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主题城市公园的起源及发展陵园景观设计概论课程_第1页
课程主题城市公园的起源及发展陵园景观设计概论课程_第2页
课程主题城市公园的起源及发展陵园景观设计概论课程_第3页
课程主题城市公园的起源及发展陵园景观设计概论课程_第4页
课程主题城市公园的起源及发展陵园景观设计概论课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主题:城市公园的起源及发展

陵园景观设计概论课程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群教学资源库主讲人:李朗然

X①起始于西元前二千多年的幼发拉底河下游的一個名为Sumer的民族开始设立经营。②中國与波斯的宮廷中皆有苑囿供王公貴族使用。公园的起源,城市公园的起源与发展。X中国是一个园林历史悠久的国家,城市公园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传统的古典园林、近代城市公园和现代城市开放空间这几个大的阶段。在我国,城市公园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古代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其中有很多代表性且具有时代特征的作品,如颐和园、圆明园、苏州四大园林、拙政园等。

19世纪末期,我国现代意义的城市公园才开始。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纷纷入侵,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经济逐渐解体,城市生活的内容与城市结构的形式也发生了相应变化。殖民者为了满足自己游憩活动的需要,把欧洲的“公园”也引进我国来,在一些沿海城市开始正式建设公园。1868年在上海的公共租界建造的“公花园”(现黄浦公园)就是最早的一个公园的起源1国内城市公园的起源和发展X

1958-1965年,社会、经济不稳定时期,这阶段主要特点是:

公园建设速度减缓,强调普遍绿化和园林结合生产,出现了公园农场化和林场化的倾向。

60年代后,中国园林学者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公园规划理论。这个时期新建的公园不多,主要有:上海长风公园,广州流花湖、东山湖和荔湾湖公园,西安兴庆公园,桂林七星公园等。公园的起源2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状况流花湖公园由1958年市政府组织市民义务劳动所建窿有蓄水防洪功能外,还是集游览、娱乐、体憩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园。公园以棕搁植物、开花灌木、榕属植物以及开阔的草坪、湖面与轻透的岭南建筑物相互衬托,形成具有强烈南亚热带特色的自然风光图片无水印,清晰,分辨率≥200KB长风公园始建于1957年4月,1959年国庆节建成开放。面积36.4万平方米,其中水面积14.3万公顷,是上海市大型综合公园。公园取《宋书·宋意传》中“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之意,定名为“长风公园”。取意毛泽东七律《送瘟神》中“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的诗句,把公园内人工湖取命名为“银锄湖”,人造山命名为“铁臂山”。公园以中国古典手法,模拟自然山水,园林风格为主,借鉴北京颐和园、杭州和苏州园林的造景以水景为主,盈的园林建筑和铁臂石景、银锄碧波山水结合。公园有亭、台、廊、榭等古朴轻,青枫绿洲、夕阳晚照,岁寒三友、迎春池、睡莲池等姿态万千的20余处景点。1998年,长风公园被国家建设部、中国公园协会选为中国百家名园之一。

1985-2001年,社会、经济大发展时期,公园建设发展很快,这个阶段内特点是:旅游业的发展直接刺激和促进了城市公园的发展,公园数量激增,公司的建设范围由大、中城市扩展到小城镇。特别是90年代以来,公园建设理论进入多元发展时期,创作进入繁荣期,涌现出一批富有时代特征的园林精品。由于近年来对西方风景园林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引入,国内的城市公园建设在实践中不断融合东西方城市公园的长处。很多公园一改过去“世外桃源”形象和封闭式管理模式,融入到城市开敞空间之中,部分公园还出现了拆墙透绿、免费向市民开放的趋势,这是在对公园职能认识上的重大转变。在公园类型上,也出现了多种专类公园:如主题公园、郊野公园、村镇公园、生态公园、滨水公园、森林公园、废弃地遗址公园等。深圳市荔枝公园如深圳市荔枝公园,位于福田区内,东向为红岭路,南面是深南中路博物馆,西面为居民住宅区,北临红荔路,占地面积28,82万平方米。公园名称源于园内的荔枝树,由于荔枝树是公园里的主景树,因而将原来的新湖公园改名为现在的荔枝公园。荔枝公园以“雅、幽、静”为造园的指导思想,园林建筑取古今中外之长,配以棕桐科、荔枝等为主的亚热带植物,整个公园既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神韵,又抹上了现代公园的色彩。公园内主要景点有:“夕照槟榔”、“荔园香雪”、“竹径通幽”、“独木成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