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4节《简单机械》培优训练B(原卷版)_第1页
第三章第4节《简单机械》培优训练B(原卷版)_第2页
第三章第4节《简单机械》培优训练B(原卷版)_第3页
第三章第4节《简单机械》培优训练B(原卷版)_第4页
第三章第4节《简单机械》培优训练B(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三章第4节《简单机械》培优训练B第3课时学习目标:1.能表示机械效率,区分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2.会进行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计算。同步训练:1.如图所示,三个滑轮拉同一物体在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拉力分别为F1、F2、F3,那么有(▲)A.F1>F2>F3B.F1<F2<F3C.F2>F1>F3D.F2<F1<F32.如图所示,动滑轮重3N,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动绳子自由端,1s内将重为27N的物体提高0.2m,如果不计绳重及摩擦,则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2m/s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C.提升物体所做的有用功为6J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9N3.用五个相同质量的滑轮和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绳子自由端分别用力将重力为G的物体匀速提升,乙滑轮组的效率为η乙,不计摩擦、绳和木板的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相等B.F1一定大于F2C.每个滑轮重为(1η乙)G/2η乙D.甲、乙将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F1与F2的功率可能相等4.小明同学做“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组提升不同数量的钩码,记录数据如表所示。试验次数钩码的重力G/N钩码提升高度h/m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s/m机械效率η120.10.90.374%240.11.60.383%360.1①0.3②(1)观察图中测力计的示数,表格中编号①的数值是▲,②的数值是▲。(2)小明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到了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汽车作为一种“机械”,提高效率对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请你指出以下三种提高效率的方法中,方法▲是与本实验同理的。方法一:鼓励人们“拼车”出行,使汽车尽量装满人员。方法二:汽车制造用新材料减轻汽车重量。方法三:经常给汽车做保养,保持良好的润滑。(3)小明发现绳端移动的距离与钩码提升高度有固定的倍数关系,于是他认为钩码数量一定时,无论将钩码提升多高,都不影响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芳则认为:钩码提升的高度不同,有用功就不同,机械效率就变化了。你认为▲的看法是正确的。5.如图所示,已知斜面长5m,高2m,拉力为50N。利用这个装置将重为100N的物体在5s内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到顶端。则拉力做功的功率为▲W,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6.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直角斜面上有一重为G的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从斜面底部被匀速拉到顶端。设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f。(1)试利用W总=W有用+W额外推导f=FG·BC/AB。(2)已知BC=1/2AB,F=4N,G=6.4N,求该斜面的机械效率。7.如图所示,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通过滑轮组拉着重G=9×104N的货物A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货物A的速度为υ=2m/s,经过t=10s,货物A竖直升高h=10m。已知汽车对绳的拉力F的功率P=120kW,不计绳、滑轮的质量和摩擦,求:(1)t时间内汽车对绳的拉力所做的功。(2)汽车对绳的拉力大小。(3)斜面的机械效率。8.如图1所示是小型建筑工地上使用的“罐笼式”提升机,用它能将放在罐笼A中的建筑材料提升到高处。已知被提升的建筑材料重为2800N,拉力F将它以0.5m/s的速度匀速提升到10m的高度。拉力做的功W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2所示。不计动滑轮及钢丝绳的重、摩擦。问:(1)有用功是多少?(2)提升机在提升建筑材料时的机械效率是多少?(3)罐笼A的重力是多少?9.小明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长度s=0.50m的木板搭成一个斜面,用弹簧测力计将重力G=5.0N的物块从斜面底端匀速拉至斜面顶端。(1)小明在实验中,调整斜面的高度为h=0.22m,将物块从斜面底端匀速拉至顶端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4.0N,则有用功为▲J,机械效率为▲。(2)小明利用上述器材进一步研究发现,木板搭成倾角不同的斜面时,将物块从斜面底端匀速拉至斜面顶端的过程中,额外功W额外与斜面的水平长度L(木板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长度)有如下关系:L/m0.450.400.350.30W额外/J0.900.800.700.60通过数据分析,小明得出初步结论:W额外与L成▲比,小明查阅资料后证实此结论是正确的。根据此结论,当斜面的水平长度L=0.40m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为▲;当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匀速拉动木板上的物块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10.如图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杠杆平衡时,钩码对杠杆的阻力F2=1.0N,阻力臂L2=20cm,测力计示数F1=2.5N,则动力臂L1为(▲)A.15cmB.8cmC.50cmD.80cm11.图甲是生活中常用的一款指甲刀,其中AOB部分可视为杠杆,其简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使用时,指甲作用在A点的力视为阻力。请你在乙图中画出:(1)作用在A点的阻力F2的示意图。(2)在B点施加的最小动力F1及动力臂L1。实验;研究杠杆的平衡学习目标:1.会用简单的器材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2.会根据实验数据得出杠杆平衡条件的数学表达式。同步训练:1.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操作中能让杠杆继续保持平衡的是(▲)A.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均向外移动一格B.在左右两边钩码的下方各加一个钩码,位置保持不变C.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去掉一个,位置保持不变D.将左边的钩码去掉二个并保持位置不变,同时将右边钩码向左移二格2.羊角锤子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工具之一,在使用它拔钉子时如图所示,给手柄那个方向最省力(▲)A.F1B.F2C.F3D.F43.如图甲所示,长1m的粗细均匀的光滑金属杆可绕O点转动,杆上有一光滑滑环,用竖直向上的测力计拉着滑环缓慢向右移动,使杆保持水平状态,测力计示数F与滑环离开O点的距离s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杆重(▲)A.100NB.75NC.50N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4.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后,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为什么?▲。(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5.如图所示杠杆AOB能绕O点转动(杆重和摩擦均不计),已知OA=L1,OB=L2,F1与OA垂直,F2与OB垂直,且F1L1=F2L2,则此杠杆在F1和F2作用下的状态(▲)A.一定静止B.一定匀速转动C.可能静止或匀速转动D.一定变速转动6.如图为小柯制作的“杠杆力臂演示仪”,杠杆AOB可绕O点(螺母)转动,OA=0.2m,OB=0.1m,G1=2N.杠杆自身重力和摩擦不计,固定装置未画出。(1)当杠杆处于甲图所示水平位置平衡时,G2的重力为▲N。(2)松开螺母保持OA不动,使OB向下折一个角度后,再拧紧螺母形成一根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AOB´(B´点对应B点),保持G1位置不变,要使杠杆在图乙位置保持平衡,则G2应该移动至▲。A.B´点处B.①点处C.②点处D.③点处7.下面是小王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每个钩码重0.5N)。(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图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填“左”或“右”)端将下沉。(3)如果小王又进行了如图丙所示的探究,因为杠杆自重对的对杠杆平衡▲(填“有”或“没有”)影响,所以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仍然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N。8.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若实验开始发现杠杆在使用前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此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是否还要再旋动侧的平衡螺母?▲。(2)如图所示,在杠杆左边挂2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重新水平平衡,应在杠杆右边▲格处挂3个钩码。(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A.减小摩擦B.使每组数据更准确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D.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4)一实验小组得到的三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序号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1824228116321238通过此探究实验应该得出的结论是▲。(5)把图中右侧的钩码取下,在该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F时,杠杆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要保持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拉力F将▲(填“变大”“变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