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10月一轮复习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10月一轮复习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10月一轮复习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10月一轮复习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10月一轮复习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二)历史试题 2024.10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考证,商代国王自称“余一人”或“一人”,其下有辅佐商王的尹或相;尹或相之下又分别设有负责管理王室事务的“多宰”“小臣”,负责管理神祇事务的巫、祝、卜等,负责管理耕作的小籍臣和负责管理军事的多马、多亚、多射、师、旅等。这集中反映了商代A.国家机器比较完备B.官僚政治相对成熟C.集权体制有所发展D.社会分工更加完善2.1961年,山西祁县(战国时属赵国)出土了数十公斤货币,种类达29种之多。其中能确定为赵国货币的有5种,另有韩国货币7种、魏国货币6种、燕国货币2种,还有9种难以确定国别。这反映了当时A.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B.北方统一市场的形成C.赵国国家实力的强大D.国家统一趋势的初显3.北魏初年,朝仪典制,设官分职,多沿晋代旧制;经道武、明元诸帝渐进,至孝文帝时,不仅在服饰、语言、姓氏等方面实现全面汉化,还在教育体系中大力推广儒家经典;此外,北魏还积极与南朝进行文化交流。这一系列举措A.打破了北方士族专权的局面B.使政权内部凝聚力持续增强C.为隋唐盛世奠定了坚实基础D.有利于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4.据史书记载,723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其政事印改为中书门下之印也。与此同时,又于中书门下置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于正厅之后,“分曹以主重务”。这些变化A.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君主权力B.反映了三省分工体制的完善C.有利于提升政府的行政效率D.促进了六部职能进一步细化一轮复习联考(二)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5.据考证,在唐代以前,中国农书的内容绝大多数是写黄河流域中下游旱地农业生产知识的,而唐至宋元时期则出现了不少反映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农业生产知识的各类农书。据此可知,这类农书的发行A.得益于大一统局面的实现B.折射了南北经济差距的缩小C.彰显南方农学水平的领先D.体现了南方开发程度的加深6.清前期,政府在财政方面实行奏销制度,即国家的一切财务收支都必须按照定例上报皇上,只有经过户部的审核,才准予报销。19世纪中后期,各省督抚开始“自为出入”,户部失去了全国财政资源统一调度中心的角色。这一现象A.表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B.缘于鸦片战争对财政制度的冲击C.说明晚清中央集权体制面临危机D.反映了政府财政收支结构的变化7.下表是19世纪中后期,部分列强计划在中国修建铁路情况。这反映出当时时间国家计划修建铁路1858年俄国连接莫斯科和中国黑龙江地区的铁路1862年英国通过缅甸到达中国云南的铁路1885年法国将越南铁路接至中国云南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B.近代化进程的加快C.西方列强内部矛盾尖锐D.边疆危机日益加深8.1891年,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提出“六经皆伪”的观点,认为从汉代开始被尊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都是伪经。这表明康有为A.否定孔子的至圣先师地位B.寻求维新变法的文化支撑C.掀起了维新变法爱国运动D.具有严密考证的科学态度9.在对1895年至1914年间开设于中国的47家外国工业厂矿企业的经营数据统计后发现,这些企业的账面利润率平均达14.14%,有的高达30%—40%,而同时期开设于资本主义国家本国境内的工业企业利润率不足10%。这一现象A.表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B.解释了资本输出的经济动因C.折射出中国商品市场的活跃D.缘于通商口岸的进一步开放10.1924年5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明确指出:在“反对国际帝国主义及国内军阀的国民运动里,大多数农民群众的加入是最有力的动力”。这一观点A.体现了革命工作重心的转移B.壮大了农村革命根据地C.推动了国共合作决议的出台D.有利于北伐战争的兴起一轮复习联考(二)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11.下图为画家李桦在1935年创作的木刻版画。画中被捆绑在木桩上的青年壮士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命运。作者创作这幅作品的主要目的是A.揭露不抵抗政策的消极影响B.激发国人抗日救亡的意识C.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批判国民政府的独裁统治12.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各地农村出现了各种“入社报名”的场景。这里的“社”是指A.公私合营的经营组织B.人民公社的基层组织C.集体劳动的合作组织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13.1949——1957年,我国政府投资建成住房面积共11000余万平方米;除1955年、1956年外,城市住房投资占当年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例均保持在9%以上,1953年一度上升至12%以上。这些措施在当时A.体现了保障民生的发展核心B.基本解决工业发展住房问题C.配合了国家发展的根本战略D.反映了城市服务功能的加强1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曾出现两次大规模的“下海潮”一次是在20世纪80年代,很多国企和事业单位人员,辞职投身商海。另一次是20世纪90年代初,更多有单位编制的人员选择辞职或停薪留职而去下海经商。这反映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A.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B.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C.现代企业制度逐渐建立D.户籍管理的政策性调整15.20世纪80年代,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纠纷案件还基本上是离婚、伤害赔偿和债务“老三样”案件。21世纪,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合同案件、房地产案件、涉外民事纠纷案件、金融纠纷案件、国际商事案件等、数量则越来越多。这些新的民事纠纷案件的解决A.弥补了市场经济的先天缺陷B.折射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不足C.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D.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16.2024年7月23日,巴勒斯坦14个政治派别在北京签署《北京宣言》,承诺结束分裂,这一宣言给战火中的巴勒斯坦人民带来和平的希望,面对全球和平事业何去何从这一时代之问、世界之困,中国始终在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之道。中国的解决之道A.契合了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B.促进了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C.彰显了在国际中的主导地位D.突显了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一轮复习联考(二)历史试题第3页(共6页)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北宋建立后,浙东沿海地区(越、明、台、温四州)的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并重新走向高涨。在此基础上,浙东沿海一带的市镇开始勃兴。据记载,北宋时的越、明、温、台四州市镇分别只有9、3、7、9个,到南宋时已分别拥有53、143、9、81个。北宋熙宁十年,浙江地区设有税务的市镇平均年商税额为3179.4贯,而越州为12082贯,到南宋初年其已增至21652贯。当时,这些地区的酿酒业、造纸业、印刷业、皮革业、制漆业、竹编业、制扇业等都相当发达。北宋时,全国市舶司收入最高额为63万贯;南宋时,到高宗末年,就已达200万贯,这其中明州、温州等无疑占了主要部分。在此背景下,温州不仅寺院“庄严冠于二浙,焚修闻于四方”,而且“士气浸盛”,至南宋建炎、绍兴间,“异才辈出,往往甲于东南”。——摘编自陈国灿《浙江古代城镇史研究》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宋代浙东地区市镇勃兴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1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浙东地区市镇勃兴的影响。(6分)一轮复习联考(二)历史试题第4页(共6页)BA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鸦片战争后,中国再次开启了大规模的西学翻译活动。19世纪中后期,官方从事翻译工作的主要机构有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和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等,其聘请的知名中国译员有徐寿、华蘅芳、赵元益等。1850—1899年,自然科学与应用技术方面的译书数量占到70.4%;从译书语种来源看,译自英国的书籍占50.5%,美国的占14.5%,日本的占15.1%,俄国的仅占0.3%。19.世纪末以来,国人对西方政治、法律制度方面书籍的翻译出版需求迅速提升。仅1902—1904年,关于此类书籍的翻译就占到了49.5%,而关于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领域的译书占比则下降到31.55%。1902—1904年的译书中,60.2%译自日本,英美为16.8%,俄国只占0.7%。——摘编自钱存训《近世译书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50—1899年我国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初我国译书活动的新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8分)一轮复习联考(二)历史试题第5页(共6页)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各外国的政府和人民恢复并发展贸易关系”。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建设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进出口的目标是“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受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中国采取了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对外开放度较低,进口用于满足工业化生产和升级,贸易功能定位相对单一。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中国对外贸易在产品结构上反应了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1980—2010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金额(亿美元)比重(%)金额(亿美元)比重(%)金额(亿美元)比重(%)金额(亿美元)比重(%)出口商品总额181.2100.0620.9100.02492.1100.015777.5100.0初级产品91.150.3158.925.6254.610.2817.25.2工业制成品90.149.7461.874.42237.589.814962.294.8注:2010年各类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机电产品、机械及运输设备、高新技术产品、纺织品等杂项制品、按原料分类制成品、化学品及有关产品等。提取材料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一轮复习联考(二)历史试题第6页(共6页)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二)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1.A【解析】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商代国王处于国家政治的核心地位,国家既有最高行政长官,又有王事职官系统、神事职官系统、民事职官系统以及军事职官系统,这说明商代的国家机器比较完备,故选A项。官僚政治和集权体制出现于封建社会,排除B、C两项;社会分工是超越一个经济单位的社会范围的生产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的部门和行业,材料并非社会分工,而是国家组织构成情况,选项与材料主旨明显不符,排除D项。2.A【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随着战国时期三晋(韩赵魏)和燕、齐等地之间经济联系的加强,不同形式的钱币,日益频繁地跨界流通,故选A项。材料主旨为赵国出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货币,体现不出统一市场的形成以及国家统一趋势的初显等,排除B、D两项;没有对比,体现不出赵国国家实力的强大与否,排除C项。3.C【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这一系列举措确保了中华文明在动荡时期仍能保持其内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有利于制度与文化的双重承续与创新,这些都为后世的隋唐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故选C项。士族专权局面主要发生于东晋,且“多沿晋代旧制”明显不利于打破士族专权,排除A项;“政权内部凝聚力的持续增强”与史实明显不符,北魏孝文帝实行全面的汉化,遇到拓跋内部的阻碍,加剧了统治集团的分裂,北魏最终分裂为东魏与西魏,排除B项;华夏认同观念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4.C【解析】根据材料“其政事印改为中书门下之印”“‘分曹以主重务’”等信息及所学可知,政事堂为宰相议事的地方,这种集体议政、集体负责的形式,不仅便利了三省长官之间的沟通,便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同时吏房、枢机房等五房的设立也有利于政府行政效率的提升,故选C项。材料主旨体现不出君主权力的加强与削弱,排除A项;政事堂仅仅作为三省长官的议政之所,改为中书门下之后设立了官署机构,兼具行政、决策权,体现了三省的一体化趋势,排除B项;材料中的吏房、枢机房等与六部无关,不能体现其职能的细化,排除D项。5.D【解析】根据材料时空信息及“反映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农业生产知识”等可知,唐至宋元时期,南方开发的空间范围扩大,同时反映南方农业生产知识的农书本身也是南方农业生产技术提升及南方开发程度加深的产物,故选D项。唐为大一统王朝,而宋不是大一统王朝,排除A项;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元代北方与南方的经济差距拉大,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南北农学水平高低的对比,因此体现不出南方农学水平的领先,排除C项。6.C【解析】清前期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财政体制,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中央对各省的控制力逐步减弱,由户部统一分配资源的局面发生变化,各省在筹措军费的名义下自行收支,这说明晚清中央集权体制面临危机,故选C项,排除B项;半殖民地化是指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形式上保持独立,但实际上丧失了部分或全部的国家主权,材料主旨与此不符,排除A项;材料反映不出政府财政收支结构的变化,排除D项。7.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沙俄、英国、法国这三个列强要么计划修建从本国到中国边疆的铁路,要么计划从所属亚洲的殖民地修建到中国边疆的铁路,这说明了列强有进一步侵略中国的想法,中国边疆危机的日益加深,故D项正确。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近代化进程加快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列强内部矛盾的尖锐,排除C项。8.B【解析】古文经是秦以前用蝌蚪文书写,而由汉代学者加以解释的儒家经典。康有为认为,古文经学是西汉人刘歆为帮助王莽篡汉而伪造的,不是经过孔子删定的“真经”即“六经皆伪”。实际上古文经不一定是伪造的东西,康有为的考证,主要是为维新变法的政治目的而服务,故选B项,排除D项。材料中看不出康有为对孔子的态度,排除A项;1898年维新变法开始,排除C项。9.B【解析】统计数据显示,外国在中国投资建厂的利润之高,远远超过同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工业利润,这就解释了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资本输出的经济动因。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后,随着生产一轮复习联考(二)历史答案第1页(共3页)

力的发展和国内劳动力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商品生产利润停滞不前,国内资本过剩,为更好地利用和抢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原料和市场,帝国主义国家开始了资本输出为主的经济侵略,B项正确。材料中是对在中国的外国工业企业利润与资本主义国家在本国开设的工业企业利润作对比,利润高并不代表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且这也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C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通商口岸的开放对外国商品输入产生影响,与材料中的资本输入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10.D【解析】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农民在国民革命中的重要作用,这为1926年北伐战争的兴起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故选D项。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存在农村革命根据地,这一时期革命工作重心发生转移,排除A、B两项;国共合作决议的出台发生于1923年的三大,排除C项。11.B【解析】根据材料“1935年”“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命运”及所学可知,画面中象征中华民族命运的青年壮士虽然被捆绑在木桩上,眼睛也被蒙上。但是他正张开嘴在怒吼;一只手伸向一把触手可及的匕首,一旦他拿到手中便可斩断一切束缚的绳索,获得解放。黑白有力的线条刻画出民族危亡的困境与国人抗争的决绝,这幅作品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从而形象地去呼唤同胞们融入抗日救亡的浪潮之中,故选B项。材料主旨与不抵抗政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及国民政府的独裁统治无关,排除A、C、D三项。12.C【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过渡时期的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故“社”是指集体劳动的合作组织,C项正确。公私合营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途径,排除A项;人民公社出现于1958年,排除B项;包产到组出现于改革开放时期,排除D项。13.C【解析】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国家在这一时期的住房建设适应了当时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化建设的开展,故选C项。当时的发展核心为恢复和发展经济以及工业化问题,排除A项;B项表述内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主旨与城市服务功能无关,排除D项。14.A【解析】根据材料中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两次大规模“下海潮”,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当时国家进行体制改革,鼓励下海经商,市场经济繁荣,人们抓住机遇,投身商场追逐利润,可反映出当时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故选A项。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确立,21世纪初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项;“下海经商”并不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是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C项;投身商海与户籍变化无关,无法得出户籍管理的政策性调整,排除D项。15.C【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民事纠纷案件,这些纠纷的解决保护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的民事权利,保障了国家民事流转秩序,使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故选C项。市场经济的先天缺陷主要包括经济波动、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垄断问题、贫富差距扩大等,材料的主旨与此无关,且弥补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现象如涉外民事纠纷案件、国际商事案件等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无关,排除B项;1954年一届人大制定的宪法等相关法律,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排除D项。16.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在协调巴勒斯坦内部矛盾,结束分裂矛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以求大同舍小异的政治智慧推动了巴勒斯坦内部的和解,故选D项。巴勒斯坦不是中国的邻国,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中国对全球治理体系建设的相关信息,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并不是主导地位,排除C项。17.【参考答案】(1)表现:市镇数量急剧增加;市镇工商业发达,各行业得到发展;商税额增长迅速(或经济地位突出);对外贸易发达;社会文化繁荣,人才辈出。(6分,任答3点)原因:社会较为安定;南宋杭州成为政治中心;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政府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宋代实行崇文政策。(8分,任答4点)(2)有利于城市与农村经济的交流,推动农业的商品化发展;壮大市民阶层队伍,推动社会风气变化;增加政府收入;促进对外贸易繁荣;促进文化教育发展,崇儒重教风气盛行等。(6分,任答3点)【解析】(1)表现:根据“分别只有9、3、7、9个,到南宋时已分别拥有53、143、9、81个”“平均年商税额为3179.4贯,而越州为12082贯,到南宋初年其已增至21652贯”“酿酒业、造纸业、印刷业、皮革业、制漆业、竹编业、制扇业等都相当发达”“市舶司收入最高额为63万贯;南宋时,到高宗末年,就已达200万贯”“寺院一轮复习联考(二)历史答案第2页(共3页)

‘庄严冠于二浙,焚修闻于四方’……‘异才辈出,往往甲于东南’”等信息进行依次概括即可。原因:根据“北宋建立后”“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南宋时”等信息及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及社会环境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2)根据“不仅寺院”“‘异才辈出,往往甲于东南’”等信息及所学,从对社会风气、文化教育、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政府收入等的影响进行分析即可。18.【参考答案】(1)特点:以翻译近代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为主;重视翻译英国相关著作;官方重视等。(4分,任答2点)原因:洋务运动时期,主要学习西方技术;在世界的发展格局中,作为世界霸主的英国自然成为中国学习的优先对象;有识之士的推动等。(4分,任答2点)(2)特点:内容上,重视翻译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地域上,重视翻译日本相关著作。(4分)原因: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以及明治维新日本的成功,促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转向日本寻找救亡的道路;洋务运动破产,让一部分先进知分子认识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重要性;清末新政的客观推动等。(4分,任答2点)【解析】(1)特点:根据“官方从事翻译工作的主要机构有”“自然科学与应用技术方面的译书数量占到70.4%”“译自英国的书籍占50.5%”等信息即可得出答案;原因:根据“19世纪中后期”“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和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等,其聘请的知名中国译员有徐寿、华蘅芳、赵元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