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1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对应学生用书第176页)考点1eq\a\vs4\al(|)从“理想”到“现实”的实验——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国际: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2)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在各地发动叛乱。2.内容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不论企业大小,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产品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3.性质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4.影响(1)积极方面: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2)消极方面: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遭到广大农民的反对。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经济危机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2.内容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转让给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商业方面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分配制度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3.性质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4.影响(1)经济①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②1925年,国民经济基本恢复,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初步好转。(2)政治:克服了政治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轻巧识记]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理解—史料研习归纳]新经济政策史料一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农民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史料二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史料解读](1)由史料一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实质和列宁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认识可知,列宁认为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是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生产;在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手段。(2)由史料二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可知,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归纳新经济政策的特点。你认为列宁的思想存在什么局限?[提示]特点:在无产阶级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生产;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局限:没有摆脱无私有制、无市场经济的传统社会主义思想观念的束缚。(2)如何理解史料二中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提示]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关系发展生产。(3)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上,列宁的指导思想有何变化?[提示]由直接过渡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史论归纳]对新经济政策的评价(1)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新经济政策充分说明利用商品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性。(2)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苏俄政府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得到恢复和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3)新经济政策是无产阶级国家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和方法,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工农联盟,最后战胜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4)新经济政策反映了在苏俄这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它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保证了苏俄稳步地向社会主义过渡。(5)苏俄政府采取的新经济政策大大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列宁在1921年指出:“我们那时已经认为,革命的发展、斗争的发展的道路,既可能是比较短的,也可能是漫长而艰辛的。但是,在估计可能的发展道路时,我们多半(我甚至不记得有什么例外)都是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建设这种设想出发的”。这段话表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原因包括()【导学号:62160107】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急于求成的心理B.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性质认识不足C.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困难有充分认识D.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结果做两手准备A[根据材料“都是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建设这种设想出发的”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原因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急于求成的心理导致的,故A项正确。]2.有学者认为俄国的某项政策“使全国变成一个大军营,把全国的生产和消费统统集中到国家手里,取消商品买卖,取缔市场,党内外均实行战斗命令制,引发农民的严重不满和坚决反抗”。其中“引发农民的严重不满和坚决反抗”的是()A.余粮收集制 B.固定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 D.生产合作社A[材料中“使全国变成一个大军营,把全国的生产和消费统统集中到国家手里,取消商品买卖,取缔市场,党内外均实行战斗命令制”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是余粮收集制,故A项正确。]3.租让制理论是列宁提出的一种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列宁说:“租让——这是同先进国家的资本主义的联合”,这是同先进国家中的先进财政资本的经济合作、联合和统一。列宁提出实行“租让制”的主要目的是()A.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B.与西方国家友好往来C.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A[租让制是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其目的是适应苏俄当时小生产者为主体的生产力水平需要,利用资本主义的私有制经济,促进苏俄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4.1927年,苏俄有45.1%的富裕农民户和富农户进行承租土地活动,出卖劳动力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35.4%,使用雇佣劳动户占农户总数的19.8%。这一现象的主要影响是()A.积累工业建设的必要资金B.推动新经济政策的完善C.实现向农业合作化的过渡D.促进城乡资本主义发展D[根据材料可知,这种形式的经济所产生的利润大部分进入私人财富,故A项错误;至1927年新经济政策已经无法适应苏联工业化的需求,故B项错误;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是向集体化过渡的有效形式,故C项错误;“富裕农民户和富农户进行承租土地活动,出卖劳动力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35.4%,使用雇佣劳动户占农户总数的19.8%”是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故D项正确。]考点2eq\a\vs4\al(|)从“剥夺年代”到“减速脱轨”——“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及改革[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背景(1)1924年,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2)苏联是只能依靠从国外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2.形成过程(1)工业化之路概况1925年12月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正式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1926年起进入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1928年后,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实现了国家工业化问题形成了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2)农业全盘集体化①提出: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②成果:1932年,苏联宣布“完成全盘集体化”;消灭了富农阶级。③评价: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条件,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3.标志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4.表现经济上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推行单一公有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政治上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党中央的权力又高度集中于斯大林思想上形成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以及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5.影响(1)经济上: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了动力。(2)政治上: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但维系了政局的稳定。(3)思想文化上:统一了全国人民的意志,但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轻巧识记]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二、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2)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2.内容(1)农业①措施: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②结果:农业有所好转,但冒进思想和恶劣气候使其再度出现危机。(2)工业①措施: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②局限性: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3)政治: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进行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活动。3.评价(1)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2)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三、勃列日涅夫改革1.措施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2.结果(1)冲击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军事实力、综合国力增强,成为超级大国。(2)由于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和过分追求稳定,改革步伐缓慢下来,经济停滞下降,苏联陷入困境。四、戈尔巴乔夫改革1.内容经济制定“加速发展战略”政治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倡导“民主化、公开性”;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国家结构提出“更新联盟”的构想2.影响(1)八一九事件后,苏联国家政权发生质变,各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2)1991年12月21日,《阿拉木图宣言》签署,苏联完全解体。[轻巧识记]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和挫折[理解—史料研习归纳]斯大林时代社会主义的探索史料一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并废止1921年签订的英苏贸易协定。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做斗争”。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史料二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就是到1937年之前,同一时期的西方正陷于经济萧条,苏维埃的机器产量和金属制造业增长了14倍。苏联已在德国和美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工业强国。——以上史料均摘编自皮特·N.斯特恩斯等著《全球文明史》[史料解读](1)史料一中斯大林强调了重工业建设的原因。“和共产国际做斗争”苏联面临帝国主义的封锁敌视;苏联的重工业基础薄弱;发展重工业对国防建设的重要性。(2)史料二说明了斯大林时期工业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解读史料时注意数据的变化。苏联成为世界第三大工业强国说明苏联制定完备的五年计划,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史料运用](1)史料一指出了斯大林强调重工业建设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联为此采取的措施。[提示]措施: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优先、片面发展重工业;实行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化解决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条件。(2)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时期工业化建设遇到“瓶颈”的原因及其启示。[提示]原因:排除市场体制,倚重计划体制;国际形势的变动,如西方经济危机的恢复等。启示:适时调整经济政策与模式;积极利用国际机遇,与世界经济密切联系。[史论归纳]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和特点1.形成原因(1)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2)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分集中的重要的客观因素。(3)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4)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及理论上的失误、思想方法的绝对化等,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2.特点(1)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牺牲农民利益以实现工业化;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单一的公有制。(2)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史料一赫鲁晓夫所进行的经济管理体制改组作为战后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对后来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应该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开拓者。他勇于突破旧的模式,探索新的道路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但是,他毕竟受到历史局限性的束缚,对社会主义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病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还缺乏全面的、深刻的认识,因此也就不可能产生成熟的改革理论和思想。——《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史料二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史料三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认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一位苏联杂志主编讽刺戈尔巴乔夫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氏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史料解读](1)史料一反映了对赫鲁晓夫改革的全面认识和评价。解读史料注意转折词“但是”的运用。史料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改革者,同时说明赫鲁晓夫是一位失败的改革者。(2)史料二反映了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心在重工业方面,特别是在军事工业方面,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未得到解决。(3)史料三反映了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否定,形象地说明了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史料运用](1)史料一是如何看待赫鲁晓夫改革的?[提示]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赫鲁晓夫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改革不会成功。(2)根据史料二,指出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什么?结果如何?[提示]重点:放在重工业上。结果:导致苏联人民生活水平落后。(3)史料三是如何看待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提示]戈尔巴乔夫剥卷心菜的过程就是其改革的过程,先改革经济,未取得成效后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在政治上,倡导“民主化”“公开性”,实行多党制,最后使问题全都暴露,导致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指向“肿瘤”,“肿瘤”是指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体现了戈尔巴乔夫否定了党的领导,否定了社会主义方向,从而造成苏联解体。[史论归纳]战后苏联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措施“斯大林模式”存在的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下放权力到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经济管理产业结构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滞后赫鲁晓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上;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因困难重重而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劳动者态度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分配制度“大锅饭”现象严重实行物质奖励和多劳多得政策[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下表为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世界的排名。由此可知苏联()项目年份1913年1928年1937年工业生产总值552电力15103钢553A.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B.经济持续稳定发展C.计划经济取得显著成就 D.成为外向型经济国家C[材料不能体现农业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1913—1928年的数据变化可知,经济并非稳定发展,故B项错误;1928年实行计划经济后,苏联的工业经济世界排名迅速上升,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苏联工业品内销还是外销,故D项错误。]2.1957年,赫鲁晓夫把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把中央部所辖企业下放给经济行政区和地方管理;1961年,又把全国分为17个大经济区,设立国民经济工作协调和计划委员会直接领导;1963年,把105个经济行政区合并为47个,设立苏联部长会议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统一领导。由此可见,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A.体制改革步子过大操之过急B.政府部门机构重叠职责不清C.计划管理体制得到一定削弱D.缺乏明确思路导致前后矛盾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赫鲁晓夫经济改革中的经济区的划分前后变化很大,管理这些经济区的部门也在变化。由此可见,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缺乏明确思路导致前后矛盾,故D项正确。]3.1955年,苏联《关于修改农业计划工作方法》的决议规定:农业发展由各区执行委员会下达计划任务,由集体农庄和农庄庄员根据需要自行确定各种作物的播种面积,国家计划委员会只负责农业发展的远景规划和协调平衡工作。这一做法()【导学号:62160108】A.恢复了苏俄的新经济政策B.提高了庄员的生产积极性C.突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形成了合理的工农业比例B[根据材料“由集体农庄和农庄庄员根据需要自行确定各种作物的播种面积,国家计划委员会只负责农业发展的远景规划和协调平衡工作”可知,农民由此获得了一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这必然有利于庄员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故B项正确。]4.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当时苏联政府试图()A.发展私营企业 B.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C.放弃斯大林体制 D.推行市场经济体制B[根据材料“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可知,苏联政府试图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故B项正确。](对应学生用书第181页)◎2012—2017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考纲卷别“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全国卷Ⅰ2014·新经济政策;2013·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3·斯大林模式——全国卷Ⅱ——2016·斯大林模式和工业化成就;2015·斯大林模式;2013·斯大林模式2017·《赫鲁晓夫回忆录》不同年代的不同版本全国卷Ⅲ————2017·赫鲁晓夫农业方面的改革考情分析从考情统计来看,全国卷的命题主要集中在斯大林模式和新经济政策两大知识点上,尤其是斯大林模式这一考点,全国卷每年都变化角度,反复命题。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属于长效热点,价值观的引领以及热点的渗透两种考查方式在备考时更应加以重视。◎高考命题探究——找规律立足时空观念——主干知识迁移考1.(2010·全国卷)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B[本题迁移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材料中关键语句是城市的工人、水兵等到农村征粮,体现余粮征集制,故选B项。]2.(2013·全国卷Ⅱ)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B.推动了计划经济模式的形成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B[注意时间信息:1931年。当时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苏联必须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斯大林的话体现了他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推动下,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故选B项。][名师点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是本讲主干知识,高考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立足时空观念运用新材料,考查学生对这一内容的理解以及对其发生的背景、原因、主要特点及影响的认识。立足历史解释——方法能力创新考3.(2014·全国卷Ⅰ)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D[材料反映了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钾矿的行为,不涉及技术基础,也没有违背计划经济指令,排除A、B两项;一个由苏联自行建设,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不能体现完全依赖外资,排除C项;“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与新经济政策在工业上的措施类似,故D项正确。]4.(2013·全国卷Ⅰ)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1952年”这一时间信息。材料中的“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信息,意在说明斯大林模式彻底地解决了苏联的粮食问题。A、C两项与斯大林模式下农业长期落后的真实状况不符,排除;加快工业化是由当时苏联面临的国际环境决定的,时间上与材料不符,B项错误。][名师点拨]全国卷对斯大林模式考点的命题,所考查的结论并非全部来源于教材,有时需要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空间条件下进行思考,得出新结论。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考题考查历史解释素养能力的特点。立足唯物史观——学科理论引领考5.(2015·全国卷Ⅱ)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贡献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苏联工业化的相关史实分析。斯大林执政时期,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从1930年、1931年苏联的粮食产量与出口量分析,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太多,说明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A项符合题意。]6.(2016·全国卷Ⅱ)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B[材料的核心信息是1932年以后美国人对苏联的关注增多了,因为这一时期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而美国深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人希望从苏联的建设中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故选B项。][名师点拨]斯大林体制在短期内的高效运作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它也存在着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的严重缺陷。第5题和第6题分别考查了斯大林模式的缺陷和意义。这些命题立意以唯物史观引领进行考查,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到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树立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重要手段的正确观念。立足家国情怀——社会热点隐性考7.(2017·全国卷Ⅲ)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A[根据材料中“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可以看出,赫鲁晓夫针对斯大林时期农业集体化造成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注重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A项正确。]8.(2017·全国卷Ⅱ)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D[“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D项正确。回忆录带有作者个人主观色彩,且版本内容受时代局限,A项错误。回忆录和相关研究著作均带有主观性,无法判断哪个可信度更高,B项错误。不能以版本的新旧作为判断接近历史真相的尺度,C项错误。][名师点拨]改革是当今的热点话题,家国情怀强调关注社会,关注民生。赫鲁晓夫改革是在维持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局部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将重点放在农业上是因为经济上最尖锐的问题是农业发展的长期滞后,成为苏联社会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高考仿真演练——明趋向1.尤·布尔金在《三个列宁》中认为:十月革命的列宁在思想和行动上完全以阶级观点为依据……后来的列宁越来越不像马克思主义者,而是渐进的“改良主义者”。列宁的“改良”是指()【导学号:62160109】A.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B.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C.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取消实物配给制实行自由贸易B[固定粮食税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能体现改良的特点,故A项错误;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是列宁采用的退一步进两步的策略,采用向社会主义缓进而非激进的措施,故B项正确;无论在内战时期还是内战后,苏俄(联)都有不同程度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改良无关,故C项错误;D项“自由贸易”说法过于绝对,错误。]2.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列宁探索建立新社会的尝试,它与人民公社化运动一样凝聚了一代人的记忆。二者遭遇挫折的共同原因在于()A.都以支持军事斗争为中心B.都强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C.都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D.都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非常时期(战争背景下)”实行的“非常政策”,以集中一切力量赢得战争,由于超越了苏俄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战争结束后即遭到国内工农力量的反对,随即为新经济政策所取代;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违背生产力水平和基本国情的情况下盲目变革生产关系的重大失误,因而给国民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困难,D项符合题意。]3.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这表明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目的是()A.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B.发展生产力,逐渐向社会主义过渡C.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经济D.利用物质利益调动人民的积极性B[根据材料中“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可知,列宁此处谈到的是调整生产关系以提高生产力,这表明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生产力,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做准备,B项符合题意。]4.1956年3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决议,决定普遍实行按月预支现金和年终结算的劳动报酬制度,不少集体农庄还试行有保障的货币工资制度。这些做法()A.促进了苏联农业的迅速发展B.改变了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局面C.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D.使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一定成效D[通过现金、劳动报酬和放权给集体农庄的方式,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苏联的农业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故D项正确。]5.根据表格内容可以推知,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苏联()苏联1965-1982年工业年均增长表年份产值1966-1970年1971-1975年1976-1980年1982年工业总产值8.5%7.4%4.4%2.8%农业总产值3.9%2.5%1.7%4.0%A.国民经济发展停滞 B.工农业产值差缩小C.经济改革出现困境 D.综合国力水平下降C[苏联1965-1982年工业产值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故A项错误;材料列举的是工业和农业产值年均增长比例,而非工业和农业产值的变动情况,故B项错误;工农业总产值后期增长乏力,表明苏联受制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改革陷入困境,故C项正确;综合国力水平下降缺乏详细的数据资料作为依托,故D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启示:重视农业,关注民生[学术前沿][理论阐释]重农、民生、和谐问题是近年来持续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罗斯福新政、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涉及的农业政策与举措、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措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福利国家”的建立、苏联解决民生问题的探索与失误等,都体现了国家追求公平、公正、正义的社会目标,达到国家稳定、造福民众的目的。高考命题中,与这一热点相关的古今中外历史上有关发展农业改善民生的历史举措和政策、民生与和谐思想等必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运用点拨]1.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1)罗斯福新政“以工代赈”。(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福利国家”的建立等。2.社会主义苏联的经济政策(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余粮收集制、实物配给制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引发危机。(2)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实行自由贸易,使劳动者获得了一定的生产、分配的自主权,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3)斯大林模式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苏联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保险合同标的及详细保险条款
- 美容香脂霜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2024年度智能工厂生产线升级改造合同
- 2024年度彻砖生产技术转让合同
- 擀面杖烹饪用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4年度充电桩设备出口贸易合同
- 2024年度玻璃幕墙清洁保养合同
- 摄影器具包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4年度商业地产租赁及装修补偿合同
- 唇色调和剂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股骨骨折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 生理学课件:第十章 感觉器官
- 《配送中心运营管理实务》 教案 第15课 送货作业管理
- 实验室管理 第五章 实验室设备、器材管理
- 《强化学习理论与应用》环境
- 零星维修服务方案
- 房租、水、电费(专用)收据Excel模板
- 学生矛盾纠纷化解记录表
- 数学教育概论 第3版
- 系统气密、置换及动设备空试记录
- 2023年中考英语写作高级替换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