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生物育种技术的相关描述,合理的是()A.用红外线照射青霉菌以提高其繁殖能力,从而一定能选育出青霉素高产菌株B.年年制种推广的杂交水稻一定是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子C.单倍体育种一般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基因工程育种是分子水平的设计施工,所用的限制酶、DNA连接酶作用的化学键相同2.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调节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关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根据豌豆杂交实验中子一代、子二代的性状表现提出假说B.孟德尔根据假说的内容建立豌豆杂交实验遗传图解,提出基因独立存在C.孟德尔的假说解释了性状分离现象,并进行了演绎推理,此时停留在理论阶段D.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并对演绎结果进行验证,最终验证了假说的正确性4.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通过禁止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大有机肥的应用,对土壤生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某土壤中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关系如图所示,三种农业模式土壤生物情况如表所示。据图表信息分析,以下表述错误的是()取样深度/cm农业模式生物组分/类食物网复杂程度/相对值0~10常规农业151.06有机农业191.23无公害农业171.1010~20常规农业131.00有机农业181.11无公害农业161.07A.捕食性线虫是土壤中的最高营养级,其同化能量的去向和土壤中其他生物有差异B.土壤生物群落存在垂直结构,且有机农业模式和其他模式相比群落稳定性更高C.如果土壤存在镉污染,则土壤中捕食性线虫体内镉含量会显著高于其他生物D.长期使用有机肥后土壤中植食性线虫的数量一定会增多5.人在劳动过程中,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泡,一段时间后水泡会自行消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泡内所含有的液体中,含量最高的物质是蛋白质B.水泡中的部分液体是由血浆渗透到组织液形成的C.水泡消失是因为其液体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D.水泡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的物质可相互转化6.分析HIV的化学组成,得到下图所示组成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A的过程在HIV的核糖体上完成B.B彻底水解可产生磷酸、核糖和A、G、T、C四种碱基C.a与a之间通过“—NH—COOH—”相连接D.HIV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大分子B中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在实验室里,将相等数目的甲、乙两种单细胞生物用相同的培养液分别放在两个容器中单独培养,得到如图1所示结果;将这两种生物放在一个容器中混合培养,得到如图2所示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增加或减少容器中培养液的量,图1中的曲线不会发生变化B.从图1可以看出这两种生物单独培养时种群的增长都不受自身种群密度的限制C.若把这两种生物放在自然界的同一环境下,可能不会出现图2所示结果D.从图2可以推出两种生物混合培养时竞争强度的变化是由强到弱8.(10分)负向光性是植物在高光强或其它不良条件下发生的一种背向光源弯曲生长的适应性反应。(1)光不仅是植物进行________的能量来源,还可以作为一种________,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研究表明,光敏色素作为光受体,主要接收红光和远红光(>600nm);蓝光/UV-A受体主要接收蓝光(400-500nm)和近紫外光。用不同光质的光照射水稻根,实验结果如图,推测诱导水稻根负向光性生长的光受体更可能是________。(2)为进一步研究根负向光性的原因,研究人员利用水稻种子进行了下表的实验,请在空白处选填相应处理内容,完成实验方案。组别处理方式弯曲度(˚)根尖生长状况1________38.7±5.23负向光性生长2黑暗;在根的一侧贴空白琼脂0垂直生长3________42.4±5.39向含有IAA的琼脂块方向生长4________32.1±8.32向含有IAA的琼脂块方向生长①单侧光照②均匀光照③黑暗④在根的一侧贴空白琼脂⑤在根的一侧贴有1mg•L-1IAA的琼脂⑥在根的一侧贴有5mg•L-1IAA的琼脂根据实验结果可推知,单侧光引起根尖两侧IAA含量差异是导致根负向光性的原因,IAA浓度高时弯曲度加大。(3)研究人员测定水稻根向光侧和背光侧在单侧光刺激后IAA含量的变化。结果如表所示。不同光强处理后根尖向光侧和背光侧IAA含量变化处理向光侧(ng•g-1•FW)背光侧(ng•g-1•FW)光强(40µmol•m-2•s-1)210.5421.7光强(100µmol•m-2•s-1)184.8498.6黑暗418.6418.6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推测负向光性产生的机制可能是:________。(4)表中数据显示,光照后根尖IAA总量少于黑暗组,针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请提出可进一步研究的问题________。9.(10分)布氏田鼠是内蒙古草原的主要害鼠,雨季时种群密度大幅增加。探究降水量影响布氏田鼠种群密度的机制,对草原鼠害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1)野外调查布氏田鼠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影响田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除非生物因素外,还包括___________等生物因素。(2)科研人员以田鼠幼鼠为实验对象开展了野外人工降雨围栏实验(围栏用钢板构成,铁丝网封顶),将相同体重的田鼠幼鼠置于不同样地中,5个月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如图1、图2所示。①由图1可知,_________组田鼠体重增幅更大。田鼠体重的增加有利于个体越冬存活、性成熟提前,影响田鼠种群的_________,从而直接导致种群密度增加。②由图2可知,增加降水有利于_________生长,从而改变了其在田鼠食谱中的比例。(3)随后科研人员在室内模拟围栏内半干旱和增加降水组的食谱,分别饲喂两组田鼠幼鼠,连续一个月后比较两组田鼠体重增幅,得到了与图1一致的结果,说明__________。(4)进一步研究发现,田鼠食谱变化使其对果糖等营养成分的摄入增加,进而引起其肠道中能合成短链脂肪酸(宿主的主要能源物质之一,与体重增长呈显著正相关)的菌群比例也显著增加。综合上述研究,请将下列选项排序以解释降水量影响布氏田鼠种群密度的机制。A.田鼠肠道微生物的菌群比例改变B.田鼠食谱中不同植物的比例改变C.田鼠获得的能源物质增加D.草原植物群落组成改变降雨量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重增加→种群密度增加(5)若要验证菌群比例变化与田鼠体重变化的因果关系,请从①~③中选择合适的田鼠作为菌群的供体和受体,设计两组菌群移植实验,写出相应的供受体组合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①增加降水组田鼠②半干旱组田鼠③抗生素处理的“无菌鼠”10.(10分)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体细胞中含有2N条染色体,其子叶的颜色类型与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两对等位基因(B、b和E、e)独立遗传。子叶颜色绿色浅绿色黄色基因型B_eeB_EeB_EE、bb__纯合绿色子叶植株(BBee,♂)与纯合黄色子叶植株(bbEE,♀)杂交,F1中出现一株黄色子叶植株,其他植株所结种子的子叶均为浅绿色。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正常情况下,F1中浅绿色子叶植株(BbEe)自交,F2中浅绿色子叶植株占________________。(2)分析认为,F1中黄色子叶植株的成因可能是丢失一条染色体或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或去雄不彻底导致母本自交。①若是丢失一条染色体所致,则该植株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细胞中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个四分体。②若是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所致,则是________________(填父方或母方)产生配子时由于基因突变产生了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的生殖细胞。③能否通过自交区分F1中黄色子叶植株的成因是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还是去雄不彻底导致母本自交?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人及其他哺乳动物对突发的声音或触觉刺激能瞬间诱发惊跳反射(俗称“吓一跳”)。惊跳反射存在于哺乳动物整个生命周期,研究发现,当声音诱发惊跳反射时,位于脑干的谷氨酸能神经元接受来自耳蜗核的兴奋性投射而被大量激活,并产生谷氨酸(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通过脊髓运动神经元,最终影响小鼠颈部及后肢肌肉而发生惊跳反射。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惊跳反射属于___________(填“非条件”或“条件”)反射,脊髓运动神经元在惊跳反射的反射弧中属于传出神经,谷氨酸能神经元与脊髓运动神经元之间通过__________(结构)传递兴奋。(2)实验时发现小鼠受惊吓刺激时,其警觉性明显提高,抽取血样检测发现,由肾上腺分泌到血浆中的__________(激素)增多;该激素增多会引起小鼠警觉性明显提高,这表明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是__________。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小鼠体内部分激素的含量,这是利用了激素__________的特点。检测中还发现,小鼠血液中其他成分含量仍维持相对稳定,维持这种稳定的主要机制是__________调节网络。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详解】A、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诱变育种不能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所以用红外线照射青霉菌不一定使青霉菌的繁殖能力增强,A错误;B、由于杂合体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年年栽种年年制种推广的杂交水稻中含有杂合体,B错误;C、单倍体植株不育,不产生种子,所以单倍体育种时需用秋水仙索处理其幼苗,C错误;D、基因工程是在DNA上进行分子水平的设计施工,需要有专门的工具,其中限制酶是剪切基因的工具,DNA连接酶是拼接基因的工具,它们都作用于磷酸二酯键,D正确;故选D。2、B【解析】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可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最终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故A项正确;肾小管通过自由扩散(或渗透作用)重吸收水分,故B项错误;摄盐过多后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通过相关神经调节,会在大脑皮层产生渴感,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C项正确;饮水增加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进而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最终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D项正确。【名师点睛】1.图解水盐平衡调节过程

血浆渗透压、抗利尿激素含量和尿量的关系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二者呈正相关;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二者呈负相关。三者关系如图:3、B【解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A、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根据子一代、子二代的性状表现提出假说,A正确;B、孟德尔提出假说内容中是“遗传因子”,在其时代并未提出“基因”这一概念,B错误;C、孟德尔的假说解释了性状分离现象,并进行了演绎推理,此时停留在理论阶段,欲证明其假说正确,还需进行相关实验进行验证,C正确;D、为验证假说,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并对演绎的结果进行验证,最终验证了假说的正确性,D正确。故选B。4、D【解析】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反之,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详解】A、捕食性线虫是土壤中的最高营养级,其同化能量的去向缺少了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因而与土壤中其他生物有差异,A正确;B、生物群落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土壤生物群落也不例外,存在垂直结构,由表格数据可知,有机农业模式下土壤中的生物组分最多,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最大,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高,B正确;C、如果土壤存在镉污染,则根据生物富集作用可推测,土壤中捕食性线虫体内镉含量会显著高于其他生物,因为其营养级最高,C正确;D、长期使用有机肥后土壤中生物种类逐渐增多,营养结构变得更加复杂,由于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则植食性线虫的数量不一定会增多,D错误。故选D。5、A【解析】水泡是局部受到挤压损伤引起的组织液渗透压急剧上升,从周围大量渗透吸水形成。【详解】A、水泡中的液体是组织液,含有的蛋白质含量很少,A错误;B、水泡中的液体是组织液,其中大部分是血浆渗透到组织液形成的,B正确;C、水泡消失是因为其液体渗入毛细血管形成血浆和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C正确;D、水泡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的物质可相互转化,D正确;故选A。6、D【解析】题图分析,首先由图中HIV联想到RNA和蛋白质,然后推出A、B两种物质分别是蛋白质和RNA,a、b是构成A、B的小分子物质,所以a、b可能是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最后根据元素组成再确认A、a分别是蛋白质和氨基酸,B、b分别是RNA和核糖核苷酸。HIV无细胞结构,只有侵入宿主细胞,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才能合成自身的蛋白质;RNA中含有U而不含T;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NH—CO—”相连接;RNA是HIV的遗传物质。【详解】A、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无核糖体,a→A的过程发生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A错误;B、B是RNA,没有碱基T,彻底水解可产生磷酸、核糖和A、G、U、C四种碱基,B错误;C、a与a之间是由肽键连接的,肽键的结构是-CO-NH-,C错误;D、HIV病毒是RNA病毒,遗传信息存在于RNA中,RNA属于生物大分子,即图中的B,D正确。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C【解析】结合题干和图示可知,甲、乙两种单细胞生物用相同的培养液分别放在两个容器中培养,种群数量都能呈S型增长曲线;甲、乙两种单细胞生物用同样的培养液放在一个容器中混合培养,则出现竞争关系,甲种单细胞生物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呈S型增长曲线,乙种单细胞生物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最终被淘汰。【详解】A、增加或减少容器中培养液的量,相当于资源和空间增加或减少,图1中的曲线中存活个体数一定会发生变化,A错误;B、图1中甲、乙两种生物种群数量都呈S型增长曲线,当种群密度增加时种内斗争加剧,因此两种生物单独培养时种群的增长均受自身密度的限制,B错误;C、自然界的环境条件复杂,甲、乙两种群受天敌、食物、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一般不会出现实验条件下物种在竞争中灭亡的情况,C正确;D、图2中两种生物混合培养时竞争强度由弱到强再到弱,D错误。故选C。8、①.光合作用②.信号③.蓝光/UV-A受体④.①④⑤.③⑥⑥.③⑤⑦.光受体接受刺激、背光侧IAA浓度高,向光侧IAA浓度低、慢⑧.光照是否导致IAA部分氧化分解?光照是否加速IAA向尖端以下部位运输?【解析】1.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疏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根对生长素浓度最敏感,其次是芽,再次是茎。

据图分析,图中自变量是光的波长,当波长为400~500nm左右,胚芽鞘的相对弯曲度较高,当波长>600nm,弯曲角度为0,说明对蓝光更为敏感。【详解】(1)光不仅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还可以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据图分析,图中自变量是光的波长,当波长为400~500nm左右,胚芽鞘的相对弯曲度较高,当波长>600nm,弯曲角度为0,结合题意,光敏色素主要接收红光和远红光(>600nm);蓝光/UV-A受体主要接收蓝光(400-500nm)和近紫外光。可推测诱导水稻根负向光性生长的光受体更可能是蓝光/UV-A受体。(2)分析表格可知,第1组结果是根尖负向光性生长,因此第1组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单侧光照、在根的一侧贴空白琼脂,即①④;第2组作为对照,目的是排除琼脂块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第3、4组的结果都是向含有IAA的琼脂块方向生长,说明第3、4组的处理方式都应该是黑暗、在根的一侧贴有一定浓度IAA的琼脂,由弯曲方向(向含有IAA的琼脂块方向生长)可知,第3、4组外用IAA对根的生长所起的作用是抑制其生长,且外用生长素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弯曲角度越大,综上所述,第3组的处理方式应该是③⑥,第4组的处理方式应该是③⑤。根据实验结果可推知,单侧光引起根尖两侧IAA含量差异是导致根负向光性的原因,IAA浓度高时弯曲度加大。(3)表格为不同光强处理后根尖向光侧和背光侧IAA含量变化,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单侧光下,背光侧IAA浓度高,向光侧IAA浓度低,据此可推测负向光性产生的机制可能是:单侧光→光受体接受刺激→一系列信号转导→IAA横向运输→背光侧IAA浓度高,向光侧IAA浓度低→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速度慢→根负向光性生长。(4)表中数据显示,光照后根尖IAA总量少于黑暗组,针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下:光照是否导致IAA部分氧化分解?光照是否加速IAA向尖端以下部位运输?【点睛】本题以图文资料为载体,考查植物负向光性有关问题,目的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训练学生能够通过分析资料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考生要能够准确确定实验的自变量;掌握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具有一定的实验的设计、预测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能力。9、(1)①.标记重捕法②.捕食、种间竞争、种内斗争、寄生等(2)①.增加降水②.出生率和死亡率③.羊草(3)增加降水组田鼠体重增幅变大是食谱改变引起的(或田鼠体重增幅变化的差异是由食谱的差异引起的)(4)①.D②.B③.A④.C(5)①③和②③①③组田鼠体重增幅比②③组大【解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小问1详解】布氏田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因此调查布氏田鼠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标志重捕法。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如合作关系和种内竞争如竞争关系;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小问2详解】①分析图1可知,增加降水组田鼠体重增幅更大。田鼠体重增加有利于个体存活,可以降低死亡率,育龄个体增多可以提高出生率,即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直接导致种群密度增加。②分析图2可知,增加降水组羊草的相对生物量明显增加,即有利于羊草的生长,其在田鼠食谱中所占比例增加,这样就会避免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小问3详解】室内模拟野外半干旱和增加降水组的食谱进行实验,可以排除食谱外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得到了与图1一致的结果,说明增加降水组田鼠体重增幅大是否由食谱变化引起(田鼠体重增幅是否由食谱组成变化引起)。【小问4详解】降雨量增加,会导致草原植物群落组成改变,从而引起田鼠食谱中不同植物的比例改变,田鼠食谱变化使其对果糖等营养成分的摄入增加,进而引起其肠道中能合成短链脂肪酸(宿主的主要能源物质之一,与体重增长呈显著正相关)的菌群比例也显著增加,因此田鼠获得的能源物质增加,体重增加,种群密度增加。【小问5详解】要验证菌群比例变化与田鼠体重变化的因果关系,自变量为菌群比例变化,可以选取增加降水组田鼠和半干旱组田鼠菌群,因此受体应为没有菌群,即田鼠为③抗生素处理的“无菌鼠”,因此设计两组菌群移植实验,一组移植增加降水组田鼠菌群,一组移植半干旱组田鼠菌群,由于增加降水,田鼠体重增幅变大,因此①③组田鼠体重增幅比②③组大。【点睛】本题结合实验,考查种群特征、种间关系、种群数量变化等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种群特征,结合实验结果分析降水量对动物种群密度的影响,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0、(1).3/8(2).N-1(3).父方(4).be或BE(5).不能(6).若成因是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则黄色子叶植株的基因型是bbEe或BbEE,若是去雄不彻底导致母本自交,则黄色子叶植株的基因型是bbEE(7).这两种情况下的自交后代都全部表现为黄色子叶【解析】据题干分析:两对等位基因(B、b和E、e)独立遗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纯合绿色种皮植株(BBee,♂)与纯合黄色种皮植株(bbEE,♀)杂交,F1为BbEe,浅绿色,但是出现一株黄色种皮植株,可能是由突变而来的。【详解】(1)纯合绿色种皮植株(BBee,♂)×纯合黄色种皮植株(bbEE,♀)→F1浅绿色种皮植株(BbEe)→F1(BbEe)自交→F2中浅绿色种皮植株(B_Ee)占(3/4)×(1/2)=3/8。(2)①若是丢失一条染色体所致,则F1中黄色种皮植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N-1)条,该植株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细胞中会形成(N-1)个四分体。②若是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所致,则F1黄色种皮植株的基因型为bbEe或BbEE,应是父方产生配子时由于基因突变产生了基因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