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政策制定与实施作业指导书_第1页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政策制定与实施作业指导书_第2页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政策制定与实施作业指导书_第3页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政策制定与实施作业指导书_第4页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政策制定与实施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政策制定与实施作业指导书TOC\o"1-2"\h\u15472第1章引言 4219451.1政策背景与目的 4266881.2适用范围与对象 4209191.3政策制定依据 415775第2章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基本概念 578592.1数据安全定义与分类 5296972.1.1数据安全定义 555472.1.2数据安全分类 5272302.2隐私保护概念与重要性 591842.2.1隐私保护概念 5252082.2.2隐私保护重要性 5285542.3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关系 63895第3章政策制定原则与流程 6141353.1政策制定原则 6222903.1.1合法性原则 6269063.1.2实用性原则 6293483.1.3全面性原则 666123.1.4动态调整原则 643003.1.5权衡利益原则 6323793.2政策制定流程 7135933.2.1成立制定小组 7276303.2.2调查与评估 7272173.2.3制定政策框架 7117033.2.4编制政策草案 7292533.2.5征求意见与修改 7227933.2.6审批与发布 795703.3政策修订与更新 793703.3.1定期评估 719423.3.2修订与更新 7216123.3.3发布修订通知 71403第4章组织结构与职责分工 71964.1组织结构设置 792114.1.1数据安全管理委员会 8311904.1.2数据安全管理部门 8321804.1.3相关职能部门 8220124.2职责分工与权限界定 812614.2.1数据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与权限 8262214.2.2数据安全管理部门职责与权限 9301814.2.3相关职能部门职责与权限 9283594.3跨部门协作机制 912004.3.1定期召开跨部门协调会议,研究解决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工作中的问题; 976714.3.2建立跨部门数据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机制,保证在发生数据安全事件时,各相关部门能够迅速、高效地协同处理; 9274054.3.3建立跨部门数据安全培训与交流机制,提高员工数据安全意识,促进部门间的经验分享与合作; 9315454.3.4制定跨部门数据安全考核指标,保证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推进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工作。 924022第5章数据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9205565.1数据安全风险评估 9284055.1.1风险识别 987165.1.2风险评估 10184385.1.3风险处理策略 1048755.2数据安全策略制定 10192165.2.1数据安全目标 10102235.2.2数据安全原则 10209875.2.3数据安全策略 10254855.3数据安全措施实施 10191105.3.1数据访问控制 1084805.3.2数据加密 1073755.3.3数据脱敏 1013035.3.4数据备份与恢复 10287215.4数据安全监控与审计 11248935.4.1数据安全监控 11236745.4.2数据安全审计 1139245.4.3数据安全合规性检查 116664第6章隐私保护措施 1175126.1隐私保护风险评估 11167906.1.1定义评估范围 11166426.1.2识别隐私风险 11230986.1.3评估风险严重程度 11297696.1.4制定风险应对策略 11123896.2隐私保护策略制定 11273716.2.1明确隐私保护目标 1114696.2.2制定隐私保护原则 11208086.2.3设立隐私保护组织架构 12269006.2.4制定隐私保护制度 1218156.3隐私保护措施实施 12160726.3.1数据分类与标识 12237396.3.2访问控制与权限管理 1213456.3.3加密与安全传输 12205446.3.4数据备份与恢复 12323816.3.5应急预案与响应 12284926.4隐私保护合规审查 12283486.4.1合规审查制度 12280386.4.2定期审查与评估 12250356.4.3第三方审计 12151676.4.4持续改进 1213194第7章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手段 1216367.1加密技术 13157637.1.1对称加密 1381947.1.2非对称加密 13233447.1.3混合加密 13212197.2访问控制技术 13158817.2.1自主访问控制(DAC) 13235587.2.2强制访问控制(MAC) 1384947.2.3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 13317577.3数据脱敏技术 1354707.3.1数据掩码 1343027.3.2数据伪装 14145377.3.3数据加密 14247417.4安全审计技术 14321567.4.1日志审计 14197827.4.2流量审计 14322697.4.3主机审计 144629第8章员工培训与意识提升 1445618.1培训计划制定 1446938.2培训内容与方式 14143558.2.1培训内容 1575928.2.2培训方式 15170078.3培训效果评估 1514618.4员工意识提升策略 1520608第9章政策宣传与监督执行 16302019.1政策宣传策略 16268679.1.1宣传渠道 16181799.1.2宣传内容 1692949.2政策监督执行机制 1642689.2.1监督机构 16160699.2.2监督方式 1669309.2.3考核评价 17209439.3违规行为处理与处罚 1731639.3.1违规行为分类 17151999.3.2处理措施 17249659.3.3处罚程序 17102229.4持续改进与优化 17293959.4.1政策修订 1776029.4.2培训与交流 1722059.4.3技术创新 176841第10章风险应对与突发事件处理 182752110.1风险识别与预警 18941310.1.1风险识别 182951910.1.2预警机制 182486010.2突发事件应急响应 182922310.2.1应急预案 181526410.2.2应急响应流程 18143410.3事件调查与处理 18817510.3.1事件调查 182606710.3.2事件处理 19727210.4风险防范与总结改进 191922310.4.1风险防范 191797210.4.2总结改进 19第1章引言1.1政策背景与目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国家、企业及个人的重要资产。在此背景下,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为加强我国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工作,提高数据安全管理水平,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政策。本政策的目的是明确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基本原则、责任主体和措施,保证数据在收集、存储、传输、处理、使用等过程中的安全与合规,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及用户权益。1.2适用范围与对象本政策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数据收集、存储、传输、处理、使用等相关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和自然人。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对象:(1)部门及其工作人员;(2)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3)互联网企业及其工作人员;(4)其他涉及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组织和个人。1.3政策制定依据本政策的制定主要依据以下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草案)》;(3)《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4)《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5)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本政策还参考了国内外关于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最佳实践和标准,以保证政策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第2章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基本概念2.1数据安全定义与分类2.1.1数据安全定义数据安全是指采取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保证数据在存储、传输、处理等过程中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防止数据受到非法访问、泄露、篡改、破坏等安全威胁。2.1.2数据安全分类根据数据安全的性质和目标,可以将数据安全分为以下几类:(1)物理安全:保护数据存储设备免受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物理损害。(2)网络安全:保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免受非法截获、篡改、泄露等网络攻击。(3)数据加密:通过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证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保密性。(4)访问控制:对用户访问数据的权限进行控制,防止非法用户访问数据。(5)数据备份与恢复:对数据进行备份,以便在数据遭受破坏时能够迅速恢复。2.2隐私保护概念与重要性2.2.1隐私保护概念隐私保护是指保护个人或组织不愿被公众知晓的敏感信息,防止这些信息被非法收集、使用、泄露或篡改。隐私保护关注的是保护个人隐私权益,保证个人信息在收集、处理、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安全。2.2.2隐私保护重要性(1)保护个人权益:隐私保护有助于保护个人的隐私权益,避免个人受到歧视、欺诈等损害。(2)维护社会稳定:隐私保护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防止因个人信息泄露引发的社会矛盾。(3)促进经济发展:隐私保护为企业和消费者建立信任,有利于电子商务、大数据等产业的健康发展。(4)遵守法律法规:隐私保护是各国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履行隐私保护义务的企业和个人将面临法律责任。2.3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关系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性,互为依赖、互为补充。(1)数据安全是隐私保护的基础:保证数据在存储、传输、处理等环节的安全,才能有效保护个人隐私。(2)隐私保护是数据安全的核心:在数据安全防护措施中,隐私保护是关键环节,关系到个人隐私权益的保障。(3)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共同目标:保障数据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实现数据的合理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4)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协同作用:在数据安全防护过程中,加强隐私保护措施,有利于提高整体数据安全水平。第3章政策制定原则与流程3.1政策制定原则3.1.1合法性原则政策制定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国际惯例,保证政策内容合法合规。3.1.2实用性原则政策制定应结合企业实际运营情况,保证政策内容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3.1.3全面性原则政策制定应涵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所有方面,保证政策内容的全面性。3.1.4动态调整原则政策制定应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变化和企业内部需求,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内容。3.1.5权衡利益原则政策制定应平衡企业利益、用户权益和公共利益,保证政策制定的公正性和公平性。3.2政策制定流程3.2.1成立制定小组成立由企业高层领导、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专家、法务人员等组成的政策制定小组。3.2.2调查与评估收集国内外相关政策法规、行业最佳实践,对企业现有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状况进行评估。3.2.3制定政策框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政策框架,明确政策目标、适用范围、责任主体等。3.2.4编制政策草案依据政策框架,编制具体政策条款,包括数据分类与分级、安全措施、隐私保护要求等。3.2.5征求意见与修改广泛征求企业内部及外部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对政策草案进行修改和完善。3.2.6审批与发布将完善后的政策草案提交给企业高层审批,通过后正式发布。3.3政策修订与更新3.3.1定期评估定期对政策的有效性、适用性进行评估,以识别潜在问题和风险。3.3.2修订与更新根据评估结果、法律法规变化、企业战略调整等因素,及时修订和更新政策内容。3.3.3发布修订通知将修订后的政策及时通知企业内部及外部利益相关方,保证政策执行的连续性和有效性。第4章组织结构与职责分工4.1组织结构设置为了有效推进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公司应设立专门的数据安全管理部门,并在各相关职能部门设置数据安全管理角色。组织结构设置如下:4.1.1数据安全管理委员会设立数据安全管理委员会,作为公司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数据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公司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战略规划、政策和标准,审批重大数据安全项目,协调解决跨部门的数据安全问题。4.1.2数据安全管理部门设立数据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公司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工作的实施。数据安全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如下:(1)制定和修订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政策、制度、流程和规范;(2)组织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和合规性检查;(3)组织制定和实施数据安全应急预案;(4)负责数据安全事件的调查和处理;(5)组织数据安全培训与宣传活动;(6)与其他部门协同推进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工作。4.1.3相关职能部门各相关职能部门应设立数据安全管理角色,负责本部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工作的具体实施。相关职能部门包括但不限于:(1)信息技术部门:负责数据安全技术防护、系统安全运维、数据备份与恢复等工作;(2)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员工数据安全培训、考核及保密协议签订等工作;(3)法务部门:负责数据安全合规性审查、隐私政策制定与修订等工作;(4)业务部门:负责本部门业务流程中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工作。4.2职责分工与权限界定4.2.1数据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与权限(1)制定公司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战略规划、政策和标准;(2)审批重大数据安全项目;(3)协调解决跨部门的数据安全问题;(4)监督和评估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工作的实施效果。4.2.2数据安全管理部门职责与权限(1)制定和修订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政策、制度、流程和规范;(2)组织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和合规性检查;(3)制定和实施数据安全应急预案;(4)调查和处理数据安全事件;(5)组织数据安全培训与宣传活动;(6)协同推进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工作。4.2.3相关职能部门职责与权限(1)信息技术部门:负责数据安全技术防护、系统安全运维、数据备份与恢复等工作;(2)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员工数据安全培训、考核及保密协议签订等工作;(3)法务部门:负责数据安全合规性审查、隐私政策制定与修订等工作;(4)业务部门:负责本部门业务流程中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工作。4.3跨部门协作机制为加强跨部门间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工作,公司应建立以下跨部门协作机制:4.3.1定期召开跨部门协调会议,研究解决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工作中的问题;4.3.2建立跨部门数据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机制,保证在发生数据安全事件时,各相关部门能够迅速、高效地协同处理;4.3.3建立跨部门数据安全培训与交流机制,提高员工数据安全意识,促进部门间的经验分享与合作;4.3.4制定跨部门数据安全考核指标,保证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推进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工作。第5章数据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5.1数据安全风险评估5.1.1风险识别对企业内部及与外部合作方进行数据交换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泄露、数据篡改、数据丢失等风险。5.1.2风险评估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对识别出的各种数据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优先级和紧急程度。5.1.3风险处理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处理策略,包括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接受和风险转移等措施。5.2数据安全策略制定5.2.1数据安全目标结合企业业务发展需求,明确数据安全保护的目标,保证数据在收集、存储、传输、处理和销毁过程中的安全性。5.2.2数据安全原则制定数据安全保护的基本原则,如最小权限原则、数据加密原则、数据脱敏原则等,为数据安全策略制定提供指导。5.2.3数据安全策略根据数据安全目标和原则,制定具体的数据安全策略,包括数据访问控制策略、数据加密策略、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等。5.3数据安全措施实施5.3.1数据访问控制建立数据访问控制机制,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保证授权用户才能访问敏感数据。5.3.2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采用国家认可的加密算法和加密技术,保证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5.3.3数据脱敏对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进行脱敏处理,以保护个人隐私,同时不影响数据的使用价值。5.3.4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建立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保证数据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迅速恢复。5.4数据安全监控与审计5.4.1数据安全监控建立数据安全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数据访问、操作等行为,发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预警和处理。5.4.2数据安全审计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记录和审计,分析事件原因,制定改进措施,提升数据安全防护能力。5.4.3数据安全合规性检查定期对数据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合规性检查,保证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要求。第6章隐私保护措施6.1隐私保护风险评估6.1.1定义评估范围对所有涉及个人信息处理的活动进行识别,明确隐私保护风险评估的范围。6.1.2识别隐私风险分析与个人信息相关的潜在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泄露、滥用、未经授权的访问等。6.1.3评估风险严重程度采用适当的风险评估方法,对识别的隐私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估风险的严重程度。6.1.4制定风险应对策略针对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和预案,降低隐私风险。6.2隐私保护策略制定6.2.1明确隐私保护目标确定隐私保护的具体目标,保证个人信息在收集、存储、使用、共享和销毁过程中的安全。6.2.2制定隐私保护原则制定符合法律法规和业界标准的隐私保护原则,包括数据最小化、目的限制、透明度等。6.2.3设立隐私保护组织架构设立专门负责隐私保护工作的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6.2.4制定隐私保护制度制定包括数据分类、访问控制、加密、数据备份、应急预案等在内的隐私保护制度。6.3隐私保护措施实施6.3.1数据分类与标识对涉及个人信息的各类数据进行分类和标识,保证数据在处理过程中的安全。6.3.2访问控制与权限管理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保证授权人员才能访问个人信息。6.3.3加密与安全传输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采用安全传输协议,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6.3.4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建立数据恢复机制,保证数据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恢复。6.3.5应急预案与响应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定期演练,提高应对隐私泄露等突发事件的能力。6.4隐私保护合规审查6.4.1合规审查制度建立合规审查制度,保证隐私保护措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6.4.2定期审查与评估定期对隐私保护措施进行审查和评估,发觉潜在问题,及时整改。6.4.3第三方审计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隐私保护审计,保证隐私保护措施的有效性。6.4.4持续改进根据审查和评估结果,不断完善和优化隐私保护措施,提高隐私保护水平。第7章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手段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与隐私保护,本章将详细介绍几种关键的技术手段。这些技术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数据脱敏技术以及安全审计技术。7.1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基础,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证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加密技术:7.1.1对称加密采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如AES、DES等算法。对称加密技术具有计算速度快、加密效率高的优点,但密钥分发和管理相对复杂。7.1.2非对称加密使用一对密钥,即公钥和私钥,分别进行加密和解密。如RSA、ECC等算法。非对称加密技术解决了密钥分发和管理的问题,但计算速度较对称加密慢。7.1.3混合加密结合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优点,先使用非对称加密传输对称加密的密钥,然后使用对称加密进行数据传输。7.2访问控制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用于保证数据仅被授权用户访问,防止非法访问和操作。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访问控制技术:7.2.1自主访问控制(DAC)用户可以自主设置访问权限,控制其他用户对自己数据的访问。7.2.2强制访问控制(MAC)系统管理员根据安全策略,强制设置用户和资源的访问权限。7.2.3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通过角色和权限的关联,实现用户和资源的访问控制。7.3数据脱敏技术数据脱敏技术用于保护敏感信息,将敏感数据转换为不可识别或不敏感的数据。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数据脱敏技术:7.3.1数据掩码将敏感数据替换为掩码数据,如将手机号替换为“138”。7.3.2数据伪装将敏感数据转换为看似真实但无关的数据。7.3.3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证即使数据泄露,也无法被非法用户识别。7.4安全审计技术安全审计技术用于监控和记录系统中的操作行为,以便发觉和追踪安全事件。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安全审计技术:7.4.1日志审计记录系统操作日志,包括用户行为、系统事件等。7.4.2流量审计监控和分析网络流量,发觉异常行为。7.4.3主机审计对主机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进行审计,保证系统安全。通过以上技术手段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保障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组合,保证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效果。第8章员工培训与意识提升8.1培训计划制定为保证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政策的有效实施,本公司应制定全面、系统的员工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应包括以下方面:a)确定培训目标:明确培训计划旨在提升员工的数据安全意识和技能,保障企业信息资源安全。b)确定培训对象:涵盖全体员工,特别是涉及数据操作、管理及敏感信息处理的员工。c)制定培训时间表:根据员工工作安排,合理规划培训时间,保证培训工作有序进行。d)确定培训师资:选拔具备丰富经验的数据安全专家或邀请外部专业讲师进行培训。e)制定培训预算:根据培训内容、师资、场地等因素,合理估算培训费用。8.2培训内容与方式8.2.1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a)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政策法规:使员工了解国家及企业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b)数据安全基础知识:包括数据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提高员工基本技能。c)数据安全风险识别与防范:教授员工识别潜在的数据安全风险,掌握防范措施。d)案例分享:分析典型数据安全事件,以案说法,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e)企业内部数据安全规章制度:使员工熟悉并遵守企业内部数据安全规定。8.2.2培训方式培训方式应多样化,以提高员工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包括以下几种:a)面授培训:组织集中授课,便于讲师与学员互动,解答疑问。b)在线培训:利用企业内部培训平台或第三方在线学习平台,提供灵活的学习时间。c)沙龙活动:组织专题沙龙,邀请专家和员工共同探讨数据安全热点问题。d)模拟演练:通过模拟数据安全事件,让员工在实际操作中提升应对能力。8.3培训效果评估为验证培训效果,应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评估:a)培训考试:组织闭卷考试,检验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b)问卷调查:收集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满意度、培训方式的适用性等反馈意见。c)工作表现:观察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对数据安全的重视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d)数据安全事件统计:分析培训后企业内部数据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和处理效果。8.4员工意识提升策略a)定期开展培训:保证员工每年至少参加一次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培训。b)建立激励机制:对培训成绩优秀、数据安全意识较高的员工给予奖励。c)宣传与教育:利用企业内部宣传渠道,定期推送数据安全知识和案例。d)加强内部沟通:鼓励员工就数据安全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e)跨部门合作:与其他部门共同开展数据安全活动,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第9章政策宣传与监督执行9.1政策宣传策略本节主要阐述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政策宣传的具体策略,旨在保证全体员工充分理解并遵守相关政策。9.1.1宣传渠道内部网站:发布政策全文、解读、问答等资料,便于员工随时查阅。员工大会:定期组织员工大会,对政策进行宣贯,保证每位员工了解政策内容。培训课程: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提高员工对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认识。宣传材料:制作宣传海报、手册等,放置于公共区域,提醒员工关注。9.1.2宣传内容政策背景:介绍政策制定的背景和重要性。政策条款:详细解读政策各项条款,保证员工准确理解。实施细则:明确政策实施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流程。违规后果:强调违反政策规定的严重后果,提高员工的警觉性。9.2政策监督执行机制本节主要介绍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政策的监督执行机制,以保证政策得到有效落实。9.2.1监督机构设立专门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监督机构,负责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明确监督机构的职责和权限,保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9.2.2监督方式定期检查:对关键业务环节和重点部门进行定期检查,保证政策得到执行。异常报告:建立异常报告制度,鼓励员工主动上报潜在风险。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评估政策执行效果,发觉潜在问题。9.2.3考核评价设立考核指标,对各部门和员工的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将考核结果纳入绩效管理体系,激励员工积极参与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工作。9.3违规行为处理与处罚本节主要明确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政策违规行为的处理与处罚措施。9.3.1违规行为分类根据违规行为的性质、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微、一般、严重和特别严重四个等级。9.3.2处理措施轻微违规:进行口头警告,要求立即整改。一般违规:给予书面警告,要求整改,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严重违规:视情况给予停职、降职等处罚,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