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5部编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E/1C/wKhkGWcaMayACD1dAAJnb4s-xj4654.jpg)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5部编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E/1C/wKhkGWcaMayACD1dAAJnb4s-xj46542.jpg)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5部编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E/1C/wKhkGWcaMayACD1dAAJnb4s-xj46543.jpg)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5部编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E/1C/wKhkGWcaMayACD1dAAJnb4s-xj46544.jpg)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5部编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E/1C/wKhkGWcaMayACD1dAAJnb4s-xj465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5)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有关科学的作用,是一个的问题。科学当然有用,而且有重大的作用。但有
时候,人们察觉不到它的作用。如果过分强调实用性,许多科学的原理就无法被发现。以航空
舰天领域为例,一项又一项似乎无用的科学发现,垒建成现代航空航天大厦的基石。乔治•凯
利对空气的阻力与升力进行研究,得出了关于升力和速度间的关系。他的论断,使长期以来陷
入仿鸟飞行迷阵的人们。一个真正的航空时代到来了,乔治•凯利成为公认的航
空科学之父。航空航天的本源是一致的,都以满足人类离开地面的愿望而生,故有共同的科学
基础,最重要的基础是力学。力学是研究物体的运动过程的一门自然科学。(),反而成
为物理学以及天文学和诸多工程学的基础。
面对当前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乏力,我们要从深入思考科学的本性科学的特质为出
发点,打造宽容而富有活力的创新氛围。随着全民科学素养的不断提高,科学精神与民主自由
精神融为一体,全社会尊重科学和科学家,充分认识科学的作用,这样,正确识别
科学成果的价值,也就o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老调重弹茅塞顿开风靡一时水到渠成
B.老调重弹豁然开朗蔚然成风迎刃而解
C.老生常谈豁然开朗风靡一时迎刃而解
D.老生常谈茅塞顿开蔚然成风水到渠成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力学源于物理学,随着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建立,逐渐从物理学中脱离而成独
立学科
B.物理学是力学本源,随着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建立,物理学逐渐分离出力学,使
力学成独立学科
C.随着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建立,逐渐从物理学中脱离而成独立学科,力学源于
物理学
D.力学源于物理学,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建立,使力学逐渐从物理学中脱离而成
独立学科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当前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乏力,我们要以深入思考科学的本性、科学的特质为出
发点,打造宽容而富有活力的创新氛围。
B.面对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乏力的现状,我们要从深入思考科学的本性、科学的特质为
出发点,打造宽容而富有活力的创新环境。
C.面对当前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乏力的状况,我们要从深入思考科学的本性、科学的特
质出发,营造宽容而富有活力的创新氛围。
D.面对当前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乏力的现状,我们要以深入思考科学的本性、科学的特
质为出发点,打造宽容而富有活力的创新环境。
2、某高中百年校庆,拟举办一场校友联欢会。下面是两段主持人的串词。其中有五处不符合
表达准确得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修改。
情境一:著名校友史先生已去世,其子上台后,主持人请他讲述父亲与母校的渊源。
主持人:史先生,您的家父曾是我校的优秀学子。虽然他已经死了,但我想请您为我们爆
料他在母校就读期间的趣事。
情境二:上一个节目是82届毕业生合唱校歌,下一个节目是17级新生的舞蹈《新芽》。
主持人:悠悠老歌方唱罢,余音绕梁;翩翩新舞已练成,鹤立鸡群。下面是17级新生的舞
蹈表演《新芽》。大家一起嗨起来!
3、请补写出空缺处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一致。
人生中的每一场磨难,都是毕生宝贵的财富。战国时的爱国诗人屈原,仕途坎坷,枉遭放
逐,悲愤之余,成就千古诗篇《离骚》;汉代著名史官司马迁,命途多舛,惨遭宫刑,忍辱负重,
写成史学巨著《史记》;。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面对皎皎孤月,产生了对生命本源的思索:,
⑵杜甫《旅夜书怀》的颔联“,”,描绘的景象雄浑阔大,反衬
了作者孤苦漂泊的悲怆心情。
(3)王维在《山居秋暝》中用“,”两句描写山中夜间幽清明净的
自然景色。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题衡阳泅州寺
张扑①
一水悠悠百粤通,片帆无奈信秋风。
几层峡浪寒舂月,尽日江天雨打篷。
漂泊渐摇青草外,乡关谁念雪园②东•
未知今夜依何处,一点渔灯出苇丛。
[注]①张扑,唐朝将领,滑州(今河南滑县东)人。②雪园,汉朝梁孝王刘武所建。故址在今河
南省商丘市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的“悠悠"一词写出‘'一水"的多种情态:悠长、从容不迫地流淌的样子等。
B."几层峡浪寒舂月”写汹涌的峡浪冲荡着倒映在水中的明月,"舂"字颇具表现力。
C.尾联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样,运用点染,用景物来渲染情感。
D.全诗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前四句主要是虚写,后四句主要是实写,拓展了表现空间。
2.全诗用哪几组意象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广3题。
新诗以中华文化为依托,在外来诗歌的影响下出生和成长。臧棣曾评价新诗是“在中西
文化冲突中不断拓展的一个新的审美空间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新诗如何接纳古今中外的
影响所呈现的迷思是其百年发展及未来所需关注的。
新诗是在古典诗歌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但是无论其间的反叛还是背向,在本质上是不
可能将两者完全独立起来的。早期新文学的推手胡适大力贬低文言旧诗,提倡白话新诗,但他
自身仍承认有向宋诗学习的诗作,除他之外,还有许多诗人的诗作皆有古典诗的影子,如废
名、朱湘、戴望舒、卞之琳、林庚…中国新诗无论如何发展,都是在中华文化土地上生根发
芽,汲取了古典诗歌精华,这一事实是不可否定的,也是不可忽视的。
追溯历史可见,早期新诗的发展离不开国外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的推动,他们的学识和
视野都经过国外教育的熏陶而得到了极大拓展。西方诗潮在中国的大力宣扬和广泛传播,这
背后既有被迫推动的命运之歌,更有诗歌发展态势的必然趋向。留美归来的胡适对诗歌的构
想无疑受到英美意象派的影响,以自己的《尝试集》率先为白话新诗铺路;深受日本俳句和印
度诗人泰戈尔影响的冰心也推出自己“爱”的代表诗集《繁星》《春水》,为新诗注入新鲜
血液。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诗人艾青、卞之琳等人主要受法国象征派诗歌观念的影响;40
年代九叶诗派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较大;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朦胧诗与西方现代派的关系
也很密切;直到今天,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依然和西方诗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接受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诗歌的影响是新诗自身发展的一大动力,然而也很可能带来视
野的局限,对这两者应如何结合和接受所呈现的迷思是新诗一直在摸索与调适的。新诗在古
典诗歌的土壤中接受阳光雨露变革旧诗,结合西方诗艺追求新理念,两者结合从而指向重生,
而两者在古今中外文化间的融合和失真状态,是其不断追求中所一直呈现的迷思。朱光潜曾
指出:“我们的新诗运动正在开始,我们必须郑重谨慎,不能让它流产。当前有两大问题须特
别研究,一是固有传统究竟有几分可以沿袭,一是外来影响究竟有几分可以接收。”在不同的
时期、文化、社会环境中,新诗的选择是不一样的。龙泉明也曾说:“新诗对传统与西方的选
取,在各个时期,各个诗派与当今诗人那里,常常是有条件的,有其选择重点的。”
接受古今中外的诗歌影响是新诗百年来的重要标识,在不同的时期和环境中有着不同的
表现,而如何对待这标识所体现的交融迷思却仍在摸索中,这一自身特点将有待于诗歌的自
身呈现和不断拷问,也有待于在今后的诗歌发展中得到更多的领悟与解释。
(摘编自陈西西《新诗的追逐与迷思》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新诗就是将古典诗歌的审美元素与外来诗歌的审美元素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B.我国新诗在发展中与古典诗歌出现了反叛与背向,因为两者在本质上就是独立的。
C.我国新诗早期受到留学国外的知识分子的推动,被迫与西方诗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D.我国新诗一直没有停止摸索与调适自身应如何将我国古典和西方诗歌结合的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先写新诗产生的背景,再提出新诗如何接纳古今中外的影响所呈现的迷思的问题。
B.二、三段运用例证分别剖析了影响新诗发展的两大因素一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诗歌。
C.第四段引用朱光潜和龙泉明的新诗理论,论述了我国新诗追求过程中迷思的成因。
D.末段指出如何对待新诗的迷思仍在摸索之中,呼吁人们深入审视新诗这一自身的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适作为早期新文学的助力者,虽然看不起文言旧诗,但是透过他的诗作能让人看到宋诗
的风格。
B.《繁星》的出现为新诗注人了新鲜的血液,阅读《繁星》,我们也能感受到日本俳句和印度
诗人泰戈尔对冰心的影响。
C.不同诗歌流派、诗人在新诗发展过程中对如何接受古今中外诗歌的影响受时间、环境的影
响而表现各不相同.
D.现在我们还不能对新诗在中外诗歌影响下体现的交融迷思有清晰的认知,但这种认知会越
来越丰富。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墨烟张
陈柳金
-日傍黑,张家院里哇地一声哭,土坯墙震落一层沙尘。婴儿落地,没听过这样大声的,
且脸如包公,黑不溜秋。张父说,俺张家世代制墨,如今老天馈赠一墨宝,就叫他张秉墨吧!
这张秉墨,天生一个玩家。六岁便能玩墨,采烟、熬胶、和墨、上模、晾晒、裱金,一整
套工序下来有模有款。九岁便玩书成瘾,熟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还练得一手好书画,吟咏
唐诗宋词亦有腔有调。张秉墨的天空悬着一颗文曲星。
但到了十八岁,天空却变了天。参加了地下组织的张父因叛徒出卖,死于鬼子刺刀之下。
张秉墨强忍一腔怒火,接过搅墨棒,墨缸里转起圈圈旋涡,搅动一百零八圈后,蒸煮成团,蓄着
劲举锤敲打一百零八遍。张秉墨发誓要做条好汉,把小日本的肉剁成酱,锤打成一根根愤怒的
墨杀。
张家院子每天清晨依旧飞出一群白鸽,鸽群沿鹤庄盘旋一圈后,总是有一只鸽子带着张
秉墨的牵挂飞离队伍。薄暮时分,那鸽子才从天空凯旋而归。张秉墨宝贝一样捧在手心,喂了
食,轻轻放进笼子。
前线还是失守了,小日本洪水猛兽一样冲进庄里,打砸抢烧,把个鹤庄鼓捣成了墨缸,每
个人心里都墨黑墨黑的。小日本把鹤庄小学占为指挥部,临晚集合村民训话,太军佐藤野夫说
鹤庄藏有共党,自己站出来,可免全庄人死,否则通通都得死!
村民个个炭然不动,佐藤无计可施。忽然头顶掠过一群白鸽,仰起头,鸽子送他一个见面
礼。佐藤往脸上一抹,一撮腥臭的鸽屎。叭嘎,杀了它们!一阵乱枪响起,连鸽毛也不见掉下来。
佐藤恼怒道,不供出来,你们,通通的当鸽子宰!
翌日,鸽群刚回笼,张家院门被踢开,几个小日本端着枪叽里嘎啦闯进来。正在锤墨的张
秉墨猛一惊。贼头贼脑的小日本乱搜一气,从笼里捉出几只白鸽。翻译给张秉墨下了命令,
以后每隔三天送两只鸽子孝敬太军!
鬼子走后,张秉墨赶紧去看鸽子,幸好那只白鸽还在,这才松了口气。入夜,他扬手放飞
了那鸽。
就在这两天,有四个村民怀疑是共党分子捉进了指挥部。一向抬头做事的张秉墨把头压
得老低,搅墨一百零八圈,锤墨一百零八遍。他要把张家本领亮出来,制成胳膊粗的圆条墨,
当作礼物送给佐藤野夫。
转眼三天已到,张秉墨这次送给佐藤的是两只鸽子。进了门,只见佐藤呕吐不止,气喘吁
吁。张秉墨细看,知他犯了夹阴伤寒,前几天吃了鸽肉大补精气,不慎便犯下此症。张秉墨说,
太军,我有法子能治好你的病!佐藤如遇救星,却见他一脸乌黑,心生疑窦,但病痛难耐,只得
恭听。张秉墨道,鸽屎为药引,槐角、扎参、细辛炖服。佐藤还记着上次鸽屎之恨,这次竟敢
叫他吃这腥臭物,以为张秉墨捉弄他。翻译说,太军,张师傅可神了,您就信他一回吧!
佐藤服了鸽屎和中药,翌日果然恢复如常。三天后张秉墨送来鸽子时,他竖起大拇指,你,
大大的神!张秉墨说,太军,下次俺送几根大圆墨给你,俺张家墨条,不仅是书画的上等墨料,
还能止血、治皮肤疮毒和腮腺炎。佐藤听了大喜,临别,差翻译送张秉墨,张秉墨悄悄塞给他
一张纸条。
这晚深夜,张秉墨正要入梦,院门吱呀推开,一黑影潜了进来。是翻译窃取了日军的重要
情报,内容是鬼子将于后天晚上攻打驻扎在一深山处的我军阵营。
张秉墨马上放飞那只白鸽。鸽子飞回时,也带回了我军指令一一后天里应外合端掉日军
指挥部。
这天傍晚,他又一次放飞了白鸽。转身去给佐藤送鸽子,这次多了几根胳膊粗的圆条墨,
是他答应送给佐藤的礼物。
踏进门时,地上躺着一只流血的白鸽。佐藤凶相毕露:它,从你家飞此你的下场……还
没等他说完,门外已拥来一群鬼子。张秉墨放飞手里的白鸽,掏出嵌有炸药的圆条墨,把盖子
一掀,几声巨响,佐藤野夫与鬼子不明不白地见鬼去了。
在张秉墨的葬礼上,鹤庄乡亲全都披麻戴孝。忽然一群白鸽悲鸣着从张家院子飞出,在
鹤庄上空整整盘旋了一百零八圈。仪仗队前,翻译跟一战士手抬石碑大的方条墨,上书三个镭
金大字:墨烟张!
(选自《短小说》,2012年第5期,有删节)
L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张秉墨的父亲因参加地下组织被出卖而惨遭鬼子杀害,这对他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文中“
蓄着劲举锤敲打“'的细节描写中暗含着张秉墨压抑不住的愤怒之情。
B.小说中的“鸽子”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张秉墨视鸽子为宝,佐藤被鸽子羞辱和吃鸽子,鸽
子传递情报,鸽群悲鸣盘桓等,在这里鸽子成了揭示主题的象征物。
C.佐藤服了张秉墨配有鸽屎的中药,第二天果然恢复如常,这既写出了张秉墨医术的高超,也
为下文写得到佐藤的信任和送墨条的情节张本。
D.小说善于运用埋设伏笔的写法,比如"锤打成一根根愤怒的墨条”就为下文利用墨条炸死鬼
子做了铺垫;翻译对佐藤的一番劝说也为后文里应外合消灭敌人打下了基础。
E.这篇小说的主题开拓上很有深度和力度,结构大气磅礴,故事情节简单有趣,语言极富张力,
叙事也干净利落,很有特色。
2.小说开头两段叙述了张秉墨少年时期的种种经历,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请简要概括分析小说中的张秉墨的性格特点。
4.小说的结尾处鸽群悲鸣和仪仗队中有人手抬写有“墨烟张”的方墨条的情节,有人说是画
龙点睛,有人则说是画蛇添足,你赞同哪种说法?请结合原文,说说你的具体理由。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据《人民日报》11月12日报道,“双11”的消费盛况,反映的是大海般的内需潜力。
无论是“买买买”引发的抢单,还是“停不下来”的快递小哥,都让“消费”这个词显得如
此动人心魄。到今年,“双11”刚好走过10年,从一家电商的促销活动发展成为全社会共同
参与的消费节日,也为观察中国的消费升级和经济发展打开了一扇窗口。
与现在动辄千亿级的成交额相比,很少有人会想到,2009年“双11”的成交额只有
5000多万元。10年来,“双II”成交额的高歌猛进,反映出消费拉动力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
不断崛起。中国经济增长逐步实现从投资、出口主导向消费主导的转变。今年前三季度,我
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3%,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78%比去年同期提高了
14个百分点。13亿多人组成的超大规模市场,释放出巨大的消费需求,不仅为中国经济增长
蓄积后劲,为中国在应对外部冲击时赢得战略回旋余地,更能够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消费红
利。
在消费规模不断攀升的大背景下,消费结构也在自我迭代、优化升级。有这样一个有趣
的对比:2009年,“双11”最受欢迎的家用电器是电热水壶和电热毯;到了2017年,人们最喜
欢的家用电器变成了净水器和扫地机器人。从满足温饱到追求健康,从传统电器到人工智能,
消费升级呼应着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现在的“双11”,网购服务成为新的消费亮点,迪士
尼门票、出境游预订、在线医疗服务……从传统消费转向新兴消费,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
费,消费需求逐步由模仿型、同质化、单一化向差异化、个性化、多元化升级。消费结构升
级,为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撑。
材料二: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1月12日报道,虽然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与美国爆发
贸易冲突,但并不妨碍消费者在这个购物狂欢节抢购打折商品。在强劲需求的推动下,中国上
月出口再度大幅增长,打破了许多经济学家对中关贸易争端导致出口放缓的预期。
海关数据显示,从美国到印度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均有所增
长。中国10月份出口总额以美元计同比增长15.6%,增幅高于9月份的14.5虬
经济学家们表示,不仅仅是美国,几乎所有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均保持强劲增长,新
兴市场尤其如此。这表明中国的出口正得益于意外良好的全球需求。许多经济学家将最近几
个月的出口繁荣归因于企业赶在关税生效前提前装运,他们此前预计这一趋势将出现消
退。
与此同时,由于对全球大宗商品的需求增长,10月份中国进口同比增长21.4%,增幅高
于9月份的14.3%»其中,原油进口总金额同比增长89%。
材料三: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1月12日报道,中关贸易战属于持久战,可能在今年底或
明年初出现减缓或平和的迹象,但美国不会偃旗息鼓.
新加坡国立大学顾清扬副教授认为,中关贸易战将是一场持久战。只是目前美国因在贸
易战上耗费了政治与经济资源,已经使它难以发动持续攻势。
报道称,他以最近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例,称举办进博会显示中国
不仅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中国还要成为引领全球消费市场的“消费大国”。以中国为中心形
成全球终端产品的消费力将对美国产生极大的影响,因为美国的力量部分来自军事,更重要
是来自美国对全世界的购买力。他说:。买者为王,中国现在正成为这方面的王者。”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个别电商的促销活动演变为全民参与的消费狂欢节日,走过10年的“双11”,已成为了
解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的窗口之一。
B.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3%,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78%,
这表明消费已逐渐主导我国经济增长。
C.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市场的全球需求使中国的出口强劲增长,经济学家们说,这正是中国
商品出口保持强劲增长的重要原因。
D.新加坡媒体认为虽然中美贸易战有可能出现减缓或平和的迹象,美国也难以持续进攻中国,
但中美贸易战将是一场持久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消费结构的自我迭代和优化升级不仅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为中国经济转向高
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撑。
B.“双11”所释放出’的巨大的消费需求,不仅助力我国经济增长,应对外部冲击,更能够
让世界经济增长分享消费红利。
C.中美爆发贸易冲突,导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强劲的需求、大幅增长的出口,打破了经济
学家对中国出口放缓的预期。
D.中国成功举办的首届进博会显示,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将会引领全球消费市场,成为全
球终端产品的消费中心。
3.针对“双11”,中国《人民日报》、美国《华尔街日报》和新加坡《联合早报》都作了相
应报道。报道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9、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③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蕤禅师)
④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杨绛)
请以上述四句中的两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LD;2.A;3.C
解析:1.本题难度中等,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第一空:"老生常谈”原指老书生的平凡议论,今指很平常的老话;“老调重弹”指旧调重弹,
比喻把陈旧的理论、主张重新搬出来。句意与陈旧的理论、主张无关,应选用“老生常谈"。
第二空“茅塞顿开”形容忽然理解、领会;“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
也形容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豁朗。句意并无突然变得开阔敞亮或悟出道理而感觉豁朗之
意,应选用“茅塞顿开”。
第三空:“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风靡一时”形容某一种事物
在一个时期内非常流行,句意强调某种风气盛行,应选用“蔚然成风”.
第四空:“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迎刃而解’’比喻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其
他有关的问题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解决。语境强调”正确识别科学成果的价值"自然成功,应
选用"水到渠成故选瓦
2.本题难度中等,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解答本题,可将选项一一代入
其中进行排除。
B项,陈述对象是物理学,与上下文衔接不紧密。
C项,"力学源于物理学”一句应在开头,跟上文紧密衔接。
D项,最后一个分句的主语是“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建立”,与下文主语不一致,
根据主语一致性原则,选项不如A项连贯。故选A。
3.本题难度中等,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面对当前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乏力''后
缺少宾语中心语;二是结构混乱,”从……为出发点”句式杂糅;三是搭配不当,“打造〃与”
氛围〃不搭配。
A项,成分残缺,第一个分句缺少宾语中心语;搭配不当,"打造”与"氛围〃不搭配。
B项,结构混乱,”从……为出发点”句式杂糅。
D项,成分赘余当前''与“现状”重复。故选C。
2答案及解析:
答案:(1)“您的家父”改为“令尊”(或令严、令公);
⑵“死了”改为“去世”;
(3)“爆料”改为“讲一讲”;
(4)“鹤立鸡群”改为“衣袂飘飘”;
(5)“嗨起来”改为“欣赏”。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能力。本题已提供了相关情景,情景一是主持人在校
友联谊会上对著名校友儿子的提问,因此其用语要注意场合和对象,“家父”只能用于自
己的父亲,应改为“令尊”“令严”或“令公”;“死”过于口语化,且不符合当时情景,
应改为“去世”;“爆料”过于娱乐化,不够严肃,应改为“讲一讲”o情景二中是对舞蹈
的介绍,“鹤立鸡群”是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此处不能用
于形容舞蹈,应改为“衣袂飘飘”;“嗨起来”也不合语境,应改为“欣赏”。
3答案及解析:
答案:宋代的代表词人苏轼,官运不济,频遭贬黜,淡然处之,终留传世名作《赤壁赋》。
解析:
4答案及解析:
答案:1.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解析:
5答案及解析:
答案:LD;2.用悠悠一水中的片帆、一点渔灯这些意象表达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用秋风、
寒月、雨打篷这些意象表现诗人漂泊远方的凄凉心境;乡关、雪园东这些意象流露了诗人的
殷殷思乡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语官和评价古诗观点态度的能力。应是“前四句主
要是实写,后四句主要是虚写”,“雪园”是联想之景,“一点渔灯出第丛”是想象之景。
2.本题考查鉴赏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
寄托情思的物象。根据题千的暗示,要根据意象所蕴含的情感对意象进行分组,这样答题条理
就清楚了。
6答案及解析:
答案:l.D;2.C;3.A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
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原文“在巾西文化冲突中不断拓展的一个
新的审美空间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及后文“两者结合指向重生”可知新诗并非简单地将
两者之间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新诗。B项,“因为两者在本质上就是独立的”分析错误,原文
“在本质上是不可能将两者完全独立起来的”。C项,“我国新诗早期受到留学国外的知识
分子的推动,被迫与西方诗歌保持紧密的联系”分析错误,原文“这背后既有被迫推动的命
运之歌”指的是时代命运,而不是留学国外的知识分子的推动。故选D。
2.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
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
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这两则新诗理论主要是解决如何对待这种迷思的问题,而
非其成因。故选C。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
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
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
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A项,原文只是说胡适承认有诗作
向宋诗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让人看到宋诗的风格。故选Ao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
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
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
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
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
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
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7答案及解析:
答案:LAD;2.①勾画出一个制墨技艺高超、识文断字的传奇人物形象;
②为后文即将发生的悲壮而又荡气回肠的故事做铺垫;
③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①擅长制墨,技艺高超。小说一开始就写其制墨手法娴熟,后又写其将炸药嵌入墨条中;
②机智勇敢,巧于同敌人周旋。为取得佐藤信任,先送鸽子吃后又为之治病,得以接近鬼子;
③刚烈正直,牢记家仇,有民族气节。对于父亲的被杀,他发誓报仇,最后配合我军里应外合消
灭了鬼子。
4.示例一:画龙点睛。①鸽群悲鸣盘桓于张家院子的上空渲染了令人悲痛的气氛,揭示出人们
对英雄就义的沉痛之情;
②翻译跟战士手抬石碑大的写有“墨烟张”的方墨条,与前文照应,又回扣了文章的题目,使
小说结构更加完整;
③此结尾设计巧妙,升华了小说的主题。示例二:画蛇添足。鸽子在文中一再出现,最后还要
写鸽群悲鸣使结尾缺乏亮色,不能给人们带来希望;仪仗队中抬方墨条的情节使小说过于直
露,结尾处应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小说倒数第二段已经写到张秉墨炸死了佐藤和敌军壮烈牺
牲,故事情节相对完整,主题已暗含于整篇小说中。
解析:1.B项,“鸽子成了揭示主题的象征物”有误;C项”写出了张秉墨医术的高超”有
误;E项,“故事情节简单有趣”有误,而应是“跳转自如”。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题,应该知道,好的小说中绝不会
有闲笔,梅一段文字都是有一定用途的.小说开头两段叙述了张秉墨少年时期的种种经历,既
处于小说开头,一般就有做铺垫、制造神奇气氛以吸引读者、完整人物形象等作用.答题时只
需举出小说具体例子说明即可.开头两段叙述张秉墨少年时期的种种经历为下文做好铺垫,
引出小说要描述的具体人物,以及吸引读者注意。
3.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基本能力.回答此题,应主要根据小说对人物所作的各种
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和行为动作描写等)以及其他相关的叙述性语
言进行分析.比如,小说一开始就写其制墨手法娴熟,后又写其将炸药嵌入墨条中,这表明他
擅长制墨,技艺高超.小说写墨烟张为取得佐藤信任,先送鸽子给他吃,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制造行业分析报告
- 电商平台客服服务水平提升研究
- 2025年合同金额书写模板
- 太阳能电池材料项目节能报告的审查意见
- 中国轧辊激光毛化设备市场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看一看(一)》 (教案)
-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较 西师大版
- 教官申请书范文
- 2019-2025年中国加热不燃烧烟草市场供需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单螺杆挤出机组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六年级上册口算题1000道(打印版)
- 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工作方案
- 2024年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月相观察记录表
- 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济学名词解释
- 湘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清单
- 体育与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教学课件
- 商业综合体投资计划书
- 2024妊娠期糖尿病指南课件
- 2024年道路运输企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