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保温工程验收规范作业指导书_第1页
建筑保温工程验收规范作业指导书_第2页
建筑保温工程验收规范作业指导书_第3页
建筑保温工程验收规范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建筑保温工程验收规范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保温工程验收规范作业指导书TOC\o"1-2"\h\u19791第1章总则 525671.1范围 526351.2规范性引用文件 650321.3术语和定义 642901.3.1建筑保温工程 6263211.3.2验收 6291221.3.3质量控制 625651.3.4节能效果 6134771.3.5围护结构 6159971.3.6保温材料 661411.3.7热桥 6107031.3.8隔热 720246第2章基本要求 7281582.1设计要求 7184892.1.1建筑保温工程设计应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明保证温工程的类型、构造、材料及施工技术要求。 7110402.1.2设计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设计说明书、施工图纸、计算书、材料表等,且应保证完整、齐全、清晰。 7108372.1.3保温工程设计应满足建筑物的节能、防火、防水、防潮、防霉、耐久性和环保等要求。 7324902.1.4设计应考虑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保证保温工程的施工质量。 7278412.2材料要求 7312042.2.1保温材料应选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规定的合格产品,具有良好保温功能、稳定性和耐久性。 7169442.2.2保温材料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的品种、规格和功能指标,并提供产品合格证、功能检测报告等证明文件。 7325442.2.3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保温材料。 761512.2.4保温材料的储存、运输和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证材料不受潮、污染、破损等影响。 7272892.3施工要求 7137582.3.1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和施工顺序,并报请相关部门审批。 7316622.3.2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792032.3.3施工现场应具备良好的作业环境,保证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7113482.3.4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操作,保证施工质量符合验收标准。 73362.3.5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记录,对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进行拍照、录像等资料留存。 789462.3.6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施工对建筑物结构、设备、设施等造成损害。 8234192.3.7施工结束后,应进行自检、互检和专检,保证保温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 87173第3章验收程序 852853.1验收组织 8209913.1.1建筑保温工程验收应由建设单位组织,并成立验收小组。验收小组成员应由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相关人员组成。 8252043.1.2验收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验收工作,保证验收过程公开、公平、公正。验收小组成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8238033.1.3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向验收小组提供完整的工程资料,包括设计文件、施工记录、质量检测报告等。 864933.1.4验收小组应制定验收计划,明确验收时间、地点、内容和要求,并将验收计划通知各相关单位。 844173.2验收流程 8203923.2.1准备工作 8232113.2.2现场验收 8321763.2.3检测报告审查 9175093.2.4验收评定 9115603.2.5验收结论 960613.2.6验收记录 959843.2.7整改与复验 94467第4章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9212204.1施工准备 9281674.1.1施工前应组织设计交底和施工技术交底,明保证温工程的设计要求、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 9294204.1.2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进度、施工方法、施工人员配置及材料供应等。 9172134.1.3施工现场应具备相应的施工条件,包括施工电源、水源、施工场地及安全防护措施。 9203444.1.4施工所需材料、设备应齐全,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规定。 993904.1.5施工人员应经过培训,掌握保温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要求。 1089674.2施工过程检查 10110054.2.1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 10213214.2.2检查内容包括:基层处理、保温层施工、防护层施工、细部构造处理等。 10323304.2.3检查方法包括:观察、测量、试验等。 1092884.2.4检查结果应记录在案,作为验收依据。 10177224.3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0209454.3.1基层处理:保证基层平整、干净、牢固,无油污、脱模剂等影响粘结强度的物质。 1095304.3.2保温层施工: 10105314.3.3防护层施工: 1097074.3.4细部构造处理: 10197674.3.5施工安全与环保: 106360第5章保温层施工验收 10251125.1保温层施工质量要求 10286395.1.1保温材料的品种、规格、功能等应符合设计文件和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11355.1.2保温层施工前,基层应平整、干净、干燥、无油污、无灰尘、无脱落物等,基层处理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11327665.1.3保温层施工应按设计要求分层施工,每层厚度均匀,接缝紧密,表面平整。 1156745.1.4保温层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侵入,保证保温层施工质量。 11233885.1.5保温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验收,保证保温层质量符合规定。 11229925.2保温层施工验收方法 1112255.2.1目测法:通过目测观察保温层的表面质量、接缝处理、施工工艺等,初步判断保温层施工质量。 1180835.2.2尺量法:使用尺子、卷尺等工具测量保温层的厚度、平整度、垂直度等,检验保温层施工质量。 1141035.2.3钻芯法:在保温层上钻取样品,检测保温材料的厚度、密度、压缩强度等功能指标。 11995.2.4拉拔法:对保温层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强度进行检测,保证粘结牢固。 1175805.2.5其他验收方法:根据实际工程需要,可采用红外热像法、超声波法等检测保温层的施工质量。 1183745.3保温层施工验收标准 11220195.3.1保温层表面应平整、无空鼓、开裂、脱落等现象。 11198355.3.2保温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范围内。 11264725.3.3保温层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粘结牢固。 1113655.3.4保温层施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设计文件规定。 11251815.3.5保温层施工验收合格后,应提供相应的验收资料和报告。 1130985第6章防水层施工验收 11299956.1防水层施工质量要求 1192206.1.1防水层施工前,应保证基层表面平整、干净、坚实,无油污、灰尘等杂物。 11170646.1.2防水层施工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具备产品合格证书和功能检测报告。 12262106.1.3防水层施工应按照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资质。 12145196.1.4防水层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把控施工工艺,保证防水层与基层粘结牢固,无空鼓、脱落等现象。 1250866.1.5防水层施工后,应保证防水层表面平整、无裂纹、无气泡、无脱落等缺陷。 12112366.2防水层施工验收方法 12183226.2.1目测检查:观察防水层表面是否平整、无裂纹、无气泡、无脱落等缺陷。 12268056.2.2实测检查:采用钢尺、2m直尺等工具,对防水层厚度、平整度、搭接宽度等进行测量。 1226786.2.3针刺检查:用针刺穿防水层,检查防水层与基层的粘结情况。 12124536.2.4水压试验:对防水层进行闭水试验,检查防水层的防水效果。 1228036.3防水层施工验收标准 1220256.3.1防水层表面应平整、无裂纹、无气泡、无脱落等缺陷。 12220336.3.2防水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 1288176.3.3防水层与基层粘结应牢固,针剌检查无空鼓现象。 12181756.3.4防水层搭接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10mm。 12291126.3.5闭水试验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无渗漏现象。 12184506.3.6防水层施工验收合格后,应提供完整的验收资料,包括施工记录、验收报告等。 128809第7章保护层施工验收 1262437.1保护层施工质量要求 1240717.1.1保护层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保证保温层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1291417.1.2保护层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具有优良的耐候性、抗裂性、防火功能和耐久性。 1295157.1.3保护层施工前,应保证保温层表面平整、干净、无油污、无松动和空鼓现象。 1398127.1.4保护层施工应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保证保护层与保温层粘结牢固,无开裂、脱落现象。 1375897.1.5保护层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侵入,保证施工质量。 13258567.2保护层施工验收方法 13281527.2.1实地观察:验收人员应对保护层施工过程进行实地观察,检查施工工艺和操作是否符合要求。 13166787.2.2尺寸测量:使用测量工具对保护层厚度、平整度、垂直度等关键尺寸进行测量,保证满足设计要求。 1371167.2.3检查施工记录:查阅施工过程中的相关记录,包括材料验收、施工过程控制、施工人员培训等,以确认施工质量。 13296877.2.4随机抽查:对已完成的保护层进行随机抽查,检查保护层质量是否均匀、是否存在缺陷。 13176827.3保护层施工验收标准 13202517.3.1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范围内。 13231407.3.2保护层表面应平整、无开裂、脱落、空鼓等现象。 1361607.3.3保护层与保温层粘结应牢固,粘结强度符合相关规定。 13280087.3.4保护层施工缝应处理得当,无明显痕迹。 13316097.3.5保护层施工过程中,应无雨水侵入,保证保温层不受损坏。 13152097.3.6保护层施工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满足建筑保温工程的使用要求。 1316358第8章系统功能检测 1375418.1检测项目 13235198.1.1热阻值检测 1348138.1.2空气渗透率检测 13289778.1.3水蒸气渗透率检测 13326148.1.4抗风压功能检测 14327288.1.5面层粘结强度检测 14183698.1.6耐候性检测 14299428.2检测方法 14318678.2.1热阻值检测方法 1478578.2.2空气渗透率检测方法 1469618.2.3水蒸气渗透率检测方法 1451158.2.4抗风压功能检测方法 14224478.2.5面层粘结强度检测方法 14224088.2.6耐候性检测方法 14142218.3检测结果判定 14305908.3.1热阻值检测结果判定 14234518.3.2空气渗透率检测结果判定 14142468.3.3水蒸气渗透率检测结果判定 14281118.3.4抗风压功能检测结果判定 155508.3.5面层粘结强度检测结果判定 1580888.3.6耐候性检测结果判定 1531503第9章验收文件与记录 15173389.1验收文件要求 15136269.1.1验收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15102769.1.2验收文件应真实、完整、齐全,字迹清楚,不得涂改。 15151909.1.3验收文件应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编制。 15141759.2验收记录填写 15302259.2.1验收记录应详细记录以下内容: 15262479.2.2验收记录应采用统一格式,表格内容不得缺失。 161829.2.3验收记录应由验收人员签字确认,必要时加盖公章。 16235269.3验收资料归档 16183789.3.1验收资料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归档: 16234789.3.2验收资料归档应保证完整性、可追溯性,便于查阅。 16269759.3.3验收资料归档后,应定期进行检查,防止遗失、损坏。 16131959.3.4验收资料归档期限应满足国家及地方相关规定。 1619773第10章保修与维护 162520710.1保修期限 162331010.1.1本章节规定了建筑保温工程的保修期限。 162736710.1.2保温工程的保修期限自工程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保修期限如下: 161003210.1.3保修期限内,如发生工程质量问题,由施工承包单位负责免费维修。 162579810.2维护与保养 162940810.2.1本章节旨在指导建筑保温工程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162289710.2.2保温工程的维护与保养应遵循以下原则: 1671910.2.3保温工程的维护与保养内容如下: 1611910.3故障处理与修复 171008810.3.1本章节规定了建筑保温工程在保修期限内的故障处理与修复程序。 172746010.3.2发觉保温工程故障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172773410.3.3修复完成后,应进行验收,确认修复质量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172435010.3.4保修期限内,施工承包单位应提供至少一次免费巡检,及时发觉并处理故障。巡检周期如下: 172073510.3.5保修期限届满后,施工承包单位应提供有偿维修服务,保证保温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 17第1章总则1.1范围本指导书规定了建筑保温工程验收的基本要求、程序、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适用于各类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的保温工程验收。1.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导书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指导书。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指导书。GB502072012《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4112019《建筑节能验收规范》GB/T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1.3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导书。1.3.1建筑保温工程建筑保温工程是指采用保温材料、构造和施工技术,对建筑物围护结构进行隔热、保温处理的工程。1.3.2验收验收是指对建筑保温工程的质量、技术要求、节能效果等方面进行检查、评定和认可的过程。1.3.3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指对建筑保温工程的施工过程和验收环节进行监控,保证工程质量满足规定要求的活动。1.3.4节能效果节能效果是指建筑保温工程在正常运行条件下,降低建筑能耗的功能表现。1.3.5围护结构围护结构是指建筑物与外界环境隔离的墙体、屋面、地面、门窗等部分的总称。1.3.6保温材料保温材料是指用于建筑保温工程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热阻和较小的导热系数,能够有效降低热量的传递。1.3.7热桥热桥是指建筑物围护结构中,由于材料或构造的原因,导致热量传递加快的部位。1.3.8隔热隔热是指采用保温材料或构造措施,降低建筑物围护结构内外热交换的过程。第2章基本要求2.1设计要求2.1.1建筑保温工程设计应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明保证温工程的类型、构造、材料及施工技术要求。2.1.2设计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设计说明书、施工图纸、计算书、材料表等,且应保证完整、齐全、清晰。2.1.3保温工程设计应满足建筑物的节能、防火、防水、防潮、防霉、耐久性和环保等要求。2.1.4设计应考虑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保证保温工程的施工质量。2.2材料要求2.2.1保温材料应选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规定的合格产品,具有良好保温功能、稳定性和耐久性。2.2.2保温材料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的品种、规格和功能指标,并提供产品合格证、功能检测报告等证明文件。2.2.3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保温材料。2.2.4保温材料的储存、运输和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证材料不受潮、污染、破损等影响。2.3施工要求2.3.1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和施工顺序,并报请相关部门审批。2.3.2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2.3.3施工现场应具备良好的作业环境,保证施工安全、顺利进行。2.3.4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操作,保证施工质量符合验收标准。2.3.5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记录,对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进行拍照、录像等资料留存。2.3.6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施工对建筑物结构、设备、设施等造成损害。2.3.7施工结束后,应进行自检、互检和专检,保证保温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第3章验收程序3.1验收组织3.1.1建筑保温工程验收应由建设单位组织,并成立验收小组。验收小组成员应由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相关人员组成。3.1.2验收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验收工作,保证验收过程公开、公平、公正。验收小组成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3.1.3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向验收小组提供完整的工程资料,包括设计文件、施工记录、质量检测报告等。3.1.4验收小组应制定验收计划,明确验收时间、地点、内容和要求,并将验收计划通知各相关单位。3.2验收流程3.2.1准备工作(1)验收小组应提前审查工程资料,了解工程基本情况,保证验收工作顺利进行。(2)验收现场应具备以下条件:1)工程已按设计文件和施工标准完成;2)施工现场清洁卫生,无杂物;3)施工单位提供完整的质量保证资料;4)验收所需的仪器、工具和设备齐全,功能稳定。3.2.2现场验收(1)验收小组应按照验收计划,对建筑保温工程进行现场查验。(2)现场验收内容包括:1)工程外观质量;2)保温层厚度、密度、粘结强度等功能指标;3)保温系统与主体结构的连接;4)通风、排水等设施;5)其他与验收相关的内容。3.2.3检测报告审查验收小组应对施工单位的检测报告进行审查,保证检测数据真实、准确、完整。3.2.4验收评定(1)验收小组应根据现场验收和检测报告审查结果,对建筑保温工程进行综合评定。(2)综合评定内容包括:1)工程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2)施工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规定;3)保温系统功能是否满足标准要求。3.2.5验收结论验收小组根据综合评定结果,形成验收结论。验收结论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种。3.2.6验收记录验收小组应详细记录验收过程和结果,并将验收记录归档保存。3.2.7整改与复验对于验收不合格的建筑保温工程,施工单位应根据验收小组的意见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由验收小组进行复验,直至合格。第4章施工过程质量控制4.1施工准备4.1.1施工前应组织设计交底和施工技术交底,明保证温工程的设计要求、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4.1.2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进度、施工方法、施工人员配置及材料供应等。4.1.3施工现场应具备相应的施工条件,包括施工电源、水源、施工场地及安全防护措施。4.1.4施工所需材料、设备应齐全,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规定。4.1.5施工人员应经过培训,掌握保温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要求。4.2施工过程检查4.2.1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4.2.2检查内容包括:基层处理、保温层施工、防护层施工、细部构造处理等。4.2.3检查方法包括:观察、测量、试验等。4.2.4检查结果应记录在案,作为验收依据。4.3施工质量控制要点4.3.1基层处理:保证基层平整、干净、牢固,无油污、脱模剂等影响粘结强度的物质。4.3.2保温层施工:1)保温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各项功能指标合格。2)保温板材粘贴应牢固,无空鼓、脱落现象。3)保温砂浆应搅拌均匀,涂抹均匀,厚度符合设计要求。4)保温层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浸泡。4.3.3防护层施工:1)防护层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防水、抗裂功能。2)防护层施工应平整、牢固,无开裂、脱落现象。3)防护层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保温层,避免破坏。4.3.4细部构造处理:1)门窗洞口、阴阳角等细部部位应按设计要求施工,保证保温连续性。2)屋面、墙面等交接部位应采取可靠措施,防止热桥现象。3)预留孔洞、管道等部位应进行专项处理,保证保温效果。4.3.5施工安全与环保:1)施工过程中应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保证施工安全。2)施工现场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扬尘、噪音等污染。3)施工废弃物应分类处理,不得随意丢弃。第5章保温层施工验收5.1保温层施工质量要求5.1.1保温材料的品种、规格、功能等应符合设计文件和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5.1.2保温层施工前,基层应平整、干净、干燥、无油污、无灰尘、无脱落物等,基层处理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5.1.3保温层施工应按设计要求分层施工,每层厚度均匀,接缝紧密,表面平整。5.1.4保温层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侵入,保证保温层施工质量。5.1.5保温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验收,保证保温层质量符合规定。5.2保温层施工验收方法5.2.1目测法:通过目测观察保温层的表面质量、接缝处理、施工工艺等,初步判断保温层施工质量。5.2.2尺量法:使用尺子、卷尺等工具测量保温层的厚度、平整度、垂直度等,检验保温层施工质量。5.2.3钻芯法:在保温层上钻取样品,检测保温材料的厚度、密度、压缩强度等功能指标。5.2.4拉拔法:对保温层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强度进行检测,保证粘结牢固。5.2.5其他验收方法:根据实际工程需要,可采用红外热像法、超声波法等检测保温层的施工质量。5.3保温层施工验收标准5.3.1保温层表面应平整、无空鼓、开裂、脱落等现象。5.3.2保温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范围内。5.3.3保温层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粘结牢固。5.3.4保温层施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设计文件规定。5.3.5保温层施工验收合格后,应提供相应的验收资料和报告。第6章防水层施工验收6.1防水层施工质量要求6.1.1防水层施工前,应保证基层表面平整、干净、坚实,无油污、灰尘等杂物。6.1.2防水层施工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具备产品合格证书和功能检测报告。6.1.3防水层施工应按照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资质。6.1.4防水层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把控施工工艺,保证防水层与基层粘结牢固,无空鼓、脱落等现象。6.1.5防水层施工后,应保证防水层表面平整、无裂纹、无气泡、无脱落等缺陷。6.2防水层施工验收方法6.2.1目测检查:观察防水层表面是否平整、无裂纹、无气泡、无脱落等缺陷。6.2.2实测检查:采用钢尺、2m直尺等工具,对防水层厚度、平整度、搭接宽度等进行测量。6.2.3针刺检查:用针刺穿防水层,检查防水层与基层的粘结情况。6.2.4水压试验:对防水层进行闭水试验,检查防水层的防水效果。6.3防水层施工验收标准6.3.1防水层表面应平整、无裂纹、无气泡、无脱落等缺陷。6.3.2防水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6.3.3防水层与基层粘结应牢固,针剌检查无空鼓现象。6.3.4防水层搭接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10mm。6.3.5闭水试验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无渗漏现象。6.3.6防水层施工验收合格后,应提供完整的验收资料,包括施工记录、验收报告等。第7章保护层施工验收7.1保护层施工质量要求7.1.1保护层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保证保温层的完整性和安全性。7.1.2保护层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具有优良的耐候性、抗裂性、防火功能和耐久性。7.1.3保护层施工前,应保证保温层表面平整、干净、无油污、无松动和空鼓现象。7.1.4保护层施工应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保证保护层与保温层粘结牢固,无开裂、脱落现象。7.1.5保护层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侵入,保证施工质量。7.2保护层施工验收方法7.2.1实地观察:验收人员应对保护层施工过程进行实地观察,检查施工工艺和操作是否符合要求。7.2.2尺寸测量:使用测量工具对保护层厚度、平整度、垂直度等关键尺寸进行测量,保证满足设计要求。7.2.3检查施工记录:查阅施工过程中的相关记录,包括材料验收、施工过程控制、施工人员培训等,以确认施工质量。7.2.4随机抽查:对已完成的保护层进行随机抽查,检查保护层质量是否均匀、是否存在缺陷。7.3保护层施工验收标准7.3.1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范围内。7.3.2保护层表面应平整、无开裂、脱落、空鼓等现象。7.3.3保护层与保温层粘结应牢固,粘结强度符合相关规定。7.3.4保护层施工缝应处理得当,无明显痕迹。7.3.5保护层施工过程中,应无雨水侵入,保证保温层不受损坏。7.3.6保护层施工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满足建筑保温工程的使用要求。第8章系统功能检测8.1检测项目8.1.1热阻值检测对建筑保温系统的热阻值进行检测,以保证其满足设计要求。8.1.2空气渗透率检测检测保温层及其周边接缝的空气渗透率,以评估保温系统的气密功能。8.1.3水蒸气渗透率检测对保温层的水蒸气渗透率进行检测,以评估其防潮功能。8.1.4抗风压功能检测检测保温系统在风力作用下的稳定性,以保证其满足抗风压要求。8.1.5面层粘结强度检测检测保温系统面层与基层的粘结强度,以保证其长期稳定运行。8.1.6耐候性检测对保温系统进行耐候性检测,以评估其在自然环境下的使用寿命。8.2检测方法8.2.1热阻值检测方法采用热流计法进行热阻值检测,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操作。8.2.2空气渗透率检测方法采用压力差法进行空气渗透率检测,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操作。8.2.3水蒸气渗透率检测方法采用杯式法进行水蒸气渗透率检测,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操作。8.2.4抗风压功能检测方法采用风洞试验法进行抗风压功能检测,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操作。8.2.5面层粘结强度检测方法采用拉拔试验法进行面层粘结强度检测,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操作。8.2.6耐候性检测方法采用实验室加速老化试验法进行耐候性检测,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操作。8.3检测结果判定8.3.1热阻值检测结果判定热阻值检测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若不满足,需分析原因并进行整改。8.3.2空气渗透率检测结果判定空气渗透率检测结果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若不符合,需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8.3.3水蒸气渗透率检测结果判定水蒸气渗透率检测结果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若不符合,需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8.3.4抗风压功能检测结果判定抗风压功能检测结果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若不符合,需对保温系统进行加固处理。8.3.5面层粘结强度检测结果判定面层粘结强度检测结果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若不符合,需分析原因并进行整改。8.3.6耐候性检测结果判定耐候性检测结果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若不符合,需对保温系统进行优化处理,以提高其使用寿命。第9章验收文件与记录9.1验收文件要求9.1.1验收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1)建筑保温工程验收申请表;(2)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