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B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运用(共20分)(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静谧的夜晚,月光流转,竹影渐渐与地上的车位线相分离,显出参差不齐的样子;河边流tǎng①的河水,在月光下泛着银色的光晕,十分耀眼;远处,人声dǐng②沸的街道,灯火通明,美不胜收。夜市上,商贩们热情地招呼着游客,人们见异思迁的挑选着自己心仪的物品,吃着美味小吃……这样的夜晚给城市增添了几分烟火的气息,但又比白天美得更chúncuì③。1.(3分)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在下列横线处写词语。①

③2.(2分)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静谧 B.流转 C.美不胜收 D.见异思迁3.(7分)七年级某班准备开展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活动一】古人关于朋友的称呼有很多,如打破年龄、辈分差异而结成的朋友叫①,看上去平淡如水却重道义的朋友叫②。(2分)A。竹马之交

B.忘年之交

C.君子之交

D.布衣之交(2)【活动二】你制作了一个书签想要送给好朋友小语,请你在横线处仿写一句话,完成赠语。(2分)朋友是一本书,一本让你一生都读不完的书:朋友是一个港湾,一个可以让你的心灵休息的港湾;,。(3)【活动三】在“讨论怎样交友”这一环节中,大家对“网上交友的利与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人赞成网上交友,有人反对网上交友,双方各执一词。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服对方,借助下面的调查进行分析,请写出你的结论,不超过20字。(总人数:50)(3分)调查项目喜欢上网交友了解网友的真实身份见网友有过被网友欺骗的经历人数35295314.(8分)古诗默写。诗言志,歌咏言。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常借各种意象来营造意境,抒发情感。曹操在《观沧海》中,通过“①,②”来刻画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景象;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运用“③,④”来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通过“⑤,⑥”两句诗点明主旨,道出了漂泊天涯的游子内心的思乡之悲;《江南逢李龟年》中,杜甫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交往,通过“⑦,⑧”表达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之情。二、阅读(共50分)(一)(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夏老师的情义①至今我仍记得夏老师第一次进教室的时候,满教室飞翔的纸飞机与笑闹声都停了下来,整个教室刹那间就变得鸦雀无声。他静静地立在教室的前门口,以一种“我就知道你们会很吃惊”的表情在微笑。②他是个中等个头的中年男子,大眼睛、高鼻梁,气质甚是明朗。只是,他没有左小腿。他拄着单拐,木拐杖在左膝位置有个横向的支托,让他截肢后的左腿能安安稳稳放在上面。③他的第一句话就把大家逗乐了:“别的班主任都能像侦察兵一样悄悄潜入,看自己班上的孩子。我是不行的,50米之外,你们就会知道那是我,我的脚步会很隆重……”大家笑了起来,夏老师的话一下子破除了我们的忐忑。④夏老师不是一个世俗意义上有强烈胜负心的教师。我们班的数学平均分,比别的班高还是低,他从来没有提过。他看重的,是班里的孩子是否有生活自理能力,是否有纯真的笑容。⑤学校组织秋游,别班的老师在耳提面命“要注意安全,要仔细观察,想着回去如何写作文”,夏老师却带着我们野炊。从辨明风向、堆石砌灶开始,他教我们如何一步步在野外烤肉串和煮饺子。同学们带来了饺子馅和饺子皮,夏老师带来了两个巨大的竹匾。他将拐杖横过来,席地而坐,开始包饺子。他包的饺子一个个胖鼓鼓,神气活现地站着,而我们学着包的饺子,都扁塌塌地卧着。夏老师一锅又一锅地下饺子,先给那些拾柴禾、拎泉水的孩子盛上,他最后吃的,是我们包的那些塌扁的、化在锅里的面片汤。但夏老师毫无怨言,吃得很香:“我第一次包饺子,水平与你们差不多。谁的手艺不是从无到有?”⑥我们学校位于南京明城墙的脚下,风景优美但条件有限,没有除草机,每年暑假一过,操场上的草长得有半人高。于是,开学后的第一次包干劳动,就是在操场上拔草。夏老师拉着拐与我们一起拔,还准备了好几副粗线手套分发给大家。这是一桩苦活,与养尊处优的假日相比,尤其让人腰酸背痛,叫苦不迭。大家正喘着粗气,叫嚷着又被草丛里的蚊子叮咬了,胡乱拭去额头上的汗水时,忽然听到夏老师喊了一声:“看,晚霞!休息一刻钟,我们吹吹风,抬头欣赏一下。”这一刻钟里,西边的晚霞瞬息万变,像是在变幻光影的魔术。夏老师拄着拐杖,深情地说:“很多年以后,同学们,你们会忘了学校里学到的大部分知识,可是,你们会记得今天,记得手上磨出的血泡,记得拔出来的草被晒干的香味,记得咱们一起看晚霞的这一刻。生活不仅有苦恼,有磨砺,也有幸福的奖赏。千万别错过了这些奖赏。”⑦夏老师坦白告诉我们他当年找工作的坎坷。试讲后,这位缺失半条腿的师范大学毕业生,令许多学校的领导左右为难。最后,是我们学校的老校长一锤定音。老校长说:“录用他,不是同情他,而是他值得这份尊敬。青春期的孩子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苦恼:长得胖,长得瘦,长得矮,脸上有痘痘,变声比人家慢,学习成绩不稳定……可是,如果他们每天看到小夏老师生活的样子,能笔直地成长,这比讲多少大道理都管用!”⑧夏老师满怀感激地追忆这一切。他记得老校长千方百计省出经费,在他入职前将教学楼通往宿舍楼的碎石小径,改铺成平整的青砖路,并给他定制了一副底部包着牛皮的单拐。⑨夏老师带着我们学习、野炊、欣赏灿烂的晚霞,感受少年的忧伤与幸福。他说:“我只是将老校长给我的信任和爱,传递给你们。希望你们长大后,也能把这份信任和爱,传递给自己的孩子。”(作者:明前茶摘自《品读》有删改)5.(4分)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按照文章顺序,依次概括文章写了夏老师与同学们相处的哪几件事。①夏老师拄着双拐进教室,面对学生的玩闹,他幽默逗乐同学们;②;③④夏老师追忆找工作往事,让学生明白情义的重要。6.(4分)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他包的饺子一个个胖鼓鼓,神气活现地站着,而我们学着包的饺子,都扁塌塌地卧着。7.(4分)文章⑦⑧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8.(4分)与一些世俗意义上的老师相比,“我们”为什么更喜欢夏老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二)(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秋天的黄昏丁立梅①城里是没有黄昏的。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②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③选一处河堤,坐下吧。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④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⑤还有晚开的棉花呢。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⑥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⑦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你有些惆怅,因为,现在的你,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了。⑧竟然还见到老黄牛。不多见了啊。人和牛,都老了。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人的嘴里哼着“呦喝”“呦喝”———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⑨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还是村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设防。⑩突然听得有母亲的声音在叫:“小雨,快回家吃晚饭啦———”你忍不住笑,原来不管哪个年代,都有贪玩的孩子。⑪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你也该走了。再贪恋地望一眼这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圈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炒了吃。(选自《语文周报》读写版2013年第35期)9.(4分)本文写景以什么为序?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或短语。10.(4分)文章很多句子富有诗意美。请赏析第⑨段画线句“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这句话。11.(3分)文章第⑥—⑦段有什么作用?12.(4分)文章第②段作者认为“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这是为什么?请根据文章内容分点表述。(三)文言文阅读(共11分)【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乙】先生①曰:“诸公近见时少疑问,何也?人不用功,莫不自以为已知为学,只循而行之是矣。殊不知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便又有一层。着实用功,便见道②无终穷,愈探愈深,必使精白无一毫不彻方可。圣人道本无穷尽,问难愈多,则精微愈显。圣人之言本自周遍,但有问难的人,胸中窒碍③,圣人被他一难,发挥得愈加精神。若颜子闻一知十,胸中了然,如何得问难?”【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开【注释】①先生:指王阳明。②道:学说。③窒碍:阻碍。13.(3分)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文言语句方法提示解释(1)只循而行之是矣成语推断法:循规蹈矩(2)若颜子闻一知十课内迁移法: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3)择其善者而从之查阅词典法:①擅长、善于;②好;③好的方面,优点;④好处;⑤善事14.(2分)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15.(2分)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谈一谈“学”与“思”的关系。16.(4分)你的朋友小智在最近一次考试中成绩不太理想,他想让你给他一些学习方法的指导,请你结合以上三篇选文,给他一些诚恳的建议吧。(四)诗歌鉴赏(共4分)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7.(2分)本首诗的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18.(2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妙在何处?(五)整本书阅读(共4分)19.有人评价:“《朝花夕拾》一方面以儿童的视角追忆往昔,一方面又以成人的眼光审视过去。”请参照示例的形式,从供选篇目中任选一篇,结合文章内容写下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供选篇目:《五猖会》《狗·猫·鼠》示例:《琐记》一文中,作者一方面以儿童的视角回忆了衍太太对孩子们的种种“好”,如鼓励孩子们吃冰、打旋等;另一方面又以成人的眼光加以审视,发现衍太太其实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心术不正的妇人三、作文(共50分)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岁月轻轻划过指尖,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刻骨铭心,难以忘记。因为关于他(她)的记忆总是美丽的,芬芳的,能够温暖人心的,让你奋发向上的……请以“我的日子里,感恩有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贴近生活,刻画人物。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④内容不得抄袭,书写工整、美观,不少于600字。500600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共20分)(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静谧的夜晚,月光流转,竹影渐渐与地上的车位线相分离,显出参差不齐的样子;河边流tǎng①的河水,在月光下泛着银色的光晕,十分耀眼;远处,人声dǐng②沸的街道,灯火通明,美不胜收。夜市上,商贩们热情地招呼着游客,人们见异思迁的挑选着自己心仪的物品,吃着美味小吃……这样的夜晚给城市增添了几分烟火的气息,但又比白天美得更chúncuì③。1.(3分)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在下列横线处写词语。①

③2.(2分)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静谧 B.流转 C.美不胜收 D.见异思迁【答案】1.淌鼎纯粹2.D【解析】1.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和汉字书写。(1)tǎng——淌,流淌:液体流动。(2)dǐng——鼎,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3)chúncuì——纯粹:不掺杂别的成分。2.考查词语的运用。A.静谧:安静。此处形容夜晚安静,使用正确。B.流转:流动转移,不固定在一个地方。此处形容河水流动转移,使用正确。C.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此处形容街道灯火通明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使用正确。D.见异思迁:看见别的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此处用来形容游客随意挑选自己心仪的物品,使用不当。故选D。3.(7分)七年级某班准备开展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活动一】古人关于朋友的称呼有很多,如打破年龄、辈分差异而结成的朋友叫①,看上去平淡如水却重道义的朋友叫②。(2分)A。竹马之交

B.忘年之交

C.君子之交

D.布衣之交(2)【活动二】你制作了一个书签想要送给好朋友小语,请你在横线处仿写一句话,完成赠语。(2分)朋友是一本书,一本让你一生都读不完的书:朋友是一个港湾,一个可以让你的心灵休息的港湾;,。(3)【活动三】在“讨论怎样交友”这一环节中,大家对“网上交友的利与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人赞成网上交友,有人反对网上交友,双方各执一词。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服对方,借助下面的调查进行分析,请写出你的结论,不超过20字。(总人数:50)(3分)调查项目喜欢上网交友了解网友的真实身份见网友有过被网友欺骗的经历人数3529531【答案】(1)BC(2)示例:朋友是一棵大树一棵可以为你遮风挡雨的大树(3)示例:网络交友不安全,谨防上当受骗。【解析】(1)考查相关文化常识。A.竹马之交: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B.忘年之交:指忘掉年纪的差别成为朋友,多指年龄岁数差别大、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C.君子之交: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D.布衣之交:指显贵者与没有官职、地位低贱的人相交往。也指贫贱百姓间的交往。故两空分别选BC。(2)考查句子的仿写。可参照“朋友是一本书,一本让你一生都读不完的书”这一句式,阐述自己对“朋友”的理解。示例:朋友是一而镜子,一面你能看到自己不足的镜子。(3)考查观点的阐述。可根据图表,以“支持网上交友”或“反对网上交友”这主要观点展开阐述。注意不超过20字。示例:了解网友真实身分,慎重做好网上交友。4.(8分)古诗默写。诗言志,歌咏言。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常借各种意象来营造意境,抒发情感。曹操在《观沧海》中,通过“①,②”来刻画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景象;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运用“③,④”来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通过“⑤,⑥”两句诗点明主旨,道出了漂泊天涯的游子内心的思乡之悲;《江南逢李龟年》中,杜甫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交往,通过“⑦,⑧”表达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之情。【答案】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解析】考查对名篇名句和古诗文的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的“澹、竦峙、残夜、夕阳、天涯、岐王、度”等字词容易写错。二、阅读(共50分)(一)(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夏老师的情义①至今我仍记得夏老师第一次进教室的时候,满教室飞翔的纸飞机与笑闹声都停了下来,整个教室刹那间就变得鸦雀无声。他静静地立在教室的前门口,以一种“我就知道你们会很吃惊”的表情在微笑。②他是个中等个头的中年男子,大眼睛、高鼻梁,气质甚是明朗。只是,他没有左小腿。他拄着单拐,木拐杖在左膝位置有个横向的支托,让他截肢后的左腿能安安稳稳放在上面。③他的第一句话就把大家逗乐了:“别的班主任都能像侦察兵一样悄悄潜入,看自己班上的孩子。我是不行的,50米之外,你们就会知道那是我,我的脚步会很隆重……”大家笑了起来,夏老师的话一下子破除了我们的忐忑。④夏老师不是一个世俗意义上有强烈胜负心的教师。我们班的数学平均分,比别的班高还是低,他从来没有提过。他看重的,是班里的孩子是否有生活自理能力,是否有纯真的笑容。⑤学校组织秋游,别班的老师在耳提面命“要注意安全,要仔细观察,想着回去如何写作文”,夏老师却带着我们野炊。从辨明风向、堆石砌灶开始,他教我们如何一步步在野外烤肉串和煮饺子。同学们带来了饺子馅和饺子皮,夏老师带来了两个巨大的竹匾。他将拐杖横过来,席地而坐,开始包饺子。他包的饺子一个个胖鼓鼓,神气活现地站着,而我们学着包的饺子,都扁塌塌地卧着。夏老师一锅又一锅地下饺子,先给那些拾柴禾、拎泉水的孩子盛上,他最后吃的,是我们包的那些塌扁的、化在锅里的面片汤。但夏老师毫无怨言,吃得很香:“我第一次包饺子,水平与你们差不多。谁的手艺不是从无到有?”⑥我们学校位于南京明城墙的脚下,风景优美但条件有限,没有除草机,每年暑假一过,操场上的草长得有半人高。于是,开学后的第一次包干劳动,就是在操场上拔草。夏老师拉着拐与我们一起拔,还准备了好几副粗线手套分发给大家。这是一桩苦活,与养尊处优的假日相比,尤其让人腰酸背痛,叫苦不迭。大家正喘着粗气,叫嚷着又被草丛里的蚊子叮咬了,胡乱拭去额头上的汗水时,忽然听到夏老师喊了一声:“看,晚霞!休息一刻钟,我们吹吹风,抬头欣赏一下。”这一刻钟里,西边的晚霞瞬息万变,像是在变幻光影的魔术。夏老师拄着拐杖,深情地说:“很多年以后,同学们,你们会忘了学校里学到的大部分知识,可是,你们会记得今天,记得手上磨出的血泡,记得拔出来的草被晒干的香味,记得咱们一起看晚霞的这一刻。生活不仅有苦恼,有磨砺,也有幸福的奖赏。千万别错过了这些奖赏。”⑦夏老师坦白告诉我们他当年找工作的坎坷。试讲后,这位缺失半条腿的师范大学毕业生,令许多学校的领导左右为难。最后,是我们学校的老校长一锤定音。老校长说:“录用他,不是同情他,而是他值得这份尊敬。青春期的孩子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苦恼:长得胖,长得瘦,长得矮,脸上有痘痘,变声比人家慢,学习成绩不稳定……可是,如果他们每天看到小夏老师生活的样子,能笔直地成长,这比讲多少大道理都管用!”⑧夏老师满怀感激地追忆这一切。他记得老校长千方百计省出经费,在他入职前将教学楼通往宿舍楼的碎石小径,改铺成平整的青砖路,并给他定制了一副底部包着牛皮的单拐。⑨夏老师带着我们学习、野炊、欣赏灿烂的晚霞,感受少年的忧伤与幸福。他说:“我只是将老校长给我的信任和爱,传递给你们。希望你们长大后,也能把这份信任和爱,传递给自己的孩子。”(作者:明前茶摘自《品读》有删改)5.(4分)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按照文章顺序,依次概括文章写了夏老师与同学们相处的哪几件事。①夏老师拄着双拐进教室,面对学生的玩闹,他幽默逗乐同学们;②;③④夏老师追忆找工作往事,让学生明白情义的重要。6.(4分)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他包的饺子一个个胖鼓鼓,神气活现地站着,而我们学着包的饺子,都扁塌塌地卧着。7.(4分)文章⑦⑧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8.(4分)与一些世俗意义上的老师相比,“我们”为什么更喜欢夏老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答案】5.夏老师组织学生秋游,面对学生包的饺子,他积极鼓励;夏老师带着学生劳动时,引导学生欣赏晚霞,教育学生要热爱生活;6.“神气活现地站着”“都扁塌塌地卧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饺子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夏老师包的饺子和“我们”包的饺子不一样,他包的饺子更饱满、更好,表现了夏老师的能干。7.插叙,交代了身有残疾的夏老师找工作的坎坷和当上老师的不易;表达了他对老校长的感激之情,进一步突出了夏老师的情义;为下文写夏老师想把老校长的信任和爱传递给学生们做了铺垫。8.因为:①夏老师幽默风趣,性格乐观。第一次见面,就用风趣的话语破除了我们内心的忐忑,拉进了和我们的距离。②他眼光长远、教育有方。秋游时教我们烤肉串、包饺子,注重培养我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乐观的心态。③他言传身教,善于启发。与我们一起拔草、欣赏晚霞,教会我们如何面对困难,把生活中的磨砺变成财富。④他懂得感恩、有爱心。他把老校长对自己的信任和爱心奉献给我们,传递给我们。【解析】5.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第一空,由第⑤段内容可知,夏老师带“我们”秋游时,教“我们”烤肉串、包饺子,在吃“我们”的饺子煮的面片汤时还积极鼓励“我们”,据此可概括为“夏老师组织学生秋游,面对学生包的饺子,他积极鼓励”;第二空,由第⑥段“老师拄着拐杖,深情地说:‘很多年以后,同学们,你们会忘了学校里学到的大部分知识,可是,你们会记得今天,记得手上磨出的血泡,记得拔出来的草被晒干的香味,记得咱们一起看晚霞的这一刻。生活不仅有苦恼,有磨砺,也有幸福的奖赏。千万别错过了这些奖赏。’”可概括为“夏老师带着学生看晚霞,教育学生们不仅要学知识,更要热爱生活”。6.考查赏析语句。句中“神气活现地站着”“都扁塌塌地卧着”都采用了拟人修辞,赋予了饺子人的态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夏老师包的饺子卖相极好,而“我们”包的饺子趴成一团,表现了夏老师能干、心灵手巧,饺子包的好的特点。7.考查分析记叙顺序及其作用。第⑦⑧段运用了插叙的手法,即在对中心事件的正常的叙述过程中,插入一些有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主要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文章的中心思想更加鲜明。⑦段“夏老师坦白告诉我们他当年找工作的坎坷”交代了身有残疾的夏老师找工作的坎坷和当上老师的不易;⑧段“夏老师满怀感激地追忆这一切”表达了他对老校长的感激之情,突出夏老师的情义;为下文第⑩段“我只是将老校长给我的信任和爱传给你们,希望你们长大后,也能把这份信任和爱传给自己的孩子”做了铺垫,也体现出老校长没看错人,夏老师确实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值得被人尊重,同时升华了文章的主题。8.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结合第③段“他的第一句话就把大家逗乐了:“别的班主任都能像侦察兵一样悄悄潜入,看自己班上的孩子。我是不行的,50米之外,你们就会知道那是我,我的脚步会很隆重……”大家笑了起来,夏老师的话一下子破除了我们的忐忑”可看出他的幽默风趣,简单的话语逗乐了我们,破除了我们内心的忐忑。结合第⑤段“从辨明风向、堆石砌灶开始,他一步步教我们如何在野外烤肉串和煮饺子”的分析,秋游时教“我们”如何在野外烤肉串和煮饺子,夏老师关注学生生活能力培养和身心健康,有乐观向上的心态。可看出他目光长远、教育方法得当。结合第⑤段“他包的饺子一个个胖鼓鼓,神气活现地站着,而我们包的饺子,都扁塌塌地卧着”可知,把夏老师包的饺子与“我们”包的饺子进行对比,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夏老师包的饺子馅儿多、形状好,可看出他手巧、能干。结合第⑥段“开学后我们的第一次包干劳动,就是在操场上拔草。夏老师拄着拐与我们一起拔”,“‘看,晚霞!休息一刻钟,我们吹吹风,抬头欣赏一下’”,“‘很多年以后,同学们,你们会忘了学校里学到的大部分知识,可是,你们会记得今天,记得手上磨出的血泡,记得拔出来的草被晒干的香味,记得咱们一起看晚霞的这一刻。生活不仅有苦恼,有磨砺,也有幸福的奖赏。千万别错过了这些奖赏”的分析,夏老师与“我们”一起拔草、欣赏晚霞,教会“我们”如何面对困难,告诉同学们要看到生活中的美好的一面,要时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把生活中的磨砺变成财富。可看出他注重言传身教,善于启发诱导。结合第⑨段“‘我只是将老校长给我的信任和爱,传递给你们。希望你们长大后,也能把这份信任和爱,传递给自己的孩子’”的分析,他把老校长对自己的信任和爱心奉献给“我们”,传递给“我们”。可看出他心存感恩、懂得回报,让爱心延续下去。(二)(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秋天的黄昏丁立梅①城里是没有黄昏的。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②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③选一处河堤,坐下吧。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④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⑤还有晚开的棉花呢。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⑥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⑦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你有些惆怅,因为,现在的你,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了。⑧竟然还见到老黄牛。不多见了啊。人和牛,都老了。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人的嘴里哼着“呦喝”“呦喝”———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⑨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还是村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设防。⑩突然听得有母亲的声音在叫:“小雨,快回家吃晚饭啦———”你忍不住笑,原来不管哪个年代,都有贪玩的孩子。⑪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你也该走了。再贪恋地望一眼这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圈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炒了吃。(选自《语文周报》读写版2013年第35期)9.(4分)本文写景以什么为序?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或短语。10.(4分)文章很多句子富有诗意美。请赏析第⑨段画线句“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这句话。11.(3分)文章第⑥—⑦段有什么作用?12.(4分)文章第②段作者认为“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这是为什么?请根据文章内容分点表述。【答案】9.以空间方位为序;河堤——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河堤上——村庄在田野尽头。10.这个句子将黄昏时夕阳下的村庄比作披了锦锻,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表现秋天乡村黄昏的美丽,表达作者内心的喜爱以及对乡村生活的眷念之情。11.插叙了童年时有关棉花的回忆,用联想的手法,回忆美好童年,赞美秋天带来的收获和对母亲的怀念。12.①因为秋天的黄昏秋草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慈祥得如亲爱的老祖母,可以止息疲惫奔波的心;②繁华落尽的大片的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从不计较得失;③晚开的棉花可以幸福一个世界。【解析】9.考查分析写作顺序的能力。阅读全文,了解主要内容,找到写景的段落分析。选文从第③段“选一处河堤,坐下吧”一句后开始写黄昏景色,写作时不断变化观察的地点,由“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第④段“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第⑨段“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可知,作者从“河堤上”到“从河堤往下看”,再到“在田野尽头”。根据这些地点的转换可以判断作者采用了空间方位的顺序。10.考查赏析语句。“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这个句子将黄昏时夕阳下的村庄比作“披了锦锻”,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地表现秋天黄昏时村庄的美丽景色,烘托出温馨、愉悦的氛围,表达作者对村庄的喜爱以及对乡村生活的怀念。11.考查分析理解段落作用。选文回忆中的童年是美好的,对母亲产生的是怀念的感情。从第⑥段中“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第⑦段“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等描写抒情的语句中可以看出,文章⑥—⑦段是插叙,由看到的棉花想到童年在棉花中玩耍的情景,想起母亲冬夜给棉花捻籽准备用棉花做鞋做衣服的情景。插叙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有时会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紧凑等。这两段插叙了关于童年时棉花的回忆,既交代了童年时的美好生活,又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12.考查内容的理解。“丰满”在这里应该理解成充足,指大片的景色。“安详”意思是从容不迫、安静祥和,在文中指的是看到黄昏景色后内心的感觉。结合内容分析。选文第③段写河堤上的景色,草是“大片的”“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给人的感觉是像“亲爱的老祖母”,可以让“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第④段“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写收割后的大片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从不计较得失;第⑤到⑦段写晚开的棉花让作者陷入回忆,想起童年和母亲,幸福“被棉花填得满满的”。这些内容都体现了“安详和丰满”的特点,据此分析解答即可。(三)文言文阅读(共11分)【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乙】先生①曰:“诸公近见时少疑问,何也?人不用功,莫不自以为已知为学,只循而行之是矣。殊不知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便又有一层。着实用功,便见道②无终穷,愈探愈深,必使精白无一毫不彻方可。圣人道本无穷尽,问难愈多,则精微愈显。圣人之言本自周遍,但有问难的人,胸中窒碍③,圣人被他一难,发挥得愈加精神。若颜子闻一知十,胸中了然,如何得问难?”【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开【注释】①先生:指王阳明。②道:学说。③窒碍:阻碍。13.(3分)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文言语句方法提示解释(1)只循而行之是矣成语推断法:循规蹈矩(2)若颜子闻一知十课内迁移法: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3)择其善者而从之查阅词典法:①擅长、善于;②好;③好的方面,优点;④好处;⑤善事14.(2分)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15.(2分)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谈一谈“学”与“思”的关系。16.(4分)你的朋友小智在最近一次考试中成绩不太理想,他想让你给他一些学习方法的指导,请你结合以上三篇选文,给他一些诚恳的建议吧。【答案】13.(1)遵循(2)像(3)好的方面,优点。14.广泛学习且能坚定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15.“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二者相辅相成。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不能深刻理解,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实实在在地学习,则终究会疑惑而一无所得。16.示例:小智,不用太着急,找到好的学习方法更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学思结合,要善于提出问题,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多请教老师和同学,最后,要我们对学过的知识要定期去复习,这样既能很好的复习旧的知识,又能为学习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我相信你下次一定可以取得进步的。(①学习要定期去复习;②要学思结合;③要善于提问,多请教别人。【解析】13.考查文言词语理解。(1)根据成语推断法,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轻举妄动。现多形容一举一动拘守旧框框,不敢稍有变动。循:遵循。“只循而行之是矣”意为:只要遵循(所学的去做)就可以了。循:遵循。(2)根据课内迁移法,“未若柳絮因风起”意为: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若:如、像。“若颜子闻一知十”意为:像颜回听到一件事可以推知十件事。若:像。(3)由查阅词典法可知,“善”有“①擅长、善于;②好;③好的方面,优点;④好处;⑤善事”五种义项。“择其善者而从之”意为: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善:好的方面,优点。14.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博学:广泛地学习;笃志:坚定志向。笃,坚定;切问:恳切地提问。切,恳切;近思:多考虑当前的事情。15.考查内容理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辩证地阐述了“学”与“思”的关系。“学”是“思”的基础。学习为思考提供了丰富的知识素材和理论依据。只有通过广泛地学习,接触不同的知识领域和观点,才能有思考的对象和内容。如果没有学习,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思考将缺乏根基,变得空洞无物。“思”是“学”的深化。思考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使其更加深入地被理解和吸收。通过思考,可以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提出问题并寻求答案,从而推动学习的不断进步。如果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陷入迷茫,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只是机械地记忆和重复。“学”与“思”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而深入的思考又会促使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新的知识。只有将“学”与“思”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在求知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16.考查拓展运用。作答此题,首先要分析文本内容。甲文强调了学习要时常复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学习为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向他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博学笃志且切问近思。乙文指出人要勤奋用功,多提问才能让圣人学说的精妙之处更显,不能自以为已知而不提问。丙文明确问与学相辅相成,非学无以质疑,非问无以广识。然后结合小智情况提出建议,针对成绩不理想的现状,可先鼓励小智不要气馁,树立信心;建议小智要重视复习,将学过的知识时常温习,这样能巩固知识,还可能有新的收获;提醒小智在学习中要避免只学不思或只思不学,做到学思结合,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可鼓励小智培养对学习的兴趣,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把学习当成乐趣;告诉小智要善于向身边的人学习,看到他人的优点就学习,看到不足就反思自己是否也有类似问题并加以改正;也可强调小智要多提问,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及时向老师、同学请教,通过提问增长见识,深入理解知识。示例:小智,别因为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气馁呀。我从一些古文里总结了一些学习方法,希望能帮到你。首先,要像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学习了知识要时常复习,这样才能巩固所学,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同时,“温故而知新”,复习旧知识的时候还能有新的收获,可以让你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入。还有,一定要注意“学”与“思”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能只知道学习而不思考,那会迷茫;也不能只空想而不学习,那样很危险。在学习的过程中多思考,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另外,要保持谦虚好问的态度。就像王阳明先生说的,有疑问就要提出来,“问难愈多,则精微愈显”,多提问才能让知识的精妙之处更明显。而且刘开也说“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提问和学习相辅相成,非问无以广识,多提问才能增长见识。

最后,要找到学习的乐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你真正热爱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的时候,就会更有动力去学习,成绩也会慢慢提高的。加油!【点睛】参考译文:【甲】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温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乙】先生说:“诸位最近见面的时候很少有疑问,为什么呢?人不努力学习,没有不自以为已经知道了、认为做学问只要遵循(所学的去做)就可以了。却不知道私欲一天天滋生,就像地上的尘土,一天不打扫,就又会有一层。踏实用功,就会发现学说没有穷尽的时候,越探索就会觉得越深奥,一定要使自己纯粹清白,没有一丝一毫不透彻才行。圣人的学说本来就没有穷尽,问难越多,那么精妙细微之处就越显明。圣人的言论本来就很周全,只是有问难的人,心中有阻碍,圣人被他一问难,发挥得就更加有精神。像颜回听到一件事可以推知十件事,心中明白,怎么会有疑问呢?”

【丙】君子学习一定喜欢提问。提问和学习,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习就无法提出疑问,不提出疑问就无法增加知识。(四)诗歌鉴赏(共4分)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7.(2分)本首诗的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18.(2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妙在何处?【答案】17.杨花和子规

作用:点明特定时令,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18.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月亮似乎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与无奈,抒发了对友人因被贬而远行的忧虑、关怀之情【解析】17.考查诗句赏析。“杨花落尽子规啼”中“杨花”“子规”是诗中描写的自然景物,同时又是春天独特的景物,故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既是写景又点明时令——暮春。但从“杨花落尽”知,此时的杨花已不在树枝而是四处漂泊,随风飘扬;从“子规啼”知,叫着“归去、归去”的子规,给人思乡之感。故首句写“杨花”和“子规”,表现的是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离别伤感的气氛,风雨飘零,友人分别之伤尽在其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故首句的“杨花”和“子规”融情入景,表达诗人对王昌龄的关心和对其不幸命运的同情,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二句抒情做铺垫。18.考查诗句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诗人与友人即将分隔两地,月却处处可以见到,所以诗人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将“月”赋予人的情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想象新奇,风格浪漫;友人被贬地处偏远的的龙标,诗人的“愁”既有对友人被贬的同情,又有对友人远赴贬谪之地的担忧、牵挂、怀念,更有一层忧愁与无奈。(五)整本书阅读(共4分)19.有人评价:“《朝花夕拾》一方面以儿童的视角追忆往昔,一方面又以成人的眼光审视过去。”请参照示例的形式,从供选篇目中任选一篇,结合文章内容写下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供选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