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3专题1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第34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课时跟踪一练而就含解析人民版_第1页
2024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3专题1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第34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课时跟踪一练而就含解析人民版_第2页
2024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3专题1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第34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课时跟踪一练而就含解析人民版_第3页
2024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3专题1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第34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课时跟踪一练而就含解析人民版_第4页
2024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3专题1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第34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课时跟踪一练而就含解析人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模块三专题十一第34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5届山东济南一模,27)明代李时珍撰成的《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清代康熙年间组织人力对疆土进行全面测量,绘成《皇舆全览图》,至今仍有很大参考价值;清代修建的圆明园,是我国名园的集锦和缩影,还汲取了西欧园林建筑的风格。这些成就()A.是商品经济旺盛的结果B.得益于国家力气的支持C.受到了西方科技的影响D.促进了向近代社会转型解析:选B材料“由朝廷颁行”“康熙年间组织人力”说明国家力气的支持,故选B项;材料“朝廷颁行”说明不是商品经济旺盛的结果,解除A项;《本草纲目》是中医药著作,没有受到西方科技的影响,解除C项;《本草纲目》是对中医药的总结,《皇舆全览图》是疆土测量,二者都与近代社会转型无关,解除D项。2.(2025届河南天一大联考中学毕业班阶段测试五,24)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48年,楚司马苏掩奉命整治军赋,他对不同类型的田土、山林、水泽等做了精密的测量和计算,然后依据收入确定军赋的数额。这一记载说明当时()A.土地国有制度遭到破坏B.人们已能娴熟运用数学学问C.国家专营思想起先出现D.诸侯争霸推动各国变法开展解析:选B据材料“他对不同类型的田土、山林、水泽等做了精密的测量和计算”可知人们已能娴熟运用数学学问,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对田土、山林、水泽的测量和计算,没有体现土地国有制度遭到破坏,解除A项;材料主旨在于用数学学问测量和计算,看不出国家专营,解除C项;材料只是楚国整治军赋,体现不出各国变法,解除D项。3.(2025届河南天一大联考)据《周礼》记载,大司马的属官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大司徒的属官土训“掌道(说明)地图,以诏地事”,遂人“以土地之图经田野”。这一记载反映出西周()A.中心集权起先萌芽 B.分权制约意识已经出现C.国家专营局面形成 D.地图绘制已有相当水平解析:选D由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土训“掌道(说明)地图,以诏地事”,遂人“以土地之图经田野”,可以看出当时地图管理有专职人员,这对地图绘制有主动作用,故选D项;中心集权起先萌芽是在战国时期,解除A项;材料表明各种地图有专职人员管理,并未体现他们之间是否相互制约,解除B项;“国家专营”的说法与题意不符,解除C项。4.(2025届安徽“皖南八校”高三摸底,5)元世祖忽必烈依据“敬授民时”的古语,将郭守敬等修订完成的历法取名为《授时历》,意思是指将历法付与百姓,使之知时令变更,不误农时。由此可知,《授时历》()A.具有较强的好用性B.是我国施行最久的历法C.处于世界领先水平D.与现代的公历完全相同解析:选A依据题干之意,元世祖忽必烈之所以将郭守敬等人所修订的立法命名为《授时历》,目的在于让老百姓知道时令的变更,“不误农时”,可以得知《授时历》具有很强的好用性,故选A项;题干仅是述及元世祖忽必烈将郭守敬等人所修订完成的历法命名为《授时历》的缘由,但没有提及其地位,解除B项;题干中没有提及《授时历》在世界中的地位如何,解除C项;《授时历》与现代的公历不相同,解除D项。5.(2025届河南安阳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调研,7)徐光启在数学方面的最大贡献,是与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1552~1610年)合译《几何原本》,将高度公理化的几何学以一种全新的演绎思维方法第一次介绍给中国学问界。这一做法()A.开创了学习西方理论科学的先例B.显示了中国科技出现崭新的气象C.忽视了传教士对中国的文化侵略D.反映了对西方数学成就盲目崇拜解析:选B依据材料徐光启“将高度公理化的几何学以一种全新的演绎思维方法第一次介绍给中国学问界”,可知当时中国科技的发展受到了西方思想肯定程度的影响,呈现出新的气象,故选B项;材料只是对几何原理的介绍,未对西方理论科学进行学习,解除A项;文化侵略与史实不符,解除C项;盲目崇拜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解除D项。6.在甲骨文里,“帝”字形所象的是架起木燃烧的样子,表祭祀最高天神的禘祭,属专用动词;后演化为单指被祭祀的最高天神——天帝,成为名词,最终又发展成人间的最高统治者。“帝”的字意演化说明()A.人神共治是中国特有文化B.汉字是文明的载体C.君权神授催生了天人关系D.皇权源于宗教祭祀解析:选BA项说法错误;汉字中的“帝”字的字意不断发生变更,表明汉字是文明的载体,故B项正确;天人关系催生君权神授,不是君权神授催生天人关系,故C项错误;皇权不是源于宗教祭祀,故D项错误。7.(2025届广东深圳二模,27)汉字“丁”的变更如图所示:对这一演化过程解读合理的是()A.总体的趋势是由繁到简B.反映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C.已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D.衍生出特性化的书法艺术解析:选B材料中对甲骨文中的“丁”字形态分析,说明商周时期建筑中主要运用竹钉、木锲等榫卯结构,篆书中的“钉”体现了“丁”的金属质地,则说明春秋战国至秦时期已经出现了金属钉子,因而汉字“丁”的变更反映了商周至秦朝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故选B项;材料中甲骨文、金文中的“丁”再到篆书中的“丁”,可以体现文字由繁到简洁,但由篆书“丁”分化出“钉”字则无法体现这一趋势,解除A项;商朝甲骨文说明汉字就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文字体系,因而C项与材料中“丁”字的演化过程无关,解除;行书、草书是对楷体的艺术化书写,才呈现出特性化特征,这与材料中“丁”字的演化过程无关,解除D项。8.(2025届安徽蚌埠三模,27)明朝中后期,刊刻通俗书籍的民间坊肆,发行了一种以戏曲小说形式演绎和表现佛教内容的新的文学样式作品,且配有大量版画。这种新文学样式出现的主要缘由是()A.民众消费观念变更 B.雕版印刷技术改进C.佛教影响渐渐增加 D.市民阶层日益扩大解析:选D材料中“刊刻通俗书籍的民间坊肆,发行了一种以戏曲小说形式演绎和表现佛教内容的新的文学样式作品,且配有大量版画”是文学作品世俗化的表现,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推动文学作品世俗化发展,故选D项;民间消费观念的变更是缘由之一,不是主要缘由,解除A项;雕版印刷术的改进主要是在宋代,明朝活字印刷术普及,解除B项;儒家思想是正统思想,佛教的影响不会渐渐增加,解除C项。9.(2025届广东惠州4月模拟,6)《东京梦华录》是北宋灭亡后,跟随大批臣民逃亡南方的孟元老撰写的一部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的著作。在书中,作者用了大量的开封方言来叙述。这()A.凸显了民族冲突的尖锐B.反映了南北文化的差异C.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旺盛D.激发了读者的家国情怀解析:选D通过题干可知,《东京梦华录》是用“开封方言来叙述”,其内容主要记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的风俗人情”,这样就会唤醒大批逃亡到南方臣民的爱国情怀,故选D项;题干没有涉及民族冲突问题,解除A项;《东京梦华录》用“开封方言来叙述”的目的在于激发读者的爱国情怀,而并非反映南北方文化的差异,解除B项;南宋商品经济的旺盛与《东京梦华录》用“开封方言来叙述”无关,解除C项。10.(2025届河南新乡三模,27)宋代的包拯、明代的况钟都是闻名的清官能吏,在民间素有“包青天”“况青天”之称。明代冯梦龙的作品“三言”中有描写善断案的包拯话本《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况钟话本《况太守断死孩儿》。这表明明代()A.文学作品承载社会教化功能B.历史典籍编纂日趋世俗化C.话本小说成为主流文学形式D.道德观念起先依附于政治解析:选A由材料内容可知明代“三言”中有关于宋代包拯、明代况钟的话本,“三言”对此加以描写一是满意社会市场需求,二是通过“包青天”“况青天”的描写来弘扬清官廉正,以进行社会教化,故选A项;“三言”属于世俗文学,不属于历史典籍,解除B项;话本小说等世俗文学不属于主流文学形式,解除C项;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之后儒学宣扬的“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便依附于政治,为政治服务,解除D项。11.(2025届山东滨州高三开学考试,12)明清时期通俗小说蓬勃发展,据下图可知()A.干脆阅读是小说传播的主要方式B.明清小说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特点C.小说是明清文学传播的主要载体D.市民阶层阅读小说侧重于曲艺传播解析:选B依据图片可知明清小说的传播方式有版籍和曲艺传播两种,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故选B项;依据图片可知明清小说的传播方式有版籍和曲艺传播两种,解除A项;材料主旨为小说的传播方式,未涉及文学传播的载体,解除C项;依据图片可知间接读者阅读小说侧重于曲艺传播,没有提及是否是市民阶层,解除D项。12.文同是北宋闻名画家,其诗、文、字、画俱佳,尤其墨竹画成就空前,开创了新的画派。这种画派被后世称为()A.人物画 B.风俗画C.文人画 D.宫廷画解析:选C人物画着重突出人物的描绘,故A项错误;风俗画着重描绘社会风俗,故B项错误;文人画将诗书画印集于一体,体现了画家超群的综合文化素养,故C项正确;宫廷画具备高雅庄重的特点,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2025届肇庆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朝时期出版的书籍有历史、经典古籍和有关农业及文学的著作等,数量逾五百种,其中部分得以大量印行。本时期中国的雕版印刷拥有极高的水平,而当时欧洲却正处于黑暗时代。11世纪还出现了活字版印刷术。毕升独创的胶泥活字在当时应当是一件震天动地的大事,但事实并非如此。“毕升去世后”,沈括这么写道:“他的活字技术成为我表亲名下的财产,直到今日仍被珍藏。”由此可知,活字版成为私人的传家之宝,而非全国人民得以享用的资源。材料二公元十四、五世纪时,由商人、贸易家与工匠组成的新都市阶级出现。他们须要阅览账册、航海书籍以便于转运货物。教会同样须要印制赎罪券、《圣经》等书册。由谷登堡开启的金属活字印刷蓬勃发展起来。当然这也得益于欧洲的字母系统,中国人从事印刷至少须要八千个活字。随着印刷品的激增,西方图书馆与学校数目也跟着激增,古希腊罗马经典广泛传播。印制插图的技术则对自然科学及地图制作的贡献甚大,地球及其栖息生物的崭新面貌遂一一出现。——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施拉姆《人类传播史》(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别指出毕升与谷登堡活字印刷技术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7分)(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指出毕升与谷登堡活字印刷技术独创命运不同的缘由。(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印刷的材质、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和贡献等方面对比分析二者印刷术的特点;其次小问,从经济的发展、艺术领域的发展、社会氛围、社会转型等角度去分析背景。第(2)问,从经济形态、社会发展、意识形态等方面分析比较“命运不同”的缘由。答案:(1)特点:毕升:比西方早三四百年;胶泥材质;国内影响有限,没有得到推广;对欧洲影响深远。谷登堡:金属材质;蓬勃发展;影响和贡献都较大。背景:毕升:印刷技术的成熟供应技术支持;商品经济的旺盛;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形成重视文化与书籍的风气;科举考试的推动;宋词等文学旺盛的推动等。谷登堡:新都市阶级出现;商业的旺盛;教会传教的须要;文艺复兴的推动;中国活字印刷术的传入。(2)缘由:中国汉字系统较为困难;雕版印刷水平高,阻碍了新技术的应用;自然经济的保守性、封闭性;农耕社会对文化的需求相对不足;中国传统观念对先进技术不重视,推广意识不足。西方字母系统便于活字制作;谷登堡的活字印刷技术比毕升更加先进;西方资本主义萌芽、商业与文化的发展对印刷的需求更加剧烈。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表《白蛇传》故事的演化时代故事梗概宋代话本《西湖三塔记》描写了奚宣赞因垂涎美色而与蛇精白娘娘结亲,险被挖去心肝。后白蛇被道教真人镇压在石塔之下,他才得以脱身明代短篇小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的白娘子对许仙迷惑、威逼,但亦有情愫。当许仙得知白娘子为蛇精后,惊恐万分,在法海禅师的帮助下收压了蛇精清代戏曲《雷峰塔》中白娘子是仰慕许仙而下凡的蛇仙,但终因许仙的动摇被法海镇压在雷峰塔下。后因其子的孝行感动天地,而被释放民国改编京剧《白蛇传》中的许仙坚决地站在白娘子的一边,与她共同抗拒法海。白娘子被压于雷峰塔后,其丫鬟小青搬来众仙,击败塔神,推倒了雷峰塔新中国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中的白娘子既有守护爱情的痴情,也有涂炭生灵的任性;法海为报私仇而降妖除魔,但在顽固中又夹杂着对苍生的怜爱——据《略论白蛇传故事的主题流变》等解读材料中的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学问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开放性试题考查多点思索及论从史出的实力。示例一:读取五个时期的题干信息,得出——《白蛇传》故事的演化与中国社会变迁相关,可以依据各个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思想等状况与《白蛇传》的变迁有逻辑地联系起来,从而构成合理的论证。示例二:材料中围围着蛇精白娘子、许仙、道教真人、佛教法海禅师、白娘子之子的孝行——儒教而绽开,随着时代变迁有变更,从而得出《白蛇传》的故事情节与儒、释、道三教的关系,结合时代特征与儒道佛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影响来予以论证。答案:(示例一)论题:《白蛇传》故事的演化与中国社会变迁。阐述:宋代白蛇的妖魔化的形象及其被镇压的结局,是宋代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