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现状的调研报告(论文)8900字】_第1页
【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现状的调研报告(论文)8900字】_第2页
【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现状的调研报告(论文)8900字】_第3页
【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现状的调研报告(论文)8900字】_第4页
【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现状的调研报告(论文)89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现状的调研分析报告目录TOC\o"1-2"\h\u2295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现状的调研分析报告 1272411.1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开展情况 186231.1.1审计署 1194481.1.2地方审计机关 2296891.2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44671.2.1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缺乏指导性评价体系 559861.2.2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责任主体不明确 7264521.2.3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数字化水平不足 871181.2.4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覆盖面狭窄 9201911.2.5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公告结果利用不充分 919426数据来源:作者根据云南省审计厅网站资料整理汇总编制 10我国的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目前与财政补助资金投入一样,正处于从脱贫攻坚时期向乡村振兴阶段过渡的阶段,乡村振兴背景下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与脱贫攻坚时期财政扶贫补助资金绩效审计一脉相承,并在此基础上向更高的标准发展。1.1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开展情况我国的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目前主要围绕脱贫攻坚时期的财政扶贫补助资金开展,乡村振兴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仍处于起步阶段。1.1.1审计署我国的扶贫成果显著,但是在扶贫初期主要依赖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从整体来看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情况效率较低,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由此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开展全国范围的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工作,明确了目前各地财政补助资金存在的影响其使用效果的具体问题及涉及的资金金额。如表1.1所示,审计署于2013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对扶贫资金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专项审计,审计范围不断拓宽,审计资金金额不断增加,从2013年的13亿元增长至625.85亿元,问题资金的比例从2013年报告中的36.3%,2016年报告中的25.8%下降至2017年审计报告中的7.93%。于2019年对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和资金使用开展了专项审计,审计抽查比例高达35.36%。表1.1审计署2013年-2019年财政补助资金审计项目审计报告审计实施时间审计范围审计资金(亿元)2013年第31号公告2013年4-5月云南省等19个县2010年至2012年财政扶贫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13.002016年第7号公告2016年2-4月河北省等17个省,直辖市的40个县,区2013年-2015年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50.132017年第6号公告2017年1-3月20个省15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14个连片特困地区县的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336.172018年第46号公告2018年1-3月20个省的14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政策措施落实和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东西部扶贫协作相关政策情况625.852019年第6号公告2019年1-3月13个省乡村振兴政策措施落实和资金分配管理使用情况106.38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审计署网站公告整理汇总编制根据表1.1的统计可以看出,中央层面的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自2016年起进行年度开展,其中通过统计发现2018年第46号公告中审计发现管理不规范,绩效不佳的金额高达39.75亿元,2019年第6号公告中在相关涉农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方面也同样提出资金绩效考核开展不到位的问题,一方面部分政策和项目缺少绩效评价办法,另一方面以自评为主的考核方式无法全面客观反映任务目标完成情况。由此可见,我国目前中央层面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开展相对较全面,但是审计结果不容乐观。1.1.2地方审计机关从响应速度上,地方审计部门的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通常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为参照,具有一定滞后性。从实施难度上,尽管地方审计部门应当对各地的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情况更加熟悉,但是地方审计部门的审计资源与中央审计部门相比较为欠缺,审计机构设置不够完善,人员素质也较为不足,因此地方的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实施中仍然具有较大难度。从审计署的整体审计工作开展结果来看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初具成效,但是从地方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工作开展来看仍然不够充分。审计公开作为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物,能够反映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的进程和现状,通过查阅各省审计厅的网站,本文将各省审计厅网站有关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的公开情况整理成表1.2。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公开情况省份通过“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报告”中自治区“三大攻坚战”板块披露新疆,西藏,宁夏,内蒙古仅披露几年的公开情况河北,黑龙江,云南在重大政策跟踪审计中扶贫政策与资金审计情况披露吉林,辽宁,湖南,广东定期进行扶贫审计报告专项披露浙江,海南,四川,青海,广西表1.2各省审计厅网站有关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的公开情况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各审计厅网站整理汇总编制根据表1.2,我国各地开展的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工作并不够完善,仅有少数省份能够定期地对财政补助资金审计报告进行专项披露,其余省份的审计公开情况存在不及时,不完整,不针对等问题。在地方层面的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工作开展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我国的财政补助资金使用表现出了相应的状态,在各省市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管理使用不规范或是绩效不佳的情况,在2018年审计署的财政补助资金专项审计中,如表1.3统计所示各地的问题资金金额高达39.72亿元,占抽查资金的6.35%。表1.3各省市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情况(万元)地区管理使用不规范资金金额扶贫项目绩效不佳或损失浪费资金金额扶贫项目管理不规范资金金额河北省3295.5830.7216311.41山西省850.58289.946139.19内蒙古自治区152.7363.3837.6吉林省9032.4600黑龙江省335.42889.4550.8安徽省39.946.4319.45江西省44920.333236河南省4050.56132.960湖北省576.7607339.89湖南省5948.299.762212.91广西壮族自治区63488.01426.2881611.91海南省183.230830.52重庆市1928.41008.3515276.85四川省14699.471321.1946790.86贵州省26141.791535.391072.99云南省8233.7601045.57陕西省28.282770.57992.16甘肃省6692.31454413.83青海省2090.089929.3102.79总计192687.7719423.61185387.73数据来源:作者根据审计署网站2018年第46号公告整理汇总编制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问题最为突出,江西省,四川省,贵州省的问题较为突出。问题资金总额相对抽查资金总额的比例较以往年度审计结果较低,但绝对金额较以往审计年度较大。在目前的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开展情况下,我国的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1.2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其中,本文详细查阅了审计署2018年对145个原国家级贫困县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情况的专项调查报告,此次审计中共抽查了625.85亿元,发现具体问题如表1.4所示。表1.4财政补助资金存在问题及涉及资金财政补助资金存在问题涉及财政补助资金金额27个市县的1.66万人(次)贫困家庭学生未能按规定享受国家助学金等补贴1557.38万元27个县的28.74万贫困人口(户)未能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补贴等健康扶贫政策6916.01万元605贫困人口(户)未能享受危房改造补贴1386.74万元9个县将产业扶贫等“造血”资金直接发放给贫困户31600万元18个县将扶贫资金直接投向企业、合作社或大户,但未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89200万元12个县65家合作社、企业未按协议向贫困户分红2091.63万元10个县7236名贫困人口(户)未能享受扶贫贷款贴息补助743.7万元7个县用于扶贫的贷款、政府债券、财政贴息等资金闲置。100300万元10个市县的1.3万名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未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社会救助补贴等109.18万元4个县1682名贫困人口(户)未能享受就业扶贫等地方优惠政策103.1万元总计234010.74万元数据来源:作者根据审计署网站2018年第46号公告整理汇总编制如表1.4所示,此次抽查发现625.85亿元财政补助资金中共存在产业补助,医疗补助,异地搬迁补助,教育补助相关的问题资金共计23.4亿元,占被审计资金总金额的3.74%,涉及的贫困户和贫困地区范围广泛。其中,存在资金闲置等影响财政补助资金效率性的现象,涉及资金10.03亿元,存在满足贫困标准却未获得有关补贴等影响财政补助资金公平性的现象,涉及资金1.08亿元,存在直接发放“造血”资金等影响财政补助资金经济性的现象,涉及资金3.16亿元。结合审计过程和审计结果报告综合分析,从脱贫攻坚时期进入乡村振兴阶段,我国目前的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仍存在很多不足值得关注。1.2.1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缺乏指导性评价体系我国的贫困问题由来已久并在过去成为了影响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区的贫困情况受历史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有所不同,其中受地域影响,山区等自然环境脆弱的地区贫困程度尤其突出,如贵州省,云南省等中西部地区。2020年11月最后一批原国家级贫困县宣布摘帽,意味着我国已消除绝对贫困,但是原深度贫困地区的返贫压力仍然很大,需要财政补助资金的继续投入进行维持。财政补助资金投入初期以尽快实现扶贫效果为目标,各地不断增加财政补助资金金额投入,对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关注度较低,有关政策未能及时到位,出现了资金挪用,盗用,闲置等不同程度上损害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效益的现象。随着财政补助资金投入金额的不断增加,2017年财政局印发了《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要求地方各级财政根据本地脱贫攻坚需要和财力情况,每年预算安排一定规模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并切实加大投入规模,并向西部等地区倾斜,将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级,强化地方的管理责任,对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管理做出了相关的要求。各地区也随之出台了符合各地区现实情况的管理办法,对财政补助资金的管理加强了控制与评价。但是我国尚未有专门针对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出台的法律规定或相关文件,脱贫攻坚时期的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主要由三类文件及各地区各自出台的有关规定提供综合指导,有关文件特点及其中有关绩效审计规定分析如表1.5所示。观察表1.5中能够发现,从我国审计活动文件中均强调真实性,合法性层面的审计,不同程度地强调效益性层面的审计,其中部分文件将效益性阐释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与绩效审计“5E”理论较为贴合。但有关审计文件中关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内涵并未进一步予以明确阐述,因此对准则的解释可能存在多种说法,在绩效审计开展时造成口径不统一。本文将“5E”理论与我国有关文件中对绩效审计的内涵阐述相对照,发现经济效益可以对应经济性审计与效率性审计,社会性效益可以对应公平性审计,环境效益可以对应环境性审计,效果性审计可以视为几项效益的综合。此外,本文认为社会性效益的内涵更广泛,并不局限于公平性审计,还应当包含审计公告在内,审计公告是社会了解和监督财政补助资金使用和审计的重要渠道,应当作为考察社会效益的一方面。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应当作为财政补助资金审计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中并未强调在审计开展过程中进行绩效审计,而是将绩效评价建立在审计部门出具的有关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审计报告的基础上。目前我国有关文件中阐述的绩效评价办法并不统一,主要有两种,一种以省为作用单位,另一种以项目为单位。《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办法》以省为单位,省以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由各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此办法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过程及效果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主要包括资金投入,资金拨付,资金监管及资金使用成效等方面。《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以项目为单位,主要针对各级政府在支持脱贫攻坚项目及补助个人和家庭项目中的各类财政资金,包括产业补助、易地扶贫补助、就业补助等项目资金。围绕预算的编制,审核,批复,执行等,在衡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基础上,增添可持续影响,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指标,并要求设立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目标,并细化为绩效指标,原省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将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情况与市县有关扶贫工作考核挂钩。不同组织层面的绩效评价办法不统一,会对我国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结果之间的评价或是比较造成一定的障碍。表1.5三类审计文件特点及规定分析文件类型审计文件文件特点有关绩效审计规定审计活动总领文件《审计法》审计活动的指导大法,涵盖审计种类多样,涉及审计内容广泛。规定对财政收支或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审计准则》强调监督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详细阐明效益性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5E”理论中经济效益体现在经济性指标与效率性指标,公平性指标体现社会性效益,环境性指标体现环境效益,效果性指标是几项效益的综合。财政补助资金审计规范文件《财政部关于全面加强脱贫攻坚期内各级各类扶贫资金管理的意见》强调提升扶贫资金使用效益,落实项目资金绩效管理有关要求。在各地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中纳入全面加强各类扶贫资金管理和动态监控工作开展情况。《关于进一步做好扶贫资金审计、监督工作的意见》探索在项目管理及使用公共资源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效益审计。建立效益评价标准体系,从经济,生态及社会三方面的效益揭示问题。《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为主要工作任务落实绩效管理要求,全面推行公开公示制度,加快预算执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资金分配按照因素法进行测算,绩效等考核结果10%。财政补助资金绩效评价管理文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办法》自2018年在辽宁,江苏等地率先实行,在中西部未纳入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的若干县推进。以省为主要作用对象,省以下财政专项扶贫资绩效由各省结合实际确定。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过程及效果综合评价,主要包括资金投入,资金拨付,资金监管及资金使用成效等方面。《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扶贫项目资金指各级政府在支持脱贫攻坚项目及补助个人和家庭项目中的各类财政资金,包括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扶贫等项目资金。围绕预算编制,审核,批复,执行等,在衡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基础上,增添可持续影响,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指标,要求设立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目标,细化绩效指标,省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将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情况与市县有关扶贫工作考核挂钩。以上文件中虽有提及建立绩效评价标准体系,却未在附件中给出可供参考的较为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目前财政补助工作中多依赖审计人员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绩效评价标准,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致贫原因各异,在某些地区运行良好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却可能难以在其他地区进行推广,有关文件规定若过于宽泛时往往缺少指导性。虽然我国进入了乡村振兴阶段,也同步出台了《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也同样强调了需要重视绩效审计工作,但是专门针对财政补助资金的绩效审计规定仍处于缺位状态,配套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也未在有关文件中体现。1.2.2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责任主体不明确目前我国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结果都会反馈给财政补助资金管理部门进行整改,并且会根据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其后续整改情况进行公告,在绩效审计结果反馈及利用的程序上较为完善。但是通过分析财政补助资金的使用可以发现,财政补助资金种类繁多,其使用涉及多个管理主体,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面临多个审计客体,存在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结果整改责任主体不明确的现象。原贫困地区从脱贫攻坚时期正式进入乡村振兴阶段时,原扶贫办公室变更为乡村振兴办公室,有关财政补助资金拨付时的流动节点基本延续财政扶贫补助资金时的流程,以产业补助为例,综合性产业发展资金可能来源于乡村振兴办公室的直接拨付,也可能来源于农业局,林业局等专门的产业发展部门,产业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的客体不止一个部门,但由于各部门均存在资金投入,在审计结果不理想时各部门之间存在彼此推诿审计整改责任的行为,也存在资金投入项目运行绩效不佳时将责任归结给资金分配管理部门的情况,现有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责任主体不明确,会导致审计结果的运用和整改效率降低。1.2.3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数字化水平不足“5E”理论中的绩效审计评价均建立在有关财政补助资金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由于财政补助资金数额巨大,涉及项目众多,倘若单纯依靠人员进行有关数据统计和评价,会使数据源头难以追溯,工作效率将会极为低下,同时也会难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财政补助资金有关数据并不只是绩效审计的审计证据,同时也是各贫困地区安排财政帮扶工作的重要依据,数字化程度的提升和有关数字化规范的制定除了能够降低人为篡改数据的可能性,也可以提高有关部门统计财政补助资金数据的效率和准确性,还能够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口径不统一的现状下实现各部门之间数据的联动,实现地区整体性的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近年来数字化审计概念在我国不断被提及,近年来社会上已经开始重视数字化技术对审计效率及审计效果的作用,也在一些领域逐渐投入使用,但是由于起步时间短,缺乏经验等原因,总体来说仍然处于发展时期且并不成熟,我国数字化审计仍然未能实现大范围推行,我国贫困地区多位于偏远山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扶贫工作及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工作开展均主要依赖当地工作人员,受教育程度严重影响人员的素质,有关数字化工作也并未作为财政帮扶工作考察重点,因此难以推进,进程缓慢。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严重依赖人工审计,仅依赖EXCEL等基础数据处理软件,限制了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的范围,也制约了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效果。乡村振兴背景下,经济困难地区的产业补助等领域将会更加依托电商行业打造特色产业并加强自动化产业的发展,医疗补助也在医疗保险体系的全面覆盖下基本实现线上结算,在审计对象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的技术水平更显得不够充分。1.2.4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覆盖面狭窄与审计难度和审计内容相对比,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的资源十分有限,如何进行审计资源分配,如何确定审计重点将直接影响到绩效审计的效果。根据前文对照分析,本文发现绩效审计“5E”理论与我国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工作实际开展具有较好的对应性,经济性指标与效率性指标对应经济效益,公平性指标对应社会性效益,环境性指标对应环境效益,效果性指标则对应几项效益的综合。在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中,环境性指标和公平性指标两类指标是效益性考察的延伸,涉及到我国扶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的综合性和完整度,前者使我国的财政补助资金使用向着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后者督促我国财政补助资金投入使用与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保持一致进度。尽管有关文件在社会性效益和环境性效益方面均做出了初步要求和引导,但是在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的资源分配方面仍然主要关注资金使用的合法性,真实性等,效益性中更加关注经济效益,对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等能够反映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健康程度的评价关注缺失。在产业补助,异地搬迁补助,医疗补助,教育补助这四类财政补助资金主要使用途径中,审计资源主要集中分配在产业补助和异地搬迁补助这两类效果性直观明显的使用方面,在医疗补助和教育补助这两类作用周期长,效果性不够明显的资金方面分配较低。总的来说,从我国的财政补助资金组成来看,财政专项扶贫补助资金虽然金额大,但是占比一定,仅仅对其开展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并不能反映我国财政补助资金的使用全貌,受基础设施和数字技术发展的影响,从脱贫攻坚时期进入乡村振兴阶段,我国各地区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无法实现审计全覆盖,开展频率也仍较低,这说明我国目前的绩效审计在财政补助资金的覆盖范围上较为狭窄;此外我国对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工作中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注度较低的现状也说明我国目前的绩效审计在资金的使用范围上较为狭窄。目前的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资源分配并不均衡,这反映了我国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处于不断发展,但是仍然不够健全的现状,这显然没有能够全面地评价财政补助资金的使用情况,严重制约了财政补助资金使用的效果,也削弱了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资源能够实现的作用。1.2.5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公告结果利用不充分在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贫困地区数字化建设程度不高,财政补助资金金额大,投入领域多样且审计人员数量与素质有限,审计活动工作任务繁重,开展难度较大,因此大部分地区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并非每年展开,而是根据各地区脱贫进程呈现阶段性展开,多对财政补助资金几年间的使用和整改情况进行集中审计,平时则依据原扶贫办等有关部门的年度绩效评价反映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效率。部分早期脱贫的原国家级贫困县在财政补助资金利用绩效方面成果显著,但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发挥作用并不明显,这与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工作开展力度以及开展频率有关。最理想的审计形式是跟踪审计,通常来说,审计工作开展间隔越短,越有助于财政补助资金使用绩效的提升,但是由于受实际审计工作开展条件限制,我国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频率较低,这显然不利于我国财政补助资金绩效审计的结果利用,审计改进和整体发展。由于财政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