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2 济南的冬天 第1课时点拨人教课件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2 济南的冬天 第1课时点拨人教课件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2 济南的冬天 第1课时点拨人教课件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2 济南的冬天 第1课时点拨人教课件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2 济南的冬天 第1课时点拨人教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导入时序更替,四季轮回,春夏秋冬都是美不胜收的。老舍先生曾经在《济南的秋天》中写道:“上帝把春的艺术赐给了西湖,把夏的艺术赐给了瑞士,把秋天和冬天全赐给了济南。”在他看来,济南的秋天和冬天是最美的;在他的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风韵,今天就让我们随老舍先生,一同走进济南的冬天吧!2济南的冬天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2朗读:继续训练朗读,掌握重音和停连的要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阅读目标重点,涉及“思考·探究·积累”一结构: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脉。3语言: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学习本文写景状物、议论抒情的语言。重点,涉及“思考·探究·积累”二重点,涉及“思考·探究·积累”三学习目标12情景交融: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学习融情于景的写法。写作目标比喻、比拟:学习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难点,涉及“思考·探究·积累”四重中之重,对接中考,涉及“思考·探究·积累”三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立德树人学习目标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他的作品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读者喜爱。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作者简介预习资料速查本文节选自《一些印象(四、五、六、七)》(《老舍全集》第十四卷)。《一些印象》是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景致的长篇散文。老舍于1930年来到山东,先后在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他称为“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齐鲁大学任教时写的,发表在《齐大月刊》第一卷第六期。背景资料预习资料速查文体知识预习资料速查抒情散文抒情散文是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抒发作者的感情的散文,往往借助具象,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情感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言志,有所寄托,以达到抒情的目的。大致可分为借景抒情、因物抒情和以事抒情三类。本文是写景抒情的名篇之一。1.镶():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2.单单():只;仅仅(表示从一般的人或事物中指出个别的)。3.安适():安静而舒适。4.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5.慈善():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xiāng字词知识速查读读写写字形易错。字音易错,不要读“zháo”!dāndānānshìzhuóluòcíshàn6.肌肤():肌肉和皮肤。7.秀气():清秀;(言谈、举止)文雅;(器物)小巧灵便。8.宽敞():宽阔;宽大。9.贮蓄():储存,积蓄。10.澄清():(水、天空)清亮。11.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12.地毯():铺在地上的毯子。jīfū字词知识速查xiùqikuānchangzhùxùchéngqīngkōnglíngdìtǎn轻声。字音易错字音易错,注意声母。注释中的生难字词字词知识速查1.响晴():晴朗无云。2.髻():挽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3.水墨画():纯用水墨不着彩色的国画。xiǎngqíng字形易错。jìshuǐmòhuà()(济南)()(救济)jǐjì多音字字词知识速查济()(澄净)()(澄沙)chénɡdènɡ澄济:语境记忆法。战争期间,济(jǐ)南有大量的难民等着救济(jì)。··形近字字词知识速查髻()发髻鬓()鬓发jìbìn镶()镶嵌嚷()吵嚷xiāngrǎng贮()贮藏伫()伫立zhùzhù贮,形声字,从贝,宁[读音为zhù,与宁(níng)为同形字]声,义为储存。·伫,会意字,指长时间地站着,与人有关,如“伫立”。·词宽敞宽阔同两者都有“宽大”的意思。异侧重立体空间之大,多用于形容院子、房屋等。侧重平面面积之大,既可用于形容道路、土地、水面等具体事物,也可用于形容心胸、见识等抽象事物。例①这间新装修的房子宽敞明亮,布局合理。②河面很宽阔,两岸绿树成荫。近义词辨析字词知识速查问题一:在你的印象中,冬天是怎样的,有哪些代表性的景物?朗读课文,看看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与你印象中的冬天有什么不同。示例:在我的印象中冬天是寒冷的,代表性的景物有:结冰的河面,白雪覆盖的大地,盛开的蜡梅等。预习问题引导教材预习问题预习问题引导朗读略。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阳光朗照下的山温暖如春,薄雪覆盖下的山秀美如画,城外的远山淡雅安逸,冬天的水清亮秀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与我印象中北风怒号、冰封雪飘、天寒地冻的画面不同。问题二:课文中的许多景物描写细腻、生动,能唤起你对事物的细微感觉。阅读时要注意体会。示例1: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点拨:这句话用两个“卧”字把小村庄和雪人格化,写出了它们的娇美姿态,给人以“安适”之感,能让读者感觉到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预习问题引导示例2: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点拨:“忽然害了羞”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雪一种娇羞的美,让人真切地感受到落日余晖照在雪上的情状,表现了雪后小山的宁静与秀美,体现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预习问题引导文章主要描绘了济南的冬天的哪三幅图景?文章的语言有何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内容语言手法这篇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情感预习问题引导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突出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的?2导思1导思3导思4关键词:温晴带着问题读课文导思课文细讲点拨读法指导朗读时,不仅要发音正确,语流顺畅,读出重音和停/连,还要运用朗读中的变化读出语言中的感情。如:“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重读“全”“暖和安适”,突出济南的冬天给人带来的舒适感;“一个老城”“这”后面的停顿可适当拉长,给人以舒缓的感觉;语速要慢,要读出一种慵懒舒适的感觉。课文细讲点拨文章脉络第一部分(1段):总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北平的冬天常刮风——济南的冬天无风声伦敦的冬天看不见日光——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热带的地方日光毒——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济南是个宝地课文细讲点拨第二部分(2—6段):具体写济南的冬天的山水美景。山绕老城似摇篮雪染小山如少女雪卧城外似名画清亮空灵蓝水晶温晴第三部分(7段):照应文题,总结全文,抒发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赞美之情。课文主旨简要概括课文主旨这篇写景抒情散文紧紧围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