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教学课件_第1页
《红烛》教学课件_第2页
《红烛》教学课件_第3页
《红烛》教学课件_第4页
《红烛》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精神:坚持执着奉献作为全诗的引子,领导全篇。托物言志(托物言情)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也可叫作象征。

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就能明白作者的情感、志向。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在狱咏蝉》红烛第一课时闻一多部编版必修上第一单元

闻一多幼年喜欢古诗词和美术,13岁开始在清华学习古代诗词,学了十年,但他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热情让他没有囿于书斋之中,而是投身到现实生活,在时代洪流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五四运动”爆发后,闻一多紧随校园运动的潮流,发表演说,创作新诗,成为“五四”新文艺园中的拓荒者之一。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但是在美国,他看到中国留美学生备受歧视。他痛心疾首,认为这不是针对一个人的,而是针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在美国留学的种种见闻,进一步激发了闻一多的爱国热情,让他满腔的愤慨和挚爱,迫切地要用诗歌来表达。1923年他以这首《红烛》为序诗,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红烛》,将爱国热情和古诗词的唯美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

走近作者1922年闻一多赴美国留学,他不堪忍受受到的歧视,写过许多爱国诗篇。1926年从美国归来,但看到的是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弊的黑暗现实,极为失望。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了其诗的深层根基。

诗集《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不但以浓烈的色彩独树一帜,而且还以丰富的想象、精炼的语言、典型的东方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写作背景闻一多(1899--1946)一、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朗读课文,并思考这首诗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热烈而忧伤火——烧蜡成灰,为创造光明而牺牲自我泪——伤心落泪,为创造光明忍受被摧残的痛苦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为宗旨,唯愿为世人创造光明。红烛形象作者闻一多和他笔下的红烛有何联系?象征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这样红红:象征赤诚、热情红对于诗人来说,红烛是什么?红烛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吐将诗人的奉献精神和赤诚表现得一览无余第1节主要内容:诗人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误再误;矛盾!冲突!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自问自答、思考觉悟从“一误再误”到“不误,不误!”是诗人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这两节诗用设问手法,反映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第二节:诗人对红烛的自我牺牲精神提出疑问,表示不解。矛盾!冲突!第三节:否定自己的疑问,有力地表现红烛的可贵精神,由衷地赞美红烛的奉献精神。

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梦:血、灵魂:监狱:

如红烛照亮沉睡的中国,使民众觉悟、奋起,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获得解放。民众尚未觉醒血性犹存但麻木不仁犹如深陷囹圄受着禁锢世人是怎样的?第四节主要内容:借红烛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

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是矛盾的现象;是同情、惊疑的呼唤。无私无畏地牺牲是为了照亮别人、照亮世界。但世界太黑暗,蜡炬之火未成燎原之势,反映作者在现实生活中心中所涌现的矛盾、痛苦、挣扎。

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红烛啊!流罢!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底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残风:象征黑暗反动势力

诗人经过一番求索,恍然大悟。体现诗人心怀救国的美好愿望,因受到黑暗反动势力的阻挠感到壮志难酬,为世人痛哭流涕的情感。泪会白流吗?红烛的泪不会白流,它能“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贡献)诗人借此表明自己的心志,即为祖国奉献的决心。第5~7节主要内容: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

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但又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造成的。体现对红烛的同情。劝导鼓励的呼唤同情的呼唤怎么理解“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是红烛精神的本质和灵魂。在不合理的社会中,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得失荣辱的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本诗主题诗人通过隐喻的笔法,以物化的红烛表现自己的拳拳赤子之心。描写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矛盾、痛苦和挣扎,表达了无私奉献、唤醒民众的热情,从侧面抒发诗人献身祖国、敢于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五、课外拓展新月派提出“理智节制情感”与诗的形式格律化的主张,闻一多进一步提出“新诗格律化”的主张,鼓吹“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指的是音节和旋律的美(押韵,叠词,反复等)建筑美:指的是词藻的运用,要体现出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方面的印象(即富有意象美,色彩绚丽的词语、动词,使画面具有动态感)绘画美:指诗的对称和句的整齐,五、课外拓展闻一多提出了诗歌的“三美”理论,请简要分析《红烛》一诗是怎样体现“三美”的。(1)音乐美:重复句的使用使《红烛》在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