2治疗功能治疗设备能够针对疾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包括手术、放射、物理治疗等。1.2.3辅助功能辅助设备能够提高医疗工作效率,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如护理设备、康复设备等。1.2.4信息管理功能信息管理设备能够实现患者信息的高效管理和存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1.3设备选型医疗设备的选型应根据以下原则进行:1.3.1功能需求根据临床需求,选择具备相应功能的医疗设备,以满足诊断、治疗、辅助和信息管理等方面的需求。1.3.2技术水平选择技术成熟、功能稳定的医疗设备,以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1.3.3经济性考虑设备的采购成本、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选择性价比高的设备。1.3.4可靠性选择具有良好口碑和较高可靠性的设备,降低设备故障率。1.3.5易用性和维护性选择操作简便、维护方便的设备,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1.3.6扩展性考虑未来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院规模的扩大,选择具备一定扩展性的设备。第二章设备安装与调试2.1安装准备2.1.1设备清单核对在安装医疗设备前,首先需对照设备清单进行详细核对,保证设备、配件及随机文件齐全。2.1.2场地准备根据设备要求,提前准备好安装场地,包括电源、水源、排水、通风等基本条件。保证场地符合设备安装和使用要求。2.1.3人员培训对安装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了解设备的基本结构、功能、安装方法和调试技巧。2.1.4安装工具准备根据设备安装需求,准备相应的安装工具,如螺丝刀、扳手、梯子等。2.2安装流程2.2.1设备搬运在搬运设备过程中,应遵循正确的搬运方法,避免设备受损。搬运过程中,要注意设备的平衡和稳定。2.2.2设备安装按照设备说明书,将设备安装到指定位置。安装过程中,要注意设备的水平度和牢固度,保证设备稳定运行。2.2.3接通电源设备安装完成后,接通电源,检查电源是否稳定。如设备有特殊电源要求,需按照要求进行接线和调试。2.2.4连接管道对于需要连接水源和排水的设备,按照设备说明书,正确连接管道,保证管道畅通无阻。2.3调试方法2.3.1设备功能测试对设备进行功能测试,检查各部件是否正常工作,包括开关、指示灯、报警器等。2.3.2设备功能测试对设备进行功能测试,包括运行速度、温度控制、精度等,保证设备达到预期功能。2.3.3互联互通测试对于需要与其他设备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设备,进行互联互通测试,保证数据传输正常。2.3.4安全性测试对设备进行安全性测试,包括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等,保证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不会对操作人员和患者造成伤害。2.4验收标准2.4.1设备安装合格标准设备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1)设备安装位置正确,符合设计要求;(2)设备安装牢固,无晃动现象;(3)设备与周边环境的距离符合安全要求;(4)设备接地良好,符合电气安全要求。2.4.2设备调试合格标准设备调试应满足以下要求:(1)设备功能正常,各部件工作良好;(2)设备功能达到预期指标;(3)设备互联互通正常,数据传输准确无误;(4)设备安全性符合国家标准。第三章设备操作规程3.1操作前准备3.1.1确认设备操作前应首先确认医疗设备的型号、规格、功能及使用说明书,保证设备符合使用要求。3.1.2检查设备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好,接口是否齐全,设备内部各部件是否正常工作。如有异常,应及时报修。3.1.3准备用物根据操作需要,准备相应的工具、仪器、试剂等,并保证其质量合格、数量充足。3.1.4环境准备保证操作环境清洁、安静、光线充足,避免强电磁干扰。如有需要,提前进行消毒处理。3.2操作步骤3.2.1设备连接按照设备说明书,正确连接电源、信号线、气源等,保证设备正常工作。3.2.2设备参数设置根据操作需求,设置设备的工作参数,如频率、强度、时间等。3.2.3设备启动在确认设备连接正确、参数设置无误后,启动设备,观察设备运行状况。3.2.4操作实施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具体操作。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设备运行状况及患者反应。3.2.5操作结束操作结束后,关闭设备,拔除电源、信号线等,整理用物,清理操作现场。3.3操作注意事项3.3.1操作人员要求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熟悉设备操作规程,严格遵守操作规程。3.3.2安全防护操作过程中,注意个人安全防护,避免触电、烫伤等意外伤害。3.3.3患者安全操作过程中,保证患者安全,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3.3.4设备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正常运行。3.4异常处理3.4.1设备故障发觉设备故障时,立即停止使用,切断电源,报修并及时更换备用设备。3.4.2操作失误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应立即采取措施纠正,保证操作顺利进行。3.4.3紧急情况遇到紧急情况,应迅速采取措施,保证患者安全,同时报告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第四章设备维护与保养4.1维护保养周期为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与使用寿命,应根据设备的类型、使用频率及制造商的建议,制定合理的维护保养周期。一般来说,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周期可分为以下几类:(1)日常保养:每日或每周进行一次,主要包括清洁、检查、润滑等。(2)定期保养:根据设备使用频率,每季度、每半年或每年进行一次,主要包括功能检查、部件更换、深度清洁等。(3)特殊保养:针对特定设备或特殊时期,如设备长时间停用、季节性变化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维护保养。4.2维护保养内容维护保养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清洁:对设备外表、内部及部件进行清洁,去除污垢、细菌等。(2)检查:检查设备各部分的功能、功能,发觉异常及时处理。(3)润滑:对运动部件进行润滑,降低磨损,延长使用寿命。(4)部件更换: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定期更换易损部件,保证设备正常运行。(5)软件更新:对设备软件进行升级,提高设备功能,保证数据安全。4.3保养方法(1)日常保养:(1)清洁:使用湿布擦拭设备外表,注意避免水分进入设备内部。(2)检查:检查设备各部分功能,如开关、指示灯等。(3)润滑:对运动部件进行润滑,如轴承、导轨等。(2)定期保养:(1)清洁:深度清洁设备内部,如风扇、滤网等。(2)检查:全面检查设备各部分功能,发觉异常及时处理。(3)部件更换:根据设备使用情况,更换易损部件。(4)软件更新:对设备软件进行升级。(3)特殊保养:(1)针对特定设备或特殊时期,进行有针对性的维护保养。(2)参照制造商的建议,对设备进行深度清洁、检查、润滑等。4.4维护保养记录维护保养记录是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详细记录以下内容:(1)维护保养日期:记录每次维护保养的具体日期。(2)维护保养人员:记录参与维护保养的人员姓名。(3)维护保养内容:记录本次维护保养的具体内容,如清洁、检查、润滑、部件更换等。(4)维护保养结果:记录设备维护保养后的运行状况。(5)问题及处理措施:记录设备在维护保养过程中发觉的问题及采取的处理措施。(6)下次维护保养计划: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制定下次维护保养计划。第五章设备故障诊断与处理5.1故障分类设备故障根据其性质和影响范围,可分为以下几类:5.1.1硬件故障:包括设备内部电路、元器件、机械部件等损坏或功能下降。5.1.2软件故障:包括设备操作系统、应用程序、驱动程序等出现错误或异常。5.1.3通信故障:设备与其他设备或系统之间的通信中断或异常。5.1.4传感故障:设备传感器或检测部件失效或功能下降。5.1.5电源故障:设备电源系统异常,包括电源模块损坏、电压不稳定等。5.2故障诊断方法故障诊断是设备维护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故障诊断方法:5.2.1观察法:通过观察设备的工作状态、声音、气味等来判断故障部位和原因。5.2.2测试法:使用测试仪器对设备进行功能测试,以确定故障部件和故障点。5.2.3对比法:将故障设备与正常设备进行对比,找出差异点,判断故障原因。5.2.4逻辑分析法和经验法:根据设备的故障现象和故障历史,结合维修经验,进行故障原因的分析和判断。5.3故障处理流程故障处理流程如下:5.3.1接到故障报告后,及时赶到现场,了解故障现象和设备使用情况。5.3.2根据故障现象和诊断方法,确定故障部位和原因。5.3.3根据故障原因,制定相应的维修方案和安全措施。5.3.4实施维修方案,排除故障。5.3.5对维修后的设备进行测试,保证设备恢复正常运行。5.3.6记录故障处理过程和维修情况,归档备查。5.4常见故障处理案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备故障处理案例:5.4.1硬件故障案例:设备开机无显示,通过观察法发觉显示器电源指示灯不亮,经检查发觉显示器电源线接触不良,重新连接电源线后,设备恢复正常。5.4.2软件故障案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突然死机,通过对比法发觉死机前曾安装过一个新软件,卸载该软件后,设备恢复正常。5.4.3通信故障案例:设备无法与服务器通信,通过测试法发觉设备网络连接正常,但无法ping通服务器,经检查发觉服务器防火墙设置导致通信故障,调整防火墙规则后,设备恢复正常。5.4.4传感故障案例:设备检测数据不准确,通过观察法和测试法发觉传感器损坏,更换传感器后,设备恢复正常。5.4.5电源故障案例:设备无法开机,经检查发觉电源模块损坏,更换电源模块后,设备恢复正常。第六章设备安全与防护6.1安全操作规范6.1.1操作前准备操作医疗设备前,操作人员应保证已充分了解设备的功能、功能、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同时应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各部件是否正常,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操作。6.1.2操作步骤(1)开启设备:按照设备说明书要求,正确连接电源、气源等,打开设备开关。(2)设备调试: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设备各项参数,使其达到最佳工作状态。(3)操作过程: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注意观察设备运行状态,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4)设备关闭:操作完毕后,按照设备说明书要求关闭设备,并做好清洁、整理工作。6.1.3操作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应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工作服、手套、眼镜等。(2)操作过程中,严禁私自更改设备参数,以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3)操作人员应时刻关注设备运行状态,发觉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6.2防护措施6.2.1设备防护(1)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2)遵循设备说明书,正确使用设备,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损坏。(3)对易损件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换,防止设备故障。6.2.2人员防护(1)操作人员应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应对突发情况。(2)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保证身体健康。(3)操作人员应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降低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风险。6.3应急处理6.3.1设备故障(1)发觉设备故障后,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2)对故障设备进行初步判断,必要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处理。(3)故障设备修复后,重新进行调试和检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6.3.2人员伤害(1)发生人员伤害时,立即停止操作,进行现场急救。(2)根据伤情,及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治疗。(3)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再次发生。6.4安全培训6.4.1培训内容(1)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2)设备保养和维护知识。(3)应急处理方法和急救技能。(4)安全防护知识及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6.4.2培训方式(1)集中培训:定期组织操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2)现场指导:针对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保证操作人员掌握正确操作方法。(3)自学:鼓励操作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设备操作和安全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6.4.3培训效果评估(1)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评估培训效果。(2)对培训不合格的人员进行补训,保证操作人员具备安全操作能力。第七章设备消毒与灭菌7.1消毒方法消毒是医疗设备使用与维护中的环节,以下为常用的消毒方法:7.1.1物理消毒法物理消毒法主要包括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高温消毒等。紫外线消毒通过紫外线灯照射,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达到消毒目的;臭氧消毒利用臭氧的氧化作用,使微生物失去活性;高温消毒则通过高温加热,使微生物蛋白质变性和细胞膜破裂。7.1.2化学消毒法化学消毒法包括浸泡、擦拭、喷雾等。浸泡消毒是将设备浸泡于消毒液中,使消毒剂与微生物充分接触;擦拭消毒使用消毒湿巾或消毒液擦拭设备表面;喷雾消毒则是将消毒剂均匀喷洒在设备表面。7.1.3生物消毒法生物消毒法是利用生物制剂(如噬菌体、抗菌肽等)对微生物进行杀灭。此方法具有高度选择性,对环境污染较小。7.2灭菌流程灭菌是消除医疗设备上所有微生物的过程,以下为常见的灭菌流程:7.2.1清洗在灭菌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彻底清洗,以去除表面的污垢、血液、分泌物等。7.2.2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干燥、预热等步骤,以保证设备在灭菌过程中达到最佳状态。7.2.3灭菌根据设备材质和用途,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如压力蒸汽灭菌、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等。7.2.4灭菌后处理灭菌后,对设备进行冷却、干燥,并进行生物学检测,以保证灭菌效果。7.3消毒剂选择消毒剂的选择应根据设备材质、使用环境、消毒对象等因素综合考虑。以下为常用消毒剂及其特点:7.3.1酒精酒精具有广泛的杀菌作用,对皮肤和黏膜刺激性较小,适用于手部消毒和皮肤消毒。7.3.2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能迅速杀灭微生物,对环境污染较小,适用于空气消毒和表面消毒。7.3.3碘伏碘伏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对皮肤刺激性较小,适用于手部消毒和皮肤消毒。7.3.4氯制剂氯制剂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对环境污染较大,适用于水体消毒和物体表面消毒。7.4消毒效果监测为保证消毒效果,需对消毒过程进行监测。以下为常用的消毒效果监测方法:7.4.1微生物检测通过采样、培养、观察等方法,检测消毒后设备上的微生物数量,以判断消毒效果。7.4.2化学指示剂使用化学指示剂,如颜色变化、气味变化等,判断消毒剂是否达到有效浓度。7.4.3生物指示剂利用生物指示剂,如噬菌体、抗菌肽等,检测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7.4.4环境监测对消毒环境进行监测,如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以保证消毒条件符合要求。第八章设备功能监测与评估8.1监测指标为保证医疗设备正常运行,提高医疗质量,需对设备功能进行监测。监测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设备运行参数:包括设备的工作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以及设备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功能指标。(2)设备功能完整性:检查设备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如诊断设备的功能完整性、治疗设备的治疗效果等。(3)设备安全性:包括设备的使用安全、电气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4)设备故障率:统计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故障次数和故障类型,以评估设备的可靠性。8.2评估方法评估医疗设备功能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现场检测:通过现场测试设备的工作状态,检查设备功能是否符合标准。(2)数据分析:收集设备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设备功能指标。(3)同行评审:邀请专业人士对设备功能进行评估,以了解设备在行业内的地位。(4)用户反馈:收集设备使用者的反馈意见,了解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8.3监测周期医疗设备功能监测周期应根据设备类型和使用频率来确定。以下为建议的监测周期:(1)关键设备: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测,对关键功能指标进行监测。(2)一般设备: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测,对设备功能进行评估。(3)备用设备: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测,保证设备功能稳定。8.4结果分析对设备功能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运行状况:分析设备运行参数,判断设备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工作。(2)设备故障原因:针对故障设备,分析故障原因,提出改进措施。(3)设备功能改进:根据监测结果,对设备功能进行优化,提高设备运行效率。(4)设备维护建议:根据监测数据,为设备维护提供合理建议,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第九章设备管理与监督9.1管理体系9.1.1建立健全管理体系为保证医疗设备的安全、有效使用,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设备管理体系。该体系应包括设备采购、验收、使用、维护、报废等环节,明确各环节的职责和流程。9.1.2设备分类管理医疗机构应按照设备的功能、用途和风险程度,对医疗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对不同类别的设备,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设备安全、有效使用。9.1.3设备采购与验收医疗机构在采购医疗设备时,应充分考虑设备的功能、功能、安全性等因素,保证设备质量。设备到货后,应进行验收,检查设备是否符合采购要求,保证设备安全、有效。9.1.4设备使用与维护医疗机构应制定设备使用与维护规程,明确设备使用、维护的职责、方法和要求。设备使用人员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保证设备正常运行。9.2监督检查9.2.1监督检查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设备监督检查制度,对设备使用、维护、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9.2.2监督检查内容监督检查内容包括:设备使用情况、设备维护情况、设备安全状况、设备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