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2020届高三地理第七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2020届高三地理第七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2020届高三地理第七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2020届高三地理第七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2020届高三地理第七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2020届高三地理第七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40小题,计60分)荷兰航海家威廉·巴伦支曾致力于开拓通过北冰洋的欧亚东北航道,1594年起曾数次从荷兰到巴伦支海海域如图进行远征航行,往返需3个多月,但每次均无法通过喀拉海。下图为该海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推测威廉·巴伦支每次从荷兰出发去北冰洋选择的时间是A.5-6月 B.3-4月C.7-8月 D.9-10月2.与喀拉海相比,巴伦支海利于航行的原因主要是A.航行距离较短 B.大型海洋动物少C.海上风暴较少 D.海面封冻期较短【答案】1.A2.D【解析】【1题详解】根据材料,往返需要三个多月,北冰洋纬度高,封冻期长,7-8月气温较高,海冰融化较多,易于在北冰洋海域航行,因此从荷兰出发应在一个半月以前,如此到达北冰洋海域时间正好在7-8月,故选择在5-6月从荷兰出发更好,A正确;3-4月出发时间太早,9-10月出发时间太晚,BD错误;若选择在7-8月出发,到达北冰洋海域时间约为9-10月,海面开始结冰,气温较低,不利于返航,C错。故选A。【2题详解】相对而言,巴伦支海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海面封冻期较短,利于航行,D正确;其他选项均不是主要原因。川西地区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技术要求之高、施工难度之大、造价之高是其它地区公路建设难以比拟的。连接雅安和西昌的高速公路(雅西高速)被喻为中国最美的“天梯高速”。下图甲是雅西髙速途经拖乌山时,被设计建设成由特大桥P连接的双螺旋形状,图乙是西南地区公路、铁路沿线常见的“敞开窗户的隧道工程”——棚洞。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根据文字材料和图甲信息可以判断A.图中特大桥P沿等高线延伸 B.图中河流冬季结冰C.图中河流干自东向西流 D.图中高速公路沿线地形高差很大4.图甲中隧道被设计成双螺旋形状的主要目的是A.绕过高大山体 B.穿过高大山体缩短线路C.降低路面坡度 D.降低工程造价5.图乙设施的主要作用是A.防御河谷洪水对道路的危害 B.防御落石、滑坡对道路的危害C.防御地震对道路的危害 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公路、铁路线【答案】3.D4.C5.B【解析】雅西高速公路由四川盆地边缘向横断山区高地爬升,沿南丝绸之路穿越中国大西南地质灾害频发的深山峡谷地区,地形条件极其险峻,地质结构极其复杂,气候条件极为多变,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建设条件极其艰苦、安全营运难度极大。雅西高速公路还跨越青衣江、大渡河、安宁河等水系和12条地震断裂带,整条高速公路线展布在崇山峻岭之间,山峦重叠,地势险峻,每向前延伸一公里,平均海拔高程就将上升7.5米,被称作"天梯高速"、"云端上的高速公路"。全线桥隧比高达55%。【3题详解】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雅西高速公路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山高谷深,地势起伏较大,为了降低坡度,在石棉县境内建设小半径双螺旋曲线隧道,延长线路,所以D正确,A错。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冬季河流不结冰,B错;图中位于我国川西地区,海拔是西面高,东面低,故河流不可能由东向西流,C错。【4题详解】图甲中隧道被设计成双螺旋形状主要目的是缩短线路延长线路,降低路面坡度,C对,B错;从高大山体中穿过,A错;会增加工程造价,D错。【5题详解】雅西高速公路由四川盆地边缘向横断山区高地爬升,沿南丝绸之路穿越中国大西南地质灾害频发的深山峡谷地区,地形条件极其险峻,地质结构极其复杂,气候条件极为多变,多滑坡和泥石流,图中的防护设施主要是防御落石、滑坡对道路的危害,B对;棚洞有“洞”,不能防御河谷洪水对道路的危害,A错;其余选项可排除。休耕指耕地在可种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是保护耕地、修复生态、调整种植结构、减少水分和养分消耗的有效措施。农业部表示:耕地轮作休耕要尊重农民意愿,让农民自主参与轮作休耕。近年来,在严重干旱缺水的河北省黑龙港地下水漏斗区,连续多年实施季节性休耕,这意味着中国农业生产理念的重大改变。据此回答下列各题。6.一般而言,在推行休耕的过程中,对农户休耕意愿影响最小的因素是A.地表起伏状况 B.土壤的肥沃程度C.政府经济补贴 D.人均耕地面积7.黑龙港地区实行“一季休耕,一季雨养”,以达到减少地下水用量的目的,该地区因休耕而使产量明显减少的农作物是A.玉米 B.棉花 C.冬小麦 D.花生【答案】6.A7.C【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6题详解】休耕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地表起伏状况对此影响比较小,所以A选项正确。【7题详解】材料中提到在严重干旱缺水的地区实行季节性休耕,“一季休耕,一季雨养”以达到减少地下水用量的目的。华北地区温帯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秋种夏收的冬小麦,生长期华北春旱,耗水量大,休耕可以达到减少地下水用量的目的,C正确;玉米、棉花和花生可以利用夏季的“雨养”,不需要休耕。2019年8月亚马孙平原发生了持续的森林大火。下图为“2019年8月23日世界部分地区一氧化碳浓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南美洲一氧化碳浓度高值区大致呈“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原因是()A.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B.受大气环流的影响C.火势沿着河谷蔓延 D.赤道低气压带南移9.美国东北部出现一氧化碳浓度高值区的原因是()①森林大火多发,烟气排放多②经济发达,工业废气排放多③城市密集,生活废气排放多④乳畜业发达,废气排放多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答案】8.B9.D【解析】【8题详解】图中南美洲一氧化碳高值区主要集中于西部地区,而南美洲西部与海洋之间有高大的安第斯山相隔,海洋对一氧化碳浓度影响不大,排除A。图中显示,南美洲一氧化碳高值区主要位于赤道以南的低纬度地区,8月份,气压带和风带北移,赤道以南的低纬度地区盛行东南信风,受信风影响,一氧化碳随气流由东南向西北运动,导致南美洲一氧化碳高值区大致呈“西北一东南”走向,B符合题意。亚马孙河谷大致呈东西走向,如果火势沿河谷蔓延,不会导致南美洲一氧化碳高值区大致呈“西北一东南”走向,排除C。8月份,直射点在北半球,赤道低气压带北移,排除D。【9题详解】美国东北部地区气候冷湿,8月份为多雨季节,当地森林大火多发的可能性不大,①不符合题意。美国东北为美国的传统工业区,经济发达,工业企业相对较多,工业废气排放多,导致一氧化碳排放量较大,②符合题意。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区是美国城市最为密集地区,人口稠密,生活废气排放多,导致一氧化碳排放量较大,③符合题意。一氧化碳一般由燃料矿物燃料和生物质所产生,乳畜业不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排放,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自动化十机器人十网络=工业4.0”,它是集“智能生产”、“智能工厂”、“智能物流”于一身的工业化模式。以智能工厂为例,德国安贝格市的西门子工厂就是工业4.0实践的典范;占地10万平方米的厂房内,员工仅有1000名;近1000个制造单元仅通过互联网进行联络,大多数设备都在无人力操作状态下进行挑选和组装;安贝格工厂生产的每100万件产品中,次品约为15件,可靠性达到99%,追溯性更是达到10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安贝格市西门子智能工厂的生产方式,有利于①减少劳动力②降低产品价格③提升生产效率④提高产品质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1.在工业4.0的风潮下,我国九江石化作为中国的第一家试点工厂,要实现智能生产——智能工厂——智能物流的目标,最关键的措施是A.建设云数据中心,实现智能化管理 B.改善交通,实现智能化运输C.建设营销团队,实现智能化销售 D.培训劳动力,提升加工经验【答案】10.D11.A【解析】【10题详解】根据材料,该生产方式对劳动力的数量要求减少,且大多数设备能在无人力操作状态下进行挑选和组装,生产效率提高;产品可靠性达到99%,产品质量提升,D正确;产品价格受原料、工资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虽然劳动力的数量减少,但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提高,因此产品价格并不会明显降低。故选D。11题详解】根据材料“自动化十机器人十网络=工业4.0”以及“近1000个制造单元仅通过互联网进行联络”可知,在工业4.0的风潮下,智能工厂最为关键的措施应建设云数据中心,实现智能化管理,A正确;改善交通和加强营销不是最关键的措施,BC错;该种模式的生产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劳动力对工厂进行管理协调,不是简单的培训劳动力即可实现智能生产,D错。故选A。下表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北侧两气象站监测的一次冷锋前后逐日平均气温数据(单位:℃),甲气象站位于山麓,乙气象站位于山坡,两气象站海拔相差约600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2.最可能出现降水的时间是A.17日之前 B.18日~l9日C.20日~21日 D.23日之后13.甲气象站18日前气温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 B.下垫面性质C.纬度位置 D.地形14.甲气象站海拔低,但20日前气温低于乙气象站的原因是A.甲气象站受冷空气影响早 B.乙气象站海拔高,不受冷空气影响C.冷锋过境后,空气湿度增大 D.乙气象站降温快,冷空气下沉【答案】12.C13.D14.A【解析】【12题详解】根据表中数据可知,20日后两气象站气温都出现了明显下降,说明冷空气已经过境,且20日甲气象站均温较高,说明可能出现降水天气。故选C。【13题详解】据表格信息可知,两气象站平均气温在0℃左右,可判断此时该地受西北季风影响,冷锋过境前以晴天为主,由于冷空气逼近,暖空气在山前堆积增温,所以甲气象站18日前气温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故选D。【14题详解】据材料可知,甲气象站位于山地北侧山麓,海拔低且位置相对乙气象站偏北,因此受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影响早,气温相对较低;冷锋过境前由于冷空气逼近,暖空气被迫抬升加剧逆温,使乙气象站气温较高。故选A。【点睛】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面系统。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过境时,阴天、雨雪、大风、降温;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好。降水的分布一般出现在锋后。意大利西西里岛小镇桑布卡曾被评为“2016年全意大利最美小镇”。2019年2月,桑布卡发布1欧元1套房的售房消息,附加条件是新房主必须承诺在3年内翻新所购房屋,且翻新费用不低于1.5万欧元(约11万人民币),并为此支付5000欧元的保证金。桑布卡这些空房虽年久失修,但是消息发布后数小时内,小镇就收到超过4万封进行咨询的电子邮件,其中不乏来自瑞士、法国和西班牙的咨询者。下图示意桑布卡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5.桑布卡推出“1欧元1套房”的根本原因是当地()A.房产过剩,大量房屋闲置 B.房屋陈旧,维修资金短缺C.经济衰退,旅游收入减少 D.人口流失,经济活力下降16.除房价因素之外,桑布卡吸引众多咨询者是由于小镇()A.物价低廉,翻新费用较低 B.景色优美,田园气息浓郁C.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 D.濒临海洋,气候冬暖夏凉17.桑布卡为留住购房者定居需进一步采取的措施是()A.改善生活条件,发展特色产业 B.修葺陈旧房屋,保持历史风貌C.扩大旅游宜传,提升品牌形象 D.加大教育投入,提升科技水平【答案】15.D16.B17.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和区域经济发展。【15题详解】随着社会发展,意大利的许多农村地区的当地人大量迁往大都市,小镇人口日渐减少。这一做法旨在吸引外来人口入住,从而振兴桑布卡小镇。D正确。【16题详解】意大利西西里岛小镇桑布卡曾被评为“2016年全意大利最美小镇”。桑布卡吸引众多咨询者是由于小镇景色优美,B正确。【17题详解】小镇大量居民迁往大城市,主要是因为城市便利的生活条件和更多的就业机会,故发展经济是吸引居民定居的关键,A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下图为祁连山东西段南北坡山地垂直带谱图。完成下列各题。18.祁连山西段缺失永久冰雪带,其主要原因是A.海拔低,温度高 B.降水少,冰雪来源少C.光照强,融雪快 D.地势陡,冰雪易下滑19.祁连山东段北坡甲自然带,可能是A.高山苔原带 B.阔叶林带 C.常绿林带 D.山地针叶林带【答案】18.B19.D【解析】【18题详解】据图可以看出,祁连山西段海拔较高,气温低,A错误;祁连山降水主要来自于东部太平洋,东段降水多,西段降水少,因此西段缺失永久冰雪带,B正确;祁连山东西段光照、地势坡度相差不大,CD错误。故选B。19题详解】祁连山东北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比西南坡(或南坡)多;东北坡为阴坡,太阳辐射弱,气温较低,蒸发较小,甲自然带可能是针叶林带,D正确;甲自然带位于海拔2200-4000米之间,祁连山高山苔原带应该分布在海拔3800米以上,A错误;甲处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阔叶林带位于温带、低海拔地区,B错误;常绿林带位于亚热带、低海拔地区,C错误。故选D。【点睛】地下水库是利用天然含水层、储水构造、溶洞,或建筑地下截水坝截蓄地下水而形成的贮水空间,并可与地表水联合调度,是人类利用水资源的一种新途径。下图为“华北某滨海地下水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下面关于地表水库与地下水库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需建筑截水坝 B.将水储存在峡谷、洼地中C.水源补给方式相同 D.调节了水资源的季节分配21.图中地下水坝的主要功能有①拦截地下径流②防止海水入侵③减少海水侵蚀④抬高地下水位⑤缓解土壤盐碱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⑤ D.②③22.下列地区最适宜建筑地下水库的是A.花岗岩为主体的某大型山谷 B.云贵高原某大型地下溶洞C.多孔质石灰岩为主体的某背斜山 D.渤海沿岸某淤泥质湿地滩涂【答案】20.D21.B22.B【解析】【20题详解】地下水库是利用天然含水层、储水构造、溶洞,或建筑地下截水坝截蓄地下水而形成的贮水空间,不一定需要建筑截水坝,A错误。只有地表水库将水储存在峡谷、洼地中,B错误。水源补给方式不同,分别是地表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为主,C错误。调节了水资源的季节分配,D正确。【21题详解】图中地下水坝的主要功能有拦截、蓄积地下径流,①对。防止海水入侵,②对。坝外地下水位下降,海水侵蚀增加,③错。根据图中建坝前后水位,水坝抬高地下水位,④对。地下水位升高,可能加重土壤盐碱化,⑤错。B对,A、C、D错。【22题详解】地下水库是利用天然含水层、储水构造、溶洞,或建筑地下截水坝截蓄地下水而形成的贮水空间,最适宜建筑地下水库的是云贵高原某大型地下溶洞,B对。花岗岩为主体的某大型山谷储存地表水,A错。背斜不是储水构造,C错。渤海沿岸某淤泥质湿地滩涂属于地表水,D错。马尾瀑布位于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山脉西麓,以酋长岩(一块几乎垂直的全球最大花岗岩巨型独石)上的积雪融水为水源。马尾瀑布是一个季节性瀑布,每年一定时期内有一定概率看到瀑布闪着橘红色的光芒,如同火山岩浆沿着山崖喷泻而下,这就是自然奇观之一的“火瀑布”。“火瀑布”是借助夕阳制造的一种光学效应,呈金黄色,就像火焰一般。下图为火瀑布景观示意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23.马尾瀑布最可能干涸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4.欣赏“火瀑布”奇观时,太阳方位为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答案】23.B24.C【解析】【23题详解】该瀑布位于加利福利亚州的内华达山脉西麓,区域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且该瀑布的补给水源为积雪融水,初春气温回升,融雪量大,夏季山顶积雪大量减少而导致几乎无积雪存在,因此夏季最可能出现干涸,B正确。【24题详解】该地冬季降水多,山顶积雪量较大,初春气温回升,融雪量大,因此瀑布较为壮观的季节应为冬末春初,此季节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根据材料“该瀑布是借助夕阳制造的一种光学效应”,因此为日落前后欣赏,C正确。【点睛】太阳视运动总结: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二分日,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北半球夏半年,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半球冬半年,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2018年7月25日报道:在过去的几周里,北欧地区的气温已经达到32摄氏度以上,并且长时间没有发生大的降雨,并在瑞典引发了火灾,下图为火灾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5.瑞典多地发生火灾,主要反映了A.全球变暖B.气候异常C.全球降水减少D.北大西洋暖流增强26.“甲海域盐度高于乙海域”,解释合理的是A.纬度较高,蒸发量小B.地势影响,冰雪融水注入多C.西风影响,降水较多D.海陆影响,甲海域封闭程度小【答案】25.B26.D【解析】【25题详解】北欧地区纬度高、深受海洋影响,夏季应该较凉爽、湿润,但几周内气温上升到32°C,且长时间没有发生大的降雨,并在瑞典引发了火灾,这是气候异常现象,B正确;全球变暖温度增加幅度较小,A错误;瑞典多地发生火灾、降水少属于局部变化,不能说明全球降水减少,C错误;北大西洋暖流增强增温增湿作用会增强,降水会增加,火灾发生几率变小,D错误。故选B。【26题详解】甲海域纬度较高,蒸发量小,应该盐度较低才对,A错误;甲、乙海域均有冰雪融水注入多,乙海域冰雪融水注入更多,导致乙海域盐度低,B错误;甲海域受西风影响大,降水较多,应该盐度低,C错误;海陆影响,甲海域封闭程度小,与大洋海水交换多,盐度高,乙海域封闭,和外海海水交换少,周边陆地众多河流注入,带来大量淡水,因此盐度低,D正确。故选D。《中亚游记》载:“我驾车离开P地时,太阳已经在巴尔喀什湖的水面上了。在约200km的行程中,车的影子始终在我的右侧一路伴行,快到终点时远处的雪山开始出现在我的视野中,雪峰在远处闪耀着亮的白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7.游记中的P地最可能位于图中的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28.此段旅行发生的时间最可能在A.3月 B.7月 C.9月 D.12月29.此段行程中较为可信的现象是A.公路沿线的植被覆盖越来越好 B.牧民将成群的牛羊赶到山下C.河流因凌汛导致河水排泄困难 D.公路的限速值变得越来越高【答案】27.C28.B29.A【解析】【27题详解】根据材料,快到终点时雪山开始出现在视野中,该区域河流大致由东南流向西北注入巴尔喀什湖,因此东南部地势较高,所以应驾车沿公路向该区域的东南方行驶,离开P地时,太阳在巴尔喀什湖面,且行驶过程中影子一直在车辆的右侧,故太阳应在P地的东北方,说明当天日出东北(因为当地湖面可以看作为地平面),且又要满足太阳在巴尔喀什湖面,排除AD;车辆行驶约200km到达终点看到了远处的雪山,结合图中比例尺可知,③地更为合理,故选C。【28题详解】根据小题1可知,该日日出东北,为北半球的夏季,且该地位于中亚地区,7月气温相对较高,因此B选项更为合理,故选B。【29题详解】此段行程自③地开往东南部山区,水分条件逐渐改善(受高山冰雪融水的影响以及西风受地形影响,东南部降水相对较多),公路沿线植被越来越好,A正确;夏季牧民将牛羊赶至山上,B错;该季节河流早已解冻,无凌汛现象,C错;车辆开往东南部山区,地势起伏逐渐变大,公路限速值越来越低,D错。【点睛】该题的难度较大,在解题时,需要留意材料和图示的每一处关键信息,学会思考这些关键信息想要给我们展示什么信息,从而有助于解题。同时,该题也涉及到区域地理的相关知识,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培养自己多看地图,多记地图的习惯。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区内水资源丰富,人均耕地面积大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三江平原原始湿地众多,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这里生态系统类型复杂多样,图中N区域示意三江平原湿地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0.三江平原湿地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的最重要资源是A.淡水资源 B.草场资源 C.土地资源 D.生物资源31.三江平原湿地促进了当地绿色农业发展,主要原因是A.湿地涵养水源,蓄洪防旱 B.生物多样性丰富,病虫害少C.湿地广阔,生态环境质量好 D.湿地航运便利,运输能力强【答案】30.C31.B【解析】【30题详解】三江平原地区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湿地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地资源,C正确;其他选项均不是为当地农业提供的“最重要”的资源。【31题详解】注意关键词“绿色农业”。该地生物多样性丰富,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病虫害较少,农药使用少,因此农产品绿色健康,B正确;AC选项不是当地绿色农业的主要原因,排除;湿地航运能力小,运输能力弱,D错误。故选B。积雪覆盖变化率是相对于上一季节积雪面积的变化情况,积雪覆盖变化率大于0,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增加。在高寒地带,积雪发生升华对积雪覆盖的减少有重要作用,同时风力作用也会改变这些区域积雪的分布状况。读北半球中纬度干旱地区某高山冬夏两季积雪覆盖变化率与海拔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32.该山夏季不同海拔积雪覆盖面积的变化特点是()A.海拔1100m以下,积雪覆盖面积下降B.海拔1100m~5300m,积雪覆盖面积增加C.海拔5300m以上,积雪覆盖面积下降D.海拔1100m以下,积雪可能已在春季消融33.该山夏季积雪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造成地质灾害多发B.减弱对太阳辐射的吸收C.改变区域地表形态D.改变区域气候类型34.影响该山冬季高海拔地带(海拔3800m以上)积雪覆盖变化率的主要原因是()A.高海拔地区随海拔升高,气温逐渐下降B.高海拔地区随海拔升高,积雪的升华量减小C.高海拔地区随海拔升高,部分积雪被强风搬走D.高海拔地区随海拔升高,太阳辐射逐渐增强【答案】32.D33.A34.C【解析】图中曲线是积雪覆盖面积变化率,不是面积数量。变化率为0,表示积雪面积不变。负值表示减少,正值表示面积增加。不能按曲线上升、下降情况,判断面积是增加或减少。积雪面积变化,主要受气温、风力影响。【32题详解】从图中可知,夏季,该山海拔1100m以下,积雪覆盖变化率为0,积雪覆盖面积无变化,A错;海拔1100m-5300m,积雪覆盖变化率为负值,表明积雪覆盖面积减少,B错;海拔5300m以上,积雪覆盖变化率变为正值,不断上升,表明积雪覆盖面积增加,C错;海拔1100m以下,无论冬季积雪覆盖变化率怎么变化,夏季积雪覆盖变化率始终为0,积雪覆盖面积无变化,则积雪可能已在春季消融。D项正确。【33题详解】冰川泥石流是高山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多发季节是夏季。高山地区冰川堆积和冻融风化作用显著,多松散冰碛物,为泥石流灾害提供了物质条件,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易携带泥沙石块形成泥石流,造成地质灾害,A项正确。积雪大量融化,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减弱,吸收增强,B项错;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由内外力共同作用,积雪融化的作用比较微小,C错误;区域气候类型的形成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的影响,积雪的融化无法改变,D错;正确答案为A。【34题详解】积雪面积变化,主要受气温、风力影响。高海拔地区全年气温低,气温变化对积雪覆盖的影响小,A项错;海拔越高,风速越大,积雪的升华量越大,B错;高海拔地区冬季多大风,部分区域的积雪被强风搬运至它处,积雪覆盖面积下降,C对;积雪面积变化主要受气温、风力影响,高海拔地区太阳辐射强弱并不直接影响积雪的面积变化,D项错。正确答案为C。自20世纪60年代,甲国开始在邻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见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5.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A.廉价劳动力 B.交通运输 C.研发能力 D.环境质量36.甲国边境工业区的发展,提高了A.乙国的劳动生产率 B.甲国的环境质量 C.乙国的就业率 D.甲国的城镇化水平【答案】35.B36.D【解析】【35题详解】根据材料,甲国是墨西哥,乙国是美国,甲国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这些离不开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所以B对。廉价劳动力、研发能力、环境质量是影响因素,但不是主导因素,A、C、D错。【36题详解】该工业区属于劳动力密集型,该工业区的发展是一些农业劳动力转变为非农业劳动力,提高了甲国的城镇化水平;但不会对提高环境质量,对乙国的劳动生产率影响不大,会降低乙国的就业率。故选D。开封东大寺是一座古老的清真寺,紧邻开封市老城区的商业中心,被誉为“河南首坊”,历史悠久,规模宏大。该寺周边分布着类型多样、规模不等的众多回族商户,形成了典型的“依寺而商”现象。这些回族商户大多是“下店上宅”或“前店后宅”的家庭式小作坊,主要从事民族特色商品或普通商品经营及服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7.开封东大寺周边出现“依寺而商”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便于商家进行宗教活动 B.便于众多商铺共用当地的基础设施C.共享因寺而来的众多消费者 D.便于商家沟通与交流,提高商品竞争力38.开封东大寺周边众多销售同类商品商铺的集聚,会直接导致A.商业信息收集成本增加 B.交流协作增多,产品质量提高C.地租升高,成本增加,利润减少 D.众多商铺整体服务范围扩大39.该地集聚的商铺大多规模比较小,其原因可能为①地租昂贵,降低租金②竞争激烈,降低风险③市场准入门槛低,方便进驻④人口少,客流量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37.C38.D39.C【解析】本题考查商业区位。【37题详解】开封东大寺为河南著名清真寺,前来进行宗教活动的人数众多,大量回族商户集中在东大寺周边,主要是为了共享来此地进行宗教活动的潜在消费者,C正确。多数商家与宗教活动无关,A错误。便于众多商铺共用当地的基础设施不是主要因素,B错误。商家协作关系少,互相竞争,沟通少,D错误。故选C。【38题详解】开封东大寺周边众多销售同类商品商铺的集聚,可以提高本地商铺的知名度,扩大其整体服务范围,D正确,销售同类商品的商铺的集聚会增加不同商铺员工之间信息分享渠道,增加员工与消费者之间交流的机会,从而降低商业信息收集成本,A错误:该地商户多是家庭式小作坊,几乎无租金,利润大,C错误:多为普通商品,家庭式小作坊经营,销售同类商品商铺交流协作少,B错误。故选D。【39题详解】该地商铺大多是“下店上宅”或“前店后宅”的家庭式小作坊,说明多是居民个人依托家庭住宅从事的商业活动,几乎无租金,①错误;商户众多且类型相似,竞争激烈,风险大,②正确;尚铺大多从事民族特色商品或普通商品经营及服务,说明该地市场准入门槛较低,③正确:该地紧邻升封市老城区的商业中心,并依托于东太寺,客流量大,④错误。故在C。40.林线、雪线的高度分布对人类活动具有很大影响,日益为地理研究所重视。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山系中央与外围地区分布高度存在差异的现象。某地理研究团队调研某山脉时,绘制了该山脉沿39°N山体内外10℃等温线分布高度示意图(下左图)及沿39°N的地形剖面图(下右图)。根据材料,完成下题。上右图中,甲、乙两地的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甲地大气削弱作用较强 B.甲地吸收地面辐射热量多C.乙地大气保温作用较弱 D.乙地气温垂直递减率较高【答案】B【解析】【详解】读上左图可知,10℃等温线在甲处的分布海拔更高,因此甲处气温较乙处气温更高。读上右图可知,相比于乙地来说,甲地的山体效应更强。山体作为突出的热岛,太阳辐射被地面吸收并转化为长波热能,甲地接受的地面辐射更多,导致其温度远高于同海拔自由大气的温度,B正确;若甲处削弱作用更强,气温不会比乙更高,A错;材料主要是反映山地作为热源对气温的影响,CD选项与材料关系不大,不是主要原因。故选B。二、综合题(共3小题,计40分)。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井冈山(图a)地处湘赣边界,方圆数百千米,山间小盆地众多,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井冈山地区多次发生海陆变迁,岩性松软和坚硬的岩石分别演化成为“井”和“肉”,形成“井”字形地貌(图b)。“山岭高耸,森林茂密,峡谷深切,悬崖密布,长瀑联群”是其真实写照。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环境,使其成为我军的革命摇篮。现在该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能源短缺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1)推测井冈山特殊的“井”字形地貌的成因。(2)说明红军选择井冈山作为根据地的自然地理条件。(3)依据井冈山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立足本地,从开源角度提出两项缓解新农村能源短缺的措施并说明理由。【答案】(1)该地经历了多次海陆变迁,地质作用复杂(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构造破碎、岩性松软的岩石,外力沿裂隙破碎地带风化、侵蚀成谷地(盆地);构造完整、岩性坚硬的岩石难被侵蚀(抬升)成为山岗。(2)井冈山处于湘赣边界,地理位置偏僻,受外界干扰少;地形复杂,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森林茂密,便于隐藏;自然条件优越,山上的山间小盆地农耕条件好,可供部队筹措给养。(3)(任选两种方式解释)营造薪炭林: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林木生长快;山地丘陵面积广大,宜林地广。开发小水电;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多且流量较大;山地丘陵地形,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生产沼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茂密,原料丰富;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利于发酵。【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区域自然环境及其影响【详解】(1)由材料可知,井冈山地区多次发生海陆变迁,岩性松软易被侵蚀,坚硬的岩石不易被侵蚀。(2)井冈山作为根据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包括位置、地形、植被和农耕条件。(3)缓解新农村能源短缺的措施可从当地的特点出发,比如森林资源、水能、沼气等。【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42.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吉布提是联合国宣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自然条件恶劣,工农业基础薄弱。现在,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吉布提与中国携手合作,共同逐梦。吉布提中部的阿萨尔湖总面积约119平方千米,地质历史时期曾与塔朱拉湾相通,后来由于地壳运动而分离,被松软的岩层隔开。阿萨尔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地表入水口也没有出水口且千年不枯的内陆湖泊,湖水平均盐度高达34.8%,是全球盐储量最大的盐湖之一。吉布提政府一直将盐湖开发列为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但资源优势没有转换为显著的经济效益。2015年,中国交建集团开始与吉方合作开发阿萨尔湖的盐资源,并在塔朱拉湾沿岸建设盐业出口专用码头、通往盐湖的公路和相关配套设施。此外,中国交建集团还将在盐业码头附近建设化工园区,布局盐业开发的全产业链,实现阿萨尔湖的综合开发。图示为阿萨尔湖位置。(1)分析阿萨尔湖千年不枯且盐度极高的原因。(2)说明建设公路和码头对阿萨尔湖盐资源开发的作用。(3)简述阿萨尔湖盐资源开发项目对吉布提工业发展的贡献。【答案】(1)阿萨尔湖湖面海拔低于海平面,塔朱拉湾海水透过松软的岩层补给阿萨尔湖,因此千年不枯。塔朱拉湾补给的水源盐度高,带来大量盐分;地处沙漠之中,降水稀少,无淡水河流注入,湖泊缺乏淡水稀释;阿萨尔湖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湖水蒸发旺盛,盐分累积,导致阿萨尔湖湖水盐度极高。(2)公路和码头的建设改善了运输条件,提高运输效率;通过公路和码头,便于产品销往国际市场;有利于增大开发力度,扩大生产规模。(3)阿萨尔湖盐资源开发项目的实施,促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