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XAS-桑椹菌核病团体标准编制说明_第1页
TGXAS-桑椹菌核病团体标准编制说明_第2页
TGXAS-桑椹菌核病团体标准编制说明_第3页
TGXAS-桑椹菌核病团体标准编制说明_第4页
TGXAS-桑椹菌核病团体标准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团体标准《桑椹菌核病防治技术规程》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根据广西标准化协会文件《关于下达2022年第四批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标协[2022]18号),《桑椹菌核病防治技术规程》广西团体标准获得立项,立项编号2022-0402,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提出并归口,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河池市蚕业技术指导站、百色市蚕业技术指导站和来宾市农业科学院等4个单位共同起草。制定本标准的目的和意义中国种桑养蚕历史悠久,蚕桑产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出口创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蚕桑产业结构及生产方式将逐渐与时代发展步伐和社会市场需求相脱节,因此蚕桑产业必须转型升级,通过生产技术水平的改革创新、产业多元化发展等途径来保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蚕桑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自中国工程院向仲怀院士提出“立桑为业,多元发展”新策略以来,全新的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已构建,在传统蚕桑产业基础上,新的蚕桑业态不断涌现,其中就包括了果桑产业。果桑是兼具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特色树种,其桑椹为药食两用佳品,被列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就记载:“桑椹,一名文武实。单食,止消渴,利五脏关节,通血气,久服不饥,安魂镇神,令人聪明、变白、不老。”《中国药典》也指出桑椹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燥之功效,可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肠燥便秘等。现代科学研究证实,桑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人体必需脂肪酸、白藜芦醇及花青素等成分,除了美味可口外,还具有增强免疫力、促进造血细胞生长、促进新陈代谢、预防动脉硬化等药理作用,具有很高的药食两用价值。可见,桑椹在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近年来,广西果桑产业发展迅速,但果桑病害的发生对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仍存在威胁,其中,桑椹菌核病的防治是产业中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桑椹菌核病,由核盘菌属真菌寄生桑果发生的病害,病原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到次年春季桑树开花期间,菌核萌发形成子实体,子囊孢子可随气流迅速、广泛传播,随风传播到雌花上,引起侵染,最后菌丝凝结形成菌核,果肉肿大呈灰白色,使桑果无法食用,发生时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由于果桑种植的形式多样,有连片的种植也有零星的插花种植,给病害的防控留下许多安全死角,造成病害难以根治。广西桑椹菌核病已零星发生多年,曾经在个别果桑园暴发成灾,之所以会出现果桑园发病良莠不一,除了病原的积累之外,与各人的防控措施不当有较大关系,严重影响产业经济效益因此,需制定一套桑椹菌核病防治技术规程,为果桑种植户、技术人员及相关从业者提供技术支撑,保障广西果桑产业高质量、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标准编制简况成立编制工作小组广西团体标准《桑椹菌核病防治技术规程》项目任务下达后,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河池市蚕业技术指导站、百色市蚕业技术指导站、来宾市农业科学院等4个单位共同起草,按照标准编制要求和编写工作的程序,成立了编制工作小组,制订编制工作方案,确定标准制定的负责人及进度。收集整理文献资料编制工作小组成员根据任务分工开展了资料收集和调查研究工作。一是收集国内外有关桑椹菌核病防治的文献资料的查询、收集和整理工作,查阅前人对桑椹菌核病防治技术的研究情况和目前科学界对桑椹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二是组织技术人员到基层蚕业管理部门、蚕桑主产区桑园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了解和掌握当前各地区桑椹菌核病发生动态及防控方法,以便确定标准的调查方法和防治时期,为规范我区桑椹菌核病防控技术提供普遍适用的技术依据;三是组织技术人员开展桑椹菌核病防治技术研发、防控药物筛选等工作。形成征求意见稿标准起草工作小组在经过资料收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经过编制小组成员反复研讨,确定了主要规范内容和技术指标,形成了《桑椹菌核病防治技术规程》标准的编制原则及纲要,并根据标准的格式和编写方法,按照GB/T1.1-2020的标准编写格式规定,起草编写了《桑椹菌核病防治技术规程》征求意见草稿。征求意见草稿经标准编制小组反复讨论、修改、专家认证后,于2022年10月底编写形成《桑椹菌核病防治技术规程》广西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标准编制原则本标准的格式和编写方法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本标准的内容,保证标准的编写质量。本标准是在充分收集相关资料和文献,分析桑椹菌核病综合防控当前现状,在现有国家、行业标准相关桑椹菌核病综合防控技术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广西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桑园管理、桑园桑椹菌核病发生等生产技术及实际情况,使制定的标准符合产业生产技术水平,体现标准的特色性、实用性和先进性。标准主要内容验证分析病害浸染时期的探索试验2013年1~3月试验桑花不同时期接种病原后的发病情况。采用“子囊盘涂抹法”和“子囊孢子点液法”两种方法分别在桑果幼花期、开花期、幼果期等3个时期进行接种,探索病害浸染时期试验,每处理3次重复。试验结果显示:幼花期接种的发病率最高,其次是开花期,最后是幼果期接种基本不发病。说明幼花期是病原入侵的关键时期,其次是开花期,幼果期后不被侵染;囊盘涂抹法接种发病率高于子囊孢子点液法。表1桑椹菌核病病原接种不同花期致病力试验处理总果粒数(粒)病果粒数(粒)发病率(%)病情指数(%)CK清水601000幼花期子囊盘涂抹法83630736.736.7子囊孢子点液法77128136.427.6开花期子囊盘涂抹法2857426.022.3子囊孢子点液法3916115.611.6幼果期子囊盘涂抹法31510.30.2子囊孢子点液法265000通过试验明确了桑椹菌核病的侵染时期是幼花期和开花期,对于病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时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环境条件对菌核萌发影响2014年,分别试验了温度、湿度和光照对菌核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1)温度:菌核萌发温度范围在5-20℃之间,在水分充足条件下10-15℃菌核萌发率最高达到100%;10-20℃范围内菌核子实体随着温度的升高,子实体的生长速率越快,生命周期越短;15-20℃子囊盘展开最大而且肥厚,散发出大量子囊孢子粉,即为菌核萌发子实体及其生长发育的最佳温度。(2)湿度:RH25%左右干旱条件下,即使温度适合,菌核也不能萌发;RH50%左右,埋入土层的的菌核能够萌发,并从土壤缝隙中向上生长,子实体高度仅达地面;RH75%左右时,菌核萌发率明显增多,当达到RH90%左右时,菌核萌发率达到100%,产生的芽数也相对较多,子实体肥厚。(3)光照:光照不是菌核萌发形成子实体的必要条件,但是光照能抑制子实体柄的伸长,促进子囊盘的生长发育,反之促进子实体的伸长,抑制子囊盘的发育。表2不同土壤湿度对菌核萌发的影响土壤含水量观察菌核数量(粒)萌发数量(粒)萌发率(%)RH25%20000RH50%2004723.5RH75%20015678.0RH90%200200100.0最佳防治时期的探索2016年以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作为不同时期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初花期+盛花期相对防效为84.98%表现最好,其次初花期+末花期相对防效为74.78%;最后盛花期+末花期相对防效56.10%;②只一个时期用药的对比中,以初花期用药防治效果最好,相对防效为67.50%;其次盛花期相对防治60.20%,最差是末花期,相对防治53.66%。从病原菌的侵染时期接种试验中得知,病原菌侵入的关键时期是幼花期和开花期,因此,建议从幼花期开始进行桑椹菌核病的防治。表122016年桑椹菌核病不同时期药效防治试验项目CK50%腐霉利WP1000×喷药时间2/6初花期√√√√√2/13盛花期√√√√√2/20末花期√√√√√调查日期及相对防效3/11发病率%25.566.113.6811.0218.598.6619.3419.19相对防效76.0985.6156.8827.2866.1024.3424.913/18发病率%52.8915.688.789.8818.9021.2915.0923.22相对防效70.3683.4081.3264.2659.7671.4656.103/25发病率%90.1215.5312.6712.4820.9521.0413.7118.04相对防效82.7785.9486.1576.7576.6584.7879.98平均发病率%90.1215.538.3811.1319.4817.0016.0520.15平均相对防效%76.4184.9874.7856.1067.5060.2053.66防治效果及安全期测定2016年1-4月在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果桑园内进行4种农药对桑椹肥大性菌核病的田间药效试验和农药残留。结果显示,4种药剂防治区的桑果发病率均远低于对照区,相对防效均达到了80%以上,尤其以50%多菌灵WP和70%甲基硫菌灵WP的防效分别达到94.79%和96.23%,而80%代森锰锌和50%腐霉利的防效也分别达到81.18%和82.77%,说明4种杀菌剂对桑椹菌核病都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表34种药剂对桑椹肥大性菌核病防治效果药品名称调查时间3月11日3月18日3月25日使用浓度发病率%发病率%发病率%相对防效%清水25.5652.8990.1250%多菌灵7507.117.217.2192.0070%甲基硫菌灵10003.825.055.0594.4080%代森锰锌60014.9816.1016.9681.1850%腐霉利10006.1113.0615.5382.77农药残留检验结果显示,药后40d农药成分的残留量检验,结果显示50%多菌灵残留量3.90mg/kg,比国家标准0.5mg/kg超标7.8倍;70%甲基硫菌灵残留量1.34mg/kg,比国家标准0.5mg/kg超标2.68倍;80%代森锰锌残留量2.10mg/kg和50%腐霉利残留量0.98mg/kg,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残留标准(5mg/kg)。国内同类标准制修订情况及与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关系与同类标准区别《DB42/T1624-2021果桑菌核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B50/T542-2014果桑桑椹菌核病防治技术规程》、《DB51/T2461-2018桑椹菌核病防控技术规程》三个地方标准分别针对湖北省、重庆市和四川省的桑椹菌核病的防治进行规范。经过详细比对,这三个规程提及的病源与广西的桑椹菌核病应同属类病原,但病害的发生时间不尽相同,防治策略和方法上也略有差异。而此规程主要结合广西的地理气候、果桑栽培品种、以及地方栽培模式对桑椹菌核病的发生防治进行编制,旨在针对广西桑椹菌核病发生情况提出综合防治措施,文中提出了桑椹菌核病监测和防治适期,针对广西桑椹菌核病防治提出了较为详细的防治措施。《DB45/T433-2007桑树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主要是对桑树部分病虫害编制的综合防治技术规程,对桑园部分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进行了概括,提出了化学防治适期和综合防治的常用农药,但是并未提及桑椹菌核病防治进行规范。创新点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霜少无雪、气候温和、春天经常有回南天气使得空气闷热潮湿的气候特点,对广西桑椹菌核病的菌核萌发和菌丝生长非常有利,直接决定了广西桑椹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