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意见_第1页
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意见_第2页
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意见_第3页
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意见_第4页
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意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意见新年伊始,我们召开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当前国内外经济和环境形势,认真总结20*年工作进展,研究安排2009年重点任务。*高度重视这次会议,中央政治局*副总理*同志专门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在过去的一年,全国环保系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履行环境保护各项职责,主要污染物减排、突发环境事件处理等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新的一年,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继续加大污染减排工作力度,着力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下气力解决一批农村环境保护中的突出问题,积极防范环境风险,完善环保体制机制,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新贡献。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副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中央军委委员、全军环保绿化委员会主任、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同志也发来了贺信,对于开好这次会议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20*年环保工作进展

20*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也是环保史上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一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环保系统成功夺取了南方地区低温雨雪冰冻和*特大地震灾害环境应急工作的重大胜利,圆满完成了*奥运环境质量保障任务,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同时,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污染减排、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淘汰落后产能、重点流域污染治理、环保能力提升、环境经济政策、三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成效,较好地完成了20*年的各项重点任务。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总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区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力行动的结果,是环保系统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结果。

(一)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去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安徽时,要求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明确指出要重点搞好淮河、巢湖流域环境整治,让江河湖海得以休养生息、恢复生机;在去年9月19日召开的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暨省部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上,总书记在讲话中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为新时期的环保工作指明了方向。针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负面影响日益加重的严峻形势,在去年11月召开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年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中国把应对这次金融危机作为推进环境保护事业的机遇,明确要求保持经济增长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副总理强调,要把扩大内需与改善民生、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明确了新形势下环保工作的战略定位。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抓好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进一步统一了认识,坚定了做好环保工作的信心。过去一年环境保护的又一件大事,就是*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组建环境保护部,强化了统筹协调、宏观调控、监督执法和公共服务等职能,几代环保人多年的追求变成了现实,为推进历史性转变提供了更加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坚持环评制度改革创新,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风云突变的经济形势,党中央、*见事早、出手快、招数硬,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家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出台后,特别是结合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们迅速研究提出八项落实措施,并立即召开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会议,及时调整改进环评工作,要求完善审批机制,简化审批程序,认真兑现七项承诺,对符合环保准入条件的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对“两高一资”项目严格把关。20*年,我部对总投资4*7亿元的156个“两高一资”项目不予受理、审批或暂缓审批。已批复的579个项目,通过落实“以新带老”、“上大压小”和“区域削减”等措施,每年能够削减二氧化硫46.86万吨、化学需氧量3.84万吨,可以实现增产减污。

同时,围绕《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和主体功能区划的编制,全力推进规划环评,主动为国家重大决策服务。大力推动上海杭州湾沿岸化工石化区、陕西煤化工集中区等区域规划开展环评,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强力推进,污染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20*年是减排攻坚年。我们抓紧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监测考核办法,及时建立完善减排计划审核备案、工程核查调度、数据会审考核及发布等一系列制度,不断加大责任追究力度。针对20*年度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或运行不力的4个城市,实施了区域限批;针对脱硫设施未按要求建成投运的3个电力集团,实施了集团限批;针对脱硫设施不正常运行的7家电厂,在全额追缴排污费的基础上扣减电价并处以5倍罚款。严格的考核问责引起了强烈反响,地方各级政府纷纷采取多种责任追究手段,极大地推动了污染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山东、河北等地对未完成年度目标的市县主管领导给予了行政记过或撤职处理,安徽、福建、江西等地对减排工作进展不力的县区实施了区域限批。这些举措,有力地改变了一些地方行动迟滞的被动局面,催生了一批激励政策。广东和*等省市通过财政补贴支持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上海、宁夏、陕西等地通过以奖代补激励企业减排,甘肃、新疆、青海、西藏等地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挤出资金支持重点治污项目建设。经过一年的攻坚,全国新XX县区污水处理能力1280万吨/日,超额完成20*年确定的1200万吨/日的任务;新增燃煤脱硫机组装机容量8600万千瓦,是计划任务的2.9倍;关停小火电1669万千瓦,是计划任务的1.3倍;淘汰造纸、水泥、炼铁、炼焦、酒精、味精、柠檬酸等行业落后产能工作进展顺利。预计20*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继续保持双下降的良好态势,而且可以首次实现任务完成进度赶上时间进度,为全面完成“*”减排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经受住严峻考验,圆满完成特大自然灾害环境应急处置和*奥运环境质量保障任务。面对五十年未遇的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特大地震,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坚决保障灾区群众饮水安全,并在第一时间派员赶赴灾区,紧急提供资金和应急物资,加强技术指导。灾区的环保工作者,忍受着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伤痛,日夜排查环境隐患;兄弟省市环保部门的同志,不计个人安危、千里驰援排危抢险,牢牢坚守在余震频频的环境监测点,共同构筑了一道保障环境安全的坚固防线。面对紫坪铺水库饮水安全告急和唐家山堰塞湖水位不断上涨的险情,同志们发扬中国环保精神,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经受住了考验和锻炼。仅抗震救灾期间,环保系统就出动21万人(次),检查企业10万多家(次),督促整改重大环境隐患200多个,妥善应对了灾区20余起次生环境事件,为抗震救灾工作夺取重大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展现了环保人履行职责、不辱使命的时代风采。按照中央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灾后重建的要求,我们还认真开展了灾区生态环境评估,参与编制了《*地震灾后生态修复规划》,为灾后重建提供了科学依据。

去年8月,*迎来了举世瞩目的奥运会。为兑现绿色奥运的郑重承诺,在十年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奥运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协调小组加强调度,*、天津、河北、山西、XX省和山东六省(区、市)联防联控,全面落实了各项保障措施,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空气质量天天达标,12天达到一级标准,圆满完成奥运环境质量保障任务。同时,把奥运保障作为最大的环保“试验田”。这是继松花江重大水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后,进行的又一次全国环境科技力量大集结,共同开展了环境科技大攻关,积累了一笔宝贵的环保财富。生动的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长期积累的环境难题就一定能够得到攻克;只要团结一心、精诚合作,区域性环境污染就一定能够得到解决;只要坚定信心、奋发有为,我国的环境质量就一定能够得到改善。

(五)坚持典型引路,流域污染防治工作有声有色。我们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总体思路,把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把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20*年4月,淮河、海河等七项水污染防治“*”规划经*批复实施。截至20*年9月底,淮河、海河、辽河、巢湖、滇池、松花江、三峡库区及其上游、黄河中上游八个流域完成污染治理投资510.2亿元,占总投资的34.8%,建成项目881个,占32.4%,在建项目960个,占35.4%。这些项目的投入运行,为降低污染负荷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XX省的南四湖、XX省的洱海在流域经济快速发展中,成功探索了保护水环境的有效途径。XX省在辽河治理攻坚战中,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和“铁石心肠”治理污染,辽河水质明显改善。去年9月和12月,我们先后在山东、云南两次召开水污染防治现场会,推广了流域污染防治的成功经验,各地结合实际,相互借鉴,大胆实践,将休养生息政策落到实处。同时,还开展了太湖、巢湖、三峡库区生态安全评价,全面启动了生态安全监测工作,为深化湖泊综合治理奠定了基础。

我们组织开展了全国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基础状况调查,完成保护区划定与调整,检查集中式饮用水源地1.5万个,督促各地4600多个保护区落实整改措施,扎实推进环保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进一步维护了群众的饮水安全。

(六)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农村环境保护全面启动。**全会掀开了我国农村发展改革的崭新篇章,也带来了农村环保事业发展的难得机遇。去年7月,*召开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召开的全国农村环境保护会议。*副总理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切实把农村环保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提出了“以奖促治、以奖代补”等主要政策措施。中央财政首次设立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去年安排5亿元支持700个村镇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示范建设,带动各地投资近10亿元,受益农民达400余万。海南、广西等地也拿出专项资金,开展了生动活泼的农村环保活动。近20个省(区、市)完成了土壤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获得了近300万个有效调查数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取得阶段性成果。

生态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我部与中科院共同发布了《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为合理布局产业、有效保护生态提供了依据。印发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深圳等6个市(县)开展了生态文明建设试点。XX省安排6亿元补偿主要水系源头,生态补偿试点稳步推进。批准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处,组织评估41处,促进了自然保护区规范化管理。督促2500多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1360家尾矿库实施整改,取缔关闭1851家尾矿库,生态环境监察工作得到加强,初步遏制了零散点源造成的生态破坏与退化。

(七)积极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环境执法监察力度进一步加大。针对环境违法行为屡禁不止的顽症,我们联合发展改革委、监察部等七部门继续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进行了环境安全隐患百日专项督查,组织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专项检查。一年来,共出动190余万人(次),检查企业85万多家(次),立案查处1.5万家环境违法企业,挂牌督办3500余件,排查近9000项环境安全隐患,追究责任人100余人。不断加大后督察力度,重点督察了2005年以来全国各级挂牌督办的16000多件案件以及20*年整治的8000多家造纸企业,对621家不符合产业政策和排污总量指标的造纸企业实行关闭,进一步巩固了整治成效。胡锦涛总书记牵挂的“锰三角”污染问题,经过湘、黔、渝三省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集中整治,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群众利益得到维护。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发环境事件得到妥善处置。同时,积极探索跨省界联防治污、联动预警、联合处置机制,有效解决了苏皖浙太极洞风景名胜区等近十起环境纠纷,对及时化解区域水污染纠纷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

确保了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加强运行核电厂安全日常审评和监督工作,在役核电厂未发生二级及以上的安全事件或事故,确保了核电厂的运行安全。加强在建核电厂和拟建核电厂项目监管与审评,确保了在建核电厂的建造质量和安全。进一步加强放射源管理,对375家放射源使用单位进行现场检查,对11000多家涉源单位进行了安全与防护情况排查,完成全国涉源单位的辐射安全许可证审查颁发工作,提高了涉源单位安全水平。严格执行废弃放射源安全贮存制度,督促关停企业收贮废弃放射源约8000枚,及时消除了辐射安全隐患。

在环境执法监察、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抗震救灾环境应急、奥运环境质量保障等方面,环保督查中心和核安全监督站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成立不久的环保督查中心,在体制不顺、装备不全、编制不足,以及与地方环保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机制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取得了积极的工作成效,为完善环境监管体制积累了宝贵经验。

(八)积极推动环境法制、政策、科技、宣教和国际合作,环境保护的约束、引导和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20*年*月*日,修订后的《水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各地积极贯彻,XX省出台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黑龙江、河南等省也正在抓紧制定水污染防治的地方性法规,为流域休养生息提供了法律保障。环境标准体系更加完善。首次发布了《声环境质量标准》以及工业企业、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解决了长期困扰噪声监管工作的标准缺失问题。环境经济政策继续完善,我部提出的“双高”(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成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4万多条环保信息进入银行征信管理系统,成为金融机构遏制污染企业盲目发展、防范金融风险的有效手段;通过对上市公司的环保核查,督促27家公司投入3.5亿元治理污染。同时,环境税的调研正在进行,特别是全国环境污染责任险在湖南株洲率先赔付,绿色保险有了良好开端。各地也积极创新、勇于实践。XX省开展了污染排放指标有偿分配和交易试点;XX市环保与工商部门联合建立了企业环保信用等级评价机制;XX省启动了武汉城市圈废电池回收网络建设,开创了电子废物市场化运作的新模式。

环境科技发展实现新跨越。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成功发射,国家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建设开始启动,标志着环境监测预警体系进入了从“平面”向“立体”发展的新阶段。宣传教育工作丰富多彩,推进历史性转变、建设生态文明、抗震救灾环境应急、*绿色奥运和改革开放30周年环保主题宣传活动取得成效。国际环境合作更加务实,陪同胡锦涛主席成功访问日本,进一步促进了中日环保合作;《中美能源与环境合作十年框架》正式签署,为两国环保合作搭建了长期稳固的平台;中俄环境合作从污染防治向跨界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延伸,丰富了合作内容,也有利于增信释疑、减少摩擦。

(九)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环保基础工作稳步提升。环境保护投资大幅增长,20*年中央投资达到340亿元,比上年增长百亿元。去年,中央财政继续增加21亿元支持污染减排三大体系建设,中央投资支持环保能力建设资金达到34亿元。两年来,在中央投资的带动下,环保能力建设资金超过150亿元。项目实施后,将建成污染源监控中心363个,新增3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配备执法车3900辆,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信息传输系统和3个数据分析平台,“废气靠闻、废水靠看、噪声靠听”的局面将大大改观。

为确保硬件发挥实效,我们同步推进软件建设。在环境保护部组建中,按照“职能要转变、方法要更新、重点要突出、效能要提高”的原则落实“三定”方案,通过机构调整进一步理顺了部门职责。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大干部竞争上岗、择优选用的力度,拿出27个处长和14个副处长职位公开竞争,使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走上了处级领导岗位。同时,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力度,增强了机关工作活力。地方机构改革也取得积极进展,XX省增加环境监察执法编制1100多名,为促进灾后生态恢复重建提供了坚实的人力保障。全国环保大培训稳步推进,仅我部就开展流域治理、污染减排等业务培训超过100期;尤其是重点开展的党政领导干部环保培训,调训了近200名县市长,提高了他们领导环保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在抗震救灾和奥运环境质量保障等工作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其中我部西南环保督查中心主任马宁和*市环保局局长史捍民,以及*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和我部污防司大气处受到了国家表彰,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模范践行了中国环保精神。

(十)三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进展顺利,指导当前谋划长远的作用初步显现。20*年是污染源普查的关键阶段。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共同努力,着力抓好人员培训、入户调查、督促检查、技术核查、审核把关等五个环节,确保了普查工作进度,提高了普查的规范性。目前,已经完成了普查表填报、数据录入、普查表填报质量核查以及省级普查数据汇总工作等关键任务,共填报完成普查表约800万份,为摸清全国污染底数夯实了基础。

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已基本完成,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环境安全、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以及“预防为主,防治并重;系统管理,综合整治;民生为本,分级推进;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战略方针,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为完善环境管理机制,理清“*”环保工作思路,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有力支撑。

水专项全面启动。为确保项目进度与质量,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科学论证了项目的技术路线、考核指标、实施方案、资金安排等,制定了相关管理办法和论证方案。目前,水专项的33个项目、238个课题中,启动了21个项目、105个课题。力度空前的环保科技攻关,必将为全面解决我国水污染防治技术难题、带动环保产业的加速发展铺平道路。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一是污染减排仍然不容乐观。由于企业利润下滑,部分企业治污设施正常运行的压力加大,偷排漏排的风险增加,一些地方“两高一资”企业有可能卷土重来,一些已经淘汰的落后产能、设备和企业也可能死灰复燃。这些都会削弱减排成果。二是环境污染仍然严重。污染转移的压力还在增加,环境违法现象仍较为普遍,突发环境事件仍呈高发态势,全国环境质量状况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的新期待。三是环保系统还存在许多不适应工作需要的问题。基础不牢、执法不严、能力不强、监管薄弱的问题普遍存在,有的在一些地方表现得还很突出,特别是思想观念、方式方法、工作能力很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环保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四是环保部门廉政压力加大。近年来,随着地位提升,一些握有实权的重要部门、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领导干部,经不住金钱和美色的诱惑,违纪违法案件呈明显上升态势,党风廉政工作和反腐倡廉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及时发现各种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敢于面对压力,创新工作方法,努力加以解决。

总的来看,当前的环境保护机遇与挑战并存。党中央、*把应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机遇,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措施,表明了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定决心,也为环保事业的大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应当全面观察、科学分析、准确判断,对当前经济和环境形势有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冷静思考、坚定信心、沉着应对,积极研究探索进一步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和新举措。

二、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

回顾刚刚过去的20*年,世界经济千变万化,我国经济错综复杂。环保工作既应对了经济高增长、财政高收入、企业高效益的发展局面,也正在经受着增长速度下行、财政收入下滑、企业效益下降带来的严峻挑战。

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总结环保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大家普遍认识到,发达国家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环保道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危害。上个世纪70年代初,立足于工业化起步和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有所显现的现实,我们开始探索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环保道路。特别是改革开放*年来,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新道路的探索中,环保事业不断发展,探索重点与时俱进,国家环保机构也实现了“三次跨越”。在19*年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提出的“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32字方针的基础上,上个世纪*年代确立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地位,明确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政策体系,制定了八项环境管理制度,向环境管理要效益。进入90年代后,提出由污染防治为主转向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由末端治理转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实行清洁生产,推动循环经济;由分散的点源治理转向区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和依靠产业结构调整;由浓度控制转向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相结合,开始集中治理流域性区域性环境污染。步入“*”以来,我们按照历史性转变的要求,确立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提出从国家宏观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从再生产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海休养生息,努力促进环境与经济的高度融合,积极实践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路子。

改革开放*年是我国环保事业大发展的30年,也是不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保新道路的*年。*年来,有成功的经验,涌现出一批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典型,避免了环境悲剧的重演,超越了发达国家的环保老路,但也缴了一定的学费,总体上还呈现出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一些地方甚至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付出了过大的环境代价。*年的探索历程表明,新道路具有长期性、阶段性、针对性和艰巨性的鲜明特点。长期性就是要按照实践永无止境的要求,坚持继承与创新,一代接一代环保人坚持不懈地探索下去;阶段性就是要根据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不同特征,找到特定阶段的突出问题,及时调整探索重点;针对性就是要敢于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采取有的放矢的措施;艰巨性就是要充分认识解决我国压缩型、结构型、复合型环境问题的难度,不为任何困难所惑,不为任何风险所惧,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

第一,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必须坚持历史性转变的指导思想。历史性转变是环保领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调整环境与经济关系、改革创新管理模式的重要指南。坚持历史性转变,必须加快推进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要坚持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同时部署;坚持环保规划先行,与产业规划、土地规划、城市规划相协调、相统一,以环保规划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更新观念、创新方法,积极推进科学化、民主化决策,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历史性转变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困扰环保事业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坚持改革创新,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着力构建充满生机、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历史性转变的体制机制,着力增强环保工作的动力和活力。

第二,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必须建立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环境保护的理念和要求全面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是有效防范环境污染产生和资源环境损耗的重要防线,是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成效的根本方式,是环境保护新道路的关键。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国家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要坚持从再生产的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将环境保护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环节;要坚持将保护环境的要求体现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建筑、服务等各个领域,落实到政府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社区、家庭等社会组织的各个方面,建立起全面覆盖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保护体系;要不断创新生产理念,继续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对传统产业实行生态化技术改造,从生产源头和全过程减轻环境污染。

第三,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必须健全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先污染后治理是“防范不足”的治理,投入的成本必然过高,付出的代价必然过大。而边治理边污染是“防”亏“治”欠的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环境污染的危害,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环境保护的被动局面,甚至容易贻误保护环境的战机。高效治理,就是要在有效防范的前提下,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治理成果,从根本上减轻环境压力。要依靠科技进步,坚持自主创新,积极探索科技含量高、投入资金少、环境效益好的治理模式;要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异大的实际出发,积极研发高效实用、丰富多样的环保治理技术;要把环保产业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方面,以环境治理拉动环保产业发展,以绿色消费带动绿色生产,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四,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必须完善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政策法规标准制度体系。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完善的环境政策法规标准制度体系与完备的环保基础设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一道,共同构成改善环境质量的三大支柱。“顽症需用猛药医”,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在积重难返的环境状况面前,采取了最为严厉的环境保护政策措施,推动了污染型产业向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转移,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而我国的环境保护,在工业化初期起步,并一直伴随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之中,制定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环保政策法规标准尤为重要。要全面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走势,通过适时调整和完善环境政策法规标准,保护先进的生产能力,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使环境保护真正成为引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航标。要准确判断经济形势和环境形势,因势利导,乘势而上,根据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有针对性地采取环境保护措施,既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又不断解决困扰环保工作的难题。

第五,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必须构建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环保部门综合协调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确保国家环境保护的大政方针落到实处,是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特征。纵观世界环境保护的发展史,强化环境管理机构能力,加大环境监管力度,是发达国家集中整治污染时期采取的有效管理方式。我国在环境压力持续加大的发展阶段,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综合管理、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管理体系。要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责任制和问责制,真正把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落到实处。要加强环境综合管理,积极探索大部门环境管理体制,团结和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形成环保工作合力。要加快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努力提高环境管理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建成科学、高效的决策支持系统。要加强环保组织管理体系建设,推进管理机构向基层延伸,强化地方环保部门的基础能力,形成政令畅通、高效有力的决策执行系统。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环境保护新道路是一个海纳百川、崇尚实践、高度开放的系统工程,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的过程,在探索的道路上需要所有环保人前赴后继,永不停息。当前,新的探索已经起步,前进的路途坎坷不平。越是身处逆境,越是形势复杂,越要无所畏惧,越要勇于创新。要以海洋一样博大的胸怀,给那些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的地方、单位、个人,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他们轻装上阵、纵横驰骋。要继承三十年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实践的伟大成果,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保护环境的有益经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敢于实践,不断创新,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

三、2009年重点工作安排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顺利实施“*”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环保工作至关重要。

今年环保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和**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对环保工作的各项要求,把加强环境保护与扩大内需、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促进社会和谐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环境基础能力建设,加快环评制度改革创新,扎实推进污染减排,加大重点流域区域污染治理力度,全面开展农村环境保护,积极防范环境风险,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我们要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能,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着力做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咬定青山不放松,扎实推进污染减排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污染减排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2009年是完成“*”减排任务的冲刺年。要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务求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的目标是: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比20*年下降2%和3%以上,新增削减二氧化硫190万吨、化学需氧量112万吨。

加快推进工程减排。治污设施是污染减排的工程技术保障。要坚持一手抓新建,一手抓运行。继续抓好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建设,尽快发挥减排效益。启动县城污水处理厂和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工程建设。今年要确保新XX县区污水日处理能力1000万吨,新增燃煤电厂脱硫装机容量5000万千瓦以上,新增20台(套)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设施。同时,狠抓已投运的3亿多千瓦燃煤电厂脱硫机组、1300多座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和6000多家国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国家与省联网工作,制定并严格执行重要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监督管理办法,对违法违规排污和污染治理设施建成而不运行的,加大处罚力度。通过工程减排,新增削减化学需氧量75万吨、二氧化硫140万吨。

加快推进结构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是调整产业结构、削减污染负荷的有效措施。要加大力度督促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年度落后产能淘汰计划。配合发展改革部门,促进电力、水泥、钢铁、铁合金、焦炭、造纸、酒精等行业落后生产能力有序退出。今年要分别淘汰炼铁、炼钢、造纸、电力落后生产能力1000万吨、600万吨、50万吨和1500万千瓦。建立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公告制度,将核查中已经关闭淘汰的企业、生产线、生产能力等定期向社会公告,接受监督。通过结构减排,新增削减化学需氧量37万吨、二氧化硫50万吨。

加快推进管理减排。监管是否到位是影响减排成效的重要因素。差距就是潜力,必须坚持向环境管理要效益。要抓紧完善污染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加快实施污染源自动监控、执法监督、监督性监测、信息传输与统计、环境质量监测能力建设等重点项目,尽快形成能力,促进减排责任的落实。要以电力、钢铁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为重点,强化排污许可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健全减排核查核算制度,制定出台环境数据统计审核办法,增强减排数据的科学性。

同时,要针对污染减排的关键技术,组织科研力量进行攻关,不断提高污染减排的科技含量。重点开发钢铁、石化、有色、建材、造纸、化工、酿造、印染等行业的水污染物削减技术,攻克一批技术难题,建设一批示范工程,推动一批企业技术升级。

第二,认真兑现七项承诺,进一步提高环评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环评工作既要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服务,又要为控制“两高一资”借机扩张把好关口。要坚持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创新、手段创新,实现“一个转变”,即从过去单纯注重环境问题向综合关注环境、健康、安全和社会影响转变;处理好服务与把关、当前与长远、效率与质量、宏观与微观“四个关系”;兑现“便民高效、公开透明、接受监督、廉洁自律、公平公正、严格审批、强化验收”七项承诺,不断深化环评工作。

要做好服务,把好关口。做好服务,就是要对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灾后重建等投资项目,加快审批,为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支持的项目开辟环评审批的“绿色通道”。把好关口,就是要对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不批;对环境污染严重,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项目,一律不批;对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没有总量指标的项目,一律不批;对位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的项目,一律不批。同时,对于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等环境敏感区的项目,也要严格限制审批。

要拓宽领域,加强调控。着力强化项目环评,切实加强规划环评,积极探索战略环评。要抓紧启动环渤海、海峡西岸、北部湾、成渝和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等五大区域重点产业发展的环境影响评价,推动这些地区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选取投资、消费和外贸等领域的重大发展战略,探索战略环评的管理模式与技术方法。要加强环评信息的动态监测和分析研究,增强参与宏观调控的预见性、主动性和有效性。

要强化验收,全程监管。进一步理顺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体制,加快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现场督查机制。要推进和规范环境影响后评价和环境监理工作,扭转“重审批轻监管”的被动局面。

第三,积小胜为大胜,加快推进重点流域区域海域污染防治工作。

重点流域污染防治是中央新增投资支持的重点。加快实施规划项目,对扩内需保增长、完成重点流域规划任务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实施好项目,关键在于加强领导、严格考核、加大投入。要督促去年中央新增投资项目的尽快落实、尽快开工、尽快建设,尽快形成实物量;要督促未建项目抓紧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积极储备新的项目,争取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的更大支持;要以加快项目实施带动规划实施,确保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的政策落到实处。要强化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标责任制。争取*办公厅印发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执行情况考核评估暂行办法,组织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年度考核。要建立跨省界断面水质考核机制,落实上下游污染防治责任。同时,要继续做好重点湖泊水库生态安全评价工作,提出相应的综合治理方案,做到一湖一策。要推动实施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力度。

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饮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正常生活,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要对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基础状况开展典型调查,探索保护农村饮用水源的有效模式。要依法取缔关闭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建设项目,逐步健全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考核评估体系,将评估结果及时向*报告并定期向社会公布。

加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总结推广*奥运环境质量保障经验,继续完善保障机制,推进京津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让*的蓝天白云继续保持下去。针对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灰霾天气等突出的区域性环境问题,进一步研究制定突破行政区域界限的环境管理政策,确保广州亚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期间空气质量达标。要研究论证“*”氮氧化物总量控制方案,提出防治措施。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水污染、颗粒物、噪声、餐饮业污染、生活垃圾与机动车尾气污染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做到请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由群众评判、让群众满意。

第四,坚持“以奖促治”,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工作力度。

农村环保是大有作为的新领域,做好农村环保工作对于促进解决“三农”问题、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的示范带动作用,落实好“以奖促治”和“以奖代补”的政策措施,加快实施已经确定的项目,确保一批村镇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同时要做好今年的项目申报,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制定实施《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着力整治畜禽养殖污染、生活污水垃圾污染、工矿企业污染和土壤污染,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村污染防治能力。开展农村环保目标责任制试点,推动地方各级政府把农村环保工作纳入重要日程,探索尊重农民意愿、符合农村特点的环境管理模式。

加大生态保护工作力度。建立完善评审机制,推动建设首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组织实施生态脆弱区保护试点。开展典型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发布20*年省域评价报告。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和基础调查。继续开展全国生物物种资源重点调查,制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加强外来入侵物种、转基因生物环境安全管理。

第五,切实加强监管,确保核与辐射安全。

核电站建设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的特点,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安全是核电的生命线。要进一步强化核安全审评和监督,确保在建核设施的建造质量和在役核设施的运行安全。要规范核安全设备的许可证管理和监督检查,提高管理水平,保证核设备制造质量。要加强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多还旧账,少欠新账。同时,我国中低放废物处置场建设滞后已成为影响废物安全处置的瓶颈。要积极推动中低放废物处置场选址规划的报批及后续落实工作。要加强放射源与射线装置安全监督管理。今年年底前,全面发放放射线装置单位的辐射安全许可证,完成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建设竣工验收工作。要落实和完善辐射防护安全监督员制度。要大力加强地市级机构建设,切实提升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预警应急监测及反核恐怖应急能力。

第六,坚持环保为民,加大环境执法监督力度。

环境执法监督是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有力武器。实践证明,环保专项集中整治可以极大地震慑环境违法行为。要继续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大力整治城镇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放和污泥违法处置问题,推进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安全处置,开展重点流域集中督查,加大对各类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要对典型案件挂牌督办,确保查处到位、整改到位。对整治不力的,要严格依法处罚,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要借助社会舆论力量,达到查处一家、震慑一方、影响一片的效果。要拓展环境执法监督领域,积极开展试点,探索生态保护和农村环保领域执法监督的途径和方法。加强生态旅游区、矿产资源和旅游开发环境监管,组织开展第二次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联合执法检查。要加大后督察力度。对重大环境违法案件,既要有调查,又要有处理,更要跟踪督办,直到问题彻底解决为止。要集中力量对挂牌督办企业、区域限批地区,以及重大环境事件和严重违法地区进行环保后督察,抓落实、见成效、树权威,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要落实和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预防预警措施,加强应急演练,积极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有效防范环境风险,保障环境安全。

第七,用好已有成果,继续推进三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

今年是全国污染源普查和环境宏观战略研究的收官年,也是水专项由前期准备转入全面实施的第一年。污染源普查和战略研究的成果,凝聚着上百名院士、几千名专家和十几万环保人的心血。要充分运用得之不易的成果,认真谋划好“*”环保工作思路。要切实抓好全国污染源普查总结发布阶段的各项工作。组织专家进行普查数据审核,把握普查数据的宏观可靠性。发布污染源普查公报,验收各地普查工作,表彰先进。特别是要推动各级污染源普查数据库建设和成果开发应用,为推进科学管理和宏观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要抓紧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的收尾工作,在进一步综合提炼的基础上,拿出有分量的综合研究报告,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解决重大环境问题的政策建议,尽快向*汇报,争取中央在适当时候发布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文件。

水专项的成败关系到我国水污染防治能否实现重大突破。要扎实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力争拿出突破性技术成果。作为建国以来中央财政支持环境领域力度最大的科技专项,今年将有11个项目、118个课题启动实施。要按照实施方案,落实机构人员、保障条件、配套资金,切实把重大项目组织好、实施好。要以解决关键技术为核心,攻克一批带有全局性、关键性的水污染治理技术,通过开展工业废水治理技术研发与示范和区域、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全面提高水污染防治的科技支撑。

第八,选准突破口,努力抓好环境科技、政策法制、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工作。

继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积极实践,以环境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发展,以政策法制强化环境管理,以宣传教育引导公众参与,以国际合作促进国内环保工作,不断强化环境科技、政策法制、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等手段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要加快环保科技创新工程建设,集中力量优先开展总量控制等方面的科技攻关,逐步建立比较完备的环保科技支撑体系。在全面评估现行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加强对水、大气、土壤等各类环境基准的研究,科学合理制定修订重点行业污染排放标准,进一步完善环境标准体系。要大力推动环境卫星应用系统研究,加快国家环境卫星应用中心的建设,实现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立体的环境监测。

要做好环境质量监测,客观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强化重点污染源、环保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近岸海域、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等监督性监测工作,为日常环境执法监督提供依据;高度重视应急监测工作,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提供数据支持。要实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科学性、规范性,加快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要抓住有利时机,配合有关部门出台环境经济政策,打好“组合拳”。要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环保信息披露制度,完善上市公司环保核查,深化绿色证券。继续会同财政部门更新绿色采购清单,扩大产品种类,深化绿色采购。尽快研究提出税收优惠政策,继续配合财政部门研究环境税费改革实施方案,推进绿色税收。继续制定“双高”产品及工艺目录,深化绿色贸易。积极推动开展排污交易、生态补偿、重污染企业退出市场机制、工商注册登记环保联动的试点工作。

要加强环境立法工作。尽快推动出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抓紧制定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工作,认真组织环境保护法修改的研究论证工作。

要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探索环保新道路等重点、热点和焦点,全力做好环境宣传教育,表扬和宣传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典型,努力克服经济困境继续加强污染治理的企业典型,既拉动内需又发挥减排效益的工程典型;批评和曝光“两高一资”项目盲目抬头问题突出的地区和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而不用现象普遍的部门和单位,为环境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继续推进全民环境宣传教育行动试点,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环境保护。

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形势下,我国坚定不移地加强环境保护,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继续扩大国际环境合作与交流,实施好中美能源与环境十年合作框架下的清洁水和清洁空气实施计划,努力拓展双边、多边以及区域合作领域,积极推动国际环境履约工作,争取发达国家资金支持额度不减少、技术转让力度不减弱,既提升国家形象,又进一步促进国内工作。

第九,狠抓学习实践活动成果转化,深化“五大建设”。

事实说明,环保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是一支讲政治、顾大局、乐奉献、能战斗的队伍。当前,我部和各省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