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面三幅图为生命活动调节常考图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图2、图3依次代表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神经调节B.图1与图3所示调节的作用途径分别是体液和组织液C.图3中X所示的神经受损,刺激a处有感觉D.图3比图1所示调节的作用范围更广泛2.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果实发育过程中,赤霉素和生长素的调节作用及原理相同B.生长素和脱落酸都参与了植物“瓜熟蒂落”的过程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幼嫩的果实中含量较多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伸长,所以在茎尖、根尖含量较多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赤霉素既可以促进细胞伸长,也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B.某浓度的生长素促进茎的生长却抑制根的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C.脱落酸主要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D.高浓度的乙烯可能会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4.下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下列选项对该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图中X与Y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B.图中a与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可能相同C.甲状腺的活动只受垂体分泌的促激素的调节D.图中反映了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两个特点5.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下面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边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B.绿藻、黑藻可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要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D.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过程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6.某种病毒已侵入人体细胞内,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是A.体液免疫 B.自身免疫 C.细胞免疫 D.非特异性免疫7.图甲表示2个神经元以突触联系,电表M的两个电极均接在细胞膜外侧,电表N的两个电极接在细胞膜两侧,其中某个电表测得的膜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无刺激发生时,电表M测得的电位为-68mVB.刺激P点后,电表M和N的指针都将偏转一次C.图乙AC阶段细胞膜两侧K+的浓度差在减小D.将图甲细胞放在低Na+溶液中,图乙中C点将上移8.(10分)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分化,细胞种类增多B.衰老细胞的染色质收缩,细胞核体积缩小C.健康成人体内每天都有一定量的细胞凋亡D.细胞癌变导致细胞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二、非选择题9.(10分)图1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A代表相应能量;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组成了生物群落。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包括____________,A代表____________。(2)图1中,植食性动物的能量有_____________J/(cm2·a)传递到肉食性动物体内,能量从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效率约为____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3)在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图2中缺少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请用文字和→的形式表示出来:_____________。(4)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是_____________。若该生态系统发生虫害,导致原有的生态平衡难以恢复,说明____________。10.(14分)下图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效应器指的是____________,对应图中的____________(填数字)。(2)刺激A处,在B处检测不到膜电位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刺激B处,5也会有反应,该反应_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3)若图中的反射弧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则手指被针刺以后既会缩手也会感觉到疼痛,痛觉是在____________中产生的,缩手和产生痛觉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4)兴奋在C处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传递过程中的信号转换是____________11.(14分)吗啡是一种常见的镇痛剂,其作用机制见图1。长期使用吗啡很容易使机体产生耐受性,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1)如图1所示,伤害性刺激引起痛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沿神经纤维传至脊髓M区,再上行传至_________形成痛觉。吗啡可与M区突触前神经元膜上的受体μ结合,抑制突触前膜释放递质P,阻止突触后膜Na+_________,阻断痛觉形成的上行传导通路而发挥镇痛作用。(2)长期使用吗啡,机体会通过一系列调节使受体μ的敏感度和数量_______,从而产生对吗啡的耐受性,这是一种_______调节机制。(3)河鲀毒素(TTX)是一种毒性极高的神经毒素。为探究一定剂量的TTX和吗啡联合用药对吗啡耐受性的影响,科研人员选用4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使用不同药物连续处理3天,第4天将小鼠置于55℃的热板上,测定其痛反应时间(接受热刺激到发生舔后足或抬后足并回头的时间),药物处理与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药物处理(连续3天)痛反应时间(s)注射吗啡前注射吗啡30min后1生理盐水12.8746.7322.5ml/kg吗啡13.9615.5132.5ml/kg吗啡+0.5μg/kgTTX13.1234.2642.5ml/kg吗啡+1.0μg/kgTTX11.9028.72注:实验中TTX的剂量不足以引起小鼠自主活动产生显著变化①注射吗啡前测定痛反应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②对比_________组实验结果可知,小鼠对吗啡产生了耐受性。分析以上4组结果,找出支持“TTX与吗啡联合用药能一定程度上抑制吗啡耐受性产生”的证据____________。(4)微量的TTX就可以引起神经阻滞和呼吸抑制,将TTX与吗啡进行联合用药时,需将TTX应用在适当剂量以内。你对“适当”的理解是____________。12.人类的X和Y染色体上有同源区域,在形成精子时,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域可发生联会和交换。Léri-Weill软骨骨生成障碍综合征(LWD)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导致此病的基因及其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域。图是某家族关于该病的系谱图(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已知II-4是纯合子。不考虑突变,回答下列问题:(1)人群中非LWD男性和LWD男性患者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种。引起LWD遗传病的基因是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2)III-3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3)II-3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II-3与一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生了一个患LWD的男孩,该男孩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其患病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4)II-3与妻子希望生一个健康的孩子,你的建议应该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图1通过体液运输,属于体液调节;图2是传出神经作用于内分泌腺,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图3有完整的反射弧,属于神经调节。【详解】图1、图2、图3依次代表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神经调节,A正确;图1所示调节的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图3所示调节的作用途径是反射弧,B错误;图3中X所示的神经受损,刺激a不能传递到大脑皮层,不会有感觉产生,C错误;图3所示的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图1所示调节的作用范围较广泛,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传入神经受损,刺激无法传递到大脑皮层产生感觉,再根据题意作答。2、B【解析】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详解】A、赤霉素不仅可以促进细胞伸长,还可以促进细胞分裂,但是生长素只能促进细胞伸长,故果实发育过程中,赤霉素和生长素的调节作用及原理不完全相同,A错误;B、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脱落酸促进果实脱落,故生长素和脱落酸都参与了植物“瓜熟蒂落”的过程,B正确;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较多,C错误;D、细胞分裂素主要是由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促进芽的分化、侧枝发育、叶绿素合成,并不促进细胞伸长,D错误。故选B。3、B【解析】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熟;赤霉素可以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脱落酸可以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细胞分裂。【详解】A、赤霉素既可以促进细胞伸长,也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A正确;B、生长素的两重性是指不同浓度对于同一器官的不同效应(促进和抑制),而茎和根是不同的器官,因此某浓度的生长素促进茎的生长却抑制根的生长,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B错误;C、脱落酸主要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可以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脱落,C正确;D、生长素浓度升高会促进乙烯的合成,高浓度的乙烯可能会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故出现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D正确。故选B。4、C【解析】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图中X为下丘脑,Y为垂体,Z为甲状腺,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详解】A、由分析可知,图中X为下丘脑,Y为垂体,A正确;B、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为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能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该过程中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为垂体细胞,因此图中a与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可能相同,B正确;C、甲状腺的活动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共同调节,还能受神经调节,C错误;D、图中下丘脑通过垂体调控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体现了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体现了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C。5、C【解析】据图分析:流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和城市污水中有机物中所包含的化学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的稳定性和恢复力的稳定性;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详解】A、群落的垂直结构属于群落的空间结构之一,群落的空间结构指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湿地边的挺水植物芦苇属于种群,芦苇在湿地边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A错误;B、绿藻和黑藻是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生产者只能利用无机物用于光合作用,B错误;C、该生态系统为人工生态系统,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和城市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C正确;D、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过程主要是生态价值方面,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故选C。6、C【解析】人体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包括: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溶菌酶)、吞噬细胞;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详解】体液免疫是将细胞外液中的抗原消灭,A错误;自身免疫是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疾病,B错误;抗原一旦侵入宿主细胞内部,体液中的抗体就不能与这些抗原直接发生特异性结合了,人体就要通过细胞免疫,借助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抗原释放出来,再通过体液免疫将抗原清除,C正确;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侵入细胞的病毒启动的是第三道防线中的细胞免疫,D错误。故选C。7、B【解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详解】A、无刺激时,电表M的两个电极均在细胞膜外侧,没有电位差,测得数值为0,A错误;B、刺激P点,不能从从左边神经元传到右边神经元,电表M和N都只偏转一次,B正确;C、图乙AC阶段,动作电位形成,主要是Na+内流,与K+的浓度差无关,C错误;D、动作电位的形成与钠离子内流有关,将图甲细胞放在低Na+溶液中,细胞内外钠离子浓度差减小,动作电位时Na+内流过少,C点下移,D错误。故选B。8、B【解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3、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4、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详解】A、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后细胞种类增多,A正确;B、衰老细胞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B错误;C、细胞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健康的成人体内,每天都有一定量的细胞凋亡,C正确;D、细胞癌变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细胞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9、①.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有机物输入的化学能②.呼吸作用散失③.2.5④.15.6%⑤.光合作用⑥.无机环境→丁,甲→丙(顺序可换)⑦.物质循环以能量流动作为动力,能量流动以物质循环作为载体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解析】1、据图分析:图1中,A表示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各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的同化能量的去向有:呼吸作用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未被利用。2、分析图2:图2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根据图中箭头方向可以判断丁是生产者,甲和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故图中缺少无机环境→丁的光合作用过程和甲→丙的分解作用过程。【详解】(1)由于图示为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因此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包括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有机物输入的化学能。各营养级的同化能量的去向有:呼吸作用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未被利用,故图中A代表各营养级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2)该生态系统中肉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流向分解者+流入下一营养级+未利用=2.1+0.05+0.25+5.1=7.5(J/cm2•a),肉食动物从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肉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有机物输入的能量=7.5-5=2.5(J/cm2•a),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流向分解者+流入下一营养级+未利用=4+0.5+2.5+9=16(J/cm2•a),因此能量从第二营养级流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100%=2.5÷16×100%=15.6%。(3)在碳循环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变为有机物中的碳,其中主要的生理作用是光合作用。图2中,根据图中箭头方向可以判断丁是生产者,甲和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因此图中还缺少无机环境→丁的光合作用过程和甲→丙的分解作用过程。(4)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二者是同时进行的,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以能量流动作为动力,能量流动以物质循环作为载体。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该生态系统发生虫害,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导致原有的生态平衡难以恢复。【点睛】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要求考生识记碳循环的过程及特点,识记能量流动的概念,掌握某一营养级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并能进行相关计算。10、(1).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2).5(3).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而不能反向传递(4).不属于(5).大脑皮层(6).先缩手后产生痛觉(7).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解析】分析题干示意图可以看出:1是感受器,2是传入神经,3是神经中枢,4是传出神,5是效应器。【详解】(1)效应器指的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与传出神经相连的是效应器,为5。(2)A在传出神经上刺激A处,B在传入神经上,信号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即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而不能反向传递,所以在B处检测不到膜电位变化,因此5也会有反应,但是不是反射,反射必须要有完整的反射弧。(3)若图中的反射弧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则手指被针刺以后既会缩手也会感觉到疼痛,大脑皮层是感觉中枢,因此痛觉是在大脑皮层中产生的,缩手是脊髓控制的,因此先缩手后产生痛觉。(4)兴奋在C处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C是突触间隙,传递过程中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点睛】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及兴奋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1、(1)①.大脑皮层②.内流(2)①.降低②.(负)反馈(3)①.做对照(与注射吗啡30min后的痛反应时间形成对照,以说明吗啡的效果)。②.1、2组③.3组和4组注射吗啡前后的痛反应时间差比2组长,但比1组短(4)既不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又能对吗啡耐受性产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解析】据图可知,吗啡与突触小体的膜上的受体μ结合,可抑制递质P的释放,阻止递质P在突触间传递兴奋信号,因此可抑制大脑皮层产生痛觉。【小问1详解】痛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据图可知,递质P与突触后膜上递质P的受体结合后,会促进钠离子内流,而吗啡与M区突触前神经元膜上的受体μ结合,可抑制突触前膜释放递质P,进而阻止突触后膜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兴奋的产生,阻断痛觉形成的上行传导通路而发挥镇痛作用。【小问2详解】长期使用吗啡,机体会通过一系列调节使受体μ的敏感度和数量下降,从而产生对吗啡的耐受性,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小问3详解】①本实验是探究一定剂量的TTX和吗啡联合用药对吗啡耐受性的影响,因变量为痛反应的时间,因此需要在实验前测定痛反应时间,与注射吗啡30min后的痛反应时间形成对照,以说明吗啡的效果。②1和2组的自变量为实验前是否注射吗啡,2组实验前注射吗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