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战爆发课件_第1页
内战爆发课件_第2页
内战爆发课件_第3页
内战爆发课件_第4页
内战爆发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丰子恺《胜利之夜》画面中一家四口欢庆祥和,寓意抗战胜利后,黑暗终结,光明新生,普天同庆。“炮弹作花瓶,

万世乐太平”

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一面不断内战……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象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急迫……我们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穷的损害……——1945年8月《新华日报》一封读者来信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内战爆发一、重庆谈判背景

在中国人民面前摆着两条路,光明的路和黑暗的路。有两种中国之命运,光明的中国之命运和黑暗的中国之命运。现在日本帝国主义还没有打败,即使把日本帝国主义打败了,也还是有这样两个前途。

——毛泽东《两个中国之命运》(七大开幕词)

“今日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国外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消灭中共,才能达成我们的任务。”蒋介石国民党六大“我们的任务不是别的,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团结全国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在我们党领导之下,为着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一个光明的新中国,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毛泽东中共七大坚持独裁

坚持反共实现民主

实现统一黑暗光明背景

现在抗日战争已经胜利结束,中国即将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当前时机极为重要。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

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在重庆机场的讲话无家可归的人们战争毁坏的城市日军炸毁的桂林解放桥满目疮痍无家可归过程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蒋中正未寒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毛泽东先生勋鉴:来电诵悉,期待正殷……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特再驰电奉邀,务恳惠诺为感。蒋中正哿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日毛泽东先生勋鉴:未养电诵悉……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兹已准备飞机迎迓,特再驰电速驾!蒋中正梗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三日蒋介石为何如此急迫地电邀毛泽东?过程

蒋介石的侍从室六组组长唐纵在其拟订的对日本投降的处置意见中建议:邀请“中共领袖来渝共商进行。如毛泽东果来则可使其就范,如其不来,则中央可以昭示宽大于天下,而中共将负破坏统一之责。”——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

《中央日报》总主笔陶希圣露骨地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张海鹏《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掩盖“假和平、真内战”的面目,将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给中国共产党。过程“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国军抓紧时机,迅速收复沦陷区中心城市。待国军控制所有战略据点、交通线,日寇完全受降后,再以有利之优越军事形势与奸党作妥协谈判。如彼不能在军令政令统一原则下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蒋介石给国民党各战区司令长官的绝密电报(1945年9月20日)《磨好刀再杀》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

过程毛泽东毛泽东说:“我准备坐班房……如果是软禁,那也不用怕,我正是要在那里办点事。现在苏联红军不入关,美国军队不登陆,形式上是中国自己解决问题……。所以,重庆是可以去和必须去的。”他的政治遗嘱是“如果蒋介石把我关了或者杀掉,那就由刘少奇同志来代替我。”为了和平,重庆是可以去和必须去的。共产党参加重庆谈判的原因:争取和平,揭露美蒋阴谋过程张治中、毛泽东、赫尔利、周恩来、王若飞毛泽东到达重庆走出机舱与民盟主席张澜握手

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重庆《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1945年柳亚子得知毛泽东抵达重庆后,赶来桂园探望,一见面就赠的诗柳亚子过程重庆谈判期间结果:1946.10.10,双方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双十协定》过程

一、不得以现在政府法统之外,来谈改组政府问题,即其所谓召集党派会议讨论国是,组织联合政府也;二、不得分期或局部解决,必须现时整个解决一切问题;三、归结为政令、军令之统一,一切问题必须以此为中心也。——《蒋介石日记》达成共识: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集各党派代表和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未能达成共识:解放区军队数量与整编问题解放区政权问题(省级VS区县级)“双十协定”政协会议重庆政协会议召开时间:地点:内容:意义:出席政治协商会议中共代表团成员左起:吴玉章、陆定一、周恩来、邓颖超、董必武、王若飞、博古1946年1月10日①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②通过一系列决议,再一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重庆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二、国民党发动内战概况开始:1946年6月,国民党公然违背“双十协定”,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

。蒋介石全面进攻!我方的20万军队,在48小时内消灭中原解放区;用3到6个月的时间,完全消灭所有中共控制的解放区。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概况国共初期实力对比:敌强我弱国民党参谋总长陈诚扬言:“以20万军队,48小时消灭中原解放区,也许3个月,至多5个月,使能整个解决中共部队”。概况

人民解放战争战略防御形势图

(1946年6年—1947年6月)国民党战略方针:全面进攻、速战速决最高峰: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后检阅部队三、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概况实力的悬殊,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宣传单“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亚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战略上蔑视战术上重视主要目标:自卫反击作战方式:运动战依托作战空间来换取时间移动兵力包围敌方,以优势

兵力速战速决,即“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作战目标:歼灭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作战原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战略战术:灵活机动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战役国民党指挥官李默庵报告共产党指挥官粟裕报告苏中战役取得胜利收复了盐城以南大部分地区;解除了南京政府威胁;保障了浦口至南京的铁路以及长江下游的交通七战七捷消灭国民党军队六个半旅,歼敌4万余人国民党目标:夺取城市、交通线;共产党目标: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1946.12-1947.4三下江南四保临江1947.2莱芜战役1946.7苏中战役1946.6中原突围宣化店1946.10新开岭战役粉碎国民党军全面进攻解放区军民经过半年多的自卫反击战,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

从一九四七年三月起,国民党军队在晋冀鲁豫、晋察冀、东北等战场上转取守势,集中兵力对解放区南线的两翼——山东和陕北进攻,企图在消灭这两区的解放军后,再转用主力于其他战场,以各个消灭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中共中央总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保留有生力量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羊马河青化砭蟠龙镇沙家店沙家店:此役全歼国民党军整编第三十六师6000余人,从根本上扭转了西北的战争局势青化砭:此役歼敌2900余人,是西北野战部队撤出延安后的首战胜利,打击了胡宗南部的进攻气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斗志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陈毅指挥作战如大马金刀,纵横驰骋;粟裕行军布阵,如山间清溪,鱼石可数。陈粟合作,巨细相补,奇正相依。大处像海立云横,电闪雷鸣,小处如柔云和风,严丝合缝。”孟良崮战役:华东野战军消灭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此役歼敌3.2万余人,对挫败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是有决定性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概况战争进程时间代表事件内战爆发全面进攻重点进攻1946年.61946年.6—1947.31947.3—1947.6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国民党占领张家口中共中央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取得青化砭和沙家店战役胜利,粉碎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取得孟良崮战役胜利,粉碎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概况从1946年7月到1947年6月止,人民解放军在一年作战中,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97.5个旅(内有46个整旅),平均每月歼敌8个旅,连同非正规军,共歼敌112万人。国民党第一线的突击兵力,已下降到只占进攻解放区的总兵力的34%。解放区军民在这一年中所取得的胜利,为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的转变创造了条件。解放军军民的自卫反击能获得胜利的原因?概况

从1946年7月到1947年6月止,人民解放军在一年作战中,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97.5个旅(内有46个整旅),平均每月歼敌8个旅,连同非正规军,共歼敌112万人。国民党第一线的突击兵力,已下降到只占进攻解放区的总兵力的34%。解放区军民在这一年中所取得的胜利,为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的转变创造了条件。解放军军民的自卫反击能获得胜利的原因?正确的战略战术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人民的支持四、巩固练习1.他说:“历史走到今天,总算出现一次和平民主的机会,我们不能放弃这个机会。重庆是刀山火海,我也得去啊!”“他”赴重庆取得的成果是(

)A.签署“双十协定”

B.发表《论持久战》C.掀起大生产运动 D.国民党统治覆灭A解析:根据题干“历史走到今天,总算出现一次和平民主的机会,我们不能放弃这个机会。重庆是刀山火海,我也得去啊!”和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蒋介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最终国共双方签署“双十协定”,A项正确;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指出抗日是持久战,胜利属于中国的观点,排除B项;大生产运动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的以自给为目标的大规模生产自救运动,排除C项;国民党统治覆灭是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排除D项。故选A项。D2.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共商和平大计。另一方面,他又借用美国的军用飞机空运大量国民党军队抢占各大城市和交通要道。这反映出蒋介石的真实意图是(

)A.消板抗日,积极反共

B.攘外必先安内C.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D.假和平真内战D解析:依据题干“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共商和平大计。另一方面,他又借用美国的军用飞机空运大量国民党军队抢占各大城市和交通要道。”结合所学知识,1945年,国民党为了发动内战争取时间,赢得政治主动,进行重庆谈判,D项正确;消板抗日,积极反共是国民党反动派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表现,排除A项;攘外必先安内”是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亡之时国民政府的基本国策,排除B项;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国民政府的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3.1946年6月,“假和平.真内战”的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

)A.中原解放区 B.东北解放区 C.陕甘宁解放区 D.山东解放区A解析: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命令国民党向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全面内战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故选:A。4.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却在加紧准备内战。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A.国民党军队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 B.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C.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B5.毛泽东说:“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在毛泽东这一军事思想指导下,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

)A.转战陕北,指挥若定

B.千里跃进,战略进攻C.自卫反击,战略决战

D.千里渡江,摧枯拉朽A答案:A.依据所学可知,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向中原解放区发起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3月,国民党集中25万人,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解放军西北野战军部队只有2万人,处于劣势。中共中央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主动撤离延安,符合题意。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拉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与延安无关,排除,C.战略决战是三大战役,与延安无关,排除。D.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与延安无关,排除。故选:A。6.1947年3月,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后,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在陕北先后取得了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

)A.囚笼政策 B.全面进攻 C.重点进攻 D.战略反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