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含答案)_第1页
《说“木叶”》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含答案)_第2页
《说“木叶”》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含答案)_第3页
《说“木叶”》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含答案)_第4页
《说“木叶”》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木叶》

1.下列对文章1-4自然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文章举了谢庄

《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土歌》、王褒《渡河北》为例。

B.第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

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后来又发展到用"落木”。

C.第3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叶"字。由此可见,在诗歌

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D.第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2.下列对句子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

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文章

开头紧扣题目,说明"木叶"的来历,以及对后代诗歌产生的影响。

B."如谢庄《月赚》说:9同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土歌》又说:‘木叶下,

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引用这些诗句,都是为了说明古代诗人特别喜欢使用“木叶"

一词,因此"木叶"在古诗中很常见。

C.”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

加说明的。"设问开头,引出对"木叶"与"树叶"在诗歌运用上的分析。

D."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徐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

树丛生兮山之幽。木叶"就是"树叶",引用诗句说明古诗句中"树"和"叶"是常见的,而“树

叶"连用不常见。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袅袅(niao)得鱼忘筌(shu台n)疏朗(shu)哪翩起舞(pian)

B.皎尊(jiao)窸窸军窣(sud)褐绿(he)缠绵徘恻(mian)

C.灼灼(shuo)四处漂归(bo)触及(ch。)空气湿迪(run)

D.寒砧(zhen)冉冉升起(ran)凄清(qT)笑声爽朗(shuang)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土歌》又说:“木叶下,

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B.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

C.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

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

D.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

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5.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三农"问题一直备受党和政府的关注。家用电器的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来

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条手可数的商品。

B.曾几代町,十年寒窗磨剑,到头来,看到成堆的稿纸难以变成铅字,他内心无比痛苦。

C.三鹿奶粉为三鹿集团所生产,该企业是国产奶粉的"龙头",奶粉产销量已连续11年排名

全国第一。“结石婴儿”事件,却使三鹿集团成为今的。

D.应该看到,我国在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中,"孝道"作为一种伦理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

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模拟题的题型和题量与真题相似,多做模拟题,可以培养考生对题目的熟悉度,从而覆黑生

可,在考试中能够快速解题。

B.有时书中的人物命运,引起我的沉思和联想,凝视着窗外神秘的夜空,不免山理△化。

C.这篇文章内容浅显,未必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音名义。

D.中学生对一些字词的理解常常自以为确凿无误,一经老师点拨,方知大谬不然

7.从上述引文中,你感悟到"木"在形象上有哪些艺术特征?请参照原文段概括为3点。

答:①"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②"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③"木”的第三个艺术特征:。

8.文章说:"木叶"与"树叶"仅一字之差,"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其差异"就几乎是一

字千里"。请结合课文谈谈你的感悟。(至少概括3点)

答:①:

②;

③0

9.对"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这句话的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这"指代"木","木"就是"树",二者是同一概念,但两个词的形象色彩不同。"木”具有着

"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

非木质的叶子。所谓"暗示性"是特指词语的形象色彩。

B."这"指代"木","木"具有木质材料的影子。人们一看到"木",就想起树干,很少想到树叶。

"木"是秋风叶落情景中的鲜明的形象。所谓"暗示性",应该是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

义。

C."影子"是指躲在概念背后的“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是就诗歌语言言有尽而意无穷

的含蓄性特征而说的。

D."影子”是指词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意味,它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

它的存在。只有“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才能捕捉到“影子",也就是课文所说的"语言形象

一切潜在的力量"。

10.深入领会,说说"树叶"和"木叶"有何不同。

11.阅读《说“木叶"》一文,说说"木"在形象上有哪些艺术特征

12.词语认读。

袅裂)照逋()蒙寒()殖

()

言筝()亭率()万应锣)理远

()

灼珈)涔阳()圈率)

13.林庚(1910—2006),字,福建福州人,诗人、学者。林庚的一生充满诗意。

当年读清华大学中文系时的毕业论文就是他的第一本新诗集《夜》。此后,他陆续出版了几

部诗集,被称誉给诗坛带来"一份晚唐的美丽,现代诗人废名曾说:"在新诗当中,林庚的

分量或者比任何人都要重些。"他笔耕不辍,90岁高龄时还出了一本诗集。由诗人而学者,

林庚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独树一帜,其中对楚辞和唐诗的研究是他的"双璧"。他对唐诗做出

了"盛唐气象""少年精神”等经典概括。20世纪40年代以来,他曾三度撰写中国文学史,其

中《中国文学简史》作为高校教材流传至今。主要作品有诗集《》《'

《冬眠曲及其他》等,古典文学专著《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诗人李白》《唐诗综论》等。

14."说”是一种文体。"说"就是"谈谈"的意思,以、或等方式来

阐述事理,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写法较灵活。《说“木叶"》就是谈谈古代诗

歌中的"木叶"这个词,这个形象。

15.文学常识。

本文(《说“木叶"》)属于(体裁)。本文主要对""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

作了极为细致的辨析,告诉我们如何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欣赏诗歌要抓住_______,

注重理解它带有的

16.解释词语。

⑴疏朗:

⑵洗练:

⑶万应锭:

⑷不落言筌:

⑸一字千金:

17.生字注音。

袅袅()橘颂()招用)灼灼其华()

亭基)陇首()寒幽)征成()

涔阳()不落言筌()槌杆()雉()

冉冉()

18.作家作品。

林庚(1910-2006),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

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

《》,本文选自他的《》。

19.易混辨析:理解近义词的意思。

(1)精妙:

微妙:

(2)疏朗:

疏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管子日:“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法之盛衰关乎政之治乱,良法向来是

治国之重器、善治之前提。从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拟系统的成文法典《法经》问世,到代表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高立法水平的《唐律疏议》出台,再到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

公布,彰显了中华民族对法治的不断探索和追求。民法典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

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

民事法律标准。它的诞生宣告中国迈入“民法典时代”。可以说,编纂民法典是我国走向繁

荣强盛的象征和标志,是我国法律传统和法治信仰的生动写照,映射出中华民族在法治道路

上的不懈奋进。

在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中,曾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

建议,可以说,民法典诞生的过程就是充分尊重民意的过程。遵循同样的逻辑,民法典要实

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不管是遇上高空坠物,还是碰到遗产

纠纷,抑或遭遇隐私泄露,都需要从民法典中找到解决问题的依据。只有全体社会成员以民

法典为遵循,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才能让民法典真正成为老百姓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

(摘编自阿斯力格《以民法典实施提升“中国之治”》)

材料二:

民法典是一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开展思想、保障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大法。民法

典的精髓和要义就在于"民”字,坚持以民为本、以民为上的立场,饱含爱民、护民、利民、

惠民的情怀,促进民权保障、民生改善、民业兴旺、民心和顺、民风文明,让人民群众有更

多公平感、获得感、幸福感。民法典秉持对人的全生命周期保护理念,确立或完善了胎儿利

益保护、未成年人利益保护、老年人利益保护、死者利益保护等规则,形成了从摇篮到坟墓、

从抽象人到具体人的全方位保护体系,为人民安居乐业编织了立体化的平安保障网。

民法典是一部推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的大法。社会治理的要义在于

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民法典不仅为合作共治提供了所需的大量规则,而且通过公平分配合

作过程中的权利、义务、风险、责任,给合作过程注入平等相待、尊重权利、信守契约、诚

信无欺、公序良俗等精神元素,推动合作产生最优效果。同时,民法典赋予和保障了社会主

体广泛的选择自由、契约自由、行为自由,鼓励社会主体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

激活社会自治、自主、自律的能量,实现治理成本最小化、治理效果最大化。

民法典是一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法。民法具有鲜明

的价值导向、道德取向、文化指向,与道德建设、文化建设息息相关。民法典植根于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之中,继承重家庭、讲仁爱、守诚信、尚公平、促和谐的传统法律精神,展现出

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民法典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法律文本之

中,融入民事法律标准之中,让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民法典注重运用法治手段解

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保护善行义举、惩罚丑行恶举,有利于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

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实现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民法典关于生命无价、人身自由、人格

尊严、性别平等、尊重隐私、环境正义、英烈保护等内容,丰富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

有利于推动社会道德观念的进步。

(摘编自黄文艺《民法典是经世济民、治国安邦之重器》)

材料三:

民法典其体系包括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等,

是民事领域的根底性法律,也是检察机关开展民事诉讼监督工作的重要实体法律依据。民法

典的出台将会给民事检察工作带来怎样的影响?

冯小光:民法典公布以后的溢出效应,必然对行政机关、司法权产生影响。首先,民事

审判和民事检察适用的最核心实体法律是民法典。此前适用的单行法律和庞大的司法解释规

定之间必然存在着不协调、不统一的地方,民法典的体系性、协调性为民事实务提供了统一

的适用依据。其次,民法典能够对民事检察官和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进行很好的规制。长期以

来,如何规制民事法官和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是一个司法改革的课题,民法典在这方面填补

了很多空白。

王利明:民法典是根本的民事法律标准,是根本的裁判依据,将来无论是法官、检察官,

还是律师,对话、讨论的平台就是民法典,而不是各说各话。民法典公布之后,就应当从民

法典中寻找法律依据;而且规定非常清晰,所有的规则都在这里面了,已经消除了不一致、

不统一的现象,就要在这里找统一的裁判依据、裁判尺度。另外要有体系思维,民法典是体

系化的产物,为法官、检察官、律师提供了体系化的思考方式。法典就是要求援引多个条款,

这是我们在适用民法典时必须要注意的新现象。

王轶:在这个问题上,我只有一个建议,就是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应该是实力相当的,监

督才能够有效地进行。疫情期间,我写了篇文章,主要讨论行政许可的民法意义,着重从民

法的角度分析,行政许可应该做什么样的类型区分,对民事法律行为、合同行为的效力判断

究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发现,相关司法解释中,较为集中的问题是没有处理好行政法与

民法的交叉问题,这可以成为未来工作的着力点。如果我们能够重点突破,充分树立监督自

信,慢慢地,会与被监督者之间形成一种良好、互动的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摘编自龚云飞、关仕新《王利明、王轶、吗小光“三人谈”》

20.以下对“民法典”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思颂的一项为哪一项()

A.民法典吸收了许多优秀法律文化和法治文明建设的有益成果,整合了我国多年实践形成

的民事法律标准。

B.民法典鼓励社会主体的自主自治与其推动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并不矛盾,目的都是提升

社会治理效能。

C.民法典的公布能规制检察官和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从而消除法律法规之间的不协调、不

统一的现象。

D.民法典注重以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难题,惩恶扬善,实现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促进

社会开展进步。

21.综合三则材料,以下说法走建的一项为哪一项()

A.只有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才能让民法典真正保护人们的权益。

B.自古至今法律就是社会安定的重器,民法典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正在走向强盛。

C.鼓励社会主体自己解决问题,激活社会能量,能使治理成本最小化、效果最大化。

D.民法典仍然有可以改良空间,处理好了行政法与民法的交叉问题,就会完美。

22.以下说法中,不能无顶支撑材料三相关观点的一项为哪一项()

A.张某与李某因房屋租赁引发纠纷,在审理过程中,法官、检察官和律师都将民法典作为

统一的法律依据。

B.赵某出售了与其妻共有的房屋,某地方法院认为此案只涉及婚姻家庭,不需援引合同、

物权等条款。

C.法院根据民法典对张某高楼坠物致伤案做出判决,张某因法官没有使用自由裁量权而认

可判决结果。

D.刘某与钱某因共建厂房产权产生纠纷,法院依据行政法判决产权归刘某,钱某不服又依

法提起民事诉讼。

23.材料二在论证结构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24.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请概括民法典是如何表达"民”这一精髓和要义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指出"落叶"与"木叶"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上是有相同之处的:

“木叶",含有落叶的因素,有着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但这不代表"木叶"意象就可以取代

"落叶"。"落叶"与"木叶"在诗歌形象的暗示性上是迥然有别的,"落叶"与"木叶"是两个完全

独立的诗歌意象。

一、"落叶"是有别于"木叶"的诗歌形象。

“落叶",着重在"落"字,可以飘摇于空,但更多的情况是委顿于地;而"木叶"几乎从来

都不能表示地上的落叶。“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顾况《游子吟》)这里写"落叶"仿

佛绵绵不休的秋雨簌簌而落,让人如见叶落之形,似闻风行之声,虽是空中之叶,却完全不

包含树木的形象。"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土》)这里的"落叶"

显然是覆盖在地面的,所以才掩盖了人的行迹。而历代的诗人,也仿佛都特别喜欢地面上的

落叶:

桐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陶渊明《酬刘柴桑》)

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无可《秋寄从兄贾岛》)

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白居易《长恨歌》)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秋风词》)

在庭院里,在家门前,在台阶上,也许地点不同,但秋天的"落叶"都是铺陈子地的。我

们再看看课文中引用的写“木叶"的诗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庄《月赋》)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陆厥《临江王节土歌》)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辉《捣衣诗》)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伦期《古意》)

“木叶"后的动词,常常是"下有时是"脱”,这些动词刻画出树叶自枝头脱离而下的动

态,它是飘舞在空中的,而不是凋落在地面的。至于“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

河北》),那树叶竟然还没有脱离枝头,只随风摇动,宛如洞庭湖的波浪呢。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落叶"和"木叶"是两种不同状态的秋叶。“木叶"造成的联想是包含

着树木的形象的,是树叶从枝头飘摇而下的画面;而"落叶"则摒弃了树木的形象,仅仅是秋

叶本身,并且常常是铺陈在地面的。

二、"落叶"有别于"木叶"的诗歌境界。

"落叶"与"木叶"唤起了不同的联想,塑造出不同的诗歌形象,自然也就创造出不同的诗

歌意境。"袅袅今秋风,洞庭波今木叶下。”(屈原《九歌》)因为"木”这个字的暗示和"下"

这个字的提醒,整棵树的形象都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让人感受到一种树木落光叶子之后的疏

朗、萧索。林庚先生指出:"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

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而"落叶",没有肃穆的"木”的形象,只留下了单薄的“叶”的意蕴。它们向我们传达着这

样的暗示:枯萎,飘零,无所归依。所以,那些写落叶的诗句,常常带着游子的感伤,去国

怀乡者的孤寂,或者怀才不遇者的愁闷。

唐朝大诗人顾况的《游子吟》里有落叶:“游子悲久滞,浮云郁东岑。客堂无丝桐,落

叶如秋霖。”游子漂泊,岂不正似落叶无根?如果加入“木”的意象,因为"木”暗示的沉稳、

坚固,“叶"的漂泊无依将大打折扣,游子的抒情也必将大打折扣。

白居易的《长恨歌》里也有落叶:"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唐玄宗痛失所

爱,迟暮帝王的那份衰老、孤寂、凄凉,也在满阶落叶之中了,此处也不能有"木”的坚强挺

立,只能有"叶"的孤苦无依。

李白的《秋风词》里也有落叶:“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鸡栖复惊。”落叶在

风中聚合又扬散,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正反映着抒情主人公相思而不得见的辗转难安:若

用"木叶"的话,因"木”对大地的牢固依附,是完全不符合诗境的。

不必再举了,"飘零""客心""故国""零落""无复归"这些词语,都在印证着"落叶"与"木叶"

不同的诗歌境界。

桃括言之,"木叶"创造的是辽阔、疏朗、苍凉的诗歌境界;而"落叶"则表达的是漂泊、

零落、孤苦的深沉情感。至于杜甫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为什么不能写成“无边落叶萧萧

下”,正因为杜甫本要创造出一派阔大苍凉,"落木萧萧"对"长江滚滚”,才构成了统一的诗

歌境界。

作为诗歌形象,"木叶"和"落叶"没有高低上下之分,各领风骚,各成佳境。

(节选自张彦金《莫道"落叶"是寻常》)

材料二:

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实际上有很大的片面性。

林庚先生抓住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便扩大到全面,认为

凡是用“木叶"的都和"树叶"不同,他摘引谢庄、陆厥、王褒、柳,辉、沈俭期等人作品中关于

"木叶"二字的用法,便得出结论说: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

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

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有不少诗句,足以否定林庚先生的引申以至于他所得出来的结论。

林庚先生在文章中强调"木"和"树"的分别,并且说“木是容易使人想起树干以及黄色的暗示

性”云云,我看就不一定是这样。试读以下的诗句,就可以知道。

珍木郁苍苍。(刘桢《公宴诗》)

遥爱云木秀。(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

阴阴夏木哦黄鹤。(王维《枳雨胡川庄作》)

乔木生夏凉。(韦应物《同德寺两后寄元侍御、李博士》)

群木昼阴静。(韦应物《夏景园庐》)

山木尽亚洪涛风。(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从这些都用了“木”字的有名的诗句中我体会不出一点“树干"以及“黄色的暗示性”来。相

反地,他们在用了“木”字的诗句中恰巧描绘了郁郁苍苍和荫浓茂盛的景象,每一句中似乎都

有绿化之美,绝对没有黄色的给人以光秃秃的树干的感觉。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又

说:

……"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

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

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

叶的缘故。

这说法,拿他所举的例子还勉强可通,若拿我在上面所举出的一些例子来看,就显得十

分矛盾了。依照林庚先生的观点,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

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

阴'更为真实的形象"。不错,"嘉树"的确不能改为"嘉木",否则太不成话了。但我要转问

林庚先生一下:刘桢“珍木郁苍苍",王维”遥爱云木秀”。你一定也要改为“珍树郁苍苍”“遥爱

云树秀”才好吗?如果不改,就不能和你的说法符合;如果要改,我看是不妥当的。尤其是

韦应物的“乔木生夏凉”,杜甫的"山木尽亚洪涛风",若改为"乔树生夏凉”“山树尽亚洪涛风”,

那就要成为绝大的笑话了!因为"乔木""山木"等词儿,早已约定俗成,不容许你擅自改动了。

应该用“木”的地方,必须用"木”字,应该用“树”的地方,必须用"树"字。"木"字本身并不是

像林庚先生所说的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那样的死板,至于说

“木”的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我们会更多想起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这是很不实际的想法。

“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云云,更是不能存在的说法。大约木与树给人的感觉只是有时不同,

其原因恐与前人名句所引起的联想有关,和音节的谐否、字面的生熟等问题也有关。如果引

更多的诗句来作更细的分析,结论就一定会不同一些。

至于林庚先生所引杜甫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木’字固然胜‘叶',但"落叶满空

山”(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也是十分好的句子,不能用"落木"的例子来强为衡量。艺

术形象是要根据具体例子来作分析的,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

(选自陈友琴《温故集》)

2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落叶",者重在"落"字,可以飘摇于空,但一般委顿于地;而"木叶"从来

都不能表示地上的落叶。

B.材料一认为,"木叶"后常常跟"下""脱"等动词,刻画出树叶自枝头脱离而下的动态,它

是飘舞在空中的,完全脱离了树。

C.材料二认为,林庚先生抓住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便扩大

到全面,认为凡是用"木叶"的都和"树叶"不同这一观点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D.材料二认为,用了“木"字的诗句中也能描绘了郁郁苍苍和荫浓茂盛的景象,每一句都有

绿化之美,绝对没有黄色的给人以光秃秃的树干的感觉。

26.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认为,林庚先生认为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

想,而"木”给人黄色的光秃秃的树干的感觉。

B.材料一认为,因为那些写落叶的诗句,常常带着游子的感伤,去国怀乡者的孤寂,或者

怀才不遇者的愁闷,所以落叶才有枯萎,飘零,无所归依等暗示性。

C.材料二认为,一些含"木"的词语,如"乔木""山木"等词儿,已约定俗成,本身并不是像林

庚先生所说的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

D.材料一认为,"木叶"创造的是辽阔、疏朗、苍凉的诗歌境界;而"落叶"则表达的是漂泊、

零落、孤苦的深沉情感。

27.下列诗句不能体现"落叶"表达的是漂泊、零落、孤苦的深沉情感,"木叶"创造的是辽阔、

疏朗、苍凉的诗歌境界的一项()

A.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嘴黄鹏。B.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

C.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D.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成忆辽阳。

28.概括材料一材料二的主要观点。

29.简述材料一、材料二在结构上的异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美学的核心概念不是美而是意境,这一点已经成为中外学者的共识。那么,什么是

意境?

从中国美学史来看,意境与意象、象等概念相关。在《易传》中,象是与形对照起来界

定的:“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象与形相比,有虚与实、动

与静的区别。象比形更虚灵,更生动。象还有另外一个用法,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想象”。

《韩非子•解老》中对象做了这样的解释:“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

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比较起来说,眼见的形为实,意想的象为虚。

正因为想象的介入,象变得更加虚灵、生动和非现实。

顺着这个思路,可以说意象比形象更虚灵、更生动。正因为如此,意象专指诗歌和绘画

等艺术形式所创造的审美对象,它可以是虚构的、想象的,总之,是非现实的。形象多指现

实中的事物的形状。形象可以是审美欣赏的对象,从而转化为意象。比如,在文学形象这种

说法中,形象就是审美对象,可以包含虚构和想象的成分。不过,形象也可以是非审美活动

的对象。比如,在测量活动中,形象就表现为客观的形状。

意象是审美对象,也是艺术创造的目标。通过意象,我们可以将审美与非审美、艺术与

非艺术区别开来。既然意象已经将审美和艺术从其他人类活动中区别开来,为什么还需要意

境?究竟什么是意境?尽管境与象关系紧密,但它与象不同。中国传统美学中,有“境生于

象外”“象外之象”等说法。由此可见,境不是个别的象,而是个别的象的放大或延伸,是

不能对象化的境域或者世界。世界不是对象,不能与自我相对,因为自我始终是在世界之中

存在,不能越出世界而存在。从这种意义上说,意境比意象要大。

意境不仅大于意象,而且高于意象。与具体的意象相比,非对象化的意境更加抽象和虚

灵。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意境也有境界的意思。有意境就意味着境界更高,更有形而上的意

味。对意境的欣赏,能够使人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

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意境不仅是虚灵的、动态的,而且是超越的、神圣的。它不仅往广大的方面蔓延,而且

往高深的方面伸展,由此意境类似于古人心目中的宇宙,即“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

之宇”。意境是宇宙,但它不是物理学上的宇宙,而是心灵的宇宙,是精神生活的宇宙。中

国艺术家创造出有意境的艺术作品,目的是安顿我们的心灵,安顿我们的精神生活。

意境理论让我们从个别事物中超越出来,进入更加广大的周遭世界,进而与历史和宇宙

发生关联,这对于将今天的艺术实践从对物体和个体的狭隘专注中解放出来尤其重要。现在

已经有不少西方美学家开始用气氛、氛围、灵韵等具有中国美学色彩的词汇来描述艺术圈,

我想它们都不如中国美学中的意境那么准确。在意境范畴启发下建构起来的艺术圈,将如同

时下生态圈和经济圈一样,成为当代艺术中的一种新现象,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

(摘编自彭锋《意境论的重生》)

材料二:

说到意境,我以为,意境是现实生活重压下可以让人们的心灵暂时得到抚慰的一剂良药。

人们旅游,或寄情于山水,或暂驻风雪,或赏花问月,为的就是远离人际关系如葛藤一般纠

缠在一起的现实生活。董其昌的山水特别高远清澹,一笔一笔安详宁静。这种意境,是他心

上笔下的追求,更是他对于动荡不安动辄便可罹祸的官场生涯紧张心情的互补。以董其昌那

样的身份,以他那样的身份派生出的那样的心情,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追求这样宁静的意境,

是有意要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既是一种休息又是一种抚慰!这就是艺术的妙谛所在。有唐

一代,安史之乱那一段,草木厌兵民不聊生,倒出现了许多意境优美的田园诗,为什么会这

样?那几乎是民众们的集体向往,是诗人对民众的一种大抚慰!而在盛唐时期,歌舞升平,

“小邑犹藏万斛金”,却产生了以建功立业思想为基础的边塞诗,边塞诗的苦寒意境是人们

不乐意经历的,但因为它与人们当时的现实生活拉开了距离,所以既变成了一种审美,又被

人们称道!艺术的妙谛就是要与生活拉开距离,如果生活是什么样艺术便是什么样,那我们

还要艺术做什么?意境是理想化了的,是人类精神的休息场所,让人们于现实生活中看到现

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美。

意境之美,是画面给人们提供更多联想的可能,是由此及彼,于似与不似之间给看官尽

量留有广大的想象余地。艺术必须要由此及彼,如果艺术不能完成这一个飞越便不是艺术,

只不过是说明文,或是——看图说字。文学中的意境之美也如此,文字要在读者的脑海里变

成海市蜃楼般的画面,如《简•爱》,你似乎都能感觉到主人公生活的环境,感觉到那种阴

冷和潮气。说到营造国画的意境,不是画家自己在那里营造,画家只不过提供了某种可能,

只是通过笔墨对看官们的生活经验做了指点和引导,然后由看官去营造。意境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事。意境的标准不会随时代产生多大的变化,尤其是中国画。石涛说“笔墨当随

时代”,这只是某些人的事,就国画而言,你也可以笔墨不必随时代,你可以死死固守传统,

固守本身便是一种美,是一种精神!中国画技法形成于农耕时代,你要它随时代发展,现在

是什么时代?工业时代好像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你来画宇宙飞船或手机电脑不是不可以,但

也同样需有意境。关于国画意境,没有什么评判标准;说到笔墨,却有标准,那就是笔墨一

定要变化丰富而状物精微。

(摘编自王祥夫《意境之美》)

3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象是虚的,形是实的;象是动的,形是静的;象必须和形对比起来才能让人理解。

B.意象专指艺术形式创造的审美对象,是非现实的,因为意象比形象更加虚灵生动。

C.高远清澹的意境,并不是董其昌心上笔下的追求,而是对其官场紧张心情的互补。

D.除变化丰富而状物精微外,国画的笔墨和意境并没有太大区别,不应有评判标准。

3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境不是对象,不能与意象相对,因为意象始终是在意境之中存在,不能越出意境而存

在。

B.对物体和个体的狭隘专注是当今艺术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重建意境论可能会解决这一问

题。

C.只有于似与不似之间提供给人们更多联想的可能,形成由此及彼的飞越,艺术才能成为

艺术。

D.与材料二谈到国画不同,材料一追溯中国美学史谈对意境的认识,但都分析了文学的意

境美。

32.下面诗句不属于材料二中所述"与生活拉开距离”的一项是()

A.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B.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C.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D.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

33.依据材料内容,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意境?请简要概括。

3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

自从屈原歌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

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

《临江王节土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

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

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

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

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徐服兮。”

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

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

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皎

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练的缘故,

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

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练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

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辉《捣衣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

阳。”(沈俭期《古意》)可见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

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

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

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

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

无疑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

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说“无边落叶

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

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

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

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

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35.下列对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一一《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

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文章开

头紧扣题目,说明"木叶"的来历,以及对后代诗歌产生的影响。)

B.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土歌》又说:“木叶下,

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引用这些诗句,都是为了说明古代诗人特别喜欢使用“木叶"一

词,因此"木叶”在古诗中很常见。)

C."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

要多加说明的。(设问开头,引出对"木叶"与"树叶"在诗歌运用上的分析。)

D.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徐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土》里又说: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木叶"就是"树叶",引用诗句说明古诗句中"树"和"叶"是常见的,而“树

叶"连用不常见。)

36.对选文表达的中心意思,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但很少用"树叶"。

B.我国古代诗歌中大量的用"木叶",发展到用"落木"。

C.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

D.中国诗歌的语言丰富多彩,"木叶"是其中的小小一例。

37.画线句中的“无人过问”,有人认为应该改为"少人过问",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看

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古典诗文中的扁舟意象

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

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扁舟情结。最早的扁舟,并非失意文人所特有,也不具备悲凉或者超脱

的韵味。《史记》载: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这里的扁舟有隐遁之味,丝

毫没有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

扃舟在古代文人眼里,不仅仅是一只小船,它随着无数文人跌宕坎坷命运的无限延伸,

演化为一种绝处逢生的处世观。在儒家提倡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准则支配

下,古代文人或积极入世,或隐身出世。对于潦倒困厄的人来说,扁舟是他们寻求再生的一

支苇草。

漂泊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宿命,也是扁舟意象的基本蕴含。古代知识分子或为生计、或为

科举、或被放逐,他们背井离乡,天涯漂泊,充满无尽的羁旅乡愁。扁舟既是游子漂泊的凭

靠,也是其羁旅之愁的寄托。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有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

楼的诗句,其中扁舟承载着游子无尽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杜甫诗中的扃舟意象出现得最

频繁,表现漂泊思乡的意绪也最强烈。他诗中的扁舟意象,承载着诗人生活的苦难和不幸,

是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理想、历尽艰辛的典型写照。

扁舟意象的另一典型蕴含是自由。庄子说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现实有太多压抑和束缚,他们渴望在扁舟中获得精神的自由。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一境象,表达了他面对被贬谪的处

境,渴望摆脱精神苦闷,追求自由生活的强烈愿望。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以温和沉浸

的心态,表达了与苏轼同样的心境: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

说。一条小船附着于万顷碧波之上,在碧波中自由自在地轻漾,充溢着一种皈依自然、天人

合一的宇宙意识和自由精神。

隐居是古代知识分子仕途失意的无奈选择及功成身退的理想归宿,是他们最后的精神家

园。扁舟意象中既蕴含着他们人生的理想与期箕,也蕴含着他们失意的痛苦和灵魂的呼唤。

范蠡是古代文人功成身退的典范,但更多人却是因仕途坎坷和无奈而萌生隐居念头,使扁舟

成为他们仕途失意而隐居的一个意象。苏轼被贬黄州,写下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的诗句,

流露出过隐居生活的念头。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表明了他在现实压抑下,

欲放浪江湖,过隐逸生活的强烈愿望。

在常见的扁舟意象中,无论是矢志漂泊,还是追求自由,抑或是失意隐居,无不是中国

古代文人心路历程的写照,虽蕴含仕途坎坷失意的无奈与消极,但为后世树立了忧国爱民、

愤世嫉俗、自由洒脱的光辉典范。

(有删改)

38.关于扁舟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诗文中扁舟最常见的意象寄托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

B.最早的扁舟意象,有着隐遁之味,也充溢着悲凉或超脱的韵味。

C.在中国古代文人眼里,扁舟不仅是一只小船,它演化为文人在跌宕坎坷命运中绝处逢生

的处世观。

D.对潦倒困厄的文人来说,扁舟是他们心路历程的写照,是他们寻求再生的一支苇草。

39.关于最常见的扁舟意象蕴含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羁旅乡愁中,扁舟承载着游子无尽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成为羁旅之愁的寄托。

B.扁舟意象的典型蕴含寄托着古代知识分子追求自由生活、渴望摆脱精神苦闷的愿望,具

有一种皈依自然的意识。

C.常见的扁舟意象往往蕴含着古代知识分子过隐逸生活的愿望,让人感受到他们失意的痛

苦和灵魂的呼唤。

D.范蠡和李白、苏轼一样,因仕途坎坷和无奈而萌生隐居念头,使扁舟成为他仕途失意而

隐居的意象。

4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最早的扁舟,并非失意文人所特有,它涂满了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

B.杜甫诗中的扁舟意象,最强烈地表现了漂泊思乡的意绪,蕴含着作者生活的苦难和不幸。

C.扁舟意象蕴含着古代知识分子仕途失意的无奈选择及功成身退的理想,成为他们最后的

精神家园。

D.常见的扁舟意象蕴含了古代知识分子忧国爱民、愤世嫉俗、自由洒脱的情怀,也流露出

了仕途坎坷失意的倾诉

4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80个字。

2020年12月7日,中国——东盟戏剧周在广西南宁开幕。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来自泰

国、菲律宾、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的24个艺术团体,将与中国广西、上海、浙江等11个省份

的艺术家们线上联欢,举办23场精彩演出;同时,主办方还将发布中泰、中越、中缅等剧

本互译丛书。多国总领事馆代表表示,民族文化艺术是人类共通的语言,本届戏剧周的举办,

能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和命运共同体建设。据悉,本届戏剧周以

“共铸文化丝路”为主题,旨在展现不同国家、不同区域文化艺术的动人风姿,将中国文化

传播到东盟国家,让东盟国家斑斓多彩的戏剧艺术走进中国,为广大戏剧爱好者带来艺术盛

宴。

4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每到暮春时节,许多市民都会产生过敏性鼻炎,随处可见的杨柳飞絮被认为是过敏源,

这个"锅"一背就是好多年。那么,为什么总是一到杨柳飞絮爆发的时候,?杨柳飞絮

发生的时候,正是悬铃木、桑树、构树开花的时节,这三个树种的花都是风媒花,花粉量非

常大。花粉细小的颗粒可以附着在眼睛、鼻子的黏膜上,刺激黏膜,引发过敏。,让

形状明晰的杨柳飞絮成了"替罪羊",也正是因为,因而让许多人误以为是杨柳飞絮造

成的过敏。

43.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中国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②当务之急是疫情防控中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不容忽

视。③谣言的传播与产生,与价值认知错位、心理焦虑恐慌有关。因此,④基于大数据对全

国或地区不同层次的舆论,⑤可精准把握疫情形势下人民群众的思想困惑和心理焦虑问题,

甚至谣言问题,⑥继而邀请学者专家以新闻发布会、视频讲座等⑦组织心理专家通过网络在

线的形式进行精准性心理辅导和疏导,⑧以堵塞网络谣言产生的土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雪花是天地的精灵,自然不同于俗物。她们的身姿,简直优美极了,你

实在找不出俗世的词语来形容她们的美。但文人们总不甘心,每次见到美丽的雪花,还是

不住躁动不安的心。于是,写雪的诗、唱雪的歌、画雪的画,几千年便。有

人把雪花喻为梨花,如唐朝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就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

万树梨花开”。有人把波涛比作雪花,如宋朝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就说“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东晋女诗人谢道楹也善于描写雪花,她的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成就了一个

成语——“咏絮之才"。

窗外,是雪花的世界。面对这雪景,谁又不想描摹一番呢?雪花在空中飞舞,有时像一群舞

女跳着天鹅舞,有时又像模特儿走着猫步,有时像武林高手打着醉拳,有时又像体操运动员

翻着跟头,有时呢,()»哈,你就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去描摹雪花吧!

4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蕴蓄灵敏按捺司空见惯

B.蕴蓄灵动遏止司空见惯

C.孕育灵敏遏止层出不穷

D.孕育灵动按捺层出不穷

45.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引用、比喻、排比B.借代、引用、排比

C.比喻、夸张、设问D.对偶、引用、比喻

46.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又像一颗颗蒲公英种子,寻找着新的家园,在空中飘浮着

B.又像一颗颗蒲公英种子,在空中飘浮着,寻找着新的家园

C.在空中飘浮着,像--颗颗寻找着新的家园的蒲公英种子

D.寻找着新的家园,像一颗颗蒲公英种子,在空中飘浮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每当一个热点事件发生,就会有许多的文字趁热跟进,人们把这称为“热点写作”。对于这

种行为,有种最常见的指责是,(),博人眼球。

这种指责很容易驳斥。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告诉人们,正义不仅本身值得追求,其结

果也往往合乎()。一种正当的技艺不仅有其独特的追求,也能带来附随的好处。正如

医生要追求医术高明、妙手回春,而这种追求同时也会带来良好的声誉与可观的收入,这没

有什么不道德。但如果医生只是追名逐利,为了名利可以放弃医疗职业本身的追求,那么医

生也就不再是医生,他放弃了医术这种特定的技艺。写作也是一种技艺,它既有技艺本身的

追求,也能带来附随的名利。但如果写作只是为了名利,那么写作也就不再是写作。人们常

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而通常的情况是为了好事去努力,_®_(15字以内)。但如果

“只为前程,无所谓好事”,也可能既无好事,又无前程。

因此,②(10字以内).没有什么不道德,但名声只是写作的附随结果,而非

自然结果,不能为了名声而去写作,()不仅不道德,也使得写作不再成为一种独特的

技艺。

47.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欺世盗名要求因为B.欺世盗名欲求否则

C.沽名钓誉欲求否则D.沽名钓誉要求因为

4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第一段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也许因为这一点,姑娘们私下里都叫他"北京话"。

B.几乎所有小说都可纳入"生与死""爱与恨""美与丑"等宏大母题中。

C.他在柜台里售货时,眼、耳、口、手、脚、脑这六部“机器”同时开动。

D.通完电话不久,朋友就来了,满脸的笑容,"好呀,好呀!”地走进门房。

49.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前后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去乌镇,看望木心先生

李娟

①初夏的乌镇,烟雨迷离,还有阵阵凉意。踏上湿漉漉的青石板路,走进小巷深处,去

看望木心先生。

②十三岁的木心,就在枕水而居的院落,听着乌篷船“吱呀”的摇橹声,几乎读完了手

头所有的书。白发如霜的时候,他回来了,叶落归根,像少年时一样,住在古朴的小院里。

品一杯龙井茶,尝一块定胜糕,和学生们谈文学和艺术,看水边的桃花开了,听三月间的春

雨声和杜鹃鸣。

③他二十二岁时,拒绝了杭州一家学校任教的聘书,雇人挑了一担书和画画的工具,上

英干山读书、画画去了。他不要常人安逸、温暖、舒适的生活,青春年少的他,早已决定要

和艺术相伴一生,为艺术甘愿忍受冷清和寂寞。

④如今,他的著作静静地站在书柜里,我用目光一次次抚摸过它们,拂过他的《文学回

忆录》,这本书横亘在岁月深处,坚如磐石。

⑤如果说,文化是有脉络的,他仿佛一个习武之人,三言两语就打通中西文化的脉络。

他学贯中西,中外文化信手拈来,融会贯通。木心从不仰望大师,也不是学院派,不说教,

不迟疑,斩钉截铁,内心却如万马奔腾。他的语言如一幅素描,简洁明了,从容舒展,字字

如金,耐人寻味,又如铮铮铁骨,掷地有声,充满了智慧和力量。他平视那些文学巨匠,平

视现在和未来的读者,平视一切大家,解读他们不寻常的人生。

⑥乌镇西栅木心美术馆前墙上挂着他在纽约时拍摄的一张照片,中年的他穿着黑色的毛

呢大衣,手里一根手杖,头上戴着一顶礼帽,目光如炬,清俊潇洒,儒雅坚毅,脸上棱角分

明,宛如一幅版画。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