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复习全品 第13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政治-新课标-人教版综述_第1页
第一轮复习全品 第13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政治-新课标-人教版综述_第2页
第一轮复习全品 第13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政治-新课标-人教版综述_第3页
第一轮复习全品 第13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政治-新课标-人教版综述_第4页
第一轮复习全品 第13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政治-新课标-人教版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RJ)·全国卷地区专用课件编辑说明本课件是用精确校对的word书稿制作的“逐字编辑”课件,如需要修改课件,请双击对应内容,进入可编辑状态。如果有的公式双击后无法进入可编辑状态,请单击选中此公式,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进入编辑状态。修改后再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退出编辑状态。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

单元总结提升第十三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课前自主复习核心考点突破时政热点聚焦返回目录考纲展示哲学是什么:⑴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⑵哲学与其他具体科学的关系⑶哲学与时代精神⑷哲学的作用返回目录整个世界根本方法课前自主复习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根本观点理论化方法论具体科学概括和总结世界观和方法论精华生活先导主干解读明确2项作用哲学对人生、对社会的作用理解3个概念哲学、世界观、方法论把握4对关系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精神的关系返回目录课前自主复习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考点一哲学的基本内涵考点透析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1)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世界观与方法论人们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3)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温馨提示】(1)哲学≠世界观。世界观能否成为哲学,主要看它是否系统化、理论化和体系化。(2)统一≠总和。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而非简单地堆砌罗列。2.哲学与其他具体科学的关系(1)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普遍的本质和最一般的规律。(2)联系: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重难突破1.哲学与世界观的区别和联系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比较世界观哲学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形成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哲学家研究的结果,是自觉形成的,不是人人都有特点是零散的、朴素的是理论化、系统化的联系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特别提醒】哲学与世界观都有科学、非科学之分。不能认为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2.世界观与方法论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比较世界观方法论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联系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特别提醒】世界观与方法论并非相互影响或决定的关系。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与联系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

比较哲学具体科学区别研究对象整个世界世界某一特定领域事物的运动规律

任务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

作用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联系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特别提醒】哲学与具体科学并非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易错辨析1.[2013·天津卷,7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提示]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2.[2014·广东卷,34C]哲学不关注作为自然现象的雾与霾。(

[提示]哲学研究整个世界,当然也关注作为自然现象的雾与霾。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3.[2013·广东卷,33D]世界观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提示]哲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4.[2015·海南卷,21②]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提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5.[2012·江苏卷,25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提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命题探究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考情速查命题揭秘预测近年全国高考未考查高考考查形式全部为选择题,重点考查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角度1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典型例题1】[2015·山东卷]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

)A.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C.先知后行重在知D.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

[解析]B本题考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上述古语的意思是:如果不知道廉洁,就会贪得无厌,无所不取;如果不知道耻辱就会无所顾忌,无所不为。这体现了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B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联系是有条件的;C说法错误,应该是先行后知重在行;D与材料无关。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变式训练1】某地一位母亲因算命先生说她儿子与自己“八字相克”,竟将儿子打得四肢变形。这一现象表明(

)A.世界观决定实践的结果B.方法论是世界观的基础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

[解析]

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A、B说法均不对,不选。C本身说法对,但与题意无关。题干中母亲的世界观决定了她处理问题的方法,D符合题意。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角度2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典型例题2】[2012·上海卷]对哲学是“科学之科学”这一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A.哲学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B.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C.哲学是研究特定领域问题并揭示其特殊本质和规律的科学D.哲学是从某方面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生价值认知的科学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解析]B

A将哲学视为“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观点错误;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特定领域,C错误;D说法错误。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变式训练2】爱因斯坦说:“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爱因斯坦的话揭示了(

)A.具体科学离不开哲学,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B.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C.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D.哲学是世界观,各门具体科学是方法论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解析]B材料说明,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又对具体科学研究起指导作用,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错误,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总和;D项错误,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考点二哲学的作用考点透析1.哲学与时代精神的关系(1)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2)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真正的哲学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2.哲学的作用(1)哲学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2)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3)哲学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温馨提示】任何哲学都可以反作用于时代,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先导作用不等于决定作用,从主体上看,决定社会变革的是人民群众。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重难突破1.正确认识和理解哲学与时代的关系(1)从哲学与时代的一般关系来看①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是对一定时代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它的内容来源于时代。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2)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关系来看①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时代的要求,是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回答,它的产生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②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壮大。③就马克思主义对时代的作用来说,实践证明,它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2)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关系来看①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时代的要求,是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回答,它的产生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②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壮大。③就马克思主义对时代的作用来说,实践证明,它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2.全面把握哲学的作用(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3)从深度上看,哲学思想是高度概括和总结的思想;从性质上看,哲学思想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所以,不同哲学思想的作用是不同的。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4)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5)哲学的三大功能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易错辨析1.[2015·福建卷,29③]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提示]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2.[2014·广东卷,35A]以哲学指导实践就不会犯错误。(

[提示]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以非科学的哲学指导实践会犯错误。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命题探究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考情速查命题揭秘预测近年全国高考未考查高考考查形式全部为选择题,重点考查哲学对社会、对人生的作用。复习时注意区分哲学的作用与真正哲学的作用角度1哲学与时代精神【典型例题1】[2013·福建卷]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思考。有学者这样写道: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这些观念就会紧随并支持你们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后,它们便会拉着你们向前如果你们逆着时代观念而行,它们就将推翻你们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①正确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②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时代观念的变化发展④时代观念的反作用体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A.①②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④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解析]D本题考查哲学的作用及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后,它们便会拉着你们向前”体现了①。从这位学者的话可以看出,时代观念可以先于、也可以后于时代发展,并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④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夸大了意识的反作用。③强调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与材料不符。故选D项。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变式训练1】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脉搏的一次跳动,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一段最强的音符。哲学作为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观念形态的重要内容,它(

)A.源于哲学家的主观想象B.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C.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D.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解析]B哲学源于时代,而不是源于哲学家的主观想象,故A项错误;哲学对现实的反映有真实的,也有虚幻的,C项错误;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D项错误。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角度2

哲学的作用【典型例题2】[2012·天津卷]2011年,美国苹果公司董事长乔布斯——一位非凡的创新者,带着他的梦想和传奇辞世。乔布斯对于世界的意义,不仅在于他创造了那个魔器般的“苹果”,更在于他对“智慧之学”的情有独钟。乔布斯说过,“我愿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一个下午的相处。”他鼓励人们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去追求更多的真、善、美。乔布斯的成就和他对哲学的态度给我们的启示是(

)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②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④真正的哲学可以启迪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不断创新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解析]B本题是考查真正的哲学对人生、社会的积极作用。材料中乔布斯激励人们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体现了真正的哲学对人生、社会的作用,①③④符合题意。②是对真正的哲学的庸俗理解,真正的哲学是一定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排除②。故选答案B。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变式训练2】哲学的性质注定了它必须做“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也就是“事后诸葛亮”;但它一旦产生又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成为“啼鸣报晓的雄鸡”,也就是“事前诸葛亮”。时代呼唤“啼鸣报晓的雄鸡”,社会更需要“啼鸣报晓的雄鸡”,这是因为它可以(

)①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全盘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③直接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④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变革A.②③B.②④C.①②D.③④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解析]B题考查真正的哲学的作用。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是辩证的否定而不是否定一切;真正的哲学只有动员和掌握群众,才能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所以①③错误。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返回目录时政热点聚焦

材料一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创新,个人的成长进步也离不开科学世界观的指引。“十二五”规划指出,②要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以促进具体科学的发展。9月25日,教育部社科司发布下达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2015年度项目经费(第一批)的通知

材料二2015年10月,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五大洲的400余位中外学者与会。③本届大会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发展”,其宗旨是:④直面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复杂问题,研究和分享中国经验,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传播与发展。据了解,今后,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将每两年左右在北京大学举办一次,下届大会将于2018年即马克思200周年诞辰时召开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返回目录时政热点聚焦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答案】信息①——B信息②——A信息③——D信息④——C连线信息解读信息①

A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信息②B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意识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信息③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信息④命题预测

1.我们一定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有一个新的更大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说明(

)A.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B.学了哲学,就会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哲学能为我们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返回目录时政热点聚焦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解析]C本题考查哲学作用,C正确,A颠倒了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B忽略了哲学思想有正误之分。D与材料无关。返回目录时政热点聚焦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

2.2015年10月,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世界近20个国家的400多名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和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受邀参加,对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传播与发展,以及在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展开研讨。我们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当代实践,是基于(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②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社会变革的先导③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返回目录时政热点聚焦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解析]D

②错误,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社会变革的先导。①③④正确。返回目录时政热点聚焦第3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前自主复习核心考点突破时政热点聚焦返回目录考纲展示1.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2.唯物主义及其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3.唯心主义及其形态:(1)主观唯心主义;(2)客观唯心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返回目录课前自主复习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本原同一性物质形态原子历史唯物主义主观精神客观精神无产阶级辩证法历史观革命性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主干解读识记1个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区分2大哲学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解2大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3大基本特征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返回目录课前自主复习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点一哲学的基本问题考点透析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温馨提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后者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内容。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重难突破1.结合图示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2.正确认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1)可知论认为,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即人可以正确认识世界。能够认识不等于已经认识,尚未认识不等于不能认识,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被认识的事物。即使现在无法解释和认知的,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也能够认识,这只是时间问题。支持可知论的主要是唯物主义者和主观唯心主义者,但两者又有质的区别。唯物主义者持可知论主要是基于“一切皆有规律”和“物质不以意识为转移”。而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自己的意识。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2)不可知论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不能或不能彻底认识世界及其规律,无论人如何努力都无法完全认识世界。客观唯心主义者一般持不可知论,不可知论往往和神秘主义、有神论联系在一起。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易错辨析1.[2013·山东卷,24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提示]唯物主义认为,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认为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的观点属唯心主义观点。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提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提示]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即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命题探究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考情速查命题揭秘预测近年全国高考未考查高考考查形式全部为选择题,重点考查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角度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典型例题1】[2015·江苏卷]某实验团队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表明(

)①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解析]D本题主要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抗癌新药的研发体现人们可以认识事物以及实践的观点,所以,②④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③说法太绝对,故选D项。[技法指导]如果材料涉及人类的某项新科学发现,体现的是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问题。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变式训练1】《庄子》中惠子认为,“子(指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从哲学基本问题角度看,惠子的观点(

)A.认为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B.体现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分歧C.表明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D.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解析]A材料中惠子的观点是人无法得知鱼的乐趣,因此是不可知论。B项不符合题意,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分歧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C项不符合题意,这是可知论;D项与题意无关。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2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典型例题2】[2010·山东卷]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解析]A题中英语儿歌突出“上帝”创造客观事物,体现了宗教精神,从哲学上看,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题中科普作家对儿歌的改动,表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体现了科学精神,从哲学上看,属于唯物主义。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变式训练2】我国古代“五行说”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演化而来的;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这两种观点的根本分歧是(

)A.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B.物质与意识何者是本原C.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D.物质与意识能否统一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解析]

B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五行说”属于朴素唯物主义,柏格森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二者的根本分析即物质与意识何者是本原。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点二哲学的基本派别考点透析1.唯物主义及其形态(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2)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3)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2.唯心主义及其形态(1)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重难突破1.正确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

旧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区别世界本质(物质概念)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自然观唯物的、朴素的辩证法,没有科学依据唯物的,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缺少辩证法思想既唯物又辩证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

旧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区别历史观唯心史观。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抹杀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唯物史观。承认社会历史的客观性,又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既唯物又辩证)物质与意识关系只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缺少辩证法思想)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既唯物又辩证)历史使命解释世界

不仅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变革和改造世界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共同点(根本观点)承认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2.正确理解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区别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孟子:“万物皆备于我”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笛卡儿:“我思故我在”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朱熹:“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理念是世界的本原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的外化联系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3.正确区分哲学上的“两个对子”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两个对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区别回答的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回答的是世界是“怎么样”以及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世界的问题联系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提醒

从哲学派别上看,哲学上只存在“两大阵营”,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要正确揭示世界的本原,不仅要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还要坚持辩证法的观点。只有这样,才可能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易错辨析1.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提示]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但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2.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提示]唯物主义并不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哲学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

[提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命题探究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考情速查命题揭秘预测近年全国卷未考查高考考查形式全部为选择题,重点考查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复习时注意区分各种哲学派别

角度1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典型例题1】[2013·福建卷]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③④②B.②③④C.③②④D.②①③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解析]C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的演进顺序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①属于唯心主义,②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③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④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由此可以得出,C项符合题意。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技法指导]快速判断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形态如何判断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起源于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科学中的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变式训练1】德谟克利特“影像说”认为,感觉和思想是物体的影像到达于感官引起的;恩培多克勒“流溢说”认为,认识是从物体流溢出的物质经过感官通道引起的;近代唯物主义者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存在的映象。上述观点(

)①都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都带有明显的狭隘性和形而上学的特点③都承认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④都认识到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解析]

A题中观点都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②③正确;①与材料不符;④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2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典型例题2】[2014·山东卷]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过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解析]C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派别。朱熹认为“理”决定事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陆九渊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吾心”,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材料不符。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技法指导]快速判断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形态如何判断错误主观唯心主义将意识理解为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感觉、经验、观念、目的、意志、心灵等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夸大了客观精神的作用【变式训练2】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说法,认为“道”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下列与之最一致的观点是(

)A.气者,理之依也B.天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D.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解析]D材料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与之一致。A、C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点三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点透析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1)产生的条件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2)产生的意义: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x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1)产生的条件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2)产生的意义: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2)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1)毛泽东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①邓小平理论: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③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指导思想。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重难突破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本质特征。(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2)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方面,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的世界。(3)在历史观中,把实践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据。(4)在认识论中,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离开实践,就不能科学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可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易错辨析1.[2011·海南卷,18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提示]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2.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

[提示]旧哲学既有唯物论也有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命题探究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考情速查命题揭秘预测近年全国卷未考查高考考查形式全部为选择题,试题难度不大,重点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复习时要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区别

角度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典型例题1】[2012·江苏卷]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④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解析]A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的物质性、社会生活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主要得益于它坚持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坚持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故①②应选。题干讨论的是历史观,而不是自然观,③不选。题干说明的是人类社会的客观性,而不是上升性,④不选。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变式训练1】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实践性是指(

)A.正确阐明整个世界发展最普遍的规律B.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C.提供改造客观世界的具体观点和方法D.以认识客观世界为目的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解析]

B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实践性就是能够把理论运用于实际,在实践过程中检验理论的真理性,发展理论。实践性体现在行动上,革命性体现在意义上,科学性体现在方向上。A、C、D三项与实践性不符。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典型例题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断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以往哲学辩证否定的过程②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③最新成果对中国人民的探索实践起决定作用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解析]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它不单单是对以往哲学的辩证否定,①不选;③说法错误,理论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不是决定作用。②④符合题意,故选B。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变式训练2】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这表明(

)①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④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解析]D本题以科学发展观的社会功能为切入点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等知识,综合性强,①②③④均可入选,故选D项。返回目录核心考点突破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封建迷信返回目录时政热点聚焦

2015年6月24日,中纪委机关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文章称:①一些为官不为者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组织信个人,不热衷于干事创业,却痴迷于算命看相、求神拜佛,迷信“气功大师”……一些机关大楼不设4、13、14层,一些办公室的桌椅摆放讲究朝向、风水,一些干部的案头上赫然摆放石兽、“转运石”等装饰物,更有甚者一些地名因“不吉利”而改,有的工程因“大师”妄议而建,一些建筑因“挡风水”而拆。②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就出了名的迷信,在中央纪委对他的“双开”通报中,十分罕见地出现了“滥用职权进行封建迷信活动,造成国家财政资金巨额损失”的表述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每名官员的素质决定了中国的官场风气。③只有切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摒弃封建迷信,才能清扫思想阴霾,清除乌烟瘴气,换来一个海晏河清的官场环境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返回目录时政热点聚焦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连线信息解读信息①

A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错误的价值观

B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的组织建设,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信息②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唯心主义包括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错误意识阻碍社会发展。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信息③【答案】信息①——B信息②——C信息③——A命题预测

1.一些为官不为者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组织信个人,不热衷于干事创业,却痴迷于算命看相、求神拜佛,迷信“气功大师”。迷信思想从哲学派别来看,与下列观点一致的是(

)A.存在就是被感知B.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C.万物产生于水,且复归于水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返回目录时政热点聚焦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解析]D迷信思想从哲学派别来看,属于客观唯心主义,D与之相符。A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C两项都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返回目录时政热点聚焦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

2.一些机关大楼不设4、13、14层,一些办公室的桌椅摆放讲究朝向、风水,一些干部的案头上赫然摆放石兽、“转运石”等装饰物,更有甚者一些地名因“不吉利”而改,有的工程因“大师”妄议而建,一些建筑因“挡风水”而拆。上述现象(

)①是错误世界观支配的结果②违背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③要求我们必须注意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世界观教育④夸大了物质对意识的制约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返回目录时政热点聚焦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解析]A

①②③都符合材料列举的现象。材料中的现象属于唯心主义,否认了物质对意识的制约作用,④应排除。返回目录时政热点聚焦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

3.在共产党人的世界里,没有不用药就可治不治之症的神医,更没有“徒手隔空戳死人”的神功。说到底,只有物质的力量才是真实的。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要始终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C.共产党人拥有超自然的力量D.唯心主义者都是有神论者返回目录时政热点聚焦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解析]B只有物质的力量才是真实的,体现了物质的决定作用,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方法论,A不符合题意;C明显错误;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之分,D错误。返回目录时政热点聚焦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单元总结提升知识网络构建单元知识整合小微专题返回目录知识网络构建单元总结提升【主干解读】明确1个概念什么是哲学区分2个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明确3项作用真正哲学的作用把握4对关系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思维与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真正哲学返回目录知识网络构建单元总结提升长效热点(十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高到新境界热点透视中国共产党是理论上成熟和发展的伟大政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巨大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问题,确立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初步形成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高到新境界。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党的意志、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发展,是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返回目录单元知识整合单元总结提升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以及全面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等重大思想在内的科学思想体系。它奠定了党和国家不断前进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指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返回目录单元知识整合单元总结提升

高考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