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电离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1页
高二化学电离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2页
高二化学电离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3页
高二化学电离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4页
高二化学电离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化学电离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化学电离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一」

1、S02能作漂白剂。S02虽然能漂白一般的有机物,但不能漂白指示剂如石蕊

试液。S02使品红褪色是因为漂白作用,S02使溪水、高镒酸钾褪色是因为还原

性,S02使含酚酣的NaOH溶液褪色是因为溶于不生成酸。

2、S02与C12通入水中虽然都有漂白性,但将二者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再通入

水中则会失去漂白性。

3、往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糅盐酸,出现浑浊的物质:

第一种可能为与C1-生成难溶物。包括:①AgNO3

第二种可能为与H+反应生成难溶物。包括:

①可溶性硅酸盐(Si032-),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I

②苯酚钠溶液加盐酸生成苯酚浑浊液。

③S2032-离子方程式;S2032-+2H+=SI+S02t+H20

④一些胶体如Fe(OH)3(先是由于Fc(0H)3的胶粒带负电荷与加入的H+发生电

荷中和使胶体凝聚,当然,若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若加HI溶

液,最终会氧化得到12。

⑤A102-离子方程式:A102TH++H20=Al(0H)3当然,若继续滴加盐酸至过

量,该沉淀则会溶解。

4、浓硫酸的作用:

①浓硫酸与Cu反应一一强氧化性、酸性②实验室制取乙烯一一催化性、脱水

③实验室制取硝基苯一一催化剂、吸水剂④酯化反应一一催化剂、吸水剂

⑤蔗糖中倒入浓硫酸一一跳水性、强氧化性、吸水性

⑥胆矶中加浓硫酸一一吸水性

5、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可能是:

①醛:②甲酸;③甲酸盐;④甲酸酯;⑤葡萄糖:⑥麦芽糖(均在碱性环境下进行)

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①显两性的物质:Al、A12O3、Al(0II)3

②弱酸的钱盐】(NH4)2C03、(NH4)2S03>(NH4)2S等。

③弱酸的酸式盐:NaHS、NaHC03、NaHS03等。

④氨基酸。

⑤若题目不指定强碱是NaDH,则用Ba(OH)2,Na2c03、Na2s03也可以。

7、有毒的气体:F2、HF、C12、H2S、S02、CO、N02、NO、Br2(g).HCN。

8、常温下不能共存的气体:H2s和S02、H2s和C12、HI和C12、NH3和HC1、

NO和02、F2和H2。

9、其水溶液呈酸性的气体:HF、HC1、HBr、HI、H2S、S02、C02、N02、

Br2(g)Q

10、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o有漂白作用的气体:C12(有

水时)和S02,但两者同时使用时漂白效果减弱。检验C12常用淀粉碘化钾试纸,

C12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高二化学电离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二」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

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

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0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

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03溶

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

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

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高二化学电离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三」

1.烯醛中碳碳双键的检验

(1)若是纯净的液态样品,则可向所取试样中加入嗅的四氯化碳溶液,若褪

色,则证明含有碳碳双键。

(2)若样品为水溶液,则先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新制Cu(0H)2悬浊液,加热煮

沸,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一酸化,再加入滨水,若褪色,则证明

含有碳碳双键。

若直接向样品水溶液中滴加湿水,则会有反应;一CH0+Br2+H20-—C00H+2HBr

而使漠水褪色。

2.二糖或多糖水解产物的检验

若二糖或多糖是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的,则先向冷却后的水解液中加入足量的

NaOII溶液,中和稀硫酸,然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水浴)

加热,观察现象,作出判断°

3.如何检验溶解在苯中的苯酚?

取样,向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向水溶液中加入盐酸酸

化,再滴入几滴FeC13溶液(或过量饱和滨水),若溶液呈紫色[或有白色沉淀生

成),则说明有苯酚。

若向样品中直接滴入FeC13溶液,则由于苯酚仍溶解在苯中,不得进入水溶液

中与Fe3+进行离子反应;若向样品中直接加入饱和滨水,则生成的三澳苯酚会溶解

在苯中而看不到白色沉淀。

若所用滨水太稀,则一方面可能由于生成溶解度相对较大的‘一浪苯酚或二澳

苯酚,另一方面可能生成的三溟苯酚溶解在过量的苯酚之中而看不到沉淀。

4.如何检验实验室制得的乙烯气体中含有CH2=CH2、S02、C02、H20?

将气体依次通过无水硫酸桐、品红溶液、饱和Fe2(S04)3溶液、品红溶液、澄

清石灰水、检验水)(检验S02)(除去S02)(确认S02已除尽)(检验C02)

滨水或浸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高镒酸钾溶液(检验CH2=CH2)。

高二化学电离知识点归纳总结「篇四」

一、苯C6H6

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有毒,不溶于水,易溶

于有机溶剂,本身也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2、苯的结构:C6H6(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

相同,碳碳键键能大于碳碳单健键能小于碳碳单键键能的2倍,键长介于碳碳单键

键长和双键键长之间键角120°o

3、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2C6H6+1502=12C02+6H20(火焰明亮,冒浓烟)不能使酸性

高镒酸钾褪色。

(2)取代反应

①铁粉的作用:与澳反应生成澳化铁做催化剂;澳苯无色密度比水大

②苯与稍酸(用H0N0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密度大于

水、有毒的油状液体一一硝基苯。+H0N02+H2O反应用水浴加热,控制温度在50—

60℃,浓硫酸做催化剂和脱水剂。

(3)加成反应

用银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3H2

二、乙醇CH3cH20H

Is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如何

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加无水硫酸铜;如何得到无水乙醇:加生石灰,蒸储

2、结构;CH3cH20H(含有官能团;羟基)

3、化学性质

(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0H+2Na=2CH3CH20Na+H2t(取代反

应)

(2)乙醇的氧化反应

①乙醇的燃烧:CH3CH20H+302=2C02+3H20;

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2CH3CH20H+02=2CH3CH0+2II20;

三、乙酸(俗名:醋酸)CH3C00H

1、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结成冰一样的晶

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叫冰醋酸,与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2、结构:CH3C00H(含竣基,可以看作由段基和羟基组成)

3、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1)乙酸的酸性;

弱酸性,但酸性比碳酸强,具有酸的通性

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乙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来除

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03):2CH3C00H+CaC03=(CH3C00)2Ca+H20+C02t乙酸还

可以与碳酸钠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2cH3COOH+Na2CO3二

2CH3C00Na+H20+C02t上述两个反应都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2)乙酸的酯化反应

(酸脱羟基,醇脱氢,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主要产物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小、不

溶于水的油状液体。在实验时用饱和碳酸钠吸收,目的是为了吸收挥发出的乙醇和

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反应时要用冰醋酸和无水乙醇,浓硫酸做催化剂和

吸水剂6

高二化学电离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五」

1、定义: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

电解质一一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非电解质一一共价化合物

注意;

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②S02、NH3、C02等属于丰电解质

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0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04

全部电离,故BaS04为强电解质)一一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

3、电离平衡:

在一定的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时,电离

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电离平衡。

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A、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有利于电离9

B、浓度:浓度越大,电凄程度越小;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

移动Q

C、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

会减弱电离。

D、其他外加试剂;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

有利于电离。

5、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用可逆符号弱酸的电离要分布写(第一步为主)

6、电离常数:

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

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一

般用Ka表示酸,Kb表示碱。)

表示方法:ABA++B-

Ki=[A+][B-]/[AB]

7、影响因素:

a、电离常数的大小主要由物质的本性决定。

b、电离常数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受浓度变化影响,在室温下一般变化不大。

C、同一温度下,不同弱酸,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

如:H2S03>H3P04>HF>CH3C00H)H2C03>H2S>HC10

高二化学电离知识点归纳总结「篇六」

一、钠Na

1、单质钠的物理性质:钠质软、银白色、熔点低、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

大。

2、单质钠的化学性质:

①钠与02反应

常温下:4Na+02=2Na20(新切开的钠放在空气中容易变暗)

加热时:2Na+02二二Na202(钠先熔化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Na202o)

Na202中氧元素为-1价,Na20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Na202+2H20=4Na0H+02t

2Na202+2C02=2Na2C03+02

Na202是呼吸面具、潜水艇的供氧剂,Na202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

②钠与H20反应

2Na+2H2O=2NaOII+H2f

离子方程式:2Na++2H20=2Na++20H-+H2t(注意配平)

实验现象:“浮一一钠密度比水小;游一一生成氢气;响一一反应剧烈;

熔一一钠熔点低;红一一生成的NaOH遇酚献变红”。

③钠与盐溶液反应

如钠与CuSO4溶液反应,应该先是钠与H20反应生成NaOH与H2,再和CuSO4

溶液反应,有关化学方程式:

2Na+2H2O=2NaOH+H2t

CuS04+2Na0H=Cu(0H)2I+Na2SO4

总的方程式:2Na+2H2O+CuSO4=Cu(OH)2I+Na2s04+H2t

实验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有气泡放出

K、Ca、Na三种单质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碱再和盐溶

液反应

④钠与酸反应:

2Na+2HCl=2NaCl+H2t(反应剧烈)

离子方程式;2Na+2H+=2Na++H2t

3、钠的存在:以化合态存在。

4、钠的保存:保存在煤油或石蜡中。

5、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Na20->NaOHfNa2c03-Na2c03-101120(结

晶)一Na2c03(风化),最终得到是一种白色粉末。

一小块钠置露在空气中的现象:银白色的钠很快变暗(生成Na20),跟着变成

白色固体(NaOH),然后在固体表面出现小液滴(NaOH易潮解),最终变成白色粉未

(最终产物是Na2c03)。

二、铝Al

1、单质铝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密度小(属轻金属)、硬度小、熔沸点

低。

2、单质铝的化学性质

①铝与02反应:常温下铝能与02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保护内层金属。加热

条件下铝能与02反应生成氧化铝:4A1十302==2A1203

②常温下Al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均有H2生成,也能与不

活泼的金属盐溶液反应;

2A1+6HC1=2A1C13+3H2t

(2A1+6H+=2Al3++3H2t)

2Al+2Na0H+2H20=2NaA102+3H2t

(2A1+20H-+2H202AlO2-+3H2t)

2Al+3Cu(N03)2=2Al(N03)3+3Cu

(2Al+3Cu2+=2A13++3Cu)

注意:铝制餐具不能用来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和咸的食品。

③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如V、CnMn、Fe的氧化物)叫做铝热反应

Fe203+2Al==2Fe+A1203,Al和住203的混合物叫做铝热剂。利用铝热反应焊

接钢轨0

三、铁

1、单质铁的物理性质:铁片是银白色的,铁粉呈黑色,纯铁不易生锈,但生

铁(含碳杂质的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原因:形成了铁碳原电池。铁锈的主

要成分是Fe203)o

2、单质铁的化学性质;

①铁与氧气反应:3Fe+202==Fe30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

固体)

②与非氧化性酸反应:Fe+2HCl=FeC12+H2t(Fe+2H+二Fe2++H2t)

常温下铝、铁遇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加热能反应但无氢气放出。

③与盐溶液反应;Fe+CuS04=FeS04+Cu(Fe+Cu2+=Fe2++Cu)

④与水蒸气反应:3Fe+4H20(g)==Fe304+4H2

高二化学电离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七」

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反应热的概念:

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

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C用符号Q表示。

(2)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Q〉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Q<0时,反应为放热反应。

(3)反应热的测定

测定反应热的仪器为量热计,可测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根据体系的热

容可计算出反应热,计算公式如下:

Q=-C(T2-T1)式中C表示体系的热容,Tl、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

系的温度。实验室经常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2、化学反应的婚变

(1)反应焙变

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称为“焰”的物理量来描述,符

号为H,单位为kJ•mol—

反应产物的、总焰与反应物的总熔之差称为反应熔变,用AH表示e

(2)反应焙变AH与反应热Q的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

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熔变,其数学表达式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