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的答题技巧_第1页
高考化学的答题技巧_第2页
高考化学的答题技巧_第3页
高考化学的答题技巧_第4页
高考化学的答题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化学的答题技巧

化学选择题一般考查化学基础学问和基本解题力量,题目不是很

难,但分值较大,错一题丢6分,这需要考生答题时思维肯定要严密。

下面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高考化学的答题技巧,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高考化学的答题技巧

选择题的题干一般会有许多限制性条件,如“无色的〃、"通常状

况下〃、"标准状况下"、"说法正确的"、"说法错误的”等。考生审题时

不妨将这些关键词划出来,避开答题时忽视。对题目涉及的一些特别

物质,不要忽视其特别性质。

作答时,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假如是概念性的,应对有把握的快

速进行推断。如答案涉及计算,要仔细计算出结果,与四个选项对比

后选择,切忌避开题目未读完就动手做。

专出名词书写要精确

做填空题时,考生最需留意的是书写。不仅字迹要清晰,答案也

要写在规定的范围内,便利阅卷老师查阅。

在书写化学专出名词时肯定不要写错别字。按规章,专出名词出

错不能得分。值得留意的是,化学量是有单位的,不要漏掉。

此外,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不能混淆,书写时肯定要配平,

注明条件及状态。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最简单漏掉的是水等小分子,

相关条件要按书上的规范语言写,如不能将"放电〃写成"闪电〃等,也

不能随便添加不需要的条件。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简式等

1

不能混淆。结构式和结构简式中哪些原子间用线连接要写清晰,特殊

是要留意有机物结构简式中,双键等是不能省的。

值得留意的是,往年阅卷中最简单扣分的是苯环的结构简式,肯

定要按书上规范书写。阅卷老师只会依据标答和考生写在试卷上的白

纸黑字来给分,不行能揣摩考生意思,因此肯定要书写清晰意思明确。

试验题作答别随便

从阅卷看,试验题考生都简单下手做,但不简单得分,由于答题

不够细心。

答题时,考生首先要多审儿遍题,充分理解题目的要求,明的确

验目的。

在回答时书写文字表达时,考生肯定要抓住要点,不能泛泛而谈,

不能用套话,要有针对性。如回答“气体通过浓硫酸时浓硫酸的作用”,

假如简洁回答为“除杂质"、"干燥"就不符合要求,要明确回答是除掉

混合气体中的哪些气体或干燥哪一种气体等。

试验题解题时,考生肯定要关注试验细节。如去年高考(微博)题

有一问是要求检验水煤气中在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状况下,存在

有一氧化碳和氢气。由于不能直接检验,所以利用一氧化碳和氢气还

原氧化铜的化学反应,将产生的气体产物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行检验。

因此考生在设计试验时,要先除掉水煤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再

进行还原试验,最终检验其反应后的产物。与此同时还要留意气体通

过洗气瓶时导管的"进步"、"短出"和检验水蒸气的最好试剂是无水硫

酸铜等细节。

2

高考化学如何抓住重点快速提分

一、明确任务

一轮复习基本是按学问模块与课本的章节挨次综合,梳理学问细

节、构建学问网络,而二轮复习则是根据模块化、程序化的方式进行

综合训练,所以二轮复习节奏更快、强度更高。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一是形成学问网络系统并强化记忆,二是

在系统把握整体学问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练习,培育综合敏捷运用学

问的学科力量。解题的过程中,留意提高速度及精确性。做到

既要"对",又要“快、

详细建议:

二轮复习主要是通过练习强化对学问的理解和应用。综合训练与

专题训练相结合,练题的同时留意归纳(总结),比如有机推断专题,

钢铁的腐蚀、离子反应等专题。同时,训练答题的精确性、规

范性,提高解题速度,多整理易错点、失分点,并进行强化练习。信

息题则要学会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二、学问网络的体系和细化

1、专题训练、归纳总结

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卷,逐年倾向于“力量立意”,更加注意力量

和素养的考查。同时由于试题数目有限,高考卷考察的学问点也比较

固定。所以专题练习可以根据题型和学问点分类专题练习。以高考题

为例,7道选择题中,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或者金属的防护和腐蚀)、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有机化学基础、试验题是常考题目,我们就可

3

以根据这样的专题进行练习。练习时,留意归纳总结,(反思)复习,

找出同一类题目之间的共通点,同时构建学问点之间的联系,形成完

整的学问体系,以题目"反刍"学问,以学问指导题目。

2、限时训练、综合训练

⑴限时训练

理综化学的选择题并不多,全国卷7道,考试时10-15分钟内

完成比较合适,建议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对每一个专题模块或者综

合训练时进行限时训练,防止大量题海战术时脑疲惫,做题效率下降。

⑵综合训练

每周进行一次学科内综合训练。以全国卷为例,7道选择题,4

道非选择题,限时45分钟完成。45分钟时间虽然紧急,但不能给得

太多时间。此用意在于:①提高解题速度;②提高阅读、审题力量;③

学会合理舍弃,同时调整考试心理,提高考试技巧。

3、跳出题海、突出(方法)

由于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要使同学在有限的时间内复习把握大量

学问并形成学问网络,就必需跳出题海,突出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突出主干学问相关的题目和题型,新题、难题、偏题适当舍弃。留意

建立学问之间的练习,注意对思维力量的训练,注意对(学习方法)

归纳,并留出时间思索和通读课本。

解题时有意识地进行思维力量训练,找出该题所涉及的学问点

(审题)9回忆、联想相关的学问(构思)玲应用学问点解决问题(解答)。

要留意无论专题训练还是综合训练,都必需目的明确,落到实处,重

4

在效果,达到训练几道题通晓一类题的目的,切忌贪多求全,题海战

术,疲于奔命。

高考化学试验题答题技巧及操作要点总结

一、高考化学试验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1、瞄准试验原理或试验目的,它是试验的灵魂;只有充分解读透

了试验原理或目的,再结合题中所给装置的作用,才能顺当解答试验

仪器的连接问题;只有充分解读透了试验原理,才能结合装置内的试

剂,回答装置的作用或试验现象。

2、反复阅读,提取有效信息,不要企望读一遍题目,就能很顺

当的完成作答,有时答案就在题目信息中查找,通过反复阅读,找到

题目的答案与已知信息之间的联系。

3、要擅长联想,前后联系,以前是否做过相同类型的题目或者

相同的解题思路,任由思维的翅膀自由的飞行,忌思路不开阔、僵化。

4、试验题是考查语言表达力量的窗口,在回答试验现象或每一

步的作用时,要全面、精确、规范,避开词不达意,掉以轻心。

二、高考化学试验操作要点总结

(一)、浓稀关系

1、制氢气时,用稀HCI或稀H2s04与锌反应。

2、制氯气时用浓HCI和二氧化镐共热。

3、制氯化氢气体时,用浓H2s04与食盐共热。

4、制二氧化碳气体时,用稀HCI与大理石反应。

5、制硫化氢气体时,用稀HCI或稀H2s04与硫化亚铁反应。

5

6、制二氧化硫气体时,用浓H2s04与亚硫酸钠反应。

7、制二氧化氮气体时,用浓HN03与铜反应;而制一氧化氮时则

用稀HN03与铜反应。

8、制乙烯、硝基苯、苯磺酸,酯化反应、蔗糖脱水,都要用浓

H2so分而酯的水解、糖类的水解则要用稀H2so4。

(二卜先后关系

1、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验纯后点燃。

2、除杂质气体时,一般先除有有毒气体,后除(其它)气体,

最终除水蒸气。

3、制备气体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品,加药品时应先放

固体,后加液体。

4、拆除装置时,先把导气管撤出液面,后熄灭火源。

5、用H2、C0等还原金属氧化物时应先通气后点燃酒精灯。停

止试验时应先熄灯,后停止通气。

6、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应先给整个试管预热,后集中火力加

热装有药品的部位。

7、假如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应先快速用布或纸拭去,然后

用大量水冲洗,最终涂上质量分数约为3%的小苏打溶液。

8、配制银氨溶液时,应先取稀AgN03溶液,然后渐渐滴加稀氨

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刚好消逝为止。

9、制备Fe(0H)3胶体时,先将蒸镭水加热至沸,然后滴入饱和

FeCl3溶液,连续加热至溶液显红褐色后即可。

6

10、制备硅酸溶胶时,先注入5~10mLlmol/LHCI,后加1mL水玻

璃,然后用力振荡。

11、制备澳苯时,应先加入苯,再加澳,最终加入少量催化剂铁

屑(实际起催化作用的是FeBr3)o

12、制备硝基苯时,先加入浓硝酸,再加浓硫酸,摇匀,冷却到

50~600,然后渐渐滴入1mL苯,最终放在60团的水浴中即可。

(三卜左右关系

1、使用托盘天平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祛码,即左物右码;游码

刻度从左到右,读数时读其左边刻度。

2、调成天平常,左边轻时,平衡螺母向左旋,右边轻时,平衡

螺母向右旋。

3、制备气体时发生装置在左,收集装置在右,气体流淌的方向

从左到右。

4、组装仪器时先低后高,从左到右将各部分联成一个整体,拆

卸仪器时挨次则相反。

5、中和滴定操作时,左手掌握旋塞,右手摇动锥形瓶,即左塞

右瓶。

6、用移液管取液时,右手持移液管,左手拿洗耳球。

(四卜上下关系

1、玻璃仪器中的“零刻度":滴定管在上方,量筒、烧杯、刻度

试管等的起始刻度在下方,但并无零刻度。

2、容量瓶、移液管等的刻度线在上方(只有一刻度线)。

7

3、冷凝管中,水流方向为下进上出。

4、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若气体的式量大于29,用向上排空

气法收集;若气体的式量小于29,则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5、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应打开旋塞从下边流出,上层液体应

从分液漏斗的上面倒出。

6、使用长颈漏斗时,漏斗的底部应插入液面以下,而使用分液

漏斗不必插入液面以下。

7、进行石油等物质的分储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液面之上且

位于支管口四周;而制乙烯等需要测量、掌握反应物温度的试验时,

温度计水银球应在液面之下。

(五卜大小关系

1、称量时,先估量称量物也许质量,加祛码的挨次是先大后小,

再调游码。

2、使用温度计、量筒、容量瓶、滴定管等,都要留意量程的大

小。如制乙烯温度为170回,就不能使用100团的温度计;量取8.5mL液

体时,就应当使用10mL量筒。

3、干燥气体或除杂质气体时,气流的方向应大端进小端出,即

大进小出。

4、固体药品应保存在广口瓶中,而液体试剂则应当保存于细口

瓶中。

5、取用药品时,应严格根据试验说明的规定用量,如未注明用

量,应当取用最少量,即液体只取l-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