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_第1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_第2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_第3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_第4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在农产品市场波动较大的形势下,农民的农业收入潜力越来越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加快城乡就业一体化进程、推动城镇化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增加农民收入、摆脱贫困的重要出路。如何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已成为社会尤其是各级党政领导所普遍关注的问题。它既是农民收入有效增长的现实问题,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农村小康目标的早日实现。为此,现结合我区第二次农业普查的汇总资料,对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例证分析,以探求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与构成特点

据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截止2006年末,全区农村人口总量为36.53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23.02万人,占农村总人口63%,农村从业劳动力19.8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86.3%,富余劳动力约为3.1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3.7%。

总体上看,*是一个农业大区,农村劳动力仍是全区劳动力资源的主体。农村劳动力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偏大。根据农业部最新计算口径(每个从事种植业生产的劳动力应耕种1公顷土地)测算,*区按照复种面积需要4.89万种植业劳动力,加上专门从事林牧渔业生产的劳动力,*农业实际需要的劳动力约为5.17万人。在*23.02万人的劳动力资源中,已实现转移的劳动力9.12万人,

3.16万人既不从事农业劳动,也没有其它就业,仍有5.67万人左右劳动力处于隐性失业状态。

(二)从事纯农业人员多。2006年*区农村从业劳动力19.86万人,其中有8.93万人从事非农产业,其他10.93万人均为农业劳动力,占比重55%。其中从事农作物种植业为10.61万人;林业72人;畜牧业2078人;渔业648人;农林牧渔服务业398人,农业兼职人员偏少,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三)男女劳力比例相当。在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中,女劳动力11.57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0.3%,其中从业人数10.11万人,占农村从业人员50.9%;男劳动力11.45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9.7%,其中从业人数9.74万人,占总从业人员49.1%。

(四)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不高。据农业普查资料显示。在劳动力资源总量中,末上学的7927人,占劳动力比重3.5%;小学文化程度的60358人,占比重26.2%;初中文化程度的130540人,占比重56.7%;高中文化程度的28524人,占比重12.4%;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2827人,占比重1.2%。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构成特点

(一)文化程度构成。在外出转移的劳动力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42147人,占72.5%;高中文化程度的5945人,占10.2%;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1076人,占1.9%;文化程度较低的小学及文盲人数分别为8527人和417人,占转移劳动力的14.7%和0.7%。转移劳动力文化程度高于农村劳动动力的平均水平,文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力较容易找到就业途径。

(二)行业构成。按从事行业划分,转移的劳力中,从事一产的只有0.20万人,占3.4%;从事二产的2.88万人,占49.6%;从事三产的有2.73万人,占47%。在二、三产业中,从事制造业、建筑、批零贸易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占比例较高,占转移劳动力64.7%,其中从事制造业1.52万人,占转移劳动力26.1%,建筑业0.72万人,占转移劳力的12.3%,从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0.60万人,占转移劳力的10。4%,从事服务行业0.92万人,占转移劳力的15。8%。从转移劳动力的行业分布来看,与我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社会需求基本相符。

(三)区域构成。从调查了解到,转移的劳动力区域分布很广泛,分散在全国各地,但以北京、上海、山西、山东、浙江和江苏苏南等地相对集中。其中转移到省外的劳动力1.48万人,占转移总人数25.5%。转移在本省的劳动力有4.33万人,占转移总人数74.5%。在本省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在乡外区内的占26.1%,在区外市内的占23.7%,在市外省内的占24.7%。总体上说,我区劳务人员对外输出地区在本省的占到全部外出人员的四分之三,且大部分分布在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

(四)性别构成。据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2006年底*区户籍外出人员58112人,其中男性务工人员39104人、女性19008人,比重分别为67.3%和32.7%。男女对外输出性别比例为2:1,主要以男性为主。

5、年龄构成。在外出务工人员中,20岁以下年龄段占17.5%,21-30岁年龄段占34.8%,31-40岁年龄段占25.5%,41-50岁年龄段占14.0%,50岁以上年龄段占8.2%。可见,40岁以下务工人员约占对外输出总量的五分之四,年轻人是对外输出的主要力量。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一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从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分析,在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占总劳动力的86.4%,高中及以上占总劳力的13.6%;在外出人员中,初中及以下占总外出人员的87.9%,高中及以上占总外出人员的12.1%。外出打工者素质可见一斑。因此我区尽管存在一定数量的富余劳动力和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口,但以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的中年以上劳动力和家庭妇女居多,这部分劳动力要想转移出来非常困难。

二是劳动力市场建设欠完善。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但就营造一个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大环境来讲,还缺乏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从业后,户籍管理、权益保障、社会保险、子女就学等问题,都应有相应的政策作保证。政策不明确、不配套,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三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薄弱。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政府和相关组织服务滞后。在近几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中,政府或单位组织的只占6%。其次,市场组织化程度低。80%以上外出从业的农民是通过亲威、朋友介绍,这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极大的无序性。最后是信息渠道不畅,劳动力流动具有极大的盲目性,就业市场秩序不规范,少数不法者混迹其中,坑害进城务工的农民。以上现象都说明我区自由、开放、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

四是城镇化、工业化速度偏慢。根据07年统计资料显示,我区建成区面积25.75平方公里,人口6.38万人。全区各镇区平均建成区面积30.81平方公里,镇区平均人口10.97万人。由于城镇规模偏小,人口偏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积聚企业能力低,工业基础和非农化水平不高,导致城镇集聚效应难以发挥,带动力弱,城市化进程缓慢。而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它对全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总量的增长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同时也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和阻力,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企业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信息相对闭塞,企业的竞争力不强等方面。在乡镇企业发展减缓,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受阻的情况下,农村展开了大规模的劳动力自发流动。开始了一个迂回曲折的城镇化的过程。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目标模式是:由农业转向非农业,由农村迁移到小城镇或城市,第一步,通过扩大农业内部就业空间.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努力引导回乡创业,实现农村劳动力在本地和跨区域充分就业引导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实现职业的初步转换;第二步是全面实现工业化。农民可以根据自身素质和市场价值规律自由选择职业和生存方式,城市化,特别是小城镇的发展可以容纳大量的转移农民的基础上,鼓励农村劳动力在流动中稳定下来,使之既成为城镇或城市二、三产业的职工,又成为城镇或城市居民实现根本意义上的转移。为此,我们的对策建议是:

(一)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增加劳动力转移的有效载体。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区内从事二、三产业的人数极少,占全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的比例不到10%。这主要是由于城镇经济发展落后,

二、三产业落后。2006年镇化率仅在10%左右,

二、三产业还占不到生产总值的一半。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我区城镇经济,充分发挥城镇经济对二、三产业的带动作用。按照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要求,突出抓好XX县区建设,扩张XX县区规模,提高XX县区向周边区域辐射带动的能力。紧紧围绕“城镇经济带动”这个主题,狠抓产业集聚,形成城镇发展的经济支撑体系。力争到2010年,全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区内从事二、三产业的人数达到10万人以上,所占比例达到30%以上。

(二)加大劳动力培训,切实提高劳动力素质。

由于多方面原因,外出劳动力中许多并没有一技之长和受到过职业技术教育,绝大部分则是由学校直接流入到了打工人群。据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2006年,*区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人只占12.3%。可见,迅速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是促进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和实现劳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要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特别是教育资源,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重点是非农转移培训力度,使每位外出务工者都能学到一门以上实用技术和懂得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努力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延伸培训面,扩展培训深度,重点发挥好区党职校、电大、农广校和农村远程教育点的作用。在经费投入上,培训经费应全部从扶贫资金中列支。加强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做大做强劳务输出产业,必须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个体素质。建议:一是技能培训要从新生劳动力抓起。职业教育学校和有条件的初、高中学校要推行3+1模式教育,就是完成义务教育后,对未能再升学的学生,增加1年或者半年的劳动技能学习时间,结业后整体转移就业。二是采取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的方式,依法举办各种类型的实用技术培训班,依托有关职能部门如劳动就业、农业、教育等建立常年性的。专业性的职业学校、培训中心等,形成社会就业培训体系的骨干。三是形成以技术培训和业务培训为重点、以素质培训和岗位培训并重为特点、以职业培训和扩大就业相结合的长短结合、高中低配套的培训模式。四是把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使求职务工人员有全国能用的技术等级证书及上岗证以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三)加快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

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其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目前*区农村人口占75%的这种状况,不仅和我区经济的实际发展水平相左,也阻碍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在我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由农业释放出大量富余劳动力,并向二、三产业转移。如果我们能够有预见性地为其转移提供比较好的服务,就可以降低转移的成本和代价,提高转移的效益。在普查中发现,农村转移劳动力选择职业的首选因素就是“挣钱多”,其二选择因素是“离家远近”。这种择业观念就应在提供服务时加以扭转,以使其与宏观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协调。而且,在政府机构转换职能以后,也应以提供必要的服务为己任。这不仅涉及农工委、农林办、乡镇企业局等单位,劳动部门、统计部门、科委及相关研究机构都应考虑这个问题。服务内容包括政策倾斜、技术培训、信息沟通、方向引导等等。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首先要逐步改变以往以行政手段开展工作的做法,学会用经济手段去指导工作。行政手段不是绝对不可以使用,但应逐步转变为以经济手段为主要方法。而经济手段并不意味着金钱,而是以经济发展规律为指导工作的依据,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其次,要以利益驱动和方向引导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防止盲目流动、大起大落、回流等现象带来的损失。此外,城市就业咨询机构亦应延伸到农村,提供就业咨询与服务,使农村转移劳动力与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步一致起来。

(四)加大农村劳务输出力度,积极拓展劳务输出空间。

切实要把劳务输出作为*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来抓,在规范化、产业化上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