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复习培优卷第2单元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化(范围:七下第2单元;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第I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22春·山东枣庄·七年级统考期中)赵匡胤发动兵变,夺取前朝政权,建立新朝代。他统治期间的史实有(
)①结束割据局面,完成大一统
②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③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控制军队
④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赵匡胤发动兵变,夺取了前朝政权,建立新朝代。他统治期间,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控制军队,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②③④符合题意,A项正确;赵匡胤没有实现大一统,排除包含①的BCD项。故选A项。2.(2023春·七年级单元测试)宋人汪洙在《神童诗》中写道:“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这反映了宋朝的治国策略是(
)A.强干弱枝 B.依法治国 C.用人唯才 D.重文轻武【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并结合所学可知,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即重文轻武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因此反映了宋朝的治国策略是重文轻武,D项正确;强干弱枝比喻削减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权力,与题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不符,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依法治国、用人唯才,排除BC项。故选D项。3.(2023春·广东清远·七年级校考期末)下表是不同时期的学者对王安石的评价。据此可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人物评价[北宋]司马光(王安石)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清]钱大昕安石有文韬武略,实则得罪于仕宦也邓广铭王安石既有军政韬略,又有施政才能,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A.受评价者的背景和立场影响 B.难以形成科学客观的定论C.应重视被评价者的道德品质 D.完全是个人意志的产物【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之所以出现了对王安石的不同评论,是因为不同的学者所处的时代不同,政治立场也不同,因而做出了不同的但是符合自己时代和阶级立场和政治立场的解释,A项正确;B项说法与图表内容没有关系,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要着重的评价历史人物对过过国家民族和世界的影响,而不是评价历史人物的道德品质,排除C项;D项说法错误,评价不能完全依靠个人意志,排除D项。故选A项。4.(2023春·广东清远·七年级校考期末)辽宋夏金时期,契丹族创制了契丹文字,党项族创制了西夏文字,女真族创制了女真文字。材料说明这些少数民族(
)A.排斥汉族的先进文化 B.摒弃本民族优秀传统C.注重本民族文化建设 D.开始向西方国家学习【答案】C【详解】根据“辽宋夏金时期,契丹族创制了契丹文字,党项族创制了西夏文字,女真族创制了女真文字”可看出,少数民族通过创建文字,加强对本民族文化建设,C项正确;材料没体现对汉文化的排斥,排除A项;这些民族创建文字都是建立在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没有摒弃本民族优秀传统,排除B项;当时没有学习西方,排除C项。故选C项。5.(2023·安徽·模拟预测)南宋《契丹国志》中记载太祖(耶律阿保机)曰:“我为王九年,得汉人多。请帅种落居古汉城,与汉人守之,自为一部。……其后,太祖击灭七部,复并为一。”这一段文字记述说明(
)A.汉族人帮契丹灭宋 B.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C.契丹族被汉族同化 D.汉族与契丹族共同戍边【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太祖击灭七部,复并为一。”指的是耶律阿保机消灭其他部族,完成契丹族的统一,B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契丹灭宋”,且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契丹族被汉族同化的信息,排除C项;“请帅种落居古汉城,与汉人守之”不是汉族与契丹族共同戍边,排除D项。故选B项。6.(2023春·七年级单元测试)历史上,每个时期都有其时代特征。下面漫画再现了辽、北宋、西夏时期的政权格局,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民族政权并立 C.大一统国家的形成 D.早期国家的发展【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漫画再现了辽、北宋、西夏时期的政权格局”结合所学知识,辽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建立者是耶律阿保机。北宋是汉族建立的政权,建立者是赵匡胤。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建立者是元昊。综上所述了辽、北宋、西夏时期反映的时代特征是民族政权并立,B项正确;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反映的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A项;大一统国家的形成是秦朝的时代特征,排除C项;早期国家的发展是夏商周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D项。故选B项。7.(2023·广东广州·模拟预测)元朝在修前朝历史时,为确定奉哪个朝代(金、辽、宋)为正朔而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最后元朝统治者将金、辽、宋均奉为正朔。据此推断,该举措(
)A.打破了传统的中原中心观念 B.强化了元朝的正统地位C.激化了元朝内部的民族矛盾 D.有利于实现国家的统一【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元朝统治者将金、辽、宋均奉为正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举措打破了传统的中原中心观念,A项正确;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强化了元朝的正统地位,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元朝内部的民族矛盾,排除C项;有利于实现国家的统一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8.(2023春·七年级单元测试)《阿骨打传奇》以生动的语言,感人的情节,讲述了阿骨打解放奴隶、爱人才、爱民众、聚民心等一系列故事。下列史实与阿骨打有关的是(
)A.统一契丹各部 B.取得郾城大捷C.创制西夏文字 D.建立大金政权【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初期,阿骨打起兵抗辽,把辽军打得节节败退。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D项正确;916年契丹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契丹国(辽),排除A项;南宋初年,金军南下,抗金名将岳飞收复建康,后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排除B项;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元昊仿效唐宋制度,创制了西夏文字,排除C项。故选D项。9.(2023春·七年级单元测试)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一首《满江红》道尽人生壮志未酬的缺憾。与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害身亡直接关联的事件是(
)A.宋金达成和议 B.澶渊之盟 C.宋夏订立和约 D.金灭北宋【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南宋时期,在有望收复中原之时,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下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A项正确;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之间的和约,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岳父是南宋的抗金英雄,宋夏订立和约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金灭北宋与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害身亡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0.(2023春·七年级单元测试)下面《题临安邸》这首诗讽刺的是(
)题林安邦南宋
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A.宋夏议和 B.宋金对峙 C.城市繁荣 D.南宋偏安【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题临安邸》这首诗讽刺的是南宋偏安。北宋灭亡后,赵构登上皇位,后来定都临安(在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宋金议和后,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D项正确;宋夏议和是北宋与西夏的和谈,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宋金议和后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排除B项;城市繁荣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11.(2023·陕西·模拟预测)诗歌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我有桐马手自提,头尻轩昂腹胁低。背如覆瓦去角圭,以我两足为四蹄。……”苏轼在其诗句中描述的是哪一生产工具(
)A. B.C. D.【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我有桐马手自提,头尻轩昂腹胁低。背如覆瓦去角圭,以我两足为四蹄”,可知与秧马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秧马是用于插秧和拔秧的工具,从北宋时期开始大量使用。A项正确;唐朝时期,农民改进了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排除B项;唐朝农民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它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排除C项;耧车是西汉时期一种畜力条播机,排除D项。故选A项。12.(2023春·七年级课时练习)南宋画家李嵩的《货郎图》描绘的是“卖货郎”摇鼓走巷、肩挑杂货穿梭往来,引来妇女儿童争相购买的情形。该作品可用来印证当时(
)《货郎图》A.市坊界限打破 B.草市迅速发展C.货物流通活跃 D.市民阶层壮大【答案】C【详解】由题干“卖货郎”摇鼓走巷、肩挑杂货穿梭往来,引来妇女儿童争相购买的情形。”可知《货郎图》描绘的是货物流通活跃。C项正确;市坊制度是对商业区和居民区的规定,不符合题干,排除A项;都市的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做草市。排除B项;市民阶层壮大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3.(2023春·七年级课时练习)“宋代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材料中宋代“商业革命”的突出表现是(
)A.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B.江西景德镇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C.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长江流域、太湖流域成为粮仓【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中宋代“商业革命”主要是指交子的出现。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迅速,那时候,市场上流通的仍是金属货币,人们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符合题意;江西景德镇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属于宋代的手工业,排除B项;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长江流域、太湖流域成为粮仓属于农业,排除AD项。故选C项。14.(2023春·七年级单元测试)两宋时期通航的海港至少有20来个,设有市舶机构的港口就有10多个。宋代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至少有60个,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印度及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红海周围及东非沿海地区。这反映宋代(
)A.产品行销世界 B.边界贸易兴旺C.海外贸易发达 D.经济重心南移【答案】C【详解】根据“宋代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至少有60个,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印度及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红海周围及东非沿海地区。”可得出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广,贸易的国家多,说明当时海外贸易发达,C项正确;ABD项与主旨不符合,排除ABD项。故选C项。15.(2023·福建·模拟预测)从图1到图3的发展变化可用来说明(
)A.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和长江 B.政治中心转移影响经济发展C.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趋势 D.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历程【答案】D【详解】汉代时期,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即丝绸之路,起点为长安)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为躲避战争,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两宋时期,南方的农业、手工业发展非常叙迅速,远超北方。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结合题目所给图片分析可知,图1到图3的发展变化可以用来说明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发展历程,D项正确;其余三项不符合题目信息,排除ABC项。故选D项。16.(2023春·七年级单元测试)蒙古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长期生活在蒙古草原上。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各部落彼此征战不已,人民长期处在战争的苦难中。蒙古族的杰出首领,率部多次征讨,逐一打败了草原上各个强大的势力,结束了混乱的局面,统一了蒙古草原。这位蒙古族的杰出首领是(
)A.阿保机 B.阿骨打 C.铁木真 D.忽必烈【答案】C【详解】据材料“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各部落彼此征战不已,人民长期处在战争的苦难中。蒙古族的杰出首领,率部多次征讨,逐一打败了草原上各个强大的势力,结束了混乱的局面,统一了蒙古草原”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蒙古族的杰出首领铁木真逐一打败了草原上各个强大的势力,结束了混乱的局面,统一了蒙古草原,C项正确;阿保机是辽朝的统治者,排除A项;阿骨打是女真族的统治者排除B项;忽必烈是元朝的建立者,并统一了中国,排除D项。故选C项。17.(2023春·七年级课时练习)元朝统治者为维护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将全国居民分等级的“四等人制”,按照这个制度,当时广东地区的汉族居民属于(
)A.第一等级 B.第二等级 C.第三等级 D.第四等级【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统治带有一些消极落后的因素,表现在蒙古贵族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把各族人分为四等,由高至低依次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南人即原南宋境内的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按照这个制度,当时广东地区的汉族居民属于第四等级南人,D项正确;第一等级是蒙古人,排除A项;第二等级是色目人,排除B项;第三等级是汉人,排除C项。故选D项。18.(2023春·七年级课时练习)《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从大都有许多道路通往各省……在元朝的疆域之内,驿站超过10000多所,驿马超过30万匹,各种物资都很齐备,不管来自何地的使臣都能得到供应。”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元朝A.战争频繁 B.商业繁荣 C.交通便捷 D.农业发展【答案】C【详解】根据“驿站超过10000多所,驿马超过30万匹,各种物资都很齐备,不管来自何地的使臣都能得到供应”可知元朝时期建立了庞大的驿站系统,由此反映了元朝时期交通便捷,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元朝时期便捷的驿站系统,不能体现战争频繁、商业繁荣和农业发展,排除ABD项。故选C项。19.(2023春·七年级课时练习)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的建议,推行中原地区各种制度和文化,其作用在于(
)A.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B.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内迁C.为统一蒙古奠定了坚实基础 D.促进蒙古族封建化进程,推动统一大业完成【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的建议,推行中原地区各种制度和文化”可知,这是忽必烈学习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促进蒙古族的封建化进程,推动统一大业的完成,D项正确;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排除A项;忽必烈学习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促进蒙古族的封建化进程,与北方民族内迁无关,排除B项;元太祖元年(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漠北诸部,蒙古统一,排除C项。故选D项。20.(2023秋·山东泰安·八年级统考期末)元朝在河南、陕西、四川等地设置了10个行省,并将大都附近地区划归中书省直辖;在西藏地区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在西域地区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管理军政事务。这表明元朝:(
)A.地方治理因地制宜 B.边疆地区实行自治C.民族关系平等团结 D.专制主义达到顶峰【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元朝在河南、陕西、四川等地设置了10个行省,并将大都附近地区划归中书省直辖;在西藏地区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在西域地区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管理军政事务。”可知,元朝在不同的地区设置不同的管理机构,A项正确;边疆地区实行自治,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专制主义达到顶峰,题干内容未体现,排除CD项。故选A项。21.(2023·山西·模拟预测)大德三年(1299年)规定,行省只具有支用中统钞1000锭以下的权力,超过该数额,必须咨请中书省批准。大德十一年(1307年),全国岁钞共计400万锭,仅解运京师就有280万锭,当时中央与地方的财赋分配比例高达7:3。由此可知元朝(
)A.税收政策繁多 B.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C.中央集权加强 D.行省长官受多方制约【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关键信息“行省只具有支用中统钞1000锭以下的权力,超过该数额,必须咨请中书省批准”“中央与地方的财赋分配比例高达7:3”可知,元朝各行省的财赋上缴比例高达七成,各行省资金留用的数量和支配的权力很有限,财政权力主要掌握在中央,反映出当时中央集权加强,C项正确;A、B、D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C项。22.(2023春·七年级单元测试)元朝统治者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如图所示印章是元朝政府对哪一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时所用(
)A.西域地区 B.西藏地区 C.台湾地区 D.东北地区【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宣政院是元朝管理西藏军民各项事务的机构,B项正确;元朝管理西域地区的机构是北庭都元帅府,排除A项;元朝管理台湾地区的机构是澎湖巡检司,排除C项;元朝管辖东北地区的是辽阳行省,排除D项。故选B项。23.(2023·江苏南京·模拟预测)下列图片共同反映了宋元时期(
)A.发达的城市商业B.丰富的娱乐生活 C.先进的农业技术 D.繁荣的中外交流【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歌舞、蹴鞠等都属于娱乐生活范畴,共同反映了宋代丰富多样的娱乐生活,B项正确;材料不能全面反映发达的城市商业、先进的农业技术、繁荣的中外交流,排除ACD项。故选B项。24.(2023春·七年级课时练习)“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该词风格委婉细腻,感情真挚,清新淡雅,明白如话。其作者是(
)A.苏轼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答案】B【详解】该词是李清照的词《如梦令》,女词人李清照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她的作品以北宋灭亡为界限,此前主要是描写真挚的夫妇感情,此后的作品则充满了血和泪,通过对个人流离不定生活的描写,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B项正确;ACD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25.(2023春·七年级课时练习)宋元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生活的繁荣,文学作品的世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下列作品中适应了这种趋势的是(
)A.《红楼梦》 B.《诗经》 C.《窦娥冤》 D.《本草纲目》【答案】C【详解】宋元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生活的繁荣,文学作品的世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下列作品中适应了这种趋势的是《窦娥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继承唐代传统文学的基础上,宋词、元曲的发展进入繁荣兴盛的时代。关怀民族屈辱,抒发热爱家园的情感,成为宋词的重要主题,出现了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杰出的代表。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其代表作品是关汉卿的《窦娥冤》,C项正确;《红楼梦》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百态的著作,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排除B项;《本草纲目》为中医经典著作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6.(2023春·七年级课时练习)宋朝时,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节日的习俗,如春节的燃放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的挂彩灯、划旱船,端午节的吃粽子、赛龙舟等,一直流传至今。这反映了(
)A.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B.君主专制统治的日益强化C.宋朝市民文化的衰落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动摇【答案】A【详解】在宋代的时候,今天的很多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有了,一些节日的习俗,如春节的燃放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的挂彩灯、划旱船、端午节的吃粽子、赛龙舟等,从宋朝一直流传至今,这反映出中华文化传承的价值观念,A项正确;君主专制统治的日益强化、宋朝市民文化的衰落、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动摇与题干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27.(2023秋·河南开封·九年级统考期末)《梦溪笔谈》记载毕昇的活字用胶泥刻制,“火烧令坚”后用于印刷。有人认为普通黏土制的泥活字易碎,不能用于印书,但经中国科技大学的模拟实验证明,黏土制字入炉经高温焙烧,成品坚固适用,固适用,印样字迹清楚。由此可见(
)A.古文献资料时代久远均不可靠 B.经验来源于生活实践因而可C.时代变迁会影响史料价值判断 D.多种方法互证可甄别史料信度【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梦溪笔谈》属于文献史料,“有人认为普通黏土制的泥活字易碎,不能用于印书”属于个人观点,表明对史料记载的质疑;“经中国科技大学的模拟实验证明,黏土制字入炉经高温焙烧,成品坚固适用”说明拟实验证明了文献史料的可信度,说明多种方法互证可甄别史料信度,D项正确;古文献资料的记载经科学实验得到证实,说明“古文献资料时代久远均不可靠”说法错误,排除A项;证实《梦溪笔谈》记载可信的是模拟实验,排除B项;时代变迁会影响史料价值判断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28.(2023春·七年级课时练习)如图为出土于江西省抚州市的《宋代彩绘立人罗盘陶俑》,是世界上最早的罗盘造型实物。陶俑怀抱一个带有指针的大罗盘,中央装有指针,做左右指向,针端与罗盘相接,罗盘为宽平面环状,盘上有明显的表示刻度的条纹。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代(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制成指南的工具C.手工业水平提高 D.海外贸易的兴盛【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陶俑怀抱一个带有指针的大罗盘,中央装有指针,做左右指向,针端与罗盘相接,罗盘为宽平面环状,盘上有明显的表示刻度的条纹”可知,这描绘了判别方向的工具,也就是指南针,它在当时条件下的航海导航工具,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当时先进的科技成果——指南针,不是说农业、手工业、外贸的发展,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29.(2023·天津·模拟预测)下图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主要科技成果示意图,其中对①②处描述恰当的是(
)A.注重实践与实验相结合 B.教育、思想引领科技进步C.秦汉、宋元时期都有较快发展 D.宋元、明清之际达到高峰【答案】C【详解】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①②阶段都是取得丰富科技成果时期,其中①是秦汉时期,②是宋元时期,这两个时期都出现了较快的发展,C项正确;图示内容无法体现实践与实验的结合,不能说明科技发展的原因,排除AB项;明清之际我国科技走向衰落,排除D项。故选C项。30.(2023·山西·模拟预测)《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由此可知元朝A.驿站分布广泛,加强了各地联系 B.丝绸之路畅通,便利贸易往来C.鼓励对外贸易,驿站最远达欧洲 D.实行开放政策,强化边疆管理【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统一以后,疆域十分辽阔,为了加强各地之间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元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道、驿站体系,所以A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提及丝绸之路,所以B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主要体现元朝驿站分布广泛,没有体现驿站最远达欧洲,所以C不符题意;题干材料主要体现元朝驿站分布广泛,实行开放政策,强化边疆管理不是题干材料直接所体现的,所以D不符合题意。第II卷(非选择题,40分)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第31题11分;第32题13分,第33题16分;共40分)31.(2023·新疆·模拟预测)古代中国历朝历代的治国措施各具特点统治者通过不断调整措施来维护王朝统治和国家稳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在封建专制时代的中国,只有这一制度刻意显示了公平公正。这一制度淘汰了陈规陋习,拓宽了发现人才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才质量,对维护封建政治统治十分有利,甚至也成了西方公务员制度的模板。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李约瑟先生称这制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习骅《中国历史的教训》(1)材料一中的“这一制度”指的是哪一朝代创立的什么制度?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李约瑟先生称这一制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4分)材料二:如下图(2)材料二中的行政系统确立于隋朝,经唐代进一步完善,它的名称叫什么?(2分)材料三: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熹:《朱子语类》(3)材料三中的“本朝”指的是哪个朝代?该朝代为了防止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实施了什么政策?(2分)材料四:(元朝)这个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首先,成为后代行政划分的基础。其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4)材料中“这个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概括“这个制度”的影响是?(3分)【答案】(1)隋朝,科举制度;淘汰了陈规陋习,拓宽了发现人才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才质量,维护封建政治统治,成了西方公务员制度的模板。(2)三省六部制度。(3)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4)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后代行政划分的基础,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详解】(1)根据材料“这一制度淘汰了陈规陋习,拓宽了发现人才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才质量,对维护封建政治统治十分有利,甚至也成了西方公务员制度的模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这一制度”指的是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度;根据材料“这一制度淘汰了陈规陋习,拓宽了发现人才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才质量,对维护封建政治统治十分有利,甚至也成了西方公务员制度的模板”可知,科举制度淘汰了陈规陋习,拓宽了发现人才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才质量,维护封建政治统治,成了西方公务员制度的模板,所以李约瑟先生称这一制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行政系统是三省六部制度。隋朝确立三省六部制。唐朝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在唐太宗的贞观时期进一步完善。(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4)根据材料“成为后代行政划分的基础。其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这个制度”指的是行省制度元朝建立以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参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元朝把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10个行省。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根据材料“成为后代行政划分的基础。其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可知,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后代行政划分的基础,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32.(2023春·七年级课时练习)处理好民族关系是各朝代政权实施治国理政,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
《资治通鉴》载:唐太宗宣称“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于是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了他……唐中宗景龙四年,吐蕃赞普迎娶了金城公主……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唐穆宗长庆年间,唐蕃定立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据材料一概括唐与吐蕃为加强友好交往采取了哪些方式?(3分)材料二
历史学家曾经认为,宋朝乃是历史上中国受外族侵犯较多的软弱王朝。其实,有宋一代,汉人汉文化面临强盛崛起的北方和西部民族,宋朝不仅与势如疾风暴雨的北方和西部游牧民族文化,作顽强坚毅地抗拒和争斗,而且还不断四出开拓和传播了汉人汉文化。北宋中原地区汉人汉文化,更是与进入中原的北方和西部少数民族密切往来、频繁交融,在吸引和凝聚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使一批又一批来到中原的少数民族,学习和接受先进的汉人汉文化,从而逐步融合于汉人汉文化。——《中国历史上第三次民族文化大融合和中原汉人汉文化发展》(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朝与势如疾风暴雨的北方和西部游牧民族文化,作顽强坚毅地抗拒和争斗”的一例史实。据材料二,指出宋朝时期的汉文化发展的特点。(3分)材料三
盟约签订之后,宋辽边境贸易兴旺,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与宋议和后,西夏设太学,译汉文书,积极吸取中原文化。(3)请写出材料三中“盟约”的名称。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与辽、西夏议和产生的积极作用。(5分)(4)综合上述材料,试分析统一国家的形成与民族融合之间的关系。(2分)【答案】(1)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方式:和亲;订立友好盟约。(2)宋辽战争;宋夏战争;宋金战争;宋元的战争(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特征:少数民族的文化融合于汉文化中。(3)澶渊之盟。作用:维持了和平局面;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加强了民族间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答出其中两点即可)(4)关系:民族融合是推动国家统一和巩固的重要因素;国家统一也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答出一点即可)【详解】(1)政策:根据材料“唐太宗宣称“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方式:根据材料“于是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了他……唐中宗景龙四年,吐蕃赞普迎娶了金城公主”可知是和亲;根据材料“唐穆宗长庆年间,唐蕃定立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可知是订立友好盟约。(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与游牧民族争斗的历史有宋辽战争;宋夏战争;宋金战争;宋元的战争(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特征:根据材料“宋朝不仅与势如疾风暴雨的北方和西部游牧民族文化,作顽强坚毅地抗拒和争斗,而且还不断四出开拓和传播了汉人汉文化。北宋中原地区汉人汉文化,更是与进入中原的北方和西部少数民族密切往来、频繁交融,在吸引和凝聚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使一批又一批来到中原的少数民族,学习和接受先进的汉人汉文化,从而逐步融合于汉人汉文化。”可知少数民族的文化融合于汉文化中。(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这次盟约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作用:根据所学知识,澶渊之盟维持了和平局面;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加强了民族间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答出其中两点即可)(4)关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民族融合是推动国家统一和巩固的重要因素;国家统一也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答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阳光房门窗采购合同
- 购销活动帐篷合同
- 防空工程建设项目招标
- 水泥采购合同书样式
- 苗木购销合同简单范本
- 教育培训服务合同
- 正式签署的房屋地基交易合同
- 幼儿食材选购协议
- 建设工程监理招标文件编制指南
- 商务保安服务合同样本
- 掌骨骨折的患者护理课件
- 2024中国华电集团限公司校招+社招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猫-郑振铎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 IT行业安全生产培训
- 高考英语听力专题(一)行为动作推断题课件
- 《狼和鸭子》PPT课件小学幼儿园儿童故事表演幻灯片背景有音乐
- 2024年食品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职专业建设方案
- 一年级口算题卡10000道(100以内加减法)
- 歌剧魅影(全英文)课件
- 辉石矿选采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