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含解析人民版_第1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含解析人民版_第2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含解析人民版_第3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含解析人民版_第4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含解析人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课时作业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24·贵阳市高三联考]秦灭六国后,拆毁战国时期各国所建城郭,决通雍阻河川的堤防,消退六国地区的关隘险阻等。这些措施旨在()A.实现对地方的有效限制B.形成统一国内市场C.防止六国旧贵族的复辟D.强化君主专制权力2.[2024·赣州市高三模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将山东六国十二万户的旧贵族、旧官僚以及各地的豪强富户迁徙至咸阳,将以冶铁致富的梁人孔氏和赵人卓氏迁到南阳与蜀地临邛。这一举措()A.平衡了各地经济发展B.确立了重农抑商政策C.缓解了土地兼并问题D.维护了中心集权统治3.[2024·洛阳市高三模拟]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下令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后又吩咐蒙恬主持修建了一条由咸阳向北的“直道”,在云贵地区修“五尺道”,在湖南、广东等地修筑了攀越五岭的“新道”。这些举措()A.利于各地经济文化沟通B.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C.进一步减弱了中心集权D.加强了中心政权组织4.[2024·开封市高三联考]下表为不同学者对秦统一条件的相识。据此可知()学者观点李学勤有的著作认为秦的社会制度比六国先进,但从秦人相当普遍地保留野蛮的奴隶制关系来看,事实毋宁说是相反。秦在技术层次的优胜,使得秦人最终“履至尊而制六合”。王子今秦国在水利经营、交通建设、机械独创、动力革命等方面体现的优势,由此实现了国家综合国力的上升,成为在军事竞争中势不行挡的重要因素。A.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秦的统一B.先进制度是秦统一的关键C.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D.商鞅变法废除了野蛮奴隶制5.[2024·厦门市高三模拟]有学者指出,皇帝制度是以皇帝为核心、以官僚机构为主轴的政治制度,皇帝可以集中国家的一切权力,结束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达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格局。这体现出()A.皇帝制度利于维护国家统一B.皇帝独尊的特点C.“家天下”政治观念渐渐形成D.中心权威的渗透力6.[2024·贵阳市高三统考]《汉书卷十九上》载:“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但据考证秦朝建立后,一些重要活动不见有太尉。有学者推想:终秦一朝,未曾选任担当太尉职务的官员。该学者的推想可能是基于()A.御史监察,太尉因罪罢免B.丞相集权,不愿分割军权C.皇权至上,没有任命太尉D.诸卿分立,导致职位虚设7.[2024·保定市高三模拟]秦朝在中心设置了三公九卿(九卿部分官员职能见下表),由此可见秦朝的中心官制()官员职能奉常宗庙礼仪和教化事务典客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宗正皇室事务 治粟内史国家财政少府皇室财政A.皇权受到了严峻的制约B.大大加强了中心集权C.体现了家国同治的特点D.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8.[2024·荆门市高三模拟]我国历史学家陈旭麓说:“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起先,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由此可见,秦始皇的做法有利于()A.维护贵族统治B.确保天下共主地位C.防止官僚贪污腐败D.建立中心集权体制9.[2024·黄冈市高三统测]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中说:“考秦之制,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后世官制,改变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这反映了秦朝()A.开创了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B.奠定后世王朝官制基本原则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D.中心和地方机构臃肿的状况10.[2024·吉林市高三模拟]有学者论及中国某制度时指出:“举千里之郡而命之守,举百里之县而付之令……片纸可罢,一言可令,而无尾大不掉之患,尺地、一民、财赋、甲兵皆归之于天子。”他论及的制度()A.提高了地方的自主权B.以三公作为最高长官C.权力由贵族世袭垄断D.在秦统一后全面推行11.[2024·大连市高三模拟]秦朝时期,大多数的郡守、县令、县长、郡尉和监察机构的监御史都是由中心政府干脆任命的,除此之外,地方上的部分官员可以由郡、县长官任免,但是都要听命于中心。由此可见,秦朝()A.中心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B.地方全部官员均由皇帝亲自任免C.地方官员完全听命于中心政府D.形成了中心垂直管理地方的体系12.[2024·青岛市高三模拟]春秋战国时战乱频仍。楚、晋、秦国已在边地重镇设“县”,尽管其长官最初多为世袭,但往往由国君直辖,与卿大夫的采邑大不相同。战国的“郡”最初是诸侯国的一种军区,所以其长官称“守”,即镇守者。上述材料说明()A.郡县制源于诸侯国加强对地方军政限制B.国君通过郡县统治各地C.郡县长官由国君干脆任命担当军事任务D.诸侯国加强了中心集权13.[2024·淄博市高三联考]“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的铭文,铭文原文为“宅兹中国(指今河南洛阳)”。秦汉以后“中国”的概念随之发生改变,在王朝统治的地理区域内,都可称为“中国”。这一改变反映了()A.中原文化的广泛传播B.中心集权制度的加强C.边远地方势力的发展D.民族交融的不断加强14.[2024·大同市高三模拟]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朝议有廷议和集议的区分。皇帝在殿堂听政,百官按例朝见,有事皇帝口头提出,有争议的当朝争论,谓之廷议。有些事皇帝不在朝会中提出,而“下其议”于肯定范围的官员,然后再将看法上奏,谓之集议。秦和汉初的朝议制度()A.蕴含制约君权的有利因素B.体现了政治决策的困难多变C.扩大了相权造成皇权旁落D.实现了监督皇权和君臣共治15.[2024·玉溪市高三模拟]司隶校尉是汉代国家监察官,负责中心监察和地方监察双重任务。其最初职能是对官员经济犯罪行为的纠举与弹劾,对危害社会治安的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进行抓捕;东汉时又增加了慰问百姓疾苦、关注交通建设等职能。这种改变表明汉代()A.司隶校尉成为封疆大吏B.君主专制统治渐渐强化C.国家治理职能不断完善D.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28分,第17题12分,共40分)16.[2024·桂林市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湖北省云梦睡虎地秦简,睡虎地秦墓的墓葬主子叫“喜”,是秦王朝一名与法律有关的低级官员。这些秦简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经过分类整理,其内容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编年记》《语书》《为吏之道》、甲种与乙种、《日书》等十种。在《秦律十八种》的“田律”主要涉及农田管理,农业耕种,粮食处理等方面的法规,其内容也特别简洁,其中一条:“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简洁释义为:春天二月以后,不行以砍伐山中的树木、木材,不行以在河流中筑坝阻挡河流。《封诊式》是关于查封与勘验程序式的一部书籍,书中大部分内容均以案例为主,有审讯犯人、抓捕、自首、惩办、勘验等方面内容。此外,睡虎地秦简中的一些法律形式影响着后世法律的制定。比如《法律答问》,这部分内容中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法条,而是通过问答的方式解决司法中的难题,有的干脆赐予司法处理的答案或结果。这样的问答有效地说明白法律,说明白罪名有助于司法审判的精准。这种方式,到了后世常常运用。——姚远《云梦秦简中的秦代法制》材料二罗马共和国时期刑法的罪名,多有处死“以祭谷神、奉献于神”的规定。只对有主观有意的犯罪行为人进行刑罚,如“有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予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付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进入帝国时期,出现了大量包括宗教犯罪在内的新罪名。执法官依据社会地位确定刑罚的差别,同一种犯罪一般有两种刑罚,一种针对风光 者,一种针对下层百姓。罗马私法发达、公法相对滞后的状况深刻影响了罗马刑法发展进程,罗马刑法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在整个古代罗马法制史中,犯罪与刑罚始终散见于大量的单行法律之中,且二者之间对应的随意性相当大。——郭静《罗马刑法的发展进程及其影响》(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秦朝法律的特点并作简要评价。(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秦朝法律与罗马法产生的不同背景,并谈谈对当今中国法制建设的启示。17.[2024·德阳市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王夫之认为封建论者是搞无益的争辩:“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一如柳宗元所论,王夫之认为秦是行了大公,“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王夫之认为,事物都有两面性,但郡县制与封建制相比要好得多,“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万昌华《郡县制度评价理论述评》结合史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学问,围绕“制度创新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详细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课时作业21.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秦灭六国后,实行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消退地方割据的屏障,实现对地方的有效限制,A项符合题意;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不是当时主要任务,解除B项;决通雍阻河川的堤防和消退关隘险阻,与防止六国旧贵族的复辟没有必定联系,也不会起到强化君主专制权力的作用,解除C、D两项。答案:A2.解析:解读材料信息可知,秦始皇在灭六国、统一全国之后,秦始皇将之前的六国贵族迁徙至咸阳,把一些巨商迁往南阳与蜀地,这有利于减弱六国贵族和巨富在地方上的影响力,加强中心集权,故选D项;A项的“平衡了”与史实不符,故解除;早在商鞅变法时,就已经确立了重农抑商政策,故解除B项;秦始皇的这些举措与土地问题无关,故解除C项。答案:D3.解析:材料中“驰道”“直道”“五尺道”“新道”等道路的修建,便利了交通往来,有利于经济文化的沟通,故A项正确;秦朝于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故B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中心政权组织主要是指中心权力机构,D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答案:A4.解析:李学勤认为秦的统一是由于技术层次的优胜,而王子今认为秦人综合国力的上升成为军事竞争中势不行挡的重要因素,所以他们都认为是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秦的统一,故选A;二人都认为秦统一的关键是技术层次的优胜,而不是先进的制度,解除B;C、D项由题意均无法体现,解除。答案:A5.解析:依据材料“皇帝可以集中国家的一切权力,结束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可知,皇帝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A正确;皇帝独尊与题意无关,解除B;皇帝制度建立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家天下观念,解除C;中心权威的渗透力与题干中的主旨无关,解除D。答案:A6.解析:依据材料“终秦一朝,未曾选任担当太尉职务的官员”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这是因为秦始皇对军权的牢牢限制,因此没有任命太尉,C正确;A、D属于对材料的曲解,解除;丞相负责的是行政权,没有军权,B解除。故选C。答案:C7.解析:据表格信息可知,秦朝有特地的官员来管理皇室的“家务事”,这体现了“家国同治”的特点,C正确;材料未体现皇权问题即中心集权问题,而只是“九卿部分官员的职能”,A、B解除;材料只是“九卿部分官员的职能”,未涉及政府行政效率问题,D错误。答案:C8.解析:秦始皇设职授官中止了等级世袭,这有利于打破血缘贵族对权力的垄断,有利于加强中心集权体制,故选D,解除A;秦始皇的做法是加强了中心集权,而非为了确保天下共主和防止官僚贪污腐败,解除B、C。答案:D9.解析:依据“后世官制,改变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可得出秦朝的中心官制,奠定后世王朝官制基本原则,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地方行政,解除A;C项是指郡县制,解除;D项不能体现,解除。答案:B10.解析:材料“举千里之郡而命之守,举百里之县而付之令”是对郡县制的描述,这一制度在秦统一后全面推行,D正确;郡县制是中心集权的产物,缩小了地方的自主权,A解除;B是对三公九卿制的描述,解除;郡县制是官僚政治的表现,C解除。故选D。答案:D11.解析:依据题干结合所学学问可知,秦朝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中心政府任命,干脆对皇帝负责,形成了中心垂直管理地方的体系,加强了中心集权,故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B选项说法明显与题干“地方上的部分官员可以由郡、县长官任免”的信息不符,故解除;地方官员完全听命与中心政府是中心垂直管理地方的表象,故C选项错误。答案:D12.解析:材料“楚、晋、秦国已在边地重镇设‘县’”“战国的‘郡’最初是诸侯国的一种军区”体现的是郡县制起源于诸侯国加强对地方军政限制,A正确;B、D与材料无关,解除;材料未涉及县级长官的行政职责,C解除。故选A。答案:A13.解析:据材料“中国”一词最早在西周初年指今河南洛阳,到秦汉以后“中国”的概念随之发生改变,在王朝统治的地理区域内,都可称为“中国”,这表明白“中国”范围不断扩大,民族交融不断加强,D正确;据材料反映的就是中国地理区域的改变,而不是文化的传播,A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心、地方的关系,B、C与材料无关。答案:D14.解析:材料中的廷议和集议体现的是皇帝对大臣看法的参考,说明大臣的看法在肯定程度上影响着君主的决策,蕴含制约君权的有利因素,A正确;B说法与材料无关,解除;C、D说法不符合史实,解除。故选A。答案:A15.解析:西汉监察官员司隶校尉最初负责纠举官员经济犯罪,抓捕盗窃、抢劫等罪犯,东汉时增加了慰问百姓、关注交通建设等职能,司隶校尉职权范围的扩大表明汉代国家治理职能不断完善,C项正确;作为国家监察官的司隶校尉有了“慰问百姓疾苦、关注交通建设等职能”,仍旧不是驾驭地方军政大权的封疆大吏,A项错误;司隶校尉职能增多,不能说明“君主专制”统治渐渐“强化”,B项错误;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与材料内容无关,D项错误。答案:C16.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一“《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编年记》《语书》《为吏之道》、甲种与乙种、《日书》等十种”可知涉及内容广泛;依据材料一“‘田律’主要涉及农田管理,农业耕种,粮食处理等方面的法规”可知关注农业领域;依据材料一“《秦律十八种》的‘田律’……其内容也特别简洁……《封诊式》是关于查封与勘验程序式的一部书籍,书中大部分内容均以案例为主,有审讯犯人、抓捕、自首、惩办、勘验等方面内容”可知内容简洁便于操作;依据材料一“睡虎地秦简中的一些法律形式影响着后世法律的制定”可知对后世影响较大;其次小问评价,依据材料一“其内容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编年记》《语书》《为吏之道》、甲种与乙种、《日书》等十种”等信息和结合所学学问可以从主动(秦法内容细密,成为秦维系统治的重要工具)、消极(秦法严苛,轻罪重罚,激化了社会冲突,加速了秦的灭亡)两个方面进行评价。(2)第一小问背景,首先找出秦朝法律和罗马法律产生的背景,然后把两者进行比较,找出不同之处即可。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政治方面可从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心集权;而罗马处于共和国时期,平民的斗争对法律形成影响较大等方面回答;经济方面可从秦代重农抑商,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而罗马商业和对外贸易发达等方面回答;文化方面可知秦代任用法家思想为治国理念;依据材料“多有处死‘以祭谷神、奉献于神’的规定”可知罗马宗教对法律影响较大。其次小问,关于启示,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学问可从不同的国情制订适合自己的法律规范、要把法律作为治国的重要手段、要借鉴古今中外优秀的法律成果等方面思索作答。答案:(1)特点:涉及范围广;关注农业(关注生态);好用性强(可操作性强);对后世影响大。评价:主动:秦法内容特别丰富、细致,有利于秦王朝巩固统一;消极:严刑峻法,导致阶级冲突激化,致使秦朝速亡。(2)不同:(中国部分若写成整个中国古代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