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与审计作业指导书_第1页
三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与审计作业指导书_第2页
三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与审计作业指导书_第3页
三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与审计作业指导书_第4页
三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与审计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与审计作业指导书TOC\o"1-2"\h\u25999第1章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基础 4268931.1财务管理概述 4256521.1.1财务管理的定义与作用 456481.1.2财务管理的原则与任务 4148361.2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构建 4306051.2.1财务管理组织架构 44871.2.2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473161.2.3财务管理流程优化 4219661.3农村合作社财务报表体系 4110261.3.1财务报表的种类与作用 447031.3.2财务报表的编制与要求 5105841.3.3财务报表的分析与利用 514144第2章农村合作社资金管理 5104352.1资金筹集与管理 519072.1.1资金筹集 57402.1.2资金管理 5303362.2资金使用与监督 593592.2.1资金使用 540082.2.2资金监督 6324432.3资金风险管理 6122522.3.1风险识别 6130872.3.2风险防范 6287572.3.3风险应对 6744第3章农村合作社成本控制 6202193.1成本分类与核算 6307283.1.1生产成本 6192043.1.2管理成本 7178833.1.3财务成本 780383.2成本控制策略与方法 710923.2.1制定合理的成本预算 7210183.2.2优化生产流程 7164993.2.3强化采购管理 7179903.2.4控制人工成本 7309473.2.5提高设备利用率 7124753.2.6建立成本核算与分析制度 816283.3提高成本效益途径 824163.3.1优化产品结构 8168943.3.2加强技术创新 8107283.3.3扩大经营规模 8308753.3.4增强市场竞争力 819503.3.5深化内部改革 832237第4章农村合作社收入与利润管理 8130344.1收入管理 816394.1.1收入来源 8179194.1.2收入确认 8257854.1.3收入核算 833164.2利润分配政策 9287314.2.1利润分配原则 9140674.2.2利润分配程序 9173644.2.3利润分配方式 987084.3利润预测与决策 9166814.3.1利润预测 976954.3.2利润决策 10250964.3.3风险防范 1010506第5章农村合作社资产管理 10292975.1固定资产管理 10300565.1.1固定资产概述 10244945.1.2固定资产采购 10218365.1.3固定资产使用 10279865.1.4固定资产折旧与处置 10143505.2流动资产管理 11264005.2.1流动资产概述 1153855.2.2货币资金管理 11243525.2.3应收账款管理 11137825.2.4存货管理 11167535.3资产评估与优化 1190525.3.1资产评估 1150155.3.2资产优化 11215975.3.3资产信息化管理 119051第6章农村合作社负债管理 12290286.1负债概述 12187996.1.1负债的定义与分类 12249056.1.2负债的来源与用途 12180406.1.3负债的核算与披露 12109146.2负债风险控制 12136166.2.1负债风险识别 12229946.2.2负债风险评估 1288856.2.3负债风险控制措施 12226906.3负债筹资策略 1298006.3.1筹资渠道选择 12193306.3.2筹资成本分析 12235576.3.3筹资期限与还款计划 13271026.3.4负债结构调整 13603第7章农村合作社审计概述 13128567.1审计的定义与作用 13144187.1.1定义 1381597.1.2作用 1327787.2审计程序与方法 13305797.2.1审计程序 13127297.2.2审计方法 13104057.3审计证据与报告 1484077.3.1审计证据 14304137.3.2审计报告 1430966第8章农村合作社财务审计 14264418.1财务报表审计 14315128.1.1审计目的 14112068.1.2审计范围与方法 14317738.1.3审计程序 15122578.2财务状况分析 156188.2.1资产负债分析 15278438.2.2经营成果分析 15178048.2.3现金流量分析 15313968.3审计意见与建议 15184878.3.1审计意见 15223598.3.2审计建议 1518205第9章农村合作社经济效益审计 16210719.1经济效益审计概述 16192919.2经济效益审计程序与方法 16209289.2.1审计程序 16260169.2.2审计方法 164559.3经济效益改进措施 1632564第10章农村合作社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 171784510.1内部审计制度建立 172266410.1.1审计目标与原则 171766310.1.2审计组织架构 171868010.1.3审计制度与流程 173081510.1.4审计计划与实施 171277210.2内部审计实施要点 1728410.2.1财务报表审计 172644410.2.2经济活动审计 17912510.2.3内部控制审计 18884910.2.4风险管理审计 181839110.3外部审计协作与配合 183073810.3.1外部审计选择 181348410.3.2审计资料提供 182014210.3.3审计问题沟通与整改 181078710.3.4审计结果运用 18第1章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基础1.1财务管理概述1.1.1财务管理的定义与作用农村合作社的财务管理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合作社的资金活动进行有效组织和调控的过程。其核心目标是保证合作社资金的安全、流动和增值,为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财务管理在农村合作社经营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经营风险。1.1.2财务管理的原则与任务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合法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和效益性原则。其主要任务包括: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行为;合理筹集、使用和管理资金;加强财务核算和分析,提高经营效益;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及时。1.2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构建1.2.1财务管理组织架构农村合作社应设立财务管理组织,明确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限。财务管理部门负责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工作,包括制定财务制度、实施财务计划、组织财务核算、分析财务状况等。1.2.2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农村合作社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包括内部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财务核算制度、财务分析制度等。各项制度应相互衔接、协调一致,保证财务管理的有效实施。1.2.3财务管理流程优化农村合作社应不断优化财务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主要包括:明确财务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加强财务报销管理,规范报销行为;强化财务核算,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1.3农村合作社财务报表体系1.3.1财务报表的种类与作用农村合作社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这些报表能够反映合作社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为决策提供依据。1.3.2财务报表的编制与要求农村合作社应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及时、准确地编制财务报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遵循以下要求:真实反映合作社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严格按照报表格式和内容要求编制;报表数据应相互勾稽,保证报表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1.3.3财务报表的分析与利用农村合作社应加强对财务报表的分析,主要包括:分析合作社的经营状况,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评估合作社的财务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发觉合作社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及时改进。同时应充分利用财务报表信息,提高合作社的经营效益。第2章农村合作社资金管理2.1资金筹集与管理2.1.1资金筹集农村合作社在运营过程中,需保证资金来源的合法性和多样性。资金筹集主要包括以下途径:(1)成员出资:合作社成员按照章程规定缴纳股金;(2)扶持资金:争取相关项目资金支持;(3)银行贷款:合理利用金融机构贷款;(4)社会捐赠: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捐赠。2.1.2资金管理(1)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保证资金安全、合规使用;(2)设立专门账户,实行专款专用,严禁挪用;(3)定期进行资金盘点,保证资金账实相符;(4)合理配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2资金使用与监督2.2.1资金使用(1)明确资金使用范围和用途,严格按照预算执行;(2)实行民主决策,重大资金使用需经成员大会或理事会审议通过;(3)加强对合作社项目的资金投入,保证项目顺利实施;(4)合理控制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2.2资金监督(1)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审计;(2)加强外部监督,接受社会和成员的监督;(3)实行财务公开,及时向成员公布财务状况;(4)对违反资金管理制度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2.3资金风险管理2.3.1风险识别(1)分析合作社内外部环境,识别可能影响资金安全的因素;(2)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对潜在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3)关注政策法规变化,及时调整资金管理策略。2.3.2风险防范(1)加强内部控制,完善资金审批、报销等环节;(2)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保证资金安全;(3)合理分散资金,降低单一投资风险;(4)提高合作社管理人员和成员的风险意识。2.3.3风险应对(1)制定应急预案,对突发风险事件进行及时应对;(2)加强与金融机构、部门等外部单位的沟通协调,寻求支持;(3)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合理分配风险损失;(4)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资金风险管理体系。第3章农村合作社成本控制3.1成本分类与核算农村合作社的成本主要包括生产成本、管理成本和财务成本三大类。为了准确掌握成本情况,合作社需对各类成本进行详细分类与核算。3.1.1生产成本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折旧、能源费用和其他相关费用。原材料成本是指生产过程中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及包装材料的费用;人工成本是指直接从事生产活动的员工的工资、福利及社会保险费用;设备折旧是指生产设备按照规定年限折旧的费用;能源费用是指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电力、燃料等能源的费用;其他相关费用包括生产过程中的维修费、运输费、仓储费等。3.1.2管理成本管理成本主要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用、差旅费、培训费、咨询费等。管理人员工资是指合作社管理人员的薪酬及福利;办公费用包括办公用品、通讯费、水电网费等;差旅费是指管理人员因公出差的交通、住宿等费用;培训费是指对员工进行培训所产生的费用;咨询费是指合作社聘请外部专业机构提供咨询服务的费用。3.1.3财务成本财务成本主要包括贷款利息、汇兑损失、融资租赁费用等。贷款利息是指合作社为筹集资金而支付的贷款利息;汇兑损失是指因汇率波动导致合作社在外汇业务中产生的损失;融资租赁费用是指合作社采用融资租赁方式获取设备、房产等资产所需支付的费用。3.2成本控制策略与方法为了提高农村合作社的成本效益,合作社应采取以下策略与方法进行成本控制。3.2.1制定合理的成本预算根据合作社的生产经营计划,结合市场行情和内部管理水平,制定合理的成本预算,明确成本控制目标。3.2.2优化生产流程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浪费现象,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3.2.3强化采购管理建立严格的采购制度,实行货比三家、招标采购等方式,降低原材料成本。3.2.4控制人工成本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控制人工成本在合理范围内。3.2.5提高设备利用率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设备折旧成本。3.2.6建立成本核算与分析制度定期对成本进行核算与分析,发觉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3.3提高成本效益途径农村合作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成本效益:3.3.1优化产品结构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提高整体盈利能力。3.3.2加强技术创新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3.3.3扩大经营规模通过扩大经营规模,实现规模经济,降低单位产品成本。3.3.4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品质、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价格优势。3.3.5深化内部改革优化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第4章农村合作社收入与利润管理4.1收入管理4.1.1收入来源农村合作社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服务业务等。合作社应合理规划收入来源,保证稳定性和可持续性。4.1.2收入确认农村合作社的收入确认应遵循以下原则:(1)实际收入原则:确认收入时,应以实际收到的款项为准;(2)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时,应考虑收入的实现与相应的成本、费用之间的关系,保证收入与成本、费用的匹配;(3)收入计量原则:收入应按照公允价值计量。4.1.3收入核算农村合作社应建立健全收入核算制度,对各类收入进行详细核算,保证收入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4.2利润分配政策4.2.1利润分配原则农村合作社的利润分配应遵循以下原则:(1)公平原则:保证各成员按照贡献程度公平分享利润;(2)合法原则: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合理确定利润分配比例;(3)风险与收益相匹配原则:合理考虑合作社的经营风险,保证利润分配与风险承担相匹配;(4)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保证合作社正常运营和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利润分配。4.2.2利润分配程序农村合作社应制定明确的利润分配程序,包括:(1)编制年度财务报表,确定可供分配的利润;(2)召开成员大会,审议并通过利润分配方案;(3)实施利润分配,保证分配公平、及时;(4)公布利润分配结果,接受成员监督。4.2.3利润分配方式农村合作社可采取以下方式分配利润:(1)现金分配:按照成员持股比例进行现金分配;(2)公积金提取:根据合作社发展需要,提取一定比例的利润作为公积金;(3)公益金提取:提取一定比例的利润用于合作社公益事业;(4)奖励分配:对有突出贡献的成员或管理人员给予奖励。4.3利润预测与决策4.3.1利润预测农村合作社应结合市场需求、生产成本、经营策略等因素,对未来的利润进行预测。利润预测应包括:(1)销售收入预测;(2)成本费用预测;(3)利润总额预测;(4)净利润预测。4.3.2利润决策农村合作社应根据利润预测结果,制定相应的经营决策,包括:(1)调整生产计划,优化产品结构;(2)控制成本,提高经营效益;(3)加强市场开拓,提高销售收入;(4)合理安排利润分配,保障合作社及成员的利益。4.3.3风险防范农村合作社在利润预测与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潜在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保证合作社的稳健经营。第5章农村合作社资产管理5.1固定资产管理5.1.1固定资产概述农村合作社固定资产是指长期使用、价值较高、使用年限较长的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对提高合作社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5.1.2固定资产采购(1)明确采购需求,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2)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采购招标;(3)加强采购合同管理,保证合同履行;(4)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资产验收、入库、领用。5.1.3固定资产使用(1)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使用制度,明确使用范围、使用责任及维护保养要求;(2)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维修、保养,保证资产安全、完整;(3)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防止闲置浪费。5.1.4固定资产折旧与处置(1)合理确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折旧年限;(2)定期进行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反映资产价值变动;(3)对不再使用或无法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处置,保证资产保值增值。5.2流动资产管理5.2.1流动资产概述农村合作社流动资产是指短期内可转换为现金或用于日常经营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5.2.2货币资金管理(1)建立健全货币资金管理制度,保证资金安全、合规;(2)合理控制现金库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3)加强对银行存款、支票、汇票等的管理。5.2.3应收账款管理(1)明确应收账款管理责任,建立客户信用评估制度;(2)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核对、清理,防止坏账损失;(3)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应收账款回收。5.2.4存货管理(1)合理确定存货规模,避免库存积压;(2)建立存货盘点制度,保证存货数量、质量准确;(3)加强存货成本控制,降低库存成本。5.3资产评估与优化5.3.1资产评估(1)定期对固定资产、流动资产进行评估,反映资产价值变动;(2)遵循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采用合适的评估方法;(3)加强评估结果的应用,为资产管理提供决策依据。5.3.2资产优化(1)根据合作社发展战略,合理配置资产;(2)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使用效率;(3)加强资产风险控制,保证资产安全、保值增值。5.3.3资产信息化管理(1)建立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资产动态监控;(2)提高资产管理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为决策提供支持;(3)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保证资产数据安全。第6章农村合作社负债管理6.1负债概述6.1.1负债的定义与分类农村合作社负债是指合作社所承担的,需以货币或其他经济资源偿还的债务。负债可分为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两大类。短期负债主要包括应付账款、短期借款等,长期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6.1.2负债的来源与用途农村合作社的负债主要来源于金融机构贷款、补贴、社员集资等。负债主要用于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扩大规模、改善基础设施等方面。6.1.3负债的核算与披露合作社应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对负债进行核算和披露。在财务报表中,应详细列示各项负债的金额、期限、利率等信息。6.2负债风险控制6.2.1负债风险识别合作社应充分识别负债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通过对风险因素的分析,为负债风险管理提供依据。6.2.2负债风险评估合作社应对负债风险进行评估,包括风险的概率、影响程度等方面。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负债风险进行量化评估。6.2.3负债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合作社应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如调整负债结构、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等。6.3负债筹资策略6.3.1筹资渠道选择合作社应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市场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筹资渠道。可采取银行贷款、政策性金融、民间借贷等多种筹资方式。6.3.2筹资成本分析合作社在筹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筹资成本,包括利息支出、手续费等。通过对筹资成本的分析,选择成本较低的筹资方式。6.3.3筹资期限与还款计划合作社应根据资金用途、还款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筹资期限和还款计划。保证负债筹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6.3.4负债结构调整合作社应定期分析负债结构,根据财务状况和市场环境,调整负债结构。优化负债结构,降低负债风险。第7章农村合作社审计概述7.1审计的定义与作用7.1.1定义审计是指由独立第三方专业机构或个人,依据审计准则,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对农村合作社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合规性进行审查、评价的活动。7.1.2作用(1)评价农村合作社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合规性,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可靠的信息。(2)促进农村合作社完善内部控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3)揭示农村合作社潜在的风险,提前预警,保证合作社的稳健经营。(4)维护国家财经纪律,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7.2审计程序与方法7.2.1审计程序(1)计划阶段:明确审计目标、范围和重点,制定审计计划。(2)实施阶段:按照审计计划,运用审计方法对农村合作社的财务、经营等方面进行审查。(3)报告阶段:整理审计证据,撰写审计报告。(4)后续阶段:对审计报告中发觉的问题进行跟踪整改。7.2.2审计方法(1)检查:对农村合作社的财务报表、凭证、账簿等资料进行核对。(2)观察:对农村合作社的经营现场进行实地观察。(3)询问:向农村合作社管理人员、员工及相关人员了解情况。(4)分析:运用财务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农村合作社的财务、经营数据进行分析。7.3审计证据与报告7.3.1审计证据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获取的,用于证明审计事项真实性、合规性的信息。审计证据应当具备以下特点:(1)可靠性:证据来源可靠,具有证明力。(2)充分性:证据数量充足,足以支持审计结论。(3)相关性:证据与审计事项密切相关。7.3.2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审计人员对农村合作社审计结果的总结和评价。审计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审计背景:简要介绍审计的背景和目的。(2)审计范围:明确审计涉及的时间、业务范围等。(3)审计结论:对农村合作社财务、经营等方面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评价。(4)审计意见:针对审计发觉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5)审计依据:列举审计过程中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审计准则等。(6)审计日期:注明审计报告的日期。(7)审计人员签名及盖章:审计报告应由审计人员签名,并加盖审计机构公章。第8章农村合作社财务审计8.1财务报表审计8.1.1审计目的财务报表审计旨在保证农村合作社的财务报表真实、准确地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为有关各方提供可信的决策依据。8.1.2审计范围与方法审计范围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主要财务报表。审计方法主要包括检查、询问、分析、计算等。8.1.3审计程序(1)了解农村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2)对财务报表进行初步分析,识别潜在风险领域;(3)实施实质性测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4)评估审计结果,形成审计意见。8.2财务状况分析8.2.1资产负债分析分析农村合作社的资产结构、负债水平和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评价其财务稳定性和资本结构合理性。8.2.2经营成果分析分析农村合作社的收入、成本、费用及利润等指标,评估其经营效益和盈利能力。8.2.3现金流量分析分析农村合作社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评价其现金流量状况,揭示潜在的财务风险。8.3审计意见与建议8.3.1审计意见根据审计结果,对农村合作社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合规性和准确性发表审计意见。8.3.2审计建议针对审计过程中发觉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报表编制质量;(2)加强内部控制,防范财务风险;(3)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4)增强盈利能力,提高经营效益;(5)加强现金流量管理,保证合作社的正常运营。注意:本章节内容仅作为农村合作社财务审计的指导,具体审计工作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实施。第9章农村合作社经济效益审计9.1经济效益审计概述农村合作社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对农村合作社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效益的审查、评价和分析。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审计,发觉合作社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合作社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合作社健康、稳定发展。经济效益审计内容包括合作社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利润等方面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9.2经济效益审计程序与方法9.2.1审计程序(1)制定审计计划:根据农村合作社的实际情况,制定经济效益审计计划,明确审计范围、内容、时间等。(2)收集审计证据:通过查阅合作社的财务报表、账簿、凭证等资料,以及其他相关文件,收集审计证据。(3)分析评价:对收集到的审计证据进行分析、评价,揭示合作社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4)提出建议:针对审计发觉的问题,提出改进合作社经营管理的建议。(5)撰写审计报告:将审计过程、结果和建议以书面形式予以总结,形成审计报告。9.2.2审计方法(1)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合作社不同时期的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其发展趋势,找出存在的问题。(2)比率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