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护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1页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护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2页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护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3页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护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护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护技术作业指导书TOC\o"1-2"\h\u5458第1章城市轨道交通概述 4137311.1轨道交通发展历程 4106101.2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组成 524121.3轨道交通安全重要性 518999第2章轨道交通安全防护体系 6278712.1安全防护体系构建 6632.1.1防护目标 653192.1.2防护原则 6269232.1.3防护措施 6318032.2安全防护体系层次划分 6327102.2.1基础层 6139902.2.2管理层 698412.2.3技术层 6202212.2.4应急处置层 735842.3安全防护技术概述 714552.3.1防护设施 793212.3.2监测与检测技术 728392.3.3预警与应急技术 7209742.3.4安全评估与风险管理 76272.3.5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 716564第3章车站安全防护技术 7147723.1车站安全防护策略 825243.1.1保证车站安全的基本原则 893743.1.2车站安全防护措施 8155133.2车站设备设施安全 8240813.2.1设备设施检查与维护 858593.2.2安全防护设施 8185453.2.3电气安全 8175753.3车站乘客安全管理 8283023.3.1乘客安全宣传教育 8250093.3.2乘客安检 842113.3.3乘客秩序管理 870683.3.4乘客紧急疏散 925605第4章列车运行安全防护技术 9318854.1列车运行安全监控 939394.1.1列车运行状态监测 9277824.1.2列车运行视频监控 9213384.1.3列车运行数据记录与分析 998774.2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9200804.2.1列车自动驾驶控制系统 920884.2.2列车紧急制动系统 9177474.2.3列车运行防护装置 951944.3列车运行预防 99414.3.1列车运行风险识别与评估 945114.3.2列车运行安全培训 10165544.3.3列车运行安全应急预案 1085274.3.4列车运行安全检查与维护 103263第5章信号与通信安全防护技术 10241345.1信号系统安全防护 10149455.1.1信号系统概述 10203345.1.2信号系统安全防护措施 104725.1.3信号系统故障处理 1032865.2通信系统安全防护 11246625.2.1通信系统概述 11140445.2.2通信系统安全防护措施 11299305.2.3通信系统故障处理 1160985.3信号与通信设备维护 11292075.3.1设备维护策略 11193905.3.2设备维护内容 11125645.3.3设备维护管理 1126402第6章隧道与桥梁安全防护技术 1271596.1隧道安全防护 1274036.1.1结构安全防护 1236816.1.2火灾防护 1294696.1.3隧道通风与照明 1221466.2桥梁安全防护 12286606.2.1结构安全防护 12116976.2.2防撞设施 12230536.2.3桥梁排水与防水 1270216.3隧道与桥梁监测技术 12241626.3.1隧道监测技术 12125356.3.2桥梁监测技术 135326第7章供电系统安全防护技术 1332497.1供电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13225907.1.1风险识别 13173177.1.2风险评估 1382487.1.3风险控制 13122477.2供电设备安全防护 1318937.2.1设备选型与安装 1334857.2.2设备维护与检修 1362677.2.3防雷与接地 1447997.2.4电气火灾防护 14146027.3供电系统故障处理 1455887.3.1故障监测与报警 1491257.3.2故障处理流程 1451437.3.3应急预案与演练 1486467.3.4信息共享与协调 145527第8章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技术 14301358.1网络安全防护 14112768.1.1网络架构安全 14103978.1.1.1网络拓扑优化 14105388.1.1.2网络隔离与分区 1415278.1.1.3网络设备冗余配置 14206428.1.2边界安全防护 1461698.1.2.1防火墙策略设置 14110698.1.2.2入侵检测系统部署 14218588.1.2.3虚拟专用网络(VPN)应用 1529938.1.3网络设备安全 15277128.1.3.1网络设备安全配置 1569328.1.3.2网络设备访问控制 15195218.1.3.3网络设备日志审计 15128448.1.4网络数据安全 15155558.1.4.1数据加密传输 15117498.1.4.2数据备份与恢复 1556298.1.4.3数据防篡改措施 1583618.2信息安全防护 1560088.2.1系统安全 1539708.2.1.1操作系统安全配置 15284688.2.1.2应用系统安全防护 1584788.2.1.3系统漏洞扫描与修复 15243308.2.2应用安全 1556878.2.2.1应用程序安全开发 1566688.2.2.2应用程序漏洞防护 15240418.2.2.3应用程序权限控制 154968.2.3数据安全 15281508.2.3.1数据分类与分级 15278488.2.3.2数据访问控制 1515568.2.3.3数据加密存储 1575798.2.4终端安全 15324338.2.4.1终端设备安全管理 15119298.2.4.2终端设备防病毒措施 1517508.2.4.3终端设备安全审计 15250768.3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1546168.3.1应急预案编制 15140068.3.1.1风险评估 15323498.3.1.2应急预案内容 16186938.3.1.3应急预案审批与发布 16317808.3.2应急响应流程 164308.3.2.1安全事件分类与定级 16194028.3.2.2安全事件报告与处置 16304548.3.2.3应急响应组织架构 16194278.3.3应急预案演练与改进 16125418.3.3.1演练计划与实施 16247028.3.3.2演练总结与评估 16220768.3.3.3应急预案持续改进 16179738.3.4信息安全意识培训与宣传 16104628.3.4.1培训内容与对象 16139728.3.4.2培训方式与频次 16174218.3.4.3信息安全宣传与教育 1612486第9章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应对 16164819.1自然灾害预防与应对 1642709.1.1地震 16248559.1.2暴雨、洪水 16122539.1.3高温、热浪 16142699.2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17263579.2.1列车 17231539.2.2恐怖袭击 17152369.2.3疫情防控 17268559.3防灾减灾与救援 1795639.3.1防灾减灾 17160829.3.2救援 1728649第10章安全防护技术培训与演练 182621210.1安全防护技术培训 18797210.1.1培训目的 181331310.1.2培训内容 181562010.1.3培训方式 183183510.2安全防护技术演练 182346010.2.1演练目的 18833210.2.2演练内容 181471410.2.3演练方式 191841410.3安全防护技术评估与改进 19826610.3.1评估目的 19761310.3.2评估内容 19736110.3.3改进措施 19第1章城市轨道交通概述1.1轨道交通发展历程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自19世纪诞生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轨道交通的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初,伴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轨道交通逐渐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从早期的有轨电车,到如今的高速地铁、轻轨等多种形式,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技术、设施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1.2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组成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分为地铁车辆、轻轨车辆、单轨车辆等类型,具有载客量大、运行速度快、安全舒适等特点。(2)线路:包括正线、辅助线、联络线等,是轨道交通运行的基础设施。(3)车站:车站是乘客乘降、换乘的场所,也是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4)信号与控制系统:信号与控制系统是保证轨道交通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调度指挥系统等。(5)供电系统:供电系统为轨道交通车辆提供动力,包括接触网、牵引变电所、馈线等设施。(6)维修保障设施:包括车辆段、停车场、维修车间等,为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1.3轨道交通安全重要性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密度、大运量、快速等特点,其安全运行关系到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影响到城市的正常运行。轨道交通安全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乘客安全:轨道交通安全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对乘客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维护城市交通秩序: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对城市交通具有疏导作用,能有效缓解地面交通压力。(3)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安全、高效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投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4)环境保护:轨道交通具有较低的能耗和污染排放,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因此,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护技术研究和应用,保证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2章轨道交通安全防护体系2.1安全防护体系构建为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轨道交通安全防护体系的构建:2.1.1防护目标(1)预防发生,降低风险;(2)减轻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3)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保证发生后迅速恢复正常运行。2.1.2防护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3)系统管理,综合治理;(4)科学决策,动态调整。2.1.3防护措施(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轨道交通安全功能;(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监管;(3)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安全培训;(4)开展风险评估,制定应急预案;(5)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安全防护水平。2.2安全防护体系层次划分轨道交通安全防护体系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2.2.1基础层基础层主要包括轨道、车辆、供电、信号等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通过对基础设施的优化设计、选材和施工,提高其安全功能,降低风险。2.2.2管理层管理层主要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监管、人员培训等方面。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强化安全监管,提高人员素质,保证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2.2.3技术层技术层主要包括安全防护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轨道交通安全防护水平,降低发生概率。2.2.4应急处置层应急处置层主要包括预警、应急预案、救援资源等方面。当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有效救援,减轻损失。2.3安全防护技术概述轨道交通安全防护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3.1防护设施(1)轨道安全防护设施:如轨道绝缘、轨道电路等;(2)车辆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撞装置、紧急制动装置等;(3)供电安全防护设施:如绝缘监测、过电压保护等;(4)信号安全防护设施:如信号机、轨道电路等。2.3.2监测与检测技术(1)基础设施监测:如轨道、桥梁、隧道等;(2)车辆监测:如车辆状态、运行速度等;(3)环境监测:如气象、地震等;(4)设备检测:如供电、信号、通信等。2.3.3预警与应急技术(1)预警技术:如地震预警、气象预警等;(2)应急预案:如预案、救援预案等;(3)应急通信:如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等;(4)应急救援:如消防、医疗等。2.3.4安全评估与风险管理通过对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评估和风险管理,找出潜在的安全隐患,制定针对性的防护措施,降低风险。2.3.5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实现轨道交通安全防护的智能化、自动化,提高安全防护水平。第3章车站安全防护技术3.1车站安全防护策略3.1.1保证车站安全的基本原则车站安全防护策略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第一的原则,结合车站运营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3.1.2车站安全防护措施(1)加强车站安全巡查,保证车站设施设备完好、运行正常;(2)制定并落实车站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3)加强车站安全监控,提高安全监控系统的覆盖范围和监控质量;(4)加强车站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提高乘客安全意识;(5)加强车站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3.2车站设备设施安全3.2.1设备设施检查与维护定期对车站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设施安全可靠,降低故障发生率。3.2.2安全防护设施(1)设置安全防护栏杆、警示标志等,预防乘客跌落、碰撞等;(2)配备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保证消防安全;(3)设置紧急疏散通道,保证紧急情况下乘客安全疏散。3.2.3电气安全(1)加强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保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2)严格执行电气安全操作规程,防止电气发生;(3)定期对电气线路进行检测,预防线路老化、短路等安全隐患。3.3车站乘客安全管理3.3.1乘客安全宣传教育加强对乘客的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乘客安全意识,引导乘客遵守乘车规定,保证自身安全。3.3.2乘客安检严格执行乘客安检制度,保证乘客携带物品安全,预防危险品进站。3.3.3乘客秩序管理(1)加强站内客流组织,保证乘客有序乘车;(2)设置候车区、排队线等,引导乘客有序排队;(3)加强高峰时段客流调控,预防拥挤踩踏。3.3.4乘客紧急疏散制定并落实乘客紧急疏散预案,保证紧急情况下乘客安全、快速疏散。第4章列车运行安全防护技术4.1列车运行安全监控4.1.1列车运行状态监测列车运行过程中,对列车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包括速度、位置、加速度等参数,以保证列车在规定的参数范围内安全运行。4.1.2列车运行视频监控通过安装于列车及车站的摄像头,对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客室内部及车外环境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及时发觉并处理各类安全隐患。4.1.3列车运行数据记录与分析对列车运行数据进行记录与分析,包括运行速度、制动距离、能耗等,以评估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并为调查提供依据。4.2列车运行控制系统4.2.1列车自动驾驶控制系统列车自动驾驶控制系统实现对列车的精确控制,包括启动、加速、制动、停车等,保证列车安全、准确地完成运行任务。4.2.2列车紧急制动系统当列车出现紧急情况时,紧急制动系统能够迅速响应,实现列车的紧急制动,降低发生的风险。4.2.3列车运行防护装置列车运行防护装置主要包括列车间距离保持装置、轨道防护装置等,以防止列车发生追尾、脱轨等。4.3列车运行预防4.3.1列车运行风险识别与评估对列车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包括自然灾害、设备故障、人为因素等,为预防提供依据。4.3.2列车运行安全培训加强对列车驾驶员、维修人员等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4.3.3列车运行安全应急预案制定列车运行安全应急预案,包括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流程、应急资源调配等,以保证在发生时能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4.3.4列车运行安全检查与维护定期对列车进行安全检查与维护,保证列车设备设施处于良好状态,降低因设备故障导致的风险。第5章信号与通信安全防护技术5.1信号系统安全防护5.1.1信号系统概述本节主要介绍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基本构成、功能及安全防护的重要性。5.1.2信号系统安全防护措施(1)信号设备冗余设计:保证关键信号设备具备冗余功能,提高系统可靠性。(2)信号设备抗干扰设计:采用抗干扰技术,降低信号设备受到外部电磁干扰的风险。(3)信号设备防护等级:提高信号设备的防护等级,保证其在恶劣环境下的稳定运行。(4)信号系统安全监控:建立完善的信号系统安全监控体系,实时监测信号设备运行状态,发觉异常及时处理。5.1.3信号系统故障处理(1)故障分类:根据故障的性质、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对信号系统故障进行分类。(2)故障处理流程:明确故障处理流程,提高故障处理效率。(3)故障应急预案:制定信号系统故障应急预案,保证在突发情况下迅速采取措施,降低安全风险。5.2通信系统安全防护5.2.1通信系统概述本节主要介绍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功能及安全防护的重要性。5.2.2通信系统安全防护措施(1)通信设备冗余设计:保证关键通信设备具备冗余功能,提高系统可靠性。(2)通信线路安全防护:采用物理防护和逻辑防护相结合的方式,保障通信线路安全。(3)通信系统抗干扰设计:采用抗干扰技术,降低通信系统受到外部电磁干扰的风险。(4)通信数据加密:对通信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5.2.3通信系统故障处理(1)故障分类:根据故障的性质、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对通信系统故障进行分类。(2)故障处理流程:明确故障处理流程,提高故障处理效率。(3)故障应急预案:制定通信系统故障应急预案,保证在突发情况下迅速采取措施,降低安全风险。5.3信号与通信设备维护5.3.1设备维护策略根据信号与通信设备的运行特点,制定合理的设备维护策略,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5.3.2设备维护内容(1)日常巡检:对信号与通信设备进行日常巡检,发觉问题及时处理。(2)定期检修:按照设备维护周期,对信号与通信设备进行定期检修,保证设备功能良好。(3)故障维修:针对信号与通信设备出现的故障,及时进行维修,恢复设备正常运行。5.3.3设备维护管理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管理体系,提高设备维护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第6章隧道与桥梁安全防护技术6.1隧道安全防护6.1.1结构安全防护(1)隧道衬砌结构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2)隧道内部应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防止水害影响隧道结构安全。(3)定期对隧道衬砌结构进行检测与评估,发觉裂缝、渗水等安全隐患及时处理。6.1.2火灾防护(1)隧道内应设置完善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和紧急疏散设施。(2)隧道内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加强火灾防范意识。(3)定期对隧道内的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其正常使用。6.1.3隧道通风与照明(1)隧道应设置合理的通风系统,保证空气质量满足规定标准。(2)隧道内应保持充足的照明,保障行车安全。6.2桥梁安全防护6.2.1结构安全防护(1)桥梁设计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气候等条件,保证结构安全。(2)桥梁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施工规范,保证工程质量。(3)定期对桥梁结构进行检测与评估,发觉安全隐患及时处理。6.2.2防撞设施(1)桥梁两侧应设置防撞护栏,防止车辆失控撞击桥梁。(2)防撞护栏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规范要求,保证其防护效果。6.2.3桥梁排水与防水(1)桥梁应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防止雨水、河水等侵蚀桥梁结构。(2)桥梁防水层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桥梁结构不受水害影响。6.3隧道与桥梁监测技术6.3.1隧道监测技术(1)采用自动化监测技术,对隧道结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进行实时监测。(2)对隧道内关键部位进行定期人工检测,保证隧道安全。6.3.2桥梁监测技术(1)采用自动化监测技术,对桥梁结构、荷载等进行实时监测。(2)定期对桥梁进行巡检,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3)建立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对桥梁安全状态进行评估和预警。第7章供电系统安全防护技术7.1供电系统安全风险分析7.1.1风险识别本节主要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设备故障风险:如电缆、接触网、变电所等设备故障;(2)电气火灾风险:因电气设备过载、短路等原因引发的火灾;(3)人员触电风险:施工、检修等作业过程中,人员误操作导致的触电;(4)雷电灾害风险:雷电天气对供电系统设备造成损害;(5)外部环境风险:如交通、极端天气等对供电系统的影响。7.1.2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其可能导致的后果、发生概率及影响范围,以便制定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7.1.3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风险控制:(1)优化供电系统设计,提高设备可靠性;(2)加强设备维护保养,保证设备正常运行;(3)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故障;(4)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7.2供电设备安全防护7.2.1设备选型与安装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供电设备,保证设备质量。在设备安装过程中,严格遵循施工规范,保证设备安装稳固、可靠。7.2.2设备维护与检修制定完善的设备维护与检修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保证设备功能良好。对发觉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防止设备故障。7.2.3防雷与接地对供电系统设备进行防雷设计,安装防雷设备,降低雷电灾害风险。同时保证设备接地良好,提高设备安全性。7.2.4电气火灾防护采用防火材料,提高设备防火功能。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等,及时发觉并处理火灾隐患。7.3供电系统故障处理7.3.1故障监测与报警建立供电系统故障监测与报警系统,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发觉异常情况及时报警,为故障处理提供信息支持。7.3.2故障处理流程制定明确的故障处理流程,包括故障报告、现场处置、设备维修等环节。保证故障处理迅速、高效。7.3.3应急预案与演练根据供电系统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7.3.4信息共享与协调建立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应对供电系统故障,保证轨道交通正常运行。第8章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技术8.1网络安全防护8.1.1网络架构安全8.1.1.1网络拓扑优化8.1.1.2网络隔离与分区8.1.1.3网络设备冗余配置8.1.2边界安全防护8.1.2.1防火墙策略设置8.1.2.2入侵检测系统部署8.1.2.3虚拟专用网络(VPN)应用8.1.3网络设备安全8.1.3.1网络设备安全配置8.1.3.2网络设备访问控制8.1.3.3网络设备日志审计8.1.4网络数据安全8.1.4.1数据加密传输8.1.4.2数据备份与恢复8.1.4.3数据防篡改措施8.2信息安全防护8.2.1系统安全8.2.1.1操作系统安全配置8.2.1.2应用系统安全防护8.2.1.3系统漏洞扫描与修复8.2.2应用安全8.2.2.1应用程序安全开发8.2.2.2应用程序漏洞防护8.2.2.3应用程序权限控制8.2.3数据安全8.2.3.1数据分类与分级8.2.3.2数据访问控制8.2.3.3数据加密存储8.2.4终端安全8.2.4.1终端设备安全管理8.2.4.2终端设备防病毒措施8.2.4.3终端设备安全审计8.3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8.3.1应急预案编制8.3.1.1风险评估8.3.1.2应急预案内容8.3.1.3应急预案审批与发布8.3.2应急响应流程8.3.2.1安全事件分类与定级8.3.2.2安全事件报告与处置8.3.2.3应急响应组织架构8.3.3应急预案演练与改进8.3.3.1演练计划与实施8.3.3.2演练总结与评估8.3.3.3应急预案持续改进8.3.4信息安全意识培训与宣传8.3.4.1培训内容与对象8.3.4.2培训方式与频次8.3.4.3信息安全宣传与教育(本章到此结束)第9章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应对9.1自然灾害预防与应对9.1.1地震a)建立地震预警系统,及时接收并处理地震预警信息;b)加强轨道桥梁、隧道及地下结构物的抗震设计;c)定期检查和维护轨道交通安全设施,保证其在地震发生时的稳定性;d)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和乘客的应急能力。9.1.2暴雨、洪水a)建立气象预警信息接收和发布机制;b)完善排水设施,保证排水畅通;c)对低洼地带的轨道线路采取防洪措施;d)制定防洪应急预案,明确防洪职责和措施。9.1.3高温、热浪a)加强对轨道车辆及设备的通风、散热检查;b)做好员工和乘客的防暑降温工作;c)调整运行计划,避免高温时段户外作业;d)建立高温应急处理机制,保证运营安全。9.2突发事件应急处理9.2.1列车a)保证列车司机及时报告信息;b)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c)对受影响区段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d)对原因进行调查,制定预防措施。9.2.2恐怖袭击a)加强安全检查,预防恐怖分子潜入;b)建立反恐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c)对重要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