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1页
高一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2页
高一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3页
高一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4页
高一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部分地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鹊桥仙·七夕范成大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①月姊②满眉颦,更无奈、风姨③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注】①娟娟:美好的样子。②月姊:月宫中的仙子。③风姨:传说中司风之神。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前三句透过对主角与配角心态、神情的描写,烘托出一年一度的七夕氛围,扣人心弦。B.上阕后三句承上“妒”字,借月中嫦娥之悔恨,风姨之风流善妒突出牛郎织女爱情之可贵。C.下阕着力刻画牛郎织女相会时的复杂心态,七夕相会过于短暂,徒增无限新愁,不如不见。D.全词虽辞无丽藻,语不惊人,但通过反衬笔法深化牛郎织女之爱情悲剧,则是独具匠心的。16.试比较本词与秦观《鹊桥仙》所抒之情的异同。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这首晋诗,完成15~16题。(本题共2小题,9分)拟古(其七)陶渊明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歌竟长叹息,持此感人多。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万里无云,春风和畅,在这样的良辰美景中,佳人款款出现。B.美好的时令“清夜”里,佳人通宵达旦地酣饮和歌唱。C.乐极生悲,欢歌之时,佳人竟然发出长长地叹息,怎么不让人心生悲伤感叹呢?D.全诗乐春之意,惜春之情,伤春之感,浑然一体,让人产生深深地慨叹。16.本诗主要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浙江省育英中学、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芣苢《诗经·周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无衣《诗经·秦风》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1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大类。B.《芣苢》一诗通过“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的变化,表现了古代女子采芣苢时的过程,富于诗情画意。C.《无衣》每章开头都有一句“岂曰无衣”,通过问句显出不可遏止的愤慨,表达了自己没有衣服穿还要去作战的痛苦心情。D.《芣苢》是周代的民间俚曲,《无衣》是秦国的军中歌谣,两首诗歌句式整齐,具有音乐性和节奏感,使诗歌感情得到尽情抒发。16.两首诗歌都采用哪种结构形式?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6分)浙江省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宋]吴文英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①。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注】①瘗(yì):埋葬。铭,文体的一种。14.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起句貌似简单,但用意颇深。风雨不写“见”而写“听”,意思是不忍见,但不能不听到。此句不仅点出时间,而且勾勒出抒情主人公内心细腻的情愫。B.词的上片情景交融,意境有独到之处。前二句是伤春,三、四两句写伤别,五、六两句则是伤春与伤别的交融,意蕴深邃。C.“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伤春又伤别,无以排遣,只得借酒浇愁,希望醉后梦中能与情人相见,无奈春梦却被莺啼声惊醒。其怅恨之情,亦甚矣。D.这首词质朴淡雅,多用典故,虽只写现实生活中的景和情,却委婉细腻,情真意切,于温柔之中时见丽句,颇具特色。15.有人评价“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一句看似无情,实则深情,请从艺术手法角度分析。(6分)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画眉禽文同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12.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B.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自由飞行,文诗中的画眉鸟则在笼中饲养。C.欧诗认为鸟笼内外的画眉鸟,其鸣叫声有差别,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D.欧诗中的“林间”与文诗中的“千岩万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意。13.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15.C16.同:都写出了鹊桥相会因时间短暂、由爱生怨的离愁别绪。

异:①范词侧重抒发新欢不抵旧愁的复杂别离心绪;秦词则认为美好的一刻虽然短暂,却已然能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

②范词以添新愁归去作结,情感萧索落寞,而秦词则以“岂在朝朝暮暮”振起全篇,情感昂扬向上。

【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徒增无限新愁,不如不见”错。下阕意思是:相见匆匆忙忙,短暂的聚首真不如不见,重新搅起离别的忧伤。见面的欢乐总不抵久别的愁苦多,反倒又增添了新愁带回品尝。七夕相会,匆匆而已,如此一面,怎能错见!见了又只是重新撩乱万千离愁别绪罢了。“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这三句紧承上句意脉,再进一层刻画。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之别离,相逢仅只七夕之一刻,旧愁何其深重,新欢又何其深重,新欢又何其有限。不仅如此。旧愁未销,反载了难以负荷的新恨归去。这里是借抒情主人公怨恨之语,反映男女双方因相会恨短的复杂心态,并非真的不如不见。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比较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同:范词抒发会短离长、欢少愁多之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三句将相会情景一笔带过,更不写泪别场面,而是着力刻画牛女心态,将神话传说人间化。结拍紧承上句意脉,深一层阐发长别之痛。因为“新欢不抵旧愁”,所以每年七夕相会一次,愁恨便增加一分;秦词“柔情似水”,那两情相会的情意啊,就像悠悠无声的流水,是那样的温柔缠绵。一夕佳期竟然像梦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见又分离,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梦”,除言相会时间之短,还写出爱侣相会时的复杂心情。“忍顾鹊桥归路”,转写分离,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不说不忍离去,却说怎忍看鹊桥归路,婉转语意中,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眼泪。因此两首词都写出了鹊桥相会因时间短暂、由爱生怨的离愁别绪。异:①范词“相逢草草,争如休见”,一夕之会,对于相爱的人来说,实在是太短,实在是难以填满两颗相爱而受伤的心,正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恰似狂风掠过已平静下来的心湖,掀起阵阵波澜,遂而发出“争如休见”的怨恨之词。相聚实属不易,却也免不了扰起往日的离别旧愁。“新欢不抵旧愁”新欢何其短暂,旧愁又何其沉重,侧重抒发新欢不抵旧愁的复杂别离心绪;秦词“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认为一对久别的情侣金风玉露之夜,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②范词“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将相会情景一笔带过,更不写泪别场面,而是一步到位着力刻画牛郎织女的心态。七夕相会,匆匆而已,如此一面,怎能错见!见了又只是重新撩乱万千离愁别绪罢了。因此旨在“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以添新愁归去作结,情感萧索落寞;而秦词中回顾佳期幽会,疑真疑假,似梦似幻,及至鹊桥言别,恋恋之情,已至于极。词笔至此忽又空际转身,爆发出高亢的音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这两句词振起全篇,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情感昂扬向上。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卷15.C16.①比兴手法。全诗借写景起兴,诗人借美人迟暮的叹息,表明自己对少壮年华白白流逝的感伤。②先扬后抑。前四句写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并具,极力表现了欢快的情绪,为后面的悲伤慨叹青春易逝、年华难再蓄势。③虚实结合。首两句实写,美人欢歌畅饮为虚写;“云中月”“叶中华”虚实结合,既写眼前美好春景,又比喻大好青春年华。④乐景衬哀情。首两句及“皎皎”句、“灼灼”句为乐景,渲染了春景的美好,反衬自己青春易逝、年华虚度的感伤。【分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赏析能力。C.“佳人竟然发出长长的叹息”错误。原诗中“歌竟长叹息”一句,“竟”应解释为“结束”,本句意思是“佳人唱完歌后发出长长的叹息”。故选C。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反复阅读诗歌,抓住主要意象,理解诗歌情感,先明确手法,再结合诗句分析。①比兴。“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借写景起兴,佳人酣歌,终将衰老;明月皎皎,将为云掩;灼灼叶花,终将凋零,所以诗人也不免自伤暮年之至,运用了比兴手法,诗人借美人迟暮的叹息,表明自己对少壮年华白白流逝的感伤。②先扬后抑。前四句“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写的是佳人在春天的一个“日暮”和“清夜”的感触。日暮的景色很美,天空万里无云,显得何等澄澈;春风把微微的暖意一阵一阵地送来,叫人感到多么舒适。可谓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并具,表现了对春景的陶醉;“歌竟长叹息,持此感人多。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可谓是乐极生悲,大凡人们面对美好的事物,常常是爱之又惟恐失之,如此春夜,真叫人喜不自胜,但转念一想,它又能存在几时?佳人会想到:自己的芳华又能保持多久?芳颜清歌又能否得到世人的赏识?这就是“持此感人多”的种种复杂意绪,春夜越美,春夜在她的印象中越好,就越能反跌出她的惶恐、她的失意、她的焦虑。前面的欢畅为后面的慨叹青春易逝、年华难再蓄势。③虚实结合。首两句“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写自然环境,为实写;“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歌竟长叹息,持此感人多”写美人欢歌畅饮,为虚写;诗中“云中月”“叶中华”虚实结合,既写眼前美好春景,又比喻大好青春年华。④反衬,以乐景衬哀情。“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及“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句写景,写出了春景的美好,全诗却充满了感伤的基调:“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话语似不甚峻切,内在的情感份量是不轻的。作者代佳人说出心中的苦悲,这里是以佳人之口自传心曲,益显意深情婉。即以乐景写哀情,反衬自己青春易逝、年华虚度的伤感之情。浙江省育英中学、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15.C16.①都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②《芣苢》描绘欢乐愉悦的采摘景象,表达对劳动的热爱,对劳动者的赞美。③《无衣》表现慷慨赴敌、同仇敌忾的豪情,也表现战士之间深厚的情谊。【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C.“表达了自己没有衣服穿还要去作战的痛苦心情”错,运用反问句,强化了语气,表达了战友间的生死与共的兄弟般的情谊。故选C。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思想感情和结构技巧的能力。《芣苢》共三章十二句四十八字,均为四言句式。它的最大特色是章句重叠、回环往复。整首诗仅仅通过六个动词变换,即:“采”“有”“掇”“捋”“袺”“襭”,便串联起一个完整的劳动过程,传达出劳动所带来的欢快情绪,表达对劳动者的赞美。《无衣》主要采用重章复唱的形式表达感情。诗歌每章相对的句子,只有个别词语因换文换韵或加重语势而有所不同,其表达意义都基本相同或十分接近。诗歌由第一章的结为同伴、一起从军,到第二章的一起行动、一起准备,再到第三章的一起出征、共赴战场,步步加深语意,加强语势,从而产生了感情层层递进的艺术效果。《无衣》是一首秦国人民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战歌,是一首爱国歌曲。它既表现了战士们慷慨赴战、同仇敌忾、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豪情,又表现了君王与战士们之间深厚的情谊。浙江省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14.(3分)【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