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密云区市级名校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北京市密云区市级名校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北京市密云区市级名校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北京市密云区市级名校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北京市密云区市级名校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密云区市级名校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考试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群落的特征有丰富度、年龄结构、生态位、演替等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描绘的景象可视为群落的次生演替C.一定区域内的所有动物和植物组成了生物群落D.群落的垂直分层与光的利用有关,与温度无关2.下表表示能量流进某种植食性动物时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项目摄食量粪便量呼吸消耗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能量(kJ)530330X110A.X表示的能量大小不能确定B.该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有25%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C.表中各个量之间没有一定的数量关系D.流向第三营养级生物的能量至多为40kJ3.如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缺失、乙为易位B.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C.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现型无异常D.减数分裂时,上述同源染色体形成的四分体均为异常4.下图是某人先后两次注射同一种新冠疫苗后体内产生相应抗体的情况。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二次注射后,主要由记忆细胞分裂、分化成的浆细胞产生相应抗体B.图示说明与第二次相比,第一次注射新冠疫苗产生的抗体少,且保持时间较短C.图示说明为更有效预防新冠病毒,往往需要接种同种疫苗两次甚至更多次D.图示说明疫苗接种量越大,产生的相应抗体越多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无机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6.若某地区人口的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人口在未来一段时间增长迅速B.该地人口的死亡率会一直小于出生率C.该地人口出现生存压力增大的趋势D.该地人口数量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相对稳定7.在学习过程中,要强调动手、动口、动眼、动耳、动脑,要反复复习,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动用各种器官有利于建立新的条件反射B.动用各种器官有利于促进神经元的活动和新突触的建立C.反复复习是将信息反复运用、强化,不会建立新的神经联系D.反复复习有利于强化已有的神经联系8.(10分)某弃耕山坡地经多年的自然演替后发展成为稳定的马尾松——山毛榉——枫树林群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枫树在山坡地上随机分布,体现了群落有着特有的空间特征B.在演替的不同阶段群落的种群数量、优势种群会发生变化C.由草地→灌木→森林的演替过程中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D.同一食性的不同鸟类分布在树林不同位置属于镶嵌分布现象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为对某一家族中甲、乙两种遗传病调查后得到的系谱图。Ⅰ4的家庭中没有乙病史。试回答(以A与a,B与b依次表示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及等位基因):(1)甲病的遗传属于______染色体______性遗传;乙病最可能属于_____染色体________性遗传。(2)Ⅰ3有关乙病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3)若Ⅲ2与Ⅲ3婚配,其后代(U)患病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__;U为同时患两种病女孩的可能性为______。10.(14分)氨基酸脱氨基产生的氨经肝脏代谢转变为尿素,此过程发生障碍时,大量进入脑组织的氨与谷氨酸反应生成谷氨酰胺,谷氨酰胺含量增加可引起脑组织水肿、代谢障碍,患者会出现昏迷、膝跳反射明显增强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兴奋经过膝跳反射神经中枢的时间比经过缩手反射神经中枢的时间短B.患者膝跳反射增强的原因是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减弱C.静脉输入抗利尿激素类药物,可有效减轻脑组织水肿D.患者能进食后,应减少蛋白类食品摄入11.(14分)下图为该草原生态系统中鼠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和年龄组成的变化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前10年中鼠的种群密度最小的年份是第_____年,第8年时若调查鼠群的年龄组成,调查结果和图乙中的_____相似,此后两年中种群数量将_____(增加、减少)。(2)据甲图分析,在调查的20年间,种群数量接近“J”型增长的时间段是_____,符合此时间段的年龄组成图像是图乙中的_____。(3)在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常用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鼠的种群密度,若部分被标记的个体迁出,则调查结果将_____。(4)现如今很多城市都在进行“抢人”大战,引进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从种群特征角度分析其目的是最终改变该城市人口的_____,进而增加入口密度。12.流感、新冠等病毒都可以通过飞沫传播,佩戴口罩是预防病原体感染的有效措施。某研究小组对非灭菌的一次性口罩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通过分析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来确定口罩的合格性。回答下列问题。(1)从包装中取样,准确称取10g(近似10mL)样品。剪碎后加入到90ml灭菌生理盐水中,充分混匀,得到生理盐水样液。待上述生理盐水样液自然沉降后取上清液作菌落计数。取4个培养基,进行_______________法灭菌处理,待冷却后利用__________________法接种0.1ml样液,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分别为31、42、356和3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对非灭菌一次性口罩的微生物指标要求(如表),该研究小组检测的口罩_________(填是或否)合格。口罩微生物指标细菌菌落总数(CFU/g)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浓血性链球菌真菌≤100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2)若要对口罩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检测,将样液接种到甘露醇高盐基础琼脂培养基上,将培养基____________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止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代谢类型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中的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所有生物,由多个不同的种群组成;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丰富度;生物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详解】A、生物群落的特征有丰富度、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生态位、演替等,年龄结构是种群层次的研究内容,A错误;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描绘的景象是火灾后的草原的演替过程,可视为群落的次生演替,B正确;C、一定区域内的所有动物和植物、微生物组成了生物群落,C错误;D、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层主要与光的利用有关,与温度、湿度等其他因素也有关,动物群落的垂直分层主要与食物和栖息环境有关,D错误。故选B。2、D【解析】摄入量=粪便量+同化量。同化量=呼吸作用消耗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进入分解者体内的+未被利用的。【详解】呼吸消耗量X=530—330—110=90kJ,A错误。同化量=530—330=200,呼吸消耗量=(90/200)×100%=45%,呼吸量中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大约占60%),少部分储存在ATP中,因此该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有(90/200)×60%=27%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B错误。摄入量=粪便量+同化量。同化量=呼吸作用消耗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因此表中各个量之间有一定的数量关系,C错误。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该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是530—330=200,因此流向第三营养级生物的能量至多为200×20%=40,D正确。【点睛】1.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2.粪能不属于同化量,呼吸消耗量属于同化量。3、D【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有一条染色体少了e基因,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乙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有一条染色体的cde基因发生了倒置,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详解】A、由分析可知,甲为缺失、乙为倒位,A错误;B、含缺失染色体的配子一般是败育的,故其后代一般不会发生性状分离,B错误;C、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但发生倒位,表现型异常,C错误;D、上述染色体均发生了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因此减数分裂时,上述同源染色体形成的四分体均为异常,D正确。故选D。4、D【解析】当抗原再次侵入体内后,由于体内已拥有一部分抗体能够识别该抗原,免疫系统将快速响应并分泌大量抗体以快速清除体内抗原,这一快速响应过程被称为二次免疫应答过程。这个过程是免疫系统各部分生理功能的综合体现,包括了抗原递呈、淋巴细胞活化、免疫分子形成及免疫效应发生等一系列的生理反应。【详解】A、二次免疫主要由记忆细胞分化成的浆细胞产生相应抗体,A正确;B、由图中信息可知,第一次注射新冠疫苗产生的抗体少(抗体浓度低),且保持时间较短,B正确;C、二次免疫可通过记忆细胞快速反应,产生抗体的速度更快,产生抗体的数量更多,对病毒的防御更有效,因此往往需要接种同种疫苗两次甚至更多次,C正确;D、图示能够说明产生的抗体量与抗原接种次数有关,不能说明和接种量之间的关系,D错误。故选D。5、D【解析】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详解】A、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可以来自无机环境,也可以来自生物,如动物的叫声,A错误;B、植物不仅可以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也能通过物理形式传递信息,如植物通过花的颜色、形状传递信息,B错误;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不仅可以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也可以从高营养级向低营养级反馈,C错误;D、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正确。故选D。6、D【解析】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各年龄阶段的个体数比例适中,属于稳定性。【详解】根据题分析,该地区人口的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出生率基本等于死亡率,因此该地区的人口数量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相对稳定,ABC错误,D正确。故选D7、C【解析】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存储和再现。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详解】A、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动用各种器官有利于建立新的条件反射,A正确;B、动用各种器官有利于促进神经元的活动和新突触的建立,有利于长期记忆的形成,B正确;C、反复复习可以建立新的神经联系,有助于长期记忆的形成,C错误;D、反复复习有利于强化已有的神经联系,D正确。故选C。8、A【解析】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其主要类型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A、枫树是一个种群概念,在山坡地上随机分布,体现了种群的空间特征,A错误;B、在演替的不同阶段群落的种群数量、优势种群会发生变化,B正确;C、由草地→灌木→森林的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提高,营养结构更加复杂,因此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C正确;D、同一食性的不同鸟类分布在树林不同位置属于镶嵌分布现象,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9、(1)①.常②.隐③.X④.隐(2)XBXb(3)①.7/32②.0【解析】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II1和II2表现正常,后代女儿III1患甲病,但是其父亲正常,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I3和I4表现正常,后代II5患乙病,则乙病为隐性遗传,又因为Ⅰ4的家庭中没有乙病史,所以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小问1详解】图中II1和II2为正常,所生Ⅲ1为患甲病的女儿,故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Ⅰ4的家庭中没有乙病史,故II5致病基因来自于Ⅰ3,乙病最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病。【小问2详解】II5致病基因来自于Ⅰ3,Ⅰ3表现为正常,故为乙病的携带者,基因型为XBXb。【小问3详解】Ⅲ2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1/3AA、2/3Aa,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XBY;Ⅲ3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Aa,II4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1/2XBXB、1/2XBXb,则Ⅲ3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1/4XBXB、1/4XBXb。Ⅲ2与Ⅲ3婚配,后代关于甲病:2/3Aa×Aa→2/3(AA∶2Aa∶aa),患甲病概率为2/3×1/4=1/6,正常概率为5/6;关于乙病XBY×1/4XBXb→1/4(XBXB∶XBXb∶XBY∶XbY),患乙病概率为1/4×1/4=1/16,正常概率为15/16;故后代正常概率为5/6×15/16=75/96,则患病概率=1-75/96=7/32。U若为女孩,不可能患乙病,同时患两种病的可能性为0。【点睛】本题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关概率计算,意在考查考生从图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10、C【解析】反射活动是由反射弧完成的,如图所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都是非条件发射。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详解】A、膝跳反射一共有2个神经元参与,缩手反射有3个神经元参与,膝跳反射的突触数目少,都是非条件反射,因此兴奋经过膝跳反射神经中枢的时间比经过缩手反射神经中枢的时间短,A正确;B、患者由于谷氨酰胺增多,引起脑组织水肿、代谢障碍,所以应该是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减弱,B正确;C、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没有作用于脑组织,所以输入抗利尿激素类药物,不能减轻脑组织水肿,C错误;D、如果患者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其中的氨基酸脱氢产生的氨进入脑组织的氨与谷氨酸反应生成谷氨酰胺,加重病情,所以应减少蛋白类食品摄入,D正确。故选C。11、(1)①.10②.C③.减少(2)①.16-20年②.A(3)①.取样器取样法②.偏高(4)年龄结构【解析】分析题图: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鼠种群的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λ>1,种群数量增加,λ=1,种群数量保持稳定,λ<1,种群数量减少。由图可知,0-4年间,种群数量稳定,4-10年间,种群数量减少,10-20年间,种群数量增加。图乙A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为稳定型,C为衰退型。【小问1详解】据图甲可知,前4年,种群数量保持稳定,4-10年种群数量减少,故前10年中鼠的种群密度最小的年份是第10年。第8年后,λ<1,种群数量减少,故此时鼠群的年龄组成为C衰退型。第8-10年,λ<1,此后两年中种群数量将减少。【小问2详解】16-20年间,λ>1且不变,种群数量接近“J”型增长,符合此时间段的年龄组成图像是图乙中的A增长型。【小问3详解】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强,形体微小,不能用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调查,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鼠的种群密度,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因此若部分被标记的个体迁出,将会导致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个体数偏少,最终导致调查结果偏高。【小问4详解】现如今很多城市都在进行“抢人”大战,引进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从种群特征角度分析其目的是最终改变该城市人口的年龄结构,使年龄结构变为增长型,进而增加入口密度。【点睛】本题以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背景,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2、(1).高压蒸汽灭菌(2).稀释涂布平板(3).否(4).倒置(5).异养需氧型(或需氧异养型)【解析】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