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相关-遗传题目_第1页
基因工程相关-遗传题目_第2页
基因工程相关-遗传题目_第3页
基因工程相关-遗传题目_第4页
基因工程相关-遗传题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②F1的授粉,预期结实率为______________,所获得的F2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4)为验证F2植株基因型及比例,研究者根据D基因、T-DNA的序列,设计了3种引物,如下图所示:随机选取F2植株若干,提取各植株的总DNA,分别用引物“Ⅰ+Ⅲ”组合及“Ⅱ+Ⅲ”组合进行PCR,检测是否扩增(完整的T—DNA过大,不能完成PCR)。若________________,则相应植株的基因型为Dd;同理可判断其他基因型,进而统计各基因型比例。(5)研究表明D基因表达产物(D蛋白)含有WD40(氨基酸序列),而通常含有WD40的蛋白都定位在细胞核内。为探究D蛋白是否为核蛋白,研究者将D基因与黄色荧光蛋白基因融合;同时将已知的核基因与蓝色荧光蛋白基因融合。再将两种融合基因导入植物原生质体表达系统,如果________________,则表明D蛋白是核蛋白。1(18分)(1)雄D基因突变脱分化(去分化)(2)显微镜减数(3)30%DD:Dd:dd=5:6:1(4)两种引物组合均可完成扩增种荧光定位的(模式)相同(或“两(2015西城二模)30.(18分)糖原贮积病是由于遗传性糖原代谢障碍,致使糖原在组织内过多沉积而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低血糖等症状。下图1为人体糖代谢的部分途径。请分析回答:(1)据图1可知,抑制葡萄糖激酶不仅制约糖原的合成,还会制约体内细胞的________呼吸,使产能减少;细胞呼吸的启动需要_____________供能。(2)Ⅰ型糖原贮积病是6-磷酸葡萄糖酶基因(E)突变所致。血糖浓度低时,正常人体分泌_____________(激素)增加,使血糖浓度恢复至正常水平;给Ⅰ型糖原贮积病患者注射激素_____________(能,不能)使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3)Ⅰ型糖原贮积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图2为某家族此病遗传情况家系图,在正常人中,杂合子概率为1/150。若Ⅱ-3与表现正常的男性结婚后生育一个孩子,则患病概率约为_____________。(4)某新型糖原贮积病是由于磷酸酶基因(D)突变引起.经过家系调查绘出的家系遗传图与图2一致.研究者合成了两种探针,能分别与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相应的DNA序列互补.此探针在一定的杂交和脱洗条件下,只要有一个碱基不匹配,就不能形成稳定的杂交链而被洗脱.利用探针对该新型糖原贮积病家系进行检测,过程和结果如下图3所示.①体外扩增DNA时,解链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②结合图2和图3分析:该新型糖原贮积病的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做出此判断依据的是该家系中_____________个体DNA杂交检测的结果,其中Ⅰ—1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③假如Ⅲ—1和男性患者结婚,生育的孩子患新型糖原贮积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2015朝阳二模)30。(16分)家蚕为二倍体动物。野生型家蚕蚕蛾体色一般为白色,研究发现甲品系的蚕蛾体色雄性均为黑色,雌性均为白色.蚕蛾的该种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将甲品系纯合家蚕与乙品系纯合家蚕杂交,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两种杂交结果__________,表明控制蚕蛾此种体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甲品系雌蛾与雄蛾的基因型__________,表现型不同,由此推测,此种体色除受相应基因控制外,还受__________影响。(2)欲进一步确定A、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①家蚕中还有若干其它品系,其突变性状由一对基因(非A、a基因)决定。将这些其它品系雌性蚕蛾与甲品系雄性蚕蛾为亲本进行杂交得F1(亲本两性个体所具有的被观察性状均为相对性状且均为纯合)。相关信息见下表。其它品系及对雌性亲本的选择F1雌蚕进行的杂交实验后代性状类型突变性状与相应基因所在染色体亲本雌性纯合个体体色及突变性状白色、显性白色、隐性黑色、显性黑色、隐性品系丙显性、4号白色、显性♀F1×黑色、隐性♂62716368品系丁隐性、8号白色、隐性F1雌雄互交2838710031品系戊显性、9号白色、显性♀F1×黑色、隐性♂77678079品系已隐性、10号白色、隐性F1雌雄互交130465716表中数据记录的是后代中__________(雌/雄)性家蚕不同表现型的个体数目。上述结果推测,A、a基因所在染色体与4、8、9、10号染色体的关系是__________.②对除4、8、9、10号染色体外的其它染色体进行分子水平检测。来自不同品系的同一号染色体DNA的特异片段不同,可以用电泳的方法进行区分。用同样的方法分析杂交二F1雌性蚕蛾与甲品系雄性蚕蛾杂交后代黑色蚕蛾个体中的染色体来源.其中14和17号染色体DNA的特异片段分离结果如下。杂交后代中黑色蚕蛾的黑色基因所在染色体来自__________品系,其它成对的染色体可以两条均来自甲品系,也可以一条来自甲品系,一条来自乙品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