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第二中学2025届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第二中学2025届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第二中学2025届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第二中学2025届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第二中学2025届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第二中学2025届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催化、识别等功能B.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能分解细胞自身的结构C.核糖体是细跑内“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其形成都与核仁有关D.细胞骨架与真核细胞的运动分裂、分化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2.半乳糖凝集素3(Gal3)是某种吞噬细胞合成分泌的糖蛋白,可与胰岛素竞争结合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研究发现,某些患糖尿病的实验小鼠血浆中Gal3水平过高。据此推测,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吞噬细胞分泌Gal3时需载体蛋白协助并消耗ATPB.Gal3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C.该实验小鼠胰岛B细胞不能正常合成分泌胰岛素D.抑制Gal3基因表达能缓解该实验小鼠的糖尿病症状3.研究发现,鹰对不同种群数量的鸽群发起攻击的成功率是不同的(见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图说明捕食者数量会随着被捕食者数量的增加而增加B.二者为捕食关系,如果鹰的数量下降,鸽的种群数量将持续上升C.此图说明鹰的捕食量与鸽的种群数量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D.鹰的攻击成功率降低可能是由于鸽群的种内互助及时发现天敌所致4.图甲、乙中标注了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培育转基因大肠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通过PCR技术提取该目的基因,应该选用引物甲和引物丙B.图中质粒和目的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应选用BclⅠ和HindⅢ剪切C.若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中,需选用感受态的大肠杆菌D.在受体细胞中,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目的基因可同时表达5.如图是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已知甲病为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乙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如果Ⅱ-6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则图中Ⅲ-2与Ⅲ-3结婚生一对同卵双胞胎,两个孩子都患病的概率是5/8C.Ⅱ-5个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控制乙病的基因和正常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如果通过抽取血液来获得基因样本,则检测的是血液中白细胞和血小板中的基因6.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除了IAA外,还有NAA(α-萘乙酸)、IBA(吲哚丁酸)B.从赤霉菌培养液中提取的赤霉素能致使水稻患恶苗病,证实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C.黄化豌豆幼苗切段中高浓度的生长素促进乙烯合成从而抑制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通过多种激素的协同作用、共同调节实现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人类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唯一宿主,肝硬化、肝癌多从乙肝发展而来。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下图为“乙肝基因工程疫苗”的生产和使用过程。质粒中lacZ基因可使细菌利用加入培养基的物质X-gal,从而使菌落显现出蓝色,若无该基因,菌落则成白色。(1)过程①需要用到限制酶和_____________酶。根据质粒和目的基因所在DNA上酶切位点的分布情况,如果过程①用一种限制酶应选_____________,如果用两种限制酶应选_____________。(2)在该项目中青霉素抗性基因作为_____________基因;目的基因的具体功能是_____________。(3)在培养大肠杆菌的通用培养基中还应额外加入青霉素和X-gal,培养一段时间挑选出_____________(蓝色/白色)的菌落进一步培养获得大量目的菌。(4)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是取用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用高速离心提纯血液中的乙肝病毒,之后再灭活,制成乙肝疫苗,具有一定的感染风险。用基因工程疫苗接种比血源性疫苗更安全,试从疫苗的结构特点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豚鼠的毛色受等位基因E-e和F-f控制,其中基因E控制黑色素的合成,而基因F对黑色素有淡化功能,淡化的结果是基因型为E_Ff的个体毛色为灰色,基因型为E_FF的个体毛色为白色。不考虑突变,回答下列问题:(1)白色豚鼠的基因型有____种。白色雌、雄豚鼠交配,子一代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黑色个体。(2)两只基因型均为EeFf的雌、雄豚鼠交配,若所得子一代中黑色:灰色:白色=________,则表明等位基因E-e和F-f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若基因型为EeFf的灰色豚鼠能产生EF、Ef、eF和ef四种配子且EF:ef=l:1.Ef:eF=1:1,则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等位基因E-e和F-f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以上配子类型及比例无法判断两对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9.(10分)人们在对胰腺结构及功能的研究过程中诞生了许多经典实验,请结合下图分析科学家的实验设计思路,并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图中a、b代表反射弧中的神经纤维。(1)胰液分泌中有神经调节,如图所示。图中结构c是______,该处兴奋传递的方向是单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19世纪,学术界已认识到胰液分泌过程中存在神经调节,法国学者沃泰默在此基础上切断a和b处的神经纤维之后,发现将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肠腔内,仍能促进胰液分泌。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实验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激素调节的假说,并设计实验方案如下:①稀盐酸→小肠粘膜(注入)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②稀盐酸+小肠黏膜→研磨并获得提取液(注入)血液→胰腺分泌胰液由实验分析,在盐酸刺激作用下,提取液中含有____分泌的微量某种物质,该物质通过血液运输对胰腺中的外分泌细胞起作用,体现了激素调节的特点是___________。(3)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血糖不断被消耗,但含量稳定在1.9g/L左右,原因是图示d中的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该激素通过__________等生理过程使血糖升高,机体维持该激素正常浓度的机制是__________调节。(4)马拉松运动员长时间跑步会感到疲劳,但仍能坚持跑完全程,控制该行为的中枢部位是__________。10.(10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如图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代表湿地生态系统的三种成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流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2)图中甲所代表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能量从乙→丙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____。图中未显示出的乙的同化量的去向是____________。(3)湿地生态系统能含蓄水源,调节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价值。(4)对湿地的范围和边界进行研究属于_______水平的研究。11.(15分)Ⅰ.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1)图2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2)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枝叫做_________________。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____,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_____________________。Ⅱ.适宜浓度(10-10mol·L-1)的生长素,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浓度过高(10-8mol·L-1)的生长素会抑制种子的萌发。请你根据这一事实来设计实验,验证其正确性。主要实验材料和用具:适宜浓度(10-10mol·L-1)和过高浓度(10-8mol·L-1)的生长素溶液、蒸馏水、3个培养皿、湿滤纸、玉米种子若干实验步骤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实验结果及相关结论:①若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

1、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细胞器分布形态结构功

能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双层膜结构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植物叶肉细胞

双层膜结构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内质网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核糖体动植物细胞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液泡成熟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2、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详解】A、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运输功能,钠钾泵既可以运输Na+和K+,同时也可以催化ATP水解,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A正确;B、正常生理状态下,细胞可以通过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B正确;C、原核细胞没有核仁,其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C错误;D、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D正确。故选C。2、D【解析】

A、Gal3的本质是糖蛋白,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出细胞,不需要载体的协助,A错误;

B、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Gal3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胰岛素不能与受体结合,则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B错误;

C、该实验小鼠胰岛B细胞可以正常合成分泌胰岛素,只是不能正常的与受体结合,从而不能正常的发挥作用,C错误;

D、抑制Gal3基因表达,则不能Gal3合成与分泌,胰岛素可以与受体正常结合,从而能缓解该实验小鼠的糖尿病症状,D正确。

故选D。

3、D【解析】

据图分析:(1)当鸽的种群数量为2~10只时,鹰攻击的成功率为大约75%;(2)当鸽的种群数量为11~50只时,鹰攻击的成功率为大约40%;(3)当鸽的种群数量为750只时,鹰攻击的成功率为大约15%。柱状图表明随着鸽的种群数量增加,鹰的攻击成功率下降,说明种内互助有利于种群的繁衍。【详解】A、此图说明鸽的捕食者鹰的数量会随着被捕食者鸽的增加而减少,A错误;B、鹰和鸽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如果鹰的数量下降,鸽的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之后会趋于相对稳定,B错误;C、鸽的种群数量增加,鹰的攻击成功率下降,说明鹰的攻击成功率与鸽的种群数量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C错误;D、柱状图表明随着鸽的种群数量增加,鹰的攻击成功率下降,说明鸽群内部存在种内互助,便于及时发现天敌,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种间关系和种内关系、食物链的组成、特别考查柱状图的解读,要根据图形的信息提取图形的含义,分析捕食和种内互助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4、D【解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1)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2)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A、若通过PCR技术大量扩增该目的基因,应该选用引物甲和引物丙,A正确;B、图甲中BamHⅠ同时切坏两种抗性基因,不能选用,故图乙中目的基因左侧只能选BclⅠ,而质粒上没有目的基因右侧Sau3A的切点,两者都有HindⅢ的切点,为了防止目的基因与质粒随意连接,故质粒和目的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应选用BclⅠ和HindⅢ剪切,B正确;C、若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大肠杆菌时,需用钙离子等处理,使其处于感受态,C正确;D、在受体细胞中,插入目的基因时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被破坏,不能和目的基因可同时表达,D错误。故选D。5、D【解析】

根据题意和系谱图分析可知:Ⅱ1和Ⅱ2都不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儿子(Ⅲ2),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甲病是隐性遗传病,又已知甲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所以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5和Ⅱ6都患乙病,但他们有一个不患甲病的女儿(Ⅲ3),即“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所以乙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5个体由于父亲患甲病(aa),本人不换甲病,所以甲病基因型是Aa,本人患乙病,但生下了不换乙病的孩子,所以其基因型是(Bb),所以本人基因型是AaBb。【详解】A、根据分析乙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正确;B、如果Ⅱ6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患有乙病,但孩子有不患乙病,所以基因型为AABb,又Ⅱ5个体基因型为AaBb,则三代3号是1/2Aabb,1/2AAbb,与Ⅲ2号患有甲病基因型是aa,父亲不换乙病(bb),本人患乙病,所以其基因型Bb,Ⅲ2号基因型是aaBb因此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1/2×1/2=1/4,患乙病概率为1/2,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2+1/4-1/2×1/4=5/8,由于同卵双胞胎基因型相同,可当一个胎儿看待,故生一对同卵双胞胎,两个孩子都得病的概率是5/8,B正确;C、Ⅱ5个体基因型为AaBb,形成生殖细胞时控制乙病的基因和正常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正确;D、如果通过抽取血液来获得基因样本,因血小板中无细胞核,则检测的是血液中白细胞中的基因,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作为一个选择题,只需看D答案,明确血小板没有细胞核,所以不能作为基因检测的样本,但如果要计算B选项,需要考生分析出遗传病的传递方式,在分析基因型计算概率,难度极大。6、C【解析】

A、NAA(α-萘乙酸)属于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A错误;B、植物激素必须是由植物体内合成,从赤霉菌培养液中提取的赤霉素不能证实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B错误;C、高浓度的生长素促进乙烯合成从而抑制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C正确;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通过多种激素的共同作用、共同调节实现的,不一定是协同作用,也可能是拮抗作用,D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DNA连接BamHIBamHI和EcoRI标记控制病毒蛋白外壳的合成白色该疫苗不含遗传物质,不会出现病毒感染和增殖【解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图中表示的是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疫苗和产生相应抗体的过程图,过程①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②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过程③表示目的基因的表达。【详解】(1)过程①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需要用到限制酶和DNA连接酶。根据质粒和目的基因所在DNA上酶切位点的分布情况,有两种选择限制酶的方案,只选择BamHⅠ既能将目的基因切下,也能切割质粒,在获取目的基因和切割质粒时,使目的基因和质粒两端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而在连接酶作用会出现自身环化、目的基因自身与自身连接、质粒自身与自身连接、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多种情况,需要筛选;用两种限制酶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两端不会形成相同黏性末端,在连接酶作用下不会发生环化还可以防止反向连接,最终在连接酶作用下只会出现目的基因与质粒成功重组和没有进行重组的质粒,如果过程①用一种限制酶则应选BamHI,如果用两种限制酶应选BamHI和EcoRI。(2)在该项目中青霉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便于筛选鉴定;根据图中④目的基因最终产生乙肝病毒外壳进行接种,说明该目的基因具体功能是控制病毒蛋白外壳的合成。(3)在培养大肠杆菌的通用培养基中还应额外加入青霉素和X-gal,根据题干信息“选用质粒中lacZ基因可使细菌利用加入培养基的物质X-gal,从而使菌落显现出蓝色,若无该基因,菌落则成白色”可知,由于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将质粒的lacZ基因破坏,故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不能利用培养基的物质X-gal,从而菌落成无色,培养一段时间挑选出白色的菌落进一步培养即可获得大量目的菌。(4)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是取用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用高速离心提纯血液中的乙肝病毒,之后再灭活,制成乙肝疫苗,灭活的乙肝病毒中含遗传物质,具有一定的感染风险,而用基因工程疫苗接种比血源性疫苗更安全,主要是因为图示的基因工程疫苗中不含遗传物质,不会出现病毒感染和增殖。【点睛】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基因工程的理解应用,对于抗原本质的认识,解题关键在于对一种限制酶切割后再连接所出现情况的推理,能够理解限制酶切割后产生末端的特点。8、5不会3:6:7能该灰色豚鼠产生的配子中E:e=l:1,F:f=l:1若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发生交叉互换也可以产生四种配子符合以上比例(四种配子两两比例为1:1,不能确认4种配子之间的比例是否符合1:1:1:1)【解析】

1、分析题意:豚鼠毛的颜色中,黑色为E_ff,灰色为E_Ff,白色为E_FF和ee__。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减数分裂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若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遵循基因分离定律,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详解】(1)从题干信息可知,白色豚鼠的基因型为E_FF、eeF_、eeff,可见白色豚鼠的基因型共有EEFF、EeFF、eeFF、eeFf、eeff共5种。由于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E-ff,若两白色亲本交配能产生黑色豚鼠,则要求至少有一方能产生Ef配子,而白色豚鼠都不能产生Ef配子,所以白色雌、雄豚鼠交配,子一代不会出现黑色个体。(2)若等位基因E-e和F-f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基因型为EeFf的雌、雄豚鼠交配,所得子一代黑色豚鼠(E-ff)占3/4×1/4=3/16,灰色豚鼠(E_Ff)占3/4×1/2=3/8,白色豚鼠占(E_FF和ee__)3/4×1/4+1/4×1=7/16,即黑色:灰色:白色=3:6:7。(3)等位基因E-e和F-f遵循分离定律时,产生的配子中E:e=l:1,F:f=l:1。若基因型为EeFf的灰色豚鼠能产生EF、Ef、eF和ef四种配子且EF:ef=l:1,Ef:eF=1:1,即产生的配子中,E:e=l:1,F:f=l:1,所以能得出等位基因E-e和F-f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但不能判断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为若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发生交叉互换,也可以产生四种配子并符合以上比例。若要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EeFf的灰色豚鼠应能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即EF:ef:Ef:eF=1:1:1:1。【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意推断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对应关系。9、突触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肠黏膜(十二指肠黏膜)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反馈大脑皮层【解析】

分析图中信息,a是传入神经纤维、b是传出神经纤维,c是突触,d是胰岛。其中小肠粘膜分泌促胰液素,胰岛中的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腺分泌胰液。【详解】(1)图中的结构c是突触,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2)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粘膜产生后,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①在发现过程中,沃泰默实验将神经切除,将稀盐酸注入入狗的上段肠腔内,能促进胰液的分泌。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实验基础上将稀盐酸注入小肠粘膜(十二指肠)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稀盐酸和肠粘膜混合加沙子研磨制成提取液,将提取液注入小肠黏膜血液后,引起胰腺分泌胰液,说明胰液的分泌与盐酸无关,与小肠产生的分泌物(或体液调节)有关。②由实验分析可知,在盐酸刺激作用下,小肠粘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通过血液运输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体现了激素调节的特点有: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3)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血糖之所以可以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胰岛中的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使血糖浓度升高。机体通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维持血糖浓度和该激素浓度的相对稳定,这种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4)跑步疲劳了却还能坚持跑完全程是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控制的。【点睛】本题结合实验过程,考查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要求考生识记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体液调节的特点;能正确区分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并能根据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10、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分解者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未利用间接群落【解析】

分析题图:根据双向箭头可知,乙是生产者;分解者除了一个箭头指向无机环境外,其余箭头应该都是指进来的,因此甲为分解者,则丙为消费者。【详解】(1)流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有机物中的化学能。(2)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甲为分解者;能量从乙→丙的传递形式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生产者同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