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2020年3月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增新冠病毒特异性lgM和IgG抗体作为血清学诊断标准。下图曲线表示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抗体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新冠肺炎康复患者体内存在记忆细胞和抗体,不会再次感染新冠病毒B.新冠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免疫细胞,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丧失C.为了尽早阻止病毒传播,血清学检测比核酸检测更有优势D.某人核酸检测为阴性,但血清学诊断体内存在IgG抗体,可能是因新冠患者已被治愈2.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光、温度、重力等环境因素也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B.利用高浓度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农田中杂草的生长C.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授粉的番茄花蕾,可得到无籽番茄D.植物激素较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效果更稳定3.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A.刺激 B.兴奋 C.神经中枢 D.反射弧4.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碳循环,其中A、B、C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C.⑦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D.C的存在加速了碳循环进程5.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由①②③构成,①为树突膜或胞体膜B.神经递质被释放到②中的方式可以体现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兴奋通过突触传递时,在③处不会发生离子的进出D.兴奋传递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全部由线粒体提供6.下列关于机体稳态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婴幼儿时期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引发呆小症B.人在寒冷环境下出现战栗现象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果C.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促进全部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D.人在35℃以上的炎热环境下,出汗是一种有效的散热机制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某林场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1所示,其主要种植的树种为柳杉和杉木,为速生林;其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如图2所示。请回答:(1)图1中最长的食物链有___________个营养级,其中处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黑眉锦蛇和猫头鹰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于人工林树种单一,和自然林相比,其__________________稳定性比较低,赤腹松鼠种群爆发,柳杉和杉木严重受损。为了降低经济树种的损失,可以利用捕食等种间关系进行________防治,防治害虫的关键是要__________其环境容纳量。(3)图2中,①+②+③+④代表该营养级生物的___________,②部分代表用于该营养级生物_____________的能量。能量从该营养级到下一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用图中的数字表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下图甲、乙分别为某雌性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和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____阶段。(填图甲中数字)(2)若图甲表示该动物个体某生命活动的过程,假设该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4~5阶段细胞中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乙中细胞B是__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名称),与之对应的曲线段是____________(填图甲中数字)。(4)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含量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早在数千年前,人类还不了解微生物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利用微生物进行酿酒和制酱等,如今形形色色的发酵食品已在食品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回答下列问题:(1)在酿制葡萄酒时,发酵液中并不需要添加抗生素等物质以抑制杂菌的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家庭制作腐乳时豆腐上生长的毛霉一般来自__________________。(3)泡菜也是利用微生物发酵制得的,该过程利用的微生物细胞结构与_______(填“果酒”“果醋”或“腐乳”)制作中利用的微生物最接近。检测泡菜制作的好坏时,其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是重要的衡量指标,若腌制时______________(不少于两点)均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导致亚硝酸盐含量增加。10.(10分)下图为某雄性动物的精原细胞部分染色体和基因组成示意图。基因A、a和B、b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请据图分析回答:(1)该细胞是通过_______分裂方式产生的。图中A和a称为_______。①和②称为__________。(2)该细胞产生的配子有_____种,比例为_____________。(3)该生物测交,后代有______种表现型,其中与该生物表现不同的类型其比例为_______。(4)该生物与基因型相同的另一个体交配,后代有_____种基因型,_____种表现型,表现型的比例为___________。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5)该生物与aaBB个体相交,后代表现型有_____种,比例为____________。其中与该个体基因型相同的比例为___________。11.(15分)“稻一萍一鳅共养”属于一种种养结合的养殖模式,稻田里虽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虫和杂草,但泥鳅的活动可起到除虫、松土和增氧的作用,同时其排泄物也是稻田的天然肥料,红萍叶片内的蓝藻固氮可促进红萍和水稻生长,有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农民的管理主要包括拔除稻田里的稗草,清除食肉的“黑鱼”及施肥。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在“稻一萍一鳅”生态系统中存在的种间关系:___________。(2)农民拔除稻田里的稗草,养泥鳅前清除食肉的“黑鱼”,这种做法是为了___________。(3)补充完整“稻一萍一鳅”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不考虑与人的联系)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4)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湖泊相比,稻田的___________稳定性较低。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稻田需要施肥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由图分析可知,感染病毒后一周左右可检测出核酸阳性,经过两周的潜伏期,IgG和IgM两种抗体含量逐渐上升,病毒被清除后IgM含量逐渐下降,IgG仍处于较高水平。【详解】A、由于抗体和记忆细胞都有一定的时效性,且新冠病毒容易发生变异,故新冠肺炎康复患者仍可能再次感染新冠病毒,A错误;B、新冠肺炎通常被认为是呼吸道传染病,当载有病毒的飞沫被吸入后,新型冠状病毒就会进入鼻腔和咽喉,进而感染人体的肺脏,并引起重病甚至致死性新冠肺炎,并非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丧失,B错误;C、由图可知,人体感染病毒后一周左右即可检测出核酸阳性,两周的潜伏期之后才能检测出抗体,所以在阻断病毒传染上,核酸检测比血清学检测更有优势,C错误;D、由图分析可知,在人体感染病毒后经过2周的潜伏期,IgG和IgM含量逐渐上升,在病毒被清除后的一段时间内,IgG含量仍处于较高水平,但此时核酸检测呈阴性,所以出现题述情况最大可能是新冠患者被治愈,D正确。故选D。2、D【解析】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用于培育无籽果实);(3)防止落花落果,可用于棉花的保蕾保铃;(4)生长素类似物还可用于除草,作为“除草剂”。【详解】A、光照、温度、重力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故光、温度、重力等环境因素也会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A正确;B、生长素表现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故用较高浓度的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农田中的杂草生长,B正确;C、对未授粉的番茄花蕾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得到无籽番茄,C正确;D、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效果可比相应的植物激素更稳定,D错误。故选D3、D【解析】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故选D。【点睛】本题是一道基础性的题目,主要考察了反射的结构基础,注意识记反射的概念及其完成的两个基本条件:完整的反射弧和有效刺激。4、D【解析】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指的是组成生物体的碳元素,不断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形式为含碳有机物,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途径)或硝化细菌等的化能合成作用完成的。2、大气中CO2的主要来源: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动植物的细胞呼吸。3、据图可知:A是分解者,B是生产者,C是消费者。①代表生产者被分解者分解的有机物,②是消费者通过摄食作用摄取的有机物,③⑦④分别代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⑤是光合作用,⑥是化石燃料的燃烧。【详解】A、③过程代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⑤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A错误;B、根据图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判断:A是分解者,B是生产者,C是消费者,B错误;C、温室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⑥化石燃料的燃烧,C错误;D、C消费者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CO2、水、氨等),这些无机物排出体外后又可以被生产者重新利用,消费者的存在加速了碳循环进程,D正确。故选D。5、B【解析】突触是两个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轴突末端的分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突触小体内含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图中①为突触小泡,②为突触间隙,③为突触后膜。【详解】A、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①为突触小泡,A错误;B、神经递质通过胞吐被释放到②中,体现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C、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导致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在③处会发生钠离子或氯离子的内流,C错误;D、有氧呼吸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兴奋传递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可以来自于细胞质基质,D错误。故选B。6、B【解析】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与散热处于动态平衡;(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详解】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在婴幼儿时期若是缺碘,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生长发育受阻,大脑发育不完善,会患呆小症,A正确;B、人在寒冷的环境下会出现战栗,这是机体通过神经调节的结果,B错误;C、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胰岛素的靶细胞是几乎全身组织细胞,C正确;D、人在35℃以上的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出汗是一种有效的散热机制,D正确。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①.5②.黑眉锦蛇、猫头鹰③.捕食、竞争(2)①.抵抗力②.生物③.降低(3)①.同化量②.未利用的植物、枯枝落叶③.③÷(①+②+③+④)×100%④.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解析】分析图1:图1为食物网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草、柳杉和杉木为生产者,其余生物都为消费者,生产者为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从生产者开始,到猫头鹰结束,该食物网一共含有12条食物链。分析图2: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通过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用于自身生命活动,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因此图2中②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小问1详解】图1中最长的食物链为:草→食草昆虫→蛙→黑眉锦蛇→猫头鹰,有5个营养级;草、柳杉和杉木属于第一营养级,根据图中食物网可知,食物网中处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有黑眉锦蛇、猫头鹰,黑眉锦蛇和猫头鹰都捕食黑腹绒鼠,为竞争关系,猫头鹰捕食黑眉锦蛇,为捕食关系,故黑眉锦蛇和猫头鹰之间的关系是捕食、竞争。【小问2详解】由于人工林树种单一,营养结构简单,因此和自然林相比,其抵抗力稳定性比较低。利用捕食等种间关系进行害虫防治属于生物防治。防治害虫的关键是要降低其环境容纳量。【小问3详解】①为呼吸释放的能量,②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③表示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④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因此①+②+③+④的能量表示该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图2为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②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即未利用的植物、枯枝落叶。能量从该营养级到下一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③(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①+②+③+④)×100%。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点,了解食物网中的组成成分并数出食物链的条数,弄清楚不同生物所处的营养级以及不同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还要能够利用同化量计算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8、(1)3~4(2)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3)①.卵细胞或第二极体(卵细胞或极体)②.5~6(4)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1~3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3~4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属于初级卵母细胞时期;4~5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5~6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分析细胞分裂图:A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形成的子细胞,C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小问1详解】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核内DNA数量为4n的时期,即3~4阶段。【小问2详解】假设该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即4~5阶段的细胞中,基因组成为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小问3详解】图乙中B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说明其已经完成减数分裂,属于卵细胞或第二极体,对应于曲线图中的5〜6段。【小问4详解】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含量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加倍。9、①.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仅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无法生长②.空气中的毛霉孢子③.果醋④.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腌制时间过短等【解析】1、果酒制作菌种是酵母菌,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属于真核细胞,条件是18~25℃、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2、果醋制作的菌种是醋酸菌,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属于原核细胞,条件是30~35℃、一直需氧。3、腐乳制作的菌种主要是毛霉,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属于真核细胞,条件是15~18℃,有氧。4、泡菜制作的菌种主要是乳酸菌,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属于原核细胞,条件是室温,无氧。【详解】(1)在酿制葡萄酒时,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仅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无法生长,故发酵液中并不需要添加抗生素等物质以抑制杂菌的生长。(2)家庭制作腐乳时豆腐上生长的毛霉一般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无需特意接种。(3)泡菜也是利用微生物发酵制得的,该过程利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乳酸菌属于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结构与果醋制作中利用的醋酸菌最接近。检测泡菜制作的好坏时,其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是重要的衡量指标,在泡菜制作过程中,要注意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若腌制时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腌制时间过短等均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导致亚硝酸盐含量增加。【点睛】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和泡菜的制作,要求考生识记参与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果酒、果醋、腐乳和腐乳制作的原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0、①.有丝分裂②.等位基因③.同源染色体④.2⑤.1∶1⑥.4⑦.3/4⑧.9⑨.4⑩.9∶3∶3∶1⑪.1/4⑫.2⑬.1∶1⑭.1/4【解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高等雄性动物的精原细胞染色体和基因组成示意图,该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①和②、③和④),A和a、B和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详解】(1)该细胞为精原细胞,精原细胞是由有丝分裂产生的;图中A和a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图中①和②叫做同源染色体。(2)该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Bb,产生的配子有两种类型,AB:ab=1:1或Ab:aB=1:1.(3)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其测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故有4种表现型;其中与该生物相同的类型有1种(AaBb),故与该生物表现不同的类型其比例为3/4。(4)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