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宁德市霞浦县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学年宁德市霞浦县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学年宁德市霞浦县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学年宁德市霞浦县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学年宁德市霞浦县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年宁德市霞浦县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6分)1.结合语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刘桢听见山谷的风声、望见山谷中的松,在《赠从弟》中描写“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_”寄寓他对松柏的赞美之情;曹植遇见狐、兔出没村里,在《梁甫行》中咏叹“______________,狐兔翔我宇”,抒发他对家园荒芜的感慨;陶弘景见到自然界中的日、鱼,在《答谢中书书》中写出“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表达他对山川之美的喜爱之情;李白看到江上的月、云,在《渡荆门送别》中描绘出“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抒发他的惊喜之情;王绩眺望秋意浓郁的山、树,在《野望》中诵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饱含着他孤独落寞之情;王维遥望塞外雄奇的景色,在《使至塞上》中吟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露出他对异域风光的惊叹之情;白居易看到西湖早春的花、草,在《钱塘湖春行》中写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透出他对西湖美景的喜爱。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橄榄是一种味道特别的水果,初吃时只觉得又苦又

(sè),而回味后却觉得清香、甲(A.甘冽B.甘甜)。橄榄别称为“

a”,这是因为一般水果初生时是青色的,熟时变了颜色;而橄榄从生到熟始终保持青翠的颜色。橄榄又称为“忠果”“

b”,这是因它先苦后甜的特别②(yùn)味有同于古代忠臣苦谏的性格而称名的。橄榄还被称为“

c

”,这是海外华侨起名的,既说明了福州历史上橄榄产量多,也表达了侨胞对乡土的乙(A.眷恋B.留恋)之情。(1)根据拼音为①②处写出正确的汉字。①______

②_______(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甲_______

乙_______(3)依次填入文中abc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a福果

b青果

c谏果B.a谏果

b福果

c青果C.a青果

b谏果

c福果D.a谏果

b青果

c福果二、阅读理解(44分)(一)(4分)阅读下列古诗,完成下面小题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3.下列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表达情感一致的一项是(

)A.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B.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4.请你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在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描述出来。(二)(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三峡郦道元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答谢中书书陶弘景①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5.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加点词语方法提示解释(填写文字)自三峡七百里中【调动积累】自:①在;②如果;③自己。(1)自:_______哀转久绝【关联教材】猿则百叫无绝(《与朱元思书》)(2)绝:_______夕日欲颓【使用词典选择义项】颓:①倒塌;②衰败;③坠落。(3)颓:_______6.下列对乙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实是/欲界之/仙都

B.实/是欲界/之仙都C.实是/欲界/之仙都D.实/是欲界之/仙都7.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8.甲乙两文都写到了“猿鸣”,请分别说明“猿鸣”各自渲染了怎样的气氛?(三)(12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肝胆相照济苍生——一双仁爱的眼睛①那年,吴孟超的门诊迎来一位两岁的孩子。吴老笑眯眯地望着孩子,伸出手摸了摸孩子的肚子。孩子看着白眉爷爷慈祥的脸,也笑了。②一旁,那位年轻的妈妈却哭了:“生病一年多了,这是我第一次见孩子笑。”原来她一直带着孩子辗转各大医院求医,孩子一看到穿白大褂的人就哭。孩子的眼睛不会说假话,他看到的到底是一双怎样的眼睛?③这双眼睛很“温柔”。吴老常说,不管病人多么啰嗦,医生一定要眼睛盯着病人。每个患者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病人渴求希望的眼神,他不敢辜负,更不忍辜负。④这样一张照片让人过目不忘:手术下来,累得瘫坐在沙发上的吴老,脸上却洋溢着孩子般的笑意。⑤一次,吴老发烧了,可那天有一例肿瘤切除术。他敲着桌子,喝退了劝他休息的护士。历时2个小时,割下那个890克的肿瘤后,吴老累得瘫倒在椅子上。大家七手八脚地将他抬进休息室,护士长心疼得哭出了声。那一年,95岁的吴老亲自带队到云南省福贡县,为偏远地区贫困患者解除病痛。手术做完了,吴老自己也住进了病房。当外国同行和新闻记者用镜头对准吴孟超时,他的眼神是坦荡和犀利的;踏上手术室为他准备的专用踏板时,无影灯下,他身体前倾,眼神又变得专注冷峻。⑥这是一双“有性格”的眼睛。年轻时,吴孟超的大眼睛炯炯有神,透着坚毅。27岁从医学院毕业后,他差点因为个头太矮被发配到“儿科”。慧眼识才的赵宝琦教授曾说,当年外科留下吴孟超,看重的就是这个年轻人沉稳坚定的气质。⑦这双眼睛很“明亮”。那一年,吴老到“硬骨头六连”,穿着迷彩作训服,与一群年轻士兵一同站队列出早操。照片中,精神抖擞的他敬了一个军礼,皓白的寿眉下,一双瞳仁亮晶晶。官兵们不知道,这位时年91岁的老兵,刚做完白内障手术、安上人工晶体才一个月。⑧这双眼睛很“锐利”。看医嘱记录单,吴老从来不是一目十行,匆匆掠过。“他都是用右手的食指,一个指头一个指头地指,一行一行逐字逐句地看,一个数据一个数据地盯着。”弟子严以群说,“几乎没有人能在他面前打那么一点点马虎眼。”⑨这双眼睛,有时候也“闹脾气”。偶尔,医院给吴老手术安排得少了,熟悉他的护士都能看出来——吴老花白的眉毛拧在一起,垂着眼睛,耷拉着脸,不高兴了:“我就是一个医生,治病救人就是我的职责。”⑩虽然上了年纪,吴老这双眼睛“看不惯”的事情也不少。有时出差坐在高铁上,看着窗外一栋栋高楼大厦和越来越拥堵的城市交通,老人会若有所思地问秘书:“房子越盖越多,车越来越多,就一定是好事吗?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⑪“讲父亲这些故事,就是想让现在的年轻人有个方向,不要糊里糊涂地往前走。”吴孟超的女儿吴玲告诉记者,在父亲的许多照片中,她觉得,有一张拍得最好——⑫夕阳余晖下,身着军装的吴老双手插在胸前,面庞凝重,抬眼望向远方,仿佛在深思熟虑着什么。(刊载于2021.5《解放军报》选文有删改)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描写孩子、护士长、赵宝琦教授等人,从侧面更加淋滴尽致地休现了吴老的品质。B.第③段画线句中的“不敢”是吴老出于职业操守,“不忍”是出于医者仁心。C.第⑦段中描写吴老的瞳仁儿“亮晶晶”,是因为吴老刚做完白内障手术,安上了人工晶体。D.“眼睛”二字贯申全文,是本文的线索,文中通过描述与吴老的“眼睛”相关的具体事例,表现了吴老的伟大形象。10.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赏析(1)他敲着桌子,喝退了劝他休息的护士。(赏析加点词语)(2)吴老花白的眉毛拧在一起,垂着眼睛,耷拉着脸,不高兴了。(赏析句子)1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分析吴老的眼睛所折射出来的精神品格。12.“余晖下,身着军装的吴老双手插在胸前,面庞凝重,拾眼望向远方,仿佛在深思熟虑着什么。”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吴老可能在深思熟虑着什么。(四)(8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钟声①“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上,国家公祭鼎铭文向世人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讲述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衷。80年前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南京的历史,人类的记忆。今天,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②《别让南京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这是美国《波士顿环球邮报》近日发表的有关南京大屠杀长篇文章的标题。南京大屠杀发生80周年,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仍在以不同方式纪念死难者。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10月通过有关“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动议;美国圣地亚哥市的图书馆举办活动,为民众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加利福尼亚州街头不久前落成的美国医生罗伯特•威尔逊的纪念碑前摆满鲜花——东京审判时,他是南京大屠杀的第一位证人;在日本,由高中和大学老师组成的研究会建议将“南京大屠杀”等词语列入教科书……历史,不可能被忘却!③但人们也看到,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仍然顽固。在连锁酒店大肆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大规模篡改历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国民追寻事实真相;在美国旧金山市议会今年9月一致通过设立“慰安妇日”的议案后,日本右翼的大阪市市长却表示,要解除大阪市与旧金山市的姐妹城市关系……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不足100位的今天,日本右翼还在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并企图通过修宪复活军国主义。那些人以丑态百出的表演,妄图辱没真相和良知……④80年,沧海桑田。1937年12月18日,《纽约时报》在一则报道中写道:“大规模抢劫、侵犯妇女、杀害平民……日军将南京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今年9月,国际和平城市协会宣布,南京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国际和平城市协会项目执行会长弗雷德•寇兹指出,南京这座城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饱受战火摧残的一个典型,如今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后,方便全世界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热爱、追求和平的悠久历史。⑤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南京的命运变迁足证和平是何等珍贵。中国早已成为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矢志捍卫世界和平。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引用宝鼎铭文,一方面点明文章的内容,增强现场感,另一方面增添表现力。B.新闻报道传播事实,新闻评论发表意见;新闻报道以议论为主,新闻评论以叙述为主。C.第②③自然段着重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揭露了日本右翼分子辱没真相和良知的丑陋嘴脸。D.第④自然段中,弗雷德•寇兹是国际和平城市协会项目执行会长,间接引用他的话有权威性和说服力。14.请简要分析本文标题的作用。15.这篇文章是一篇通讯还是新闻评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五)(6分)16.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教育部门以某市为样本,随机选择农村中学45所,农村中心小学41所,对其相关美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下:项目较为充足基本达标较为缺少严重缺少美育设施设备11.9%21.43%38.1%28.57%美育经费投入4.76%29.76%42.86%22.62%美育师资数量8.33%25%35.72%30.95%美育课程开设5.94%15.48%33.33%45.25%(图表来源于网络)【材料二】要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贯穿艺术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挖掘教学内容多方面的育人价值,结合学生的成长需求,把握显性和隐性、近期和远期、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指向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发展进行教学目标设计,使学生通过艺术学习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活力,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功能。(节选自《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学校是美育的摇篮,有责任全面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推广美育也是家庭和社会的义务,家庭的熏陶与化育,公共空间的艺术呈现,都能让美进入日常生活,使美的种子生根发芽。葆有创新意识、开放精神,善用互联网和虚拟技术,积极突破传统美育的时空隔阂,也有利于在实践中开拓美育新天地。学校、家庭,社会携手共进,强化美育育人实效,在春风化雨中不断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就能助力广大少年儿重在成长中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味的人生,在未来拥抱更加美好的生活。(节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5月31日)(1)对上述三则材料概括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当前中小学校不重视美育课程的开设。B.材料二指出了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艺术教学过程中注重核心素养的培育。C.材料三明确了学校是美育的摇篮,应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融合。D.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党和国家对美育的高度重视。(2)根据材料一,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新时代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学校向同学们征集将传统文化融入美育的可行性建议。小美同学提出了“皮影艺术进校园”的建议。请你根据材料三,再提出两条。(六)《红星照耀中国》阅读(3分)17.请你将表格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人物性格典型事件毛泽东勇于反抗,关爱战士与父亲对抗,剪辫子、参军。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英勇善战,同甘共苦他所带领的部队行动异常灵活,作战策略千变万化。作为全军的统帅,冬天一连几个月用南瓜充饥。周恩来③_______温文尔雅把胳膊爱护地搭在“红小鬼”的肩膀上。走过乡间田埂。第一次见斯诺用英语打招呼,为斯诺规划行程。三、作文(40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吕伟“飞天”凌空的瞬间,整个赛场为中国欢呼雀跃;中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瞬间,每个人脸上都绽放出胜利的笑容;鲁迅夜间瞥见藤野先生照片的瞬间,增加了以文字为匕首作斗争的勇气;玛丽·居里看见镭“美丽的颜色”的瞬间,品尝到艰苦而微妙的快乐……生活中总有特别的一瞬间,或令人兴奋快乐,或令人感慨万千,或催人成长……而每一个瞬间,又都拥有丰盈的过去。请以“特别的一瞬间”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自定立意,符合文体;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语文试题答案

1.(10分)

①松枝一何劲②柴门何萧条③沉鳞竞跃④云生结海楼

⑤树树皆秋色⑥山山唯落晖⑦大漠孤烟直⑧长河落日圆

⑨乱花渐欲迷人眼⑩浅草才能没马蹄

2.(6分)

(1)(2分)①涩②韵(2)(2分)甲B乙A(3)(2分)C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4分

3.(2分)A

4.(2分)在和煦的阳光照耀下,隔江相望的汉阳平野中葱郁的树木,清晰可辨;江中的鹦鹉洲上,芳草如茵,长势茂盛。

(二)11分

5.(3分)(1)在(2)消失(停止)(3)坠落

6.(2分)C

7.(4分)

(1))如果不是正午或午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2))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8.(2分)

《三峡》以猿鸣反衬出山涧的寂静和三峡秋景的凄凉;

《答谢中书书》以猿鸣渲染了欢快活泼、充满生机的气氛(或营造了一种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