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_第1页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_第2页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_第3页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_第4页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课程标准素养要求内环境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1.生命观念:通过内环境的组成、相互关系及理化性质,建立生命的结构和功能观。2.科学思维: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提醒]细胞内液是动物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液特指植物细胞液泡内的液体。2.内环境(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2)内环境之间的关系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的成分2.组织液和淋巴液的成分(1)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与血浆的相近。(2)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提醒]与渗透压有关的“浓度”是指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而不是质量浓度。四、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1)胰液、原尿、胃液和胆汁属于体液。()(2)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液。()(3)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都是内环境的成分。()(4)直接参与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系统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答案:(1)×(2)×(3)×(4)√知识点一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1.常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2.巧用单、双向箭头判断内环境中物质交换示意图3.内环境三种组分的比较组分项目组织液血浆淋巴液区别存在部位组织细胞之间血管内淋巴管内主要生活在其中的细胞种类各种组织细胞各种血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蛋白质含量少多少联系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组成人体的内环境,化学组成基本相同[温馨提示](1)血液≠体液,血浆≠内环境: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内环境)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所以血液≠体液,血浆只是内环境的一部分。(2)体内液体≠体液: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均不属于体液。1.下列液体属于体液的一组是()①胆汁②胰液③血浆④淋巴液⑤原尿⑥细胞质基质⑦组织液⑧核液⑨细胞液⑩胃液A.③④⑥⑦⑧⑨ B.③④⑤⑦⑨⑩C.②③④⑤⑦⑨ D.①②③④⑤⑦答案:A2.(2021·安徽宿州高二检测)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②为肌肉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低于⑤处B.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C.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④⑤D.③④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解析:选C。由于各种组织细胞都会消耗氧气,因此若②为肌肉细胞,根据血液流动的方向可知,则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⑤处,A项错误;由图可知,④为组织液,而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项错误;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即图中的④和⑤,C项正确;③为淋巴液、④为组织液,组织液能转化为淋巴液,但淋巴液不能直接转化为组织液,D项错误。发展素养长句特训与高考接轨1.(科学思维)上题图中②与④的组成成分有所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2.(科学思维)某同学提出上题图中②内CO2浓度最高,作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CO2是细胞呼吸的产物,细胞内液即②中CO2浓度最高知识点二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1.内环境及其组成中的2个“认清”(1)认清4类内环境的物质(2)认清4类非内环境的物质2.组织水肿的实质及原因(1)实质:组织液总量增加。(2)原因:渗透压失衡,即血浆渗透压降低或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导致水分子大量进入组织液。具体如下图所示:1.(2021·安徽宿州高二检测)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②胰岛素、CO2和葡萄糖③血红蛋白、O2和Na+④生长激素受体、K+和氨基酸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A。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①符合题意;胰岛素、CO2和葡萄糖都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②符合题意;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③不符合题意;生长激素受体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④不符合题意。2.下表是血浆、组织液和骨骼肌细胞内液某些成分的浓度及总渗透压的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项目Na+K+Cl-HCOeq\o\al(\s\up1(-),\s\do1(3))蛋白质总渗透压血浆153.24.3111.525.716.0305.4组织液145.14.1118.027.01.0303.5骨骼肌细胞内液12.0150.04.012.047.0304.0A.Na+、Cl-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中B.与组织液相比,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高C.HCOeq\o\al(\s\up1(-),\s\do1(3))有利于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D.血浆渗透压主要是由蛋白质的含量决定的解析:选D。据题表可知,Na+、Cl-主要分布在血浆和组织液中,即细胞外液中,A正确;与组织液相比,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高,B正确;HCOeq\o\al(\s\up1(-),\s\do1(3))是缓冲物质,有利于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C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错误。发展素养长句特训与高考接轨1.(科学思维)由上题题表可知,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单位体积细胞外液中Na+、Cl-的微粒数远高于蛋白质,即使在含有较多蛋白质的血浆中也是如此,故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2.(社会责任)若肝功能受损,会出现“腹水”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血浆蛋白主要在肝脏细胞中合成,若肝细胞受损或肝功能出现障碍,则会使血浆蛋白的合成减少,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出现“腹水”现象知识点三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eq\o(→,\s\up7(小肠绒毛壁、),\s\do5(毛细血管壁))血浆eq\o(→,\s\up7(循环系统运输))组织处的毛细血管eq\o(→,\s\up7(毛细血管壁))组织液eq\o(→,\s\up7(细胞膜))细胞内。(2)O2进入细胞内被利用O2eq\o(→,\s\up7(呼吸道))肺泡eq\o(→,\s\up7(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血浆eq\o(→,\s\up7(循环系统运输))组织处的毛细血管eq\o(→,\s\up7(毛细血管壁))组织液eq\o(→,\s\up7(细胞膜))细胞内eq\o(→,\s\up7(线粒体膜))线粒体内。(3)CO2排出体外与O2进入细胞内所经历的途径正好相反。(4)尿素等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尿素eq\o(→,\s\up7(细胞膜))组织液eq\o(→,\s\up7(毛细血管壁))血浆eq\o(→,\s\up7(循环系统))[温馨提示]人体内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结构四个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一个器官:皮肤。1.下图是某同学构建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图中方框内的文字应该是()eq\x(外界环境)eq\o(,\s\up7(氧气、养料),\s\do5(二氧化碳、废物))eq\x()eq\o(,\s\up7(氧气、养料),\s\do5(二氧化碳、废物))eq\x(细胞)A.内环境 B.大脑C.脊髓 D.肌肉解析:选A。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故图中方框内文字应为内环境。2.(2021·山东济宁高二期中)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系统或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Ⅰ内的O2被肝细胞利用至少需经过9层生物膜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属于主动运输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解析:选A。通过分析题图可知,Ⅰ是呼吸系统,组织细胞利用O2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故Ⅰ内的O2被肝细胞利用至少经过11层生物膜;Ⅱ是消化系统,Ⅱ内的葡萄糖进入血浆应属于主动运输;Ⅲ是泌尿系统,②表示重吸收作用;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分泌汗液来排出代谢废物。发展素养长句特训与高考接轨1.(科学思维)人体内O2浓度最低的部位是________(填细胞器结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内膜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消耗O22.(生命观念)根据上面T2中所构建的概念图,思考细胞和内环境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细胞和内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核心知识小结[要点回眸][答题必备]1.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2.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三部分组成,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3.血浆与组织液、淋巴液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4.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5.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6.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随堂检测]1.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A.喝牛奶,进入胃中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C.口服抗菌药物D.肌肉注射青霉素解析:选D。内环境指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A、B、C三项所述均不是进入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肌肉注射青霉素,主要是将青霉素注射到肌肉组织液中,故D符合题意。2.(2021·辽宁阜新高二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B.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C.肾上腺、胰岛、卵巢和唾液腺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至内环境D.泪液、汗液、消化液、尿液等来源于体液,但不属于内环境解析:选D。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2/3,细胞外液约占1/3,A错误;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并不是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比如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B错误;肾上腺、胰岛、卵巢属于内分泌腺,分泌物直接进入细胞外液,唾液腺是外分泌腺,其分泌物通过导管排放到口腔(消化道)中,没有进入内环境,C错误;泪液、汗液、消化液、尿液等这些液体直接与外界相通,虽然来源于体液,但不属于内环境,D正确。3.一般情况下,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O2、糖被、有氧呼吸的酶、H+B.过氧化氢酶、受体、血红蛋白、H2OC.蛋白质纤维、Ca2+、载体蛋白、抗体D.Na+、葡萄糖、氨基酸解析:选D。糖被位于细胞膜上,有氧呼吸的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不符合题意;过氧化氢酶和血红蛋白位于细胞内,受体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不符合题意;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不符合题意;Na+、葡萄糖、氨基酸均可位于细胞外液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符合题意。4.(2021·山东济南高二期中)右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液与B液之间可以双向进行物质交换B.A液中pH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依赖于NaHCO3/NaClC.人发生过敏反应,结构1的通透性会增大D.A液中O2进入结构3被利用至少要通过3层膜结构解析:选C。A液是血浆,B液是淋巴液,淋巴液中的物质可以进入血浆,而血浆中的物质一般不能直接进入淋巴液,A错误;血浆中的pH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依赖于HCOeq\o\al(\s\up1(-),\s\do1(3))/H2CO3等缓冲物质,B错误;结构1是毛细血管壁,当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会增大,C正确;血浆中的O2进入结构3(组织细胞)并被利用至少要通过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1层组织细胞膜和2层线粒体膜,共5层膜结构,D错误。5.组织液大量积累在组织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B.毛细淋巴管阻塞C.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D.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解析:选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毛细淋巴管阻塞,组织液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在短期内会使组织液减少,不会引起组织水肿。6.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Ⅴ表示直接参与该过程的几种系统或器官,①②③④⑤表示相关物质,甲、乙、丙表示三种液体,A、B表示相关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乙、丙三种液体共同组成了人体细胞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