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13 湖心亭看雪课件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13 湖心亭看雪课件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13 湖心亭看雪课件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13 湖心亭看雪课件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13 湖心亭看雪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13湖心亭看雪目

录CONTENTS011星题积累运用022星题阅读理解1.

文学常识填空。本文选自《

》。作者

⁠,

,号

,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朝代)文学家。著有《

》《

⁠》等。陶庵梦忆张岱宗子陶庵明

末清初陶庵梦忆西

湖梦寻234567891011121314151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雾凇沆.砀.

⁠(4)拥.毳衣炉火

⁠(5)惟.长堤一痕

⁠竭力,勉力哪能白汽弥漫的样子裹、围只有2345678910111213141513.

下列加点词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D

)A.

大雪.三日

B.

名.之者谁C.

客.此

D.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点拨:A.雪:名词用作动词,下雪。B.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C.客:名词用作动词,客居。D.沸:动词,

沸腾。故选D。D234567891011121314151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

与.余舟一芥

选贤与.能B.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必有我师焉.C.

问其.姓氏

其.真无马邪D.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野芳发而.幽香D点拨:A项,连词,和、跟/通假字,同“举”,推举。B

项,疑问代词,怎么,哪里/相当于介词结构,于此,意

思是在其中。C项,代词,指亭中的金陵人/副词,表示

加强诘问语气。D项,都是连词,表顺承。故选D。2345678910111213141515.

选出朗读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

B

)A.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B.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C.

独往湖心亭∕看雪D.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点拨:B项,“人鸟”之间不停顿,在“中”后停顿。B2345678910111213141516.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答案:湖上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个人影罢了。234567891011121314151(2)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答案:(我)看见有两个人铺着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答案: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2345678910111213141517.

根据语境默写。(1)《湖心亭看雪》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234567891011121314151(2)《湖心亭看雪》中描写西湖大雪三日后寂静场景的句

子是“

”。湖中人鸟声俱绝234567891011121314151(3)描写西湖的诗句很多。“

西

西

。”这是苏轼笔下

的雨后西湖。“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234567891011121314151这是白居易眼中的初春西湖。“

。”这是杨万里所见的

夏日西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34567891011121314151

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回答问题。8.

本文可谓是痴人赏奇景,你认为奇景“奇”在哪里?痴人

“痴”在何处?请分别概括。答案:奇景“奇”在:万籁俱寂,天地一色,万物渺小。痴人“痴”在:不顾天寒地冻,夜晚前去赏雪,醉心于雪景,闲情雅趣异于常人。2345678910111213141519.

【教材链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文中哪一句

话相互映衬?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两句话的深层内涵。答案:“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与“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相互映衬。前者借“客”偶遇知音的惊喜,赞美作者之“痴”;后者借舟子之口,以“客”之“痴”映衬作者之“痴”。文情荡漾,余味无穷。23456789101112131415110.

简要分析“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的表

达效果。答案:“独”字表现出作者迥绝流俗的孤怀雅兴、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也显示了他的孤独寂寞。23456789101112131415111.

【真实任务情境】假如可以穿越时空,淡泊功名、终生不仕的张岱在湖心亭上遇到柳宗元,他们会成为知交吗?请根据课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链接材料】江雪①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注释】①此诗作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此前,他因

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234567891011121314151答案:示例:会,他们的一诗一文,无论是氛围的“绝”,还是心境的“独”,都是不谋而合的,他们同样情趣高雅;作品中背景阔大与人物渺小的对比,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异曲同工。从这些来看,他们可能会惺惺相惜,一见如故。234567891011121314151

拓展阅读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

雪子①敲戛②,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

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③任之而已。鲁

直④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节选自袁中道《珂雪斋集》,有改动)【注释】①雪子:霰(xiàn),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常呈

球形或圆锥形。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②敲戛:敲

击、敲打。③流行坎止:顺流而行,遇阻而止。④鲁直:即黄庭坚。23456789101112131415112.

【中考趋势·新考法】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D

)A.

“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主要从听觉的角度进行描写,反衬了雪夜的寂静。B.

从“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可看出作者并没有因大雪所阻而内心郁闷。C.

“少趣”中的“趣”为名词,是乐趣的意思。D.

我们要学会运用课内迁移法阅读课外文言文,如理解文中加点的“辄”字,我们可以联想到《醉翁亭记》中的“饮少辄醉”,因此这里的“辄”也是“就”的意思。D23456789101112131415113.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自

往/辄

遂/然

/任

已///2345678910111213141511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答案:夜间下起了大雪,当时原本想乘船到沙市。(2)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答案:随意地浏览一些书,还是能享受到一些乐趣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