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养猪业现代化生产作业指导书TOC\o"1-2"\h\u25583第1章现代化养猪概述 412401.1养猪业发展趋势 456501.1.1规模化养殖 447881.1.2集约化养殖 4100631.1.3生态化养殖 4142541.1.4智能化养殖 448471.2现代化养猪的特点与优势 4141471.2.1生产效率高 4221241.2.2疫病防控能力强 423521.2.3环境友好 4251091.2.4产品质量优 4240691.2.5管理科学 519961.2.6资源利用高效 523907第2章养殖场规划与建设 583972.1场地选择与规划 549082.1.1选址原则 5109172.1.2规划要求 5274372.2养殖场建筑设计 5237282.2.1猪舍建筑类型 5222752.2.2建筑设计要求 67422.3环境控制与设施配置 6226102.3.1环境控制 640362.3.2设施配置 614722第3章品种选择与繁殖技术 698513.1品种选择 6208983.1.1品种选择原则 6102153.1.2推荐品种 6215353.2繁殖技术 7245253.2.1选种与配种 7295523.2.2孕期管理 775373.2.3分娩与哺乳 756063.3繁殖管理 765373.3.1仔猪培育 757013.3.2后备母猪培育 7238293.3.3生产记录与数据分析 75580第4章饲料与营养 7142434.1饲料种类与特性 7214624.1.1能量饲料 723124.1.2蛋白质饲料 8243854.1.3矿物质饲料 84104.1.4维生素饲料 8225804.1.5纤维饲料 8218614.2饲料配方设计 8279084.2.1配方设计原则 85094.2.2配方设计方法 8213154.2.3配方调整 89774.3饲料加工与储存 8179794.3.1饲料加工 8325584.3.2饲料储存 977894.3.3饲料运输 916987第5章生猪饲养管理 9291235.1分阶段饲养管理 9290305.1.1分阶段饲养原则 9272875.1.2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 9290935.2饲养密度与转群管理 9132535.2.1饲养密度 966495.2.2转群管理 1026445.3日常管理与操作规范 1057055.3.1饲料管理 10188265.3.2环境管理 1081565.3.3卫生管理 10113535.3.4健康管理 1031094第6章疾病预防与控制 1160326.1疾病诊断与监测 11218606.1.1疾病诊断 1167066.1.2疾病监测 11155786.2免疫接种与疫苗接种 11322216.2.1免疫接种 1128966.2.2疫苗接种 11202756.3预防性治疗与用药规范 11260536.3.1预防性治疗 11180676.3.2用药规范 115386第7章环境保护与废弃物处理 12316647.1养殖场环境污染问题 1290997.1.1气体污染 12252857.1.2水体污染 12251307.1.3土壤污染 12185457.2废弃物处理技术 12218027.2.1粪便处理技术 12270177.2.2废水处理技术 12207967.2.3死亡猪只处理技术 12282567.3生态养殖模式 1246527.3.1粪污资源化利用 1234067.3.2种养结合模式 1281317.3.3生态循环养殖 13303417.3.4清洁生产 13150557.3.5环境监测与管理 1331600第8章质量管理与追溯体系 1370388.1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13138768.1.1质量方针与目标 13213488.1.2组织机构与职责 13230508.1.3文件管理 13309538.1.4质量培训与教育 13234298.1.5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 13120218.2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13225408.2.1追溯体系建立 13294478.2.2追溯信息记录 1476858.2.3追溯体系运行 14115628.3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149098.3.1食品安全风险防控 1462398.3.2原材料质量控制 14265398.3.3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1439498.3.4成品质量控制 14231388.3.5不合格品处理 14269488.3.6持续改进 142574第9章生产数据管理与智能化应用 14105739.1生产数据收集与分析 14186719.1.1数据收集 14110989.1.2数据分析 15214609.2智能化养殖技术 15287049.2.1自动化饲喂系统 1528779.2.2环境控制系统 1557189.2.3视频监控系统 1567669.3信息化管理平台 15117579.3.1数据管理 1692939.3.2生产管理 16158779.3.3疫病防控 1630759.3.4决策支持 1623433第10章市场营销与产业发展 162449210.1市场分析与营销策略 162395210.1.1市场分析 162397710.1.2营销策略 162611110.2产业链延伸与产业融合 17442410.2.1产业链延伸 172662210.2.2产业融合 171071510.3养猪业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72539710.3.1发展趋势 17192210.3.2产业展望 17第1章现代化养猪概述1.1养猪业发展趋势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养猪业已逐步由传统养殖模式向现代化养殖模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养猪业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1规模化养殖养猪业正逐渐从散户养殖向规模化养殖转变。规模养殖场具有较好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有利于提高养猪业整体效益。1.1.2集约化养殖为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养猪业逐渐向集约化养殖模式发展。通过提高饲养密度、优化生产工艺,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1.1.3生态化养殖生态化养猪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遵循循环经济、低碳环保的原则,实现养猪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1.1.4智能化养殖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养猪业正逐步实现智能化养殖。通过智能化设备和管理系统,提高养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1.2现代化养猪的特点与优势1.2.1生产效率高现代化养猪采用先进的养殖设备和技术,提高了饲料转化率、生长速度和繁殖效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1.2.2疫病防控能力强现代化养猪注重疫病防控,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降低疫病发生风险,保证猪群健康。1.2.3环境友好现代化养猪遵循生态环保原则,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1.2.4产品质量优现代化养猪注重猪只的生长发育和饲料品质,提高猪肉品质,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1.2.5管理科学现代化养猪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生产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养殖场的运营效率。1.2.6资源利用高效现代化养猪充分挖掘养殖废弃物的资源价值,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通过以上特点与优势,现代化养猪为我国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第2章养殖场规划与建设2.1场地选择与规划2.1.1选址原则在选择养猪业现代化生产场所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交通便利,便于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2)远离居民区、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3)地势较高,排水良好,有利于猪场卫生与防疫;(4)有一定土地面积,以满足猪场生产规模和发展需求。2.1.2规划要求(1)合理布局,实现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等功能区分离;(2)保证猪舍间距合理,减少疫病传播风险;(3)设置足够绿化面积,提高环境质量;(4)规划应急处理设施,如隔离区、无害化处理区等。2.2养殖场建筑设计2.2.1猪舍建筑类型根据生产需要,猪舍建筑可分为以下类型:(1)妊娠舍:为母猪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保证胎儿发育;(2)分娩舍:为母猪分娩和哺乳仔猪提供便利条件;(3)保育舍:为断奶仔猪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4)育肥舍:为生长育肥猪提供适宜的生活空间。2.2.2建筑设计要求(1)满足猪只生长需求,合理确定猪舍面积;(2)采用适宜的建筑结构,保证猪舍通风、采光、保温等功能;(3)设置合理的进出口,便于猪只转群和运输;(4)考虑防暑降温和保暖措施,提高猪只生产功能。2.3环境控制与设施配置2.3.1环境控制(1)温度控制:采用供暖、通风、遮阳等措施,保持猪舍内温度适宜;(2)湿度控制:合理调整猪舍内湿度,避免因湿度过高或过低导致的疾病;(3)空气质量控制:通过通风换气,降低有害气体浓度,提高空气质量;(4)光照控制:合理设置光照时间,促进猪只生长。2.3.2设施配置(1)自动喂料系统:提高饲养效率,减少人力成本;(2)自动饮水系统:保证猪只饮水卫生,降低疫病传播风险;(3)粪污处理设施: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减轻环境污染;(4)防疫设施:如消毒池、更衣室等,加强猪场生物安全防控。第3章品种选择与繁殖技术3.1品种选择3.1.1品种选择原则在选择养猪品种时,应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生长功能、肉质品质、抗病能力及适应性等因素。根据我国养猪业发展现状,推荐选择具有以下特点的品种:(1)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2)肉质优良,符合消费者口味;(3)抗病能力强,减少疾病发生;(4)适应性广,适合我国不同地区的养殖条件。3.1.2推荐品种目前我国养猪业主要采用以下品种:(1)大白猪:生长速度快,肉质好,适应性较强;(2)长白猪: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繁殖功能好;(3)杜洛克猪:肉质优良,抗病能力强,适合做父本;(4)皮特兰猪:肉质好,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3.2繁殖技术3.2.1选种与配种(1)选种:选择健康、体型好、生长功能优良、符合品种特征的种猪;(2)配种:采用人工授精或自然交配方式,以提高繁殖效率。3.2.2孕期管理(1)饲养管理:保证孕期母猪营养需求,合理调整饲料种类和喂量;(2)环境管理:保持猪舍清洁、干燥、通风,减少应激因素;(3)疫病防控:做好疫苗接种和疫病防控工作,保证母猪健康。3.2.3分娩与哺乳(1)分娩:做好分娩准备,及时处理难产,保证仔猪成活率;(2)哺乳:加强哺乳期母猪饲养管理,提高仔猪断奶体重。3.3繁殖管理3.3.1仔猪培育(1)早期断奶:一般在2128日龄进行断奶,提高母猪繁殖效率;(2)饲养管理:做好仔猪饲料过渡,保证营养需求,提高生长速度;(3)疫病防控:做好疫苗接种和疫病防控工作,降低仔猪死亡率。3.3.2后备母猪培育(1)选种:选择体型好、生长功能优良、繁殖潜力大的仔猪作为后备母猪;(2)饲养管理:合理调整饲料种类和喂量,保证后备母猪生长发育;(3)疫病防控:加强疫苗接种和疫病防控,保证后备母猪健康。3.3.3生产记录与数据分析建立健全生产记录,对繁殖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品种改良和繁殖管理提供依据。第4章饲料与营养4.1饲料种类与特性4.1.1能量饲料能量饲料主要包括谷物类、糠麸类和块根类。其中,谷物类饲料如玉米、稻谷、小麦等,富含淀粉和能量;糠麸类饲料如米糠、麦麸等,富含粗纤维和微量元素;块根类饲料如胡萝卜、红薯等,富含糖分和维生素。4.1.2蛋白质饲料蛋白质饲料包括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和动物性蛋白质饲料。植物性蛋白质饲料有豆饼、豆粕、棉籽饼等;动物性蛋白质饲料有鱼粉、肉骨粉、蚕蛹等。这些饲料富含氨基酸,是猪生长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4.1.3矿物质饲料矿物质饲料主要包括钙、磷、钠、氯等元素。常用的矿物质饲料有石粉、磷酸钙、食盐等。这些饲料对维持猪体内电解质平衡和骨骼发育具有重要作用。4.1.4维生素饲料维生素饲料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B族等。这些饲料主要通过添加剂的形式补充,对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增强抗病能力和繁殖功能具有重要作用。4.1.5纤维饲料纤维饲料主要包括秸秆、树叶等,富含粗纤维,对维持猪肠道健康、预防便秘等具有积极作用。4.2饲料配方设计4.2.1配方设计原则饲料配方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满足猪的营养需求、合理利用饲料资源、降低成本、考虑环境因素、保证饲料安全。4.2.2配方设计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配方设计,结合猪的生长阶段、体重、生产功能等因素,进行饲料配方优化。4.2.3配方调整根据猪的生长情况、饲料资源变化等因素,适时调整饲料配方,保证猪的生长发育需求。4.3饲料加工与储存4.3.1饲料加工饲料加工包括粉碎、混合、制粒等工艺。粉碎工艺要保证饲料粒度适宜,提高猪的消化吸收率;混合工艺要保证各种饲料原料均匀混合,避免营养成分不均;制粒工艺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浪费。4.3.2饲料储存饲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防止霉变、虫蛀等。储存期间,要定期检查饲料质量,保证饲料安全。4.3.3饲料运输饲料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日晒、雨淋,避免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运,保证饲料质量。第5章生猪饲养管理5.1分阶段饲养管理5.1.1分阶段饲养原则生猪饲养应根据生长阶段进行合理划分,实施分阶段饲养管理。主要包括哺乳期、断奶期、生长期和育肥期四个阶段。各阶段饲养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哺乳期:注重母猪产后护理和仔猪护理,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体重;(2)断奶期:逐步过渡饲料,减少应激,保持仔猪生长势头;(3)生长期:合理调整饲料营养水平,促进生猪生长发育;(4)育肥期:优化饲料配方,提高育肥效果,保证肉质。5.1.2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1)哺乳期:①加强母猪产后护理,保持环境卫生;②合理喂养仔猪,注意保暖和防病;③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2)断奶期:①逐渐减少母乳喂养,增加饲料摄入;②保持环境稳定,减少应激;③加强饲养管理,预防疾病。(3)生长期:①调整饲料配方,满足生猪生长发育需求;②加强饲养环境管理,保持通风、清洁、干燥;③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4)育肥期:①优化饲料配方,提高饲料利用率;②控制饲养密度,保持良好生长环境;③适时出栏,提高经济效益。5.2饲养密度与转群管理5.2.1饲养密度饲养密度对生猪生长和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应根据圈舍面积、通风条件、管理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饲养密度。一般建议如下:(1)哺乳期:23头/平方米;(2)断奶期:46头/平方米;(3)生长期:68头/平方米;(4)育肥期:810头/平方米。5.2.2转群管理生猪转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提前适应:在转群前,将生猪放在新旧圈舍相邻的位置,使其逐渐适应新环境;(2)分批进行:根据生猪体重、体质等因素,分批进行转群,减少应激;(3)饲养管理:转群后,加强饲养管理,预防疾病发生;(4)观察记录:转群后,密切观察生猪生长状况,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5.3日常管理与操作规范5.3.1饲料管理(1)饲料采购:选择正规厂家,保证饲料质量;(2)饲料储存:保持饲料库房干燥、通风,防止饲料霉变;(3)饲料投喂:定时定量投喂,根据生猪生长阶段调整饲料配方;(4)饲料添加剂: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严禁使用违禁药物。5.3.2环境管理(1)温度:保持圈舍温度适宜,避免极端温度;(2)湿度:控制圈舍湿度,避免湿度过高或过低;(3)通风:保持圈舍通风良好,减少有害气体;(4)光照:合理控制光照,促进生猪生长。5.3.3卫生管理(1)定期清理圈舍,保持环境整洁;(2)定期进行消毒,预防疾病传播;(3)加强生猪排泄物处理,避免环境污染。5.3.4健康管理(1)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生猪免疫力;(2)定期进行驱虫,预防寄生虫病;(3)密切观察生猪生长状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4)合理使用药物,防止药物残留。第6章疾病预防与控制6.1疾病诊断与监测6.1.1疾病诊断(1)对猪群进行定期体检,了解猪只健康状况。(2)建立健全猪场兽医实验室,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和技术人员。(3)针对疑似病例,采集相应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及时确诊。6.1.2疾病监测(1)建立猪场疫情监测制度,定期对猪群进行疫情监测。(2)对监测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掌握疫情动态。(3)根据监测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6.2免疫接种与疫苗接种6.2.1免疫接种(1)制定猪场免疫程序,根据当地疫情、猪只品种、生长阶段等因素制定。(2)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进行接种。(3)对接种后的猪只进行观察,及时处理疫苗接种反应。6.2.2疫苗接种(1)对猪瘟、猪蓝耳病、猪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进行疫苗接种。(2)根据疫苗接种效果,定期进行抗体检测,保证免疫效果。(3)做好疫苗接种记录,以备查验。6.3预防性治疗与用药规范6.3.1预防性治疗(1)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制定预防性治疗方案。(2)对猪只进行定期驱虫,预防寄生虫病。(3)对易感猪只进行营养支持,增强抵抗力。6.3.2用药规范(1)选用合法、合规的兽药产品,遵循兽医处方。(2)严格按照兽药说明书规定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用药。(3)做好用药记录,保证用药安全。第7章环境保护与废弃物处理7.1养殖场环境污染问题7.1.1气体污染养猪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如氨气、硫化氢、甲烷等,对周边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本节将分析气体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7.1.2水体污染养猪业生产中的废水、粪便等排放,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病原微生物污染等问题。本节将探讨水体污染的成因、影响及治理方法。7.1.3土壤污染养猪业废弃物的不当处理,会导致土壤污染,影响土壤质量和农业生产。本节将阐述土壤污染的途径、危害及防治措施。7.2废弃物处理技术7.2.1粪便处理技术介绍粪便处理的技术方法,如堆肥化、厌氧消化等,以及相关设备的使用和维护。7.2.2废水处理技术分析养猪业废水的特点,介绍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以及废水回用和排放标准。7.2.3死亡猪只处理技术探讨死亡猪只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如焚烧、深埋等,保证不引发环境污染和疫情传播。7.3生态养殖模式7.3.1粪污资源化利用介绍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技术途径,如有机肥生产、生物质能源等,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7.3.2种养结合模式分析种养结合模式的优势,如减少化肥使用、改善土壤结构等,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7.3.3生态循环养殖探讨生态循环养殖的原理和实施方法,如稻渔共作、林下养殖等,实现养殖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7.3.4清洁生产阐述清洁生产的理念,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养猪业的环境保护水平。7.3.5环境监测与管理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对养猪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进行实时监控,加强环境管理,保证养殖业的绿色发展。第8章质量管理与追溯体系8.1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8.1.1质量方针与目标制定明确的质量方针和目标,保证养猪业生产过程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持续提升产品质量。8.1.2组织机构与职责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和岗位职责,保证质量管理工作有效开展。8.1.3文件管理制定质量管理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保证文件的有效性和执行力。8.1.4质量培训与教育加强员工的质量培训与教育,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保证生产过程的质量稳定。8.1.5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及时纠正和预防不合格项。8.2产品质量追溯体系8.2.1追溯体系建立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保证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成品储存到销售环节的全过程可控、可追溯。8.2.2追溯信息记录详细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信息,包括饲料来源、用药记录、疫苗接种、生产日期等,为追溯提供数据支持。8.2.3追溯体系运行保证追溯体系正常运行,对发觉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纠正和预防,不断提升产品质量。8.3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8.3.1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识别和评估食品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保证产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8.3.2原材料质量控制严格原材料采购和验收标准,保证原材料质量符合生产要求。8.3.3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加强生产过程监控,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证产品质量稳定。8.3.4成品质量控制对成品进行严格检验,保证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8.3.5不合格品处理建立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追溯和处理,防止不合格品流入市场。8.3.6持续改进通过数据分析、客户反馈等途径,不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第9章生产数据管理与智能化应用9.1生产数据收集与分析本节主要介绍养猪业生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方法,旨在为养殖管理人员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持,以优化生产管理。9.1.1数据收集(1)养殖基本数据:包括猪只品种、性别、出生日期、进场日期、出场日期等;(2)饲料消耗数据:记录饲料种类、消耗量、投喂时间等;(3)生长功能数据:包括体重、日增重、料肉比等;(4)疫苗接种与疾病防治数据:记录疫苗接种时间、剂量、疫病发生及治疗情况等;(5)环境数据: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9.1.2数据分析(1)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类;(2)分析猪只生长功能、饲料利用率、疫病发生率等指标;(3)对比不同养殖模式、饲料配方、环境条件下的生产效果;(4)发觉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9.2智能化养殖技术本节主要介绍养猪业现代化生产中的智能化养殖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疫病发生。9.2.1自动化饲喂系统(1)根据猪只生长阶段和需求,自动调整饲料种类和投喂量;(2)实现定时、定量、定质饲喂,提高饲料利用率;(3)降低人工成本,减少疫病传播。9.2.2环境控制系统(1)实时监测猪舍内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2)自动调节通风、加温、降温等设备,为猪只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3)减少环境应激,提高生长功能。9.2.3视频监控系统(1)实时监控猪只生长状况,及时发觉异常情况;(2)便于管理人员远程查看,提高管理效率;(3)为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9.3信息化管理平台本节主要介绍养猪业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功能与应用,以实现养殖业的精细化管理。9.3.1数据管理(1)集成生产数据,实现数据共享;(2)提供数据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为决策提供依据;(3)自动报表,便于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床肿瘤内科诊疗体系与发展趋势
- Brand KPIs for sauces condiments Tabasco in the United Kingdom-外文版培训课件(2025.2)
- 集体水库管理协议书
- 菜地承包出售协议书
- 顾客签订保障协议书
- 项目借款投资协议书
- 鞋面加工合同协议书
- 风管厂家转让协议书
- 车祸自行协商协议书
- 计划财产分割协议书
- 给小朋友科普化学小知识
- 中医专科护士进修汇报
- 9.2 法律保障生活课件(共13张)-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装备测试性工作要求GJB 2547B-2024》知识培训
- 北非旅游地理
- 体重管理培训课件
- EPC工程合作框架协议书范本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导学案(全册 共10个单元)
- 外科学-上肢骨、关节损伤
- 2025年新高考全国Ⅰ卷英语模拟试卷(含答案)
- 楼体字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