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十五个二级主题01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精讲含解析_第1页
初中物理十五个二级主题01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精讲含解析_第2页
初中物理十五个二级主题01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精讲含解析_第3页
初中物理十五个二级主题01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精讲含解析_第4页
初中物理十五个二级主题01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精讲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一、主题概述1.在学问方面,考查学生对物质的固、液和气三种物态及其变更的相识。考查学生关注物质的形态与自然现象和生活的紧密联系。2.考查学生通过回忆,说诞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和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学生应当知道常见温度计是依据汞、煤油或酒精等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考查学生会正确运用温度计测量不同环境下的温度值。3.在科学探究方面,强调考查学生是否经验用试验探究的方法学习物态变更的过程。在科学探究的几个要素中,要求重点考查“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等行为表现,并依据试验描述物态变更的条件和特征。在学问方面,强调考查学生将所学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等学问与自然界和日常生活相结合的应用实力。4.强调考查学生能用语言、文字或图示描述水的固、液、气三态变更过程,能否说明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实现在“描述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达到“说明现象”的实力要求。例如,能否在小学科学课程基础上初步说明云、雨、雪、冰、霜、露的形成缘由等。在命题形式上表现为:A.四个情景图分别反映出物态变更状况,让选择符合要求的选项是各地命题热点题;B.给出一段短文,通过阅读理解,回答与物态变更有关的问题,有的让写出短文中蕴含的物理学问等也是命题的亮点;C.给出反映物态变更过程的图像,结合图像和所学学问,提出几个问题或者找出几个相关的信息,开放性很强,是各地以及今后命题的热点;D.探究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水沸腾时的规律的两个试验是每年中考命题人员作为必考选题,但考查哪个试验须要依据每年试题状况确定。有时不肯定在试验题里出现,可在选择题、填空题里出现。总之,这2个试验是每年各个省地市在中考试卷里都要考查的。E.二、课标对评价水平层次评价目标评价水平标准要求学问性技能性体验性了解相识理解独立操作经验认同内化1.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2.说诞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3.经验物态变更的试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更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更的学问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4.用水的三态变更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切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三、【例题1】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量程为_________;乙是试验室用温度计,量程为_________.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____;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是因为体温计上有个_______.【答案】35℃——42℃;-20℃——100℃;胀冷缩乙细管【解析】视察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了解它们的运用方法和测温范围。量程就是最小刻度与最大刻度之间的示数范围。常见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依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依据甲、乙的量程,应选择乙测沸水(100℃)的温度.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就是因为有一特别结构——细管.【例题2】什么叫做温室效应?温室效应的危害有哪些?全球变暖的因素有哪些(说出三点即可)?【答案】见解析。【解析】尝试对温室效应等发表自己的见解。1.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汲取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放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这种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暖和的影响称为“温室效应”。水汽(H₂O)、二氧化碳(CO₂)、氧化亚氮(N₂O)、甲烷(CH₄)等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2.温室效应温室气体(如co2)像温室的玻璃一样,它允许来自太阳的可见光射到地面,也能阻挡地面重新辐射出来的红光返回外空间。因此温室气体起着单项过滤器的作用。大气中co2汲取了地面辐射出来的红外光,把能量截流于大气之中,从而使气温上升,这种现象为温室效应。假如大气中温室气体过多,便会有更多能量保留在大气中而不能正常的向外空间辐射,这样就会使地表面和大气的平衡温度上升,对地球生态平衡造成影响。3.温室效应的危害(1)气候变得更温煦,冰川消融,海平面将上升,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丢失,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灾难。(2)水域面积增大。水分蒸发也更多了,雨季延长,水灾正变得越来越频繁。遭遇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遇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峻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3)气温上升可能会使南极半岛和北冰洋的冰雪溶化。北极熊和海象会慢慢灭亡。(4)很多小岛将会无影无踪。(5)因为还有热力惯性的作用,现有的温室气体还将接着影响我们的生活。(6)温度上升,会影响人的生育,精子的活性随温度上升而降低。(7)原有生态系统的变更。(8)对生产领域的影响,例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部门。(9)将感染疾病等传染病。病菌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务(厄尔尼诺现象,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疫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危害。4.全球变暖的因素人为因素有:(1)人口剧增因素;(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4)土地遭侵蚀、盐碱化、沙化等破坏因素;(5)森林资源锐减因素;(6)酸雨危害因素;(7)物种加速灭亡因素;(8)水污染因素;(9)有毒废料污染因素等。自然因素有:(1)火山活动;(2)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变动等。【例题3】我国很多城市建设中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热”功能,盛夏季节能大大减弱四周地区的“热岛效应”,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的特性。【答案】比热容大

【解析】盛夏季节人工湖能大大减弱四周地区的“热岛效应”,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相比较时,汲取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更小。

【例题4】(2024山东泰安)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更的图象如图,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第5min,晶体起先熔化B.晶体熔化过程持续20min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汲取热量D.晶体的熔点是80℃【答案】D【解析】运用物态变更的学问,说明冰熔化等现象。A.由图可知,第10min,晶体起先熔化,故A错误;B.晶体熔化过程持续的时间t=25min-10min=15min,故B错误;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汲取热量,故C错误;D.由图可知,图象中呈水平的一段所对应的温度80℃是物质的熔点,所以晶体的熔点是80℃,故D正确。【例题5】(2024湖北咸宁)医护人员所戴的护目镜简单起水雾。护目镜上水雾的形成与下列现象成因相同的是()A.玻璃上的“冰花”B.嘴里呼出“白气”C.湿衣服变干了D.雪人干脆变小【答案】B【解析】水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水雾的形成是液化;A.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A不符合题意;B.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符合题意;C.湿衣服变干是水蒸发,属于气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雪人干脆变小是固态的雪干脆变为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例题6】选择旁边某一水域进行调查,将调查状况填入下面的调查报告当中,并对其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见解析。

【解析】课标对本主题的活动建议是:调查学校和家庭的用水状况,设计一个学校或家庭的节水方案。调查当地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并对当地水资源的利用提出自己的见解。(3)调查当地农田浇灌的主要方式,了解节水浇灌技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①清除水底沉积泥沙以增大其蓄水实力;②改善并保持水质使其可以持续利用;③自然养殖维持生态平衡;④过滤、净化以供应饮用。【例题7】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在循环过程中,水的状态不断地发生变更,从海洋、湖泊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表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来海洋。请依据图所示的水循环示意图,口头简要说明水的循环现象(完成填空即可)。【答案】汽化,液化、凝华,汽化。【解析】易错点就是对雪雹形成过程理解相识不透彻,加深对凝华就是指液态物质干脆变成固态物质的过程这个概念的理解,仔细细致地探讨说明云、雨、雪、冰、霜、露的形成缘由。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