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质量通病预防措施_第1页
风电场质量通病预防措施_第2页
风电场质量通病预防措施_第3页
风电场质量通病预防措施_第4页
风电场质量通病预防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玉湖48MW风电场项目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目录

1.目的.....................................................................1

2.编制依据.................................................................1

3.质量通病及技术预防措施...................................................1

3.1土方工程................................................................1

3.2.钢筋混凝土.............................................................2

3.3.墙体裂缝................................................................4

3.4.屋面工程(卷材屋面防水)..................................................4

3.5.抹灰工程...............................................................5

3.6.涂料工程...............................................................8

3.7.地面工程................................................................9

3.8.门窗工程..............................................................13

3.9.电力变压器............................................................13

3.10.母线安装..............................................................13

3.11.接地装置安装..........................................................14

3.12.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15

3.13.蓄电池................................................................15

3.14.电缆管................................................................15

3.15.电缆桥架..............................................................16

4.质量通病管理控制措施.....................................................17

4.1.施工队伍的选择........................................................17

4.2.技术力量配置...........................................................17

4.3.人员组织..............................................................17

4.4.加强质量目标管理......................................................17

4.5.过程控制..............................................................17

4.6.治理和消除质量通病工作的开展..........................................18

5.通病预防组织保障........................................................18

5.1.组织领导小组..........................................................17

5.2.组内职责..............................................................19

6.奖罚考核条款............................................................18

7•记录.....................................................................20

1.目的

为了保证玉湖48MW风电场项目施工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全面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加

强预防及过程监控,强化质量意识,把缺陷消除在萌芽状态,打造“精品工程”,展现公司的

公司形象,特制定本预防措施。

2.编制依据

2.1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文件;

2.2主要相关规范、规程、标准、图集等;

2.3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技术经济指标;

2.4工程设计文件;

2.7工程施工范围内的现场条件,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

2.8与工程有关的资源供应情况;

2.9我公司的生产能力、机具设备状况、技术水平。

3.质量通病及技术预防措施

3.1.土方工程

3.1.1质量通病

3.1.1.1填方边坡塌方填方边坡塌陷或滑塌

3.1.1.2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回填土经碾压或夯实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3.1.2预防措施

3.1.2.1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填方高度、土的种类和工程重要性按设计规定放坡;

按要求清理基底和做阶梯形接槎;选用符合要求的土料,按填土压实标准进行分层、回填碾

压或夯实;在边坡上下部做好排水沟,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

3.1.2.2选择符合要求的土料回填;按所选用的压实机械性能;通过实验确定含水量控制范

围内每层铺土厚度、压实遍数、机械行驶速度;严格进行水平分层回填、压(夯)实;加强

现场检验,使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如土料不符合要求,可采取换土或掺入石灰、碎石等措施压实加固;土料含水量过

大,可采取翻松、凉晒、风干或掺入干土重新压、夯实;含水量过小或碾压机具能量过小,

可采取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碾压等措施。

3.2.钢筋混凝土

3.2.1质量通病

3.2.1.1蜂窝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类似蜂窝的空隙。

3.2.1.2麻面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

现象。

3.2.1.3孔洞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

部或全部露。

3.2.1.4露筋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3.2.1.5缺棱掉角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

3.2.1.6表面不平整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

3.2.1.7沉降收缩裂缝裂缝多沿结构上表面钢筋通长方向或箍筋上断续出现,或在埋设件

的附近周围出现,裂缝成棱形,宽度不等,深度不一,一般到钢筋上表面为止。多在混凝土

浇筑后发生,混凝土结硬后即停止。

3.2.2预防措施

3.2.2.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

度合适;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

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

部浇完间歇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小蜂窝:洗刷干净后,

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

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

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3.2.2.2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

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

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3.2.2.3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子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

密实或配人工捣固;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口,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

黏土块,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

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

浇灌、捣实。

3.2.2.4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钢筋密集时,应选

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筑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

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

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刀片或振捣棒进行振捣;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

脱扣等及时调直修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

坏棱角。表面露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充满露筋部位抹平;

露筋较深: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

压实。

3.2.2.5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

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L2MPa以上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

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运输时,将成品阳角用草袋等保护好,以免碰损。缺棱掉角,可

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补齐整,

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养护。

3.2.2.6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浇筑混凝土后,应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

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

支撑面积,并防止浸水,确保不发生下沉;在浇灌混凝土时,加强检查;混凝土强度达到

1.2MPa以上,方可在已浇结构上走动。

3.2.2.7加强混凝土配制和施工操作控制,水灰比、砂率、坍落度不要过大,振捣要充分,

但避免过度;对于截面相差较大的混凝土构筑物,可先浇灌较深部位,静停2〜3小时,待

沉降稳定后,再与上部薄截面混凝土同时浇灌,以免沉降过大导致裂缝,适当增加混凝土的

保护层厚度。治理方法同“塑性收缩裂缝”。

3.3墙体裂缝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1)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粗砂,严禁使用山砂和混合粉。

(2)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出厂停放期宜为45d(不应小于28d)上墙

含水率宜为5%〜8%。混凝土及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龄期不应小于28d,并不得在

饱和水状态下施工。

(3)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一定的空隙,填充墙砌筑完并间隔15d以后,方

可将其补砌挤紧,或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嵌填密实,补砌时,双侧竖缝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嵌填

密实。

(4)砌体结构坡屋顶卧梁下口的砌体应砌成踏步形。

(5)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宜30d后再抹灰。

(6)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应一次浇筑完成。

(7)框架柱问填充墙拉结筋应满足转模数要求,不得使用膨胀螺栓,不得拆弯压入砖缝。

(8)采用粉煤灰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的填充墙与框架柱交接处,应用15mm

X15mm木条预先留缝,粉刷前用1:3水泥砂浆嵌实。

3.4.屋面工程(卷材屋面防水)

3.4.1质量通病

3.4.1.1开裂沿预制板支座、变形缝、挑檐处出现规律性或不规则裂缝。

3.4.1.2鼓泡、起泡防水层出现大量大小不等的鼓泡、气泡,局部卷材与基层或下层卷材

脱空。

3.4.1.3变形缝漏水变形缝处出现脱开、拉裂、泛水、渗水等情况。

3.4.4女儿墙、山墙、檐口、天窗等处渗水漏雨。

3.1.2预防措施:

3.4.2.1在预制板接缝处铺一层卷材作缓冲剂;作好砂浆找平层;留分格缝;严格控制原材

料和铺设质量,改善沥青胶配合比;控制耐热度和提高韧性,防止老化;严格认真操作,

采取撒油法粘贴。

治理方法:在开裂处补贴卷材。

3.4.2.2严格控制基层含水率在6%以内;避免雨、雾天施工;防止卷材受潮;加强操作程度

和控制,保证基层平整,涂油均匀,封边严密,各层卷材粘贴平顺严实,把卷材内的空气

赶净;潮湿基层上铺设卷材,采取排气屋面做法。

治理方法:将鼓泡处卷材割开,采取打补丁办法,重新加贴小块卷材护盖。

3.4.2.3变形缝严格按设计要求和规范施工,铁皮安装注意顺水流方向搭接,作好泛水并钉

装牢固缝隙,填塞严密;变形缝在屋檐部分应断开,卷材在断开处应有弯曲以适应变形缝伸

缩需要。

治理方法:变形缝铁皮高低不平,可将铁皮掀开,将基层修理平整,再铺好卷材,安好铁

皮顶罩(或泛水),卷材开裂按“开裂”处理。

3.4.2.4女儿墙、山墙、檐口天沟以及屋面伸出管道等细部处理,做到结构合理、严密;女

儿墙、山墙与屋面板拉结牢固,防止开裂,转角处做成钝角。垂直面与屋面之间的卷材应

设加强层并分层搭槎,卷材收口处,用木压条钉牢固并作好泛水及垂直面、绿豆砂保护层;

出檐抹灰做滴水线或鹰嘴;天沟严格按设计要求找坡;雨水口要比周围低20mm,短管要紧贴

在基层上;雨水口及水斗周围卷材应贴实,层数(包括加强层)应符合要求;转角墙面作

好找平层,使其平整;对防水层定期维护。

治理方法:将开裂或脱开卷材割开,重铺卷材,其他可针对原因进行处理。

3.5.抹灰工程

3.5.1质量通病

3.5.1.1墙体与门窗框交接处抹灰层空鼓、裂缝脱落。

3.5.1.2内墙面抹灰层空鼓、裂缝。

3.5.1.3墙面抹灰层析白。

3.5.1.4墙面起泡、开花或有抹纹。

3.5.1.5外墙抹灰层空鼓、裂缝甚至脱落,窗台处抹灰出现裂缝。

3.5.1.6外墙抹灰后向内渗水。

3.5.1.7外墙抹灰接槎明显,色泽不匀,显抹纹。

3.5.1.8外墙抹灰分格缝不直不平,缺棱错缝。

3.5.2预防措施:

3.5.2.1(1)不同基层材料交汇处应铺钉钢板网,每边搭接长度应大于10cm。

⑵门洞每侧墙体内木砖预埋不少于三块,木砖尺寸应与标准砖相同,预埋位置正确。(3)

门窗框塞缝宜采用混合砂浆并专人浇水湿润后填砂浆抹平。缝隙过大时应多次分层嵌缝。⑷

加气混凝土砖块墙与门框联结时,应现在墙体内钻深10cm孔,直径4cm左右,再以相同尺

寸的圆木沾107胶水打入孔内。每侧不少于四处,使门框与墙体连接牢固。

3.4.2.2(1)抹灰前对凹凸不平的墙面必须剔凿平整,凹陷处用1:3水泥砂浆找平。(2)基

层太光滑则应凿毛或用1:1水泥砂浆加10%107胶先薄薄刷一层。(3)墙面脚手架洞和其它

孔洞等抹灰前必须用1:3水泥砂浆浇水堵严抹平。(4)基层表面污垢、隔离剂等必须清除

干净。(5)砂浆和易性、保水性差时可掺入适量的石灰膏、或加气剂、塑化剂。(6)加气混

凝土基层面抹灰的砂浆不宜过高。(7)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石灰膏等不能前后覆盖混杂涂

抹。(8)基层抹灰前水要湿透,砖基应浇水两遍以上,加气混凝土基层应提前浇水。(9)

分层抹灰。(10)不同基层材料交接处铺钉钢丝网。

3.5.2.3(1)在保持砂浆流动性状况下加减水剂来减少砂浆用水量,减少砂浆中的游离水,则

减轻了氢氧化钙的游离渗至表面。(2)加分散剂,使氢氧化钙分散均匀,不会成片出现析白

现象,而是出现均匀的轻微析白。(3)在低温季节水化过程慢,泌水现象普遍时,适当考虑

加入促凝剂以加快硬化速度。

3.5.2.4(1)待抹灰砂浆收水后终凝前进行压光。(2)纸筋石灰罩面时,须待底子灰5-6成干

后进行。(3)石灰膏熟化时间不少于30d,淋灰时用小于3mmX3mm筛子过滤,采用细磨生石

灰粉时最好提前卜2d化成石灰膏。(4)对已开花的墙面一般待未熟化石灰颗粒完全熟化膨

胀后再开始处理。处理方法为挖去开花松散表面,重新用腻子刮平后喷浆。(5)底层过干应

浇水湿润,再薄薄地刷一层纯水泥浆后进行罩面。罩面压光时发现面层灰太干不易压光时,

应洒水后再压。

3.5.2.5(1)抹灰前,应将基层表面清扫干净,脚手架孔洞填塞堵严,混凝土墙表面突出较大

的地方要事先剔平刷净,蜂窝、凹洼、缺棱掉角处,应先刷一道107胶:水=1:4的水泥

素浆,再用1:3水泥砂浆分层修补;加气混凝土墙面缺棱掉角和板缝处,宜先刷掺水泥重20%

的107胶的素水泥浆一道,再用1:1:6混合砂浆修补抹平。⑵基层墙面应在施工前一天浇水,

要浇透浇匀。(3)表面较光滑的混凝土墙面和加气混凝土墙面,抹底灰前应先涂刷一道107

胶素水泥浆粘结层,以增加与光滑基层的砂浆粘结能力,又可将浮灰事先粘牢于墙面上,

避免空鼓,

裂缝。(4)长度较长(如檐口、勒脚等)和高度较高(如柱子、墙垛、窗间墙等)的室外抹

灰,为了不显接槎,防止抹灰砂浆收缩开裂,一般都应设计分格缝。

⑸夏季抹灰应避免在日光曝晒下进行。罩面成活后第二天应浇水养护,并坚持养护7d以上。

⑹窗台抹灰开裂,雨水容易从缝隙中渗透,引起抹灰层的空鼓、甚至脱落。要避免窗台抹

灰后出现裂缝,除了从设计上做到加强整体基础刚度、逐层设置圈梁等措施以及尽量减少

上述沉陷差之外,还应尽可能推迟窗台抹灰的时间,是结构沉降后进行。窗台抹灰后应加

强养护,以防止砂浆的收缩而产生抹灰的裂缝。

3.5.2.6(1)必须抹2〜4nlm底子灰。(2)中层、面层灰厚度各不少于8mm。(3)各层抹灰必须

压实。(4)分格缝内应湿润后勾缝。

3.5.2.7(1)抹面层时应把接槎位置留在分格条处或阴阳角、水落管等处,并注意接槎部位操

作,避免发生高低不平、色泽不一等现象。阳角抹灰应用反贴八字尺的方法操作。(2)室外

抹灰稍有些抹纹在阳光下观看就很明显,影响墙面外观效果,因此室外抹水泥砂浆墙面应做

成毛面,用抹子搓毛面时,要做到轻重一致,先以圆圈搓抹,然后上下抽拉,方向要一致,

以免表面出现色泽深浅不一,起毛纹等问题。

3.5.2.8(1)柱子等短向分格缝,对每个柱要统一找标高,拉通线弹出水平分格线,柱子侧面

要用水平尺引过去,保证平整度;窗心墙竖向分格缝,几个层段应统一吊线分块。(2)分格

条使用前要在水中浸透。水平分格条一般应粘在水平线下边,竖向分格条一般应粘在垂直

线左侧,以便于检查其准确度,防止发生错缝不平等现象。分割条两侧抹八字形水泥砂浆

作固定时,在水平线处应先抹下侧一面,当天抹罩面灰压光后就可起出分格条,两侧可抹

成45。,如当天不起条的就抹60°坡,须待面层水泥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起出分格条。

面层压光时应将分格条上水泥砂浆清刷干净,以免起条时损坏墙面。

3.6涂料工程(包括油漆)

3.6.1质量通病

3.6.1.1油漆沉淀指在贮存或使用期间,颜料从胶粘剂中分离出来。

3.6.1.2油漆结皮。

3.6.1.3油漆变稠(变厚)。

3.6.1.4油漆浑浊。

3.6.1.5油漆变色。

3.6.1.6油漆发胀(肝化)。

3.6.1.7油漆挂流。

3.6.2预防措施:

3.6.2.1(1)定期将油漆桶横放或倒置,先入库的先使用。(2)对已成为干硬无油的,必须去

除硬块碾扎或揉碎后,再放回原桶,充分搅拌均匀,过滤后仍可使用。

3.6.2.2(1)盖严桶盖,不使漏气;如漆桶漏气,应换新桶。(2)黏度大的漆应尽量先用。如

用后剩余的漆不多,不要用原桶盛放,应换用小容器盛放,并在漆面上盖一层牛皮纸,然

后盖紧容器口。(3)使用时去掉皮膜,然后在表面上倒上一层同类型稀料,盖严桶盖。

3.6.2.3(1)使用规定的稀释剂。(2)不要把不同种类油漆混合;所用油漆应在规定的贮存期

限内用完。(3)桶盖要盖严。(4)漆内可加一些丁醇来防治。(5)更换漆桶或贮存环境,防

止爆晒,贮存温度保持在20℃左右。

3.6.2.4(1)溶剂桶要盖严,不要放在室外,防止水分进入桶内。(2)如溶剂含有水分、苯类、

汽油、松节油,可用分层法分离;丙酮、酒精也可用分储法分离。(3)清油、清漆的水分可

用水溶加热方法(65℃)消除;贮存室保持在20℃左右。

⑷稀释剂少许浑浊,可以加一些松节油或苯类环燃溶剂来改善,按成膜物质的不同,使用

合适的稀释剂。(5)性质不同的油漆,尽量避免混合。

3.6.2.5(1)虫胶漆禁用金属容器贮存,应用非金属容器(陶瓷、玻璃等);溶解和贮存。(2)

金粉、银粉与颜料应分开包装,使用时,用多少调多少,随调随用。(3)清漆和溶剂应用木

桶、瓷罐、玻璃瓶等存放。(4)复色漆使用时,要搅拌均匀。

3.6.2.6(1)用清油与红丹粉在现场进行调配,当天配制应当天用完。(2)胶凝,是种物理现

象,系暂时的,经机械作用可以重新分散,加入少许机酸(如加入香酸)就能恢复正常。

⑶假厚,实际不是油漆的病态(除呈现刷痕外),相反倒是一种优点,因为它可以防止油漆

中颜料沉淀,油漆在涂刷后也不发生挂流而造成漆膜厚薄不均。

3.6.2.7(1)选择优良的漆料和挥发速度适当的稀释剂。(2)物体表面处理平整,无油污、水

分。(3)环境温度应符合涂漆标准要求,涂饰均匀一致,可避免流挂下垂现象发生。

3.7、地面工程

3.7.1质量通病

3.7.1,1地面起砂。

3.7.1.2地面空鼓。

3.7.1.3带地漏的地面倒泛水。

3.7.1.4面层褪色。

3.7.2预防措施:

3.7.2.1(1)严格控制水灰比。(2)掌握好面层的压光时间。(3)水泥地面压光后,应视气温

情况,一般在一昼夜后进行洒水养护,或用草帘、锯末覆盖后洒水养护。(4)合理安排施工

流向,避免上人过早。(5)在低温条件下抹水泥地面,应防止早期受冻。(6)水泥宜采用早

期强度较高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低于325#,安定性要好。(7)采用无砂水泥地面,

面层拌合物内不用砂,用粒径为2〜5的米石(又称瓜米石)拌制,配合比宜采用水泥:米石

=1:2,稠度亦应控制在3.5cm以内。(8)小面积起砂且不严重时,可用磨石将起砂部分水磨,

直至露出坚硬的表面,用纯水泥浆罩面的方法进行修补。(9)大面积起砂,可用107胶水泥

修补。先将浮砂清除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地面若有裂缝或明显凹痕时,先用水泥拌合少量的

107胶制成的腻子嵌补;再用107胶分层涂抹,每层涂抹约0.5mm厚为宜,一般应涂抹34

遍,总厚度为2nlm左右,底层胶浆配合比用水泥:107胶:水=1:0.25:0.35,底层一般涂

抹12遍;面层胶浆配合比用水泥:107胶:水=1:0.2:0.45,一般涂抹2〜3遍。(10)对

于严重起砂的水泥地面,应作翻修处理,将面层全部剔除掉,清除浮砂,用清水冲洗干净,

凿毛表面保持湿润,刷一度水灰比为0.4〜0.5的素水泥浆(可掺入适量的107胶),然后

用水泥砂浆另铺设一层面层,严格做到随刷浆随铺铺设面层,认真做好压光和养护工作。

3.7.2.2(1)严格处理底层(垫层或基层)。(2)注意结合层施工质量。(3)保证炉渣垫层和

混凝土垫层的施工质量。(4)冬期施工如使用火炉采暖养护时,炉子下面要架高,上面要吊

铁板,避免局部温度过高而使砂浆或混凝土失水过快,造成空鼓。(5)对于房间的边、角处,

以及空鼓面积不大于0.Im2且无裂缝者,一般可不作修补。(6)对人员活动频繁的部位,如

房间的门口、中部等处,以及空鼓面积大于0.1m2,或虽面积不大,但裂缝显著者,应予

翻修。(7)局部翻修应将空鼓部分凿去,四周宜凿成方块或圆形,并凿进结合良好处30〜50mm,

边缘应凿成斜坡形,底层表面应适当凿毛。凿好后,将修补周围100mm范围内清理干净。修

补前1〜2d,用清水冲洗,使其充分湿润。修补时,先在底面及四周刷水灰比为0.4~0.5的

素水泥浆一遍,然后用面层相同材料的拌合物填补。如原有面层较厚,修补时应分应分次

进行,每次厚度不大于20mm。终凝后,应立即用湿砂或湿草袋等覆盖养护,严防早期产生

收缩裂缩。⑻大面积空鼓,应将整个面层凿去,并将底面凿毛,重新铺设新面层。有关清理、

冲洗、刷浆、铺设和养护等操作要求同上。

3.7.2.3(1)阳台、浴厕间的地面标高设计应比室内地面低20〜50mm。(2)施工中首先应保

证楼地面基层标高准确,抹地面前以地漏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冲筋,找好坡度,用刮尺刮平。

(3)水暖工安装地漏时,应注意标高准确,宁可稍低,也不要超高。(4)加强土建施工和管道

安装施工的配合,控制施工中途变更,认真进行施工交底,做到一次留置正确。(5)对于倒

泛水的浴厕间,应将面层全部凿除,重抹水泥砂浆面层,并找好泛水坡度。(6)当浴厕间地

面标高与室内地面标高相同时,可在浴厕间门口处作一道宽200mm、高30〜50mm的水泥砂

浆挡水坎。

3.7.2.4采用耐碱性能好的矿物颜料。如氧化铁黄的耐碱、耐光性能都非常强,上比较理想

的黄色系颜料;而铭黄的耐碱和耐光性能都较差,在地面施工中不宜用。

3.8门窗工程

3.8.1质量通病

3.8.1.1木门窗扇翘曲。

3.8.1.2门窗扇窜角。

3.8.1.3门窗扇安装后下垂。

3.8.1.4门窗框松动。

3.8.1.5门窗框与洞口间的缝过大或过小。

3.8.1.6门窗周围间隙未填软质材料。

3.8.1.7门窗框安装后变形。

3.8.1.8门窗框周边未嵌密封胶。

3.8.1.9连接螺丝直接锤入门窗框内。

3.8.2预防措施:

3.8.2.1(1)用含水率达到规范规定值的干燥木材制作门窗扇。(2)掌握木材的变形规律,合

理下锯,多出径向板。(3)较高、较宽的门窗扇,设计时应适当加大断面,以防止木材稍有

平缩就发生翘曲变形。(4)提高门窗扇的制作质量。(5)门窗扇拼装成形后不要露天堆放。(6)

安装门窗扇前,表面应先涂上底子油;安装后应及时涂刷油漆。(7)安装前对门窗扇进行检

查,翘曲小于3nlm的可在安装时治理。

3.8.2.2(1)打眼要方正,用打眼机打眼时,台面要与钻头垂直,夹紧木材,使木材底面紧贴

台面,以免偏斜。(2)梯头肩膀要方正。(3)拼装时梯插入眼,先规方后再打入打紧,严格

控制窜角不超过规定值。(4)搬运过程中严禁摔碰。(5)轻微窜角可在冒头上加楔校正。

3.8.2.3(1)用含水率达到规定数值的干燥木材制作门窗扇。(2)安装前、后均及时刷油防潮。

⑶较宽的门窗扇,设计时应适当加大冒头宽度,提高刚度,避免刚度,避免下垂。(4)提高

门窗扇的制作质量。(5)安装时选用合适的合页及木螺丝,木螺丝不得打入,应拧入拧紧。

⑹对下垂的门扇可将甩边用木板适当撬起,在安合页的门梃冒头禅头上部加楔,在甩边冒

头下部加楔。(7)对下垂的窗扇,用木板将甩边适当撬起,在合页的扇边里侧,窗标下部加

木楔,窗根的另一端会把甩边抬起。(8)对于因梯眼松驰而下垂的门窗扇,先把门窗扇拆开,

将梯头和眼内壁上的污物用砂布、扁铲、木锂刀等清除干净后,重新安装,调整翘曲、窜

角,堵塞漏胶的缝隙后,将扇横放,往梯眼和缝隙中灌胶。(9)固安装不当产生的下垂,轻

微的可将下边合页稍垫起;严重者可把扇摘下,校方正后在扇的四角加上铁三角。

3.8.2.4(1)木砖的数量、位置应按图纸或有关规定设置,一般间距不超过600mm,单砖墙或

轻隔墙应埋物制木砖。(2)较大的门窗框或硬木门窗框要用铁掳子与墙体结合。(3)门窗洞

每边与框空隙不应超过20mm,如超过20mm,钉子应加长,并在木砖与门窗框之间加垫木,

保证钉子进木糖50mm。(4)门窗框与木造结合时,每一木糖要钉4英寸(101.60mm)钉子二

个,而且上下要错开,不得钉在一个水平线上。(5)门窗框与洞口之间的缝隙超过30mm时,

应灌细石混凝土;不足30mm的应塞灰,要分层填实,严禁在缝内塞嵌水泥袋纸或其他杂物。

⑹木砖松动或间距过大,应预固牢或补埋;加大钉子,为防止垫木或门窗。

3.8.2.5框劈裂,可先用手电钻引钻一孔,然后再钉进。

⑴砌墙所作的皮数杆,应按设计图纸上的标高画出过梁位置,下面窗台要留出50mm左右

的泛水,使门窗洞口尺寸符合设计要求。(2)砌墙排成时,不得随意将洞口尺寸扩大或缩小。

(3)洞口尺寸合适,安装门窗框时过梁下边要留有15〜18nlm的抹灰量,两边留缝隙要均匀一

致。(4)洞口尺寸小。若是混水墙可把砖墙剔掉一部分再安装;若是清水墙,不允许剔墙,

当偏差在20nlm以内时,可把立梃修掉一小部分再安装;超出20nlm时,可把框、扇同时均分

改小再安装。

3.8.2.6(1)应保证门窗框与墙体为弹性连接,其间隙应填嵌泡沫塑料或矿棉、岩棉等软质材

料。(2)含沥青的软质材料也不得填入,以免PVC受腐蚀。

3.8.2.7(1)各固定螺丝的松紧程度应基本一致,不得有的过松,有的过紧。(2)门窗框与洞

口间隙填塞软质材料时,不应填塞过紧,或有松有紧,以免门窗框受挤变形。(3)严禁施工

时在门窗上铺搭脚手板,搁支脚手杆或悬挂物件。

3.8.2.8必须按构造要求施工,填塞软质保温材料时,门窗框四周外框边,应留出一条槽,

并用密封胶嵌填严密、均匀,使之与框面齐平。

3.8.2.9在门窗框与洞口连接位置,用手电钻先引孔,然后旋进全丝自攻螺丝,不能简化工

序,严禁用锤直接打入螺钉。

3.9.电力变压器

3.9.1.质量通病

3.9.1.1.设备的绝缘部分受潮或被污染

3.9.1.2.变压器某些连接部位有渗漏油现象

3.9.2.预防措施

3.9.2.1.设备到货后,应当场检查器身,若发现有渗漏油现象,应做好记录并通知厂家立即

处理。

3.9.2.2.设备的所有法兰连接处,应用耐油密封垫(圈)密封;密封垫(圈)必须无扭曲、

变形、裂纹和毛刺;密封垫(圈)应与法兰面的尺寸相配合。法兰连接面应平整、清洁;密

封垫应擦拭干净,安装位置正确;其搭接处的厚度应与其原厚度相同,橡胶密封垫的压缩量

不宜超过其厚度的l/3o

3.10.母线安装

3.10.1.质量通病

3.10.1.1.母线螺栓紧固不用力矩扳手,紧固力矩不一致,甚至超标。

3.10.1.2.母线搭接时接触面未涂电力复合脂。

3.10.1.3.母线安装时螺栓贯穿方向不一致,且外露长度不符合要求。

3.10.1.4.母线的相序标志和色彩涂刷没有或不标准。

3.10.1.5.母线的安全净距太小,不符合规范要求。

3.10.2.预防措施

3.10.2.1.母线安装时,螺栓紧固必须用配套的力矩扳手紧固,并且必须按照国家规范认真操

作,力矩值应基本一致,不要太大或太小。施工完后,要统一检查一遍。

3.10.2.2.母线搭接时,其接触面要清理干净,接触面要涂匀电力复合脂。

3.10.2.3.母线平置时,贯穿螺栓应由下往上穿,其余情况下,螺栓应置于维护侧,螺栓长度

宜露出螺母2〜3扣。

3.10.2.4.母线到货时应标有分色相序标志,如果没有应要求厂家供货,也可根据母线特点设

计标签,到市场上定做后贴好。相序的排列当设计无规定时应按照国家规范严格执行。

3.10.2.5.母线安装时,其与室内、外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要符合规范要求。当电压值超过本

级电压,其安全净距应采用高一级电压的安全净距规定值。尤其是当厂家母线和盘柜到货时,

母线对盘柜框架的对地距离,要严格检查,发现不合格者必须整改。

3.11.接地装置安装

3.11.1.质量通病

3.11.1.1.接地、支架等焊接时未打净药皮即刷漆,还有漏刷漆现象

3.11.1.2.接地端子安装工艺不统一、不美观,电动机接地工艺不一致,就地电气箱不做明显

接地,电缆钢管不做接地,明敷接地线不规范、不统一,标高、标志颜色及其同建筑物距离

不按“规范”要求施工。

3.11.2.预防措施

3.11.2.1.接地、支架等焊接时必须打净药皮并刷防腐漆,否则按质量事故进行处罚。

3.11.2.2.接地线的制作工艺应根据国家规范和本工程的设计特点制定出质量标准。

3.12.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

3.12.1.质量通病

3.12.1.1.配电盘柜盘后及边盘螺丝安装不齐。

3.12.1.2.设备临时挂牌不匹配,不统一。

3.12.1.3.控制箱或柜接线开孔时不用开孔器,而是用火焊切割。

3.12.1.4.表计未经校验即投入带电运行。

3.12.1.5.保护盘柜底座与槽钢基础之间未加防震绝缘胶皮。

3.12.1.6.保护盘未单独做系统接地。

3.12.1.7.盘内一次、二次接线端子松脱、虚接。

3.12.2.预防措施

3.12.2.1.配电盘柜盘后及边盘在拆装过程中,应妥善保管卸下的螺丝,回装时务必上齐;如

果有个别螺丝已损坏而无法使用,应及时更换新螺丝。

3.12.2.2.设备临时挂牌,如“高压危险,请勿靠近”、“有人工作,禁止合闸”、“设备已带电”

等不能随便乱挂,所挂标志牌应与设备及其状态相对应;当有不符合标志牌时,应提前策划

和制作。不用的标志牌应及时撤除。

3.12.2.3.控制箱或柜接线开孔时严禁用火焊切割,而应用开孔器、切割机等进行规范开孔。

3.12.2.4.所有电气设备上的计量表计必须在投运前拆下送调试所或由调试所在现场进行校

验,校验合格者方能投入使用,不合格者应更换新表计并校验后再安装使用。

3.12.2.5.所有保护盘柜底座与槽钢基础之间均应象热工DCS盘柜一样,加垫防震绝缘胶皮。

3.12.2.6.所有保护盘柜的电气系统回路均应单独做铜排接地系统,且不能借助盘柜基础槽钢

进行接地。

3.12.2.7.盘柜内的厂家配线和外部接线的端子必须拧紧,不得有松接、虚接现象。设备带电

试运前必须将所有端子统一检查一遍,保证回路畅通。

3.13.蓄电池

3.13.1.质量通病

3.13.1.1.蓄电池(槽)有裂纹、损伤,甚至漏液现象。

3.13.1.2.蓄电池编号标志没有或错误。

3.13.1.3.蓄电池到达现场后未做现场充放电试验即投入使用。

3.13.1.4.蓄电池过充电或欠充电。

3.13.2.预防措施

3.13.2.1.蓄电池到货后,应立即组织开箱检查,若发现有裂纹、损伤、漏液等现象时,应立

即通知物资部门和厂家进行修缮或更换。严禁将不合格品进行安装。

3.13.2.2.蓄电池在安装完毕后,应按照图纸设计编号粘贴规范标签,顺序内容正确,无漏贴

电池。

3.13.2.3.蓄电池到场后,必须进行现场充放电试验,并做好监测记录。

3.13.2.4.蓄电池过充电将会造成正极板提前损坏,欠充电会使负极板硫化。因此在充电过程

中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和厂家说明书进行,不要超标。

3.14.电缆管

3.14.1.质量通病

3.14.1.1.电缆管管口不齐,套丝乱扣,管口有毛刺,未挫平。

3.14.1.2.电缆管的弯曲半径不符合标准、规范的要求。

3.14.1.3.电缆管有扁、凹、裂、扭现象。

3.14.1.4.配管不到位,即使插入箱盒内也长度不一。

3.14.1.5.楼板上面焦渣层内敷管,水泥沙浆保护层或垫层素混凝土太薄,造成地面顺管路裂。

3.14.1.6.电缆管直接对焊。

3.14.1.7.用火焊进行煨管。

3.14.1.8.电缆管与电缆托架之间无塑套金属软管防护过渡且弧度不一致。

3.14.1.9.电缆管随意布置敷设,电缆埋管未做临时封堵。

3.14.2.预防措施

3.14.2.1.加强电缆管管口不齐,套丝乱扣,管口有毛刺,未挫平的过程控制,加大处罚力度。

3.14.2.2.在电缆管的弯曲半径弯制时查相关规范认真弯制,弯好后技术员要认真检查弯曲半

径。

3.14.2.3.用弯管机认真弯制,杜绝电缆管有扁、凹、裂、扭现象。

3.14.2.4.加强电缆管配管工艺管理。

3.14.2.5.严禁电缆管直接对焊或用火焊进行煨管。

3.14.2.6.电缆管布置敷设严格对图纸按图纸施工,及时对电缆埋管做临时封堵且封堵牢固。

3.15.电缆桥架

3.15.1.质量通病

3.15.1.1.电缆托架等在安装时未考虑热膨胀。

3.15.1.2.电缆托架盖板未盖齐,或盖不严,固定不牢固。

3.15.1.3.电缆托架与盘柜顶部距离太远时无过渡桥架。

3.15.1.4.用电火焊对支吊架、托架开孔、切割。

3.15.1.5.电缆托架自制弯通处拐角不圆滑,有棱角。

3.15.2.预防措施

3.15.2.1.电缆托架等在安装时要根据安装位置及锅炉的膨胀系数考虑热膨胀。

3.15.2.2.电缆托架有盖板的要盖齐且盖严牢固,一经发现及时处罚。

3.15.2.3.电缆托架与盘柜顶部距离太远时要加过渡桥架

3.15.2.4.严禁用电火焊对支吊架、托架开孔、切割,一经发现加大处罚。

3.15.2.5.加强电缆托架自制弯通处拐角的管理。

4.质量通病管理控制措施

4.1.施工队伍的选择

进入现场的施工单位必须具备施工同类型的施工能力;并且具备从事此项工作相应的安

装企业资质等级。

4.2.技术力量配置

进入现场的施工单位有相同或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能满足工程需要的专职质量管理人

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4.3.人员组织

4.3.1.施工人员具有所承担作业项目的经验技术能力,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4.3.2.施工单位组织体系健全,设有专职质检员负责质量检查。

4.3.3.健全质量检查体系,严格按施工规范和验评标准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

4.4.加强质量目标管理

4.4.1.根据本工程的质量总目标,项目部结合作业项目的特点进行目标分解,做到能定量的

定量,不能定量的定性,并对目标进行落实到责任部门、责任人,各部门制定实施计划及保

证措施。

4.4.2.施工单位根据施工项目制定具体措施及计划,确保目标实现。

4.4.3.项目部定期对目标实施及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保存相关记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5.过程控制

4.5.1.做好技术准备工作,根据设备或系统的特点、技术特性编制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和防

范措施,施工中严格执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要在技术工艺上给予工程质量保

证。

4.5.2.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把技术工艺要求、关键控制点和环节交代清楚,让每一名施

工人员得到充分理解和掌握技术要求。

4.5.3.建立由项目部和作业班组组成的课题小组,对工程中出现的一些质量通病进行分析,

研究方案、对策,在施工各环节中消除质量隐患。

4.5.4.认真执行班组、施工单位、项目部三级检验制度,层层负责,责任到位,不合格的坚

决返工,作业记录清楚、准确、完整。

4.5.5.建立全面的培训体系,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对工程管理人员、施工队伍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