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合川市瑞山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重庆市合川市瑞山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重庆市合川市瑞山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重庆市合川市瑞山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重庆市合川市瑞山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合川市瑞山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下图所示结果,下面对本实验分析或评价正确的是()。A.若要达到该实验的目的,应进行预实验B.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C.不同浓度的NAA处理迎春花插条的时间应该不同D.迎春花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不会影响实验结果2.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A.线粒体和染色体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叶绿体和核糖体 D.线粒体和内质网3.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情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需要O2参与的是过程③④⑤B.导致过程④⑤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糖源是否充足C.④的发酵温度要小于②的发酵温度D.过程①②在酵母菌细胞中的场所相同4.输氧时,需在纯氧中混入5%的CO2以维持呼吸中枢兴奋,该调节方式属于()A.体液调节 B.神经调节 C.激素调节 D.分级调节5.有关DNA的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每个DNA分子都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B.每个DNA分子中核糖上连结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C.DNA分子两条链中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D.双链DNA分子中,某一段链上若含有30个胞嘧啶,就一定会同时有30个鸟嘌呤6.以下是动物精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染色体互换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细胞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导致同源染色体分离B.基因N和n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I后期和减数分裂II后期C.若分裂时3和4不分离,产生的精细胞染色体数目一半异常,一半正常D.图中共有2个四分体,4条染色体,8条姐妹染色单体,8条脱氧核苷酸长链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某科研小组以幼龄大鼠为实验材料,以体重变化作为检测指标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①将若干只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手术切除垂体,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将上述两组大鼠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③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并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2)实验结果与分析:①A组大鼠生长发育的状况明显不如B组,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A组的处理使大鼠缺失了来源于垂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一段时间后,给B组大鼠饲喂一定量的促甲状腺激素,大鼠体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会____________(填“增加”或“不变”或“减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由致病疫霉引起的晚疫病是造成马铃薯严重减产的毁灭性病害。马铃薯野生种中含有抗晚疫病基因,但由于存在生殖隔离,难以通过常规杂交育种方法将其导入栽培种中。科研人员利用抗病的二倍体马铃薯野生种(2n=24)和易感病的四倍体马铃薯栽培种(4n=48)进行体细胞杂交,培育抗晚疫病马铃薯。(1)将马铃薯野生种和栽培种叶片用______酶处理,获得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加入______试剂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将融合细胞形成的愈伤组织接种到含有______和营养的培养基上,发育形成完整的再生植株。该技术涉及的原理包括______。(2)如图是对双亲及再生植株的基因组DNA特异性片段进行体外扩增后的电泳结果。图中泳道______代表再生植株,判断依据是______。(3)科研人员借助流式细胞仪测定马铃薯野生种、马铃薯栽培种和再生植株的DNA相对含量,由结果推测再生植株为______倍体,理由是______。(4)为确定该再生植株是否符合育种要求,还需对其进行______鉴定。9.(10分)如图为人体中下丘脑参与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是_____的。途径①中,兴奋传至神经元①时,兴奋部位的电位变化为_____;兴奋再传至神经元②时,后者轴突末梢释放的_____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胰岛素分泌增加。(2)人在寒冷环境中,通过途径②使人体代谢增强,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则激素B是_____,激素C是_____,其作用于甲状腺,可促进甲状腺分泌_____。(3)临床上,下丘脑或垂体等损伤引起途径③中激素D分泌不足,将可能导致尿崩症(具有尿特别多等症状)。则激素D是_____,其分泌不足会导致_____对水的重吸收减少。10.(10分)图1为某地区中某种老鼠原种群被一条河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后的进化过程示意图,图2为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的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a是由于河流产生地理隔离将原种群分为甲、乙两个种群,经过长期的过程b产生品系1和品系2,过程b的实质是___________。(2)图2中在___________时间段内种群甲发生了进化,在T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3)若时间单位为年,在某年时,种群甲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30%和60%,则此时A基因频率为_________。若种群甲生存的环境发生改变,使得aa个体每年减少10%,AA和Aa个体每年增加10%,则下一年时种群中的a基因频率约为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11.(15分)如下图甲是生长素对燕麦胚芽鞘生长作用影响的曲线;图乙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的弯曲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请据图回答:(1)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图甲_____点时,A值最小。(2)番茄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储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科研人员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激素在低温储藏实验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丙。b为赤霉素,a最可能是_____。图示表明,番茄种子低温储藏至少_____个月以后播种才能顺利萌发。(3)在胚芽鞘向光性实验中,如果a点浓度是向光侧浓度,则背光侧生长素浓度X的范围应为_____。(4)有科学家认为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有人做了这样的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物质。他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②为使实验更严谨,还需要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___________,作为对照组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A【解析】A、进行预实验可以大致确定最适范围浓度,A正确。B、图中显示c浓度下生根数目最多,但并没有完整的实验结果,没有体现浓度大于c时生根数目减少,B错误。C、实验中应控制无关变量,时间应该相同,C错误。D、侧芽的数目和饱满度会影响实验结果,因为芽会产生内源性生长激素,D错误。故选A。2、B【解析】植物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吸收二氧化碳,将大气中的碳的碳元素固定在有机物中,使得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动植物的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又将有机物分解,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所以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故选B。3、C【解析】分析题图:图示是果酒和果醋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情况,其中①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②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为酒精发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③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④⑤均为醋酸发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详解】A、过程③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需要氧气的参与;过程④⑤都是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的过程,也需要氧气的参与,A正确;B、过程④是醋酸菌在缺少糖源时,将酒精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成醋酸,过程⑤是醋酸菌在氧气、糖源充足时,将葡萄糖转变成醋酸,B正确;C、④醋酸发酵的温度(30-35℃)高于②酒精发酵温度(18-25℃),C错误;D、过程①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②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正确。故选C。4、A【解析】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详解】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当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时,就会刺激神经系统的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快,这种对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称为体液调节,A正确。故选A。5、B【解析】DNA属于核酸中的一种,其元素组成是C、H、O、N、P,由磷酸、脱氧核糖和4种碱基(A、C、G、T)这些小分子组成,其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DNA的两条长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详解】A、DNA分子中含有4种碱基,而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故也有4种,A正确;B、每个DNA分子都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形成了基本骨架,因此大多数脱氧核糖上连接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B错误;C、DNA分子两条链中的碱基会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C正确;D、由于双链DNA分子中,A=T,C=G,故某一段链上若含有30个胞嘧啶,就一定会同时含有30个鸟嘌呤,D正确。故选B。6、B【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1和2、3和4),且同源染色体正在两两配对,应该处于数分裂I后期(四分体时期)。【详解】A、该细胞处于数分裂I后期,该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会发生分离,但着丝点不会断裂,在减数分裂II后期,着丝粒会分裂,导致姐妹染色单体分离,A错误;B、由于染色体1和2发生部分片段交叉互换,基因N和n发生交换,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故其分离不仅可以发生在减数分裂I后期,还可以发生在减数分裂II后期,B正确;C、由于3和4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所以如果分裂时3和4不分离,产生的2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异常,故产生的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异常,C错误;D、图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共有2个四分体,4条染色体,8条姐妹染色单体,16条脱氧核苷酸长链,D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手术但不切除垂体(2).两组大鼠的体重(3).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4).不变(5).促甲状腺激素为蛋白质(或多肽),大鼠饲摄入后会被消化道内的蛋白酶所消化【解析】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则实验中的自变量是有无垂体,因变量是幼龄大鼠的体重变化,实验中的无关变量要相同且适宜。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找到相关变量,并结合实验单一设计原则对试题进行分析解答。【详解】(1)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且该同学采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垂体,根据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可设计实验步骤如下:①将若干只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后进行处理,A组大鼠切除垂体,B组大鼠手术但不切除垂体。②将上述两组大鼠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③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并记录两组大鼠的体重。④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2)①垂体能分泌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A组的处理使大鼠缺失了来源于垂体的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导致生长素和甲状腺激素不足,从而影响大鼠生长发育,因此A组大鼠生长发育的状况不如B组。②促甲状腺激素为蛋白质(或多肽),若给大鼠饲喂则会被消化道内的蛋白酶所消化,因此若一段时间后,给B组大鼠饲喂一定量的促甲状腺激素,大鼠体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不变。【点睛】本题考查动物激素调节,要求考生识记动物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的种类及功能,掌握探究实验的原则,能根据实验目的及实验方法完善实验步骤,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8、(1)①.纤维素酶和果胶②.聚乙二醇(PEG)③.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④.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①.3②.3同时具有1和2的DNA特异性片段(3)①.六②.再生植株细胞中DNA相对含量为150,由一个四倍体马铃薯栽培种原生质体和一个二倍体马铃薯野生种原生质体融合得到的杂种细胞发育而来(4)晚疫病抗性【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由两种不同植株通过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两种不同的原生质体,原生质体通过聚乙二醇(PEG)试剂诱导融合,融合后的原生质体再生出细胞壁,获得杂种植株。小问1详解】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将马铃薯野生种和栽培种的叶片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获得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加入聚乙二醇(PEG)试剂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将融合细胞形成的愈伤组织接种到含有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和营养的培养基上,发育形成完整的再生植株;由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原生质体能融合,由于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因此一个植物细胞能发育成一棵完整的植株。【小问2详解】再生植株同时含有两种植物的基因,图中泳道3同时具有1和2的DNA特异性片段,故泳道3代表再生植株。【小问3详解】由结果推测再生植株为六倍体,理由是再生植株细胞中DNA相对含量为150,由一个四倍体马铃薯栽培种原生质体和一个二倍体马铃薯野生种原生质体融合得到的杂种细胞发育而来,二倍体马铃薯野生种含有2个染色体组,易感病的四倍体马铃薯含有4个染色体组,因此再生植株含有6个染色体组,所以再生植株为六倍体。【小问4详解】结合本题题干可知,本实验的目的为培育抗晚疫病马铃薯,为确定该再生植株是否符合育种要求(是否具有抗晚疫病特性),还需对其进行晚疫病抗性鉴定。【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如何鉴定杂种植株是否符合育种要求。9、(1)①.单向②.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③.神经递质(2)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促甲状腺③.甲状腺激素(3)①.抗利尿激素②.肾小管和集合管【解析】分析图示,表示人体中下丘脑参与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激素A由胰岛B细胞分泌,表示胰岛素;在寒冷环境中,通过途径②使人代谢增强,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则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C为垂体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激素D为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小问1详解】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当神经元①兴奋时,由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所以兴奋部位的电位变化为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兴奋再传至神经元②时,后者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B细胞。【小问2详解】寒冷环境中,下丘脑释放的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使人体代谢增强,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小问3详解】激素D分泌不足,将可能导致尿崩症,激素D可以减少尿量,所以是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点睛】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10、(1).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2).QR(3).生殖隔离(4).75%(5).23.6%【解析】分析图1,a表示地理隔离,b表示基因频率变化的不断积累,c表示生殖隔离;分析图2,A基因频率在Q~R时期不断增加,在R时期之后A的基因频率达到稳定状态。【详解】(1)图1中由于河流产生了地理隔离将原种群分为甲、乙两个种群,经过长期的过程b产生品系1和品系2,此时还是同一物种,所以过程b的实质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2)分析图2,在Q到R阶段A的基因频率在改变,所以在此段时间内种群甲发生了进化。在T时种群基因频率相对R之前发生了改变,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种,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产生。(3)若时间单位为年,在某年时,种群甲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30%和60%,则此时A基因频率为60%+1/2×30%=75%。若种群甲生存的环境发生改变,使得aa个体每年减少10%,AA和Aa个体每年增加10%,则下一年时种群中aa为(10%-10%×10%)=9%,AA为60%+60%×10%=66%,Aa为30%+30%×10%=33%,a基因频率约为(9%×2+33%)÷(9%×2+66%×2+33%×2)×100%=23.6%。【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物种的形成和基因频率的计算等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产生,生物进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形成新物种生物一定进化。11、(1)b(2)①.脱落酸②.6(3)大于a小于c(4)①.生长素浓度②.乙烯浓度和根尖的生长长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