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的诊治_第1页
前列腺增生的诊治_第2页
前列腺增生的诊治_第3页
前列腺增生的诊治_第4页
前列腺增生的诊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良性前列腺增生目录02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03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04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随访01概述概述01概述一、定义及主要表现定义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最常见的良性疾病。主要表现组织学:前列腺间质和腺体成分增生。解剖学:前列腺增大。尿流动力学:膀胱出口梗阻。临床症状:以下尿路症状(LUTS)为主。概述二、流行病学发病率与年龄关系组织学层面BPH最初发生在40岁以后,60岁时发病率>50%,80岁时高达83%。说明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组织学上的增生情况越发普遍,年龄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临床症状(LUTS)层面与组织学表现相似,LUTS的发病率也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大约50%组织学诊断BPH的男性有中度到重度LUTS,提示组织学变化与临床症状有一定关联,且年龄增长会使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的概率增加。概述二、流行病学临床BPH患病率总体情况50岁以上男性临床BPH患病率为50%-75%,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高龄情况70岁以上临床BPH患病率超过80%,进一步强调了年龄对临床BPH患病的重要影响。研究差异原因关于临床BPH发病率的研究结果差异很大,可能是由于诊断标准、人群选择以及调查手段差异等因素导致。这提示在研究和临床实践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更准确地了解和评估BPH的发病情况。概述三、病因必备条件年龄增长BPH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男性40岁以后前列腺开始有不同程度增生,50岁后多出现临床症状。有功能的睾丸前列腺正常发育依赖雄激素。青春期前切除睾丸,前列腺不发育,老年也不会发生BPH;BPH患者切除睾丸后,增生上皮细胞凋亡,腺体萎缩。具体机制BPH发生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上皮和间质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的平衡被破坏。概述三、病因相关因素激素方面雄激素及其与雌激素的相互作用可能有关。细胞相互作用方面前列腺间质-腺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可能起作用。其他因素生长因子、炎症细胞、神经递质及遗传因素等也可能是相关因素。概述四、病理前列腺腺体组成移行带:前列腺腺体增生开始于围绕尿道的腺体,称为移行带,未增生前仅占前列腺组织的5%。中央带:似楔形并包绕射精管,占前列腺组织的25%。外周带:组成前列腺的背侧及外侧部分,是前列腺癌最常发生的部位,占前列腺组织的70%。概述四、病理BPH发生部位及变化发生部位:BPH主要发生于前列腺尿道周围移行带。变化特点:增生组织呈多发结节,并逐渐增大。增生的腺体将外周的腺体挤压萎缩形成前列腺外科包膜,与增生腺体有明显界限,手术中易于分离。增生腺体突向后尿道,使前列腺部尿道伸长、弯曲、受压变窄,尿道阻力增加,引起排尿困难。概述四、病理膀胱出口梗阻原因前列腺增生影响:BPH及α肾上腺素受体兴奋致后尿道平滑肌收缩,造成膀胱出口梗阻。α肾上腺素受体作用:前列腺内尤其是围绕膀胱颈部的平滑肌内含有丰富的α肾上腺素受体,这些受体的激活使该处平滑肌收缩,可明显增加前列腺尿道的阻力。概述四、病理逼尿肌变化及影响逼尿肌代偿性肥大:为了克服排尿阻力,逼尿肌增强其收缩能力,逐渐代偿性肥大,肌束形成粗糙的网状结构,加上长期膀胱内高压,膀胱壁出现小梁、小室或假性憩室。逼尿肌不稳定收缩:由于逼尿肌退变、顺应性差,出现逼尿肌不稳定收缩,病人有明显尿频、尿急和急迫性尿失禁,可造成输尿管尿液排出阻力增大,引起上尿路扩张积水。逼尿肌萎缩:如梗阻长期未能解除,逼尿肌萎缩,失去代偿能力,收缩力减弱,导致膀胱不能完全排空而出现残余尿。随着残余尿量增加,膀胱壁变薄,膀胱腔扩大,可出现慢性尿潴留及充溢性尿失禁,尿液反流引起上尿路积水及肾功能损害。概述四、病理继发问题梗阻引起尿潴留,还可继发感染和结石形成。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02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一、临床表现症状出现时间及特点出现时间:BPH多在50岁以后出现症状,60岁左右症状更加明显。症状与前列腺体积关系:症状严重程度与前列腺体积大小之间并不一致,取决于引起梗阻的程度、病变发展速度以及是否合并感染等,症状可时轻时重。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一、临床表现下尿路症状分类储尿期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失禁及夜尿增多等。尿频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夜间更为明显。早期是因增生的前列腺充血刺激,随着病情发展,梗阻加重,残余尿量增多,膀胱有效容量减少,尿频逐渐加重。此外,梗阻诱发逼尿肌功能改变,膀胱顺应性降低或逼尿肌不稳定,尿频更为明显,并出现急迫性尿失禁等症状。排尿期症状:包括排尿踌躇、排尿困难及排尿中断等。排尿困难是最重要的症状,病情发展缓慢。典型表现是排尿迟缓、中断、尿流细而无力、射程短、终末滴沥、排尿时间延长。如梗阻严重,残余尿量较多时,常需要用力并增加腹压以帮助排尿,排尿后常有尿不尽感。排尿后症状:包括尿不尽、尿后滴沥等。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二、诊断整体要求50岁以上男性出现下尿路症状(LUTS)等临床表现,须考虑有BPH的可能需进行临床评估评估内容病史问诊了解LUTS的特点、持续时间及其伴随症状。询问手术史、外伤史,尤其是盆腔手术或外伤史。了解既往史,包括性传播疾病、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可能与夜尿症有关的心脏疾病病史。掌握药物史,确定病人近期是否服用影响排尿功能或导致LUTS的药物。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包括生活习惯、情绪与心理因素等。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二、诊断评估内容症状评估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量化BPH病人LUTS,判断症状严重程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二、诊断评估内容直肠指诊重要检查方法,多数病人可触到增大的前列腺,注意其表面情况、弹性、边缘及中央沟变化,同时关注肛门括约肌张力(鉴别神经源性膀胱)和前列腺有无硬结(鉴别前列腺癌)。超声检查经腹超声:膀胱充盈时扫描,显示前列腺体积大小、形态、增生腺体是否突入膀胱及有无膀胱结石和上尿路积水等,排尿后可测膀胱残余尿量。经直肠超声:更清晰显示前列腺内部结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二、诊断评估内容尿流率检查膀胱尿量在150~400ml时检查,最大尿流率<15ml/s表明排尿不畅,<10ml/s表明梗阻严重,必要时行尿流动力学检查了解逼尿肌功能及排查膀胱神经源性病变。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测定有助于排除前列腺癌,但多种因素可影响PSA值,建议在直肠指诊前完成测定。其他检查IVU、CT、MRI和膀胱镜检查可了解是否合并泌尿系统结石、肿瘤等病变,放射性核素肾图可了解上尿路梗阻及肾功能损害程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三、鉴别诊断前列腺癌若前列腺有结节、质地硬或血清PSA升高,应行MRI检查,必要时行前列腺穿刺活检。膀胱颈挛缩亦称膀胱颈纤维化,多为慢性炎症、结核或手术后瘢痕形成所致。发病年龄较轻,多在40-50岁出现排尿不畅症状,但前列腺体积不大,膀胱镜检查可以确诊。尿道狭窄多有尿道损伤及感染病史,行尿道膀胱造影与尿道镜检查可确诊。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三、鉴别诊断神经源性膀胱临床表现与BPH相似,可有排尿困难、残余尿量增多、肾积水和肾功能不全等,但前列腺体积不大,为动力性梗阻。病人常有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损害的病史和体征,如下肢感觉和运动障碍、会阴皮肤感觉减退、肛门括约肌松弛或反射消失等。静脉尿路造影常显示上尿路有扩张积水,膀胱常呈“圣诞树”形改变。尿流动力学检查可帮助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三、鉴别诊断神经源性膀胱临床表现与BPH相似,可有排尿困难、残余尿量增多、肾积水和肾功能不全等,但前列腺体积不大,为动力性梗阻。病人常有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损害的病史和体征,如下肢感觉和运动障碍、会阴皮肤感觉减退、肛门括约肌松弛或反射消失等。静脉尿路造影常显示上尿路有扩张积水,膀胱常呈“圣诞树”形改变。尿流动力学检查可帮助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03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治疗原则改善下尿路症状恢复正常排尿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预防并发症根据病人症状、梗阻程度及并发症情况选择治疗方案。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治疗方法观察等待症状轻微、不影响生活质量且无相关并发症的病人,一般不需治疗,可观察等待。要密切随访,因年龄增长和前列腺体积增大可能使症状加重。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常用药物类型:包括α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α受体拮抗剂)、5α还原酶抑制剂,还有M受体拮抗剂、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β3受体激动剂、植物制剂及中药等,部分病人可联合用药。α受体拮抗剂:α1受体主要分布在前列腺基质平滑肌中,拮抗α1受体可降低膀胱颈及前列腺平滑肌张力,减小尿道阻力。常用药物有特拉唑嗪、阿夫唑嗪、多沙唑嗪及坦索罗辛等。对症状轻、前列腺体积小的病人疗效良好,起效快,数小时至数天改善症状,可使IPSS平均改善30%-40%,最大尿流率提高16%-25%,副作用主要是头晕、鼻塞、直立性低血压等。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治疗方法药物治疗5α还原酶抑制剂:在前列腺内阻止睾酮转变为双氢睾酮,使前列腺体积部分缩小。常用药物是非那雄胺,起效相对慢,约3个月见效,停药易复发,需长期服药。可使前列腺体积缩小20%-30%,IPSS平均降低15%,最大尿流率提高1.3-1.6ml/s,对体积大的前列腺效果明显,与α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效果更好。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治疗方法手术治疗适用人群:具有中重度LUTS并明显影响生活质量,尤其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拒绝药物治疗的病人。当BPH导致反复尿潴留、反复血尿、反复泌尿系感染、膀胱结石、继发性上尿路积水、合并腹股沟疝等情况时,建议外科治疗。手术方式选择依据:取决于前列腺体积大小、医院条件、外科医生经验、病人意见、伴发疾病和全身状况。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式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OP):最传统的手术方式,经耻骨上或耻骨后入路,沿前列腺外科包膜剜除增生腺体。疗效确定,但术中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恢复慢,现在较少使用,特殊情况除外,如医院无法开展经尿道前列腺手术,或巨大前列腺(80ml以上)合并巨大膀胱结石的病人。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式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或切开术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目前外科治疗的标准术式,适用于80ml以内的BPH病人。从前列腺尿道面向包膜平面切除增生组织,根据能量平台分为单极、双极和各类波长激光下的切除术。经尿道前列腺切开术(TUIP):在前列腺5-7点切出1-2条深达外科包膜的纵行沟,不切除整个尿道周围增生组织。适用于前列腺体积小于30ml且无中叶增生的病人,疗效与TURP类似,安全性更好。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式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EEP):基于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理念结合TURP微创优势。在内镜监视下沿外科包膜剜除增生腺体组织,再清除,解除梗阻。远期疗效和安全性佳,是治疗大体积(80ml以上)BPH病人的首选手术方式。常用能量平台有等离子电极、钬激光、铥激光等多种激光。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原理类似TURP,利用能量平台汽化增生前列腺组织,适用于80ml以内的BPH病人。其他治疗:经尿道球囊扩张术、前列腺水蒸气消融、前列腺动脉栓塞、前列腺尿道支架以及经直肠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等对缓解梗阻症状有一定疗效,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或有特殊要求的病人。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随访04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随访必要性对接受各种治疗的BPH病人均应进行随访评估疾病进展、疗效以及相关副作用或并发症提出进一步解决方案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随访不同治疗方式的随访情况观察等待随访时间:第一次随访在6个月之后,之后每年一次。随访内容:主要包括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尿液分析、尿流率和残余尿量等。必要时每年进行一次直肠指诊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测定。若症状加重或出现手术指征,需及时改变治疗方案。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随访不同治疗方式的随访情况药物治疗随访时间:根据药物疗效、副作用、就医方便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