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模拟卷 (2)(无答案)_第1页
上海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模拟卷 (2)(无答案)_第2页
上海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模拟卷 (2)(无答案)_第3页
上海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模拟卷 (2)(无答案)_第4页
上海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模拟卷 (2)(无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期中考试模拟卷1.本试卷标有“多选”的试题,每小题有2~3个正确选项,漏选给一半分,错选不给分,未特别标注的选择性类试题,均只有1个正确选项2.在列式计算,逻辑推理以及简答题的过程书写中,必须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演算和图示3.除特殊说明外,本卷所用重力加速度g大小均取9.8m/s2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运动的描述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在物理学、工程学、日常生活以及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理解运动规律: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理解物体运动规律的基础。通过测量和分析物体的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可以揭示物体运动的本质和规律。设计优化:在工程设计中,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对于设计优化至关重要。例如,在机械设计中,需要准确计算和分析机械部件的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以确保机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安全评估: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对于安全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模拟和预测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而运动的描述,往往可以借助照片,图像等工具。[图像描述]从时刻开始,物块在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x轴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和速率的二次方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物块位于处B.物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C.时刻物块位于处D.物块从2s末至4s末的平均速度大小为[运动规律]两木块自左至右运动,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张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每次曝光时木块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A.在时刻以及时刻两木块速度相同B.在时刻两木块速度相同C.在时刻两木块速度相同D.时刻与时刻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设计优化]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车轮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车轮的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____[安全评估]①(多选题)沙尘暴天气会严重影响交通。有一辆卡车以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正前方十字路口一个老人跌倒(若没有人扶起他),该司机用了0.6s反应时间后立即刹车,卡车开始匀减速前进,最后停在老人前1.5m处,避免了一场事故。已知刹车过程中卡车加速度大小为,则()A.司机发现情况后,卡车经过3s停下B.司机发现情况时,卡车与该老人的距离为33mC.从司机发现情况到停下来的过程,卡车的平均速度为D.若卡车的初速度为,其他条件都不变,则卡车将撞到老人②A,B两车沿同一水平直线车道上向右做匀速运动,B车在A车前,A车的速度为,B车的速度为,A车在B车后,当两车相距26米时,B车因前方突发情况紧急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从此开始计时(1)求A车追上B车的时间____(2)从安全行驶的角度,A车司机为了避免两车相撞,在题设条件下,求:A车刹车的最小加速度(A车司机反应时间为1s)____2.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遵循或运用的、符合科学一般原则的各种途径和手段。科学探究是人们主动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物理学习中,科学方法与科学探究都尤为重要。(1)下列物理概念的建立用到的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重心 B.质点 C.平均速度 D.合力(2)如图甲所示,水平的实验台上固定着一个力传感器,力传感器与一个质量为2.5kg的物块用水平轻绳连接,物块放置在粗糙的长木板上。用力水平向左拉长木板,传感器记录的F-t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 乙A.t=5s时,物块受木板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t=5s后,长木板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C.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约为10ND.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约为0.28(3)在研究“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甲、乙两同学用两个量程均为0~5N的弹簧测力计操作实验。他们从实验器材篮里拿出测力计,用两个测力计互成锐角地把橡皮筋与细绳的连结点拉到某位置,乙同学在结点正下方标记O点,并记录下两个测力计读数分别为3.8N和4.2N,之后便将橡皮筋释放。请指出甲、乙两同学以上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实验中若用两根橡皮筋代替两根细绳套,将(选填“仍能”或“不能”)按原方案完成实验。(4)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挡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挡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刻度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x,记下相应的t值,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x(m)0.4000.5000.6000.7000.8000.850t(m/s)212.9281.5352.3452.8573.8676.4x/t(m/s)1.881.781.701.551.391.26(1)若滑块所受摩擦力为一常量,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v1、测量值x和t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2)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图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图线(画在答题纸上);(3)若某同学做该实验时误将光电门乙的位置改变多次,光电门甲的位置保持不变,画出图线后,得出的纵坐标截距的物理含义为;(4)若无法测得滑块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但能测得滑块经过光电门甲、乙的时间分别为、,且挡光片宽度为d,光电门甲、乙之间的距离为x,则此过程的加速度a=。3.高速公路限速新规正常情况下,高速公路最左侧车道的行驶速度规定为110~120km/h,中间车道的行驶速度规定为90~120km/h,最右侧车道的行驶速度规定为60~120km/h。行驶的安全距离为200m。虽然国家对高速公路各车道的行驶速度等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但是驾驶员在驾车时仍然需要按规定谨慎驾驶,时刻保持安全距离,不可超速行驶。这不仅是对自身安全的负责,也是对他人安全的负责。(1)如图所示为高速公路上某一“区间测速”标牌,该路段全长66km,全路限速100km/h,若汽车某一时刻时速超过100km/h,则电子警察可判定为超速违规,若某司机汽车通过监测起点和终点的速度分别是95km/h和90km/h,通过测速路段的时间是33min,根据以上信息可判断此车___________(选填“超速”或“不超速”),理由是:___________。(2)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两车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时两车并排行驶,则在0~6s时间内,两车第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为___________s末,两次并排之间两车相距最远的距离为___________m。(3)下表为关于车辆行驶的一些数据资料:驾驶员反应时间/s路面刹车加速度大小/()0.35~0.65干沥青与混凝土路面7.0~7.5干碎石路面60~7.0湿沥青与混凝土路面3.2~4.0①为推证最高时速为120km/h时,汽车行驶的安全距离200m规定的合理性,试问应该选用表中哪些数据,为什么?②推证最高时速为120km/h时,汽车行驶的安全距离200m规定的合理。4.弹弓是一种冷兵器或游戏玩具,一般由弓架、皮筋、皮兜组成。一般用树木的枝丫制作,呈“Y”字形,上头系上皮筋,皮筋中段系上用于包裹弹丸的皮块。(1)弹珠被弹弓弹出,则被弹出去的弹珠受到()A.重力 B.重力、合力 C.重力、弹力、空气阻力 D.重力、空气阻力(2)拿取弹丸后,不小心松手弹丸掉落在地,不计空气阻力,在弹丸下落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弹丸重心受到重力 B.弹丸所受重力是地球对弹丸的吸引力C.落地时,弹丸所受重力垂直于地面 D.落地时,弹丸所受弹力垂直于地面(3)某弹弓构造如图所示,橡皮筋两端点A、B固橡皮筋定在把手上,AB连线的中垂线上有C、E、D三点,其中橡皮筋ACB恰好处于原长,两根相同的橡皮条自由长度均为0.6L。将橡皮筋弹丸放在C处,手执把,另一手将弹丸拉至D点后放手,弹丸就会在皮筋的作用下迅速向前水平发射出去,打击目标。则从D到C过程弹丸所受皮筋对其的作用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