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电子版资料
及答案(标准版)
L某地成年男子红细胞数普查结果为:均数为480万/mm3,标准差
为41.。万/mm3,那么标准差反映的是()。
A.抽样误差
B.总体均数不同
C.随机误差
D.个体差异
E.以上均不正确
【答案】:D
【解析】:
A项,标准误反映的是抽样误差。B项,此处不涉及比较,无法说明
总体均数间的差异。CD两项,引起数据变异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个体
差异。标准差所反映的变异中理论上包含随机误差,但主要是个体差
异。
2.医院内感染最多见的传播方式是()。
A.注射、输液、输血传播
B.接触传播
C.医疗器械传播
D.空气飞沫传播
E.不洁药物传播
【答案】:D
【解析】:
空气传播是以空气为媒介传播微生物气溶胶的过程,一般通过飞沫、
飞沫核和尘埃三种方式进行。国内外调查表明,病原体经空气传播是
医院感染最常见的途径之一。
3.现况调查中常见的偏倚不包括()。
A.失访偏倚
B.无应答偏倚
C.回忆偏倚
D.测量偏倚
E.调查偏倚
【答案】:A
【解析】:
现况调查中并不涉及对病人的随访过程,因而不存在失访偏倚。常见
的偏倚有:无应答偏倚、幸存者偏倚、回忆偏倚、调查偏倚、测量偏
倚等。
.对慢性毒性试验期间死亡的动物,应(
4)o
A.补充新的动物,处理死亡动物
B.随机地将这些动物做病理检查
C.只对化验指标异常的死亡动物进行病理检查
D.不做病理检查
E.都应做病理组织学检查
【答案】:E
【解析】:
慢性毒性试验中对于死亡的动物应及时进行大体剖检和病理组织学
检查。对于存活动物,在试验结束时应对主要脏器做肉眼观察,疑有
病变者需进一步做组织病理学检查。
5.队列研究属于()。
A.实验性研究
B.相关性研究
C.描述性研究
D.分析性研究
E.理论性研究
【答案】:D
【解析】:
A项,实验性研究包括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试验。BC两项,描
述性研究包括现况研究、生态学研究(相关性研究)等。D项,队列
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属于分析性流行病学的内容。E项,理论性研究
用数学公式明确地和定量地表达病因、宿主和环境之间构成的疾病流
行规律,同时从理论上探讨不同防制措施的效应。
6.(共用备选答案)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选择偏倚和混杂偏倚
E.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
⑴用住院患者作研究对象易发生()。
【答案】:A
【解析】:
用住院患者作研究对象时,由于病人对医院以及医院对病人都具有选
择性,因而研究对象往往不能代表总体,从而产生了选择偏倚。
⑵调查者事先知道谁是病例谁是对照易发生()。
【答案】:B
【解析】:
由于调查者事先知道了分组情况,调查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的实验目
的,可能有倾向的引导调查对象,从而产生了调查偏倚,是信息偏倚
的一种。
⑶进行配比研究可减少()。
【答案】:C
【解析】:
配比研究通过按照可能的混杂因素进行匹配,有效的避免了混杂因素
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⑷分层分析可减少()o
【答案】:C
【解析】:
研究过程中按照可能存在的混杂因素进行分层,使各层之间更具有可
比性,有效地避免了混杂因素的干扰。
7.常用的短期体内诱癌试验不包括()。
A.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
B.小鼠皮肤肿瘤诱发试验
C.SD雌性大鼠乳腺癌诱发试验
D.小鼠肺肿瘤诱发试验
E.大鼠肝转变灶诱发试验
【答案】:A
【解析】:
常用的短期致癌试验主要有4种:小鼠肺肿瘤诱发试验、雌性SD大
鼠乳腺癌诱发试验、大鼠肝转变灶诱发试验和小鼠皮肤肿瘤诱发试
验。A项,小鼠睾丸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用于检测受试物对生殖细胞
的染色体损伤作用。
8.(共用备选答案)
A.入院率偏倚
B.奈曼偏倚
C.检出症候偏倚
D.无应答偏移
E.回忆偏倚
⑴选择现患病例为病例对照研究的对象,易发生()。
【答案】:B
【解析】:
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又称奈曼偏倚。如果调查对象选自现患病例,
即存活病例,所得到的信息中,很多信息可能只与存活有关,而未必
与该病的发病有关,从而高估了某些暴露因素的病因作用。另一种情
况是,某病的幸存者改变了生活习惯,从而降低了某个危险因素的水
平,或当他们被调查时夸大或缩小了病前生活习惯上的某些特征,导
致某一因素与疾病的关联误差。调查时明确规定纳入标准为新发病
例,可减少偏倚程度。
(2)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选择偏倚是()o
【答案】:A
【解析】:
入院率偏倚也称Berkson偏倚。当利用医院病人作为病例和对照时,
由于对照是医院的某一部分病人,而不是全体目标人群的一个随机样
本;又由于病例只是该医院或某些医院的特定病例,因为病人对医院
及医院对病人双方都有选择性,所以作为病例组的病例也不是全体病
人的随机样本,因而难免产生偏倚,特别是因为各种疾病的入院率不
同导致病例组与对照组某些特征上的系统差异。设计阶段宜尽量随机
选择研究对象或在多个医院选择对象可减少入院率偏倚。
⑶电话或信函调查,易发生()。
【答案】:D
【解析】:
调查对象不合作或因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愿意参加调查从而降低了应
答率,此种现象称为无应答偏倚。对于电话或信函调查,调查对象很
容易产生无应答,从而造成偏倚。
⑷病例对照研究中,如某因素的存在可提高其相应疾病的检出率,则
可发生()。
【答案】:c
【解析】:
检出症候偏倚也称暴露偏倚。病人常因某些与致病无关的症状就医,
从而提高了早期病例的检出率,致使过高地估计了暴露程度而产生的
系统误差。如果在收集的病例中同时包括早、中、晚期病人,则检出
病例中此类暴露的比例会趋于正常,偏倚因此可得到纠正。
⑸进行一次膳食与高血压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信息偏倚是
()o
【答案】:E
【解析】:
信息偏倚,又称观察偏倚或测量偏倚,是在收集整理信息过程中由于
测量暴露与结局的方法有缺陷造成的系统误差,包括回忆偏倚、混杂
偏倚与调查偏倚。病例对照研究主要是调查研究对象既往的暴露情
况,由于被调查者记忆失真或不完整造成的系统误差称为回忆偏倚。
回忆偏倚的产生与调查时间和事件发生时间的间隔长短、事件的重要
性、被调查者的构成以及询问技术有关。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回忆误差
可能不一样,病例组的记忆可能较为准确,但也可能容易提供一些自
认为与疾病有关的暴露但实际不真实的情况。充分利用客观的记录资
料,以及选择不易为人们所忘记的重要指标做调查,并重视问卷的提
问方式和调查技巧,有助于减少回忆偏倚。
9.流行病学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A.疾病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因素
B.疾病的防治措施
C.疾病病因
D.增进人群健康的策略
E.以上都对
【答案】:E
【解析】: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
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它不仅在传染病的防
治策略和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病因不明的
慢性病的病因研究与防治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10.为比较工人、干部中高血压患病率的差别,最适合的流行病学研
究方法为()o
A.生态学研究
B.现况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E.社区试验研究
【答案】:B
【解析】:
现况研究是指在特定的时点或期间对某一人群进行调查,所得到的频
率指标一般为特定时间内调查群体的患病频率,故也称之为患病率研
究。根据题干信息,以比较工人、干部中高血压患病率的差别为目的,
最适合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为现况研究。
11.(共用备选答案)
A.描述流行病学
B.分析流行病学
C.实验流行病学
D.血清流行病学
E.理论流行病学
⑴归纳观察现象,解释疾病分布,提出和验证假说,探索病因和流行
因素是()。
【答案】:A
【解析】:
描述性研究是利用常规监测记录或通过专门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包
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照不同地区、时间及人群特征进行分组,描
述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态以及有关特征和暴露因素的三间分布特征,
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进而获得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描述
性研究在揭示暴露和疾病因果关系的探索过程中是最基础的步骤。
⑵在人群或动物中进行实验,观察增加或消除某项因素后疾病发病率
的变化是()。
【答案】:C
【解析】:
实验流行病学是指研究者将研究对象(人或动物)随机分配到试验组
和对照组,对试验组人为地施加或减少某种因素,随访观察一段时间,
然后比较和分析各组人群的结局,从而判断处理因素的效果。
⑶研究各项因素同疾病频率之间和各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数学方
程式表示,揭示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o
【答案】:E
【解析】:
理论流行病学又称数学流行病学,是用数学模型来描述疾病流行的规
律、人群的健康状况以及卫生事件的分布,从理论上探讨防治措施及
其效果的方法。
12.(共用题干)
已知某医院2013年全年住院患者总数为20000例,该年上报的医院
感染病例数为30例,漏报医院感染病例数为20例,所有医院感染病
例中当年新发生的病例数为40例。
⑴该医院2013年的医院感染漏报率为()。
A.0.1%
B.0.15%
C.0.25%
D.40%
E.60%
【答案】:D
【解析】:
医院感染漏报率的高低是评价一所医院感染监测质量好坏的重要标
志,一般要求漏报率不应超过20%。医院感染漏报率=医院感染漏报
病例数/(已报病例数十漏报病例数)义100%。代入数据得该医院2013
年的医院感染漏报率=20/(30+20)X100%=40%o
(2)该医院2013年的医院感染患病率为()。
A.0.1%
B.0.15%
C.0.2%
D.0.25%
E.40%
【答案】:D
【解析】:
医院感染患病率的分子是观察期内医院感染总病例数,包括已经上报
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加上漏报医院感染病例数,分母为全年住院患者总
数。代入数据得该医院2013年的医院感染患病率=(30+20)/20000
X100%=0.25%o
13.配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有()。
A.SS总=55组间+SS配伍
B.SS总、=SS组间+SS误差
C.SS总=55组间+SS配伍+SS误差
D.SS总=SS组间+SS组内
E.SS总=55组间一SS组内
【答案】:C
【解析】:
配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在成组设计方差分析的基础上加入了区组,将
总变异分成了组间(处理组间)变异、组内变异(误差)、区组间(配
伍)变异三部分,所以55总=$5组间+SS配伍+SS误差。
1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o
A.气体在肺泡中分压越小,越易吸收
B.血/气分配系数越小,越易吸收
C.脂/水分配系数越大,越不易吸收
D.通气/血流比值越大,越易吸收
E.以上均不正确
【答案】:E
【解析】:
A项,气体的浓度(分压)差越大,吸收的速率越快。B项,气态物
质由肺泡气进入血液的速度与由血液返回肺泡气的速度达到动态平
衡时,其在血液中的浓度(mg/L)与在肺泡气中的浓度(mg/L)之
比称为血/气分配系数。血/气分配系数越大的物质在血液中的溶解度
越高,越容易被吸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也越长。C项,当一种物
质在脂相和水相之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一,其在脂相和水相中溶解度的
比值称为脂/水分配系数。脂/水分配系数越小,越不易吸收。D项,
通气/血流比值是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
成人安静状态为0.84,无论比值增大还是减小,都妨碍了有效的气体
交换。
15.统计资料的类型包括()。
A.频数分布资料和等级分类资料
B.多项分类资料和二项分类资料
C.正态分布资料和频数分布资料
D.数值变量资料和等级资料
E.数值变量资料和分类变量资料
【答案】:E
【解析】:
统计资料包括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①定量资料,又称计量资料,是
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得某项指标数量大小,其变量值是定
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②定性资料,亦称分类
资料,就是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其观察值是定性的,
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分为无序分类资料(包括二项分类、
多项分类资料)和有序分类资料(亦称等级资料)。A项,定量变量
的频数分布资料属于数值变量资料,定性变量的频数分布资料属于分
类变量资料,频数分布只是一种资料描述的方法,不是统计资料的类
型之一。B项,多项分类资料和二项分类资料皆属于分类变量资料。
C项,正态分布资料是数据分布特征的表述,不属于统计资料的类型
之一。D项,等级资料属于分类变量资料的一部分。
16.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是()。
A.统计描述和区间估计
B.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
C.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
D.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E.统计描述和统计图表
【答案】:D
【解析】:
统计分析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两部分。①统计描述是运用统计指
标如平均数、标准差、率等,以及统计图表,对数据的数量特征及其
分布规律进行客观地说明和表达,不涉及样本推论总体;②统计推断
则是在一定的可信程度或概率保证下,根据样本信息去推断总体特
征,它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部分,其中,参数估计包括点估计
和区间估计。
17.关于细胞色素P450酶系,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是一组较为复杂的酶系
B.主要的氧化酶是细胞色素P450
C.主要由NADPH提供电子
D.催化作用具有很高的专一性
E.主要的氧化反应类型是羟化反应
【答案】:D
【解析】:
D项,细胞色素P450酶系(混合功能氧化酶,MFO)是体内生物转
化I相反应最重要的酶系。催化作用的专一性不高。由于进入机体的
外源化合物具有多样性,但机体对外源化合物的生物转化酶种类有
限,因此,生物转化酶的催化专一性不强是共同的特点。
18.HBV感染的高危人群不包括()o
A.老年人群
B.血液透析患者
C.医务工作者
D.静脉内注射吸毒者
E.同性恋人群
【答案】:A
【解析】:
A项,HBV的人群易感性一般随年龄增大而降低,故老年人不属于
HBV感染的高危人群。BCDE四项,HBV经血传播、母婴传播、性接
触传播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故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血液
透析患者、静脉内注射吸毒者、同性恋人群、医务人员、性工作者、
犯人为感染乙肝病毒的高危人群。
19.遗传毒理学试验成组应用的配套原则不包括()。
A.应充分利用预测可靠性研究的结果
B.在反映同一遗传学终点的多种试验中应尽可能选择体外试验
C.多个遗传学终点
D.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
E.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试验
【答案】:B
【解析】:
遗传毒理学试验成组应用试验组合的原则为:①应包括多个遗传学终
点,还没有一种试验能同时测出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非整倍体和
DNA损伤等;②试验指示生物包括若干进化阶段的物种,包括原核生
物和真核生物;③应包括体外试验和体内试验。一般认为,体外试验
检测受试物本身是否具有遗传毒性,体内试验可确定受试物能否在体
内显示其遗传毒性;④应充分利用预测可靠性研究的结果。
20.防治乙型肝炎的最重要措施是()。
A.杜绝乙型肝炎经血液传播
B.控制家庭内传播
C.阻断母婴传播
D.接种乙肝疫苗
E.注射免疫球蛋白,保护高危人群
【答案】:D
【解析】:
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HBV感染的最重要的措施,我国卫
生部自1992年开始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2002年起正
式纳入计划免疫,以此来保护易感人群。
21.关于散点图叙述正确的是()。
A.可描述变量的变化趋势
B.可表示两种现象间的相关关系
C.可呈现变量的频数分布
D.可直观表示出各相互独立指标的大小
E.以上都不对
【答案】:B
【解析】:
A项,描述变量的变化趋势一般用线图。B项,散点图用于表示两变
量间的相关关系,一般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之前要先作散点图。C项,
呈现变量的频数分布可用直方图或直条图。D项,直观地表示各指标
数值大小用直条图。
22.我国计划免疫工作“四苗防六病”针对的疾病不包括()。
A.结核病
B.百日咳
C.白喉
D.麻疹
E.乙型脑炎
【答案】:E
【解析】:
ABCD三项,“四苗防六病”是指:对七周岁及以下儿童进行卡介苗、
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和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以
及及时加强免疫接种,使儿童获得对结核、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
喉、破伤风和麻疹的免疫。E项,乙型脑炎的预防不是“四苗防六病”
的范畴。
23.(共用备选答案)
A.己烯雌酚
B2蔡胺
C.黄曲霉毒素B1
D.碑及其化合物
E.双氯甲醴
⑴孕妇服药引起女儿阴道癌的是()o
【答案】:A
【解析】:
己烯雌酚能经胎盘致癌即致癌物由母血经胎盘进入胚胎,造成胚胎期
接触,引发后代肿瘤,是第一个被证明的人类经胎盘致癌物。
(2)引起肝癌的间接致癌物是()。
【答案】:C
【解析】:
本身不具有致癌性,需先经过代谢活化生成亲电子的活性代谢物,然
后作用于细胞DNA大分子发挥致癌作用,称为间接致癌物(前致癌
物)。黄曲霉毒素分为B和G两大类,天然食品中以黄曲霉毒素B1
(AFB1)较为多见,黄曲霉毒素B1属于间接致癌物,能引起肝癌。
⑶激素样作用的致癌物是()o
【答案】:A
【解析】:
激素稳态机制紊乱可改变内分泌系统平衡及细胞正常分化,具有此类
作用的化学物常起促长剂作用。如雌、雄激素和类固醇激素都可增加
癌症风险性。已知雌二醇和己烯雌酚可引起激素样作用,可诱发动物
和人肿瘤发生。
⑷引起膀胱癌的间接致癌物是()o
【答案】:B
【解析】:
本身不具有致癌性,需先经过代谢活化生成亲电子的活性代谢物,然
后作用于细胞DNA大分子发挥致癌作用,称为间接致癌物(前致癌
物)。2-蔡胺属于间接致癌物,能引起膀胱癌。
⑸引起皮肤癌的是()o
【答案】:D
【解析】:
在长期接触碑及其化合物的人群研究中常常会发现皮肤癌。2017年
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
整理参考,碑和无机碑化合物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24.(共用题干)
某学者对一工厂接触CS2的333名工人及造纸厂333名无接触的工人
进行调查并随访5年,其中接触CS2工人中心肌梗死发生25例,无
CS2接触的工人有7例发生心肌梗死。
⑴该研究为()o
A.现况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理论性研究
E.实验性研究
【答案】:C
【解析】:
按照是否接触CS2将研究人群分成暴露组和非暴露组,调查随访5年,
比较两组之间心肌梗死的发病情况,从而探讨CS2和心肌梗死之间的
因果联系,这种研究方法为队列研究。
⑵RR为()。
A.1.00
B.0.08
C.0.02
D.0.20
E.3.57
【答案】:E
【解析】:
RR=暴露组发病率/非暴露组发病率=(25/333)/(加33)弋3.57。
(3)AR为()□
A.0.05
B.0.12
C.0.18
D.0.92
E.2.57
【答案】:A
【解析】:
AR为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差。AR=(25/^33-^33)
^0.05o
25.(共用题干)
某研究者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队列研究中得到吸烟者的发病率为
48.33/10万人年,而非吸烟者的发病率为4.49/10万人年。
⑴该研究所得的RR值为()。
A.10.76
B.0.10
C.43.84
D.0.91
E.无法计算
【答案】:A
【解析】:
相对危险度(RR)为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之比。RR=(48.3)10
万人年)/(4.49/10万人年)心10.76。
⑵该研究所得的AR值为()。
A.10.80
B.0.10
C.43.84
D.0.91
E.无法计算
【答案】:c
【解析】:
特异危险度(AR)为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
率之差。AR=(48.3)10万人年)一(4.49/10万人年)=43.84/10万
人年。
26.外来化学物对免疫功能毒作用不包括()。
A.免疫抑制反应
B.变态反应
C.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D.降低机体抵抗力
E.自身免疫病
【答案】:C
【解析】:
外来化学物对免疫功能的毒作用包括:免疫抑制、过敏反应(变态反
应)和自身免疫反应(自身免疫病)。对于机体而言,机体抵抗力是
免疫功能强弱的综合反应指标,如果出现免疫抑制,则会表现为机体
抵抗力下降。c项,外来化学物的免疫功能毒作用不会增加机体抗病
能力。
27.观察单位用定量方法测定某项指标量的大小,所得的资料称为
()o
A.数值变量
B.计数资料
C.分类资料
D.分类变量
E.以上均不是
【答案】:A
【解析】:
A项,数值变量资料,亦称计量资料,是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
法测得某项指标数量大小,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一
般有度量衡单位。BC两项,计数资料,亦称分类资料,就是将观察
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其观察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
类别或属性,分为无序分类资料(包括二项分类、多项分类资料)和
有序分类资料(亦称等级资料)。D项,分类变量一般通过计数获得
资料,而不是通过定量方法测定指标量的大小。
28.当四格表的四个周边合计数不变时,若某格的实际频数有变化,
则其相应的理论频数()。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E.随该格实际频数的增减而增减
【答案】:C
【解析】:
x2检验中,从样本中观察到的频数称为实际频数,用符号A表示,
在无效假设H0成立的前提下,各个格子的期望频数称为理论频数,
用符号T表示。第R行第C列格子的理论频数Tij=ninj/n,式中ni
是第i行的合计数,nj是第j列的合计数,n为总例数。因此,当四
格表的周边合计数ni和nj不变时,不管实际频数怎么变化,其相应
的理论频数不变。
29.关于x2检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2检验方法适用于任何类型资料
B.x2检验只可检验两个率的差别比较
C.x2检验用于计数资料的分析
D.x2检验要求资料符合正态分布
E.以上都不对
【答案】:C
【解析】:
ABC三项,x2检验适用于计数资料的分析,用于比较两个或多个率
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或用于比较总体分布是否存在统计学差
异。D项,正态分布的资料不适合用x2检验进行分析。
30.(共用备选答案)
A.氯乙烯
B.苯
C.己烯雌酚
D.石棉
E.4-氨基联苯
⑴引起膀胱癌的间接致癌物是()。
【答案】:E
【解析】:
吸烟是膀胱癌最为确定和最主要的致病危险因素,与烟中含有的芳香
胺类化合物4-氨基联苯有关系。
(2)引起白血病的间接致癌物是()。
【答案】:B
【解析】:
苯急性中毒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而慢性中毒可导致再生障碍性
贫血和白血病。
⑶引起肝血管肉瘤的间接致癌物是()o
【答案】:A
【解析】:
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又称血管内皮细胞肉瘤或恶性血管内皮瘤,是
由肝窦细胞异形增生所形成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它是血管源性恶性肿
瘤中最常见的一种。
⑷引起胸膜间皮瘤的固体致癌物是人类确定的致癌物()o
【答案】:D
【解析】:
胸膜间皮瘤是由环境、生物和遗传因素引起的肿瘤。石棉已被国际癌
症研究中心(IARC)确定为胸膜间皮瘤的致癌物。
31.关于样本例数的估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样本例数需借助查表或公式而得
B.指标不同,选择样本含量公式也不同
C.影响样本含量的因素有4个
D.影响样本含量的因素有3个
E.两个总体参数间的参数、总体标准差和检验水准,检验效能为影响
样本含量的因素
【答案】:D
【解析】:
CDE三项,影响样本量的因素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检验水准(I
型错误概率)a;②检验效能(1-3);③欲比较的总体参数间的差
值6;④总体标准差。或总体率no对于有限总体,计算样本量时还
与有限总体的观察单位数N有关。AB两项,不同设计类型的研究计
算样本含量的公式不同,率与均数的样本例数计算公式也是不同的,
样本例数估计过程中计算Za/2、ZB可借助查表得知。因而,样本例
数需借助查表或公式而得,指标不同,选择样本含量公式也不同。
32.有关弱有机酸经消化道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o
A.弱有机酸在消化道主要的吸收部位是胃
B.胃中pH极低(pH约为2.0),弱有机酸以未离解形式存在
C.在胃中弱有机酸脂/水分配系数低,故易吸收
D.服用小苏打(碳酸氢钠)可阻碍弱有机酸在胃内吸收
E.弱有机酸在小肠也有部分吸收,因小肠具有较大的表面积
【答案】:C
【解析】:
胃液为酸性,pH约为2,弱酸性物质(如苯甲酸)主要呈非解离状态,
易于在胃内吸收;而弱碱性物质大部分呈解离状态,难以被吸收。而
小肠内的pH达到6以上,弱碱性物质(如苯胺)主要以非解离态存
在,易于吸收,而弱酸性物质往往不易吸收。但由于小肠的表面积很
大血流又可不断地将吸收的弱酸性物质由小肠固有层移除,从而保持
一定的浓度梯度,因此,弱有机酸也可在小肠吸收相当数量。c项,
一般来说,脂/水分配系数越高越有利于吸收,并且弱有机酸之所以
易在胃中吸收主要原因是其在胃中呈非解离状态。
33.在进行临床试验设计时一,允许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最大值是取
()o
A.B=0.01
B.B=0.05
C.B=0.10
D.B=0.20
E.B=0.25
【答案】:D
【解析】:
II型错误(B)出现的概率,即出现假阴性错误的概率。B水平由研
究者自行确定,一般常将B定为0.20或0.10。1—B称把握度,把握
度要求越高,则所需样本量就越大。临床试验设计时,允许犯第二类
错误的概率最大值是B=0.20。
34.关于等级相关,正确的是()。
A.等级相关系数反映的是两变量间的关联密切程度和关联方向
B.等级相关系数小于相关系数
C.等级相关系数大于相关系数
D.校正的等级相关系数大于未校正的等级相关系数
E.以上都不对
【答案】:A
【解析】:
A项,等级相关即秩相关,用于描述两变量间的关联密切程度和关联
方向。BC两项,等级相关系数与相关系数之间没有明显的大小关系。
D项,校正的等级相关系数小于未校正的等级相关系数。
35.生存分析中的“终点事件”是指()。
A.观察对象失访
B.观察对象意外死亡
C.观察对象死于其他疾病
D.观察对象的治疗方案改变
E.反映处理措施失败或失效的特征事件
【答案】:E
【解析】:
终点事件亦称失效事件或死亡事件,泛指实施某种干预(或随访观察)
后出现具有失败或失效的特征事件。如肝癌患者手术后的死亡、膀胱
癌患者术后复发、安放宫内节育器者发生不良反应而停用、戒烟后的
青少年复吸等,均可作为终点事件。
36.完全随机设计5组均数比较方差分析的备择假设(H1)是:5个总
体均数()0
A.相同
B.至少有2个相同
C.各不相同
D.至少有2个不同
E.至少有3个相同
【答案】:D
【解析】:
完全随机设计5组均数比较方差分析零假设为:5个总体均数全部相
等;备择假设为:5个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即至少有2个不同。
37.某地肝癌患者1618例,其中一月内死亡400人,第二、三月死亡
520人,第四、五、六月死亡600人,则肝癌的半年生存率算法为()o
A.0.75X0.57X0.14
B.1-(0.25X0.43X0.86)
C.1-0.25-0.43-0.86
D.(0.75X0.57X0.14)B
E.以上都不对
【答案】:A
【解析】:
生存率是从观察起点至某时刻多个时段生存概率的累计结果,称累计
生存概率。生存率(P)=plXp2Xp3…,p=l—q,q=某阶段死亡
数/某阶段初始观察例数,则pl=1-400/1618=0.75,p2=1-520/
(1618-400)=0.57,p3=1-600/(1618—400—520)=0.14。因
此半年生存率P=0.75X0.57X0.14o
38.病例对照研究中,调查对象应选择()o
A.病例组为确诊患某病的病例,对照组为未患某病的人
B.病例组为确诊患某病的病例,对照组也是确诊患病的病例
C.病例组为可疑患某病的病例,对照组是确诊患病的病例
D.病例组为未患某病的人,对照组是确诊患病的病例
E.病例组与对照组为未确诊患某病的人
【答案】:A
【解析】: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是以当前已经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一
组病人作为病例组,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一组个体作为对照
组,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研究对象既往各种可能
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
例,从而探索和检验疾病病因假说。
39.关于体细胞突变学说,错误的是()。
A.化学致癌机理有两个较重要的学说,即体细胞突变学说和非突变学
说
B.细胞突变是体细胞生长异常形成肿瘤的原因
C.体细胞DNA突变就可以引起癌症
D.化学致癌是多阶段过程
E.化学致癌至少可分为启动、促癌和进展阶段
【答案】:C
【解析】:
化学致癌机制到目前为止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有两种学派。一种是遗
传机制学派,认为致癌因素引起细胞基因的改变或染色体重排,导致
癌变。体细胞突变学说属于此学派。体细胞突变学说认为,环境致癌
因素通过体细胞突变导致细胞增殖失控,而DNA修复功能缺陷进一
步促进基因组的不稳定,从而导致癌变,因此仅有体细胞DNA突变
不一定会引起癌症。另一种是表观遗传机制学派,认为癌症的发生是
由可逆的、可遗传的、非DNA改变的表观遗传机制调控失常引起的
(非突变学说)。化学致癌是多阶段过程,至少包括引发、促长和进
展三个阶段。
40.属于毒理学上限指标的是()。
A.ADI
B.LD0
C.NOAEL
D.LOAEL
E.MA
【答案】:B
【解析】:
致死剂量(上限指标)包括:LD100(绝对致死剂量)、LD50(半数致
死剂量)、LD01(最小致死剂量)、LD0(最大非致死剂量)。A项,ADI
为每日允许摄入量。C项,NOAEL为未观察到损害作用剂量。D项,
LOAEL为观察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E项,MA不属于毒理学指标。
41.气象因素对毒物的毒性会造成影响,高温对毒性的影响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方面,除了()。
A.经皮肤吸收化合物的速度增加
B.经呼吸道吸收化合物的速度增加
C.经胃肠道吸收化合物的速度增加
D.随尿液排泄化合物或其代谢物减少
E.化合物或其代谢物易于在机体内潴留
【答案】:C
【解析】:
AB两项,在正常生理状况下,高温环境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血液
循环加快,呼吸加速,机体排汗增加,因此经皮肤和呼吸道吸收化合
物的速度增加。C项,胃液分泌减少,消化吸收速度减慢,影响化学
毒物经消化道吸收的速度和量。DE两项,高温时尿量减少,排出的
代谢物也减少,延长了化学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体内存留的时间。
42.证明病因假设最可靠的方法是()。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现况调查
D.动物实验
E.实验性研究
【答案】:E
【解析】:
实验性研究在研究中随机分组,平行比较,因此能够较好地控制研究
中的偏倚和混杂,且为前瞻性研究,研究中能随访从处理到效应的全
过程,论证强度高,故实验性研究是证明病因假设最可靠的方法。
43.生殖发育的过程是指()。
A.体细胞生长发育的过程
B.性细胞发育成熟的过程
C.生殖细胞发生、受精、着床、胚胎发生、发育、器官发生、胎仔发
育、分娩和哺乳过程
D.胎儿发育的过程
E.胎儿发育及分娩、哺乳的过程
【答案】:C
【解析】:
生殖发育过程是完整连续的过程,为实验设计方便,可将生命周期这
一完整过程分成以下6个阶段:①从交配前到受孕(成年雄性和雌性
生殖功能、配子的发育和成熟、交配行为、受精);②从受孕到着床
(成年雌性生殖功能、着床前发育、着床);③从着床到硬腭闭合(成
年雌性生殖功能、胚体发育、主要器官形成);④从硬腭闭合到妊娠
终止(成年雌性生殖功能、胎体发育和生长、器官发育和生长);⑤
从出生到断奶(成年雌性生殖功能、幼仔对宫外生活的适应性、断奶
前发育和生长);⑥从断奶到性成熟(断奶后发育和生长、独立生活
的适应能力、达到性成熟)。
44.下列关于亚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探讨亚慢性毒性的阈剂量
B.确定未观察到毒效应的剂量水平
C.为慢性毒性试验提供剂量设计依据
D.为慢性毒性试验提供检测指标依据
E.确定受试物的最低致死剂量
【答案】:E
【解析】:
亚慢性毒性试验的试验目的包括:①探讨在亚慢性染毒条件下,受试
物的毒作用性质、特点及靶器官,为慢性毒性试验筛选适宜观察指标;
②研究受试物的亚慢性毒性剂量-反应关系,基本确定其观察到有害
作用的最低剂量(LOAEL)和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NOAEL),为
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的剂量设计提供依据;③估计长期接触受试
物的危险性,为制定其安全限量标准提供参考资料。E项,确定受试
物的最低致死剂量属于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45.病例对照研究资料进行分层分析的目的是()。
A.提高统计效率
B.提高资料的利用率
C.控制混杂偏倚
D.控制选择偏倚
E.控制信息偏倚
【答案】:C
【解析】:
分层分析是把研究人群根据某特征或因素分为不同层,然后分别分析
各层中暴露与疾病的关联。用以分层的因素是可能的混杂因素,通过
分层分析,可以判断该因素是否起混杂作用,如果起混杂作用,通过
分层分析可以加以控制,故分层分析的目的是控制混杂偏倚。
46.关于病例对照研究中配比的目的,哪一项论述是错误的?()
A.使两组的某些特征或变量相一致
B.研究外部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C.控制外部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
D.在病例数很少时可使用配比方法进行研究
E.平衡混杂因素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配比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目的是对两组进
行比较时排除外部因素的干扰,从而更真实地反映研究因素与疾病的
关系。
47.外来化合物在血液中主要与下列哪种蛋白结合?()
A.白蛋白
B.血红蛋白
C.球蛋白
D.脂蛋白
E.铜蓝蛋白
【答案】:A
【解析】:
吸收入血的化学毒物可与各种血浆蛋白结合。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
丰富的蛋白质,结合能力最强,可与血液中呈离子态的酸性、碱性及
中性物质结合。C项,转铁蛋白(一种B球蛋白)能与铁结合。D项,
a-脂蛋白和B-脂蛋白可与多种脂溶性物质结合。E项,铜蓝蛋白可
与铜结合。
48.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描述其集中
趋势用()。
A.均数
B.四分位间距
C.几何均数
D.中位数
E.标准差
【答案】:D
【解析】:
对于两端不确定的数据以及不呈正态分布的数据,描述其集中趋势一
般用中位数。
49.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易患因素中以哪种因素占重要地
位?()
A.脂质代谢异常
B.家族史
C.糖尿病
D.饮食习惯
E.缺乏体力活动
【答案】:A
【解析】:
A项,脂质代谢异常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直接因素,长期的脂
质代谢异常可引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BCDE四项,家族史、糖尿病、
饮食习惯及缺乏体力活动均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间接影
响因素。
50.描述计数资料的主要指标为()。
A.平均数
B.相对数
C.中位数
D.变异系数
E.决定系数
【答案】:B
【解析】:
B项,描述定性变量的数据特征既可以用统计表或统计图的形式表达
其频率分布,也可以计算相对数指标。相对数包括:频率型指标、强
度型指标、相对比。ACD三项,平均数、中位数和变异系数均用于描
述计量资料。E项,决定系数是指线性回归中的回归平方和与总离均
平方和之比,反映了回归贡献的相对程度。
51.外来化合物的排泄过程是()。
A.外来化合物的解毒过程
B.外来化合物的重吸收过程
C.外来化合物的再分布过程
D.外来化合物的生物转化过程
E.外来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向机体外转运的过程
【答案】:E
【解析】:
排泄是指化学毒物经由不同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主要是经肾脏排
泄、经粪便排泄以及经肺排泄等。AD两项,属于代谢过程。B项,
属于吸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上海市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金卤灯行业十三五规划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辣椒红色素市场运营状况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软包装复合膜行业运行动态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超高频RFID市场发展现状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船用液压舵机行业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聚氯乙烯用阻燃剂行业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纳米二氧化钛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硫酸镍市场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男士化妆品市场规模分析及发展建议研究报告
- 2025届广东省佛山一中石门中学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数学试卷含解析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电脑的组成》课件
- 《债权法教学》课件
- 太傻天书(完整版)
- SZSD01 0012-2024智能交通大数据底座数据采集规范
- 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培训
- 经典广告歌曲大全(109首)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丰台某中学九年级(上)开学数学试卷(含答案)
- 环保仪器培训
- 餐饮服务电子教案 学习任务4 摆台技能(2)-中餐宴会摆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