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化学-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化学-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化学-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化学-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设计

作者:

关键字: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摘要:通过“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实验探究,培

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以及分析实验现象并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

力。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平衡移动的涵义。

2、了解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够判断平衡移动

。的方向。

3、通过“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实验探究,培养

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以及分析实验现象并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

4、能够应用平衡移动原理对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解

释。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解决问题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了解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够判断平衡移动的方

向。

2、难点:

通过“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

设计实验的能力,以及分析实验现象并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复习回顾回答:

1、如何利用化学平衡常1、将Q与K进行比

数判断一个反应是否达较。复习回

引出课到平衡状态?2、若Q=K,反应处顾、以旧

题2、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于平衡状态,若Q>K,带新,引

性怎样判断?反应向逆向进行,若出课题

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Q<k,反应向正向进

有哪些?行。

3、温度、浓度、压强

探探究改变温度会破坏化学平学生进行探究实验,通过实

活动衡,化学平衡如何移动观察现象,得出结论。验,让学

一、温呢?通过探究实验研究结论:降温时,气体颜生对平衡

度对平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色变浅,说明了移动产生

NO2

衡的影响。的浓度减小,平衡正感性认

响问题:降温时,颜色如向移动。升温时,气识,培养

何变化?说明了什么?体颜色变深,说明了学生分析

升温时,颜色如何变NO2的浓度增大,平衡实验数据

化?说明了什么?逆向移动。获得结论

的能力。

结论:降温时NO2的浓将实验结

度减小,刈。4的浓度增果与所学

问题:温度对化学平衡大,所以K增大。原的Q、K联

的影响实际上是通过改本Q=K变成了Q<系起来,

变K实现的,那温度是K,平衡正向移动,即培养学生

如何影响K的呢?向放热方向移动;升逻辑推理

温时NO2的浓度增大,能力。

的浓度减小,所以

K减小,原本Q=K通过对放

变成了Q>K,平衡逆热反应的

总结:对于吸热反应和向移动,即向吸热方分析,学

放热反应,温度的改变向移动。会举一反

对其化学平衡常数的影三的进行

响结果不同。但是都有结论:对于吸热反应分析,培

一个共同的规律:升高而言,降低温度会使K养学生逻.

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减小,平衡向放热方辑推理

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移动;升高温度会

向放热方向移动。使K增大,平衡向吸

热方向移动。

如果温度一定,即K是让学生利

一个定值,我们还可以用所学理

c(Fe(SCN)»

-

通过改变Q,使原来是浓度商Qc(Fe3+)c3(SCN-)论(Q、K

Q=K的平衡状态变为Q判据)设

WK,例如:Fe,3++3SCW计实验、

探究活

wFe(SCN)3这个反应的预测现

动二:

Q如何表示?象,实验

浓度对

观察,获

化学平

安排学生根据教材活动学生进行试验操作,得结论,

衡的影

探究过程进行试验,得做好实验记录并得出实践科学

出结论。结论。研究的过

程。使学

生进一步

提问:假设向变红的溶思考并讨论:加入铁掌握研究

液中加入少量铁粉充分粉实质是铁粉与三价问题的方

反应,观察现象解释原铁离子反应,减小反法。

因。应物浓度,平衡逆向通过对Q

移动。与K关系

的比较,

注意:因为固体和纯液结论:增大反应物浓学会分析

体的浓度视为常数,所度,平衡正向移动,问题的方

以,改变固体、纯液体减小反应物浓度,平法,提高

的量对化学平衡无影衡逆向移动。逻辑推理

响。能力

探究问题三:压强对化学生活动:进行试验

学平衡的影响,安排学得出结论。

活动探生根据教材内容,按照

究三: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并

压强对完成相关内容。结论1、增大压强,气

化学平实验探究:体颜色先变深后变

衡的影1.针筒中抽入lOcmM浅,化学平衡正向移

响气体,将针筒前端封闭;动

2.将针筒活塞迅速推至结论2、减小压强,气

5cm3处;体颜色先变浅,化学

3.将针筒活塞迅速拉平衡逆向移动。

20cm3处。结论3、压强改变是通

观察针筒中气体颜色变过浓度改变对化学平

化,并尝试用化学平衡衡产生影响的。

移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小结:温度、浓度、压做评测练习通过习题

强对化学平衡影响的规巩固所学

结课律知识

安排学生做评测练习并

讲解。

四、板书设计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温度一一改变K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2、浓度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一Q<K-平衡正向移动

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fQ>K-平衡逆向移动

3、压强

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移动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学情分析

作者:

关键词:学情分析教学对策精讲精练深化概念

摘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变学习习惯,优化学习方法,激

发学习热情,有效提高学生成绩;加强实验、深化概念。

高二17班共有58名同学,男生32人,女生26人。高二上学期

期末考试总成绩级部前100名4人,化学级部前100名7人;总成绩

级部前200名13人,化学级部前200名18人;总成绩级部前400

名26人,化学级部前400名33人,化学单科各分数段人数均居第一

名。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整个班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浓烈的学习氛围。

但一部分尖子生化学成绩相对薄弱,学习方法不科学,导致学习化学

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个别学生出现了放弃学习化学的倾向。针对这些

现象,我不断的采取一些有力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变学生

的学习习惯,优化学生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力争有

效提高学生成绩。具体措施如下:

1、开展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一种教学形式,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与老师,与同学

进行交流对话、讨论,课后通过知识的加工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网

络并应用;同时,讨论题的安排还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

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处理好高考与学业水平测试的关系

对学业水平测试内容作出深入的分析,处理好学业水平测试与高

考化学知识的衔接,结合学生的实际与教学要求,体现在教学进度计

划方面,对教材适度深化延伸,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对教学内容

的推进作出合理的展开,活跃学生的思维,保护学生学习热情;处理好

适度训练,题目不宜过难,避免部分学生对学习化学失去信心。

3、处理好态度与方法和能力的关系

a、学生化学基础知识薄弱,能力不强,学习态度不端正,竞争意

识不强,学习缺乏紧迫感

b、坚持已有的学法,习惯于死记硬背,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的自

觉性、主动性较差

c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

如:预习、复习、总结反思等。

对存在以上三种现象的同学进行个别知道。

三、教学对策

1、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学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教

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认真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

练途径,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反

思)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要持之以恒,要在“严”字上下功夫,

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此外,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

进行“学习策略”的

教育和学法指导。比如,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实验、基本

计算等各类知识的学法指导,尤其应注意化学概念的形成及同化策

略,化学知识与技能的迁移策略,化学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处理策略

等。

2、加强实验、深化概念

安排一定数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同时还有相当数量可利用

实物、图片、模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维,教会学生从大量感性

认识中去加深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加强直观性教学,不仅能给

学生以启示,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使

概念和原理由抽象到具体,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学生往往对化学实验

的现象感兴趣,忽视实验过程和实验设计与评价,导致实验能力差,高

考时失分较多,教师应高度重视化学实验的规范培训和能力的培养。

3、抓住关键,精讲精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既不搞面面俱到,讲

得过细,也不能盲目让学生泛泛做题,以做代讲,而应抓住关键,讲是

讲清概念、原理、公式的来龙去脉,使学生透过表面现象,抓住其本

质属性,弄清其内在联系。练应有针对性,练是对概念、定律、物质性

质的理解、巩固和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评测练习效果分析

测评练习题目数量:3

题目类型:选择题

测评时间:8分钟

测评目标:

一、测评结果统计:

知识点正确答选A人选B人选C人选D人

案数数B数

1温度对平衡B34843

题影响

2浓度对平衡B638113

题影响

3压强对平衡A308137

题影响

二、解析

1、B

解析:题意中明确指出“尤其是在寒冷季节易诱发关节疼痛”,

说明温度降低,反应②比一(aq)+Na+(aq)-NaUr(s)的平

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知其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2、B

解析:加入铁粉,铁粉与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减小了铁离

子浓度,故平衡向左移动,A正确。

加入氯化钾溶液,相当于加水,溶液的体积增大,所以向

微粒数增多的方向移动,故B错误。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溶液中铁离子浓度减小,

平衡向左移动,故C正确。

加入氯化铁溶液,增大了铁离子浓度,平衡向右移动,故D正确。

3、A

解析:升温,c(Y)增大,平衡右移,所以,Q>0,B、D错误;气

体体积增大,若平衡不动,c(Y)应减小为一半,现c(Y)比一半大,

即减压平衡向右移动,m>n,A对,C错。

三、评测效果分析

第一题为基础题目,正答率82.7%,较高。学生对温度对化学平

衡的影响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能够正确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基本问题。

第二题中档题目,正答率为65.5%。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

变浓度商Q,破坏化学平衡,从而使平衡发生移动。该题目需要一定

的思考和知识的利用,有一定难度,所以正答率不高。

第三题能力拔高题,正答率为51%。本题利用表格和图像考察了压强

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要求学生能够读懂图表,会利用图表解题,

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很高。

对教学的启示

1、通过教学中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并获取有价

值信息的能力,并利用相关信息解决问题。

2、通过教学活动,应教会学生通过实验读各种表格、图像获取

有价值的信息,并利用相关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材分析

作者:

关键词:课标、知识层次构建、微观教材分析、教学建议

摘要:单元与课标关系;初中和高中教材单元知识分层建构及衔接;

探究的三个实验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平衡的外部因素;通过

“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实验探究,培养学

生设计实验的能力,以及分析实验现象并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

力。

一、本章与课标关系

1、课程标准里的内容标准: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限度,了解控

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对本章的内容分析

本章的主要知识线是由化学反应方向、化学反应限度和化学反应

速率构成的。

化学反应速率主要内容:定量描述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反应速率的

计算,,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应用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解释生活

中的相关现象。化学反应的限度主要内容:认识可逆反应,与化学

反应限度的含义,,通过反应速率判断化学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了

解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够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从课标来看,要学习的内容是相对宏观的。根据对化学课程标准

及教材的分析,可以确定本章教学在知识技能的重点是化学反应速率

的原理理解和化学反应限度的应用,在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点是通过

实验来认识这两方面的内容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学会在实验当中的

观察,,归纳总结这两块内容的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点是感受

控制反应条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二、教材知识分层建构及衔接

化学反应速率及限度涉及初中,高中必修、选修三个学习阶段的

内容:初中:反应的快慢(冷热),反应条件(燃烧是否完全),量的多

少会对生成物产生一些影响等基础的化学反应。

高中必修二:化学反应速率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反应限度(可逆

反应)、化学平衡的初步了解。

高中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移动,

各种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

衡的关系。

这三个学习阶段是呈现螺旋上升的组织特点,三个阶段都是符

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所制定的,所以本章知识处最高地位,起着

提升能力,对知识加以应用的作用,,不仅在本书中是学科知识的关

键,,也是整个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教材章节知识结构

本章在学生接触过大量的化学反应,并且对化学反应有了快慢和

限度的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对于化学反应快慢和化学反应限度的

探究,告诉学生可以用定量的方式来描述。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总结出不同因

素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的影响。

四、微观教材分析(以化学反应限度为侧重分析)

1.本课内容组成成分

本节内容通过活动与探究的三个实验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平衡的

外部因素。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能运用化学反应平衡移动的知识去

解释化学反应中的现象,对化学反应平衡移动概念的理解有更深的体

会。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安排在鲁科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第二节,学习

本节内容对于以后应用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限度解决实际问题具有

指导性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化学必修一是以感官感受来接触

物质,《化学反应原理》中化学平衡移动是从感性到理性思维的转化,

用定量的方式来描述化学平衡移动。培养学生以定量的方式学习化

学,对今后逻辑思维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还能

解释生活中的现象,通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对影响反应平衡的因素

的实验探究,让同学们多角度的学习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学习从多

个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了解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够判断平

衡移动的方向。

教学难点:通过“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实验

探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以及分析实验现象并获取有价值信

息的能力。

五、教学建议

1.对于教学的建议

①本章的知识相对比较抽象,但是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

从生活经验或者其他学科的知识类比到本章的知识,重在引导学生从

已知的知识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②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用明显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得出影响平

衡移动的因素,并用K和Q的关系解释化学平衡移动的原因。

③多和现实生活、生产联系,本章的内容在化工生产中是最基础

的理论的应用,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种模型。

④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教学,拓展学生的视野,加强知识的了

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⑤设计学生的交流讨论的环节,针对某个实验让学生讨论它的实

验现象和本质。

2.对于实验教学的建议

①在做影响因素的实验时,将简单的实验设计成学生实验,有利

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增强动手能力,还能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②可以通过学生已知的实验,从学生已有的实验知识和技能出发,

便于学生理解。

③氯化铁溶液和硫氨酸钾溶液反应的实验中要十分强调两种稀溶

液的浓度和两种浓度较大溶液的浓度,以使学生知道颜色的改变是浓

度的改变引起的。

④可以增加其它因素影响反应平衡影响的实验,向平衡体系中加

入铁粉,观察现象,展开讨论。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评测练习

班级姓名

目的:应用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解决实际问题

1、关节炎是因为在关节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晶体,尤其是在寒冷季

节易诱发关节疼痛,其化学机理如下:

+

@HUr+H2O#Ur-+H3O,

尿酸尿酸根离子

②UE(aq)+Na+(aq)#NaUr(s)下列对反应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向盛有5mL0.005mol・L1FeCL溶液的试管中加入5mL

0.01mol・I/KSCN溶液,充分混匀,溶液颜色深浅不再变化后建

立化学平衡FeCL+3KSCN=Fe(SCN)3+3KC1O下列叙述中,不正

确的是()

A.加铁粉充分震荡,溶液红色变浅,化学平衡向左移动

B.再滴加少量0.1mol-LKC1溶液,溶液红色变浅,化学平

衡左移

C.再滴加少量0.1mol・LNaOH溶液,会有红褐色沉淀产生,

上部溶液红色变浅,化学平衡左移

D.再滴加少量0.1mol•U1FeCL溶液,溶液红色变深,化学

平衡右移

3、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

成(g)#成(g)A〃=0kj・mor\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

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124

1001.000.7s0.53

2001.200.900.63

3001.301.000.7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B”次0

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少增大

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影响》课后反思

作者:

关键字:反应条件化学平衡移动课后反思

摘要:”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影响”这一内容作为高中《化学反应原

理》理论教学的一部分内容,它的教学是由一般到特殊、由具

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

注意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以及分析实验现象并获取有价

值信息的能力,从而进行归纳、演绎等逻辑推理的能力。

[情景再现]

就这节课,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征,在此

基础之上引入化学平衡的移动,通过探究实验与现象,分析讨论温度、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得出结论。然后运用结论分析相关

问题。

过程:提出问题一一提出实验方案一一讨论评价实验方案——实

施实验方案——获得信息一一验证预测(从而使学生亲身体验完整的

探究性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与能力)。

分析:从学生上课的表现以及课后练习来看,以下几点是本课没

有达成的目标:

(1)学生对必修二中所学知识有所遗忘,理解问题不到位,对

知识的应用能力稍差

(2)课堂学生积极性不高,讨论问题不够热烈,课题气氛不够

浓厚

(3)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弱,动手能力差,观察能力差,分析问

题能力稍弱

(4)对所学知识没真正理解和深入研究,一知半解。

[反思要点]

化学平衡属于理论知识,相对难度大,并且比较枯燥,对学生理

解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学生课前预习不到位,老师要求不到位,所以

学习中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动手能力差,平时实验操作过少。

[方案改进]

1、设计预习学案,让学生认真回顾必修二中所学相关知识,丰

富学生的基础知识,这样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教学活动可以做的有的

放矢,知道哪些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哪些是需要通过学习掌握的。

2、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激发后进学生的学习

兴趣,制造浓厚而热烈的讨论问题的氛围,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3、对课本上的实验先让学生先预测,而后进行探究,并作对照

分析。实验探究后得出结论并绘制以上全过程的Lt图,再运用平

衡移动原理分析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减小反

应物的浓度、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移动的情

况。

4、加大检查力度,促进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从整改后的情况来看,上述四点大有改观。

[小结]

通过对课堂教学不足的反思,能很好地提升课堂效率。只有认真

反思,认识到不足,同时不断整改,并与同行研讨,才能不断走向成

熟。

就这节课在实施过程中,对于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是通过教师为主

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的,本节课更加注重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

预测、设计实验、实施实验方案、获得感性认识,与理性分析相结合,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科学实验探究能力。

在本节课结束时通过合理设计的习题,既巩固知识,又对学生进

行了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让学生知道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可

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体验学习化学的价值。

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细节问题。比如给学生上课,过高地估计了学

生的实验能力,所以在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时放给学生的有些大,如果

能把各种情况列出来给学生,效果会更好些。另外还可以多用图表,

来简化内容,节省时间。

[反思心得]

1、通过理念反思,树立了正确学生观,密切了师生关系。

由于知识的获取过程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使学生对学习的认

识有了改观,是学生自己去学,而不是老师凌驾于学生之上牵着学生

走,老师只是学生快要跌倒时的搀扶者,从而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

更为融洽。

2、通过评价反思,改进了评价策略,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自从改进了评价策略后,每个学生都觉得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不论优生,还是后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