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惠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发掘表明在泰山为中心的海岱地区,分布着若干座史前城址,其中以焦家城址最具代表性。焦家城址范围内发现了城墙、壕沟、大型墓葬、祭祀坑等丰富的文化遗迹2000余处,出土玉器、彩陶、白陶、黑陶等各类文物万余件。据此推断,焦家城址处于A.旧石器时代早期B.旧石器时代晚期C.新石器时代早期D.新石器时代晚期2.上古时期,中华大地新石器文化星罗棋布,氏族部落林立,部族集团互不统属。但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将本属于不同部族的“五帝”描写成一系,黄帝为五帝之首,后四帝都是黄帝的后裔。司马迁此举A.还原了客观历史B.蕴含了“大一统”的理念C.受到礼乐制影响D.记录了华夏族形成的历程3.东晋时期,统治者在辖区流民较集中的地区,设立侨州郡县,由侨姓大族担任侨置机构的官员,对侨姓大族门下“私附”也免除其租税徭役负担。这些举措A.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B.减轻了民众的赋役负担C.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D.凸显了门阀政治的特征4.据唐代《关市令》记载,市司官员每旬要定期对市场上的商品进行评估,按照质量好坏定为上、中、下三种价格,并制定市估文簿呈报州郡备案,五谷时价还要报送户部审核。唐政府此举意在A.维护民众利益B.加强中央集权C.规范市场秩序D.厉行抑商政策5.辽朝科举制度仿效唐宋,有明经、词赋等科目,经史、文学是重要的考试内容。辽初禁止契丹族士子参加科举考试。辽中后期,一些契丹士子甚至是皇族子弟顺利参加科举,并考中进士。这种变化说明辽朝A.奉行重文轻武的政策B.深化中原文化认同C.社会群体流动性增强D.缓和南北民族矛盾2025届惠州一调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6.明朝万历年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赋役合并、计亩征银”的一条鞭法。对此时人评价道:“今科差于地者,不过曰计地而差,则地多之富家无可逃。然此务本之人也,与其使富商大贾逐末者得便,宁使务本者稍宽,不犹愈(较好)乎?”该观点认为,一条鞭法A.导致抑本务末的作用B.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C.加速社会结构的解体D.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7.19世纪70年代,日本侵台,新疆形势严峻,清廷发起第一次海防大讨论。李鸿章基于防范日本的重要性,强调海防建设优先,一部分官员认为塞防更急,左宗棠则提出海防与塞防并重的意见,最终为清廷所采纳。这场讨论表明,清政府A.改革与守旧势力斗争激烈B.对外政策逐渐趋于强硬C.洋务运动取得了显著成效D.近代国家安全意识萌发8.1919—1920年,李大钊先后发表《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认为孔子之道适应了专制时代的社会生活需求,当社会物质生活发生激烈变动后孔子之道必然动摇。这表明当时A.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B.新的思想理论得到传播C.国人救亡方式发生改变D.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动摇9.1946年“五一”劳动节,中共中央发表社论,指出“工会一方面要说服资本家改善工人的待遇以提高劳动热情……另一方面,工会也要说服工人,不向资本家提过高的要求。”这一主张A.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B.有利于第二条战线的巩固C.贯彻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D.借鉴了斯大林模式的经验2025届惠州一调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10.下图为1956年出版的年画《提高技术,争取更大的节约》,描绘了两位车间女工人正在钻研生产工艺的场景。该作品A.展现了女性投身工业化建设的热情B.彰显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C.表明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D.体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11.公元9年罗马颁布的《奥古斯都婚姻法》规定:只要被释奴愿意结婚,庇护人不能强迫他们发誓不娶或不嫁。被释奴若只生育一个孩子,庇护人可继承其财产的一半;若生养两个孩子,庇护人可以继承其财产的1/3;若生养三个孩子或以上,则庇护人无权继承其财产。这些规定A.旨在维系帝国的稳定繁荣B.加速了罗马帝国对外扩张C.源于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D.削弱了奴隶主的政治地位12.日本大化改新期间,贵族奴隶主的屯仓、田庄一律被收归国家所有,变成公地。同时,国家对大夫以上官僚贵族赐给一定数量的土地和人口,称为“食封”(俸禄),对凡六岁以上公民授予一定的土地,称“口分田”。这些举措A.导致日本土地兼并加剧B.为日本的社会转型奠定基础C.削弱了德川幕府的统治D.瓦解了日本庄园制度的根基13.17—18世纪英国商贸机构表(部分)时间机构1688伦敦劳埃德商船协会成立1706伦敦太阳火险公司成立1773伦敦证券交易所成立据上表可知,当时英国A.商业经营方式发生改变B.世界商业霸权开始转移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D.英国工业革命蓬勃开展2025届惠州一调历史试题第3页共8页14.19世纪后期,欧洲探险队纷纷深入非洲内陆探险。这些探险队大多由各国政府资助或直接派遣,队员也多半是军人和冒险家。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非洲探险A.推动了黑奴贸易的发展B.导致世界殖民体系形成C.加速了非洲殖民化进程D.促进了非洲经济的开发15.1920年,苏俄在阿塞巴库召开“东方各民族代表大会”,参会的有来自近东、中亚及远东37个民族的代表。大会首次提出“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口号,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革命”理论。这A.促进了亚非拉民族运动的高涨B.扩大了苏俄在亚洲地区的影响C.巩固了苏俄新生的苏维埃政权D.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形势16.据统计,1960—1978年美国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百分比由40.1:54.6变为47.8:49.3;日本由28.2:71.8变为41.9:58;联邦德国由30.1:65.7变成45:53。据此可知A.科技革命加速世界经济格局变动B.信息技术引领社会生产变革C.产业结构变动加快社会经济发展D.科技发展推动劳作方式改变2025届惠州一调历史试题第4页共8页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学处于时兴时废、若有若无的状态。虽然封建统治者既需要利用学校这个工具,也还需要经学来装饰政治和统治人民;但士族不愿意庶族地主通过学校往上爬,夺取其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同时士族有做官特权,不一定要经过学校,他们又崇尚玄学反对儒家的礼法和繁琐的经学,因此士族既不愿意多办学校,也没有兴趣去办儒家式的学校。——摘编自毛礼锐、瞿菊农、邵鹤亭《中国古代教育史》材料二《颜氏家训》部分篇目主要内容卷名主题主要内容第一篇《序致》说明他撰写此书的目的是“整齐门内,提撕子孙”。第二篇《教子》以古代圣王的教子之法和当时因宠爱失教导致败亡的事例,说明对子弟不能爱而无教。第五篇《治家》讲了治家诸多的要素,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以及恭俭节用、诚信待人等美德。第八篇《勉学》作者对当时的士族子弟不务学业,凭借门第猎取高位的现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教育子弟们“人生在世,会当有业”,不学无术终会导致身败家亡。第十四篇《诫兵》要求子孙不以兵武取达、而要以儒雅为业。第十九篇《杂艺》论及书法、绘画、射箭、卜筮、算术、医方、琴瑟、博弈、投壶等。——摘编自徐梓、许少玲《颜氏家训何以被尊为“家训之祖”》材料三《颜氏家训》之所以被尊为“家训之祖”。它内容广博,涉及一个人一生的各个阶段、一个家族的世世代代各个方面;它分篇撰写、各有专门、分别标题的形式,不仅是对过去家训的总结和升华,而且对此后家训的发展,具有规范、约束乃至宰制性的意义。——摘编自徐梓、许少玲《颜氏家训何以被尊为“家训之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学没落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颜氏家训》的主要教育思想,并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颜氏家训的影响。(8分)2025届惠州一调历史试题第5页共8页18.公债(国债)指的是政府为筹措财政资金、大规模建设资金,凭借其信誉按照一定程序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一种格式化的债权债务凭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1950年初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强调公债“是为了胜利而发行的,全国人民均应踊跃购买”。各级政府成立公债推销委员会,积极动员城市工商业者、城乡殷实富户踊跃购买国债。一期公债发行后由于我国财政状况很快好转,没有再发行第二期。到1956年底,一期公债本息全部偿清。1969年5月,《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中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发债的财政政策。——摘编自苏泊《新中国第一笔国债发行始末》材料二1990—1999年我国国债发行情况(单位:亿元)年份19901991199219931994国债发行额93.3199.4395.6314.81028.9年份19951996199719981999国债发行额1510.91847.82412.13228.83702.1——摘自中国财政部《中国财政年鉴:1949—1999》(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发行的特点及其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我国国债发行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其原因。(6分)2025届惠州一调历史试题第6页共8页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时代特征具体情况17世纪是英国革命时代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的同时,科学革命也在英国达到高潮。这两大革命由此构成了一副17世纪的“双元革命”奇观。18世纪是英国剧变时代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改变了农业社会,引发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改变了时代潮流。19世纪是英国高峰时代英国站在世界的最高峰,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并且让整个世界向英国靠拢,去学习英国,走近代化道路。20世纪是英国衰落时代英国逐步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真正回归她“应有地位”的时代。——摘编自张娟、胡斌《从“革命”到“革命”:走在历史岔道上的英国》等围绕英国发展史,任选或补充一个时期,并运用世界史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以时代特征为题,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2025届惠州一调历史试题第7页共8页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9·11事件之后,美国为打击恐怖主义和保障能源供应,应对中国等国家在非洲的竞争,美国开始重新审视非洲的战略价值,加大对非洲的人道主义援助,帮助当地应对民生与公共卫生领域的挑战。但援助的同时依然附加政治性条件,例如通过援助推进当地军事安全建设以及政治自由民主等。——摘编自杜小林《冷战后美国对非政策的演变、特点及趋势》材料二中国对非洲官方发展援助方针与政策是基于南南合作的框架之下,提倡互惠互利,共同发展。2006年,中国政府提出与非洲地区构建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通过创新援助模式,集中在人力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农业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以及人道主义援助等领域对非洲进行援助,增强非洲受援国家的自主发展能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摘编自周尚思《中国与美国对非洲官方发展援助模式的比较分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1世纪美国援助非洲的背景和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1世纪中国援助非洲的意义。(6分)2025届惠州一调历史试题第8页共8页惠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答案DBDCBADB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CAABACBD1.【考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社会贫富分化【解析】通过材料“焦家城址范围内发现了城墙、壕沟、大型墓葬、祭祀坑等丰富的文化遗迹2000余处,出土玉器、彩陶、白陶、黑陶等各类文物万余件”,可知此遗址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依据教材知识“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父系氏族社会,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可以判断该遗址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故选D项。【答案】D2.【考点】汉代大一统观念【解析】根据材料“司马迁在将本属于不同部族的“五帝”描写成一系,黄帝为五帝之首,后四帝都是黄帝的后裔”,可知司马迁这种做法,是汉代大一统历史观整合神话传说的产物,故B项正确,A项错误。司马迁此举与礼乐制无关,排除C项。司马迁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祖先认同”的一元化,但华夏族形成的历程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故D项错误。【答案】B3.【考点】东晋门阀政治【解析】依据材料的关键信息“东晋时期”“由侨姓大族担任侨置机构的官员”“对侨姓大族门下‘私附’也免除其租税徭役负担”,结合东晋时期的统治特征,可知这体现了门阀政治的特点,故选D项。侨州郡县的设置导致地方机构的混乱和户籍管理的困难,也不利于南北民族的交融,故A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减轻民众负担的内容,而且民众涵盖面比较广,故排除B项。【答案】D4.【考点】唐代社会经济治理【解析】依据材料中关键信息“市司官员”“对市场上的商品进行评估”“呈报州郡备案”,可知这是唐代政府评估市场物价、规范市场秩序的行为,故选C项。唐政府此举出发点是规范市场秩序,并非维护民众利益和抑制商业发展,加强中央集权和材料无关,故ABD错误。【答案】C5.【考点】辽朝科举制度【解析】辽初参加科举考试的主要是汉族士子和汉化程度较深的渤海士子,禁止契丹族士子参加科举考试。辽中后期,一些契丹士子甚至是皇族子弟顺利参加科举,并考中进士。这种变化说明科举对辽国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契丹统治阶级也越来越重视这一制度,并积极利用这一制度来作为巩固其政权的工具,故选B项。重文轻武政策不符合契丹族的立国政策,故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辽朝对待契丹族士人参加科举态度的变化,无法体现社会群体性流动问题和民族矛盾缓和问题,故排除CD项。【答案】B16.【考点】明代赋役制度——一条鞭法【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时人认为一条鞭法将部分丁役负担摊入田亩之中,会加重“地多之富家”的负担,而“地多之富家”是务本业者,这会导致人民弃本务末,故选A项。材料强调一条鞭法不利务本,没有涉及国家的财政收入问题,故排除B项。明朝,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并未解体,排除C项。一条鞭法计亩征银的方式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答案】A7.【考点】清朝边疆危机【解析】19世纪70年代,面对日本侵略台湾以及阿古柏入侵新疆,清廷面临海上和陆上双重压力,清政府采纳海防和塞防并重的策略,这表明清政府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近代国防和国家安全意识,D选项正确。海防塞防的争论反映的是清政府国防战略问题,而非改革或守旧势力的争论,也不能体现对外政策是否趋于强硬,排除AB项。19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才刚刚兴起,另海防塞防之争也无法体现洋务运动的成效,排除C项。【答案】D8.【考点】马克思主义传播【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李大钊从物质变动由经济上来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观察分析中国近代社会的变动,这表明当时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传播,故选B项。李大钊的文章是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社会变迁,没有体现民主科学思想,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涉及国人救人方式,无法知晓是否改变,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只是李大钊个人对近代思想变动的认识,无法体现儒家思想统治地位是否动摇,排除D项。【答案】B9.【考点】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解析】依据材料,1946年五一节,中国共产党要求工会既要促进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又要避免工人提出过高要求,这实际上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对私营经济的保护和对工人权益的尊重,从而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目的,故C项正确。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故排除A项。1946年冬,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兴起,逐步发展为第二条战线,故排除B项。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禁止私人经营各种形式的企业,故排除D项。【答案】C10.【考点】一五计划【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1956年是中国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图片中两位车间女工人正在积极钻研生产工艺,展现了女性投身工业化建设的热情,故选A项。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私有制向公有制转变,材料未体现所有制变化,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女性在工业化建设中所占的比重,故排除C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可以通过统一规划和调配资源,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建设和技术创新,但图片中两位女性钻研生产工艺的场景未涉及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排除D项。【答案】A11.【考点】古代世界的帝国【解析】根据材料,罗马帝国颁布法律,一方面放松了对被释奴婚姻的限制,另一方面鼓励被释奴多生育孩子,这些都是为了增加人口而采取的措施。人口的增长不仅可以保障罗马帝国的兵力来源,也可以为生产提供劳动力,进而保障帝国的稳定与繁荣,所以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罗马帝国法律鼓励生育,无法体现是否加速了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故排除B项。鼓励生育人口与商品经济需要没有直接联系,故排除C项。材料中的措施并不会影响奴隶主的政治地位,且罗马法本质上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故排除D项。【答案】A212.【考点】中世纪的亚洲、日本大化改新【解析】日本在大化改新期间,全面学习“唐制”,将贵族奴隶主的土地收归国家所有,实行俸禄制、班田收授法等,为日本政权的封建化奠定了经济基础,推动其社会转型,故选B项。大化改新对公民授予土地,学习唐朝的均田制,公民所受之田不得买卖,排除A项。12世纪末日本才进入幕府政治时期,排除C项。日本的庄园制度在10世纪以后形成的,排除D项。【答案】B13.【考点】新航路开辟、商业革命【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引发欧洲的商业革命,各种协会、保险公司、商品交易所、证券交易所等纷纷成立,这些属于新的商业经营方式,故选A项。材料强调英国商业经营方式发生的变化,没有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故而看不出商业霸权开始转移到英国,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排除C项。材料时间是17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才兴起,排除D项。【答案】A14.【考点】西方列强瓜分非洲【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政府资助的军人、冒险家对非洲内陆的探险,有利于欧洲各国政府掌握非洲内陆的地理和人文资料,为其殖民扩张服务,故选C项。从19世纪开始,欧洲各国逐渐废除了黑奴贸易,排除A项。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于20世纪初,涉及到亚非拉地区,所以只针对非洲的探险不能直接导致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排除B项。这一时期的探险主要是为了殖民扩张,更多的是掠夺和破坏,排除D项。【答案】C15.【考点】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解析】苏俄召开的东方各民族代表大会,是苏俄力图通过和东方各民族共同反对帝国主义,来扩大苏俄在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亚洲地区的影响,故选B项。依据材料可知,会议主要影响的是亚洲地区,故排除A项。召开“近东、中亚及远东37个民族的代表”的会议不能解决当时苏俄国内的政治经济危机,故C项排除。1920年一战已经结束,故D项排除。【答案】B16.【考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解析】据材料可知,19601978年间,美国、日本、联邦德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脑力劳动者的比例上升,体力劳动者的比例下降。结合时代背景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生产过程逐渐智能化,智能因素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劳动力的构成上脑力劳动者比例逐渐提高,体力劳动者比例逐渐下降,故选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排除A项。19601978年资本主义劳动力结构变化的主要推动因素是科技发展,信息技术的概念相对狭窄,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二战后劳动力构成的变化,并未体现出社会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答案】D17.【考点】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解析】本题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为切入点,要求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一时期官学没落的原因,同时依据《颜氏家训》的内容概括家训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主要考察学生归纳解读历史信息和解读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考察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参考答案】(1)原因:社会混乱政局动荡,中央统治权威削弱;儒学陷入僵化,独尊地位遭到冲击;士族对于兴办官学并不重视。(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3(2)主要教育思想:重视家庭教育;提倡节俭、诚信、孝悌等传统美德,注重族人的道德修养;强调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育体系以儒学为核心,兼容佛道;教育内容广泛,注重对族人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影响: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家庭教育的发展;开古代家训之先河,对后世重家教、重家风传统的形成影响深远。(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18.【考点】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经济建设【解析】本题以新中国成立后的公债发行为主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第(1)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发行的特点及其影响。第(2)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我国国债发行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其原因。【参考答案】(1)特点:服务于经济恢复与发展;赋予国债爱国色彩;募集与还本付息均与物价挂钩;成立专门机构;效果明显。(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总分4分)影响:缓解了财政困难;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国家有计划的开展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为以后国家发行国债积累了宝贵经验和信誉。(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总分4分)(2)总体趋势:总体呈现增长趋势,1993年以后,发行额增长迅速。(2分)原因: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思想观念的解放;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共4分)19.【考点】英国的发展史【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从四个分期中挑选一个或自选一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展开论述。标题占2分,论述占6分,逻辑占2分,结论占2分。【参考答案(评分标准)】等次及得分评分标准一等(9~12分)标题明确,正确反映时代特征;至少从两个角度以上运用史实围绕主题论述;史实准确,阐述清晰,逻辑严密。二等(5~8分)标题较恰当,能反映时代特征;能够从两个角度以上运用史实予以说明;史实较准确,逻辑关系较清楚三等(0~4分)有标题,史实不够准确,逻辑关系不清;无标题,运用史实不够准确或无史实【示例一】论题:17世纪是英国革命时代论述:17世纪对于英国而言是一个革命性的时代,这个时期经历了深刻的政治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同时也迎来了科学思想的重大突破。表现在:政治上,17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标志着欧洲从旧的封建时代开始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央厨房合作合同范本
- Module7 Unit2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九年级上册
- 包装制品订购合同范本
- 动力柜安装合同范本
- 3人购车合同范例
- 公寓前台转租合同范本
- 冷链运输合同范本简易
- 加工装饰合同范本
- 出资赠与协议合同范例范例
- 第1课 两弹元勋国脊梁 许身国威壮河山-《邓稼先》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2024)
- 《多样的中国民间美术》课件 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 家政讲师培训课件
- 劳务合同协议书书
- 口服降糖药物分类详解
- 2024年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美版
- GB/T 44679-2024叉车禁用与报废技术规范
-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跟着节气去探究 全国通用
- 经典诵读比赛评分标准【精选文档】
- 高值耗材参考目录
- 步兵战斗动作
- 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敲起我的小木鼓》|苏少版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