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第2讲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第2讲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第2讲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第2讲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朝前221年前207年前202年220年9年25年东汉西汉秦朝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关注民族关系和边疆治理关注秦朝前后政治体制的巨大变化建立巩固教材融合纲要上选必一选必二选必三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P15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P3-4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P30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P47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P62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P87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P93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P99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P35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P69-70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P31.条件

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

——《吕氏春秋》

梁惠王:“天下恶乎定?”孟子:“定于一。”

——《孟子·梁惠王章句》①长期战乱,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华夏作为族群、文化、国家政权,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滋生发展。”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学习任务:阅读导言及材料,对秦统一的原因进行分类。客观:②各地域经济联系加强,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一.秦的统一统一的必然性①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②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清明。③商鞅变法使秦国日益强盛,为日后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①长期战乱,人民渴望安定统一。②各地域经济联系加强,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一.秦的统一1.条件客观:主观:为什么偏偏是秦统一?秦具备统一的实力

①灭六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一.秦的统一②拓疆域2.过程顺序:韩赵魏楚燕齐统一:BC221年,定都咸阳北逐匈奴筑长城南抚夷越设三郡民族关系:秦朝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

秦的统一,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代指极南的地区),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地方权力集中中央权力集中皇帝中央集权专制主义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与民主政体相对立,君主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地方分权相对立,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概念解释一.秦的统一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资治通鉴》卷第七《秦纪二》

秦始皇头上戴的叫冕,前后垂挂的玉串称旒。他穿的衣服称衮服,有12种图案。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史记集解》

皇帝独尊皇位世袭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史记·秦始皇本纪》(核心)结合材料,总结皇帝制度的特点。确立皇帝制度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权至上(联系选必一第1课)一.秦的统一3.巩固统一的措施

地方:全国推广郡县制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帝制度中央:三公九卿制度(军事)虚设一.秦的统一3.巩固统一的措施读图识图--秦朝政治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度

“百代皆行秦政制”,“二千年之政,秦政也”。这一套官僚体制,是世界上出现的最早、最完备的官僚体制,开创了此后中国两千多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基本模式,并对周边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通史》分封制郡县制官员产生与中央关系性质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不能世袭,俸禄制地方独立性强,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世卿世禄制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服从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贵族政治官僚政治一.秦的统一【思考】相对于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有什么意义?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秦的统一3.巩固统一的措施文书行政制度①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②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③秦朝文书十分繁密,秦始皇日夜都要批阅大量文书。“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东汉王充《论衡》睡虎地秦墓竹简作用:①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传送到全国各地;②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③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具有较高史料价值。一.秦的统一3.巩固统一的措施②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秦小篆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秦朝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选修一》第15课③统一车轨,修筑驰道、直道、五尺道等,构成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

开凿灵渠(选必二第12课)直道五尺道驰道灵渠(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用金属夯实土壤),树以青松。

——《汉书·贾山传》作用: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巩固了国家统一。一.秦的统一3.巩固统一的措施④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里耶秦简户籍薄“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士五,是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女子,即女性。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登记于户籍,作征发赋役的依据。夫、沙、泽若、伤,均为人名。从该户籍簿中能获取哪些信息?户籍的编纂以基层组织为制度基石秦朝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4.秦统一的意义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疆域大一统东至东海,南至象郡,西至陇西,北至长城(奠定基本版图)民族大一统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政治大一统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思想大一统法家思想(统一思想)秦人统一,此期间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秦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奠定了大一统这样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中外历史纲要》第一单元概述P1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征发繁重,刑法严苛。焚书坑儒二.秦朝的暴政与速亡1.秦朝暴政2.秦的灭亡(BC207年)秦朝田赋和口赋税率都极高,《汉书》称“二十倍于古”。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两者有什么关系?陈胜吴广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刘邦项羽楚汉战争刘邦,丰邑(今江苏丰县)人,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项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世代为楚将。——《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思考1:刘邦、项羽分别是什么身份?刘邦是基层官吏,项羽是旧贵族思考2:观察地图,秦末农民战争在地域上有什么特点?说明了什么?都发生在原六国统治区域(关东地区),秦统治区域(关中地区)未发生反秦斗争。说明六国反秦势力比较强秦灭亡的根本原因:秦朝的暴政使社会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化。条件过程拓疆域巩固统一的措施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②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度量衡

③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刘邦项羽反秦势力的发展秦统一的意义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朝的暴政与速亡小结秦的统一

灭六国秦朝暴政楚汉战争陈胜、吴广起义(前209年)秦朝灭亡(前207年)客观主观(2023·浙江6月真题)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秦国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相继灭掉六国,进而开创了“海内为郡县”“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局面,这表明

A.分封制度的终结B.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形成C.宗法制度的湮灭D.中华文明起源到早期国家形成的重大转变链接高考B解析:“海内为郡县”“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说明秦朝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B项正确。分封制度在秦以后的朝代中仍有实行,因此A项不符合史实。材料强调的是开创新的制度,而非强调旧制度的湮灭,排除C项。秦朝并不属于早期国家形态,D项错误。纲要上选必一选必二选必三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

第14课: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第9课:古代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1.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2.汉初统治:文景之治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西汉初年,社会残破,民生凋敝吸取秦速亡的教训:严刑峻法、征发繁重①统治思想:黄老无为②经济政策:“与民休息”田赋税率大大降低,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汉景帝改为三十税一。——《选必一》第16课

刘邦在统一战争中分封了七个异姓功臣为诸侯王,他们拥兵自重,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不久,汉高祖将异姓诸侯王逐渐剪除,但又“惩亡秦孤立之败”,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诸王在自已国内拥有较重权力,可自行任命大部分官员并征收赋税,其总地盘超出汉廷直辖郡县。文帝在位时,诸候难制的问题日益突出,还发生了数次王国叛乱事件。地方行政制度:郡国并行制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七国之乱

景帝即位后,进行削藩,引发了吴、楚、赵、胶西、胶东、济南、淄川七国叛乱。

但此时西汉国势处于上升时期,社会秩序稳定,七国的分裂活动不得心。不足三月,七国之乱即被镇压。景帝趁此机会,将王国任用官吏的权力收归朝廷,使诸侯王的势力受到很大削弱。③汉初政治:汉承秦制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二.西汉的强盛1.加强中央集权①推恩令,成功地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②加强皇权,设中朝,削弱丞相权力。政治上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中央行政中枢的权力逐渐由丞相转移到皇帝亲信手中。——《选必一》第1课

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③确立察举制(新的官吏选拔制度)——品行和才能二.西汉的强盛1.加强中央集权①推恩令,成功地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②加强皇权,设中朝,削弱丞相权力。政治上积功劳为官;征辟制

④监察制度:刺史制度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刺史由丞相派属员分任,秩六百石,但出刺时代表朝廷,故“位卑而权重”。十三部刺史的设立,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白寿彝《中国通史》⑤考核制度:上计制经济上二.西汉的强盛1.加强中央集权①改革币制铸造五铢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②盐铁官营③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均输:将各地上供的物产直接在当地或运往邻地高价地区出售。如此既可免除各郡国输送贡物入京的烦难,也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抑制大商人垄断市场。平准:国家运用手中掌握的大量物资和经济力量,通过贱买贵卖的方式,调节供求关系,稳定市场价格。社会救济:常平仓制度(选必一第17课)经济上二.西汉的强盛1.加强中央集权①改革币制②盐铁官营③均输平准④抑制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汉朝人头税分口赋、算赋……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还要加倍。汉朝还征收财产税,例如,对车船征税,对商人和高利贷者征收算缗钱,对财产总额征收“税民资”……——《选必一》第16课“算缗”:是向大商人、高利贷者、手工业者征收的的财产税。“告缗”:凡有人告发商人隐匿资产不报或报告不实者,即给与所没收资产的一半,作为奖赏。各地争相告缗,许多大商人都因而破产;未破产的人也不敢再经营商业,而汉朝政府却增加了大量的收入。契约关系:汉朝以后,凡是涉及买卖、租佃、借贷等财产关系和收养、雇佣、立嗣等人身关系的事宜,当事人之间几乎都要订立契约。——《选必二》第7课⑤重视水利:龙首渠思想上二.西汉的强盛1.加强中央集权尊崇儒术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选必三第1课)具体措施?在中央设立太学,置五经博士,在地方上设立地方官学(选必三第14课)具体表现?选官:察举制举“孝廉”(选必一第5课)法律:“春秋决狱”和“引经注律”以《春秋》《尚书》等儒家经典作为司法断案的指导思想儒士用儒家经典来解释法律条文出现了律令儒家化的趋势,礼法结合2.积极开拓疆域(结合选必一11课)1.加强中央集权政治、经济、思想二.西汉的强盛汉朝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汉匈关系:和亲政策

军事打击汉初汉武帝时

三次出击匈奴东汉89年窦宪出击北匈奴行政管理①设河西四郡成为中原前往西域的要道②张骞出使西域目的?意义?③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时间?BC60年,汉宣帝意义?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2.积极开拓疆域(结合选必一11课)1.加强中央集权政治、经济、思想二.西汉的强盛汉朝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汉匈关系:和亲政策

军事打击汉初汉武帝时

三次出击匈奴东汉89年窦宪出击北匈奴行政管理①设河西四郡成为中原前往西域的要道②张骞出使西域目的?意义?③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④在东北,设护乌桓校尉(选必一第11课)护乌桓校尉屯戍政策开发边疆,移民屯田;设置田官,戍卒屯田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三.东汉的兴衰1.王莽政权试图挽救社会危机,但措施不切实际,反而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2.光武中兴措施目的(作用)政治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加强中央集权,节约政府开支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经济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与民休息,缓和社会矛盾,社会经济重新发展起来释放奴婢文化重视儒学儒学得到了继续发展改革灭亡23年改国号新公元9年25年,西汉宗室刘秀(汉光武帝)重建汉朝,不久定都洛阳,史称东汉至东汉,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选必一》第1课3.东汉衰亡三.东汉的兴衰1.王莽政权2.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党锢之祸黄巾起义(184年)政治腐朽军阀割据结合教材,分析导致东汉衰亡的原因有哪些?“州”成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州刺史拥有行政权、领兵权内轻外重,干弱枝强领域代表性成就特色(价值)史学文学四.两汉的文化西汉司马迁《史记》东汉班固《汉书》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赋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如《上林赋》)乐府诗反映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如《江南》)五言诗民间流行,语言朴实、生动,传播广泛(如《行行重行行》)自主学习,完成表格。领域代表性成就特色(价值)医学四.两汉的文化自主学习,完成表格。《黄帝内经》奠定中医理论的基础。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阐明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神农本草经》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华佗“麻沸散”、五禽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被誉为“医圣”,奠定中医临床学的基础。提出辨证施治的原则领域代表性成就特色(价值)数学技术天文农学四.两汉的文化自主学习,完成表格。《九章算术》最早引用了西周初年勾股定理的特例商高定理在中国及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周髀算经》蔡伦改进造纸术促进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杜诗发明水排以水力为动力,大大提高了冶铁效率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撰写《灵宪》验测地震方位《汜胜之书》《四民月令》对外交往①西汉已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南线通向印度洋

——《选必二》第12课汉朝对外已打通了陆海两个通道西汉:张骞通西域张骞通西域是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张骞出使西域被称为“凿空”,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选必三》第9课陆路东汉:①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抵达波斯湾一带(未抵达大秦)——《选必一》第11课②2世纪,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