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与建设与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1页
城乡规划与建设与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2页
城乡规划与建设与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3页
城乡规划与建设与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城乡规划与建设与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乡规划与建设与管理作业指导书TOC\o"1-2"\h\u18982第1章城乡规划概述 433081.1城乡规划的定义与任务 4177501.2城乡规划的发展历程 418761.3城乡规划的类型与层次 430555第2章城乡规划编制与实施 5241142.1城乡规划编制的基本程序 5148742.1.1前期研究 555142.1.2编制规划草案 552342.1.3公众参与 520492.1.4审批城乡规划 5124612.2城乡规划编制的技术要求 5286842.2.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 5316112.2.2科学预测与发展定位 5234202.2.3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 5224602.2.4合理布局土地利用 5257642.2.5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6301162.3城乡规划实施与监督管理 695772.3.1规划实施 640982.3.2监督管理 6153432.3.3规划评估与调整 6104122.3.4公众参与与监督 613782第3章城市空间布局规划 6259533.1城市总体布局规划 677053.1.1目标与原则 6308753.1.2空间结构 628193.1.3交通系统 677293.1.4绿地系统 7135443.2城市分区规划 7127213.2.1居住区规划 790843.2.2工业区规划 7217203.2.3商业区规划 7120283.2.4文化教育区规划 737403.3城市详细规划 8152383.3.1土地利用规划 8203783.3.2建筑设计 821333.3.3道路交通规划 8283983.3.4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8311643.3.5绿地景观规划 82739第4章镇村规划与建设 8153814.1镇村规划概述 8209414.2镇村规划编制 8202184.2.1编制原则 8104034.2.2编制内容 9172874.2.3编制程序 9268604.3镇村建设与管理 934504.3.1镇村建设 9155624.3.2镇村管理 91633第5章城乡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10224595.1城乡交通规划 10315495.1.1交通规划原则 1092685.1.2交通规划内容 1082625.2城乡给排水规划 10294035.2.1给排水规划原则 10255175.2.2给排水规划内容 10247585.3城乡电力通信规划 1180795.3.1电力通信规划原则 1150775.3.2电力通信规划内容 11277765.4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1108105.4.1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原则 1185235.4.2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内容 1121771第6章城乡生态环境规划与建设 11127676.1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 11108396.1.1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11282926.1.2生态保护措施 11189276.1.3生态恢复技术 12281046.2城乡绿地系统规划 1256696.2.1绿地系统规划原则 12324536.2.2绿地系统布局 1219066.2.3绿地系统建设标准 12119536.3城乡环境污染防治 1267356.3.1水污染防治 129846.3.2大气污染防治 1242886.3.3土壤污染防治 12249426.3.4噪声污染防治 1219817第7章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 13253007.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13317867.1.1保护范围与目标 13128847.1.2保护内容 1373007.1.3保护措施 13159607.2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 13256997.2.1保护范围与目标 1324637.2.2保护内容 13261127.2.3保护措施 13302257.3城乡风貌与特色规划 14312167.3.1规划目标 14100017.3.2规划内容 14139867.3.3规划措施 1416258第8章城乡规划管理 14186508.1城乡规划管理体制 1484128.1.1管理体制概述 14237828.1.2管理体制构成 14153648.1.3管理体制创新 1517028.2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管理 15188828.2.1规划编制管理 15180718.2.2规划审批管理 15122998.3城乡规划实施与监督管理 15318788.3.1规划实施管理 15170198.3.2规划监督管理 1623708第9章城乡规划政策法规与政策建议 16163009.1我国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体系 16250419.1.1法律层面 16149359.1.2行政法规层面 16207579.1.3部门规章层面 16215969.1.4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16150259.2城乡规划政策分析 1689969.2.1政策现状 1650319.2.2政策问题 1640919.3城乡规划政策建议 1738689.3.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17236349.3.2强化政策执行与监管 17245959.3.3提高政策适应性 17289459.3.4加强政策宣传与培训 1735899.3.5促进公众参与 1764859.3.6加强政策创新 176926第10章城乡规划发展趋势与展望 17315910.1新时代城乡规划发展的背景与挑战 172888310.1.1新时代背景 17186710.1.2面临的挑战 182900510.2城乡规划发展趋势 183263310.2.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181307410.2.2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183017510.2.3创新驱动与智能化发展 182787110.2.4区域协同与城乡融合发展 1828210.3城乡规划创新与展望 182928810.3.1创新规划理念与方法 18190110.3.2完善规划体系与政策法规 192988710.3.3强化规划实施与监管 191282410.3.4拓展城乡规划领域 19第1章城乡规划概述1.1城乡规划的定义与任务城乡规划是指对城镇和乡村地区的土地利用、建设活动及空间布局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和设计,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过程。其主要任务是:合理确定城乡发展目标,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保障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1.2城乡规划的发展历程城乡规划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从古至今,城乡规划的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1)古代规划:主要以城墙、宫殿、寺庙等建筑为核心,进行城市布局。(2)中世纪规划:以欧洲中世纪城市为代表,强调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3)现代规划:始于18世纪工业革命,以功能分区、道路网规划、公共设施配套等为主要内容。(4)当代规划:注重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人文关怀,强调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1.3城乡规划的类型与层次城乡规划可分为以下类型:(1)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整体发展进行战略部署,确定城市性质、规模、空间结构和发展方向。(2)城市详细规划:对城市局部地区进行详细规划,包括用地布局、道路、绿地、公共设施等。(3)乡村规划:对乡村地区的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进行规划。(4)专项规划:针对城乡发展的某一特定领域进行规划,如交通、水利、环保等。城乡规划的层次主要包括:(1)国家级规划:对全国城乡发展进行宏观指导和调控。(2)省级规划:对省域内城乡发展进行战略规划。(3)市级规划:对市域内城乡发展进行总体规划。(4)县级规划:对县域内城乡发展进行详细规划。(5)乡镇级规划:对乡镇范围内的发展进行规划。(6)村庄级规划:对村庄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建设活动等进行规划。第2章城乡规划编制与实施2.1城乡规划编制的基本程序2.1.1前期研究在进行城乡规划编制之前,应对规划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土地利用现状等进行深入研究,为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2.1.2编制规划草案根据前期研究成果,结合国家、地方政策和技术规范,编制城乡规划草案,包括规划目标、规划范围、规划内容、规划措施等。2.1.3公众参与将规划草案公之于众,征求社会各界和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对规划草案进行修改完善。2.1.4审批城乡规划将修改完善后的规划草案提交给有关部门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正式发布城乡规划。2.2城乡规划编制的技术要求2.2.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城乡规划编制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保证规划内容合法、合规。2.2.2科学预测与发展定位结合规划区域的发展潜力、资源条件、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科学预测未来发展需求,明确城乡发展方向和定位。2.2.3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2.2.4合理布局土地利用根据城乡发展需求和功能分区,合理布局各类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2.2.5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应充分考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保障城乡发展和居民生活需求。2.3城乡规划实施与监督管理2.3.1规划实施城乡规划实施应按照规划目标和内容,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2.3.2监督管理加强对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保证规划内容得到有效执行,及时发觉和纠正违反规划的行为。2.3.3规划评估与调整定期对城乡规划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和实际情况,对规划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发展需求。2.3.4公众参与与监督鼓励公众参与城乡规划实施与监督管理,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和公众的监督作用,提高规划实施效果。第3章城市空间布局规划3.1城市总体布局规划3.1.1目标与原则城市总体布局规划应遵循国家及地区发展战略,结合城市功能定位、资源环境条件、历史文化特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明确规划目标与原则。主要包括: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新型城镇化格局;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保障公共利益,实现社会公平。3.1.2空间结构城市空间结构应根据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合理布局城市中心区、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文化教育区等主要功能区,形成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空间结构。同时应加强城乡结合部规划,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3.1.3交通系统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应结合城市空间布局,构建高效、便捷、安全、绿色的综合交通体系。主要包括:完善道路网络,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优化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加强交通枢纽规划,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有机衔接;保障慢行交通和静态交通设施建设,提升城市交通品质。3.1.4绿地系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遵循生态、景观、休闲、防护等功能,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主要包括:保护自然山体、水体、生态敏感区等生态资源;加强城市公园、绿化带、防护绿地等绿地建设;提高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实现城市绿化覆盖率目标。3.2城市分区规划3.2.1居住区规划居住区规划应考虑居民生活需求,合理配置居住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住环境品质。主要包括:明确居住区规模、结构和布局;保障住房供应,满足多样化住房需求;完善教育、医疗、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强社区公园、绿地建设,提升居住区生态环境。3.2.2工业区规划工业区规划应结合城市产业发展战略,合理布局工业用地,提高产业集聚效应。主要包括:明确工业区功能定位和主导产业;优化工业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安全生产;注重生态环保,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3.2.3商业区规划商业区规划应结合城市消费需求,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商业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明确商业区功能定位和规模;优化商业网点布局,提高商业集聚效应;完善商业配套设施,提升商业服务水平;加强交通组织和静态交通设施建设,缓解商业区交通压力。3.2.4文化教育区规划文化教育区规划应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构建高水平的文化教育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展现城市特色;合理布局文化教育设施,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3.3城市详细规划3.3.1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应明确土地利用性质、强度和范围,合理配置各类用地。主要包括:细化居住、工业、商业、文化教育等用地性质;制定土地利用强度指标,控制建筑高度、密度和容积率;保障公共设施用地,满足居民生活需求。3.3.2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应结合城市风貌和历史文化特色,注重功能、美观、经济、环保等要求。主要包括:明确建筑设计原则,保障建筑质量;优化建筑布局,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注重建筑风貌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提升城市形象。3.3.3道路交通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应完善道路交通系统,保障交通安全、便捷。主要包括:细化道路网络,明确道路等级;合理设置交通组织,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加强公共交通设施建设,优化公共交通线路;保障慢行交通设施,提高行人出行品质。3.3.4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应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主要包括:合理配置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保障设施规模和服务半径,提高设施利用效率;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居民生活质量。3.3.5绿地景观规划绿地景观规划应注重生态、景观、休闲等功能,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主要包括:加强公园、绿化带、街头绿地等绿地建设;优化绿地布局,提高人均绿地面积;注重景观设计,提升城市形象。第4章镇村规划与建设4.1镇村规划概述镇村规划是指导镇村地区发展建设的重要依据,是城乡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镇村规划应立足于区域发展大局,结合当地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等条件,明确镇村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建设标准、环境保护等要求,以实现镇村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4.2镇村规划编制4.2.1编制原则(1)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2)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民生。(3)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4)坚持科学发展,合理布局。4.2.2编制内容(1)镇村发展现状分析。(2)镇村发展目标与战略。(3)镇村空间布局规划。(4)基础设施建设规划。(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6)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规划。(7)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规划。(8)规划实施保障措施。4.2.3编制程序(1)成立编制组织。(2)开展调查研究。(3)编制规划方案。(4)征求意见与修改完善。(5)组织专家评审。(6)报批与公布。4.3镇村建设与管理4.3.1镇村建设(1)严格遵循镇村规划,保证建设项目的合规性。(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镇村居民生活品质。(3)注重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提升镇村环境质量。(5)积极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传承镇村文化。4.3.2镇村管理(1)建立健全镇村规划管理体系,加强规划实施监管。(2)完善镇村建设管理机制,规范建设行为。(3)加强镇村环境管理,保障生态环境质量。(4)强化历史文化保护管理,维护镇村特色。(5)提高镇村居民参与度,促进民主管理。第5章城乡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5.1城乡交通规划5.1.1交通规划原则遵循便捷、高效、安全、环保的原则,结合城乡发展需求和现有基础设施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城乡交通规划。5.1.2交通规划内容(1)道路系统规划:构建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道路网络,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2)公共交通规划:优化公共交通线网布局,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引导居民绿色出行;(3)交通枢纽规划:合理布局交通枢纽,提高交通换乘效率,促进各种交通方式的协调发展;(4)停车设施规划:完善停车设施布局,满足城乡停车需求,规范停车管理。5.2城乡给排水规划5.2.1给排水规划原则坚持开源节流、保护水源、防治污染、综合利用的原则,保证城乡给排水设施安全、高效、环保。5.2.2给排水规划内容(1)给水工程规划:合理规划水源地、水厂、输配水管道等设施,保证城乡供水安全;(2)排水工程规划:完善排水系统,提高排水能力,降低内涝风险;(3)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规划: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推动再生水利用;(4)雨水利用规划:鼓励雨水收集和利用,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率。5.3城乡电力通信规划5.3.1电力通信规划原则遵循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适度超前的原则,满足城乡电力通信需求。5.3.2电力通信规划内容(1)电力工程规划:优化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促进新能源接入;(2)通信工程规划:构建高速、稳定、覆盖广泛的通信网络,提升城乡通信服务水平;(3)智能化电网规划: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实现电力系统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5.4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5.4.1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原则坚持公平、均等、便捷、高效的原则,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5.4.2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内容(1)教育设施规划:合理布局学校、幼儿园等教育设施,提高教育服务水平;(2)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3)文化体育设施规划: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4)社会福利设施规划:完善社会福利设施布局,提升社会福利服务水平。第6章城乡生态环境规划与建设6.1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6.1.1生态环境保护原则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强化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保证生态安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6.1.2生态保护措施(1)加强生态敏感区和生态保护红线管理,严格保护重要生态空间;(2)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恢复受损生态系统;(3)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物种多样性;(4)推进城乡生态廊道建设,提高生态系统的连通性。6.1.3生态恢复技术采用生态恢复技术,如植被恢复、水土保持、湿地修复等,促进城乡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与恢复。6.2城乡绿地系统规划6.2.1绿地系统规划原则坚持生态、景观、游憩相结合的原则,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城乡绿地系统。6.2.2绿地系统布局(1)构建城市绿心、绿带、绿楔等绿地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2)规划城乡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等,满足城乡居民游憩需求;(3)加强城乡生态廊道建设,提高绿地系统的连通性。6.2.3绿地系统建设标准参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合理确定城乡绿地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指标。6.3城乡环境污染防治6.3.1水污染防治(1)加强城乡水环境监管,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2)推进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提高污水处理能力;(3)实施城乡黑臭水体治理,改善水环境质量。6.3.2大气污染防治(1)强化城乡大气污染源监管,实施大气污染物减排措施;(2)加强城乡空气质量监测,及时应对重污染天气;(3)推进城乡清洁能源替代,优化能源结构。6.3.3土壤污染防治(1)开展城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明确污染地块;(2)实施城乡土壤污染风险防控,严格污染地块准入;(3)推进城乡土壤修复工程,保障土壤环境安全。6.3.4噪声污染防治加强城乡噪声污染防治,优化交通布局,控制建筑工地噪声,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第7章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7.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7.1.1保护范围与目标明确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范围,制定合理的保护目标,保证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7.1.2保护内容(1)保护名城的历史格局和空间形态;(2)保护名城的历史建筑、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等;(3)保护名城的传统街区、历史地段及非物质文化遗产;(4)保护名城的历史文化环境和风貌。7.1.3保护措施(1)加强规划管理,保证名城保护规划的有效实施;(2)实施分类保护,针对不同类型的遗产采取相应保护措施;(3)加强立法保障,建立健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4)加大资金投入,保证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历史文化保护意识。7.2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7.2.1保护范围与目标明确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范围,制定合理的保护目标,保证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7.2.2保护内容(1)保护名镇名村的历史格局、空间形态和传统风貌;(2)保护名镇名村的传统建筑、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等;(3)保护名镇名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4)保护名镇名村的历史文化环境和生态景观。7.2.3保护措施(1)加强规划管理,保证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有效实施;(2)实施分类保护,针对不同类型的遗产采取相应保护措施;(3)加强立法保障,建立健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4)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名镇名村保护工作;(5)开展综合整治,改善名镇名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6)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历史文化保护意识。7.3城乡风貌与特色规划7.3.1规划目标(1)保护和传承城乡风貌特色;(2)提升城乡环境品质;(3)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7.3.2规划内容(1)研究城乡风貌特色,挖掘历史文化资源;(2)制定城乡风貌保护与传承的策略和措施;(3)构建城乡风貌特色规划体系;(4)指导城乡风貌特色规划的实施。7.3.3规划措施(1)加强城乡风貌特色保护,严格控制风貌破坏行为;(2)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强化风貌特色;(3)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环境品质;(4)加强城乡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利用;(5)建立健全城乡风貌特色保护的规划管理体系。第8章城乡规划管理8.1城乡规划管理体制8.1.1管理体制概述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为实现城乡规划目标而设立的管理机构、职能配置和运行机制。合理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对提高规划质量、保障规划实施具有重要意义。8.1.2管理体制构成城乡规划管理体制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行政管理体系:包括国家和地方两级城乡规划管理部门;(2)技术支持体系:负责规划编制、技术审查、技术咨询等技术工作;(3)监督体系:对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进行监督,保证规划质量和效果;(4)法制体系:为城乡规划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8.1.3管理体制创新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应进行以下创新:(1)完善管理机构设置,提高管理效率;(2)强化部门协同,形成工作合力;(3)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科学性;(4)加强法制建设,规范管理行为。8.2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管理8.2.1规划编制管理规划编制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明确规划编制任务和目标;(2)组织规划编制单位,保证编制质量;(3)开展前期研究,为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4)加强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提高规划透明度和公正性。8.2.2规划审批管理规划审批管理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审查规划成果,保证规划符合法律法规和上位规划要求;(2)组织专家评审,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3)征求相关部门和公众意见,保证规划符合实际需求;(4)依法进行审批,明确规划的法律效力。8.3城乡规划实施与监督管理8.3.1规划实施管理规划实施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制定实施计划,明确实施目标、任务和时间表;(2)加强项目审批,保证项目符合规划要求;(3)实施规划项目,保障项目质量和进度;(4)开展规划评估,及时调整规划内容。8.3.2规划监督管理规划监督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建立健全规划监管制度,规范监管行为;(2)加强对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保证规划执行到位;(3)严肃查处违反规划法律法规的行为,维护规划权威;(4)完善举报投诉机制,鼓励社会公众参与规划监督。第9章城乡规划政策法规与政策建议9.1我国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体系9.1.1法律层面我国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体系在法律层面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这些法律为城乡规划工作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和指导原则。9.1.2行政法规层面在行政法规层面,主要包括《城市规划条例》、《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这些法规对城乡规划的目标、任务、编制、审批、实施、监督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9.1.3部门规章层面部门规章层面主要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制定的规章,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办法》、《城乡规划编制资质管理规定》等。9.1.4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主要针对各地实际情况,对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进行细化和补充,如各地的城乡规划条例、实施细则等。9.2城乡规划政策分析9.2.1政策现状我国城乡规划政策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强化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注重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9.2.2政策问题城乡规划政策存在以下问题:政策体系不完善,政策执行力度不足,政策监管不到位,政策适应性不强等。9.3城乡规划政策建议9.3.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城乡规划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提高法律法规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