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运动》七年级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上海新教材(沪教版)_第1页
《图形的运动》七年级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上海新教材(沪教版)_第2页
《图形的运动》七年级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上海新教材(沪教版)_第3页
《图形的运动》七年级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上海新教材(沪教版)_第4页
《图形的运动》七年级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上海新教材(沪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形的运动》七年级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上海新教材(沪教版)第14章图形的运动一、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工具表教材版本单元名称学期建议课时(课标)义务教育教科书图形的运动七年级第一学期7教材内容和内容解析1.教材内容:本章从平移、旋转、轴对称这三种基本运动出发,让学生理解几何图形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下的变化规律和变化中的不变量,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学会用运动的观点看待图形,感知几何图形的对称美,为今后研究图形的全等和相似奠定基础。2.教材内容解析:①内容的本质“图形的运动”主要涉及几何图形在平面上的运动,包括平移、旋转和对称等基本变换。通过这些运动,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图形的性质以及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②内容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1.数学思想:变换思想:通过对图形的运动,学生能够理解图形在不同状态下的性质保持不变。对称性:通过研究对称图形,学生可以认识到对称性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空间想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更好地进行空间分析。2.数学方法:几何证明:通过对图形运动的分析,学生能够学习如何进行几何证明,增强逻辑推理能力。坐标法:利用坐标系来描述图形的运动,帮助学生掌握坐标变换的基本方法。③知识的上下位关系“图形的运动”是几何学的重要内容,属于几何变换的基础知识。它与其他几何知识(如图形的性质、面积和周长计算等)密切相关,学生在学习“图形的运动”之前需要掌握基本的几何图形特征,而在学习之后,可以进一步探讨更复杂的几何变换和应用,比如在三维空间中的变换。④内容的育人价值(着重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1.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图形运动的相关问题,学生能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逻辑思维能力:在进行图形运动的分析和证明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得到提升。3.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图形变换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4.团队合作精神: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图形的运动》七年级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上海新教材(沪教版)⑤阐明本单元教学重点1.图形变换的类型:重点讲解平移、旋转和对称的概念及其性质。2.图形运动的性质:强调在运动过程中图形的性质保持不变。3.应用实例: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图形运动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意义。4.实践活动:设计一些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操作加深对图形运动的理解。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图形的运动”单元不仅仅是几何知识的传授,更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3.教材内容结构图:《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内容要求】(1)图形的轴对称①通过具体实例理解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它的基本性质: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真平分。②能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点:线段、直线、三角形等)关于给定对称轴的对称图形。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探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正多边形、圆的轴对称性质。④认识并欣赏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2)图形的旋转①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面图形关于旋转中心的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一个图形和旋转得到的图形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距离相等,两组对应点分别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相等。《图形的运动》七年级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上海新教材(沪教版)②了解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探索它们的基本性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③探索线段、平行四边形、正多边形、圆的中心对称性质。④认识并欣赏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中心对称图形。(3)图形的平移①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探索它的基本性质: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中,两组对应点的连线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②认识并欣赏平移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③运用图形的轴对称、旋转、平移进行图案设计。【教学提示】应当通过信息技术的演示或者实物的操作让学生感悟图形轴对称、旋转、平移变化的基本特征,知道变化的感知是需要参照物的,可以借助参照物述说变化的基本特征;知道这三类变化有一个基本性质,即图形中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夹角也保持不变。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几何学的本质,还能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界中的对称之美,感悟图形有规律变化产生的美,会用几何知识表达物体简单的运动规律,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学业要求】理解轴对称、旋转、平移这三类基本的图形运动,知道三类运动的基本特征,会用图形的运动认识、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中相应的现象;理解几何图形的对称性,感悟现实世界中的对称美,知道可以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对称。总体学情分析:一、学习背景1.学习态度:七年级学生通常对新知识充满好奇,尤其是在图形运动这样的视觉化内容上,他们可能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然而,一些学生可能由于基础知识的不足,导致对图形运动的理解产生畏惧感。这时,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尤为重要。2.学习习惯: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习惯尚未完全形成,有的学生可能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而缺乏主动探索的精神。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动手实践等方式,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习惯。此外,定期的复习和总结也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二、学习偏好1.热衷程度:对于图形运动的学习,部分学生可能会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尤其是那些对数学和几何感兴趣的学生。他们可能会主动参与相关的活动和项目。而另一些学生则可能对抽象的数学概念不感兴趣,导致学习热情不高。2.组织方式:学生在学习图形运动时,可能会偏好不同的组织方式。一些学生喜欢通过图形软件进行可视化学习,帮助他们理解抽象概念;而另一些学生则可能更倾向于通过纸笔作业和传统的课堂讲授来学习。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偏好,灵活调整教学方法。3.评价方式:学生对评价方式的偏好也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喜欢通过小组合作和项目展示来获得反馈,这种方式能够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成就感;而另一些学生则可能更喜欢通过传统的考试和测验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考虑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综合以上分析,七年级学生在图形运动的学习中表现出多样化的学习态度和偏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同时,通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目标与目标解析1.单元教学目标: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以及相关的概念。领悟在平移、旋转、翻折运动中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变的性质。掌握图形平移、旋转、翻折的各自特性。理解旋转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及两个图形关于某点中心对称的意义,掌握它们的区别与联系。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一直线成轴对称的意义,掌握它们的区别与联系。2.单元教学目标解析:(目标的具体化)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以及相关的概念。领悟在平移、旋转、翻折运动中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变的性质。掌握图形平移、旋转、翻折的各自特性。理解旋转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及两个图形关于某点中心对称的意义,掌握它们的区别与联系。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一直线成轴对称的意义,掌握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会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会画已知图形关于某一点中心对称的图形。会画已知图形关于某一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会画出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称轴。初步感知图形变换的思想,理解两个图形叠合的意义,初步形成动态地研究几何图形的意识。2.目标解析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增强相互合作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时内容1单元下的节课名称第1课时:平移具体内容:基于具体实例,理解平面图形的平移的概念,理解经过平移运动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作业:练习册14.1(1)第2课时:平移具体内容:会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按一定要求平移后的图形作业:练习册14.1(2)第3课时:旋转具体内容:理解经过旋转运动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以及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的基本性质;会画出简单图形绕某一点旋转运动后的图形作业:练习册14.2第4课时:图形的翻折与轴对称图形具体内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并会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作业:练习册14.3(1)第5课时:轴对称具体内容:理解两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成轴对称的概念,能画出一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图形作业:练习册14.3(2)第6课时:中心对称具体内容:理解中心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的概念;会用有关性质画已知图形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作业:练习册14.42复习与小结第7课时:单元复习具体内容:系统梳理图形运动,并掌握每种图形运动的要素以及作图方法作业:书本复习题p132-1341.单元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通常已掌握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并具备基础的测量和计算能力(如周长、面积的计算)。他们对图形的静态特征有一定认识,但对图形的动态变化理解较少。在思想方法方面,学生在逻辑推理与问题解决方面有所发展,能够运用简单的推理进行证明,但在面对复杂的图形变换时可能会感到困惑。对于图形的变换(如平移、旋转、翻转),他们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具体操作上,而缺乏对其内在规律的把握。此阶段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在逐渐提升,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对图形运动的理解往往依赖具体的视觉材料,而缺乏对抽象概念的灵活运用。《图形的运动》七年级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上海新教材(沪教版)障碍预测及原因分析障碍1: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图形运动的概念,尤其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原因:学生对静态图形的理解较为扎实,但对动态变化的抽象概念理解不足,缺乏直观的视觉体验。障碍2:在进行图形运动的操作时,如旋转的角度、平移的方向等,学生容易混淆。原因:学生在记忆图形运动的定义和操作步骤时,往往缺乏有效的记忆策略和方法,导致对概念的模糊理解。障碍3: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图形运动知识时,学生可能无法准确判断和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原因:学生对实际情境的分析能力不足,难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3.学习难点预测会画出简单图形绕某一点旋转运动后的图形;能画出一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图形;会用有关性质画已知图形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能将图形运动的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4.突破方法(1)实际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如使用纸片、绳子等进行图形的物理运动,增加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动手中理解图形运动的特点和规律。(2)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图形运动的性质和应用,通过合作学习提升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互相解答,促进思维碰撞。(3)引导学生运用图形运动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建筑设计、机械运动等),帮助学生理解图形运动的应用价值。鼓励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2.单元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动画软件、几何画板等)展示图形运动的动态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理解。通过动态演示让学生看到图形如何变化,增强他们的理解。单元教学建议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征,教师在教学中建议通过观察和实验对图形的运动获得形象认知,可以合理地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单元评价建议1.单元过程性评价本单元的过程性评价主要对学生的画图能力和抽象能力进行检验,采用数学小报的形式来对学生的画图能力进行评价,同时采用分组汇报生活中的图形运动来对学生抽象能力进行评价。2.单元终结性评价单元测验《图形的运动》七年级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上海新教材(沪教版)二、单元主要学习活动设计:第1课时平移活动1探究平移的概念活动目标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平移现象,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平移,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活动中的关键问题(及说明)[问题1]:1、同学们在欣赏精彩、雄壮的十一阅兵式的同时,注意观察方队、兵车及飞机运动的方式。2、一组相关实例展示。3、(1)移动移门时,门的形状、大小、位置会改变吗?(2)如果移门的把手向右平移2米,那么移门的其他部分向什么方向移动,移动多少距离?[问题2]:提问:为什么阅兵方阵这么整齐?他们做到了什么?引入课题:平面内,图形(所有点)沿着一定的(相同)方向移动一定的(相同)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问题1和2的设计意图:通过实际生活的例子,同学们会对平移运动产生更浓厚的兴趣。)[问题3]:欣赏并说出下列各商标图案哪些是利用平移来设计的?(问题3的设计意图:通过商标图案巩固平移的概念,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感受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活动说明教师引导,板演,讲解。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合作、口答。活动2探究平移的性质活动目标通过方格纸内三角形的平移运动给出对应边、对应角的概念,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并归纳所发现的结论: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图形经过平移,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相等。活动中的关键问题(及说明)[问题1]:如图,移动三角形ABC得到三角形.平移的方向为射线的方向,平移的距离是线段的长度.其中,点A与点是对应点;线段AB与线段是对应线段,它们的长度相等;∠BAC与是对应角,它们的大小也相等,归纳平移的要素:①平移方向:联结对应点所得射线的方向。②平移距离:对应点之间的距离。归纳平移的性质:(1)图形平移后,每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相等;(2)对应点所连接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3)对应角的大小相等;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4)平移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问题1的设计意图:从生活事例转变到直观的三角形中,一起探讨关于三角形平移的基本元素。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说出平移后的变化情况以及两个要素,让知识点进一步从感性到理性提升。可采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让学生经历自己动手操作、观察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应备好直尺、圆规、角器等作图工具)。)[问题2]:操作:设计一个图案,使其由一个基本图形多次平移后组合得到。(问题2的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平移离不开两个要素:距离和方向,使学生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感受到数学之美。)[问题3]:如图,将三角形ABC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为三角形.(1)点B、C的对应点分别是哪两个点?(2)线段AC的对应线段是哪条线段?它们的长度相等吗?∠ABC的对应角是哪个角?它们的大小相等吗?(3)如果线段AB的中点是D,那么能确定它的对应点的位置吗?(问题3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理解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接的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活动说明教师引导,板演,讲解。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合作,回答。《图形的运动》七年级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上海新教材(沪教版)平移活动1根据距离和方向画平移后的图形活动目标引导学生借助在方格纸上平移物体的活动,自己动手操作如何平移,经历平移运动的过程,从而掌握图形平移的画法。能按要求作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活动中的关键问题(及说明)[问题1]: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图中四边形ABCD向右平移6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A'B'C'D'(2)线段BC与线段B'C'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3)线段AB与线段A'B'、∠B与∠B'各有怎样的大小关系?(问题1的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作图,了解平面图形平移的方法和解题格式,加深对于平移的理解。)[问题2]:将等边三角形FBD分割成4个小等边三角形,假设它们的边长为1.3cm,你能通过平移三角形ABC得到其他三角形吗?若能,请说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问题2的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表述发现不是所有的图形都可以通过平移得到的,为后面学习图形的其他运动作铺垫。)[问题3]:1.如图,把旗状图形向右平移2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2.如图,把箭头图形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2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问题3的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作图,进一步巩固平移的两要素。)[问题4]:如图,怎样将三角形甲平移到三角形乙的位置?画出平移的方向,量出平移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cm)。(问题4的设计意图:巩固平移的性质,理解平移的方向是联结对应点所得射线的方向,平移的距离是对应点之间的距离。)活动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口答、操作。《图形的运动》七年级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上海新教材(沪教版)活动2图形的平移活动目标巩固平移的概念、平移要素: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平移的性质等相关知识。通过观察、鉴赏、绘制等过程逐步加深对平移这种图形变换的理解;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活动中的关键问题(及说明)[问题1]:1、平移改变的是图形的()A、形状B、位置C、大小D、形状、大小及位置2、如图,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个单位长度。将三角形ABC平移到三角形DEF的位置,下面正确的平移步骤是()先把三角形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先把三角形ABC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先把三角形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先把三角形ABC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3、把图中的图形向下平移3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并写出点A、B、C、D的对应点。4、如图,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都是等边三角形,其中一个等边三角形经过平移后成为另一个等边三角形,指出点A、B、C的对应点,线段AB、BC、AC的对应线段和∠A、∠B、∠C的对应角。5、把图中的图形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4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6、如图,已知在△ABC中,BC=4cm,把三角形ABC沿射线BC方向平移2cm,得到△DEF.(1)图中与∠B相等的角有多少个?(2)图中共有多少对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的线段?(3)求BE:EC:CF.(问题1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平移的概念和性质,由于图形经过平移运动后,图形上的任何一点平移的距离都相等,因此着重强调要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的关键是画出平移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同时指出对一个多边形的图形平移运动,只要找到这个多边形的各个顶点平移后的对应点即可。)活动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回答问题。旋转活动1探究与旋转有关的因素活动目标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形成关于图形旋转的具体形象,获得图形旋转的感性认识;通过直观的操作、演示,在动态变化中观察“旋转中心”“旋转角”,尤其要注意观察图形中各点的旋转角的大小,观察图形的旋转不变性,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得出图形旋转的有关性质。活动中的关键问题(及说明)[问题1]电扇叶片的转动、铣床铣刀的转动,这两种运动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问题1的设计意图:基于生活实例,形成图形旋转的直观印象,获得感性认识.归纳这一类图形运动的共同特征)归纳小结: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绕一个定点按照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概念解析:旋转中心(定点)、旋转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角度为旋转的三\t"/item/%E6%97%8B%E8%BD%AC/_blank"要素。图形的旋转,可以看成:一个图形经过旋转,与旋转前原图形互相重合,对于旋转旋转前图形中任意一点P,在旋转后的图形中有一点P1与它重合,这时点P与点P1就是一一对应点。任务二:1、概念巩固:以下图形是否是旋转图形?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2]将一张正方形纸片两条对角线的公共点用大头针钉住,旋转正方形,至少旋转多少度才可以使它与初始位置的正方形重合?每旋转多少度会重复上述现象?(问题2的设计意图:通过操作引导学生发现绕正方形中心旋转正方形时,旋转90°就可以使它与初始位置的正方形重合,且每旋转90°都会发生重合)旋转正方形,最少旋转90°可以使它与初始位置的正方形重合,每旋转90°都会重复上述现象。通过问题2中的图形的旋转运动,知道旋转角度数不唯一,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活动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图形的运动》七年级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上海新教材(沪教版)活动2探究旋转的性质活动目标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找出旋转前后图形的变化规律,得出旋转的性质。活动中的关键问题(及说明)[问题1]如图,O是三角形ABC内一点,将一枚图钉钉在O处,把三角形AB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成三角形A1B1C1,找出A、B、C的对应点,并判断每一组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是否相等?找出线段AB、BC、AC的对应线段,并判断每一组对应线段是否相等?(问题1的设计意图:从具体问题情境中理解并归纳旋转的性质)[问题2]把三角形ABC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那么线段OA、OB、OC旋转的角度是多少?(问题2的设计意图:通过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图形旋转的性质)[问题3]已知点O与三角形ABC,画出三角形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45°后的图形(问题3的设计意图:根据图形旋转的性质画出图形)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逐步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用数学,不仅强调动脑思考,而且强调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注重多感官参与、多种心理能力的投入,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活动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回答.图形的翻折与轴对称图形活动1图形的翻折活动目标经历动手操作,初步感受图形的翻折运动,并通过观察,知道经过翻折运动的图形保持形状大小不变的性质,从而掌握对应线段、对应角、对应点的概念;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并会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活动中的关键问题(及说明)[问题1]观察图片,这些图片大家能够观察出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问题1的设计意图.初步感受图形的翻折运动)观察猜测:小猴是一个魔术师,它的魔术棒指到哪里,东西就会少了一半,下面是它的“杰作”。你能快速地把它们说出吗?2、揭示图形的运动翻折。3、视频演示“囍”字剪纸。4、举例:日常生活中的翻折运动。建议:翻折现象在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通过一系列操作,学生对翻折有了比较充分的感知。[问题2]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请同学们举几个例子。(问题2的设计意图:通过对图片的展示和举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轴对称图形,它们带给我们许多美丽的景观,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些图形的性质、特点,请同学们观察下列图片。问题1:这些图片大家能够观察出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定义: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翻折过来,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相互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问题2: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请同学们举几个例子。建议:教师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特征,然后师生一起归纳总结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定义。再让学生举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问题3]如果在第三个三菱标志的图形上抽出一个图形(三角形),则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画出它的对称轴。(问题3的设计意图:教师在三菱牌的图标中抽出一个三角形,通过学生操作体会这个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在操作过程中体会重合的点、线段和角,从而引出了新知: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的定义。)活动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回答.《图形的运动》七年级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上海新教材(沪教版)轴对称活动1轴对称图形概念活动目标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一直线成轴对称的意义,掌握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活动中的关键问题(及说明)[问题1]:下列图片被遮住了一半,请说出图片的名称这些图形,我们可以看作是什么图形?设计意图: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图片,让学生感知轴对称,欣赏轴对称图形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再次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问题2]:下列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这时我们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那么谁能尝试归纳什么叫做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轴对称图形切入两图形的轴对称,有助于学生抓住共性。活动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回答.活动2轴对称的基本性质活动目标会画已知图形关于某一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会画出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称轴活动中的关键问题(及说明)[实验操作]:利用直尺、量角器进行测量,记录数据,并填写下表[问题1];如图,和关于直线MN成轴对称,那么直线MN是对称轴,(1)点A与点A1是对称点,则点B、C的对称点分别是?线段AB与线段A1B1是对应线段,则线段BC、AC的对应线段分别是?∠A与∠A1是对应角,则∠B、∠C的对应角分别是?[问题2];AA1,BB1,CC1与对称轴MN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归纳轴对称的基本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成轴对称,经过翻折,对应线段的长度____,对应角_____,这两个图形的形状_______,大小________。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意图:直观与操作相结合,开展观察、操作、类比、归纳等活动,学生在亲自动手、亲身感受中学习了轴对称的性质。[问题3]画出一个四边形ABCD关于直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的图形。确定一个四边形需要几个点?作一个四边形关于直线成轴对称的四边形,需要作几个点的对称点呢?你是如何理解“两个对称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轴对称的性质.活动说明小组交流、合作,归纳轴对称的基本性质.中心对称活动1中心对称的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