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4小题必练6小题必练6:海水的性质海水的温度,海水的盐度,海水的密度。(2024·浙江高考)下图为两极地区多年平均海冰面积年内改变图。对比两极地区年内海冰消融速度差异,缘由可能是A.南极地区受西风漂流影响,海冰消融慢B.北极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海冰消融快C.南极地区下垫面比热小,吸热升温快,海冰消融快D.北极地区臭氧空洞小,太阳辐射强度大,海冰消融慢【答案】C【解析】温度高会导致海冰溶化,左图8、9月份海冰面积最小,说明8、9月份气温高,应当北极旁边;右图2月份海冰面积最小,说明2月份气温高,应当是南极旁边。据图分析北极旁边海冰3月份达到13百万km2,9月份达到5百万km2,6个月消融了8百万km2;南极旁边海冰9月份达到16百万km2,2月份达到2百万km2,7个月消融了14百万km2;对比可知,应当是南极旁边海冰消融速度快,AB错误。北极旁边是海洋,南极旁边是大陆,南极旁边下垫面比热小,吸热升温快,导致海冰消融快,C正确。南极旁边有臭氧层空洞,若北极地区臭氧层空洞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少,太阳辐射应当比南极较弱,D错误。故选C。下图示意“全球年降水量及海洋表面平均温度、蒸发量与盐度按纬度分布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曲线a表示A.海洋表面平均盐度 B.全球年降水量C.海洋表面蒸发量 D.海洋表面平均温度2.在高纬度地区,南北半球海面盐度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年降水量 B.年径流量 C.年蒸发量 D.洋流【答案】1.A2.B【解析】1.读图,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副热带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限制,降水稀有,对海洋的稀释作用较弱,且气温高,蒸发旺盛,故海洋表面平均盐度由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向两侧凹凸纬度海区递减,另外,全球海洋是相通的,且通过海水运动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故平均盐度的纬度差异要比全球年降水量、海洋表面平均温度、海洋表面蒸发量小,故a表示海洋表面平均盐度的改变曲线。故选A。2.读图可知,南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年降水量和蒸发量差异不大,且洋流对海水盐度的影响相对较小,由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陆地面积大,地表径流汇入海洋多,对海水的稀释作用强,故盐度小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下图中甲、乙两港口均为“北极航线”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12月2日,甲港首次出现极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与乙港口相比,甲港口A.昼长夜短 B.海水盐度低 C.封冻期长 D.海水温度高4.甲港口A.1月11日极夜起先消逝 B.6月2日极昼起先出现C.7月18日极昼起先消逝 D.极昼时间短于40天【答案】3.D4.A【解析】3.由材料可知,2024年12月2日,甲港首次出现极夜,而乙地没有极夜,与乙港口相比,甲港口昼短夜长。乙港口位于海湾内部,且处于河流入海口,受河水稀释作用明显,海水盐度低;甲港口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海水温度偏高,终年海水不冻。故选D。4.甲港口位于北极圈以北,12月2日起先出现极夜,北极圈上出现极夜是在12月22日,故甲出现极夜应在12月22日前后各20天左右,即1月11日极夜消逝;由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差异,北半球极昼时间长于极夜时间,因此甲港口极昼起先日期早于6月2日,极昼消逝晚于7月18日,极昼时间长于40天。故选A。下图为大西洋表废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改变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①、②、③分别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A.密度、温度、盐度 B.盐度、温度、密度 C.温度、密度、盐度 D.密度、盛度、温度6.曲线③在A处达到最高值的主要缘由是A.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 C.受地表径流影响 D.受藻类植物影响【答案】5.A6.B【解析】5.结合所学学问,海水密度从低纬海区向两极海区递增,因此①是海水密度。纬度越低,热量越多,海水的水温越高,因此②是海水年平均温度。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是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海区递减,呈现双驼峰状,因此③表示海水盐度。A正确,故选A。6.本题考查海水的运动和洋流的相关学问。B项,曲线③表示海水平均盐度,A处位于北回来线旁边,受副热带高气压带限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此盐度高,可知主要缘由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故B项正确;A项,北大西洋暖流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而A处位于北回来线旁边。故A项错误;C项、D项,北回来线旁边地区的地表径流及藻类植物与其他地区无明显差异,故并不是导致海水平均盐度高的缘由。故C项、D项均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下图为班达群岛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班达海水质澄澈,平均水深3064米,是深潜爱好者的乐园,这里不仅可以观赏到多彩的珊瑚,还能体验到洋流的流向变换。据此完成下列小题。7.在图示海洋进行深潜的爱好者为避开风浪的侵扰,选择深潜的时间段多为A.1~2月 B.5~6月C.7~8月 D.10~11月8.图示流向的洋流发生季节,甲潜水点旁边A.观看日落效果最佳 B.近岸鱼群数量增多C.大气的能见度降低 D.表层海水水温上升9.乙岛是图示区域主要的农耕区,其缘由最可能是乙岛A.地形更平坦 B.降水更丰富C.热量更足够 D.土壤更肥沃【答案】7.D8.B9.D【解析】本组试题以班达群岛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考查洋流和区域的相关学问。7.太阳辐射把热量传给地面,地面辐射再把热量传给大气须要时间,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要晚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该地处于南半球,靠近赤道地区,随着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北半球的夏半年(或4~10月)气压带北移(3~4月赤道低压向北移限制该地),该地盛行偏东风(东南信风),该地风力较大。10~11月赤道低压南移,限制图示地区,风力较小,12~2月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北风(或偏西风),风力较大。比照选项,10~11月风力小,适合深潜。故选D。8.据上题分析,图示洋流向东流,说明盛行偏西风,甲潜水点海疆吹离岸风,会出现上升流,将海底的盐类物质带到表层,饵料增多,近岸鱼群数量会增多,B对。结合等高线可知,该季节(12~2月)日落为西南方,受山地阻挡,观看日落效果不好,A错。同时表层海水水温会降低,D错。同时,由于甲潜水点处于山地的(偏西风)背风地带,降水相对较少,再加上该地无污染(依据材料中的信息),大气的能见度不会有明显的改变或降低,C错。故选B。9.结合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再结合乙岛的等高线(山顶上的示坡线向内,说明为湖泊,可能为火口湖),推想乙岛为火山岛,乙岛成为图示区域主要的农耕区,最可能是乙岛土壤更肥沃(火山灰,肥沃),D对。地形、热量和降水两地相差不大,解除A、B和C。故选D。据地理工作者考察,在黄海中部海面以下20米~30米处,存在一个明显的温跃层(垂直方向出现突变的水层),抑制了海水的上下对流,在海底凹地的下层海水表现为相对低温,称为黄海冷水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黄海温跃层表现最明显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1.影响黄海海疆表层水温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高度角B.洋流C.盐度D.海陆位置【答案】10.B11.A【解析】10.从图可以看出,上下层海水温度差异最大是在夏季,下层海水表现为相对低温,结合材料中温跃层的概念,此季节存在一个明显的温跃层,故B正确。故选B。11.据图可知,春夏两季上层水温高于下层水温,可能是因为春夏两季黄海海疆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较强,海水表层接收太阳辐射多,水温高,底层接收的太阳辐射少,水温低。故A正确;黄海海疆上下层之间受洋流和盐度影响的差异不大,洋流和盐度不太可能是影响水温的主要缘由,BC错误;海陆位置与海水温度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海冰灾难是由海冰引起的影响到人类在海洋活动实施和设施平安运行的灾难。我国的渤海海疆受海冰灾难影响较突出。同时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又可作为淡水资源进行利用。读某年1月17日海冰预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造成渤海海疆海冰厚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洋流运动 D.人类活动13.目前渤海海疆周边地区没有大规模开采海冰提取淡水的缘由,最有可能是A.破坏环境 B.资源储量短缺 C.成本较高 D.市场需求不足【答案】12.A13.C【解析】12.图中显示,渤海海疆海冰北部外缘平均厚度约10~25cm,最大厚度达45cm,南部边缘海冰平均厚度约5~10cm,最大厚度为15cm,北部边缘海冰厚度大于南部,这是因为北部纬度更高,水温更低,因此造成渤海海疆海冰厚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A符合题意;图示海冰均分布在接近陆地的海疆,但各区域的厚度不一,因此海陆位置不是造成渤海海疆海冰厚度差异的主要因素,解除B。图中海冰分布与洋流运动关系不大,解除C;人类活动对海冰分布影响很小,解除D。故选A。13.海冰资源来自于海水,海水资源极其丰富,渤海海冰资源丰富,且是可再生资源,海冰大规模开采对环境影响不大,也不会导致资源储量短缺,因此破坏环境和资源储量短缺不是目前渤海海疆周边地区没有大规模开采海冰提取淡水的缘由,A、B不符合题意;由于海冰开采难度大,开采成本高,溶化须要消耗能量,海冰中含盐,须要提纯,加上运输等等,利用的成本较高,这是目前渤海海疆周边地区没有大规模开采海冰提取淡水的缘由,C符合题意;环渤海地区是我国水资源最为惊慌的地区之一,对海冰等淡水资源需求量大,D不符合题意。故选C。海水受温度、盐度、运动等因素的影响,结冰期通常比陆地水域结冰期短。海水在结冰过程中析出盐分,其盐度大大降低,成为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我国渤海每年冬季结冰期较长,潜在可利用淡水资源达1000亿立方米。下图为2024年2月渤海海冰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海冰最丰富的海疆是A.① B.② C.③ D.④15.有人建议开发渤海海冰资源,理由可能是A.开采海冰的成本较低 B.环渤海地区淡水资源缺乏C.开采海冰的难度较小 D.海冰资源丰富且不易枯竭16.大规模开发海冰资源产生的不利影响有A.海水污染加重 B.海水盐度上升C.海洋灾难加剧 D.生物多样性削减【答案】14.A15.B16.D【解析】14.图中四地相比而言,①海疆所处纬度高,海水温度较低,海冰结冰期较长,海冰面积大,海冰资源最为丰富,故选A。15.环渤海地区淡水资源缺乏,同时城市密集,人口众多,淡水的需求量大,水资源冲突突出,开发渤海海冰资源可以缓解水资源供应惊慌,B正确;开采海冰的成本较高,难度较大,AC错;相比而言,海冰资源丰富且不易枯竭,但相对B选项而言,D选项不属于开发渤海海冰资源最好的理由(假如环渤海地区淡水资源不缺乏,就没有太大的必要开采海冰资源),解除D。故选B。16.海冰的开采是获得“漂移”在海面上类似于淡水的海冰资源,对海水的污染影响不大,A错;渤海周边有河流(淡水)注入,同时渤海并非封闭,与外界海洋存在着海水交换,因此海冰的开采并不会导致其海水盐度上升,B错;海冰的开采不会导致海洋灾难的加剧(反之,该区域冬季盛行偏北风,海冰的开采可削减浮冰对沿岸地区的影响,可能会削减海洋灾难的影响),C错;海冰的大规模开采,海上作业会干扰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由此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削减,D正确,故选D。2024年7月25日报道:在过去的几周里,北欧地区的气温已经达到32摄氏度以上,并且长时间没有发生大的降雨,并在瑞典引发了火灾,下图为火灾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7.瑞典多地发生火灾,主要反映了A.全球变暖 B.气候异样C.全球降水削减 D.北大西洋暖流增加18.“甲海疆盐度高于乙海疆”,是因为甲海疆A.纬度较高蒸发量小 B.夏季高温冰雪融水注入多C.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D.连接大西洋封闭程度较小【答案】17.B18.D【解析】17.北欧地区纬度高、深受海洋影响,夏季应当较凉快、潮湿,但几周内气温上升到32°C,且长时间没有发生大的降雨,并在瑞典引发了灾,这是气候异样现象,B正确。全球变暖温度增加幅度较小,A错误。瑞典多地发生火灾、降水少属于局部改变,不能说明全球降水削减,C错误;北大西洋暖流增加增温增湿作用会增加,降水会增加,火灾发生几率变小,D错误。故选B。18.甲海疆纬度较高,蒸发量小,应当盐度较低才对,A错误;甲、乙海疆均有冰雪融水注入多,乙海疆冰雪融水注入更多,导致乙海疆盐度低,B错误;甲海疆受西风影响大,降水较多,应当盐度低,C错误;受海陆位置影响,甲海疆封闭程度小,与大洋海水交换多,盐度高,乙海疆封闭,和外海海水交换少,周边陆地众多河流注入大量淡水,因此盐度低,D正确。故选D。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箭头表示洋流分布位置及流向。19.由①②③④组成的洋流环流圈位于A.南太平洋 B.北大西洋C.南印度洋 D.北太平洋20.按洋流的性质分,属于寒流的是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21.P洋流流经地区沿岸的气候类型依次为A.热带沙漠、地中海、温带海洋性B.热带雨林、亚热带潮湿、温带海洋性C.热带稀树草原、热带雨林、温带大陆性D.地中海、热带稀树草原、热带沙漠【答案】19.C20.C21.B【解析】19.图示中低纬洋流运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可推断图示是南半球;180º经线纵穿太平洋,0º经线在大西洋,可知①②③④的环流圈是南印度洋。选C正确。20.洋流按性质分为寒流和暖流;寒流主要由高纬流向低纬,暖流主要由低纬流向高纬;图中②是寒流;南半球的西风漂流①是寒流性质。选C正确。21.P洋流在南太平洋西侧,是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在澳大利亚东侧,沿岸从北向南依次是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潮湿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选B正确。图为我国海南岛东部沿海某地区表层海水4、6、8、10月等水温线分布示意图。10月,近岸海水还普遍出现了微弱的温度逆增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该地区海水温度随距海远近改变最小的时间是A.4月B.6月C.8月D.10月23.8月份该地区沿岸海洋表层A.海水温度较高 B.海水上泛削减 C.养分物质丰富 D.渔业资源较少24.形成10月海水等水温线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海底地形 B.盛行风C.入海径流 D.洋流流向【答案】22.A23.C24.B【解析】22.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6至10月份,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岛屿的东岸盛行离岸风,底部温度较低的海水上泛,离陆地越远的地方的海水温度越高,可知BCD错误。4月份,西南季风没到来,沿海的水温柔距离陆地比较远的海疆的水温相差不大,由以上分析读图可知该地区海水温度随距海远近改变最小的时间是4月份,A正确。故选A项。23.由本题组的第一题的解析可知8月该地区盛行西南季风,该地区离岸风比较强盛,底部冷海水上泛比较剧烈,8月份该地区沿岸海洋表层水体的温度是比较低的,底部海水上泛比较剧烈,底部大量养分物质也随之上泛,此时该地区的渔业资源是比较丰富的,C正确,ABD错误。故选C项。24.海底地形是不会影响到表层海水的温度的,A错误。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该地10月份盛行东北季风,在东北季风的吹拂下,比较暖和的海水在这里集聚,出现了沿海地带水温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变革与趋势
- 婚庆合同无故终止合同范本
- 中国电动脚踏板行业市场调研报告-2025-02-零部件
- 科技引领下的跨境物流优化与创新实践
- 生产现场的5S管理与品质保障
- 眼部皮肤的特别护理如何保持明亮双眼
- 2024年长沙市南雅马栏山文创中学教师考试真题
- 科技创新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进展
- 商业地产拍卖合同
- 创新企业之道培训协议
- 大学专科《机电传动控制》课件
- 高中地理高清区域地理填图册
- 品管圈QCC质量持续改进案例手术室-优化手术病理标本处置流程PDCA
- 培根铸魂征文800字
-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观和教学观
- 感染性腹泻及其防控措施
- 第二篇-安全操作规程
- 《多维度儿童智力诊断量表》MIDSC的编制
- 罪犯教育学课程
- 纪检监察办案谈话应注意的问题研讨
- 超实用工程结算单excel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